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三七开)-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封带着滔天的自信离开了,只留下鲁肃,以及蒋琬。
鲁肃很是失魂落魄,这一次,阴谋刘封,再一次吃了大亏了。江东百万之众,要喝一年的米汤了。
本来是可以喝米粥的。当真是自作孽,而不可活?
鲁肃心中悲催。
“哎,何必呢。这十万石粮食,也是百姓们辛苦耕作起来的,因为孙权的一个念头,而化作了灰飞。”蒋琬对着鲁肃叹了一口气,顿了一顿,又劝说道:“告诉孙权,这段时间别惹将军了,他心情不是很好。”
“一个不留神,再一次增加价码。江东百万之众就不是饥饿那么简单了,会饿死许多人的。”
“多谢公琰提醒。”鲁肃有气无力的举拳道。
惹?哪敢啊。刘封敢同归于尽,但是江东不敢啊,真的不敢。
“保重吧。”蒋琬看了一眼鲁肃眉目间的颓废,点了点头,也离开了。
蒋琬走后,附近就只剩下了士卒了。这些士卒,会在大火熄灭以后收拾残局。
鲁肃心疼的看了一眼被烧毁的粮食,满心的无奈。
我之宝物,他之糟糠。奈何,奈何。
“哎,吴侯啊。这一次,亏大了。”鲁肃抬头看了一眼江东方向,长叹了一口气,摇摇头也离开了。
这一次,鲁肃用最快的速度,把消息传递给了孙权。
吴县,吴侯府内。
孙权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竹简内记载着的内容居然是真的。
没错,把士壹支去江夏,目的就是让刘封起贪婪之心,狮子大开口,报出交州难以承受的价格。
到时候交州,江东共同出兵,攻打刘封。胁迫刘封放粮。
这本来是一个比较上层的谋术。在付不起代价的情况下,孙权也可以冒险一用。
但是结果呢?鲁肃看到了什么?刘封一边把粮食放给了交州,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随后,魄力极大的防火烧掉了十万石粮食,让他们胆寒。
没错,孙权胆寒了,真的胆寒了。
十万石粮食都烧掉了,那一百万石,二百万石粮食也能烧掉。现在江东灾民众多,粮食稀少。
要是没有粮食,二三个月内必定覆灭。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刘封展现出来的决然,让孙权不敢妄动。
一点都不敢动。
“哎。”孙权叹了一口气,很颓废的放下了手中的竹简。
现在已经没办法了,刘封太强势,太不可礼遇了。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孙权知道,他能做的就是花费代价去买。
但是这个问题,更加让孙权纠结。
弄了点小阴谋,本以为能成功。结果亏大了,价格居然生生的翻了一倍。
孙权几乎要纠结的发狂了。要是早知如此,就乖乖的遵守刘封的建造的规则,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展开买卖就好了。
六十万山越人?六十万山越人?
还差二十万。怎么办?只能剿了。
以前都是山越找江东麻烦,从来没有江东人找山越人麻烦的时候。
那是因为山越人大多藏在深山之中,地势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全军覆没。现在,为了凑够六十万山越人,少不得要冒一次险了。
拿数万军队去冒险啊。孙权真想给自己一巴掌。
“来人,去把周将军给召回来。”孙权眼中颓废,无奈一闪而逝,开口朝着外边大喊了一声道。
“诺。”护卫自然是不知道孙权会颓废,无奈,依旧中气十足的回答道。
“刘封啊,刘封,孤算是知道了。在势力还没有回复以前,孤不惹你。但是你等着,只要五年,只要五年时间,孤的江东就会恢复元气。”孙权眼中绿芒一闪而逝,却是贼心不死。
这也难怪,孙权先后在刘封手上吃了几次大亏。血本无归的大亏。作为江东之主,孙权心里岂能好受?
周瑜作为江东一大部分兵力的统帅,驻扎在豫章,这召见回来,起码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就算是召见回来了,也不是商量对付刘封。真的不敢,打死孙权也不会再在短时间内,对付刘封了。
召回来是为了剿灭山越,收降山越之后,送给刘封当报酬。
所以,孙权在接下来先召见了张昭,命他全权处理山越的事务。
当年收降的四十余万山越人并没有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是散布在了整个江东,现在要收回来。
集结起来,弄去江夏。
这一迁移,又是大量的人力物力。
粮食,在寻常时候,一百万石粮食也只价值三四万金,但是现在却足足翻了十倍不止。
刘封啊。孙权在心里破口大骂。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以内,孙权的心情都不是很好。因为每天都看着一批批的百姓被聚集,被运往江夏。
那是一份份实力啊。就算是刘封的粮食也换换的运入江东,缓解了一下江东的局势。也没让孙权的心情有所好转。
直到,一件喜讯传来。
海船造好了,整整一百艘的海船。造好了,这件事情让孙权的心情得到了缓解。
海船啊,孙权是模仿了当初扣押刘封的那几艘海船,建造出来的海船。
因为研制,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造好了。
有了这一百艘海船,就可以横跨大海,贩卖战马,获得那十倍数十倍的暴利。
多少能弥补一下,被刘封挖走的损失。
对于这件事情,孙权很重视。但同时又是很伤脑筋。
因为现在江东几乎一贫如洗了,粮食,金子都没有。能出的,恐怕只有一些布匹了。但是数量也不足。
为了将来的辉煌,孙权在咬了咬牙之后,决定贩卖吴刀,去换取马匹。
吴刀虽然出色,但是江东现在太困难了,又没办法进行战争,讨伐刘封。就只能壮士断腕,进行贩卖了。
何况把吴刀贩卖给辽东还有一点好处,因为辽东也是曹操的敌人之一。敌人的敌人,就是短暂的盟友。增加盟友的势力,还是好事一件的。算是自我安慰。
吴县北方,毗陵城渡口处。
孙权带着一大批文臣武将,站在长江南岸,神色激动的看着前方滔滔长江中,挺立着的一百艘海船。
希望啊,这就是江东的希望。
战马,只要有足够的战马,我们江东就有了骑兵,有了骑兵,就可以直接跨越长江,攻打北方的徐州。
徐州一马平川,有了骑兵之后,想要杀入太容易,太容易了。
不仅是孙权火热,就连孙权身边的张昭等一系列重臣,也都很火热。
“主公,有这一条暴利的航道存在,我江东不强盛也难啊。”张昭那张年老的脸庞,也因为激动而红光满面。
张昭乃是江东重臣,掌管吏治,对于马匹的事情,也了若指掌。也知道战马对于江东意味着什么。
资本,争霸天下的资本啊。有战马才能出长江。有战马才能出长江啊。因为激动,张昭的眼角有些湿润了。
“嗯。”孙权狠狠的点了点头。
这一众君臣,却是在展望未来了。
江夏,西陵城中。
刘封的这一个多月的心情,与孙权相比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孙权是郁闷,差点吐血。而刘封则是身心舒爽。因为太过舒爽,连晚上也勇猛了许多。
常常伐的众女,筋疲力尽。
这一日,刘封从小乔的身子上爬起来。洗漱,穿戴整齐以后,先用了早膳,而后来到书房处理公务。
随着时间一日日的过去,江东那边过来的山越人越来越多。
山越人尽管能说一些江东方言,但毕竟是异族,与汉人相处较为困难,需要妥善安排。
不过,幸好刘封也早有了准备,护山越中郎将诸葛瑾。经过数月的发展,诸葛瑾的衙门已经基本完善了。
有长史,功曹,从事等等小吏。
是一个独立于江夏三郡,直接听命于刘封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的运转下,山越人被源源不断的分散到江夏的各种荒田,荒地上开垦田地。
把山越人弄到江夏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怕他们跑了。
江东深山太多了,山越部落也无数。这收降的山越人,要是一个不留神就会跑回深山。
在江夏,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因为离江东太远了。隔着九江。
所以,山越人也安分了许多。
往常都是一些关于山越人安排的公文,但是今日,刘封却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情报上说,孙权派遣了一百艘海船,前往辽东。
动静挺大的。
刘封握着竹简,微微一笑,眼中闪着一些异样的光芒。
不知道船上都装了一些什么?整整一百艘海船啊,干了这一票,伊籍那边就不用担心了。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 让孙权血本无归
第三百六十六章 让孙权血本无归(第三更)
台湾郡。
此刻的台湾郡与以前又是一番模样了。
上次抓获蒋钦的时候,台湾郡只有三座城池,现在却已经增加到了六座。疆土也拓展了不少。
几乎把台湾北方能耕种的平原都囊括进去了。南方最远的一座城池,也已经靠近了中央山脉的山脚下。
同时军队也正式的增加到了两万人,自从军队到达这个数目以后,伊籍也不再下令扩军了,以后台湾的军队都会控制在二万人左右。
这二万人其中五千是专业的步卒,负责守城,剩下的一万五千是水军,不够水军偶尔也会被当做步卒使用。
此刻,台湾郡最大的城池,台湾城太守府内。
书房中,伊籍正在看着战报。
这是南方来的战报,随着军队的日益推进,南方夷族的反抗力量越来越强了。最近更是发生了不少次大规模的战争。
前方的损失,以及收获也不断的传来。南方的战争,让伊籍想起了蒋钦。
蒋钦出身江东,常常出兵攻打山越人,对于剿灭深山内的夷族有很大的经验。在这一次次等战争中,出了不少的力气。
响起蒋钦,伊籍就忍不住微微一笑。
那个将军最终还是屈服了,在顽固了数个月以后,加入到了台湾郡之中。
目前任职校尉,统帅三千兵丁,在南方最靠近深山的一座城池内,进行驻扎。与夷族进行绵延不休的战争。
正因为有了这个智将的加入,现在台湾郡才能保持优势,并且把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点。
而房稻也因此腾出手来,全力训练水军,期望继续提升水军的战斗力。
看了一下南方传来的战报以后,伊籍就站起了身体。
虽然现在已经是冬天了,但是伊籍还是有午睡的小习惯。
正当伊籍打算去午睡的时候,有护卫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卷竹简。
“郡守大人,江东那边有消息传来了。”说着,护卫把手上的竹简递给了伊籍。
“喔?”伊籍心神一震,困意顿消。江东,好事来了。
迅速的接过竹简,伊籍扫了一眼,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了。当真是好事。
在许久以前,伊籍就已经派人在江东安插探子了。因为知道,孙权迟早会染指航道啊。
等了这么久,机会总算是来了。
一百艘海船?好大的手笔,里边装着什么?布匹?金子?铜钱?伊籍心中满是期待。
“来人,把消息传给房稻,下令出征。”伊籍下令道。
“诺。”护卫应了一声后,迅速的走了出去。
台州城北方,渡口处。
这一处渡口本来是一座小渡口,还是军民合用的渡口。而现在却已经发展成了一座大的渡口。
左边停泊着大约一百五十艘海船,军营也屯扎在附近。右边则是供给渔民们进出。
汉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台湾的水产业在数个月的时间内,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了台湾最主要的产业之一了。
有的渔民要远航去偏远的地方大鱼,有的则是在近海。
此刻是中午,渡口上渔民稀少。
忽然,从大营方向传出了一阵号角声。片刻后,一阵战鼓轰鸣之声也响了起来。
“又要打仗了?”渡口附近的几个百姓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
最近夷族人活跃,常常打仗。死了不少人。百姓们对于战争的号角,已经非常熟悉了。
军队很快就集结了起来,但是与百姓们想像的不同。不是向南剿灭夷族,而是向北乘船了。
很快的坐上了海船,并且杨帆出航了。
大约一百五十艘的海船,尽数出航。
其中一艘挂着“房”字帅旗的海船甲板上。房稻穿着一身甲胄,抬头看向北方。
眼中隐隐有些兴奋,洗劫江东啊。
房稻对于江东没什么好感,他当初跟着甘宁的时候,眼睁睁的看着周泰,蒋钦两个人在长江上耀武扬威,而他们却只能在夏口做缩头乌龟。
心中一股不服早就埋了下来。
而这一次洗劫江东,房稻自然是干劲十足。
尽起一百五十艘战船,一定要把这一百艘海船给拦截下来。
一百五十艘海船,其中有刘封原来的五十五艘海船,这些船是不能暴露的,因此就进入了台湾水军,其余的都是陆陆续续在台湾建造出来的海船。
己方有一百五十艘,敌方有一百艘。
看似实力对等,全歼有些困难,但是房稻心中却是很自信,因为这里是他们的主场,是大海。
数日后,北方距离台湾大约一千公里左右的海域上。
数百艘海船堆积在一片海域上,场面很壮观。其中一些海船完好无损,其中一些却是浑身焦黑,帆布都已经燃烧殆尽了。
就在半日前,经过数日航行的房稻发现了江东海船的踪迹,直接下令包抄。
首先,下令弓箭手燃气火箭,射烧了江东商船的帆布,使得江东商船速度下降,随后展开登船战。
江东这一次是商船,每艘船有大约五十名水手,没有弓箭手,也没有士卒。在房稻的率领下,几乎没有多加抵抗。
整整一百艘大船,就被拦截了。
前后只花了不到两个时辰。江东君臣心中的希望,一百艘海船就被房稻给夺取了。
此刻,房稻正站在其中一艘江东商船的甲板上,神色很是兴奋。
这一百艘大船,其中有五十艘是空着的。可能是孙权想到在事后,最大量的运送战马用的。
而剩下的五十艘,财富就大了。
布匹,最普遍的是布匹。随后是铜钱,整整数亿铜钱。最后就是两艘船的吴刀。
台湾尚在发展之中,虽然地盘扩大很快,但是各方面的条件都不算太好。换而言之,就是很穷。
布匹是最缺少的。
其次就是铜钱了,不能说是缺少,而是因为整个台湾根本没有什么铜钱,百姓交易都是用以物换物的方法。
现在猛的有数亿铜钱进入,可以极大的提升商业。
最后的吴刀,也是利器。台湾的兵器也很稀少,正好用的着。除此之外,这一百艘大船上的水手,加起来也有五千人,年纪在二十岁到四十岁的壮年期,是一股不小的实力。
这些加在一起,是财富,一大笔财富。台湾吃下以后,能大补一番的财务。
房稻自然欣喜,但是最让房稻欣喜的是,他让孙权来了一次血本无归。
“来人,先一步派人前往台湾,禀报郡守大人,请郡守大人准备好仓库。另外,再派遣一批人前往江夏,向主公禀报喜讯。最后,把船全部开会台湾。”房稻一股脑的向副将下达了命令。
“诺。”副将应命了一声,立刻下去执行命令了。
………………
距离那日得到江东出海的消息后,刘封几乎每天都在等待着台湾那边回来消息,到底是顺手牵羊了多少的好处。
几乎足不出户。只是今日,刘封却是不得不出门了。
江夏,西陵城外牧场。
刘封与赵云并肩站立,二人身上穿着都很平常。只是脸色,以及眼神都不平常。
因为此刻二人身前立着的十头大象。
此刻偌大的牧场内,竖立着无数的稻草人,稻草人的最后放,有着十余座大鼓,大鼓在鼓手的敲打下,发出了震天般的轰鸣声。
而那十头大象却在震天般的轰鸣声中,在驯兽师的控制下,缓步前进。
大象看起来很大,但其实应该很迅捷。但是此刻,这些大象却是异常的笨拙,不仅走路很慢,有些时候还在缓步后退。
因为恐惧,对于鼓声的恐惧。
但总体上,至少是在向前移动。
刘封与赵云因此而不平静。
大象的提醒很大,几乎没有天敌,就算是人类的刀剑也不一定伤害得了大象。因此,制约大象上战场的不是刀剑。
而是战鼓。战鼓所发出的震天声响,才是最大的隐患。
而现在看着大象在众多稻草人中,轰鸣不绝的鼓声中行进。赵云与刘封可以说是看到了大象进入战场的希望。
两军对峙,二十头大象立在最前方,多么雄壮,多么的霸气。除了气势以外,还意味着江夏又多了一件制胜的利器。
不管是异想天开,提出这种战法的刘封,还是为了刘封的这个想法而努力操作着的赵云,都很激动。
“哈哈哈哈,不过是二三月,子龙就把这批大象训练的有模有样了,真是出乎意料,出乎意料啊。”刘封哈哈一笑道。
声音中满是舒爽。这是什么,这是大象兵啊。
“呵呵,这要多亏了士氏。这群大象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训练的着实不错。很容易控制。”赵云笑着道。
二三个月了,赵云在江夏一边享受着战马的气息,一边征召兵丁,偶尔还帮刘封训练大象兵。
过的很充实。
相比于在新野的时候,自己兢兢业业,害怕稍有不慎,就被刘备厌弃的生活相比,实在是天差地别。
赵云,渐渐的融入了江夏这股还处在蒸蒸日上的势力之中。
并且很珍惜目前的环境。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七章 蔡瑁带来的好消息
第三百六十七章 蔡瑁带来的好消息(第一更)
大象兵的事情目前还在摸索的阶段,交给赵云来管理,想办法就行了。
刘封在牧场观看了大象的一些训练方法后,就坐上马车,返回西陵城了。
西陵城,杨武将军府外。
刘封刚下了马车,就听士卒禀报。
“主公,半个时辰以前,有一个人求见将军,后来是菜夫人接待了他,现下在前院大厅内。”
“蔡夫人?”刘封眉头一皱,却是预感到了来人是谁了。
点了点头,刘封快步的朝着大厅走去。
当刘封踏入了大厅后,果然看到了蔡瑁。以及陪坐在侧的蔡玉,蔡妲二女。
蔡瑁穿着一身便服,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蔡玉,蔡妲二女经过数个月的调养,已经彻底从产后虚弱中恢复了过来。
此刻,二女脸上也是挂着笑容,与蔡瑁说话。
“封儿回来了?”刘封的脚步声,引起了三人的注意,纷纷抬起头。见来人是刘封,蔡瑁露出了笑容道。
“嗯,外边的事情忙完了。”刘封点了点头,并没有上前坐在主位上,而是径直来到了蔡瑁的旁边,跪坐了下来道。
“这些天动静不小啊。”看着这个女婿,蔡瑁心中无比的满意,夸赞道。
岂止是不小啊。江夏与江东的纠葛,蔡瑁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数十万山越百姓的移民,却是大事情。
动静大如天啊。
谁都知道江东地广人稀,这批山越百姓对江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却生生的被刘封给弄来了。孙权屁都没放一个。
发生这样的事情,蔡瑁与蒯越商议之后,就过来了。
刘封已经无限的证明了他的潜力,以及能力。蔡瑁这次前来江夏,所图不小。
“不过是仗着有先见之明,大范围的囤积粮草。把持江东命脉罢了。”刘封微微一笑,道。
“谦虚是好事,但是过度谦虚却是坏事了。先见之明。很了不得啊。”蔡瑁笑着道。
在蔡瑁的心里,却是以为刘封是因为知识渊博,才能通过一系列的情况,猜出会有洪涝。
因此是赞叹,而不是敬畏。
“岳父大人提醒的是。”刘封神色不变,举拳道。
谦虚,只是在蔡瑁等人面前谦虚一番罢了。在别人面前,他可从来不谦虚。
“您们两个,一见面就是公事,公事。一点也不像翁婿见面时候该有的情况。”一旁蔡玉见二人的言谈,娇哼了一声,道。
“咯咯。”蔡妲掩嘴而笑。
蔡玉是蔡瑁的妹妹,对于蔡玉,蔡瑁始终都有一份愧疚。根本生不出气来,闻言只是苦笑了一声。
刘封却是看了蔡玉一眼,轻声道:“现在不是玩闹的时候,我与岳父先谈公事,你带着妲儿先下去。”
轻飘飘的一句话,但是听在蔡玉耳中,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味道。
家事是家事,公事是公事。蔡玉甚至这会儿要是再胡闹,刘封一定会生气,后果很严重。
“哼,有什么了不起。”蔡玉发出了一声冷哼,但身子还是乖乖的起身了,拉着同事起身的蔡妲,一起走了出去。
蔡瑁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这妹妹,居然这么听话。
刘封心中却是不怎么意外,蔡玉那女人虽然爱胡闹,但是很得大体的。
蔡玉二女走后,刘封轻声问道:“无关紧要的都走了,有什么话,岳父直说。”
蔡瑁的身份敏感,很少会亲自到江夏。而这一次亲自来了,而且还是遮遮掩掩的来的。
刘封知道,一定不是小事。
“我需要二十万石的粮食来赈灾。”随着,刘威,刘昌的降世,二人的关系,实在是牢不可破的。因此蔡瑁很直爽道。
“有,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刘封也很坦然道。
“我知道你想要什么,荆南四郡,对不对?”蔡瑁笑着问道。说着,不等刘封回答,又开口道:“这一次,你闹的挺大。从打败周瑜开始,我与蒯越就不断的正视你,重视你。但是你一次又一次的推翻了我们心中对你的重视。败曹仁,征江东,以及,这一次兵不血刃的获得数十万的山越人。靠着这一次,我终于说服了蒯越,给你一次机会。壮大自己的机会。”
“对抗曹操的机会。”
这些话,尤其是到最后一句,蔡瑁都是盯着刘封在说的。神色间,掩不住的兴奋。
自从听了黄承彦的话,把女儿嫁给刘封之后,蔡瑁就一步步的坚信刘封能成大事。也就开始不断的影响蒯越,终于,到了一次,终于说服了蒯越。
刘封本来想说,我只要武陵郡,但是蔡瑁的话如同连珠炮似的,一次性给说了出来,刘封闭嘴了。
到了最后,刘封也不想开口了。
蔡瑁说服了蒯越,把荆南四郡都给他?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拒绝才怪了。不过,刘封对于蔡瑁,也确实是真心诚意的。
心中还有一个隐忧,考虑了一会儿后。刘封开口道:“若是把荆南四郡给了我,曹操恐怕不会放过你们。”
蔡瑁,与蒯越是降曹派的,这是不可撼动的。因为宗族,虽然蔡瑁相信他,但是不会拿这么大的宗族冒险。
若是蔡瑁一边降曹,一边又把荆南四郡让给他。刘封恐怕曹操会对蔡瑁不利。
见女婿关心自己,蔡瑁心中升起了一股满意的感觉。也不枉费,自己这么帮他啊。
“这个你放心,我与蒯越都商量好了,也判断过了。只要我与蒯越献上襄阳,江陵,上庸,以及刘表留下来的数万水师,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曹操不会杀我们的。”说着,蔡瑁看了一眼刘封,笑道:“就算因为你是我女婿,你又起兵与他对抗,最多也只是冷落我,而不会对付我。”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
刘封闻言抬起头看着蔡瑁,静待下文。
“荆南四郡,我们的控制力本来就很薄弱,金旋,赵范,刘度等等各拥城池,兵丁,势力不小。你想控制他们,就得自行出兵。换而言之,你攻打了四郡。是你的本事,也是我们的无能。并不是我有意要把四郡让给你。”蔡瑁意味深长道。
刘封心下恍然,蔡瑁这办法好,却是撇了个干净。难怪蒯越会答应。
“嗯。”刘封点了点头,心中再也没有疑虑。
荆南四郡,长沙,武陵,桂阳,零陵。除了长沙以外,其余人口都不少。
加起来有五十万左右。再加上江夏,九江等三郡的八十万人口,以及山越的六十万人口。
就是一百九十万了。
在硬势力方面,就可以完全的超越了江东。
而且荆南四郡的得手,对于刘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那是初出新野时候的展望。
下荆南四郡,集结十万大军,再挥兵北上。
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这一刻,很难有人能够理解刘封心中的激动。
“还有一件事,你必须要答应我,不,是答应蒯越。”蔡瑁又沉声道。
“什么事情?”刘封顿时头脑一清,冷静的问道。
“若是你真的能对抗曹操,并且挥兵北上攻打襄阳,必须要确保蒯氏的存在。”蔡瑁很肃然道。
“没问题。”刘封深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就是蒯越的条件,不可回绝的条件。因此,刘封郑重的点了点头。
见刘封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了,蔡瑁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即,又忍不住道:“你放心,我与蒯越都不是无知的人。只要保住宗族传承不灭即可,不会再追求那种极限的权势。”
这算是蔡瑁的保证了。
保证不会出现刘表统治时期,蔡氏,蒯氏那种庞然大物。
刘封对于这一点,其实无所谓。还没有拥有荆楚,就考虑如此复杂的问题,实在是有些好高骛远了。
不过,蔡瑁的保证,刘封也乐得接受。
借粮食,以及隐晦的让刘封自己攻打荆南四郡,蔡瑁这次来的目的,差不多也都完成了。
接下来,可不是公事了。
刘封在府上举行了家宴,款待了蔡瑁。本来,刘封想要留下蔡瑁住上几日,但是蔡瑁却考虑到身份敏感,当日晚上就偷偷的走了。
夜晚,杨武将军后院,蔡玉的屋子中。
刘封沐浴更衣之后,来到了里屋。
里屋内,蔡玉已经脱衣躺在了床上。刘封进来后,掀开被子躺了进去。
现在正处在冬天,被子里有蔡玉在,很是暖和。刘封下意识的搂着蔡玉的腰肢,靠了过去。
蔡玉任由刘封的搂抱着,眯着眼睛。
“白天,哥哥跟你商量说了些什么?”蔡玉忽然问道。
白天刘封没给蔡玉面子,但是晚上夫妻两个躺在一个被窝内的时候,刘封还是很给蔡玉面子的。
微微一笑,把白天发生的事情,重新说了一遍。
“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蔡玉皱起了眉头,问道。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先消化了数十万山越人之后,才考虑动手。”刘封点了点头道。
虽然对于荆南四郡很垂涎,但却很是冷静。
“嗯。”蔡玉放下了心来,她本就是随口问问,见刘封很冷静,一点也不急躁。也就放下了心来,这时,困意上涌,蔡玉闭起眼睛,睡下了。
听着怀中蔡玉平稳的呼吸声,刘封微微一笑,也闭起了眼睛。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八章奸商
第三百六十八章奸商(第二更)
第二天,刘封带着清爽的精神起床了。以很平稳的心情开始处理公务。
荆南四郡,也只是让刘封的心情激动了一日罢了。就像昨日刘封对蔡玉说的一样,饭要一口一口吃。
目前江夏三郡最主要的事情。还是安抚各地灾民,重建被冲毁的村落,以及安排山越人。
至于征讨四郡,等这些工作处理完毕之后,再行征讨也行。只要在曹操南下之前完成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