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三七开)-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时,有探子从前方策马而来。

“主公,根据前方探子来报。陈孝的那一部残兵已经进入了庐江城中了。”探子大声报告道。

“再探。”寇封心下一喜,但是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挥手道。

陈大这件事,除了上层的这些人以外,探子都是不知道的。非常机密。

“诺。”探子应了一声,立刻掉转马头,折返了回去。

“这下好了。扬州在望了。”寇封哈哈一笑,道。

“恭喜主公。”黄忠,太史慈在旁抱拳恭贺道。

以荆楚之力吞江东,进又占据整个扬州。中途面对孙权,曹操的兵马。其中艰辛,不足外人道。

但还是让他们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了。

只要荆州扬州在握,再南下交州。

东南半壁江山,打下来了。

就算是曹操真的统一了北方,剿灭了公孙康,袁尚,袁熙。马腾,韩遂等等,楚国都不怕他了。

就算是正式称王称帝。

曹操这个汉室丞相,估计也不会妄动干戈。他得忍啊。

怀着这等心情,一日后,寇封率军兵临庐江城下。

不久后,一座藏兵三万的大营拔地而起。

雄壮如虎。

“气势真盛。”城头上,臧霸领着孙观等一众将校,观看寇封的大营。不由道。

一支军队的气势如何,不仅可以从士卒中直接观察出来。观察敌军营帐,也一样。

只见前方大营,错落有致,营帐的分布极有章法。定出自名家之手。

再加上军队本身散发出来的气势。

这支楚军是臧霸所遇到的气势最盛的军队。袁绍比之寇封,远远不如。

………………。

许都。

要说如今的许都,比之以前的许都要冷清了一些。

因为不安全啊。

宛城离许都这么尽,寇封能来一次,就能来第二次。有些商家,或者一些大户人家,就把家族给外迁了。

不过,虽然人气下降了。但是时间过了这么久了,整个许都到也不算是人心惶惶。

不过,今日注定是大破平静的时候。

几匹快马从东门而入,直接冲入许都。一路上,这几匹快马在一片人仰马翻中,冲入了丞相府中。

许都城中是不允许纵马驰骋的,除了一条,那就是军报。

军报,又从东边来。

有不少消息灵通,又思虑敏捷的人。都是面色微微一变,知道是什么地方出现了变故。

都是心下微微叹息。

这楚侯寇封别的本事没有,这折腾的劲儿,到是十足十。

这次,也不知道是哪位将军吃了败仗了。

别以为这群人说寇封会折腾是贬低寇封,相反是赞赏寇封来着。要不然也不会紧接着,即来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哪位将军吃了败仗了。

这明知道寇封在折腾。顺势就想到寇封又得打胜仗了,这不是赞美是什么。

可见寇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经深入人心了。就算曹操在势力上,威望上,仍然高于寇封,也不能避免。

这外边的人猜测是什么军报。

曹操根本就不用猜测。

大厅内,曹操本来是在用膳。召集了曹丕,曹植,曹彰等几个嫡子,享用家宴。一听到外边护卫禀报说。

有东南一面的军报到了。

曹操立刻移驾书房,接见了报告者。同时,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

臧霸已经派遣过去了。镇守应该是绰绰有余。没有重大事变,臧霸也不会随意上报的。

重大事变。

“丞相。”这时,曹操旁边的侍从已经从来报者的手中接过了公文,递给曹操道。

曹操神色凝重的接了过来。只看了一下,就面色大变。

豁然站起,失声道。

“什么?”

。。。。。。。。。。。。。

第二更送上,咳,今天没第三更了。大家洗洗睡吧。

正文 第六百七十二章曹操的复杂心情

第六百七十二章曹操的复杂心情(第一更)

这一瞬间,曹操就像失去了魂魄一般。

面色苍白,充满了不可置信之色。

曹操,一代枭雄。

即使是在徐晃被俘,于禁被杀,也没露出如这等失去了魂魄一般的表情。

因为那个时候,局势还向着他。

徐晃虽然被俘,但是他拖住了周瑜的军队数月之久,可以说完成了他整顿军队所需要的时间。

于禁被杀时,寇封气势虽然雄厚,但是其根基剥落。一下子鲸吞荆楚,必定后方不稳。局势还在他。

只有寇封那一次陈兵天子都城外,曹操的心情才变得奇差无比。

但这也远远不能与臧霸这封信上的内容相比。

李典死了,还在其次。江东这么快没了,寇封更进兵扬州。这才是曹操这次失态的远远。

扬州,荆州。

可以说是这个天下最大的两个州,虽然人口不丰。但是地域广袤,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寇封以兵寇豫州,而丰满荆州。

使得荆州的人口多达二百数十万。扬州亦有百万之众。

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广袤的地域。

荆州,扬州。若是寇封全部夺得,那就是天大的敌人。另外,态势也不一样了。

荆楚,扬州。

这两个点,寇封不可能不利用的。

寇封以军师将军徐庶为统帅,率众五万余屯兵南阳郡宛城境内。形成无时无刻不威胁许都的态势。

使得曹操如芒在背,不得不调兵遣将,大肆修缮相隔的颍川,作为屏障。但是颍川也是一马平川。

虽然能抵抗,但终归是吃亏的。

曹操虽然不是提心吊胆,但是也时常担心了。怕徐庶一个兵进,华夏就会不稳。

这一个点,就已经让曹操焦头烂额了。

若是有第二个点呢?

寿春。

先不说扬州北方还有数十万之众。寇封若得之,可以养活数万大军。最重要还是寿春。

寿春已经不是江东了。

江东虽然有长江天堑,优势明显。但是劣势也是非常明显,那就是远离中原。只要扼守寿春,江东就只能偏安一隅。

但是寿春就不同了。

寇封若是得到了寿春,只要在寿春屯上一员大将。

寇封兵权四分,他自己名义上统帅数万大军。其次就是徐庶,庞统,黄忠。如今徐庶在南阳宛城,建立对于许都的威胁。

可以说是在内为心腹,在外威势赫赫,威震敌国。当然不可轻动。

而庞统历来在中,在内拱卫寇封的安全。在外随寇封征战,常依为中军。当然也不可能。

剩下的就是黄忠了。

黄忠是个大将。

虽然战绩只是一箭射杀黄祖。但是能在大将林立的荆楚中,获得与徐庶,庞统一样的地位。

作为兼并敌国的主要力量。

曹操从来不敢小看于他。

若是黄忠率部数万,与一二员大将互相以为犄角。退可守住扬州不失。进可攻徐州,豫州,兖州。

以一城之地,威胁北方三个州的安全。

反而寿春城池高大,周边多山林,城池,水域。是防守的上佳之地。

就算是他曹操起三州之兵,数十万人也未必能攻克有大将镇守的寿春。

寇封得到了寿春,退就可以一郡之力抵抗他三个州的兵力,进可以攻略三州,使得他不得不屯兵抵抗。

寿春,再加上宛城。

若是失去了这寿春,曹操几乎已经可以预见到,他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

“救。寿春一定要救。”

巨大的威胁,态势的完全改变。

就在这一瞬间,曹操的心中有了决断。

“来人,召集程昱,夏侯惇,荀攸,乐进过来。”曹操对着旁边的侍从下令道。

刚才曹操一瞬间的失态,让刚才送公文的侍从已经冷汗盈盈了。这会儿,就像是如蒙大赦一般。

“诺。”立刻应诺了一声,迅捷的走了出去。

侍从走后,曹操才喘息了一口气,重新坐了下来。

军情紧急,现在没有时间再找人商议了。这一次,曹操是乾纲独断。直接想要召集程昱,荀攸等人,调度徐州,兖州的兵力,进行资源寿春。

程昱,荀攸等人常年在许都,除了作为谋臣以外,毫无作为。如今大敌在前,曹操就想把他们外放了。

程昱刚烈有胆魄,见识更是不凡。

荀攸智计百出,几乎算无遗算。

他们两个再加上夏侯惇,乐进的力量。

曹操想着,多少也松了一口气。不过,他更加希望他们几个调拨了徐州,兖州的各路驻军进兵扬州后。

寿春还在他的手中。

就在曹操心绪微定,但又没有彻底平复的时候。

程昱,夏侯惇,荀攸,乐进陆续走了进来。

程昱,荀攸担任的都是清贵之职,来的快。夏侯惇,乐进分掌兵权,来的比较迟。

四个人来到后,因为看到曹操的面色非常的凝重。都互相收敛了笑容,很是认真的坐着。

“看看这个。”曹操首先开口道,并且把案上的竹简递给了旁边的侍从,侍从恭顺的接了过来,而后分别给荀攸等人传阅。

荀攸还好,程昱,夏侯惇,乐进等人一看之下,顿时如同见了鬼似的。充满了不可置信。

“江东孙权当真无用,还害死了曼成。”乐进与李典的关系不错,见了之后,不由愤而叫道。

“豫章一城之中,总数有六万大军。就算是寇封十万大军临城,曼成也有临边的余地。以曼成的才能,更是不可能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甚至被当场刺死。肯定是江东孙权那边有变,导致周泰,全琮等人临阵而变节。否则不当如此。此刻,该杀孙和祭旗,迎中原精兵进入寿春,以拱卫东南安全。”程昱的目光中泛着清冷,一针见血,又刚猛狠辣道。

孙和,就是孙权的三子。

当初,孙权唯恐江东不保。把三子孙和,以及庐江郡送给了曹操。才求得了李典。如今孙权已经失去了江东,反而因为寇封的安抚。

保全了子嗣。

这个三子孙和,可能就是唯一的牺牲品了。

“孙和确实该杀。”曹操的心也不软,闻言点了点头道。声音森冷,目光中满是愤怒。

孙权一心想要保全江东,又拍着胸脯保证,能够振作江东。他才派遣了李典过去。若不是为了支援孙权。

以寿春一带的防御能力,防御寇封十万大军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何苦会闹到今日虽然有地利优势,但却苦无兵力的尴尬境地。寿春之失,全怪孙权。如今杀其子泄愤,也是应该的。

“杀孙和祭旗是应该。增兵寿春更是应该。但那叫邓艾的小将也不可忽视啊。”始终没有说话的荀攸,忽然出口道。

包括曹操在内的众人,都被寿春的危机可吸引了过去。

唯独荀攸,却能从中看到了臧霸在公文中,关于邓艾的几句话。

“此人能临阵刺死李曼成,又能以一万大军抗衡住了李曼成的猛攻。要知道,当时我军应该逃生心切,正是拼死的时候。但是邓艾仍旧率众抵抗住了。可见其军也非同小可,邓艾此人治军肯定不俗。领兵临阵,更是刺死李典。最重要的,此人才十余岁。”荀攸叹息了一声,道。

曹操闻言也皱起了眉头,他真的没注意道。荀攸这么一说,他才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寒意。

如今曹军中,别说是十余岁的小将了。就算是年轻将领也非常的稀少。不是因为北方人才少。

而是因为军中兵权都被老将给把持着。

如徐晃,于禁等正是当打之年,他们把持兵权根本没什么问题。年轻小将的成名的机会就少了。

而这个邓艾。才十余岁,就能独挡一面,虽然不知道其将略,但是临阵统兵,以及治兵的才能。

在刺死李典的时候,已经展露无疑了。

这小子。

若是再进一步成长,此人必定是心腹大患。

若是一帆风顺,未必就不能再活四十年。四十年啊。以二十年为一世,就足有二世了吧。

人能算到十年开外,已经是神人了。谁能算到三四十年后的事情?

若是那时候寇封尚存,外有邓艾这等大将在。他家将如何抵抗?

要知道寇封也才是二十岁啊。

棘手。这一刻,曹操才真觉得棘手。也意识到了,寇封与他最大的不同。

年轻是寇封最大的资本。而他已经渐渐年老了,体力精力都大不如前了。

曹操的心中不由升起了一种,人将老,而时不待我的复杂心情。

“先不管他了。现如今还是支援寿辰比较重要。公达你手持天子节杖,带着元让进入徐州,调拨徐州的数万兵马,进入寿春。”曹操先是对荀攸说了一句,随即,又转过头对着程昱道:“仲德你也手持天子节杖,带着文谦到兖州调拨数万大军进入寿春。合力保全寿春。”

“可是丞相,我们的职权?”夏侯惇出声问道。

他们是有兵权的人,在许都城四周十余万大军,他们各自统帅一部。若是下方到了地方,调动州兵抵抗寇封。

那就不可能再领兵了。

“兵权先交给副手,等过些日子,我再选拔出来。”曹操心中已经有了对策,如此说道。

“诺。”夏侯惇应诺了一声。

正文 第六百七十三章攻城

第六百七十三章攻城(第二更)

由于军情实在是紧急,荀攸,夏侯惇,程昱,乐进等四人,领命之后,立刻下去了。

四个人持节出走两州,到是非常的便宜。

但是夏侯惇,乐进要交代一下兵权。就有些麻烦了。

曹操算了算时间,起码也要一二个时辰。不由思虑了片刻,对着侍从道:“去把曹休找来。”

“诺。”侍从应了一声,立刻下去了。

曹休。

邓艾并没有让曹操忽略掉,曹休就是一个能比拼邓艾的人。

此人是曹操的族子,早年丧父,又因为中原战乱频繁,曹氏宗族曾经四散天下。曹休带着老母,去了荆州。

后来曹操起兵,曹休就又辗转千里,回到了中原投靠曹操。

当时,曹操笑着道了一句。此吾家千里驹也。

其实意思很明了,就是赞了一声曹休,能行千里返回中原。不过,后来这意思就微微有些改变了。

曹休很聪明。

不管是行军布阵,或者是治军治兵都非常有一套。如今不过而立之年,但是其能力却已经超过了曹洪,渐渐与北方五子持平了。

年岁轻,又有能力。

虽然较之邓艾的十余岁有些缺憾,但是在曹操看来,他曹氏也并不是后继无人。真能算到四十年后,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曹操能算到十年后。

他认为若是后一世中,曹氏领军人物,非曹休不可。

既然如此重要,也是该放出去,让他建立威望功勋的时候来。为将来曹休领重兵做好铺垫。

荆楚寇封。

数世之患。曹操在心中已经无奈的接受事实了。

“丞相。”不久后,曹休走了进来,朝着曹操抱拳道。

曹休,三十余岁人,长的非常英武,体宽雄健。

若非寇封珠玉在前,此人,当是英气逼人,为天下少有的英武将军。

“文烈近来可好?”看到这吾家千里驹。曹操的心情不由略微好转了,笑着问道。

“养兵练卒。非常充实。”曹休显然也也曹操很亲近,笑着回答道。

“这就好。”曹操欣慰点了点头道,一个人天赋好是极为难得的,但若只是天赋好,而不知道后天培养。那也只能是废物。

曹休最让曹操赞叹的就其起务实。带兵训练非常刻苦。

“目前扬州紧急军事,寇封率兵数万,寇庐江,寿春。孤已经派遣了荀攸,夏侯惇,程昱,乐进等四人分别持节前往徐州,兖州调动大军,支援寿春。你也夏侯元让一起前往吧。”曹操很认真的对着曹休道。

曹休的面色微微一变,心下更是震动不已。

扬州局势,他也关注着。不想寇封居然都已经打完江东,打江北淮南之地了。传闻中,楚军以锐气迅猛见称,果然如是。

“诺。”呼吸了一口气,曹休才平复了心下的震动,应诺道。

“时间紧急,这就去吧。家也不用回了,待会儿孤派人过去对你母亲说一声。”曹操道。

“诺。”曹休再次应了一声,朝着曹操拜了拜,就迅速的离开了。

“四十年后,孤是算不到了。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内,孤到是有将可用的。”曹休离开以后,曹操自信道。

虽然老了,但也不愿落人之后。

寇封有邓艾,他也有曹休。

……………………。

庐江城内。

寇封陈兵庐江之外后,并没有立刻进攻。而是屯扎了大军在外,建立营帐,甚至建立了防御工事。

各种壕沟,陷阱无数。

其一是怕城中陈孝立足未稳,若是率先攻击。是在逼迫陈孝他们仓促起兵。

其二,也是迷惑臧霸。

让臧霸以为他们是在为长期围攻庐江做准备。

中军大帐内。

寇封,黄忠,太史慈都在。

三个人没有分别落座,而是坐在一起。观看着一张被绣在屏风上的地图。

地图,就是扬州北方,也就是江淮地区的地图。

大城有数座,分别是寿春,合肥,庐江。

这块地方多山川,河流。其中寿春的北方,就是淮河了,彭泽湖了。连成一片,也是一道天然屏障。

多山脉,也不利于军队调动。也就有利于防守一方。

淮南本来是很富裕的,人口也多。但是自从袁术在这边胡天胡地之后,就残破了许多,几乎落败。

但是瘦死的骆统仍然比马要大。

足有二三十万百姓。

再加上寇封从荆楚的支援,养活七八万大军没什么问题。

这个点的重要性,不仅曹操知道,寇封同样也了然于胸。

“主公,寿春城中还有一万守军。等我们攻克了庐江后,再行北上。需要很多的时间。再加上攻克庐江所需要的时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黄忠观看了一下地图以后,道。

“淮南的路不好走。”太史慈也跟着点了点头道。

“这个我也知道,就听天由命了吧。”寇封微微有些无奈道。

寿春一带的作用,实在是让人垂涎。但是其中的困难,也是非常大的。他想夺取寿春,曹操就想要保全寿春。

青州,徐州,兖州甚至是豫州的兵力都有可能调动过来。

拖的越久,寇封就越困难一些。

他的势力,毕竟没有曹操的大。唯一占据上风的就是他的势力不像曹操,处在中原,四面受敌,调动军队也非常的困难。

他只要守好长江,南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唯一的优势,也不是太好用。因为现在是进攻。

“派人去豫章,告诉张飞,甘宁,庞统,周泰,全琮等人,加快整顿兵马。最后是在十天内整顿完毕,这样就可以分兵去攻寿春了。”寇封想了片刻,决断道。

如今后方军队太多,一下子收编了基本与自己军队相同的壮丁。混乱不堪。要不然寇封二十万大军北上,堆也把臧霸给堆死。

何必要让陈大冒险。

“诺。”黄忠点头道。

“先休息三天。给陈孝,陈大他们一些余地,三天后进攻。”最后,寇封做了决定道。

“诺。”黄忠,太史慈齐齐应诺道。

………………。。

次日中午,中军大帐中。

“居然没有立刻攻城?我以为寇封会很急。”臧霸还不见寇封进攻,非常的意外道。

“可能是整顿吧。毕竟寇封以疾行攻克了江东,士卒的体力可能已经渐渐枯竭了。”旁边,孙观猜测道。

“也是。”臧霸点了点头道。

“不管怎么样还是小心戒备,尤其是要防范寇封的夜袭。”随即,臧霸又叮嘱道。

夜袭城池,那是非常困难的。盖因为晚上攻城,不利于攻击的一方。攀爬云梯什么的非常麻烦。

但是寇封这个人实在是不能以常理判断。这家伙攻城几乎都是在晚上的。

江陵一战,把徐晃都给活捉了,实在是不得不防。

“诺。”孙观应声道。

“对了,陈孝的那部军队情况如何了?”随即,臧霸又想起了陈孝那一部的军队,不由问道。

“相当的出色。”说到陈孝,孙观不由露出了赞赏的神色,笑着道。

“能够突围而出的士卒,都是非常的出色的。”臧霸没有意外之色,笑着点头道。

就在双方的等待中,三天时间悄然过去了。

陈孝,刘飞,陈大等人入城之后,就被安排在城北。

这段时间内,臧霸源源不断的供给药物,以治疗士卒。他们就没有挪窝。

此刻天色渐暗。

陈孝与陈大一起用了晚膳后,就一直呆在大帐内。

此刻,大帐内外,都被破军营士卒守卫着,他们商谈起来也非常的方便。

“主公三日没有攻城,恐怕也是为了我们能够立足稳一些。但是依照主公的脾气,恐怕不是今日,就是明日了。要打起精神来。”陈大道。

“将军是猜测主公进攻,就在今日。或是明日?”陈孝的目光中闪过几分亮光,问道。

“对。”陈大点头道。

陈大是追随寇封起家的老臣,对于寇封的脾气形势风格,可以说是知之甚深。这一点绝对不会猜错的。

“那我们就请刘飞过来喝酒。”陈孝笑着道。

“嗯。”陈大沉吟了片刻,点头道。

目前他们所部有三千人,除了破军营外,还有二千数百人的曹军。若是能把刘飞给宰了。

这一部的军队,就会群龙无首。到时候,他们行动起来,也非常便宜了。

“我这去把他找来。”陈孝见陈大点头,就立刻转身走了出去。

而陈大则在帐内,摆好了酒菜,准备招待刘飞。

若是寇封能够今夜进兵,他们就把刘飞给宰了。若是寇封不进攻,就先留着。反正先灌醉再说。

城外,楚营中。

四周已经点起了不少的火盆,其中寇封的帅账附近,更是点了八个火盆,四周被照耀的一片通明。

帐内,寇封,太史慈,黄忠等都在。

“今夜,我们把军队分成三份。分别从城东,城西,城南进攻。等军队调动好以后,以擂鼓声为信号,一齐进攻。”寇封端坐在帅座上,神色间充满了大战以前的凝重。

虽然一切都布置妥当了,但是世事无绝对。

该重视的,寇封一定会重视。

“诺。”太史慈,黄忠也是很严肃,齐齐应声道。

片刻后,太史慈,黄忠二人下去准备去了。

“若是能得寿春,这辈子都高枕无忧了。”寇封站起身体,看着北方,神色异样道。

来到这个时代,半辈子颠沛流离了。

寇封虽然有了荆楚,江东。但还是不安稳,只有得到寿春以后,寇封才知道是真正的高枕无忧了。

正文 第六百七十四章里应外合

第六百七十四章里应外合(第一更)

寇封屯扎在庐江城外三日,只是为了让陈大这些人能够有宽裕的准备充分。但是对他自己也是一样的。

这三天以来,寇封打量的派遣了探子,打探庐江周边的地形。

军队调动应该走哪条路,哪条路最快。

以及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寇封心中都了然于胸。这样一来,就减少了互相传递消息的时间。

只要估摸着三方军队都到达城门后,就能进行进攻了。

夜渐渐深了,天空中,一轮明月当空,四周朦朦胧胧,似看的真切,却又有些模糊。

楚军大营校场内。

三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甲兵齐全,矛戈森然。连番大胜,又使得这支楚军,气势如虹。有一种就算是挡在他们面前的天王老子,也会被他们撕成粉碎的感觉。

太史慈,黄忠。

寇封帐下二大猛将,左右策马立在最前沿。身后都有掌旗手分别掌握“太史”,“黄”二面将旗。

寇封一身甲胄,腰佩楚刀,站在点将台上。

身旁,一面“楚”字帅旗,迎风招展。

看了一下点将台下,三万将士。寇封心中不免升起了一股雄心壮志。

猎取江东后,当直取扬州。以威震北方中原。

“出发。”寇封朝着下边挥了下手,大喝道。

“诺。”黄忠,太史慈齐齐应诺了一声,立刻掉转马头,分别率部走出了校场,奔向了茫茫的夜色。

“旗开得胜。”寇封朝着黄忠,太史慈的背影,默默的道了一声。

很快,二人所部就已经完全消失在了寇封的目光下。

“主公,等二位将军到达东西二城门的时候,估计至少也需要一二时辰。夜深,您还是先进去安睡片刻吧。”身旁,寇水关怀道。

“一颗心正是火热的时候,又怎么能睡得着?”寇封微微一笑,摇着头道。

“诺。”寇水见寇封神色亢奋,不再劝说。只是下令,让士卒点了一盆炭火过来放在点将台上。

以抵御寒风。

不知不觉,炭火都换了三次了。

“多久了?”寇封转过头,问道。

“大约一个半时辰了。”寇水回答道。从太史慈等出发的时候,他就命人开始计算了,心中十分清楚。

“好,攻城。”

寇封心下一振,大喝道。

“诺。”寇水抱拳应了一声,立刻转身走下了点将台。

寇封在后,紧随而下。片刻后,军营之中,响起了剧烈的擂鼓声。

“咚咚咚。”震天一般的擂鼓声,犹如惊雷一般,彻底的打破了夜色的宁静。

“有军情,有军情。”城南女墙上,负责守夜的一个校尉,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叫声。不过,这一支青州精兵,果然也不是说假的。

就算是夜色被袭,也没有一丝慌乱。反而一扫昏昏欲睡的感觉,精神抖擞的开始搬运守城器械。

弓箭手们也立刻弯弓搭箭。

一切都是有所准备。

巨大的擂鼓声,几乎是整个城池都能听见。

这已经不是夜袭城池了。而是一种挑衅,明面进攻。

城中曹营中军大帐内。

臧霸本来已经安睡下了,寇封三日没进攻。臧霸其实已经是暗自戒备了三日了,精神一直比较紧绷。

今夜睡的就比较早。

不想寇封就是选择了这个时间找麻烦。

“什么地方传来的鼓声?”鼓声响起的一瞬间,臧霸就清醒了过来,并且没有一点后遗症,非常的精神抖擞。

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应付这样的情况,简直是轻车驾驶。

“回禀将军,鼓声是从南面传来的。”有亲兵立刻走了进来,报告道。

“城东,城西,城北是什么情况?”臧霸一边从床上爬了起来,一边问道。

“城东,城西,城北暂时都没什么情况。”亲兵回答道。

“下令,城东,城西,城北都戒备。寇封本可以借着夜色偷袭的,虽然未必能占到便宜,但也是一种优势。但他没有,这肯定就是三军齐发的信号了。这一次,肯定是四面猛攻了。”臧霸迅速的判断出了局势,大声道。

“诺。”亲兵应了一声,立刻退了出去。

片刻后,更多的亲兵走了进来。

军中是不可能有什么女眷的,所谓亲兵在内服侍主帅,在外保护主帅。臧霸先自己穿起了靴子,又在亲兵们的服侍下,穿起了甲胄。

再用冷水洗了一下脸,精神抖擞的走了出去。

“将军。”臧霸走出帅账没多久,即见孙观疾步而来。

“寇封大营就屯在城南。城南肯定是主力,我先率部前往城南亲自督阵。你坐镇中军,负责调动军队。”臧霸迅速的对着孙观道了一声,随即跨坐上了战马,率领一众亲兵头也不回的朝着城南而去。

“诺。”孙观应诺了一声。

驻足了片刻,立刻对着左右亲兵下令道:“命令全军埋锅造饭,先吃饱了再说。另外,也去城北知会陈孝,刘飞一声,令他们准备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