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wa)-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机炮连,跑步前进。”连长的命令传了下来。

蒋红山上校跟随机炮连进入了燃烧的村庄,村口当街躺着一具尸体,两个士兵押着五个俘虏过来,“赶快送团部审问。”蒋红山喊道。

上士认出了团长,大声重复了命令,“是,赶快送团部审问。”

“你们营长呢?”

“没见到……我是9连的,敌人已经上来了……”

村子西南的爆炸声和枪声越来越密集,估计是3营和增援的敌人接火了。蒋红山拔出手枪,对押送俘虏的上士叫道,“不要走了,团部就设在这里。”他对跟着他的警卫说,“跑步回去,命令2营赶紧上来。”

3营立足未稳便遭到了德军的反击,追逐着德军冲出村外的3营被赶了回来,一度时间又被德军夺回了半个村子,3营和德国人在村子里逐屋争夺,隔着十几米互掷手榴弹,在2营抵达后再次将德军赶出了村庄,由于地形不熟,蒋红山传令部队停止进攻,就地构筑工事等待天亮。

24团转入防御后,德军的反击也停止了。爆响了半夜的枪炮声沉寂下来,蒋红山检查了顶在前沿的3营阵地,派人联络了从右翼迂回的1营,并向南北两翼派出了警戒部队,然后回到了临时设立的团部。

团部配有德语翻译,蒋红山上校亲自审问了俘虏的德军,确认对手的番号是德20军,敌情通报中赫赫有名的王牌军。

“只有一个20军?”蒋红山有些不信。

被俘的德军最高军衔是个中尉,胳膊负伤了,被胡乱包了一条绷带,鲜血不停地往下滴,俘虏脸上有一大块乌青,赌咒说他说的完全是实话。

“立即报告师部。”蒋红山对参谋长说,“派人将这个中尉送师部,给他重新包扎下。”

一个军就将21军打的落花流水?蒋红山有些不信,派人将本团收容的21军散兵找来,详细问了情况。溃兵都是63师187团的,得知这个村子原是187团团部所在,溃兵中军衔最高的是一个少尉,在蒋红山上校面前不停地发抖,担心会按临阵脱逃的军法受到处置,蒋红山现在顾不上处理他,详细了解了少尉所接受的命令和经历的战斗,确认187团朝卢布林市区方向突围了。

“将他们押送后方,交他们部队处置吧。”蒋红山冷冷地说。

“看来21军主力缩回卢布林了,63师……”参谋长斟酌着用词。

“21军给国防军丢脸了。如果敌人仅是一个军的话。”蒋红山说。“如果情况属实,我们可以在这里狠狠教训一下德国人。伤亡情况统计出来了?”

“还在统计。主要是3营,其他不要紧。”

“3营干的不错!”蒋红山肯定了3营主动攻击的精神,“军里马上会有命令。抓紧让部队休息。这一路狂奔给累坏了。”

的确。当关兴顺准将在凌晨3时来到24团据守的村庄时,到处看到正在酣睡的官兵。

“军部决定我师正面突向卢布林,敌人应当就是一个军。阎军长已经跟21军沟通了联系,他们的南面,西面都有敌人,由此推断我们的正面之敌不超过一个师。明天早上七点整发起攻击,22团在你们的左翼,23团在右翼,炮团掩护你团方向,他们正在你们身后构筑阵地。你团不必等友邻部队,有没有问题?”关兴顺问蒋红山。

“没有问题。”

“那好,就这样办。我的师部就设在这里了,你赶紧搬家吧。”

蒋红山立正答了声是。看看表,距离预定的进攻时间只剩三个半小时了,他必须研究布置各营进攻的方向和位置,还要和炮兵协商,时间很紧张,“请允许我安排进攻事宜。”

“允许,你去吧。”关兴顺准将的时间也很紧张,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了村庄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的时候,炮8团的24门75mm榴炮的轰击拉开了进攻的序幕,8师的三个步兵团在两个小时内先后投入了进攻。

关兴顺准将在24团夜战夺取的村庄建立了观察所,尤其关注位于中路的24团的攻击。和一般部队不同的是,在8师,24团这个番号排在最后的团队却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所以关兴顺才将该团充作了全师的前锋。在关兴顺看来,只要24团达成中路突破,这仗就赢了。不就是20多公里吗?搞得好今天就可以突入卢布林跟21军会师。

关兴顺不去考虑跟在自己身后的两个师的任务,既然军长下令突入卢布林,那就简单了。

但24团的攻击却不顺利,在一片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德军构筑了坚强的防御阵地,24团在炮兵的掩护下接连发起了两次营级规模的攻击都被打了下来,望远镜里,关师长估计两次冲锋至少付出了100人左右的伤亡。

“叫蒋红山停止攻击!问一下22团的位置!”关兴顺焦躁起来。

很快,蒋红山上校来到了临时师部,“师长,不能停止,我要求全团出击!”

“我不是叫你停止吗?正面敌人的火力太强,等侧翼支援一下就好办了。”

“我的兵还钉在敌人前沿,你让我怎么撤?”蒋红山朝西一指,“3营还钉在阵地前,我要求全团出击,一锤子砸死它!”

从24团左翼发起攻击的3营的确还钉在阵地上,灌木林挡住了师部观察所的视线,使得关师长看不到3营的战况。当攻击失利时,党营长没有指挥部队退回攻击阵位重振队势,而是命令部队就地卧倒寻找掩体,和德军激烈地对射起来。这是没办法的事,看过地形后,党顺礼少校发现撤退很难,那样做所遭受的伤亡不比进攻少。

而部队已经红了眼,昨晚到现在,这个主力营已经承受了重大的伤亡。

步兵在做再次攻击前的调整,机炮连的四挺重机枪和四门迫击炮则拼命压制着德军的火力,为步兵撕开调整做火力掩护。

班长、重机枪手张狗娃的重机枪阵地就建在一块高地上,所谓高地,不过比周围地势略凸出一点而已。匆匆架好机枪后,张狗娃上士便开始了他疯狂的射击,一连打光了两个弹箱,对面的一挺重机枪被他彻底打哑了,但副手周钦义拎上来的子弹打光了,“班长,我去取子弹。”不等张狗娃放话,周钦义爬起来便往后跑,心急忘了隐蔽,一梭子机枪子弹钉上了他,从右腰到左肩,一排血洞出现在这个年轻士兵的背部,周钦义一声不吭就栽倒了。

射手和副射手是形影不离的战友,目睹了小周的阵亡,张狗娃叫了一声便跳起来,尚未跑出半步,一颗子弹将他击倒在机枪阵位上。副班长卢兴明匍匐着爬过来,见张狗娃还活着,神智也清醒着。子弹击中了张狗娃的肩部,却不致命。

“班长,我送你下去。”用急救包简单处理了伤口,卢兴明向班里的另一名士兵招手。

“胡闹!别管我,赶紧的拿子弹,部队马上要冲锋了,不要让机枪停了……你来打……”张狗娃上士努力移动身体,让出了射击阵位。

子弹送上来了,冲锋的哨子也吹响了,卢兴明接好弹链,抹了把泪水,喊道,“周钦义,兄弟给你报仇了……”重机枪再次呼啸起来。

当22团在24团侧翼投入进攻后,德军无奈撤退了。中午时分,8师进抵德军匆匆构筑的二线阵地。如上午的血战再次上演,冲锋,反冲锋,不同肤色的两支军队为了各自的国家殊死搏杀着,成百上千名风华正茂的青年血染疆场。

关兴顺准将以为今天不会突破德军阵地了,一直没使用的23团仅仅一个下午就付出了400左右的伤亡!他叫停了进攻,用无线电报要求军里调炮兵支援。然后召集手下的主要军官开会,拒绝了蒋红山提出的夜袭意见,认为部队连续行军作战过于疲劳了,“今晚不打了,明天再说。反正军长也没有要求我们今天就进卢布林。”

“21军那帮东北佬怎么搞的?真的被德国人打残了?我们已经攻到了他们门前了,为什么不接应一下?”

“不许评说友军!先跟你们打个招呼,等跟21军会师,不许胡说八道!这是军长反复要求的,再跟你们说一遍。”

会议结束后不久,关师长接到前沿的报告,说德军好像撤退了。关兴顺不放心,将侦察营撒了出去。侦察营整天练习的就是夜战摸岗,横竖不会吃亏。尚未接到侦察营的回复,最前沿的22团来人报告,德军确实撤退了,部队正衔尾紧追。

“胡闹!谁让你们追击的?”关兴顺大怒,担心22团中伏,急忙通知其余两个步兵团协同行动。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撕碎了夜晚的宁静,迫击炮和突击炮的爆炸声也加入了合唱,偶尔夹杂着榴弹炮震耳的轰鸣。

关兴顺以为是21军出击导致了德军的撤退。实际情况是左翼7师的有力穿插动摇了德军的防线,德军判断自己无力阻隔两支华军的会师后主动向西撤退了……疲惫不堪的第8师连夜西进,在凌晨与出城接应的21军部队会师了。

ps:最近特别忙,如有断更,敬请原谅。过了这几天就会正常。

第二十二节波东战役三

在北路第3军为击破德军封锁与困守卢布林的21军会师而连番血战的同时,南路主力之战也打响了。

张作相在卢布林遭到德军两个军攻击陷入危局误导了石大寿,他以为在维斯瓦河东岸的德军已经逸出了他的预设战场,尽管遵王明远将令赶至第2集团军指挥部的熊勋中将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不太可能。熊勋是从时间上推算的,从11月下旬德军发起攻击,斯塔洛瓦沃拉陷落是11月28日左右,21军全面接敌是12月3日,五天时间里德军能运送多少兵力?根据军情局关于东线德军装备情况的报告,德军没有配备多少汽车呀,全靠两条腿而且依靠一条公路,德军即使是不吃不睡的铁人也不可能将两个军投放到卢布林!熊勋的计算是三个师,这是上限了,而且这股击败21军的德军还不可能携带过多的辎重!

不要相信21军胡扯!在维斯瓦河东岸的德军还在斯塔洛瓦沃拉附近,最大的可能是在热舒夫和斯塔洛瓦沃拉之间!

这股敌人预计兵力在6~7个师,由于远征军是逐次投入,熊勋提醒石大寿注意德军设伏以待,远征军南下的消息无法彻底瞒过德国人,德军飞机屡次轰炸利沃夫,不发现公路上庞大的华军车队是不可能的。熊勋由此建议,远征军主力不再分兵,将五个军抱在一起,循利沃夫——热舒夫大道西进,第一步先南下夺回克拉科夫这个要点。此举将对陷入苦战的俄第11集团军以有力之支援,最好能在克拉科夫东南的德军歼灭或击溃,封闭波兰战役南线德军的总突破口和补给枢纽,视情况再决定打击维斯瓦河两岸德军的一股。至于卢布林方向,有第3军接应,21军不需过多忧虑,实在不行,3军和21军可以东撤退回乌克兰。

熊勋进而提到了5军和9军,建议总部将这两个得到休整和补充的军西调利沃夫方向,和3军、21军组成一个新的战役集团。必要时直接增援华沙方向之俄军。

熊勋计划等于推翻了叶延冰之前设计的在克拉科夫至卢布林之间分割歼灭德军的计划。将打击的重点分别转向了南方和北方,将远征军一分为二至于两个互不相连的战场。

石大寿却不能同意熊勋的建议。他现在被卢布林战局左右了,最大的担心不是21军被歼灭,而是德军越过利沃夫攻击华沙。一旦南北两路德军在华沙以东会师。俄军西方面军将陷入合围!虽然在德军的后方有中国远征军。但数十万大军被合围则意味着补给断绝,以西南方面军在克拉科夫和保加利亚表现出的战斗力,石大寿真的不敢设想西方面军被合围后的情况。一旦俄军波兰战线彻底崩溃,且不说远征军将要承受的巨大压力,光是政治上的责任就背不起!

总统为何免去取得罗马尼亚大捷的叶延冰的职务并将其召回?石大寿绝不敢再犯这类错误。何况,21军也不容有失,如果开创一个整军被歼灭的战例,他的军事生涯也差不多到头了。当然那种情况下追究责任他不是那个最大的,但毕竟他已出任波兰方向前敌总指挥,责任他不背要谁来背?

所以,石大寿并没有接受熊勋的提醒,一面严令北线第3军向卢布林靠过去以解21军之厄,另一方面则督率所部五个军从利沃夫兵分两路直扑波兰,南面以10、12两军为一路,从卢巴丘克沿桑河左岸扑向斯塔洛瓦沃拉,南路三个军(7、15、16)循热舒夫至——登比察大路前进,向北转向斯塔洛瓦沃拉。

石大寿当然履行了程序,他向留守文尼察的王明远上报了自己的决定,王明远迅速回电表示同意,特别指出了卢布林,明确要求卢布林必须确保,不准德军一兵一卒越过卢布林。

熊勋在石大寿之后也将自己的意见报给了王明远,并且指出,他留在南线并无作用,请求返回文尼察。

王明远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文尼察总部评估了两位集团军司令截然不同的作战计划后,倾向熊勋计划的参谋占了上风,留在王明远身边的第1集团军参谋长薛晓才就是熊勋计划的支持者。

王明远一面关注着卢布林方向的战事,一面思考着远征军布局,在12月9日作出了决定,调5军和9军至卢布林方向作战,重新调整了远征军指挥序列,以5、9、3、21军归第1集团军指挥,卢布林方向战局由第1集团军负责,在熊勋中将归来之前,第3军和第21军直接受总部指挥。

这等于部分接受了熊勋意见,却没有修正石大寿在热舒夫—斯塔洛瓦沃拉方向的部署。

一位西方著名军事统帅曾著文指出,战略是一种应急措施。德军第20军在卢布林方向的得手调动了华军,使得远征军高层患得患失起来。当然,如果21军击退德20军对卢布林的进攻,情况会有所不同。在任何时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目标都是军事学的铁律。但波东战役却背上了政治的包袱,军事部署就不无值得商榷之处了。

12月10日,焦虑中的王明远上将终于收到了第一个好消息,阎树林少将的第3军在卢布林东郊击穿了德军的防御线,正在向卢布林挺进,预计最多十二个小时即可与21军会师。其第7师向南迂回顺利,未遭遇有力之抵抗。阎树林少将判断卢布林方向之德军最多三个师,绝非之前通报的有六个师之多。

这个消息基本打消了王明远的顾虑。他一面命令阎树林继续向西攻击实现与21军的会师,一面令张作相向东接应。力争合围并歼灭德军一部。王明远在电报中通报了调整指挥序列的决定,明确指出,在熊勋中将未就位前,卢布林方向的战事由阎树林少将统一负责,要21军接受阎少将之指挥以协调两军之动作。

电报发出后,王明远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即南线的压力加重了,如果德军主力不在卢布林,那么他们在哪里?10日晚七时,王明远急电石大寿。指出德军在斯塔洛瓦沃拉方向有一个重兵集团。要石大寿着意应对。由于卢布林局势缓和,北线危机顿解,南线之进兵必得慎重,如能在热舒夫至斯塔洛瓦沃拉之间抓住德军主力当然很好。如果不行。则集中兵力北进卢布林。争取歼灭德第20军,视情况再定下一步行动。

次日凌晨三时十分,已经睡下的王明远被薛晓才叫醒。看过石大寿急电后大骂了两句,骂谁,薛晓才也没听清。因为石大寿报告,循桑河左岸西进的第10军遭到了优势德军的突袭,前锋第29师与主力之间楔入了德军重兵,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中,根据10军的报告,德军暴露的师级番号有六个之多。

“熊勋不是提醒他注意德军设伏以待吗?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程建国不是调了一个联队的飞机到利沃夫吗?为什么得不到准确的情报?”

“近日那边一直是阴天,云层很厚,飞机侦察很不利。而且,那一边地形很复杂……”

“12军呢?吴佩孚在哪里?”王明远想起了在罗马尼亚打穿插成就大名的吴佩孚。

“他应当在10军的后面。”薛晓才回忆了一下之前接到的电报,“吴佩孚在桑河北岸。”

“该死!真是该死!这个石大寿,怎么搞得嘛。”王明远嫌电灯不亮,又拧亮了手电照着地图使劲看。指挥官最忌主动权的丧失,现在第29师陷入重围,石大寿就被德军拿去了主动权。

“司令,我们离前线太远,不宜乱发指示……”薛晓菜提醒道。

“石大寿的决心呢?为什么不说?”王明远气愤地将手里捏着的电报扔到了地上,“立即沟通与第10军的联系,要蒋存先上报详细情况。”

经过难熬的等待,一个小时后,石大寿的电报先到了。第2集团军司令部判断维斯瓦河东岸德军主力集中在了斯塔洛瓦沃拉以东,初步判定攻击第10军的德军应有3个军共8~9个师,石大寿决定命第第12军渡过桑河,与10军靠在一起就地固守,牢牢吸住德军,他则指挥手里的三个军加快行军速度从登比察循大路北上增援过去,力争在斯塔洛瓦沃拉打一个大歼灭战。

“也只能如此了。”王明远盯着地图看了一气,“要他注意自己的南边吧,别在南面出问题!那边也有德国人!”

王明远预感到了对手的高明。

“看来之前的判断都是错的,这一路德军绝不止10个师。地形不熟,敌情不明,这仗真他妈难打。”薛晓才叹了口气。

听熊勋的意见就好了……王明远心里懊悔不已,“给石司令回电,总部尊重他的决定。我们进行波东战役的目的是什么他清楚,绝不能出现成建制部队被消灭的情况!与29师的联系要尽快打通。”

给石大寿的电报刚发出,第10军的电报到了,毕竟身处前线,第10军军长蒋存先中将的电文对战场情况的描述就详细了许多:位于桑河西岸的第10军受到德军五个师的夹击,突前的第29师与军主力之间楔进了不少于一个师的德军,29师三面受敌陷入苦战,军主力在抵抗来自北面和攻击的同时,正在努力击破西面德军,向29师靠拢。蒋存先在电报里建议吴佩孚的12军迅速北渡桑河,与自己靠在一起。

“10军是北方军基本部队,战斗力不用怀疑。司令且宽心,即便德军有**个师也不怕,等12军加入战团,局势将会缓解。”薛晓才宽慰道。

“我是担心29师被冲散!如果抱成一团最好……直接联系29师!”

天亮后,29师的联系尚未建立,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在热舒夫以北发现了德军,位于第2集团军最左翼的第7军已经接火。

“很明显,这一路德军的任务是钳制石大寿向北的增援!我担心维斯瓦河西岸的德军调过来了,他们的目标是我们!”薛晓才得出了结论,“司令,要不要通报俄方?这种情况下,俄国人的压力就小多了。”

波东战役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展开了。本来处于绝对自由的远征军主力甫一进波兰就陷入了被动。王明远低估了鲁登道夫和霍夫曼的能力,猎人反而成为了猎物,这在战争史上是常有的事。

王明远在签发每一份电报时都感到了深切的痛苦。他的每一个决定都要写入阵中日志,这是司令部条令所规定的。他不是担心自己负战败的责任,而是担心国家承受不起战败的损失。作为首任国防部长,他在那把椅子上坐了六年半,国防军每一个师,每一个军的组建都经过了他的手,他对这些部队的历史沿革如数家珍,对每个师级以上主官的履历了如指掌。他更清楚国家军备的家底,总统是用国防军来赌国运啊。组建远征军,国防军调出了整整9个军,占国防军现役军的三分之一强!三个独立重炮师的两个调给了远征军,重装备的三分之二(大口径火炮,汽车以及珍贵无比的飞机)也配给了远征军,导致国内一些“二等师”没有了炮兵。打仗就是烧钱,一发大口径炮弹要耗掉一户家庭三个月的生活费!总统在出发前曾开玩笑对他说,不要心疼钱,会有人替我们出钱的!你只要打好仗就可以了……接任远征军司令官后对于战争的耗费总算有了深切的了解,这种仗岂是我们那种穷国打的?也只有总统才有这样的气魄……就算不去考虑耗费,总不能成建制丢掉部队吧?

王明远在作战室沉思着。在参谋们眼里,司令官不愧是跟随总统起兵的元勋,这种临阵不乱的静气就足够自己学一辈子了。他们都读过一些纪念广州起兵的文章,难怪人家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就能独当一面……他们岂能明白王明远此刻胸中翻腾的巨浪?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存亡!

王明远甚至羡慕被撤职回国的叶延冰了,发现自己承受压力的能力真不如叶延冰!叶延冰在罗马尼亚打的潇洒自如,给总参的电报他都看到了,从中读不到任何一点犹豫和痛苦。为何轮到自己就如此艰难?都说运动战是国防军的取胜法宝,又有谁能理解运动战对统帅的压力?如果是保持一条完整的战线,自己何至于如此患得患失?

第二十三节波东战役四

北线,卢布林。

接到阎树林少将的敌情分析出击命令的电文后,张作相和郭松龄终于醒悟过来,攻击自己的德军根本就不是两个军高达6~7个师!怨不得他们这两日对卢布林的强攻感觉乏力呢,那根本就不是什么试探性进攻,而是敌人的主力都部署至两翼后对自己猥缩于市区主力的牵制性行动!竟然将21军唬住了,连出城接应增援而来的友军都畏首畏尾!

这下子算是将老长官的脸丢尽了!张作相真不知道将来如何面对老长官,卢布林一战,先不说21军遭受了近七千损失(含失踪),关键是打掉了21军的气势。当初还信誓旦旦地向上峰拍胸脯呢,说21军都是关东子弟,适应寒区作战云云。实战一比较,比起人家都是南蛮子的第3军真的差远了,将领眼光不如,士兵的拼命精神也不如!

当初中枢调老长官进京,张作相与老长官的亲信圈子密谋如何抗拒这道“削藩”令,张作相当时是少数派,主张老长官接受任命赴京。已经离开军队到地方上当了副省长的常阴槐大骂他是被中枢招安的叛徒,他没有申辩。他是建立在力量的对比之上的,老长官所依赖的力量就是一个21军,而北方军区常住四五个军,光是辽宁一省,就有锦州的10军和昌图的9军,特别是第9军,那是国防军三大王牌之一,鲁山元帅的起家部队。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都高出21军不是一点半点,老长官是聪明人,怎么能看不清形势?至于日本人更是靠不住!在山东战役之前,日本人一直因铁路建设问题跟东北交涉,希望获得更多的筑路权,但被郑双庆等人严词拒绝。山东战役之后,日人的气焰大为收敛,连山东战役间调关东州增援的那个师团也调回国了,常阴槐所说的拉住日本人对抗中枢的法子且不说卖国大节,关键是根本不靠谱!果然。老长官在三天后回电中枢。表示接受中枢的任命,带着家眷去了北京。临别之际,老长官将他叫到家里,叮嘱他带好部队。看顾好这点血脉。21军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只要21军在,大家就不会没前途……

言犹在耳。但21军出国第一战就打败了,很丢人。如果对手真是两个军6~7个师还好说些。毕竟面对的是号称天下第一强军的德军,但如果真如阎树林判断的只是一个军,21军以逸待劳打成这样,将来真不知会是什么结果,被国防部裁撤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顾不上羞愧,现在只剩下戴罪立功了。张作相和郭松龄在确信左翼已与3军建立直接的联系后,决定立即组织发起反击,争取将德国人咬住吃掉一块以挽回声誉。但部队从固守转入进攻是极为复杂的事,还涉及到与第3军的协同问题,王明远总司令已经明确21军接受第3军指挥,所以他们将自己紧急拟定的向南反击击溃南面德军后向东迂回与第3军包围歼灭卢布林东郊德军的方案报给了阎树林少将,阎树林迅速回电,“7师向南迂回,在确保卢布林安全的前提下应以主力向西南出击以截断德军西撤之通道。”

12月13日,就在南线主力会战进入**之际,卢布林攻守逆转,从东面进攻的第3军主力将德军第20军压向了西南,自卢布林出击的21军61师附带62师一个加强团向南发起反击,击退了德军。德军果然向西南方向退却,但21军出击部队和迂回截击的第3军第7师未能按照阎树林少将规定的时间会师,德军第20军主力逸出了合围圈,华军只抓住了德军殿后部队约一个团,在维斯瓦河东岸将其歼灭,连同第3军在卢布林东郊战斗所获,卢布林反击战总计歼敌约5000,其中俘虏1500,缴获大炮21门和大批军资。华军在卢布林战役中损失9000人余人,绝大部分是21军的损失。

12月15日,卢布林战役降下了帷幕。这一天傍晚,第1集团军司令官熊勋中将抵达卢布林,凌晨2点,熊勋中将召集21、3两军师以上军官召开作战会议。

熊勋没有指责21军的失败,也没有表扬第3军的解围,他甚至没有跟阎树林和张作相握手寒暄,开门见山,首先通报了南线最新战况,“……情况就是这样。第2集团军五个军跟大约12个德军师和2个奥军师搅在一起了,由于布势不利,我军并未发挥出兵力优势。第29师的困境捆住了第2集团军,使得石司令放不开手脚南向反击德奥联军……在5、9两军尚未抵达战场前,我们怎么办?我想听一听你们的意见。”

无论是阎树林还是张作相,都跟熊勋不熟。认识倒是认识,阎树林在蒙山军勤王之役后期的娘子关之战中就认识熊勋了,那是熊勋已经是连长,而他只是刚“入伙”的新兵,之后熊勋跟随鲁山便去了东北,阎树林却一直在第五镇缓慢地升迁。张作相也早认识熊勋了,但没有任何交情,熊勋建国后一直在外蒙带第5军,接任第9军军长后在北满,除了北方军区范围很大的会议,一般也见不到面。但熊勋在远征军已是名将,罗马尼亚战役证明了人家的能力,如今更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了。

“熊司令,既然如此,不如我军全军南下,先配合石司令的第2集团军歼灭南线敌人。”张作相看熊勋望向自己,小心翼翼地说道,“职部在卢布林打的不好,愿为先锋以戴罪立功……”

“不要提什么戴罪立功。”熊勋摆摆手,“胜负乃兵家常事。何况,21军守住卢布林就是胜利。阎军长。你的意见呢?”

“我担心德军这次有一个针对我军的大阴谋……在5军和9军没上来之前,决不能全军南下。我建议还是留辅忱(张作相字)兄于卢布林,职部南下策应第2集团军以解其困厄……”

“不,还是应由我部南下作战……”郭松龄叫道。

“阎军长,贵部伤亡如何?”

“除第8师有所损伤,主力实力尚存。”阎树林起立回答。

“卢布林有多少俄军?”熊勋问张作相。

“战前大约有4500人,但战斗部队只有一个不满员的团。我部接管卢布林防务后,俄军就撤走了,带着他们的辎重。”

“我同意阎军长的部分看法,”熊勋慢吞吞地说。“德国人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