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三七开)-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被刘封抢走了。也不知道得多少年才能恢复元气。
对于这个人,孙权也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恶感。就算是在公共场合,与重臣商议事情,也会下意识的露出厌恶的神态。
当一个人怨恨某一个人到达极限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与城府,智商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日,孙权在书房中看书。
不过,神色有些恍惚,精神不能集中。因为北方不时的传来消息,曹操蠢蠢欲动了。
今日是曹纯所部到达了宛城,过一段时间又是李典所部到达了宛城。一份份的消息传来。
几乎让孙权欢欣雀跃,备受鼓舞啊。就等着曹操南下的消息传来了。
曹操南下,刘备肯定挡不住,南下与刘琦回合。而蔡瑁这厮必定会投降。也就是说,曹操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荆州,以及荆州十万水师。然后南下。
或在钙城攻打刘备,或是在夏口,与刘备,刘封连军对峙。
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全看刘封接受不接受刘备了。
不过在孙权的眼中,刘封一定会接受刘备。毕竟曹操太强,不得不聚集所有的力量进行抗衡啊。
没准刘封还会派遣使臣来江东呢。
孙权心中早已经有了决定,先羞辱使臣一番,然后赶回去。
让刘封与刘备顶在前边,消耗掉曹操的实力。两败俱伤之后,江东才起兵打败曹操,刘封,获得整个荆楚。
到时候,势力横跨杨,荆。一跃成为仅次于曹操的最大诸侯。
虽然离这个结果还有些远,甚至能不能实现还是两说。但是现在的孙权已经这么想了。
一点担心都没有。
还是因为刘封,作为这辈子孙权认定的敌人。孙权对于刘封的评价很高,正因为评价高,孙权才能肯定刘封能与曹操来个两败俱伤。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的顶着嘛。曹操南下,必定先与刘封交手。
孙权当然安心,很安心啊。
“打江山,坐拥江山,享用江山,与天下人,尤其是与曹操刘封这等雄杰博弈,是一个过程,让人乐在其中。但是能坐享其成,还是能让人心神愉快的。”想到得意处,孙权掩不住的笑容。
实在是被刘封压得太狠了,刘封战周瑜,夺下了江东的柴桑四城。甘宁入江东,烧掉了无数的渡口,城池。
连诸葛瑾,徐盛,以及大乔都被掳掠走了。
天灾的时候,更是做了一笔让孙权心中流血的买卖。
看到刘封吃瘪,孙权都到达了一种境界,心神愉快,情不自禁。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来之笔
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来之笔(第一更)
就在此刻,书房外传来了一声急促的脚步声。
“主公,北方来报,曹操起兵八十万南下。”
说着,一个护卫急促的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卷竹简。献给孙权。
孙权大喜,连忙起身拿过竹简,翻看一遍后,大叫道:“刘封,你末日到矣。”
说着,孙权对护卫道:“召张昭,鲁肃等进来见孤。”
“诺。”护卫应命而走。
护卫走后,孙权因为心神震动,并没有坐回去,而是手持竹简,不断的在书房中走动。
不久后,鲁肃与张昭先后而至。
孙权看了看鲁肃,张昭。这二人一个是孙策留给他的大臣,有定海神针的功效。一个是他新近提拔的谋臣,智谋甚远。
如今,正是大变时。能否捞到好处,进步进取荆楚,就看他们的谋划了。
“许都传来消息,说曹操起兵八十万,南下讨伐刘封。恐怕不久后就会到达宛城。”孙权开口道。
鲁肃,张昭皆神色一动,但并没有太大变化。
因为这些天多有消息传来,曹操会南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现在只不过是曹操付诸了行动罢了。
没什么好惊讶的。
说完后,孙权把手中的竹简递给了鲁肃,张昭。并且回到了首位上坐好,神色愉悦。
鲁肃二人则互相传阅了一下,这卷竹简。
“觉得如何?”孙权笑问道。
鲁肃与张昭笑着对视了一眼,最后由张昭举拳道:“曹操南下,犹如洪水,其下刘备,刘琮必定淹灭,唯有刘封屯重兵于公安,夏口,能挡曹操。”
顿了顿,张昭又笑道:“二人势力相差悬殊,但若曹操想要吞灭刘封也必定会付出代价。可谓鹬蚌相争。”
“坐观山虎斗。”这时,旁边的鲁肃,补充了一句道。
“哈哈哈。与孤想的一样,与孤想的一样。鹬蚌相争,总有人要得利啊。哈哈哈。”孙权大笑。
笑声中满是欢愉。
鲁肃,张昭也是笑容满面。双雄斗,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笑声持续了片刻,鲁肃又举拳道:“若曹操吞并了襄阳,江陵后,想要继续南下,必定从公安,夏口,赤壁三个渡口突入。吴郡与之太远,可能会贻误战机。主公当暂且移治所于豫章,并增加周瑜兵丁,当时机一到,则兵将出左手渔翁之利。”
“子敬言之有理。”张昭听的连连点头,甚是赞同道。
“好。暂且移治所于豫章,并从各地征召兵丁,增周瑜之兵,凑足四万,以待时机。”孙权甚至没有经过思量,就赞同了鲁肃的计策。
更靠近前方,就等于更加容易抓住机遇。
此官渡之后,再一次的天下巨变。不容错过啊。
………………。。
辽东,襄平城。辽东侯府书房内。
公孙康跪坐着,身前摆着一卷竹简。
竹简上,乃是曹操出兵的消息。八十万大军,虽然公孙康知道其中必有虚假,但就算是二十万,也让人难以消受。
公孙康曾经挡住了一次曹操的数十万大军进攻。但那是因为占据地利,人和,并且有乌桓,袁尚,袁熙相助,这才勉强打到曹操的粮食尽了,退兵而去。
现在曹操兵精粮足,公孙康担心刘封能不能挡得住。
若是刘封兵败被杀,公孙氏必将不能独存。
与曹操一战,公孙康的身上多了许多威势,过硬果决。
公孙康眼中决断一闪而逝,把案上的竹简放到一边,随即从旁取出一张空白的竹简。
“天下大变,当助刘封,共起兵,击张辽。”十余字,一气呵成。写完后,公孙康看了一眼,立刻叫来了护卫,让人把文书发去袁尚,袁熙处。
待护卫走后,公孙康站了起来,看向南方。道:“我牵制张辽部,对曹操施加压力。希望能减轻你的压力,得以保存。”
唇寒齿亡。
自从张辽率部督阵幽州以后,公孙康第一次出兵,讨伐幽州。
曹操起八十万大军南下,天下震动。
除马超,韩遂,张鲁,刘璋不动以外,其余诸侯都有计谋。
西陵,太守府,书房中。
刘封同样也接到了消息。不过,这完全属于意料之中,因此刘封并没有劳师动众,只是微微一笑,就把记录消息的竹简搁置一旁。
随即,起身来到了旁边的书柜前,从中抽出了一卷系着红布带的竹简。
展开来看了一眼,又慎重的卷好。
“来人,把寇水找来。”刘封就这么站着,朝着门外大声道。
“诺。”门外立刻响起了一声应诺声,片刻后,寇水走了进来。
“主公。”进门后,寇水朝着刘封一拜道。
“派人把这个交给文聘,令他率领二万大军南下进入公安,听候徐庶调动。”说着,刘封把手中的竹简交给寇水。顿了顿,又道:“再派人时刻联系新野,我要知道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甘夫人。”
“诺。”寇水接过了竹简,应诺离开。
寇水离开以后,刘封抬起头看向北方,呼出了一口气,轻声道:“母亲啊,儿去接您了。”
回忆起甘氏的慈爱,维护。还有那两年之约,刘封心中就振奋不已。
他如今的实力,势力,名望,都比当初想象的要高上不少。当初的目标不过是窃据荆南四郡罢了。
现在却是七郡。
这样一来,迎回了母亲甘氏,也有保护的能力。
想着,刘封的眼角微微湿润,两年啊。够长的了。终于等到今日了。
就在此时,门外一阵脚步声传来。刘封擦拭了一下眼角,抹去了那一些湿润。
在人后,他是人子。在人前,他却是主公,一方诸侯。
“主公,这是庞博士,黄博士,司马博士三人定下的考题,还请主公过目。”片刻后,蒋琬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一卷竹简。
递给了刘封。
刘封接过竹简,放在手中。
刘封设立楚学,目的是为了收拢七郡人才。先从郡考开始,选三百五十人,而后在西陵进行总考,前五十人可入楚学,等学业完成后,有机会直接授予官职。
不过,现在五溪郡一片蛮荒,有等于无。
于是,只在六郡设立考试,招募人才。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前来考试的人,只有三百十一人。
连预期招募的三百五十人都没凑足。
刘封也知道这是第一次,公信力不够。
临时改规定当然不行,于是刘封干脆连考试也不用了,直接把这三百十一人接到了西陵,准备在三日后,进行考核。选定五十人进入楚学。
对于这第一期的楚学,刘封也不报什么希望。希望十余年后,能有所起色吧。
不过,刘封还是打开了竹简,上边只写着两个字。
“大势。”
大势。两个字,几乎变化无穷。人人都可以写出一套独特的观点。
可以囊括计谋,治国,外交等等。
现如今天下大乱,楚学初开学,第一期招募学生,用这大势作为考核的题目,够大气。
不过,刘封想了想以后,摇了摇头,把竹简丢在了一边。
“曹操南下的消息,那帮士人知道吗?”刘封抬起头,问蒋琬道。
蒋琬被问的莫名,这曹操南下的消息与这一次考试的士人有什么关系。
但是刘封发问,蒋琬还是老老实实的道:“荆楚那边有不少的士族,豪强举家南下。消息扩散了不少。不过,那帮士人因为被安排在西陵,有兵丁保护,并不知道南下的消息。”
刘封点了点头,从旁抽出一卷空白的竹简,提起笔在其上写下了六个字。“忠诚,胆量,眼光。”
写好以后,刘封等墨迹稍干后,才把竹简递给了蒋琬。
“这次考核,就这六个字,把合格的人全部留下。”刘封起身道。
说完后,从蒋琬旁边走了出去,
七郡,偌大势力。当初野心初起的时候,一是不甘,二是为了保护甘氏。
曹操越来越近了,这些日子,刘封将养足精神,随后带兵北上,迎接甘氏。
诸多事务,刘封暂时都不想插手。
刘封走的潇洒,却把蒋琬给愣住了。
忠诚?胆量?眼光?这算什么考题?难道让考核的士人们写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忠诚,如何如何的有胆色,有胆量。如何如何的目光如炬?
蒋琬是聪明人,他只是被字面上的东西稍微蒙蔽了一下而已。很快,蒋琬就体察到了刘封的用心。
脸上不由露出了佩服的神色。
刘封设立楚学,为的是招募人才。而对于刘封来说,人才其实只有两种人。
一个是忠诚的人。另外一个是有能力的人。
忠诚,胆量,眼光。这六个字,再加上刘封问了一下曹操南下的消息是否扩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这场考核就是曹操南下。
曹操南下,人心就散了。有人肯定不愿意进行什么考核,急于离开。
而能留下来的就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忠诚的人。刘封坐拥七郡,干了不少实事,极大的发展了江夏,长沙,九江一带。
忠诚于刘封的人不少。这批士人会留下来与刘封共存亡。
第二是有眼光的人,能够看得出刘封有机会挡住曹操。但是有眼光还是不行,还得有胆量。
即有眼光又有胆量的人,才会留下来。
这三百一十二人,能够通过考核留下来的,不是忠诚出众的人,就是能力出众的人。
对刘封有用的人才。堪称神来之笔。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六 蜀汉四相之一,大将军费祎
第四百三十六 蜀汉四相之一,大将军费祎(第二更)
咳,自从曹贼起兵这章以后,章节序就搞错了。这一章接神来之笔。
咳,大家放心,虽然章节序搞错了。但是内容是连贯的,不会重复。
。。。。。。。。。。。。。
西陵城北,一处较大的宅院。
宅院很大,并又兵丁把守。
一众三百一十二士人,从各地而来,汇聚在此处。一个月了,不许出门,只能在各自屋子内,读书。
就算是活动筋骨,也只能在院子里走动。
这是庞德公设下的规矩,磨砺心性。若心浮气躁之徒,若是被软禁一个月,必定会发挥失常。
心性稳健的则没有这个问题。
宅院后院,有一处花园。虽然不怎么精致,但地方够大,还有一座小池塘。是众多士人常去的地方。
此刻,池塘附近的过道上,有四个士人聚集在一起。或坐,或立。
这四人年岁不一,大的有二十八九岁,小的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不过,这样的组合在这院子内,也不算是太突兀。
毕竟刘封这次面相六郡招募士人,规定是十五岁到三十岁都可以参加。
毕竟,这次主考,以及楚学的三个博士是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微三人,三人乃荆楚之望。
不少人就算是三四十岁也愿意来三人膝下求学。何况是三十岁以下的人。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这四个人隐隐是以那十五岁左右的少年为首。其余三个头上带着古冠的人,以一个头上裹着布巾的少年为首。
这就很古怪了,路过的一些人,都对这个组后露出了一丝不屑的表情。认为这三个人脑子有毛病。
“这不是鄳县大才,费祎小公子吗?”就在此时,一个极度夸张的声音响起。
四人中三人同时皱起了眉头,其中一人更是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怒目而视。
“哼,李良,少在这里嚣张跋扈。”
只见对面走来二人,其中一人正神色不屑的看着他们。
这人体态健壮,不似文人,反像是武将。这一冷哼,很有威势。
开口说话的李良不由缩了缩脖子,那像武将的人,是他的同乡,叫陈沉。不过,二人不仅没有这个关系而感情良好,反而关系恶劣。
不过,在二人的交锋中,李良从来没有占领过上风。
比才学,这个看起来像是武将的家伙,才思敏捷。他比不过。比家中势力,陈氏在当地,乃是数一数二的大族。也比不过。
往常遇到陈沉,李良只有生闷气的份儿。
不过,当二人来到这院子之后,陈沉就找到机会羞辱李良了,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居然依附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这件事情在陈沉的传播下,已经成为了这座宅院内有名的笑料了。
“哎,好汉不吃眼前亏。”李良的同伴见陈沉握起拳头,上前揍人的姿势,连忙招呼了李良一声。
不过,声音阴阳怪气,听着很让人心烦。
“嘿,也是,光天化日之下,与人打架实在是有辱斯文。再说了,这次机会实在是难得,入楚学五年既可以当官。要是因为此事而被将杨武将军得知,取消了考试资格,就实在是划不来了。”李良明明心中畏惧,但还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笑着道。
“李兄说的好,为这等脑子被驴踢了的家伙,而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实在是不值啊。”李良身边的同伴,大声附和道。
绝对是故意的,因为四周不少人都听见了他的话,把目光投向了这边,不少人看见费祎一伙。
面上都露出了然,与不屑的目光。
不过,也有人无动于衷。这些人无不是性格沉稳,老实可靠。就是城府极深,有很深的涵养。
陈沉的脸色一阵红,一阵青。有一种立刻冲上去,把李良揍一顿的冲动。想当年在县里的时候,陈沉遇到李良就是这么干的。
不过,一想到这里是杨武将军设立的宿舍,以及此次的来此的目的,陈沉就放弃了这个冲动。
陈氏虽然是当地大族,但是在郡中其实是属于不入流的,属于寒门。陈沉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吏,不算官员的那种。
对于寒门来说,做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刘封设立楚学,并且在六郡发布消息,招手学生。陈沉想也没想就来了。
汉南强盛,在杨武将军帐下,定会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这是陈沉的判断,并且根据陈沉的了解,在场的三个人,包括他很佩服的费祎,都是这种想法。
于是四个人走得很近,并且以才学最广的费祎作为这股小势力的首领。
这个时代,还没有学武先后,达者为师这八个字。但是这个道理,陈沉懂。
费祎虽然很小,但是才学却已经折服了他们。
“文伟,让你耳朵遭殃了。”陈沉苦笑的对着费祎道。
按照一般的情况,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是没有字的,但是费祎却有。按照费祎的说法,费祎少小父母双亡,依附族父伯仁,这表字是费祎的伯父伯仁临走前,为费祎取的。
“无碍的,就算是耳根不清,也只是三日的时间了,等三日后,就遇不到那人了。”费祎一张小脸很是从容,自然,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古人早熟,别看费祎才十五岁,其实家中已经有了妻室。一举一动,都极为成熟,稳重。
“为何如此说?”陈沉还没开口问话,旁边一人就开口道。
这人二十八岁,乃是江夏武昌人。叫张勋。而另外一个没有开口的叫孙芬,也是江夏人。
“对啊,那李良虽然混账,但论才学还是不错的。此次开考似乎是录取五十人,他应该能考上。”陈沉点头道。
“心已乱,已失一城。”费祎轻笑了一声,道,不过,四周都射来疑惑的目光,显然另外三人都不解。
“荆楚高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人,岂是等闲人物?”说着,费祎微微一笑,道:“其实我们进入这座院子的时候,考核已经开始了。一个月,无人问津,无人过问。有些人的心已经乱了,心乱就会发挥失常。也就注定要落选。”
“好厉害,不知不觉中,不少人都中计了。”孙芬惊叹道。
“这么费尽心思,看来,入楚学能做官,真的成真了。”边上,张勋也惊叹道。
尽管官文上说的天花乱坠,但是仍然有许多人不信的。
这可是开创先河的壮举啊。考试入学就能为官。但是现在,张勋,孙芬等人都相信了。
心中也更加激动。
费祎微微一笑,有些不以为然。杨武将军,雄主也,其既然开创楚学,就不会无故放矢。
那些心中存有疑虑的人,皆是多虑了。
杨武将军。费祎眼中精芒一闪而逝。
费祎乃江夏人,父母早亡,为族父伯仁养大。可以说,费祎是看着刘封定江夏,拓展九江,攻入长沙的。
很有种感觉,刘封会盛。
不过,费祎族父伯仁却预感荆楚要乱了,于是想要去益州投奔刘璋。不过,费祎小小年纪,却是有主见的。
他决定留下来,坐看刘封是如何战胜曹操。并且,打算找机会求官,显明。
不过,费祎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刘封在西陵设立楚学,并且聘请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三个拥有极高名望的大德为博士,教学。
费祎常常自感才学不足,若能寻访名师,或许还能精进。于是毫不犹豫就来了。
所谓三年磨一剑。
正好可以在黄承彦三人门下学习五年,让自己的修养学识更进一步,即顺利出仕。
是为两全其美。
就在这时,有一对士卒路过,他们边走,边喊道:“曹操举八十万大军南下,考试暂停,特此通知。”
“曹操举八十万大军南下,考试暂停,特此通知。”
这一句话,立刻让满宅院的士人鸡飞狗跳。
八十万大军南下,那刘封还有活路吗?答案是没有。
这批士人来此,有些人其实是抱着熬资历的态度来的。没有人知道,曹操会这么快的南下。
有些人知道自己很难做官,于是幻想着自己在楚学学习了五年之后,出来做官。
然后,等曹操南下,顺势投降。也还是官员。
而现在,曹操就来了。他们如果在楚学求学,很危险,非常非常的危险,或许有杀身之祸。
“那杨武将军有没有交代,何时恢复考试?”一人小心翼翼的问士卒们道。
“不知道,另行通知吧。”其中一个士卒大大咧咧的说道。
“什么?”有些人立刻大喜,故做为难道:“我家中有事,必须要在一月内赶回去啊。”
“脚长在你的身上,自己去找宅院内的刀笔官,记录一下,你就可以离开了。”那士卒瞄了这人一眼,说道。
“多谢,多谢。”这人没想到这么容易,心中顿时大喜,连连道了一声,一溜烟的走了。
曹操都打来了,还考什么试,走人吧。
一个人的成功,顿时让无数人激昂了起来,无数人都散了,他们要记录一下,然后逃出西陵。
理由也可以随意找,家里有事就行了。
片刻后,满院子的几十人,就只剩下了寥寥十余人。
“这帮人真是见风使舵。”陈沉气道。张勋,孙芬虽然没说话,但也是这个表情。
而费祎的脸上,却有些若有所思。
正文 第四百三十七章大楚大兴
第四百三十七章大楚大兴(第三更)
清晨。学生们居住的宅院内,已经有不少人的起床了。
距离那日宣布,曹操南下的消息已经过了三天了。宅院内的人就只剩下了七八十,剩下的也大多数神色凝重。
不负三日前,那较为轻松的气氛。
杨武将军能否挡住曹操?这个问题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是个问号,但这无损于一些人的忠诚。
生余江夏(九江)(长沙),受到将军恩惠,当报效之。
这是一部分人的思想,尽管疑惑刘封能否大胜,但却还是坚定不移的留了下来。
剩下一部分,就是有能力,有胆色,敢赌刘封能赢的人。只要刘封一赢,他们这批人就将水涨船高。等来日坐朝堂,显名发迹。
费祎既不是这两种人中的任何一个。他既受刘封恩惠,想要报效之。又有不俗的眼光,认为刘封仗长江天堑足以抵抗曹操,胆色也足。
这三日的时间内,费祎都很平静,很平静的与他的几个朋友,陈沉,张勋,孙芬等人读书,辩论,以及看看走走路,散散心。
后院中,四人走在花园中,神态各异。
“哎,要是曹操没南下,今日就是考试的时候啊。就能在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三位高士门下学习,等学期满了之后,就能报销杨武将军了,可惜啊。”张勋叹了一口气道,神色有些委顿。
“这到不一定。”费祎回头一笑道。
“何解?”三人齐齐眼睛一亮,陈沉问道。
“我也不清楚,这可能也是一种计谋吧。这计谋很高明,这个计谋一用,没用,或者将来会带来隐患的人,都不见了。犹如神来之笔,或许是杨武将军本人设计的吧。”费祎答非所问道。
费祎考虑了三天了,他觉得这个计策不应该出自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三人之首,因为这三个人没有那种权术。
只有为上者,才会悠闲选拔两种人,忠诚的人以及有能力的人。
既不忠诚,又没有能力。但文采出众的人,全部消失了。
而且临走的时候,居然做了一次记录。费祎怀疑那些记录在侧的人,这辈子都没机会做官了。
曹操起雄兵八十万南下,无人不胆寒,无人不惊秫。但杨武将军却借曹操的势,淬炼本身的一些隐患,收取了七八十个人才。
真厉害。
费祎叹服。
“什么意思?”三人不解,道。
“呵呵。”费祎笑而不语,这件事还没有定论,他只是猜测而已。就算是真的,费祎也不会说。
无他,费祎本身不是那种需要显摆,脱显自身才智的人。
四人说说走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过去了,正当四人打算回去的时候,有一队士卒喊道。
“前院集合。所有的人到前院几何。”
“发生了什么事?”陈沉吃了一惊,连忙对着路过的士卒问道。
“反正是好事。”那士卒一脸笑容道,随即快速离开了,根本不给陈沉他们继续发问的时机。
除费祎之外,其余三人都面面相视,不明所以。
“走吧。要是不出所料,我等将同窗五年。”费祎稍微的整理了一下衣衫,昂首向前走去。
其余三人连忙跟上。
四人一路出了后院,路上遇到了好些人。都是急匆匆的摸样。
不久后,四人来到了前院。这时候,前院已经有很多人影了,粗略一扫,不下七十人。
除了七八十的士人以外,还有一些全副武装的士卒。
这些士卒面色冷漠,体格健壮如牛。却是破军营的士卒,乃是庞德公特地向陈大借来的。
为的是给这些士人留下杨武将军帐下军士很强大的印象。
毕竟这些士人心中可能还存留迟疑,怀疑。展现强兵,犹如强心阵,能让这些士人坚定信心。
就像庞德公想的一样,不少士人看向如此强兵,悍兵。都双目发光,精神抖擞。
“果然盖世强兵。若我所料不差,这应该就是将军仗以攻城略地的破军一营了。”费祎不仅双目放光,心下更是连连点头。
继而心中感叹,有如此强兵,若不盛,就真的没天理了。
这次破军营带队的是一个都伯,那都伯见再也没有人从后院出来。知道人已经到齐了,当下点了点头道:“随我来。”
说着,都伯转身向大门走去,身后五十名破军营士卒,立刻跟上,井然有序。
看着走的干脆的士卒们,士人们面面相视一会,赶紧跟了上去。
出了大门之后,他们这群士人在大街上走,着实引起了不少百姓的围观。
不过幸好这段路不远,片刻后,他们就到了一座府邸外。
府邸很有气魄,朱门,白阶。大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楚学”二字,龙飞凤舞,很有气魄。
士卒们只护送到这里,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
另有护卫引士人们走入楚学,并被带到了一处大厅呢。
大厅很大,容得下百余人。
其上坐着三人,其中二人面相不俗,气质高雅,另外一个则稍微有些古里古怪。
不用想也知道,这三人是谁了。
“后进晚辈,拜见司马公,庞公,黄公。”七八十人齐齐拜见道。
司马徽三人受了这份大礼,这些人是他们的学生了嘛,五年啊。
“请起。”坐在中间的司马徽抬手道。
七八十人顺势而起。起来后,许多人看向司马徽三人都显得很激动,荆楚高士,海内大儒啊。
“曹操南下,你等应该都知道了。杨武将军正整军备战,务必要在长江,击败曹操。这一点,老夫相信,无数七郡百姓也相信。你们是否相信?”司马徽笑着问道。
“将军必胜。”不知道谁先开口,七八十人齐齐高呼道。
就连费祎也微微动情。
杨武将军,刘封。战无不胜的代名词。周瑜,曹仁等先后被刘封杀败。在江夏一带,刘封无敌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好,你们相信,所以你们留了下来。”说着,司马徽笑着提高了声音道:“这五年内,由老夫,德公,承彦三人教导你们,当勉励。”
“什么?”
大厅内,顿时如同炸开了锅似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