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三七开)-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只会认为是沉没了。
本来嘛,这沉没不沉没关江东屁事。但是现在江东这帮人一心求和,而刘封把这件事说成了冠冕堂皇。
把责任全部往江东身上推。
刘封知道,鲁肃要想求和,就不得不招架。
果然,刘封从鲁肃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很深很深的愤怒。鲁肃本来也是刚硬的人,也能做到像蒋琬一样,一言不合,既拂袖离去。
但是现在不能啊,江东没有优势,没有底牌。
因此,鲁肃眼中的这一丝愤怒,很快就隐藏了起来。要不是刘封眼尖,又死死的盯着鲁肃看,肯定察觉不出来。
鲁肃想起孙权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先暂缓与江夏的关系。深呼吸了一口气,抬拳道:“不知刘将军有何建议?”
这一次是真的撕破脸了,鲁肃连笑容也不保持了,干脆与刘封一样的冷淡。
“这就得让我算算了。”刘封微微一笑,道。“这五十艘战船嘛,孙权先前很大方,五艘船就是二十名船匠,这五十艘我也不要他二百个船匠了。我就要一百个船匠。”
“这其余的随行的水手。”说着,刘封皱起了眉头,道:“先生也知道,水手招揽不易,尤其是敢进大海,又经验丰富的水手。我要的也不多,就一千金好了。另外,这些水手的安家费,也要你们出,也一千金好了。”
“这再加上船上的一千六百多匹战马,按照市场价格,也要一万八千金。加起来刚好两万金。”说着,刘封抬起头,看着脸色难看以及的鲁肃,露出笑容,道:“不知道先生认为我的算法有没有错?”
鲁肃的脸色岂止是难看,简直是黑的吓人。
刘封这是纯敲诈啊。几百个水手,居然要两千金。两千金能干什么?能买到五六万石粮食,什么概念。
能养活一万军队,二十个月。
战马?没错,在江东战马大约是十一金一匹,而且还不是那种上等的战马。刘封算的一万八千金很合理。
看似很合理。但是刘封是从辽东直接贩卖马匹过来的。
鲁肃敢断言,这成本不会超过五金。这转眼间就要剥削江东一倍的利润。奸商,而且还是奸商中的奸商。
另外,一百名船匠那就更加狮子大开口了。
整个江东的船匠也不过六七百名,而刘封一开口却要一百名,几乎是江东船匠的六分之一了。
经历水军一战,江东的战船损失不少。孙权还指望着这群船匠来加紧赶造战船呢。
再说了,送一百名船匠,肯定要拖家带口的。起码要送一二千的人口啊。
这一刀够狠啊,鲁肃的脸色不难看才怪了。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八章吃便宜
第三百三十八章吃便宜(第二更)
但是难看归难看,鲁肃又忌惮刘封一言不合,就要动武。
现在的江东就像是没有设防的小姑娘,如果刘封动武,肯定要遭殃。
想起孙权说的要不惜代价暂且缓和刘封的关系,等来年粮草充足之后,再与刘封厮杀。
这么一想,鲁肃心中的愤怒稍微去掉了一些,理智了一些。
但是这柄不是说,鲁肃就愿意吃这个亏。只准你漫天要价,不准我坐地还钱?
鲁肃是一个豪爽的男人,当初周瑜向他借粮,他直接把自己家的一半粮食借给了周瑜。
所以鲁肃很讨厌斤斤计较的商人,但鲁肃又是一个合格的谋臣。他懂得为孙权争取利益。
因此,这一刻鲁肃决定做一回商人。
“刘将军说笑了。这账目不能这么算。首先是那一百名船匠。先前送给将军船匠,乃是吴侯深深的歉意。并不代表二十个船匠就值五艘海船。那五十艘海船,我们可以加进赶工,三个月,三个月内造出来以弥补将军。”心性变得平缓了许多,鲁肃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道。
刘封面色不变,似乎是这只耳朵听着,另一只耳朵忘记了。
刘封的态度,让鲁肃有些无奈。但他还是决定据理力争。
刚才的一番话,打开了鲁肃的思虑,心中快速的思量之后,鲁肃笑道:“至于那些水手,江东愿意陪。甚至是赔上三千人也可以。至于那些沉没在大海上的水手,他们的安家费用,我到是没意见,一千金就一千金。”
“最后,就是战马了。有航道在,辽东近在咫尺。等吴侯建造好了海船,就可以迅速的派人前往辽东,到时候战马源源不断,必定会配给先生的。”
刘封看着夸夸而谈的鲁肃,心中一阵冷笑,说的是挺轻巧的。
要给鲁肃造出五十艘海船需要数月。水手的损失,鲁肃愿意陪上三千。没准是山越人。战马就更可笑了。
刘封知道孙权是一次也别想从辽东进口战马了,当初与蒋琬,伊籍合计的时候,刘封就下令封锁航道。
只要是东吴的商船,就抢劫一空。
辽东的战马对于江东只是浮云。
现在就像是孙权欠刘封一大笔钱,而刘封要讨要回来。而鲁肃却是说,这钱几个月后还吧。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要是普通人互相欠债,或许还给几分面子。不等用的话,几个月后还就几个月后还吧。
但现在是势力与势力的交接,需要的是寸土必争,寸利必夺。
刘封哪会给孙权面子。
“要是那些海船还在,数个月的时间,我也能自己组织商船前往辽东一回。这损失我还没与先生算呢,先生却讨价还价了起来。”刘封不加掩饰的冷笑道。
“这。”鲁肃到底不是商人,说辞本就勉强,是建立再互相温和关系的时候,才能让对方退让的说辞。
而现在江夏与江东是势如水火。
拖延数月,这根本不可能。
因此,鲁肃一下子也没了说辞。
“其实两万金也不是大事,相比起来,甘宁一次讨伐江东,造成的损失绝对不止二万金。想想江东慢慢建立起来的各大渡口,想想被烧毁的粮仓,战船,辎重。以及秣陵城中损失的十万石粮食。还有徐盛,诸葛瑾。这些加起来恐怕就不下十万金了。尤其是徐盛,诸葛瑾,这二人可不是用价钱来衡量的,他们是无价之宝。”刘封意味深长道。
鲁肃犹豫了,一番说辞下来。鲁肃立刻意识到讨价还价不是他的所长。
而刘封看起来更像是商人。
“若是子敬不能做主,此事可以暂缓十日,子敬可以乘机与孙权联系,让孙权做主。”见鲁肃犹豫,但却又不决的摸样,刘封微微一笑道。
现在他强势,他势力大,而江东势力小,弱势。他只要老神在在即可,而鲁肃却要伤透脑筋。
在这件事上,鲁肃确实想要与孙权商量商量,刘封的话也很诱人。
但是鲁肃对于刘封的人品,已经开始怀疑了。这个人,像商人更像将军。
若是像商人一般,今日是这个价,明日又是那个价,损失就大发了。
而且鲁肃心中对于孙权的命令,很在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与江夏暂缓关系。
还是要谨慎一些,莫要因小失大。失去的东西,老年再夺回来就是了。鲁肃心中找了些安慰自己的话,但却改变不了事实。
刘封漫天要价,那是有实力的。而他们却没有实力坐地起价。
来年,来年又有谁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景况呢。
心中疑虑,但是鲁肃还是一咬牙,点头道:“好,将军的损失,吴侯一并补给。”
“好,子敬先生果然是爽快人。”见鲁肃答应,刘封并无意外,但仍然叫了一声好,笑着道。
鲁肃却没有刘封的好心情,他斟酌了片刻,抬头道:“有一件事,还请将军通融。”
白白得到了二万金刘封心情不错,脸色也好了许多。笑着道:“说。”
“将军也知道,日前我江东平定山越之乱,耗费无数钱粮,金子几乎见底了。恐怕拿不出二万金。”鲁肃无奈道。
要不是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孙权也不会如此忍气吞声了。
“那先生是什么意思?”刘封皱眉道。江东情况他是知道的,但也想不到居然如此严重。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居然连两万金都拿不出来。
其实刘封不知道,孙权对于吴刀有着异常的执着,有一大部分的钱都填补到了吴刀身上。
这才造成了钱财不足的现象。
不过,鲁肃对于这些却是很清楚。吴刀的存在,并且孙权自认为吴刀比楚刀要出色,这是孙权的仰仗所在。
所谓来年粮草丰足,就找刘封算账,也是因为吴刀。
吴刀的存在,还繁衍了另一个行业,那就是开采业。现在江东的铁矿有很多。有些是一直存在的,有些则是挑选了人,特意开采出来的。
没错,鲁肃就想以铁矿代替黄金。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江东没有黄金,而刘封却偏偏要黄金,为人又强势,孙权又要卧薪尝胆。
“我江东出十万斤铁,如何?”鲁肃试探道。
刘封心下一跳,随即狂喜。
黄金?那玩意刘封真的不怎么需要,从江陵抢来的足以让刘封挥霍十余年了。两万黄金的价码,刘封只是抱着消弱江东的目的。
而铁矿就不同了。虽然生铁十万斤不算多,因为生铁是不能直接进行锻造的,需要先熔炼,然后才能锻造。
这中间的一道道工序过后,没准只能造出三千把楚刀。
但是这对于江夏来说,也算是很大的诱惑了。因为地理原因,江夏,长沙,九江等郡一没有江东疆土广袤,二,没有江东的山多。
这铁矿的出产,一直是困扰刘封的最大原因。
要不然蒋琬也不会考虑拿铁矿的事情敲诈江东了,实在是没办法。
现在鲁肃穷,不得不拿出铁矿来充数。十万斤铁啊。
刘封又怎么能不怦然心动呢。只是心中心动归心动,但是刘封面上却极力的保持镇定。
“十万斤铁,换取二万黄金?似乎有些不成比例。”刘封目光有些异样,道。
这个鲁肃当然知道,十万斤铁换取二万黄金,确实是不行的。
但是铁这玩意在市场上流通的很小的,大部分都被国家控制。是战略物资。现在江东愿意拿铁代替黄金,弥补刘封的损失。
在意义上,刘封并没有吃亏,反而是江东吃亏了。
在这一点上,鲁肃不打算再退让了。十万斤铁已经是极限了,要知道孙权也在疯狂的锻造吴刀,需要的铁矿是巨大的。
因此,鲁肃这一次很坚决的摇了摇头,道:“江东乃是以武起家,对于刀剑器具都很重视。如今为了修复两家关系,愿意拿出十万斤铁已经是极限了。再多出,就已经超过了承受范围。恕我不能从命。”
这一次,刘封从鲁肃的眼中看到的尽是坚定,也意识到,这是鲁肃最后的防线了。
再进去一步,休想。
如今能吃十万斤铁,便宜吃大了。刘封想了想,决定不再得寸进尺,让这一笔白赚的买卖,落空。
“好,十万斤铁,一百名船匠,以及船匠的家小。若是孙权能支付这些,我的军队就不会再出现在江东腹地。”刘封承诺道。
这句承诺没什么约束力,但还是让鲁肃欣喜。
其实,鲁肃也不需要太久。只要一年,一年的时间。让江东缓过气来就行了。
没准一年的时间就能仿造出向刘封一样的战船。到时候,江夏,江东的整体势力就会回到原来的诡计。
论综合实力,江夏是远不如江东的。
“多谢将军。”鲁肃朝着刘封一拜道。
刘封微微一笑,没有作答。这谢刘封可承受不起,一分钱没花,就吃了江东这么大的便宜。
等若是孙权知道那五十艘船,以及蒋钦的真相,别说谢了,就算是直接起兵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这谢,担当不起啊。
按道理,事情商量完毕了。刘封退一步,接受了江东的弥补,以及共享航道。
但是鲁肃这次来的目的,却还有一个。
“大事谈完了,我还有一件事,想与将军商议。”鲁肃开口道。
“何事?”刘封皱眉道。
“乔夫人。”鲁肃脸上闪过一分尴尬,但还是不得不说了出来。
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强势拒绝
第三百三十九章强势拒绝(第三更)
大乔,这个女人是特殊的。他是孙策的夫人,而孙策是江东的真正奠基者。
孙权失去什么都能承受,比如说徐盛, 诸葛瑾。这两个人被俘虏,孙权就可以不闻不问。
但是大乔却是不行。一切都因为孙权的地位来自于兄长。
他可以薄待寡嫂,侄子。但是却不能让江东人觉得他薄待寡嫂。甚至是失去。
而刘封却是做到了这一点,从江夏出发,以水军挑战江东,秣陵一战,诸葛瑾被俘,大乔被俘。
对于孙权的打击是巨大的。
要是传出消息说,孙权不仅水战输掉了,而且还把寡嫂给输掉了。孙权的位置就会有许多人质疑。
比如说一些传统派,拥护孙绍的人。也有拥护孙翊的人。这些人势力都很小,在孙权继位以后,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一直都在江东势力边缘徘徊。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人,要是让他们知道孙权打仗打到连孙策的夫人都丢了。
一定会群起而攻之,继而使得江东动荡不安。这是孙权不希望看到的。
因此,现在孙权已经向所有江东高层开放了消息,诸葛瑾,徐盛被俘,数十座渡口被烧等等。
引起了不小的动荡。但是大乔的失踪却是严格保密的。
而鲁肃身上带着的责任,还有把大乔给弄回去。
刘封纳小乔,有好色之名。至于大乔现在还是不是清白之身,孙权不知道,但却心下没底。
但是没关系,大乔不是小乔。
周瑜还在世,孙策则死去多年了。只要大乔回去,被刘封染指过的事情也可以当做没发生过。
前一刻,因为两家关系,鲁肃求刘封罢兵,损失了许多物资。这一次,鲁肃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刘封的狂风暴雨了。
但是让鲁肃惊讶的是。
刘封摇头了,直接婉拒道:“小乔在我这边住着挺好的,只是常思念大乔,乔公,如今家人团聚,都很欢喜。”
在鲁肃提起还有事情的时候,刘封就已经猜出是大乔了。
毕竟身份太敏感了,对于孙权尤为重要。
但是刘封与小乔感情颇好,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把大乔给放回去。再说了,刘封答应的话是算数的,有遭一日,要打下江东,保住孙绍的小命。
自食其言的事情,刘封一般不干。
刘封的婉拒,让鲁肃惊讶之余,也皱起了眉头。
听说小乔是被强硬手段纳入将军府的,但是看刘封的话,情况好像与想象中有些差距。
鲁肃抬起头,仔细的看着刘封的神色变化。没有发现一丝不妥,鲁肃大体可以断定刘封话中的意思是真的。
这就难办了。
“将军,二乔不过是美人而已。天下美人不知凡几,为何独中意二乔?”鲁肃问道。
“呵呵,这一点子敬不必猜测。不过是喜好罢了。”刘封笑了笑,很坦然道。
随即,又道:“我知道孙权的担心,让他放心,我是不会拿大乔去什么事情的。在我这里,她是我夫人的姐姐,仅此而已。”
这明明是周瑜的妻子。却自称是他自己的妻子。
刘封的脸皮奇厚,让鲁肃无语。至于刘封的保证,在鲁肃看来也没约束力。
不过,见刘封态度坚决,鲁肃也没办法。不能死撑着与刘封据理力争啊。
算了,大事上已经达成了。这件事就让吴侯去头疼吧。反正那些船匠,铁矿到达江夏起码还有一二月,足够时间让孙权解决麻烦了。
再不济,让大乔死了。弄个空的棺椁,葬了。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上杜绝大乔这件事。
想着,鲁肃也不再执着大乔的事情,道:“如此,外臣也不强人所难了。”
见鲁肃退缩了,刘封微微一笑,还算鲁肃脑子清楚,没自讨没趣。现在他占尽优势,不想放大乔就是不想放。
就算鲁肃说的天花乱坠,也是徒费口舌而已。
二人先前撕破脸一次,现在虽然勉强达成协议。但是总归疏远。接着,刘封也不二话,随便找了个理由让鲁肃离开了。
估计鲁肃这一次离开,下辈子都不想来江夏见刘封了。不过刘封也不介意,敌人的死忠,见之何用?
鲁肃走后,刘封摸了摸下巴,双目有些泛光。
一百名船匠,加上船匠的家小。足有一二千人。这些人照例,屯靠在夏口壮大夏口的造船团队。
十万斤铁,就要交给张威。继续源源不断的督造出楚刀。
上次刘封给了甘宁五千柄,后来战争结束后,刘封又给了甘宁一千柄,刚刚满足装备全军。
现在仓库内,只剩下了一二千柄楚刀,相比于他四万五千大军,太不成比例了。
刘封是打了胜仗,得了便宜,开始盘算着怎么花掉得到的资源。
而鲁肃则是相反,打了败仗,失掉了资源。江东这一回,真是穷了。
不过,鲁肃很快就振奋了精神,江东的综合实力还是在江夏之上的,只要缓过一年,等今年秋收之后,粮仓就会富足起来的。
到时候,有吴刀之利,攻打江夏,一雪前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振奋之后,鲁肃也不拖泥带水了。也没有给蒋琬面子,直接吩咐随从们上了马车,启程返还吴县。
当然还是坐船。
前来江夏花了鲁肃不少时间,因为是逆流而上。而返回江东则要便宜许多,顺江而下。
六天后,鲁肃回到了吴县。
进城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回家,而是去吴侯府。
鲁肃要向孙权禀报情况。
孙权在书房。在向一个小吏询问之后,鲁肃来到了书房中。只是看到孙权的时候,鲁肃吓了一跳。
眼睛凹陷,眼中充满了血丝。皮肤干燥,似乎是许久没有好好的睡一觉了。
“主公这是?”鲁肃上前一步,问道。
“子敬回来了?江夏那边的事情都办妥了吗?”孙权这才注意到鲁肃,不由问道。
“办妥了一半。”鲁肃以为孙权是牵挂江夏的事情而导致精神不济,不由立刻道。随即,大略的把与刘封的交易说了一遍。
“损失大了一点。”孙权叹了一口气,道。
“现在的损失来年讨回来就是了。江东地势优越,田地肥沃,风调雨顺。只要修养一年,即可再战。”鲁肃以为孙权是心疼损失,不由劝说道。
“恐怕来年未必有粮草给我出兵啊。”孙权闻言沉默了片刻,无奈道。
“为何?”鲁肃吃了一惊,道。
“看看这个。”孙权闻言叹了一口气,把案上的一卷竹简递给了鲁肃。
鲁肃疑惑的展开,只一眼,鲁肃就皱起了眉头。
上边记载着的是干旱的情况,没错,干旱。一直风调雨顺,偶有洪涝,但却从来没有干旱过的江东,居然发生了干旱。
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
鲁肃记得自己出发去江夏的时候,情况还没这么严重,就算是回来的时候,长江水位还是比较正常的。
但是没想到,各地的旱灾居然这么严重了。
长江水位还算可以,但是江东有一大半的水系,已经开始干枯了。
这是多么严重的情况呢?百姓灌溉,用水都已经很困难了。看这上边的记载,若是再干旱个一二月,收成可能只有往年的三四成。
这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情。
“可有策略应对?”鲁肃艰难的抬起头,问孙权道。这种民生问题,实在不是他擅长的。
“孤已经加派了人手,学习江夏,挖掘深井了。但是江东这么多地方,不可能一下子覆盖。只能算是亡羊补牢啊。”孙权叹道。
但随即,孙权的眼中光芒闪动,射出了一种极为忌惮的光芒。
“孤现在忌惮的是刘封啊,他可是早在一年前就动手挖掘深井了。子敬可还记得那篇赋?”
说着,孙权抬起头看向鲁肃。
鲁肃当然记得,那篇赋就是讽刺刘封不懂政治,结果搞得笑料百出。在江夏挖掘深井?
除非你是未卜先知,否则江夏怎么会有干旱?
那作者肯定是个极为厌恶刘封的人,才会写出那篇赋。但是不可否认,那作者说的没错。
江夏挖井确实是比较犯傻的事情。
但是现在看来却不像是那回事儿啊。
现在江东各地干旱严重,联想起孙权不得不出下策,挖掘深井眼,亡羊补牢。
而刘封却早早的有了准备,干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肯定比江东要小许多。
更可怕的是,刘封在一年前就有所准备了。
难道真的是未卜先知?
这种猜测实在是太可怕了,可怕到鲁肃都不敢想象的地步。但是除了这种猜测以外,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证明,刘封只是走了狗屎运吗?
而且,而且。
鲁肃忽然想到了,当初刘封花了大价钱,从江东手中购买走了三十万石粮食的事情。
当初鲁肃还觉得赚了,确实赚了。有了这笔钱,周瑜围剿山越的战争,进行的比较顺利。
但是现在看来。却是亏大了。
若是干旱继续,江东的收成减少七成,那么三十万石的粮食,可是救命的粮食啊。
赈灾。
但是现在呢?
下意识的,鲁肃看了一眼孙权,从孙权碧绿色的眼珠中,看到了极深极深的忌惮。
“未卜先知?”鲁肃深深的打了一个寒颤。
正文 第三百四十章长子刘威
第三百四十章长子刘威(第一更)
西陵城,杨武将军府后院,蔡玉的屋子外。
一声声饱含着痛苦的呻吟声传出,呻吟声中,不断有侍女们进进出出。
蔡玉今天临盆,但是已经半个时辰了。声音从刚开始的惨叫,到现在的呻吟。气息减弱。
这要是。侍女们不敢往下想,不少侍女开始脸上冒汗。
神色惶恐。
屋子外边,刘封,黄月英,小乔,环儿四人都焦虑的等待着。
但是刘封的神色与侍女们一样,越来越焦虑。
侍女们知道的事情,刘封当然也知道。这个时代女人生孩子就是一道坎,尤其是头一胎。
能不能挺过来全看天意。
听着蔡玉的声音由强转弱,渐渐有气无力。刘封的心渐渐的往下沉。
这种不能掌握的感觉真不好,就像当初在新野时候一样,那个时候,刘封就没有力量,反抗不了刘备。
而现在屋子内蔡玉要给他生孩子,能不能顺利,却要看天意。
一股深深的无力从刘封的心中涌出。
刘封心中虽然无力,但是面上却还算镇定。旁边的黄月英却已经嘤嘤哭泣了起来。
“好了,好了。不会有事的。”刘封本来就心烦,听见黄月英的哭声,更烦了。但还是耐着性子道。
本来黄月英的性子就古怪,带上面纱与拿下面纱,是完全不同的个性。
但现在就算是戴着面纱也没用了。
眼眶红红的,不断的有泪水冒出,眼神有些惶恐,有些惊惧。
刘封抬头再看了一眼小乔,环儿,发现她们两个与黄月英也差不多,都是眼眶红红的。
“好了,你们三个都下去吧,去陪陪妲儿。”刘封无奈道。
蔡玉与蔡妲的怀孕时间只相隔一个月多一点,现在蔡玉临盆,蔡妲也差不多了。所以,刘封让蔡妲安心在屋中休养。
“嗯。”小乔点了点头,她也知道她们在这里只会让刘封更烦。
随即,小乔拉着黄月英的手,对着环儿示意了一下,三人一起走了出去。
小乔她们走后,刘封的心情并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劣了。
因为随着时间过去,屋子内传出来的呻吟声越来越弱了。预示着,蔡玉的体力可能已经到极限了。
“夫人,用力啊。您不能昏睡过去啊。”就算是负责接生的婆婆,也喉咙沙哑了。
“真他**的烦。”刘封的眼睛越来越红,越来越红,到最后几乎满眼血光了。大吼了一声,腰间楚刀出鞘,猛的砍向旁边的柱子。
“碰。”一声轻响,一人合抱的柱子居然被刘封一剑砍入了一半。森冷的楚刀,卡在中间。
就在这时,屋子内忽然传出了一声嘹亮的哭啼声。
就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刘封的心情一下子变好了。松开了刀柄,刘封回过头,死死的盯着大门看。
这一声中气十足的哭啼声意味着什么,刘封自然清楚。
孩子出来了,听声音肯定很健康。但是大的呢?一想起蔡玉,刘封的好心情就被紧张给取代了。
刚想起步走进去看看,却见接生婆冲了出来。满脸喜色的对刘封恭喜道:“恭喜将军,贺喜将军,是位公子。”
“夫人呢?”刘封心下一喜,紧接着又问道。
接生婆一愣,她接生过无数的孩子,按照经验。像她一般冲出来,高呼着得了一位公子,男主人一定是欢天喜地。
很少会像刘封一样,先问夫人情况的。
但是接生婆反应很快,只是楞了一回,就笑着道:“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本来这接生婆长的挺难看的,满脸皱纹,身材矮小。但是在这一刻,刘封觉得这接生婆真的很顺眼。
大喜中,刘封很大方道:“赏十金。”随即,刘封又转头对着四周的侍女道:“今日只要在这院子里伺候过的统统有赏。”
说完后,刘封一个箭步冲进了屋子内。
留下发呆的接生婆。
“十……十金?阿妈呀,这是多少钱啊。”接生婆也被巨大的幸福给砸晕了。
在听到母子平安后,四周的侍女们也都露出了如释重担的表情。随即,又听到刘封说统统有赏。
侍女们立刻露出了欣喜。
这公子夫人都平安,她们也跟着沾光了。
进了屋子后,刘封隐约的闻到了一些血腥味,反正不太好闻。但是刘封管不了那么许多了,一把冲进了内屋。
内屋中,几个侍女正把一个光着身子,皮肤有些皱巴巴的小子抛在水盆内,洗漱。
刘封知道刚出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等过些日子,皮肤就会光滑起来。
不过,这小子的一双眼睛很大,很有神。刚才还哭得响亮,但是这会儿却不哭不闹了。
见刘封进来,还咧嘴一笑。
这一笑,让刘封舒坦啊。这儿子机灵,知道对老子笑。
不过,刘封的注意力很快就从儿子的身上挪开了。
床榻上,蔡玉脸上冒着细腻的汗水,眉目间含着深深的疲累与痛苦。
一双眼眸似睁非睁。
刘封看的出来,蔡玉已经很累了,但却还是放心不下。所以强撑着。
带着一抹柔情,刘封来到了蔡玉的旁边,轻声道:“放心了,是个儿子,很健壮。”
听见了刘封的声音,蔡玉的眼睛睁开了一些,脸颊上也浮现出了一丝醉人的红晕。
“嗯。”看着刘封,蔡玉重重的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那边的侍女们已经把那小子给清理完毕了。包裹在一块锦布里边,抱到了刘封的身边。
“将军。”侍女轻声道。
刘封没有伸手接过,而是伸手掀开了蔡玉身上的被子,扶起蔡玉,随后垫高了枕头,让蔡玉靠在上边。
这才接过儿子,在蔡玉期待的眼神中,把儿子交到了蔡玉的手上。
“千盼万盼,终于得偿所愿了。”刘封轻轻的靠在蔡玉的肩膀上,对着近在咫尺的晶莹耳垂,轻声道。
“嗯。”蔡玉怀抱着儿子,紧紧的抱着,泪水夺眶而出。
女人有孩子跟没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上半辈子,她无奈嫁给一个老头,子嗣艰难。
但是老天待她不薄,遇到了刘封。这个年纪轻轻,却权势赫赫的男人,没有嫌弃她,反而宠爱有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