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三七开)-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杀了黄射祭旗,把头颅悬挂在帅旗上,进军江夏。我不仅要杀其子,还要占他城。夺他位。”刘封咆哮道。
身为刘备继子,始终因为身份的缘故。他不得不低头。来日,他投奔刘表,岂不是一样。为了甘氏,为了报仇,刘封本来能忍。
但是今日,小小的黄祖,吃了他便宜,还卖乖。派遣军队来杀他。今日破他五千军,擒他子。
仇恨已结,还顾忌什么。
恶向胆边生。
不妨干脆占了江夏,自立势力。江夏郡,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西有刘表。不正是英雄用武之地吗。
刘封啊刘封,妄你自负要为蜀汉国运做主。今日却落魄至此,谁人都能欺。你能服气?
此时不杀,不拼,更待何时。
“收拢士卒,攻打江夏。”刘封对着目瞪口呆的众人,下令道。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攻占夏口
第一百三十六章攻占夏口(地盘来了,求双倍月票)
就在众人目瞪口呆中,有一个士卒却扬起了剑,砍掉了黄射的脑袋。就是黄射刚才奚落的士卒。
“呸,谁说我们家大人不敢杀你。”这士卒颇为解气的对着黄射已经身首异处的尸体,吐了口痰。
“请大人恕罪,容属下多说一句。敢问大人要如何攻打坐拥数万雄兵的江夏?”陈大上前一步,隐晦的表示己方势力不足。不可冒险。
刘封没有理他,既然已经决定了,刘封就自有办法。他上前几步,对着同样目瞪口呆的张谷,沉声道:“我要征召锦帆甘宁为别部司马,一起攻打江夏。不知张兄弟愿不愿意一起?”
甘宁,找就是刘封内定的部将了。如今他虽然兵力不多,但是只要收拢残兵,以及跳入湘水逃生,现在大部分坐在两岸上的黄射水军。也能凑够数千人。也算是实现了当日的诺言,或领兵数千,或为一郡太守,必定召兴霸为别部司马。
领兵作战。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此时不召甘宁,更待何时。
面对刘封的问题,本很是豪爽的张谷却沉默了。片刻后,张谷艰难的问道:“有几分胜算。”
“不知。但我只知道,若是能占有江夏,则我为太守,张兄弟你也能从水贼摇身一变,成官军。”刘封没有跟张谷说什么成败,他只知道,此战,不得不战,不能不战。
“甘家哥哥一定会来?”见刘封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张谷又问了一个问题。
“甘宁是个汉子。我与他有约,他能不来?”刘封反问道。
“好,我信甘家哥哥的,跟你干一场。”张谷咬牙道,随即。面色一肃,对着刘封单膝跪下,举拳道:“既然甘家哥哥都愿意成为你的别部司马,那我也愿意在你手下为将,拜见主公。”
这一声主公可不是寇水这些家臣喊的,而是张谷真正承认了刘封为一方势力而喊的。
“张兄弟请起。”刘封还没有到那种别人一喊主公就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连忙扶起了张谷,道:“这一声主公还是留着我据有江夏的时候再说吧。”
“诺。”张谷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应诺道。
“收拢残兵,起楼船。”安抚了张谷后,刘封拔出了腰间长剑,下令道。
“诺。”既然刘封已经铁了心了,众人也不再反对,齐齐应诺一声,下去收拢残兵去了。
很快,船头只剩下了刘封一人。
迎着江面飘起的微风,刘封知道这一刻却是不同了。这一刻应该是他久等的时刻,但却又比预想的要早了三年。
现在建安十年冬,按照计划他应该是在赤壁大战,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冬,占领公安,南下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随后起兵迎回甘氏。
如今,黄祖逼得他不得不提起刀,把这一刻,提早了三年。但是此刻,刘封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后悔。
要说在没有遇到张谷以前,刘封还真不敢与黄祖叫板,屁都不敢放。但是遇到张谷之后,刘封从张谷口中听到,黄祖老迈,不修战船,军队无法度,左右借是馋臣。今日,又与黄射大战一场,对方虽然人多势众,但确实是无法度。
兵势不强。
如此就算黄祖坐拥数万兵马,也不足为据。何况,一个太守怎么可能有数万兵马,顶多两万,而今日他顺手消灭了五千兵马,剩下恐怕也就一万五千,甚至更少。
反观他自己,以一当十的精锐士卒数百人。张谷的彪悍水贼一千余人。甘宁的锦帆贼,一千余人。
虽然兵微将寡,但各个都不能小视。此战,只能说是半斤八两。胜负,就看人谋了。
长江南北,有许许多多的渡口。其中江夏郡就有五,六个之多,夏口,三江口,赤壁,乌林,汉阳,石阳。很容易使得大军聚集在此,南下或者北上。
江夏郡,又是地处要冲。连接江东,荆州。它的城池,长江南北都有。是集防御与进攻的兵家必争之地。
刘表派遣黄祖镇守此地,十余年未换人选,一是因为黄祖是刘表爱将,二也是因为此地太过重要,若是换了人选镇守,可能会出现变故。
后来者,比如曹操,孙权把江夏一分为二,其中长江北方的城池,由大将文聘镇守。直到文聘老死,始终没有动过。
都显示此地要冲,不可临时换将。
最后一个优点,就是此地人口殷实,足有十万人口。是以黄祖才能凭借此地,加上刘表的些许资助,养二万军队,与孙权争衡数年。
不过这些年黄祖有些老了,昏庸了起来。因为当年与孙氏兄弟有杀父之仇,江东又是日益强大。恐惧孙氏抱负,所以几乎年年派兵进入采桑,与孙氏一战。期待以攻代守。
另一边,又因为年年动武,使得治下百姓锐减。要知道,黄祖初接手江夏的时候,可是有整整十五万人口的。十年间,下降了五万人,穷兵黩武。
金银辎重粮草。都匮乏。黄祖一边靠刘表资助,一边又向一些小士族,小豪强,抛出了橄榄枝。以金银换的黄祖的支持。罗县寇当只是其中之一。
如此勉强维持,越打越穷,越穷又越害怕,就越要打。恶性循环下来,江夏百姓过的并不好。江夏的局势当然也并不稳定,换而言之,并不是太难打。
夏口是一座很特殊的渡口,它并不像其他渡口一样,只是有桥,有巨大平台,也有卸货的场地。它是一座城池。
城池一半是用土墙砌成,座落在地上。一半是用木头架起,呈城池摸样,用桩子打入长江。构造城门,女墙。座落在水上。
一半是城镇,一半是码头。
船只来往,都是进入城门内,在城中心的码头边上停靠,或是卸载货物。
是一座集水军防御,陆地防御的要塞。往常,黄祖的水军有七成驻扎在这里。不过,今日少将军黄射带领几乎全部人马走了。
于是城内码头中显得有些稀稀拉拉。只有商船内的工人在装卸货物。
因为城池一半是在水上,只是空架子。所以运送物资,以及守卫都比较困难。一半没有战争的时候,就只有数百个士卒在大门上守卫,安排大门开关。
“楼船,是将军的楼船回来了。”忽然,守卫木质城墙上的一个士卒,高呼一声道。
今日守门的是一个陈姓军侯,三十三岁,从军十年。战场厮杀的经验丰富。按理说,应该多警觉一下。
但是自从黄祖入主江夏以来,南北的战争就没发生过。所以,陈军侯只是朝着外边远远的看了一眼,瞥见数艘楼船,以及楼船上挂着的“黄”字将旗。很干脆的下令道:“开城门。”
虽然城池坐落在水上,但是城门关闭,中是需要人力的。所以城门的两边,都拥有一个供人站立的浮桥。
上边站着几十个士卒,负责日常的开门关门。
陈姓军侯的命令刚下,浮桥上的士卒,就齐心合力,把门从两旁打开。迎接黄将军进入。
此时江水稍显平和,但是随着几艘楼船,十数艘大船的进入。江面上立刻波涛汹涌了起来。
当先驶入的楼船。
刘封穿着一身甲胄站在船头,脸上带着微微激动的笑容。城池,这就是城池的感觉。安全,可靠。有存在感。
从新野到长沙,再从长沙到江夏。刘封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经历了两次厮杀。
一是与水贼李烈,一是与黄射。就是因为没有可靠的领地,没有势力,没有实力。如今,城池有了。
刘封的眼中激动难以掩饰。
今日他站在这里是成功,为什么要掩饰。他磨练兵丁,以极为昂贵的代价,训练处了破军营的士卒。前后花费了十月时间。
所谓及厚薄发,正是以此论之。
此刻,甲板上站着的除了刘封以外,还有黄忠,这位老将军当真是义气,刘封本想派遣些许士卒护送黄忠,以及黄叙,黄夫人等人往襄阳去寻找张仲景的。但是黄忠却硬是留了下来,称黄叙的病也已经许多年了,不差这点时间。
刘封只能叹他运气太好,怎么就与黄忠瓜葛上了。除了黄忠以外,陈大,周顺,寇水,许田,张道等人都在。
甲板上,早已经被清洗了一遍,刀剑,以及箭矢都被拿走。很是干净。
刘封转过身体,迎着众人的目光,双手握拳,目光满是满足。“这座城池是我们的了。”
“去控制它吧。”
“诺。”众人齐齐应诺了一声,群情激动。他们弃新野,而追随刘封南下,当然就是为了今日。
大船顺着水域,直入城中渡口。
而最后一艘楼船上,负责指挥的是张谷。当这艘楼船进入城池后,城上的陈军侯就下令关闭城门了。
“上,把这座城门给占领了。”张谷面带冷笑的道。
“诺。”身穿着黄射军服饰的水贼们应了一声,从楼船的两旁跳下了下去,落在了浮桥的上边。
站稳后,水贼们冷笑着对目瞪口呆的守军道:“将军有令,这座城门暂且交给我们把守。”
。。。。。。。。。。。
第六更送上,地盘快要有了哦。双倍月票最后几个小时了,兄弟们加把劲啊。三七感谢。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狮子还是美餐?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狮子还是美餐?(超级第七更,求月票啊)
一声“将军有令。”这些守军立刻乖乖的被缴械。随即大量的水贼从楼船上跳了下来,上了绳梯,爬上了木质的城墙。
还是凭着一句“将军有令。”那陈姓军侯也是没有丝毫怀疑,乖乖就范了。
张谷这边顺利异常,刘封这边也同样很顺利。
这座城池是虽然说是水路两用要塞,但其实更多的是防御江北的水军。所以驻扎的大部分都是水军,而这次黄射领兵五千去征讨刘封,几乎掏空了这座城池的兵力。
所以控制起来相当的顺利。
城池中的太守,以及文官,在第一时间也被刘封给罢免了。很至顺的罢免了。
刘封暂且命了张道为太守,带着几个刀笔小吏行驶太守的权利。
军队第一时间也控制了城池,凡百姓,只能进不能出。船只亦是如此。
太守府大厅内,刘封坐在主位上。黄忠坐在右手第一位,其下是陈大,张谷,张贵,邓艾,周顺等人。
左手位这是许田,张道这两个文官。
“城池已经顺利掌控了。现在只剩下如何对付黄祖了。只有战胜了黄祖,才是真正的占领了江夏,否则这一小座城池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随时都能幻灭。诸位当心里有数。”刘封抬眼扫视了一眼,帐下文武官员,朗声道。
“主公放心,这些我们心里有数,现在是否按照计划行事?”张谷性急,不由问道。
“张谷,邓艾,张贵,你三人各领本部人马,出城劫掠。凡所遇城池,皆破之,抢夺府库,钱粮。夺其兵器,掠其士卒。如果遇到黄祖大军,即传播消息,并且迅速返回。”刘封点了点头,下了将令。
刘封等人如此顺利的控制了城池,当然是有计划的。同样,如何对付黄祖也是一样。
黄祖其下军队,法度废弛。金银钱财,粮草辎重匮乏。刘封打算劫掠各地城池,广积粮草,先行驻守,算好甘宁来的时间,再进行反攻,大破黄祖,进而占领江夏。
“诺。”现在也没什么令牌,刘封口出既令。张谷,邓艾,张贵三人应诺一声,起身走了出去。
三人走后,大厅内就要显得空荡了许多。
刘封不由把目光投向了坐的位置离他最近的黄忠,只见黄忠老神在在,很沉稳的样子。
“咳,老哥啊。我命你为别部司马,统领收拢的黄射军士卒,如何?”问的时候实在是有些底气不足,黄忠本来的职位是中郎将,那可是只比将军第一等的职位,而刘封却是校尉,本身的军职还没黄忠大。
现在又要人命黄忠为更低等级的别部司马。以刘封的定力,也不由有些尴尬。
此次与黄射一战,刘封收拢了大约三千五百名士卒,这还包括他原来就从寇氏那边得来的三百士卒。
这些士卒现在还不能与刘封原来统帅的军队融合,若是强行融合,恐怕会导致战斗力下降,还可能会引起哗变。
所以,必须要独立成营。
刘封手底下能用的几个武将,陈大要守城,周顺是军正,其余司马张谷,军侯邓艾,张贵又领兵出去劫掠了。
还真是拿不出人手统领这些降卒。
而且,黄忠那黑白参半的头发,以及不俗的相貌,看起来都有一种天然的威信,用作震慑,实在是在好不过了。
“那些降卒,我统帅也行。只是毕竟是降卒,非训练三五月,别指望能派上用场。”对于刘封的任命,黄忠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是他也有些为难道。
刘封大喜,摆手道:“不用派上用场,只要训练个十天半个月,能守城就行了。”
“如此就交给我吧。”黄忠沉吟了片刻,要训练出摸样守城,到是十天半个月就够了。于是点头道。
“好,如此就有劳老哥了。我再派遣军正周顺为老哥执掌军法。”刘封抚掌一笑,道。
“如此甚好。”黄忠看了一眼坐在他不远处的周顺,点了点头道。
“如此就等他黄祖如何反应了。”该准备的刘封都准备妥当了,其他的也想不到该怎么办了。刘封面上微微有些凝重,头朝东方道。
那里是江夏的治所西陵县。距离此处,不过二三百里。快马一匹,转瞬就到了。
不管将来如何,他现在要面对就是黄祖的疯狂反扑。杀子之仇,夺城之恨。已然是不死不休。
西陵县太守府内。
一个身材魁梧,长相英武的中年男子,正疾步朝着府内的书房行去。他面上带着一丝惨白,额头上布满了汗水。
这人就是黄祖帐下,最为仰仗的部将之一,邓龙。
他当然有恐惧与惊慌的理由,自昨日起已经有数座城池被攻破,府库被抢劫一空,粮草被洗劫,马匹,车辆,以及守城的士卒,都被劫走。
自从听到这个消息后,邓龙并没有冒然的上报给黄祖。而是暗自调查,发现这些劫匪都来自夏口。
夏口城池又只进不出。
这才让邓龙心慌了起来,他记起前日少将军黄射统领驻扎在夏口的五千水军攻打刘封,而现在却是四处劫匪出夏口,恐怕少将军不仅失败了,而且夏口也被刘封攻破了。
黄射可是黄祖的命根子,是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他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黄祖肯定会爆发出雷霆之怒。整个江夏都会震动不已。
很快,邓龙就来到了书房门口。站在门外,稍微的平息了一下心慌的情绪。邓龙这才朝着里边喊道:“大人。”
“哦,是腾飞啊。进来吧。”书房内有一个苍老的声音,称呼邓龙的表字道。
“诺。”邓龙恭敬的应了一声,走了进去。
书房内,首先映入邓龙眼中的是一个老者,这老者,头发花白,脸上充满了如同刀痕一般的皱纹,老态龙钟。
此刻,这老者手执毛笔,伏在案上书写。
黄祖是个武将,壮年的时候拿刀剑。只是最近些年,越发的老态了,手再也拿不动刀剑。为了避免无聊,就开始侧重练习书法。
其笔法如刀削斧刻,苍劲有力。
所谓看字,观人。从中,就可以看出黄祖年轻时候,是何等的刚猛。
邓龙进来之后,就站在了黄祖的身边。蹉跎了许久,这才轻声道:“大人,夏口被人攻破了,此刻以夏口为中心,无数支劫匪,不断的劫掠周边城池。祸害不小。”
手上一颤,纸上一滴墨水沾染了开来。一副好书法就这么毁了。但是黄祖却好无所觉,他抬起头,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邓龙,颤抖了良久,才开口问道:“我那孩儿?”
“少将军恐怕。”既然已经开口,邓龙就管不了许多了,直言道。
一行泪水从黄祖那浑浊的眼中滑落。“天下之哀,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啊。哎。”黄祖叹了一口气,用衣袖擦干了脸上的泪水。
随即,豁然的抬起了头颅。双目中寒芒闪闪,腰腹在一瞬间挺的比直,浑身散发出了一种锐利无比的气势。
“可是那刘封?”黄祖的声音,也变得铿锵有力了起来。
“少将军奉命铲除刘封,恐怕是反被所败了。”邓龙猜测道。
“集结城中步军一万,调动三江口水军三千,如此水路并进,破夏口,枭刘封首级,祭奠我那孩儿。”黄祖一口气下达了命令。
“诺。”邓龙一一记下,随即应诺一声,立刻下去办事了。
调动兵马,尤其是三江口的三千水军,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涉及公文,以及繁复的粮草调动。涉及方方面面,没有三日,被想集结。
邓龙走后,黄祖的挺直的腰腹,迅速的弯了下来。本来锐利的眼神,也立刻浑浊了起来。
胸口剧烈的起伏着,浓厚的喘息声充斥了整个书房。
“刘封。”黄祖咬牙切齿的吐出了这两个字。
这两个字他在十日前还不知道是谁,在五日前,才稍微的有些印象,杀了他的一个支持者。又因为费房从中周旋。黄祖本想派遣邓龙前往征讨,结果黄射自动请缨。
黄祖一想,小小的刘封,也不是什么威胁,就很放心的把黄射给派遣了出去。没想到,却是这么一副结果。
领兵五千的黄射居然阴沟里翻船,被一个小小的人物,给害死了。
刘封这两个字,在这一刻注定会深深的刻印在黄祖的心里,这一辈子都忘不掉。直到带进棺材里。
“为我那孩儿报仇,定要亲自上阵,只是我还拿得动剑否?穿的动甲胄否?”黄祖转头朝着书房内的一处墙壁看去,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墙上挂着一件金光闪闪的甲胄。旁边挂着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
当年,他就是手持这柄长剑,穿着这身甲胄。领兵射杀了赫赫有名的江东猛虎,孙坚。
江东猛虎,威震吴越。讨伐董卓之时,更是名扬天下。最后还是被他杀死。小小刘封,一介竖子,焉能挡我?
杀之,如杀鸡。
黄祖缓步来到墙下,踮起脚,拿下了墙上的长剑。右手握剑,猛的一挥,剑锋呼啸中,黄祖神色幽冷。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荆襄蔡氏
第一百三十八章 荆襄蔡氏(八号第一更)
襄阳是座近水大城,北方十数里就是长江支流襄江,又有汉川之险要。山川的防御力,以及襄江的水上交通。早就了襄阳的无比繁华。
自从刘表入荆州为州牧后,更是把治所移到了襄阳,促进了襄阳的进一步繁荣。如今已过十余年,襄阳城内,不仅书院林立,文风鼎盛。南来北往的商船无数。
可谓繁花似锦。
此刻,襄阳繁华的主道上。一辆马车,正急促的往大将军府而去。
马车四周簇拥着十数名护卫,各个腰跨短刀,彪壮异常。如众星拱月般护着马车。车内坐着的主人大约三十岁,面白无须,一脸的干练。
此刻手上拿着一卷竹简,眼中稍微的闪着几分意外。
要是蔡玉在此,定能一眼认出这是她的兄长蔡瑁。
荆州大族,首推蔡,蒯二姓,而这二姓又是以蔡氏为大。蔡氏在刘表没有入主襄阳以前就是荆州一等一的大族。蔡瑁的姑父是已故太尉张温,长姐为黄承彦之妻,妹妹蔡玉做了刘表后妻,两个堂弟蔡瓒,蔡琰各为太守。
到了蔡瑁时,势力遍布荆州,为首屈一指的大族。
相比起来,蒯氏一族中的蒯越兄弟都是智者,但是同辈子侄都没有出彩的人物。
试问如此大族的掌舵者,蔡瑁岂是昏庸之人?
“那江夏太守黄祖,真是老迈昏庸了。江夏乃是要地,出了任何差池都足以引起巨变,不知主公是否会考虑换个人选。”马车上,轻轻的握着手上的竹简,蔡瑁眯着眼睛轻声自语道。
却是有消息传来,说是校尉刘封,伙同洞庭水贼张谷,在洞庭湖一带与江夏五千水军厮杀,大胜,携势攻打夏口。烽火几乎燃遍了半个江夏。
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蔡瑁第一个反应是不可能,江夏太守黄祖虽老,但是兵力犹在,近二万的大军,岂能被小小的刘封,以及水贼攻占夏口,烽火燃烧半个江夏。
但是蔡瑁第二个反应,就是真有此事。因为传递消息的是蔡瑁安插在江夏汉阳的一个心腹发来的,绝对不可能传给他假消息。
蔡瑁的第三个想法就是黄祖已经老迈昏庸,不可为将。将当换人。
至于刘封这个人,蔡瑁只是听说过,似乎是刘备的养子,后来出走新野。费氏的女婿。
那费氏虽然也是士族一流,但是与蔡氏相比无疑上不了档次。虽然与蔡氏有些往来,但是交情不深。所以他对于刘封一无所知。
“传闻刘封出走新野兵不满六百,如今却一战胜了黄祖五千水军,并且有魄力乘胜击夏口,攻打江夏,也算是个有魄力的人物。看来刘备选他为继子,也是很有眼光的。只是可惜,毕竟不是血亲。如今更在兵微将寡的时候,攻打兵力众多的江夏,死于战乱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蔡瑁心中对于如流星一般崛起的刘封,有赞誉,也有叹息。
乱世之中,就不乏这等人物。有些人如同曹操,已经一统中原。如刘备,越打,名声越大。如孙策为江东小霸王。也有如张绣,张燕等已归顺曹操。
更有不计其数者,身死异乡。
在蔡瑁心中,刘封也是第三等人物,身死异乡是迟早的事情。所以,赞叹了一声,叹息了一声。也就没有多加留意。
他现在的想法是把江夏太守换人,好继续扩张蔡氏的影响力。彻底盖过蒯氏。
在蔡瑁的思量中,大将军府已经近在眼前。车夫自动下降了速度,缓缓的把马车驾驭到了大将军府的门前。
刘表受封荆州牧,镇南大将军,成武侯。匾额上挂着的是“镇南大将军府”
此地,蔡瑁几乎天天来,因此门卫很熟。根本无需通报,蔡瑁直入大将军府。走了一段路后,来到了书房门前。
房前有两个守卫,也不用蔡瑁吩咐,守卫很识相的进去通报了。
片刻后,守卫走了出来,对着蔡瑁一拜道:“军师大人,主公有请。”
蔡瑁的官职是镇南大将军军师。一般人都是以军师称之。
“多谢。”蔡瑁向着守卫微微抱拳,这才走了进去。没有一丝的傲然。盲目自大,就是身死族灭的祸根。蔡瑁掌握这么大的一个宗族,甚至把蔡氏发展成了现在鼎盛的摸样。不仅是个智者,权谋者,而且还是个谦虚宽厚的君子。
当然,温和谦虚仅限于友人。要是哪个避开眼的得罪了蔡瑁,就会体会到蔡瑁的恐惧了。
书房内坐着一个年六十余的老者,这老者仪表堂堂,虽然年逾六十,但却皮肤白皙,双目有神。正是荆州之主刘表。
此刻刘表刚放下手中的竹简,抬头看着蔡瑁从门外走进来。
“主公。江夏起战事了。”蔡瑁进门后,对着刘表一拜,随后上前十余部,把手上的竹简交给了刘表。
“孙权又起兵了?”刘表浑不在意的打开竹简,头也不抬道。
孙坚死的时候,孙权年岁不大,但是他却记仇。统领江东后,几次三番的领兵攻打江夏。
所以一听到江夏起战事。刘表第一个认为的是孙权。
不过,当刘表打开竹简,缓缓扫了一眼后,眼中露出了一丝震惊。
“刘封?就是被刘备给废了的继子?”刘表豁然的抬起了头,看着蔡瑁道。
“应该就是他了。”蔡瑁回答道。
“呵呵,倒也算是年少有为了。”刘表微微一笑,缓缓的收起了竹简。看法与蔡瑁类似,认为刘封年少,气势却如此强盛,当真是年少有为。
“不过啊,这江夏不是江东。乱的厉害。黄祖虽老,但却也是一将。不会再弄出一个江夏小霸王的。”收好竹简后,刘表随意放在了一边,笑道。
刘表把刘封与江东小霸王孙策相提并论,评价算是很高了,但却也不认为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黄祖会败给刘封。
何况,刘封还拖着洞庭水贼一起攻打夏口,两股势力最是容易出问题。
“就算被平息,也必将造成江夏不稳。这江夏太守黄祖,难辞其咎啊。”蔡瑁听出刘表口中对黄组的支持,当下目光一闪,试探道。
刘表笑了笑,道:“年纪大了,总是会犯糊涂的。孤相信这次之后,黄祖必定会警觉的。毕竟是射杀过孙坚的人物。”
蔡瑁低下了头,拜道:“这个所言极是。”
蔡瑁深知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眼前这位虽然年迈,但也是精明的很,不会再让蔡氏的势力膨胀了。蔡氏把势力渗入江夏的打算,落空了。
“对了。夫人怎么还没回来?”刘表想起了一事,抬头问道。
“身子有些不妥,恐怕需要调养些许时日。”蔡瑁从容回答道。
“哎,这年纪轻轻就如此多病,年迈了该如何是好。调养,好调养,要是药材不够,可直接入将军府内支取。”刘表叹了一口气,道。
“谢主公。”蔡瑁道谢道。
接着,刘表与蔡瑁又说了几句。蔡瑁就被刘表给打发出去了。
出了书房后,蔡瑁就把江夏的事情抛在一边了,刘表已经清楚明白的告诉他,江夏的事情不容许他插手,再出手,就伤感情了。
蔡瑁是个权谋者,知道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绝对要忍住。
但是刘表刚才的话,让他有些担心起了妹妹。
现在江河上盗匪众多,若是哪个不长眼的水贼看上了妹妹的船。那就糟糕了。
蔡瑁本来是绝对不会插手蔡玉事情的,但是这次他决定派人去打探一下蔡玉到底在哪里,赶紧劝说回来。
新野城城内,一辆马车从太守府,朝着军师府缓缓行去。
马车上坐着之人,年不过二十余,器宇轩昂,容貌雄伟。正是诸葛亮。
“萤火还能发光,刘封此人不简单。”诸葛亮心中自语了片刻,随即叹息了一声,“可惜,萤火始终是萤火。江夏可能就是刘封的死地了。”
很快,马车就到了军师府门外。诸葛亮命车夫在外等候,他走了进去。
军师府自然是徐庶的,虽然自从刘封走后,徐庶已经渐渐的淡出了新野的官员系统,军师的权利,以及对于政务的权利,都移交给了诸葛亮。
但是军师的封号,却还是保留了下来。
徐庶整日里,在家中看书,奉养老母。
书房内,徐庶正书入神,听见下人来报,说是诸葛先生到了。徐庶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