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三七开)-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蟹⑺糠殴狻A醴馕⑽⒁恍Φ溃骸叭缃衲慵医丫滴遥⑶以敢庠谖逑柚每は兀敢馓业髑病N伊硗庠诔ど惩飧阒冒煲蛔印!
厚重,这实在是太厚重了。
托发追随沙摩柯降刘,一方面也是因为忠心,一方面也喜欢汉人的生活。没错,刘封说的很对。他家里有不少金银。但却在汉人中缺少地位,土地。以及布,美酒等等。
如今刘封的赏赐很合乎他的胃口。也很厚重,厚重的出乎意料。
“多谢将军。”托发用最隆重的礼节,对着刘封拜道。神色激动不能自己。
“呵呵,等过些日子,我也将论功行赏,你们家将军也有份,倒是有一柄赐下,你现在先带着你的人回去,帮助沙摩柯控制大营,收拾残局。”刘封叮嘱道。
“诺。”托发郑重的应了一声,并且以很迅速的方式,走下了城墙,重新赶赴了蛮兵大营。
托发走后,刘封才抽出了时间,看了看旁边的司马懿。
只见司马懿神色从容,一双很淡然的眼睛,正在细细的打量着他。如今乃是阶下囚,能有这份淡然,真是让人敬佩。
这就是司马懿啊,这个不管是活捉,还是干掉,都等于终结了曹魏一个时代的壮举啊。
自从刘封知道有司马懿存在以后,就打定主意干掉,或活捉。但是其中,却是比较不放心的。
毕竟像司马懿这种智慧很出众的人,都是很机警,也很能逃走的。像刘备那样,打了几十年败仗,楞是活到现在。司马懿逃走了也并不是不可能。
当司马懿真正的站在他面前的时候,刘封的心才是真的安定了下来,也冲充满了喜悦。
“仲达,司马氏“八达”之一,司马懿先生。久仰大名了。”刘封微微一笑,举拳道。
司马懿收回了大量刘封的目光,举拳道:“威震东南,在下对于杨武刘将军也是久仰大名。”
可不是,司马懿还在家中的时候,就时不时的听到刘封的大名,以及做出的轰动事情。
最传奇的,就是一路打,打出了三个郡的疆土。
后来,司马懿奉命来到荆南,更是对刘封的发展史,深入的了解过。发家之快,不可思议。
确实是久仰大名了。
司马懿也曾经很想与刘封见上一见,但是却也从来没想过,会以阶下囚的身份与刘封见面。
败了,败在沙摩柯这个意外之人的身上,司马懿除了不可置信以外,还有不甘心。
口气中,也含着少许的不敬。
刘封听出来了,但却也不怎么在意。换做谁成了阶下囚,总也要牢骚几句啊。司马懿也是人。
不过,司马懿的口气,也让刘封开始郑重了起来。
在这之前,刘封对于能否抓住司马懿,没什么信心。也没怎么考虑处置司马懿。
现在人都在这里了,刘封也觉得该考虑一下怎么处理司马懿了。
司马懿,这个人历史上是毁誉参半的人。这种毁誉参半不是因为司马懿的才能,他的才能当之无愧,是得到了所有人赞誉的。
这诋毁,却是因为忠臣的问题。司马懿啊,虽然被曹操忌惮,但却深受魏文帝曹丕,以及魏明帝曹睿的信任。服侍了一个魏王曹操,以及曹操之下的三代魏君。
结果呢?他反了。把宗室曹爽给杀了,独揽大权,开始了司马氏一族祸乱朝政的局面。
这个人城府很深,智慧很高。
这从如今身为阶下囚,却还是一副淡然摸样中,就可以看出来。
不过,刘封并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是司马懿的智慧,杀掉,或者擒获司马懿,都能终结曹魏的一个时代。
所以,刘封活捉司马懿以后,第一个想到的用。
可能有人笑话刘封是白痴,既然知道他会反,也有野心,为什么还要用司马懿呢?
有两点,第一刘封自负能活的比司马懿长久,瞅瞅司马懿也有二三十了,而他现在才二十开头,身强力壮。
只要活得久,用鹰一样的眼神盯着司马懿,晾他也翻不出什么风浪。
即使,退一万步来说,他刘封悲催的走在了司马懿的前头,在临死前杀死司马懿也不是什么问题。
就算司马懿没有罪,也是能杀的。身为君王,一道命令下去,就算是白的也能变成黑的。
这是君王的特权。
第二点,不给司马懿权就行了。没权势,就没有滋生野心的土壤。
想历史上,司马懿是经过了数十年的呕心沥血的经营,才有了司马氏反抗曹魏的基础。现在他一开始就防备着司马懿,不放权。就少了滋生野心的土壤了。司马懿也就成了瓮中捉鳖。
除此以外,制衡司马懿还有许许多多的办法。
不过也不能完全不放权,在初时的时候,可以任命司马懿为佐官,比如说府上参军,长史等等。到势力稍大,能称王称帝的时候,也可以任命为九卿,高官。
压榨司马懿的才能。
反正就是收降比杀掉更有价值。
这些想法,在刘封的脑中一闪而逝。以前没抓到司马懿的时候,都是朦朦胧胧的东西,现在一抓到司马懿,就成了一个计划了。
在刘封沉思的时候,对面站着的就算是司马懿,也不会想到刘封已经开始想怎么处理他了,甚至防备他以后会造反。
“不知先生觉得我刚才赏赐那人的财务,如何?”沉思之后,刘封抬起头,对着司马懿微微一笑道。
“厚重。”司马懿不置可否,只吐出了两个字。
以对方一介小卒,还是降卒,刘封能赏赐这么多,确实算是厚重了。尤其是那一座庄子。
等于是把那五溪人提升到了汉人豪强的地位。只要长沙繁衍三四代,就是真正的汉人了。
“可是我想想,却觉得还是薄了。”刘封呵呵一笑道。
司马懿眉头一皱,听出了刘封话中有话,于是静静的看着刘封。
“先生与兄弟七人一起号为八达,显名于中原。如今得先生,犹如断曹操一条臂膀。先生想想,断掉了曹操一支臂膀,这赏赐是否轻了?”刘封的眼神中闪着莫名的光彩,笑问道。
这是赤luo裸的称赞,以及抬举了。
虽然司马懿知道,刘封这抬举,不会无缘无故,肯定是有目的的。但是听在心头,却还是有一种舒心的感觉。
无他,人尔。
只要是个人就喜欢听好话,区别仅在于抵抗力的强弱。司马懿抵抗力虽然不弱,但而已是人啊。
正文 第四百零一章劝降
第四百零一章劝降(第三更)
虽然司马懿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很有城府,心机。但是心中舒心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一闪而逝的变化。
也逃不过死死的盯着司马懿看的刘封的眼睛。
“不知先生以为如何?”刘封微微一笑,问道。
“将军说笑了,如今曹公帐下,良谋如云。有首重之臣,行事沉稳如山的荀彧,荀文若。有算无遗算的荀攸,荀公达。以及刚硬果敢的程昱,程仲德。还有出其不意,贾诩,贾文和。区区在下,初出茅庐,在这四位先生的之下,不过冒头小子。如何算作臂膀?”司马懿淡淡道。
这份淡然让人看了颇为赞叹,要不是刘封发现了司马懿细小处的一些变化,肯定会认为司马懿这厮是个油盐不进的家伙。
“这四位先生确实真才实学,个个当世无双。但相比于先生,不过是因为年纪大,而先成名罢了。此四位先生春秋鼎盛,活在当下。而先生,却是活在未来啊。我相信,不是十年,就是二十年。先生必定会成为曹公帐下,栋梁之才,左膀右臂。”刘封继续灌迷汤,说好话道。
“如今身为阶下囚,何言将来?”司马懿听着确实舒心,但心中更多的却是心灰意冷。不由摇头道。
“以先生之才,在谋臣如雨的曹公帐下,也能脱颖而出。若是在江夏,也定能更进一步。成为江夏重臣。若先生不弃,我愿以府中从事之位,以待先生。”刘封举拳,郑重道。
从事职位是刘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定下的。
目前杨武将军府中,刘巴为主簿,赵累为功曹。刘巴性格正直,又足智多谋,做主簿绰绰有余,赵累性情耿直,做功曹论功勋,很是称职。不宜更改。
其余属官还有长史,从事,参军等。
其中长史太过重要了,就像是东吴的长史就是张昭,在刘封现在的情况下,长史就等于是丞相。当要慎之又慎,自然不可能让司马懿干长史的。
剩下的从事,参军都可以有若干人任职。其中参军是闲职,等于君主参谋。把这个给司马懿太过轻视。
而从事恰恰号,参军能做的事情,从事照样能做。而且从事还有一些作用,分管府库,兵库,以及各方面辎重。
若是把杨武将军帐下属官,比作是天子百官,从事等于三公九卿中的大司农。有权势,有权利,又有参谋的资格。但都不大。
又比较重要。
对于司马懿来说,刚刚好。
于是,刘封抛出了橄榄枝。
“将军未免太小看在下了。”但是面对刘封抛出的橄榄枝,司马懿轻哼了一声,微微的别过了头。
那自傲的摸样就别提了。
但是刘封却留意到了一些细节,老实说刘封劝降的经验并不怎么丰富,不,不是丰富,几乎是没有。
论俘虏,也只俘虏过曹仁这个跟本没有劝降希望的人。面对司马懿实乃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但是刘封心细啊。
在刘封看来,司马懿一句“将军未免太小看在下了。”在刘封看来,不仅不是拒绝,反而是一种暗示啊。
一种顾忌面子的暗示。
现如今,司马懿乃是阶下囚。若是一心为忠,就会这么说,要杀就杀,何必废话。
但现在却是模棱两可的话,其中大有深意。
由此,刘封断定司马懿是绝对不想死的。换而言之,就是互相客套一下,给司马懿一些面子,给一个台阶下。就行了。
古人好面子,司马懿也不能免俗啊。刘封心中翻了翻白眼。
“不敢小看先生。”刘封郑重的举拳道,顿了顿,又道:“听闻先生本不想出仕,只欲耕读传家。奈何曹操威逼,不得不出仕为校尉。普一出仕,就派遣先生前来荆南险恶之地,煽动诸多势力,以讨伐于我。可谓无恩,无义。”
“不过,先生却也在职为官,兢兢业业。游说金旋,刘度,赵范,沙摩浑等人,集结大军十万讨伐江夏。可谓在其位,谋其政。如今兵败,非是智谋不足,而是运气使然。没有一点对不起曹操。如今我以从事之位,待先生,先生就算应下,也是无愧于天地。天下人,亦不敢小瞧了先生。”刘封唾沫横飞,晓之以理道。
司马懿回过了脸,神色平静的看着刘封。
心中却是隐隐意动,刘封的话,可以说是说到了司马懿的心坎里了。他与曹操并无恩义,出仕也是被迫。奉命南下,也是尽心尽责。
如今兵败,不是他的罪过,而是运气使然。并无愧疚。刘封以显赫之位,招待他。
若天下人知道,确实是无人敢小瞧了他。
同时,司马懿心中对于刘封如此了解他的事情,也是颇为惊异。
他被迫出仕,也只是在不久前。而刘封就已经得到消息了,而且很详细。这是多么出色的情报能力啊。
司马懿心惊。
刘封是猜不出司马懿内心震惊的,他看了一眼司马懿,继续道:“此一条,先生若是受我官职,天下都不会有人敢小瞧了先生。剩余祸害不过是家族,以及妻小。”
“这个先生也不必担心,司马氏乃天下名门,曹操不可能以先生一人,而屠戮司马氏。至于先生家小,我闻言明君,不戮无辜之臣妻小。先生在荆南尽职尽责,但却运气不佳,兵败被俘。不是先生的罪过。曹操自负明君,当不会加害先生家小。”
刘封的几句话,可以说把司马懿投降他的弊端一一扫平了。
一如果投降不会受到天下人耻笑,二不会祸及族人。三不会祸及家小。就差说,投向我没事的,快投降吧。
这几句话听下来,司马懿心中的隐隐意动,就变成了意动了。
说真的,司马懿确实不想死。当今天下,自从董卓之乱以后,汉室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诸侯并起。
无所谓忠诚于谁。也就是说司马懿本身不打算忠诚于谁。只是他性格严谨,在其位,必定要谋其政。
于是,被派遣荆南以后,就尽力谋划。
现在兵败被俘,投奔刘封也不是不可以。宗族以及家小的事情,刘封又都说了一遍。
司马懿思量了片刻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刘封说的很对。曹操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屠戮他的宗族,以及家小。
只要事后,他在刘封这边保持低调。不要随意出谋划策,就能继续保全司马氏。
初时的时候,司马懿本想试探的问上一句,我若不降,你当如何?
但现在已经没意义了,因为司马懿已经知道刘封的决断了。刘封尽把他往高处放,岂会让他活着回去?
不降,既死。没有第三条路。
而且,现在刘封给了他脸面,以及一个很舒适的台阶。司马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举拳道:“将军之诚,在下感之。愿为先生帐下臣。只是。”说着,司马懿顿了顿,叹息道:“曹公到底是待我有提拔之恩,我不愿与曹公为敌。在此,想向将军讨一承诺。”
“说。”刘封抬手道。
“若将军与曹公一战,恳请将军留在下在后。”司马懿恳求道。
刘封心中了然,司马懿这是想要进一步保证啊。感恩是假的,这么说只是为了顾忌名声。以及,一句保证。
若来日刘封与曹操一战,败了还好说。若是胜利了,而且还重用了司马懿,等曹操回到北方,必定会杀戮司马懿的妻小泄愤。
司马懿现在请求,刘封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把他留在后方,这是一剂预防针。
“好,我向先生保证。”刘封很爽快的答应道。
一方面刘封没有给司马懿太多兵权的打算。也就自然不会在与曹操一战中,重用司马懿。另一方面,刘封也不打算害司马懿的家小。
“多谢主公。”司马懿后退一步,对着刘封深深一拜道。
“哈哈哈,得先生,实在是我之幸啊。”刘封哈哈大笑,上前一步,扶起了司马懿,很是高兴道。
这高兴是绝对出自真心的,刘封不打算重用司马懿,但也不想轻用了司马懿。现在他这一方,实在是缺乏文官,以及底蕴。有司马懿的加入,可以很好的增长这一方面的不足。
何况司马懿的谋略很出色,在身边当参谋,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总归来说,司马懿加入他的势力,有很多好处。自然要高兴。
司马懿则是微微一笑,很是矜持。
“来,霍司马过来。”扶起了司马懿以后,刘封转头对着霍峻招手道。
“主公。”在旁边听的真切,霍峻感到很高兴,司马懿的才能,他是亲自领教过的。以一己之力,掀起十万大军讨伐江夏。要不是因为沙摩柯这个意外,江夏没准就惨了。司马懿能加入江夏,在霍峻看来绝对是喜事一件。
于是,应命了一声,来到刘封的身边道。
看了一眼霍峻,刘封转过头对着司马懿微微一笑道:“此乃我帐下大将,霍峻,霍仲邈,也是此次防备蛮兵进攻的主将,城中防御,皆出自他一人之手。”
“久仰。”司马懿脸上闪过了几分凝重,打量了霍峻一眼,很诚恳道。
十余日的连番猛攻,沙摩浑付出了一万人伤亡的代价,也没能攻破城池。司马懿都看在眼里,对于霍峻自然是高看一眼的。
如今想见,这句久仰绝对是出自真心的。
正文 第四百零二章 死到临头不自知啊
第四百零二章 死到临头不自知啊(第一更)
虽然刘封把霍峻介绍给司马懿认识,但二人毕竟不相熟。客套了几句后,就没声音了。
刘封眼见离天亮还有许久,陈大等人追讨叛军,稳定大营,起码要等到明天了。
于是令人安排司马懿下去休息,霍峻则继续守城。刘封自己也回到太守府休息。
大战即将终结,这一晚,刘封睡的很清爽。直到日上三竿才醒来。
洗漱用膳之后,刘封在书房内召见了许正。
许正似乎是一夜为合眼,一双眼睛内满是血丝,眼眶四周也很黑。但是看起来精神却极为亢奋。
临湘城下一战,关乎刘封的势力成长,也就是所谓的霸业。
这不仅刘封明白,像许正这样的高层官员,也明白。如今,兵破五溪,其余三郡大军犹如浮云一般,迟早消散。
等于是刘封据有了大半个荆楚,正式成长为与江东孙氏有的一拼的庞大势力。许正如何能不亢奋。
如外表一样,许正得到消息后,确实是一夜未合眼,早上起来以后,就开始处处理各方面的事务了。
刘封扫了一眼许正,心下觉得甚是满意。为胜而喜,才是死臣啊。
许正虽然能力不行,但是这份心却是有的。
深呼吸了一口气,刘封问道:“现在情况如何了?”
“大营已定,目前有死尸三千具,活着的蛮兵有三万余人。另外,将军沙摩柯,正在府内,等待主公召见。”许正心中思量了片刻,举拳回答道。
“也就是说,还有一万余人不知所踪?”刘封眉头一皱,问道。
“正是。按照沙摩柯将军的说法,还有一万到一万一的人,目前正在四散中。陈大,周顺二位将军正率军收敛。”许正点头道。
刘封的面色稍缓,这部分蛮兵一定要收拢回来,否则祸乱地方啊。
“嗯,下令,让陈大,周顺二人尽力追缴。”刘封点了点头道。随即,挥手道:“下去吧,顺便让沙摩柯前来书房。”
“诺。”许正应了一声,点头离开。
许正离开后,刘封一手扶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如果收拢完全了,这支蛮兵军队大约有四万人。统治蛮兵,当然要用蛮将,这四万蛮兵,刘封打算择取一万精壮,交给沙摩柯带领。
经过这一战,刘封知道,沙摩柯这人向着汉人的心,却是真的。只要他刘封不败,沙摩柯就不会有二心。
除了这四万蛮兵以外,庞统那边的三郡军队,也是一块肉。这一战的胜利果实,很大。
刘封想起,赵云,徐庶,二人必须要各自征召一万大军才能成军。
刘封打算书信一封,招二人过来,准备收降俘虏了。
正思量间,一个身材魁梧,接近二米五的壮汉走了进来,这壮汉给人的压迫力很高。
进来的同时,有二名护卫也跟着进来了。一脸的紧张戒备。
“沙摩柯拜见杨武将军。”在二名护卫明显的戒备下,沙摩柯到是很从容的对刘封拜见道。
“免礼。”刘封笑着点了点头,随即转头对着二名护卫道:“下去吧。”
这二名护卫有些不甘心,因为沙摩柯太霸气外露了,要是伤害了刘封,他们就算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但是在刘封凌厉的目光下,二人还是不得不弯身道:“诺。”并且退了出去。
但是二人推出门外之后,神色很是机警的盯着书房内,要是沙摩柯胆敢异动,这二人必定会冒死冲进来。
刘封见此,也只能敢这二人忠心。并无不悦。
片刻后,刘封收回了目光,看向了沙摩柯。上上下下打量了片刻,赞道:“将军真乃雄壮。”
“山野粗夫,有几把子力气。”沙摩柯弯身道。
汉语不仅说的熟路,而且还懂得几分精髓。
“将军真是风趣。”刘封失笑道。
“呵呵。”沙摩柯呵呵一笑。
“此战将军功劳甚大,斩杀沙摩浑,又活捉司马懿,解了临湘之围。我自不会亏待。”客套也客套过了,刘封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道了一声后,刘封提起了笔,在竹简上书写了起来。不久后,停下笔,把手中的竹简递给了沙摩柯。
道:“将军若是想做富家翁,我当送将军良田万亩,一世富贵。若将军愿意继续征战,为我效命。”说着,刘封微微一笑。
沙摩柯接过了竹简后,展开看了几眼,神色略有激动。
上边赫然写着,封沙摩柯为五溪中郎将,统帅一万蛮兵,赐田一千亩,锦布三百匹,美酒五百坛。美姬十人。
后边的赏赐虽然厚重,但是对于沙摩柯这个昔日五溪蕃王的弟弟来说,不算什么。沙摩柯激动的是这中郎将职位。
根据沙摩柯的情报,刘封帐下,中郎将不多。不过,黄忠,甘宁二人。如今,他初来投奔,就与二人并列,还被赐下五溪番号。
足见,刘封之厚恩了。
“末将拜见主公。”沙摩柯举着竹简,对着刘封单膝跪下道。
刘封微微一笑,起身来到了沙摩柯的身前,亲手扶起了沙摩柯,郑重道:“以后,沙场厮杀,全赖将军了。”
“主公放心,沙摩柯定当竭尽全力。”沙摩柯神色肃然的保证道。
其实刘封也松了一口气,本以为这个五溪蛮将多少有些桀骜不驯,但不想却是乖巧异常。
三两下就打发了。而且,他的勇力,能力都不弱。做个五溪中郎将,绰绰有余了。
接着,刘封与沙摩柯寒暄了几句。就进入了正题,道:“如今将军已降,不知五溪,与那四万蛮兵将军以为如何处置?”
“主公定夺即可。”沙摩柯立刻道。
表现乖巧之极,刘封心中暗赞,这是很聪明的人啊。
初来乍到,事事乖顺,会更加获得君主的青睐。沙摩柯,深知其中三昧。
“那五溪,我打算立下一郡,号曰五溪郡。郡中部族,迁徙一半进入武陵,桂阳,零陵三郡。而三郡百姓,也各自迁徙一部分进入五溪。如此两族融合,繁衍,并为一族。从此一家。另外,四万蛮兵,将军可选择一万精兵统御,此后驻扎在公安,听受徐庶将军调遣。”说着,刘封顿了顿,看了眼沙摩柯,见沙摩柯神色不动,心中暗自感叹。这人还真是一心向汉。
随即,又道:“另外这三万人,因为讨伐武陵,屠戮了不少汉人,我不打算轻易放过,就罚他们服劳役,为期五年,在五溪建设城池,开山,伐林建设道路。”
沙摩柯闻言神色不动,道:“主公英明。”心中却也是呼出了一口气,再怎么说也是曾经的同族,沙摩柯对于三万蛮人的归属,也很是在意的。
刘封没有下令全部斩杀,只服劳役,很是恩德了。
对于沙摩柯的处置,以及五溪郡的设立,就这么定了下来。
与沙摩柯说了几句以后,刘封就让沙摩柯下去,行使他五溪中郎将的权利去了。征召一万蛮兵,刻苦训练,归于徐庶帐下。
沙摩柯走后,刘封沉思了片刻。
赵云先不说,他的骑兵营,屯扎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而徐庶与李严,魏延本来要组建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屯扎在长沙。
现在荆南四郡都到手了。四郡的最前端,也是长江附近的一座城池,公安。需要人防守。
刘封打算把徐庶调到公安,率领李严,魏延,沙摩柯领兵二万五千人。
其余,战后,黄忠,庞统各自返回驻地,补充损失的兵丁。
除此之外,还有多出来的,武陵,桂阳,零陵,五溪四郡的太守。
刘封本来只以为会有三郡并入,没想到五溪的情况。
张道,许田,以及舅舅刘泌,除此以外,还必须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担任五溪郡守。
刘封对沙摩柯说的计划,把五溪彻底并入汉人的计划。必须要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才能实现这个计划。因为其中要涉及到,汉人与五溪人的各自迁徙。肯定会矛盾重重。
寻常人,恐怕不行。
细想了片刻,刘封选定了一个人,马良。
刘封帐下牛人渐渐多了起来,庞统,蒋琬,徐庶等都是绝世无双的,而马良虽然稍差,但却也是顶尖人物。
他的能力很足。
尤其是,马良有一个先例。曾经独自一人,带着刘备的诏书,前往五溪,以三寸不烂之舌纠集了数位五溪蕃王,与刘备一道,悍然发动了夷陵之战。
能力出众,而且有涉及五溪的前科,治理五溪一郡,非他莫属啊。
而且,现在九江郡那边已经渐渐安稳了。马良也着实培养了一些文官,可以补缺马良留下来的空缺了。
这也是一个势力,发展的规律。
马良,蒋琬,向朗等人都是士大夫之才,都是能力出众的。做太守其实都是屈才了的。迟早要慢慢的熬上资历,入主权利核心的。
像许正,许田,张道,刘泌等人,才是太守之才。
四郡平定之日,就在近日。事情紧急,发展不易。
刘封想到就做,当即发布了无数公文。先是招赵云,徐庶前来长沙,收降三郡兵丁,其后召回在新野帮助刘封收拢民心的许田。
以马良为五溪郡守。又命马良举荐新的九江太守人选。
还有任命刘泌为武陵太守,张道为零陵太守,许田为桂阳太守。
数道公文,一气呵成。地盘还没到手呢,但是刘封已经吞下了这四个郡的城池了。
写好之后,刘封立刻派遣官吏,把公文给刘巴送去。
经过刘巴的处理后,这些公文会散步到各地。
………………………
汉寿城池中。
两军还在继续对峙中。随着前方不断的传来消息,言,沙摩浑的军队猛攻依旧,而临湘城已经摇摇欲坠。
城外的庞统大营保持沉默,很是肃静。
而城中的三个人却已经开始庆贺了。不仅犒赏三军,而且还常常的聚集在一起,展望未来。
这日,太守府书房中。
金旋,刘度,赵范三人再次聚集在了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就算是老巢被攻破的刘度,赵范二人,也是如此。
虽然桂阳,零陵被攻破,刘度与赵范的不少家小都在黄忠的手中。可能也已经遇害了。
但是对于这种事情,二人并不太过在意。
因为二人都还年轻,三十余岁而已,还能生养。只要这次战争结束之后,他们二人就能得到曹公的赏识。
封侯拜将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取一个大族的女子,另立下宗族,岂不辉煌?
因此,三人相见的时候,都是笑容满面。不见愁容。
“再有一二日,司马先生肯定有捷报传来,到时候,我等三人就可以各自回兵郡城,夺回城池了。”赵范自行倒酒,小饮了一口,高兴道。
“是啊。只要破了长沙,我等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可以各自回兵郡城了。”刘度笑着点了点头道。
“呵呵,二位志气未免太小了。”金旋见二人都只想回兵郡城,夺回郡城。不由呵呵一笑道。
连日相处,三人的关系都不错。
刘度,赵范对于金旋的话,也并无反感。
刘度闻言笑道:“金兄难道不回军武陵吗?”
“回军武陵?那有功勋吗?等临湘城破之后,我要与司马懿先生一起,攻打江夏,建立功勋。等消灭了刘封之后,论功,应该足以封侯了。”金旋笑着道。
“金兄就不怕这名声?”赵范闻言皱眉道。
名声,三人屯扎在此的原因,就是不想与五溪蛮兵结合。勾结外族,攻打刘封那可是极为损害名声的事情。
如今,金旋却要铤而走险,在长沙郡破之后,追随司马懿一起继续攻打江夏。那要承担很大风险的。
勾结外族啊。
“呵呵,名声?名声有功勋重要吗?”金旋不屑一笑道。
“若是能追随司马先生消灭刘封,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