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wa)-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巨大的欢呼声响起。周围的学生们尽情地欢呼着。声浪震耳欲聋。

龙谦快步走下台阶,穿过欢呼的人群,朝着**方向大步走去,阅兵总指挥、首都卫戍区司令官石大寿迎上前来。立正。敬礼。中气十足地大声报告,“报告总统,受阅部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龙谦举了下手,随即等上了打头的第一辆敞篷汽车,石大寿则上了第二辆。军乐队奏响阅兵曲。两辆汽车以时速五公里的速度缓缓向西开去。

高官们在方声远和王明远的带领下回到了**城楼,陈超看不清龙谦乘车检阅部队的情景,但很快,龙谦和石大寿的车辆返回了,陈超看见龙谦快步走上城楼,广场上发出巨大的欢呼声,打头的第一个方阵,国防军仪仗队方阵已经高举军旗,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来了。

站在城楼上的国安总局局长江云和警政部副部长兼首都警察厅厅长许公持对视一眼,双方都读出了对方的轻松。到了现在,最危险的时刻终于过去了。之前纷至沓来的情报让两位负责国庆典礼安保的高官紧张万分,就在今日,两大强力部门还拘捕了四人,三个人是在混进阅兵场时被抓获的,第四个已经成功混入了广场,被国安总局的人识破,现场缴获两枚自制的炸弹和两把手枪。天晓得还有多少隐蔽的刺客!而总统今天的活动很多时候是彻底暴露在外面的,比如登上广场临时布置的讲话席宣布中华共和国成立,是最危险的几分钟时间,尽管广场周围所有制高点都做了布控,谁敢说万无一失?而总统乘坐敞篷车检阅军阵之际也是刺客下手的绝好时机。神枪手出身的许公持强烈反对这两个议程,但无效。整个过程中,为龙谦安全捏着汗的江、许二人根本无心观看过程,直到龙谦返回城楼,标志着主要危险已经消除了。

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参加国庆典礼的人们没有见过如此震撼的阅兵式,特别是当方阵进入观礼台区域,齐步变为了正步,横竖各十二人的队伍整齐划一,从哪个方向望过去都是令人不可思议的直线,士兵们手里的枪刺闪着寒光,皮靴重重敲击着地面,震动着每个人的心灵,让观众,特别是广场的学子和百姓代表们陷入了一种痴狂。

这就是我们的军队!

仪仗队之后,一个个的方阵走过来,旗手高擎的军旗上绣着部队的番号或荣誉称号,“济南军事学院”、“保定陆军士官学校”、“福州海军军官学校”、“元勋团”、“德州守备英雄团”、“汀泗团”、“锦州团”、“骠骑团”、“林家桥团”……年轻的士兵们组成的方阵像一座座移动的群山,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尤其是北京各大院校的学子们,几乎要将巴掌拍红了。

城楼上的将军们比文官们的心情更为激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从蒙山走出的元老耆宿,经历了这支军队成长壮大的所有过程,他们的情感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

“延冰!六师应该不止出一个英雄团的!可惜了另外两个旅了。十八旅不必说了,老曲的十六旅功劳不在十七旅之下啊。”中央军区司令官封国柱指点着走过**的德州守备英雄团对调任东南军区的叶延冰说。

“是啊是啊,我上报了三个团。结果只批了一个团!”叶延冰压低了声音,“司令说以后的仗多的是,急什么!好在营连级的荣誉给了不少。六师真是好啊。”

第六师是国防军王牌主力之一,她浸透了叶延冰的心血,如今却在封国柱的统御之下了。

“嘿!好像一师弱了不成。有机会建议一下,让老1团和50团做一个对抗演习。”

“德州团再凶。也不敢赢元勋团啊。那可是全军的老底子。元勋团若是输了,不止是你,我们每个人的面子都挂不住。”叶延冰笑笑。

元勋团就是老1团,其前身是蒙山军第二营,后来扩编为威胜军右翼第一标,满清陆军第五镇第九协第十七标。蒙山军大半将帅都在这支部队任过职,是有元勋团之称。广州起兵后,攻取衡阳、长沙乃至后来向东南、西北的进军中,该团均有上乘表现。若论反清战役跑路最多,该团恐怕位居第一。但叶延冰话里似乎有不服气之意——该团不过是沾了历史悠久的光罢了。

“好像你有些不服呢。若是搞演习。还应该加上锦州团才是。”

“如果鲁山大哥听到你这番话。该批评你山头思想严重了。”

“哈哈,开个玩笑嘛。”封国柱正色道,“今天这个场合,鲁山是应该在场的。可惜老哥去了唐努乌梁海赶不回来。”

去年全军整编后。军内流传一种说法。说全军最精锐的三个师是1、6、9师。当初的三个方面军正好各一个。而封、叶两人所议论的三个功勋团队正好分布在三个主力师中。锦州团隶属于原第9师熊勋旅,但北方军最出彩的战役主力却是10师和独立骑兵旅担纲的。好在这次对外蒙用兵,9师有了立功的机会。10师却仍在卫戍区。成为了拱卫首都的御林军。

城楼上还有几名特邀的外国武官。虽然迄今为止,中华共和国尚未与任何一国缔结正式的外交关系,表面的原因是中国尚未正式建国,背后的折冲樽俎就复杂多了。但是,德、日、美、英、法、奥六国的武官还是受到了邀请,前来观摩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德国驻青岛参谋长斯特劳斯上校是以武官身份登上城楼的,他拍了拍目不转睛地看着一队队穿越观礼台的中国国防军受阅方阵的奥国武官弗朗茨少校说,“少校,你有什么看法?”

“哦,他们的军服很漂亮,的确漂亮……真想不出中国人竟然设计出如此漂亮的军服。”

“就这些?”

“必须承认,这是我见过的最高水平的阅兵式。真不知他们是怎么训练的……”

“去年的德州战役我去过战场,那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他们展现了一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这是一支伟大的军队,不只是表面展现的这些东西……”斯特劳斯注意到国防军的将军们都在肃穆敬礼,“希望我们和他们不要成为敌手……”

弗朗茨少校笑笑,“上校,您高看他们了吧?可怜的俄国人……他们似乎被吓住了。”

“不,最受打击的不是俄国人而是日本人!俄国人的精力被牵制在欧洲了。不然,他们不会坐视中国人在他们的家门口耀武扬威!少校,您没有意识到吗?中国人的强大对我们并非坏事。”

“当然,不过我不认为他们具备参与欧洲大战的实力。他们能牵制多少俄国人?两个师?三个师?俄国人能轻易动员起三百个师或者更多的军队……”弗朗茨少校的目光瞟向英国武官,见他正与法国武官对下面走过的军列指指点点。真是泾渭分明啊,自德奥意结盟后,双方的对立情绪越来越浓。

“不,如果中国人站在我们一边,意义绝不止此。他们至少牵制20~30个师的俄军。还有,别忘了英国和法国人在远东都有军事基地。”上校停住不说了,他已经知道,德皇已经决定正式与中国新政府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是大使级而不是公使级!并且准备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军事合作。

“哦,上帝!”弗朗茨少校感到德国同行对中国人的评价太高了。

斯特劳斯上校突然看见一位不认识的军官快步跑上城楼,叫过一直以立正姿势观礼的总参谋长司徒均将军,低声报告着什么。斯特劳斯看到司徒均脸色大变。

出了什么事?

“要不要报告司令?”总参谋部军事情报局局长田书榜紧张地盯着司徒均。

“等等,我来处理。”司徒均紧走几步,叫过了国防部长王明远。

“什么?你再说一遍?”王明远被这个消息惊呆了,“不会搞错?不是假消息?”

“不。是真的。我已经核实了。”田书榜沉声道。

王明远望望站在中央正朝下面挥手的龙谦,阅兵式已经结束,群众游行开始了。

北方军区司令官鲁山阵亡!就在一小时前!在这个时候,在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国防军顿失重镇!该不该将这个噩耗报告满面春风的总统?

“不,先不许说!你立即赶回总参。”王明远严肃地对司徒均说。

“是!”司徒均立正敬礼,带着田书榜快步离开。

第四章开国第一战第一节唐努乌梁海一

4月28日中午,唐努乌梁海博勒图斯镇以北约七公里,在呼啸的西风中,纵马赶来的独立骑兵旅旅长迟春先终于放下了鲁山已经冷却的尸体,他用袖子擦了擦满面流淌的泪水,“究竟是怎么回事?”

自感严重失职欲自杀未成的司令部警卫营长易海龙哑着嗓子说,“司令视察了黄司令的部队,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股俄军,他们突然从那里冲出来,”他红着眼指了指西面的一片灌木林,“他们突然开火……”

迟春先突然左右开弓,狠狠地抽了易海龙十几个耳光,“博勒图斯镇不是司令部所在吗?你的警戒线是怎么布置的?为什么不加强侦察?你要自杀?你确实该死!但不准自杀,去,找到那股敌人,把他们的人头给我带回来!”

“是!”满嘴都是血沫子的易海龙立正敬礼。

“等等,迟旅长冷静!”炮兵司令黄锦辉拉住了暴怒的迟春先,“敌人基本被消灭了,还抓了十几个俘虏。”

“你小子也该死!为什么不派兵保护司令?”迟春先对黄锦辉大吼。

这是冤枉黄锦辉,漫说他不负鲁山的警卫之责,他手下的炮兵只有拖炮的挽马,怎么跟得上鲁山所带的骑兵警卫连?

黄锦辉低了头不吭气,心里也懊悔的要死,要是留住司令吃饭就好了……

进军唐努乌梁海就要冒着与俄军正面交锋的危险,尽管军情局及北方军区情报处证实唐努乌梁海地区并无俄国人的正规部队。有的只是警察。但鲁山不敢大意,所以,他不顾龙谦的命令,亲自统军远征唐努乌梁海,决心一战收复外蒙的全部领土。鲁山精心挑选了部队,除了迟春先经过加强的骑兵旅,鲁山还编组了一个大编制混成旅,两个精锐的步兵团,两个辎重团,还有来自郑双庆第9师、熊勋第5师的四个炮营。为了统一管理这些来自不同部队的炮兵。鲁山委任北方军区老资格的炮兵指挥官黄锦辉为远征军炮兵司令官。统一指挥来自不同建制的四个炮营。

“还有你!为什么要让司令去视察炮兵?嗯?”迟春先转向了参谋处长石年奎。北方军副司令官兼参谋长范德平奉鲁山将令返回长春后,石年奎就是远征军事实上的参谋长,负责司令部的参谋业务。

石年奎眼睛红红的,无法回答迟春先的责问。他是鲁山的参谋处长。有什么权力决定司令官的行止?谁又能想到已被远征军控制的博勒图斯镇一带出现了哥萨克骑兵?鲁司令死了。堂堂的军区司令官死于冷枪之下。这如何向总统交代?如何向北方军的袍泽交代?早晨时分,鲁司令还说,今天是我们的开国纪念日。北京不知有多热闹,真想回去看看啊……言犹在耳啊,转瞬之间,生死暌隔了……

“司令有什么交代没有?当时是什么情况?”迟春先逐渐冷静下来,叫回了准备出发的易海龙。

“司令胸口中弹,摔下马昏迷了,抢救……却止不住血,司令醒来后,说部队由你指挥,将他埋在这里就行……”易海龙蹲下,再次嚎啕大哭起来。

“要报告上面……”迟春先再次用袖子擦眼,“先将司令送回司令部,封锁消息,不准让部队知道。”

“是……迟旅长,已经电报长春及总参谋部了……也不知他们收到消息没有……”石年奎艰难地说。远征军带了三部进口自德国的海军型电台,一部跟着鲁山,一部留在了哈特库勒,还有一部远在后方。电报是个好东西,但隔着数千里,中间还有无数山峰,石年奎望望东方纳马纳山的身影,鲁司令预先在那里留下了一部电台作为中转之用,显然,他预料到了信号受阻的情况。现在,北京会收到报告吗?长春会受到电报吗?远征军失去了主心骨,该如何办?还要继续进兵吗?鲁山的计划是继续西进,一直占领唐努乌梁海全境,彻底肃清俄国人的势力,往西,还有漫长的路程呢。

看到迟春先望向自己,黄锦辉说,“迟旅长,我怀疑俄国人出兵了,司令遭遇的,可能是俄国兵的前锋。赶紧将你的骑兵旅收回来吧。”

迟春先吃了一惊。他的骑兵旅是远征军的前锋,目前尚未发现俄国人的正规部队啊,如果……迟春先的脑袋立即大了。

“立即通知部队停止前进,后队变前队,梯次退回博勒图斯!不,多带些人,将他的连都带上!”迟春先对跟随他的参谋说。

远征军目前的位置在唐努乌梁海南翼博勒图斯镇与哈特库勒镇之间。唐努乌梁海是一个内陆湖泊,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0公里。唐努乌梁海西北不到200公里就是著名的北海(贝加尔湖),贝加尔湖西面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要点厄尔口城(伊尔库茨克),那可是不亚于赤塔的俄军要塞,如果俄军从厄尔口城南下至此,直线距离不过300公里,对于剽悍的俄国骑兵,也就是两三日的路程。

而远征军的骑兵主力——迟春先的独立骑兵旅已经前出博勒图斯镇,混成旅一部(一个加强的步兵团)占据了哈特库勒镇,掩护了主力的北翼,混成旅主力正在两地之间,向博勒图斯镇进发。哈特库勒就在唐努乌梁海南端,距离这个大湖不过几公里的路程。鲁山用兵大胆中不失持重,占据哈特库勒显然是担心北面的危险。

迟春先在派出部队通知骑兵旅主力收缩回博勒图斯之后,与黄锦辉等人护送着鲁山遗体回到了远征军临时司令部所在地博勒图斯镇。

下午两点半,为鲁山清洗了身子。换了一身干净的军服并安排人手制作棺木后,在远征军简易的司令部,迟春先召集远征军主要军官开了个会,独立骑兵旅参谋长段兴茂,混编旅旅长阎进东,炮兵指挥官黄锦辉以及司令部参谋处长、后勤处长等军官研究了眼下的局势。

“迟旅长,司令既然有交代,我们听你的命令就是。”阎进东旅长道,“但是,我不建议继续西进了。粮草征集比预想的困难。而且。司令走了……”

“胡说!”段兴茂大吼道,“司令走了,我们更要打!一直打到俄国去,将俄国人杀光!老子跟他们不共戴天!”

段兴茂是鲁山进北满后收编的第一批胡子。从连长一路干到了团长。对鲁山的感情很深。

“老段你冷静些。”迟春先摆摆手,“锦辉你说说。”他更重视黄锦辉的意见。论资格,黄锦辉这位参加过西沽之战的山东老兵比阎、段深的多。

“我同意段旅长的意见。就兵力而言。我军基本完整,靠抢劫或许也能解决粮草问题,天气逐渐暖和了……可鲁司令不止一次说过,唐努乌梁海地区比外蒙情况更为复杂,当地居民对国家的认可已经很弱了,很多人都不会说汉语了,大家也看到了,越往西,汉人越少,连蒙古人都不多了,说不清是些什么民族……抢劫只能更增添对立,这里据厄尔口城(伊尔库茨克)不远,万一俄国人出动正规军,哪怕是来两三个骑兵师,我们就很困难了,关键是武器无法补充,炮弹打一发少一发……还有,总部有明确指示,如果俄国人出兵,必须得到总部的允许……”

听了黄锦辉的分析,迟春先沉默了半晌,转脸问刚进来的情报处长史银贵,“那几个俘虏招了没有?”

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情况,远征军带了好几名俄语通译。

“招了,他们是正规俄军,西伯利亚第3骑兵师,他们的任务是侦察我军的情况。”

这个消息立即让在场的几位军官全部站立起来。俄国人真的出兵了!

“来了多少?就一个师?”迟春先急问。

“是分开审讯的,只有一个少尉说的不一样。其余人证实他们只有一个骑兵连,属于侦察性质的部队,不知怎么就闯进了我们大部队之间。至于整个师是否全来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上尉连长被打死了。”史银贵感到运气太背了,司令想看看混成旅部队,竟然折在敌人的一支侦察队之手!

“把那些俘虏全给我砍了!他们没用了!留着是浪费粮食。”迟春先下了第一道命令。

没人反对迟春先的命令。国防军不准杀俘,可是鲁山死于他们之手,哪里还顾得上军纪?

迟春先扶着桌子坐下,突然感到一阵晕眩,定了定神,“各位,在接到总部指令之前,按照司令的遗命,部队暂由我指挥。我命令,”

几位军官齐刷刷站起来。

“鉴于情势不明,要做好与俄国人打仗的准备。我命令,混成旅集结哈特库勒,骑兵旅收缩至博勒图斯,互为犄角,多派骑兵警戒,加强侦察。等待总部的命令。”

哈特库勒在博勒图斯东北约60公里。

黄锦辉一听就急了,“迟旅长,大军分置两地,之间相隔百里,极易被敌分割包围,各个击破。这样不行!”黄锦辉沉声道,“博勒图斯安置不了全军,我同意混成旅主力返回哈特库勒,那里不仅地形好,关键是不缺水!骑兵旅绝不能固守此地,应做机动态势,随时向北靠拢。另外,我们应当做好撤退的准备。如果证实俄国人主力未至,我们就撤退。”

迟春先清楚哈特库勒的地形比这里好,至少北面有大湖作为屏障。

“迟旅长,黄司令的意见我同意。”参谋处长石年奎说。

“我无权退兵。要等总部的命令,至少要范参谋长下令。”迟春先迟疑了一下,“粮草还够多少天?”

“不足二十天。”后勤处长答道,“如果省一些,可以支持到三十天。他没有说杀马,但真到了那一刻,情况就严重了。

迟春先仰脸望着房梁,如果鲁司令在,哪里用我操这些心?该怎么办呢?“多派骑兵分队侦察!后勤处将此地的牛羊马匹全部征集!立即报告最新情况!通讯科注意接收来电。阎旅长,你带你的部队回哈特库勒!炮兵留一个营,其余也回去!”

“是!”军官们立即行动起来。陡然出现的敌情让他们顾不上伤心了。

半小时后,终于收到了二号电台转来的总参谋部的电文,“迟春先代理远征军司令官。立即安排撤退,方向额鲁特前旗,有部队接应你们。鲁司令官遗体如能保存,带回。”

显然总参尚未收到最新的电报,如果没有敌情,这样做自然没问题,但敌情来了,步兵带着大批辎重在敌人枪口下撤退,很难!

黄锦辉和阎进东刚走,第一批骑兵侦察兵回来了,发现俄军主力!就在齐锡希特河右岸!

“多少人?都是骑兵吗?”

“都是骑兵!应该就是那个西伯利亚第3师!”

一个骑兵师不是什么严重的情况,光是自己的骑兵旅就可以对付。但如果不止是一个师呢?迟春先提醒自己冷静,现在两万余大军的命运某种意义上就捏在自己手里了,他附身查看地图,这是军情局从俄国人手里搞来的地图,地名都是临时标上的,齐锡希特河右岸!那就是说他们距离自己并不远了。

“通知哈特库勒!另外派人追上去,将情况告诉阎旅长和黄司令。部队立即构筑工事,特别是炮兵,立即干起来!”迟春先一叠声下令。

现在他手里的战斗部队只有一个骑兵团和司令部警卫营,另外就是黄锦辉留下的一个榴炮营。他现在不能动,必须等西出的两个骑兵团撤回来。

这是一个难熬的下午,迟春先忘记了饥饿,甚至忘记了牺牲的鲁山,全部精力放在了两个前出的骑兵团和北去的混成旅主力身上了。阎进东没有消息,但骑三团不断传来发现俄军并小规模交火的消息,迟春先制止了骑二团团长要求接应的请求,只是不断督促部队拼命构筑工事。

黄昏时分,骑三团冲破了俄军骑兵的零星拦阻,撤回了博勒图斯镇。骑三团说不清俄军有多少兵力,他们似乎散开了,到处都是小股的骑兵,多是以连为单位。骑三团损失轻微,但未抓到俘虏,骑三团团长被迟春先狠狠训了一气。

更远的骑一团却没有消息。

ps:祝书友们国庆长假过的开心。

第二节唐努乌梁海二

4月28日,北京。设于西苑西八所的总参作战部灯火通明,参加国庆大典的高级军官们及政府主要首脑齐聚总参,焦急地等待着唐努乌梁海的消息。下午已经收到了遭遇俄军的电报,总参紧急研究后的指示电也发出了,却再无消息。

必须击破当面俄军方可撤兵!这是总参及各军区司令官一致的意见!司徒均最担心的是骤然挑起重担的迟春先不顾实际情况执行总参的上一封命令撤军的电报!如果没有俄军的出现,在失去鲁山后,远征军必须撤退了,但现在临敌退却就太危险了!远离后方依托,地形不熟,民情不熟,在敌重兵威逼下撤退简直太危险了!

司徒均后悔的要死!当初真不该退让啊!鲁山在拿下库伦、平息外蒙叛乱后进军唐努乌梁海本就是一步险棋,更是一步错棋!可是龙谦竟然同意了鲁山的计划!或许是太信任鲁山了,怎么就想不到唐努乌梁海地区与库伦的不同呢?至少二十年前,俄国就大举渗透唐努乌梁海地区,宣称该地区有俄国的特殊利益。他们或许可以容忍新中国对库伦的收复,但决不允许国防军染指唐努乌梁海!

外交局的判断也是如此。但龙谦才是最高决策者……随着开国筹备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龙谦的威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龙谦的决策从来就没有错过,大家照办就是了!现在,麻烦来了。鲁山牺牲了,远征军遭遇了危险,这不仅仅是两万人的问题,如果这支精锐部队被俄国人歼灭,会带来连锁反应的!

司徒均望了眼一直肃立在地图前的龙谦,将埋怨的念头压下。王明远说的对,这不是埋怨的时候。鲁山的牺牲,对龙谦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司徒均从未见过龙谦在听到鲁山阵亡后的那种悲痛甚至绝望的神情,蒙山军建军十几年了,期间经历的风风雨雨也不算少了。司徒均眼里的龙谦从来都是自信满满。但那一瞬间的神态吓住了他。

他突然明白了龙谦的伤心。不只是心痛折了一臂!他还有更大的担心,那就是北方军这个大山头!龙谦是军队的领袖无疑,但龙谦对于北方军更多的是一个精神领袖,鲁山才是实际的统帅!鲁山用开国之战中表现出的忠诚安定了这个游离在外的大山头。如今北方军事实上的领袖死了。龙谦能不担心?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当务之急是应对唐努乌梁海危机!对于封国柱将驻扎库伦的部队调上去的建议。司徒均当即就否决了!不错,库伦一带兵力不少,熊勋第五师师部及麾下一个步兵旅。第9师一个步兵旅,第12师的一个加强步兵团,林林总总也有一个整师了。但绝不能派援兵与俄国人决战唐努乌梁海!唯一正确的选择是靠远征军自身的努力撤回来!

好在龙谦已经冷静下来。他没有因鲁山的阵亡而失去理智,而是同意远征军暂时退出唐努乌梁海地区。并且同意总参的安排,命令熊勋带一个混编旅西进接应远征军。接着,乾纲独断,命已经从西北撤下来进入山西的第1师加速北上,自大同出内蒙以做声援,令自东南返回山东之第6师立即北调京畿,随时准备出山海关,而绝不动东北的部队西进!

这是正确的选择,总参谋部立即执行了总统的指示。现在的情况,可以暂时放弃唐努乌梁海,甚至可以暂时退出库伦,但黑龙江和吉林不容有失,那样就全盘皆输了!

但龙谦似乎做好了与俄国全面开战的准备了,在安排了部队调动后,下令兵工总署全力生产,命令联勤总部全力向北方军区调拨武器弹药,命令总参及外交部迅速商定向德国购买武器的清单,甚至指示外交部以津浦铁路的筑路权为代价获得德方的支持!

德国是俄国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果与俄国爆发一场类似日俄战争规模的大战,我们的军火储备及生产能力怕是难以支持,必须获得可靠的外援。但是,德国即便全力支持,远水也不解近渴啊。该死的!司徒均心里咒骂着。

当然,与德国人的接触尚未启动。一切要看远征军的情况而定。决不能放弃这支部队!这不仅是军事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了。

上午在广场放飞的和平鸽并未带来和平。谁能想到就在隆重热烈的开国庆典日就爆发了战争呢?

“还没有迟春先的消息吗?”王明远再次问司徒均。

司徒均摇摇头。

“你看我到长春怎么样?”王明远低声说。

司徒均眼睛一亮,“有国防部长亲自坐镇,自然最好不过。”

“那样指挥体系不顺。我想以北方军区司令官的身份去。”

龙谦已经做了一系列安排,偏偏没有指定北方军区司令!按照惯例,司令官缺位,副司令官顺位接过指挥权。目前北方军区只有范德平一位副司令,还兼着参谋长,应该说军区指挥体系并不存在争议。可是,北方军区部队成分复杂,有原北方军的第9、第5师,还有直隶系的第12师和一个更为特别的第21师。如果第6、第1两个老资格的主力师加入战区,范德平的资望似有不足。以蒙山军已经形成的格局,在鲁山阵亡之后,王明远就是最具影响力的统帅了。北方军体系很多将领曾是他的旧部。但他若是以国防部长名义坐镇长春,确实有悖于刚实现的军令、军政分家的管理指挥体系。所以,王明远才提出以北方军区司令官的身份前往长春。但是,那样的话他就必须辞掉国防部长了。

“我想还不到那一步!”司徒均清楚,王明远之所以先跟自己商议。就是有些吃不准该不该向总统提出来,“局势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复杂!军情局及北方军区一直没有远东俄军备战的准确情报,即便是厄尔口城的俄军奉命行事,他能出动多少兵力?四个师顶天了!我们困扰后勤问题,他也一样!八成,远征军遭遇的是俄军骑兵,只要迟春先不慌乱,以远征军的装备和训练,击退敌人两三个骑兵师不难。只要东北不乱,局势就不难控制。”

龙谦走过来。“没有消息吗?那好。我们吃饭。没什么了不起!最坏不过全面开战而已。吃饭!去,给我们每人搞一碗面条来。”龙谦对欧阳中说。

“是。”欧阳中疾步而去。

“我看就不要这么多人守在这里了,没必要。”龙谦看到总理方声远以下好几个部长都在,“鸣皋。你们先回去吧。注意新闻管制。在未获军方授权之前,不准有关一个字见报!没事了,都回去!包括延冰。国柱你们几个,都回去!”

陈淑正跟妹妹陈娴说话。见面沉如水的叶延冰进来,急忙迎上去,“究竟出了什么事?”

“糟糕的很,鲁山牺牲了。”叶延冰将军帽摔在茶几上,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双手抱住了脑袋。

“啥?鲁大哥牺牲了?怎么回事?”陈娴跳起来。

“别问了。真他妈的!”叶延冰难得爆了句粗口。

陈娴是跟叶延冰来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