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wa)-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这一次是三个人同时立正回答。

“那就好。”龙谦站起来,开始解扣子,就在院子里,将一桶桶的凉水从头浇下去,在冰冷的井水里冷静他火热的思绪。(未完待续。)

第五节太原

接下来两宫车驾在蒙山军的护卫下从宣化、怀安一路向西至天镇,进入山西省,然后经聚乐堡、岱岳镇、过雁门关,经崞县、忻州,于9月8日抵阳曲县。山西巡抚毓贤、太原府尹许涵度、阳曲县令白昶,郊迎于外。将慈禧接入太原城,住进了巡抚衙门。

进入山西就更加郁闷的慈禧终于结束了长途的奔波。

慈禧的郁闷起初大家不清楚为什么,总还以为是跟皇帝因罪己诏闹生分,但后来有人解开了这个谜团,那就是山西官员的冷淡以及对京师局势的担忧。

山西官员确实对两宫的到来很是冷淡。最先表现出来的是大同府。竟然说府库无余银,无法满足龙谦提出了索银两万两的要求。对于粮食菜蔬,供应态度也很冷淡。龙谦有些奇怪,按照他的理解,这些地方官儿应当想着法子去讨好老佛爷才对啊。有几个地方官一辈子能遇到这样的机会?为何山西官场的风气如此的另类?还是一路上无话不谈已成好朋友的吴永帮他解答了这个谜团,根子还是出在那道罪己诏上。

造成如此局面的不是两宫,而是下面一帮不听话的官员,洋人如果非要出气,那就找他们出气吧。

在这个特别的时候,特别的省份,慈禧和光绪前无古人地遇到了地方官的冷遇。

山西是杀洋人最狠的省份,因为他们有个极端仇视洋人的巡抚毓贤。

在京城围攻使馆的时候,毓贤在山西大杀洋人。不管妇孺,只要是洋人,都在屠杀之列。慈禧来到山西的时候,山西省境内基本上没有一个洋人了。

山西的官吏们看到了那份明发天下的罪己诏,不担心洋人的报复是不可能的,现在朝廷一转脸便抛弃了他们,他们不可能没有一点情绪。泥人儿也有三分火气,何况是作威作福惯了的官员呢。

另外,“东南互保”也给他们带来了勇气。那可是大清历史上第一次集体抗上。瞧这样子,朝廷能拿那些威名赫赫。实力强大的总督巡抚们怎样?说不得连慈禧的位子都保不住了。

这样一来带来了供应的问题。龙谦自天津带来的面粉哪里经得住两千号人马嚼用?若不是提前为皇帝和太后预留了一袋子。慈禧至少会啃两三次窝头了。顾得了太后皇帝就顾不了别人,一帮王公便纷纷指责龙谦与吴永的“无能”,倒是荣禄与李莲英这两个“内外”第一人说了公道话,吴永有些担心。龙谦则毫不在意。他知道那些亲王郡王国公们已经完蛋了。清廷经此大变,已经威信扫地,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

两宫住进巡抚衙门。荣禄决定跟随至太原的京营武力接管了两宫护卫,山东兵及洋人俘虏们都住进了大南门外的军营。龙谦的任务完成了。未蒙召唤,龙谦见不到慈禧了,而之前,龙谦进入慈禧卧房,甚至不需要任何人通报。

慈禧进了太原,终于获得相对准确的政局消息,董福祥确实反了,他与风尘仆仆从甘肃带了两千兵前去勤王的甘肃按察使岑春萱的部队还干了一仗,岑春萱兵少,无奈让开大路,放董福祥回西北称王称霸去了。岑春萱收拾溃兵,准备继续东进京师,但获知了两宫已逃出京师,前往热河了。而数万洋兵已占据京师,兵锋已迫保定。岑春萱料得自己无力扭转局势,只好退回了山西,暂时驻扎在太原的南大门榆次一带。

在德胜门掉了队的刚毅确实死了,很倒霉的家伙。不过,刚毅即使跟过来,怕是也过不了洋人那一关。他可是义和团的狂热支持者。

而另一个消息更令慈禧关注。庆亲王奕劻已经出京,正在来太原的路上,他走的是南线,即从保定一路向西经娘子关入晋。等庆亲王奕劻到来,洋人的条件究竟是什么也就清楚了。

慈禧现在的心情,有些像等待宣判的犯人。

龙谦交卸了护卫两宫的职责。来到太原后,龙谦方知蒙山军天津一战已哄传天下,太原的官员百姓们涌上街头,纷纷来看打败了洋人的山东兵及抓来的数百洋人俘虏。毓贤这家伙极端仇视洋人,他主政山西,搞得山西省官方民间都极端排斥洋人,除掉逃走的,留下的洋人无论妇孺,全部格杀勿论。街上出现了大队的洋兵,令太原的民众极为疯狂,纷纷朝俘虏们投掷石块砖瓦,还得押送洋人的士兵们也挨了打。骑在马上的龙谦纳闷不止,地处内陆的太原如此情形,算不算民气上扬?好容易将俘虏们押至城南军营,至少有十几个洋兵被打破了脑袋。而随后当地商会组织了劳军,为山东兵送来了不少的蔬菜肉食,听说龙谦祖籍太原,更是热情无比,赠给他个人的物品很多,除了食物留给厨房,其他一概谢绝。

现在可不是出名的时候,尤其不能在这方面出名。龙谦一方面抓紧时间休整部队,恢复长途行军的疲劳,加强伙食营养,做到顿顿有肉,另一方面严令部队遵守军纪,未得命令不准出军营一步。那些慕名来求见龙谦的士绅,一律被挡在军营之外,概不接见。每日只在军营里与部下下棋聊天,过了一段相对悠闲的日子。

龙谦这一路上,接触较多的人物是西摩尔。爱德华。从怀来西进,龙谦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去管顾一下这个年逾六旬的英国海军中将,亲自送去相对丰盛的食物。因为语言的缘故,被隔绝与他部下见面的西摩尔也只能与龙谦交流。在聚乐堡,西摩尔病了一场,是龙谦劝说西摩尔喝下了在英国老头看来简直就是毒药的中药汤汁,感冒竟然奇迹般地好了。因此在国家关系之外多了交谈的范围。那就是中医。因中医而文化,西摩尔竟然发现龙谦读过莎士比亚,于是,每天与龙谦的见面交流,成了西摩尔枯燥悲苦的俘虏生涯中的快乐时光。年纪悬殊的两人比较着中国诗词与英国诗句的异同,尽管龙谦翻译的中国古典著名诗词结结巴巴,失去了韵味,但老爱德华承认,中国古典诗词强烈的画面感比起十四行诗来更有味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中所展现的韵味让英国老头反复吟哦。陶醉不已。

吴永匆匆来军营找龙谦时,龙谦正与西摩尔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到了太原后,西摩尔见到了他那些衣衫不整憔悴不堪的部下,龙谦对联军俘虏的人道照顾。都由他的部下报告了。除掉对他们的保护。一路上对于他们及时的治疗。伙食安排,甚至理发洗澡等方面的叙述,西摩尔深为感谢。称龙谦是中国最好的将军,“亲爱的龙,尽管你是我们的敌人,但我还是要向你表示敬意。你的身上,展现了基督的光辉。如果有机会,我邀请你到英国做客。”

“哦,将军阁下,您的政府,或者其他交战国的政府,也许将我列为必须惩办的战争罪犯了。”

“不,您不是罪犯。这点,我会做出书面的说明。”西摩尔认真地说。

吴永的到来,打断了龙谦与西摩尔的交谈。

“太后召见。快走吧。”

“出了什么事?”

“庆亲王来了。听说洋兵从保定西进,准备攻打山西了。”

龙谦面无表情,但心里高兴的很,早就等这个消息了。

奕劻到了太原,将京师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报告了慈禧,有关王公大臣遭遇的惨祸,特别是皇室贵族崇绮的遭遇,令慈禧难过异常。许久,她说了这么一句,“唐玄宗遭安史之乱,亦蒙尘在外。目视其宠妃之死而不能救。余今所处,殆尤过之。”

李鸿章尚未抵京,洋人对于留京主持的奕劻也不大理睬。奕劻是主和派,洋人倒是没有为难他,也没有去洗劫他的王府。或许洋人们已经听说了庆王府遭遇了洗劫也说不准。这段时间洋人们在北京主要就是杀人抢钱了。庆王几次要去见联军统帅瓦德西元帅,都吃了闭门羹。这种情况下,和谈自然无法进行。

奕劻对慈禧说,洋人们更重视李鸿章那个汉人,对他这个亲王不理不睬。

慈禧没有听进去关于和谈的事(其实毫无进展),她被奕劻说的洋人要发兵攻打山西惊呆了。连声追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奕劻说,听说洋人搞出一份名单,一份他们要求惩办的官员名单。毓贤名列前茅,毓贤在山西大杀洋人,将洋人们惹火了!

这是慈禧预料中的事。如果占据了北京的洋大人们只追究臣下的“战争责任”,而不去打她的主意,她真要谢天谢地,连喊几十声阿弥陀佛了。

慈禧想了想,让奕劻下去歇息。将荣禄传来,两人密谈良久,然后传令去找来好几天未见的龙谦来。在等龙谦来的时候,她先将毓贤找了来。

慈禧在重大的问题上,一如既往地信任荣禄。

和沿途州府的态度不同,毓贤对于接待慈禧光绪是尽心尽力的。所有的器皿都是当年圣祖爷巡幸五台山时用过的,绝对的珍品。虽历经百余年,仍光亮如新。慈禧说她在京城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好东西。至于吃的,毓贤更是竭尽所能,按照老佛爷的口味,大批的食材送进了巡抚衙门的小厨房。

慈禧知道毓贤对于自己是绝对忠诚的,但现在必须对毓贤有所提示了。

慈禧对毓贤说,“去年你离开京城来山西赴任,陛辞时力呈义和团可用,大错特错了。如今北京被洋人占了,皇上与我沦落至此,全是义和团的罪过。现在洋人声称要拿你报仇,我不得不有所表示。或许很快将你革职,但是你不要过于伤感,我这样做,不过是遮掩外人的耳目啊。我知道你忠心能干,但局势如此,有什么办法呢?”

毓贤叩首答道,“臣明白。已做好被革职的准备。”

慈禧点头,事宜召见结束了,毓贤离开时,慈禧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听说最近棺材的价格贵了?”

毓贤没听懂这句话。回去找心腹师爷参详,师爷大惊道,“东翁,太后这是让你自尽谢罪啊。”

毓贤听得师爷的解释,当即就瘫了。

龙谦来到行宫没有遇到毓贤,两人错开了。如今担负行宫护卫的又成了那彦图。老熟人了。直接将龙谦带进了慈禧住的屋子。

正在慈禧看见龙谦,立即换了一副面孔,看见龙谦叩头,笑道。“免礼啦。赐坐。退思啊。近日诸事繁忙,没有看见你,心里还怪惦记的。你还好吧?”

“托太后洪福。微臣一切安好。”龙谦努力学习着宫廷的“八股”礼仪。

“退思啊,你祖籍太原,难道就没有一点关于家人的消息?”现在的慈禧,就像一个慈祥的老太太。

“太后对微臣实在是太好了。不过,确实没有﹍﹍”

“太原府就这么点大。我已交代许涵度,让他查一查姓龙的家族,或许能找到线索。”

“微臣叩谢太后。”龙谦心里暗笑,那去哪儿找去?但嘴上还得表示感谢。

“退思啊,我记得你是乙亥年生人,是吧?”这就愈发亲近了。路上是问过他的年龄,龙谦只当是随口问问,不料老太婆真的记住了。

“是,微臣的犬马齿,想不到太后还记得﹍﹍”

“男大当婚。听荣禄说,你至今未曾婚配?”

“回太后。荣禄大人记错了。微臣已经订了亲,只不过没有完婚﹍﹍”

“喔?是哪一家的小姐有这样的福气啊?”慈禧眉毛一挑。

“是山东费县一户士绅的女儿,姓陈﹍﹍本来准备完婚的,勤王旨意下来,微臣只能先国后家了。”龙谦脑子里浮现出陈淑的影子,说不上有多思念,更谈不上爱恋。当初答应陈家,就是为了今日。

“哦,那是个有福气的。”慈禧顿了顿,终于撇开了这个话题,“这一路上多亏你啦。我心里有数。今儿庆王从京城来,闻听洋人有发兵山西之意,你怎么想啊?”

这却是龙谦一直思考的,略一沉吟,侃侃奏道,“禀太后。微臣以为,绝不能再对洋人示弱了!”龙谦语调激愤起来,“洋人占我京师,烧杀抢掠,士气已散,又是多国联军,必然存在调动指挥不灵的弊端。京师繁华,想那洋兵们必然不愿出征受苦,敌酋西进,定是闻听两宫驻跸太原,以打促和。朝廷若示弱于敌,将来列强一定开出令太后难以接受的条件。相反,若是我军击败西犯之敌,敌酋反而陷入进退两难之地。山西表里山河,地势险峻,收复京师不成,拒敌于山西门外却不难。敌军东出京师,必然沿保定、石门一路西进。请太后下旨,令微臣率军东出娘子关拒敌,只要微臣在,绝不许一个洋人踏入关城。”

这一番话令慈禧及荣禄耸然动容。刚才俩人已经谈了应对之策,因董福祥所部甘军西进,去西安变得不安全了。最好留在太原,等待时局之变。但对于守卫太原,慈禧却无一点点的信心。召龙谦来,便是让他带兵挡上一阵,给朝廷再次逃跑争取点时间。因为朝廷眼下除了太原,真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落脚之所。但龙谦有理有据的一番话,极大地提振了慈禧的信心。

“唔,依你之见,洋人不会举全军西犯了?”

“是。微臣以为,洋人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退思果然知兵!若是派你前往御敌,需要什么条件?”

龙谦等的就是这句话,“禀太后,微臣麾下,不过千余精兵。力量还是单薄了些。听说甘肃按察使岑春萱大人曾奉旨勤王,部队就扎在榆次,可否调该部官兵归我指挥,以厚兵力?另外就是枪械弹药,需要大力补充。”

慈禧看看荣禄,点头道,“可以。”

“还有什么?一并说出来罢。”

“太后,还有三件事需太后恩准。”

“讲来。”

“其一,是那英国中将西摩尔。这一路上为安抚其心,微臣与其多有交谈,西摩尔将军颇为感谢朝廷的仁义。所以,微臣带兵走后,务请太后安排妥善之人看顾好这批俘虏。”

“说的是。荣禄,你记下了。”她看了一眼荣禄。荣禄点点头,表示他记下了。

“其二,微臣希望太后恩准就地招募兵勇,充实所部。”

“准了。”慈禧没有犹豫。

“其三,微臣自山东来,抚台袁大人只给了微臣三万两开拔费。先不说阵亡官兵的抚恤,这笔银子,微臣一路上早就花得河干海落了。属下官兵此去娘子关御敌,还望朝廷发给饷银,以激励官兵奋勇杀敌。”

“应当的。荣禄,你来操办此事。”慈禧爽快地答应了龙谦。她出宫是并未带更多的银子,路上的情景她是知道的。

“那,微臣就去准备了。早一日出发,多一份把握。”

“好好,真是我的赵子龙啊。你这就回去准备吧,替我看好山西的东大门。朝廷绝不会辜负你的。”

“请太后放心,微臣只要一口气在,绝不容鬼子踏进娘子关一步!”龙谦斩钉截铁地答道。

第六节军饷

事关朝廷安危,荣禄不敢怠慢,与另外两名军机王文韶、赵舒翘商议后,当即布置相关工作。无论是武器还是银两,朝廷作为“客人”了,手里一点资源没有,只能依赖山西地方。找“相关”领导——山西藩台、太原镇总兵、太原知府等人商议为山东军抽调筹集武器军饷,等了好久,相关的官员才来到行宫。一听军机们的要求,立即大倒苦水,特别是银两,地方官对于荣禄提出的五十万两白银的用度,坚定地予以拒绝,无论是省里还是府里,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五十万两银子是荣禄提出的数字,并不都给山东军。龙谦提出了十万两白银的要求,加上新募的兵勇,摊到每个兵丁,人均不过四五十两。数字听起来是不算小了,但实际并不多。光绪年间,在京师整治一桌像样的酒席,至少要十两银子。袁世凯新军普通士兵的月饷是四两二钱白银,军官逐级上涨。而且山东军的其他开支,包括粮草,都是自备。人家为朝廷卖命,未获一分钱的奖赏,此时要点钱实在不算过分。所以,龙谦提出要十万两白银,荣禄没有反对,立即答应了。按照荣禄的理解,龙谦如果不乘机索要银两,反而值得怀疑了。

荣禄向山地方索要五十万两,其大头要留给朝廷。万一洋兵打过来,朝廷不是还得跑吗?没钱哪里行?

行宫带出来的一点钱,在路上花了大半。剩下的死死捏在慈禧手里,说什么也不出血了。大手大脚惯了的慈禧终于体会到了没钱花的难处,只出不进的日子给了谁也受不了。也不能说只出不进,到了太原后慈禧还是收到一笔“巨款”的,数额有十三万两之多。这笔钱来路很奇特,是一个叫陈宦的武卫中军管带(营长)从北京突围出来至保定的路上“捡到”的,失主是谁,陈宦也不知道。这个陈宦也是个奇人,在无官不贪的满清官场,竟然出了这样一个大公无私拾金不昧的人物。在朝阳门作战负了伤的陈宦带着几十号部下从西直门突出来。去保定的路上捡到巨额银两。在保定听说了洋人打过来,继续西逃,竟然一路带到山西,交给了后到太原的荣禄上司荣禄。令荣禄死死地记住了这个刚过三十的年轻军官。为此。慈禧还召见陈宦并留饭。嗟叹良久,多有慰勉。

慈禧是舍不得将这笔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当作军饷发下去的。山东兵出征的银两,还要着落在山西省。

但事情却不那么好办。省长毓贤被慈禧劈头一瓢凉水浇下来。彻底地心灰意冷,从行宫出来,直接回了家,撂挑子不干了。这也难怪,人家脑袋都要掉了,还指望人家为朝廷筹款,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其实,最不近人情的就是皇家,毓贤临死才悟出这个道理,就是个傻瓜。不过,天下人为功名利禄所累,有几个能堪破的?

荣禄根本就没找毓贤。他直接找来了毓贤的副手们,就两条,朝廷要抵御洋人对山西的进犯,山西要出钱,出武器。

两个要求一说,下面一片叫苦之声。

先说武器,山西的清军都是旧式军队,一半是绿营,一半是由绿营整编而成的巡防营,装备很差,洋枪不到一半,子弹就更少了。倒是前几年整顿绿营编组巡防营,省府从德国人手里买了几门克虏伯大炮装点门面,算是件有威力的火器。

荣禄发了火,枪也就罢了,荣禄知道龙谦所部枪械不少,但必须筹措合口径的子弹十万粒!这是死命令!另外,火炮营要调上去,并且要带上全部的炮弹!荣禄对山西的官员们说,庆王来太原,讲了北京的事。洋兵们可不是菩萨,个个是吃人的主。你们若是想你们的家眷财产遭了洋兵的手,那就拖着不要办!

十万粒子弹还是可以拿出来的,但五十万银两就难了。许涵度大着胆子说,山东军不过千余人,哪里用得了五十万的军饷?太原要支应两宫用度,花钱如流水,山西又是个穷省,五十万白银,一下子真拿不出来。

慈禧是个奢靡的主儿,吃穿用度上那是一点也不肯亏待自己的。从北京到太原的这二十天,算是吃了无数的苦,现在安逸了,故态复发,每日仅新鲜的水果就要好几筐,不是吃,而是闻水果的香气。一帮身边人借此揩油捞钱,搞得太原知府许涵度苦不堪言,又不敢说出来。府库的银子流水般地花出去,现在荣禄说到军饷,他立即表示出不满。他也是在义和团问题上栽了跟头的人,毓贤都保不住命了,自己的的乌纱随时会丢,心里难免有怨气。

荣禄冷笑道,“山西若是穷省,天下十八行省就没有富裕的了。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三天内,务必筹措五十万两银子!不然,等着听参吧。”

荣禄说的不是没道理,山西富裕之名在外,瞧瞧北京那些钱庄,老板可都是山西人!

撵走山西的官员,荣禄又叫来了岑春萱。

岑春萱是广西人,不是汉人,而是壮族人。也算是官宦子弟,其父曾人云贵总督,位列封疆。岑春煊当年在京师斗鸡走马,飞扬跋扈,是名震京师的“京城三恶少”之一。仗着父辈的余荫,累官至二品按察使,本打算借着勤王的机会,在慈禧面前狠狠地露一把脸,没想到遭遇甘军,阻碍了行程不说,还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马。功劳都被名不见经传的龙谦拿去了!山东兵不仅救了太后和皇帝,还带来了数百洋人俘虏,其中还有一个英国海军中将!自两宫进驻太原,当地百姓议论最多的不是流亡在外的朝廷,而是打败了联军的山东兵!民间将山东兵在天津痛击洋人的故事传的神乎其神。连榆次县的许多士绅都自发地去太原慰劳这支给国家挣了脸面的军队。

而朝廷也浑然没把岑春萱当回事。慈禧召见了他,慰劳勉励的话讲了不少,实惠却一点没捞着,搞得岑春萱很是失望。如今连军饷粮草都没了着落,部下怨声载道,让这位性格跳脱雄心万丈的家伙郁闷不止。荣禄要他将部队交给龙谦,岑春萱当即拒绝。

“大人,卑职愿率军前往娘子关御敌!”岑春萱慷慨激昂,“臣官居二品,那龙谦不过是一名记名副将。焉能与臣相比?请大人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

对于部队的战斗力,荣禄却有着自己的判断。山东兵可胜洋兵,董福祥却拿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的数百洋人无可奈何。而岑春萱又是董福祥手下败将,其高下立辨。事关朝廷的安危。荣禄可不能再信将领们的胡吹法螺了。岑春萱忠心是有的。但打仗嘛。他更信得过龙谦。

听了岑春萱的话,荣禄沉下脸来,“太后已有圣断。尔难道抗旨不尊吗?”

这个罪名可当不起,岑春萱退而求其次,“卑职不敢。既如此,卑职愿带兵协助山东兵御敌。”

“这倒是可以。”荣禄略微想了想就答应了,“不过,此去镇守娘子关,以龙谦所部为主,知道吗?”

“卑职明白。”

清廷总是犯此类错误,尤其在军事上,总是互相掣肘,很难事权统一,典型的记吃不记打。

不过,岑春萱并未成行,他的好运来了。毓贤被罢免了巡抚,慈禧一时间也找不到的合适的人。岑春萱品级摆在那儿,于是便命岑春萱署理山西巡抚,出征之事自然也就搁下了。岑春萱带来的那些甘肃兵,自然成了他的巡抚标营。

龙谦得了圣旨,回去安排行动事宜。大家对脱离朝廷总体上感到高兴,往娘子关方向去,等于向山东近了一大步。但这段时间驻扎城南郊外军营,吃的好睡的足,又有些舍不得离开。龙谦发现了这个苗头,立即召集连长以上军官开了会,讲明了此次行动的意义,不仅是挡住洋兵进入山西,更主要的是要创造回山东的机会。

“我判断,联军进攻山西的兵力不会多。而且作战意志不会坚决。他们打北京是为了救使馆,打太原只是单纯地威胁朝廷了。所以,这一仗不难打。我们并非单独作战,据他们讲,娘子关一带有兵驻守,有三个巡防营之多,人数上千了。山西兵保卫自己的家乡,作战的动力是有的。娘子关为天下雄关,扼守自冀入晋的要道,易守难攻,单事防御,把握很大。何况还有炮兵助战,取胜不难。”

岑春萱要求参战的事,龙谦根本不知道。

蒙山军的军官们对打仗没什么畏惧,鲁山提了军饷、粮草及弹药等问题,龙谦说这些我都跟朝廷提了,大家放心,事关他们的安危,他们总会解决一点的。

“现在做几件事。第一,贴出招兵榜,不光在城里张贴,而且要到附近几个县城去贴,阳曲、榆次、清徐,都要张贴。写明参军即给八两银子的安家费。能招多少招多少,这些人不能打仗,至少能将现在的民夫队腾出来。第二,将民夫队的人编入各连,不愿意参军的每人发给五两银子。俘虏不管了,移交荣禄派来的人,他们马上就到。这两件事都由蓝心治负责。第三,后勤科立即采购物资,特别是棉衣,能买多少买多少。买不着成衣,棉花布匹多买一些。连树鹏负责,后勤科先留在太原,晚一些走,娘子关一带是山区,这些东西不好解决。第四,鲁山带司徒均及骑兵连先期出发探路,实地勘察地形,联络驻军。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

大家觉得司令都想到了,起立敬礼,各自安排去了。连树鹏留下来,说招兵的钱肯定不够了,即使只招300人,他也拿不出钱了。龙谦说没关系,银子马上就有,不用担心。

从天津招募一路跟到太原的民夫队已经融入了蒙山军,绝大多数都表示了愿意参军的意愿。有这近三百人的补充,现有的连队实力会得到部分的恢复。

吴永听说龙谦部又要出征。跑来军营,说他在太原的清和元饭庄订了饭,请龙谦及蒙山军诸位首脑赴宴。龙谦立即答应了,留下石大寿和蓝心治执勤,带着鲁山冯仑叶延冰杜三立等人进城大吃了一顿。吴永很怀念这一路的友情,对龙谦说很想跟你们去打仗,但我手无缚鸡之力,去了也是添乱。我已经写了一封给李鸿章大人的信,与朝廷给李相的诏书一起带过去了。我将你推荐给他老人家,希望你能帮到他。

龙谦一愣。他知道李鸿章将要扮演的角色。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跟李鸿章办这件注定要挨骂后世的差事。“永川兄,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怎么能不征求我的意见贸然写信给李大人呢?我是个军人,只会打仗,哪里能帮到他?”

“退思老弟。”吴永几杯汾酒落肚。脖子都红了。“一路上数次听你分析各国间关系,钦佩无已。也只有像你这样在海外长大的人才能如此精辟地判断出纷乱的局势来。大才槃槃,绝不限于军事。李大人求贤若渴。绝不会埋没老弟的。”

鲁山等人没听懂两人的对话,龙谦也没法子几句话说清楚,“永川兄,你将我害了。”他皱着眉头想事情,喝酒的兴致是一点也没了。

鲁山第二天早上便带司徒均和骑兵连出发了。下午的时候,龙谦正在向荣禄派来的京营一名姓成的副将移交洋人战俘,卢广达跑来说有人求见他,是来送银子的。龙谦让那人先等等,点清人数完成移交后又和西摩尔将军谈了一刻钟,要西摩尔修书一封,揣在怀里,然后与西摩尔握手道别。

来人是一个姓贾的榆次青年,一口的山西话,方面大耳,一脸的富态。他说他叫贾继英,是大德恒钱庄驻太原的襄理,来为山东军送银子来的,说着掏出了几张银票交给了龙谦,“龙大人,草民久仰山东军的战功了。许涵度大人为贵军筹措军饷,找到了敝号。这十万两白银,草民一定要亲自送来,想一堵天下强军的风采。”

半晌,龙谦才明白这个姓贾的青年是来干什么的,“请坐,贾先生,这么说,是太原府从你那里借钱给我们?”

“是。许大人手头紧,拿不出钱来,求到敝号,而且要求今天务必办理。草民心想,山东军这次出兵是为了山西百姓,我哪能不尽力呢?”贾继英笑着说。

“据我所知,票号起源于山西,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你是经理,不是东家吧?”

“不是。东家在祁县。”贾继英回味了一下,“大人说的真好,经营权和所有权,真是精辟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