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wa)-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摸出了纸笔。

“除了曲武,你们就不要记了。养成记在脑子里的习惯吧。第一件,”江云沉声道,“经司令批准,也应大家的恳切要求,总局成员的军籍全部保留,将来授衔的时候,大家会获得军衔。以后对外公开工作一般使用警察制服,更多穿便服。二处要尽快将着装费给大家发下去。第二,司令提了对国安总局的要求,六个字:忠诚、精干、内行。在座的大部分都是情报系统的老人了,这六个字的内容我就不解释了,大家牢记在心里吧。第三我说说国安总局的使命。我的理解,我们就是一只狗,一只忠诚于司令的猎犬!不要觉得我的话难听,性质就是这么个性质。我们要将国内外一切不利于司令的敌人找出来,毫不留情地消灭掉!从这个延伸开来,我们虽然会划入政府系统,但我们除了今后会成立的内政部外,不接受除总统外的任何领导、任何部门的指挥。而且,内政部只是行政上的领导,更多的是对我,对王副局长,跟你们没有多大关系。第四是纪律,国安总局要有比军队更为严格的纪律,令行禁止,严格保密。违反纪律者,必将受到最严厉制裁!毫不留情。第五,要专业,要隐蔽。我们不是军队,更多的时候是用特别的方式完成任务,不要虚张声势,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身份,特别是四、五、六、七处的同志,要习惯藏在暗处,而将敌人置于明处。你们的身份越隐秘越好,最好让你们的家人、亲属、朋友都不晓得你是做什么的。”

王月蝉感到身上很冷。

“总的要求就是这五条。你们给我记好了。你们各位的任命,司令是亲自过问了的,合适不合适,要试用一段时间。眼下最主要的几件事:一、展开对局本部成员的甄别。一处、五处负责,由一处牵头。历史不清的,身份不明的,全部给我剔除出去。二、制作内部急需的几种证件,身份证明,通行证明,办公室负责,尽快发下去。另外,办公室牵头,一处配合,制订总局机关的规章制度,尤其是保密权限方面的制度。三、电讯工作非常急迫,三处立即编制不同于军队系统的密码,用于与已经成立的各分局沟通电台联络。四、最近,警察总署已经受命展开全国性的人口普查。时间为两年。司令指示国安总局配合警察总署的工作,我们迫切需要一份全国性的人口资料,这是我朝思暮想的东西。所以,各分局要倾力参与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我们国安系统的人口档案资料。一处及办公室要起草一份通知,对各分局展开此项工作进行细致明确的要求并检查指导该项工作的进展。你们要知道,我的目的是控制,再控制!如果没有详尽的人口调查资料怎么展开控制?各部门都要高度关注这项工作。五、司令已经筹备召开国会的预备会议了,时间尚未最后确定,但四月份是最后的期限。司令将各省进京代表的安全保卫交给了总局,有关住所,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要抓紧展开,配合军委会秘书处行动。我们侧重于代表的调查甄别,具体的事务性的东西,比如住哪里,由欧阳中他们办。这件事我亲自负责,五处及办公室参与。第六,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针对北京的外国人的调查监视,这是五处的业务,别跟我说人手紧,重点是俄国人和日本人!他妈的,谁能想到在北京的日本人竟然这么多!监视要把握重点,别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我的批准,不准对外国人动手。好,今天的会议就是这些,大家有没有疑问?”

“没有。”众人纷纷起立。

“散会。”江云看到那封密信已经译好送来了。

“王主任……”

愣了一下才意识到是在叫她,走到门边的王月蝉立住了脚,“局长有何吩咐?”

“想起一件事,过几日方鸣皋娶亲,不知你要不要去贺喜……”

“方鸣皋?”王月蝉一时想不起其为何方神圣,“喔,你说的是方声远?”

“正是。倒是忘了。你跟老田并不认识他。他投奔司令帐下时,你们已经到关外了。”

“是……”方声远可不是一般人,王月蝉正想着是不是去随一份礼……

“不认识就算了吧。咱们这种身份,少跟外界交往为好。若没有老田,你去倒是无妨。但,最好算了。”江云一面说,一面看那封译稿。

“听局长的。”

电话响起,江云拿起来,“是,我们马上过去。”放下电话,江云吩咐备车,“你跟我一起过去吧。”

第二节司徒均

“啊,我们情报战线的女英雄回来了!”龙谦笑着迎出门来,“辛苦了,也立了大功了!”

“司令好。”激动之下,王月蝉没忘记军礼。

“随便些吧。啊,越发漂亮了呢。看来关外的风雪并不是传说的那样吓人。”龙谦打趣道,“七年没见了!但我一直在关注着你,关注着奉天情报站!我代表全军,特别是北方军谢谢你。没有奉天站的出色工作,北方军的胜利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司令过奖了……”

“不,确实是实情。尤其是老田竟然舍得将你给张作霖做人质!”龙谦正色道,随即又回到初见时欢愉的神情,“哈哈,现在证明我的眼光没错。记得当时你说你干不了吧?结果证明,我为情报系统选了一位优秀的女情报官!”

王月蝉当然记得当初的情形。或许没有郑诚策划的沂州道对龙谦的截杀,她也不会走上这条充满了危险和刺激的道路。

“最让我高兴的不是你跟老田立了大功,而是你们过的很幸福。孩子们呢?没跟你一起来?为什么?”

“太匆忙了。老田派回的人说家里急等那封信。我一天也没耽搁就往回赶……”龙谦仿佛老友重逢般的态度让她感到很舒服,昔日的生活一下子又重现了。

“哦,老田怎么看?”龙谦收起笑容,去问刚才一直没说话的江云。

江云将译稿交给龙谦。

“自己倒茶,别拘束。”龙谦阅读那份来自海参崴的报告。王月蝉这才看到了屋里坐着的两个人。她认出了司徒均,但另一个却不认识。

“你好。”军容严整的司徒均微笑着向王月蝉点头。

“司徒总长好。”王月蝉想不到当初那个降将如今成为了总参谋长,司徒均的大名她总听老田说,“老田总提起您。”

“你们都是有功之臣。反清战争如此顺利,情报系统功劳极大。哦,给你介绍,这位是唐绍仪唐先生,军委会外交局局长。”

这个名字就更熟了,先是沂州知府,后来的奉天巡抚。很长时间里。她就跟他生活于同一座城市。不过处于敌对的双方了。

“唐局长好。”沾了情报系统的光,王月蝉虽远在奉天,对于中枢的动态倒是不陌生,军委会五局一处的首脑无疑是龙谦最为器重的臂助。只是没想到唐绍仪摇身一变成为了龙谦座前的红人。

唐绍仪哈哈大笑。“真是没想到。我治下的奉天城竟然潜藏着贤伉俪!真是天意呀!”唐绍仪站起身。向王月蝉抱拳拱手,“刚才大帅介绍了贤伉俪的功绩,满清焉有不败之理?哈哈。”

“不敢。我只不过是江局长手下的小卒子而已。”王月蝉学着旗人,向唐绍仪福了一福。

“司徒,你看看吧。跟少川兄估计的差不多。”他转脸看着王月蝉,“不需要瞒你。鲁山马上要对外蒙用兵了,不能不考虑俄国人的反应。今天我们就是研究一下,万一俄国人出兵干涉怎么办?”

原来田书榜去海参崴见阿尔杰米耶夫是为了探听俄国人的态度……他真是守口如瓶呢。王月蝉想。

司徒均飞速地看完了信,将译稿交给了唐绍仪,然后轻声道,“总体上看,俄国自日俄战争战败,自身的确麻烦不少,但似乎近两年已经缓过了气,我们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

龙谦早已确定了对外蒙用兵的计划。北方军区成立后一直谋划着出兵外蒙,从去年冬天起,大量的探子被派了出去。现在范德平、蒋存先率领的独立骑兵旅已经扩张为三个骑兵团和一个骑炮团的规模,在锡林郭勒盟的伊林、库图勒一带窝了一个冬天,以适应环境。熊勋仍不完整的第五师集结于乌兰察布盟的鄂兰呼都克一带练兵,而北方军区的主力第9师已经展开于黑龙江西部,鲁山的计划是用第9师加强了大量骑兵的26旅及独立骑兵旅两路进军,直捣库伦,消灭外蒙的独立势力,然后留26旅驻扎库伦,完成对外蒙的军事占领。

远征军两路兵力超过了23000人,根据总参掌握的对手兵力的情报,北方军区拟动用的兵力是足够了。再多就对后勤构成了太大的压力。关键在于俄国的反应,据军情局的情报,库伦有不少身份不明的俄国人,但除唐努无梁海地区之外,尚未发现俄军正规部队。

司徒均回忆着来自外务局、军情局以及业已成立的国安总局几个方面报至后经总参汇总整理的的关于俄国局势的资料:在1905~1909年间,俄国发生了一系列以**为目的却没有明确目标的骚乱,如恐怖袭击、罢工、农民闹事、暴动等……直接导火索当然是日俄战争的失败。

俄罗斯自彼得一世建立工业制度以来,到亚历山大二世施行改革之后,俄罗斯一直紧追西欧工业化的步伐。但没有出现足够的中产阶级,而是两级分化严重。由于横跨欧亚,民族众多,内部矛盾一直很尖锐。

本世纪初,俄罗斯的反对派大体分为右翼的自由民主派和左翼的社会主义派,右翼在1904年成立了解放联盟,1905年成立了宪政民主党,要求实施君主立宪。

左翼又分为两个阵营,1898年成立的民粹主义的社会民主党以及1897年成立的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工党,皆主张以革命手段来诉求社会改革。

1904年12月,彼得堡发生罢工,人数延续至八万人以上。1905年元月,冬宫广场发生流血冲突,士兵向请愿的群众射击。预计死伤千人以上。该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不再寄希望于沙皇了。

1905年底,黑海舰队发生水兵起义。

12月,莫斯科发生由布尔什维克组织的起义,政府军对起义民众使用了大炮残酷镇压。

另外,俄罗斯自从1905年2月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广场被炸死后,国内的暗杀不断,维特。萨哈罗夫(战争部长)于1906年11月被刺,圣彼得堡市长弗拉基米尔。劳尼斯替于当年12月被刺身亡。

俄罗斯的外部也不安静。波兰要求独立,在高加索地区。鞑靼人在1905年不断发生族裔冲突。夺自瑞典的爱沙尼亚独立运动兴起……

这一切都预示着俄罗斯未必有精力关注外蒙。毕竟,外蒙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但晚清外强中干的伪装被撕开后,俄罗斯已经从清朝那里捞取了太多的好处了。俄罗斯双头鹰的一只脑袋始终是向着东方的。如果没有日俄战争。俄国绝不会放弃满洲。而他们在外蒙的布局已久……新生的共和国断然对外蒙动手,定会触怒侵略成性的沙俄……

龙谦轻声道,“总参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要做最坏的打算。但这一仗不能不打。”

“可是,”司徒均知道龙谦决心已定,而北方军区的将帅们更是摩拳擦掌,秣马厉兵了。新生的王朝自然有其锐气,司徒均不担心外蒙的分裂势力,而是担心俄国一旦做出最激烈的反应,比如出兵干涉,必然爆发中俄间的战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不考虑后勤的压力,即使将全军调上去,十几个师的国防军绝不是常备兵力超过百万的沙俄帝国的敌手。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龙谦站起身,“北方军集结的情报俄军不可能不获悉,但目前尚未得到远东俄军集结的情报,这足以说明俄军并没有针对外蒙的军事计划。另外,俄国人绝不会倾全国之力与我们打一场灭国之战。他们的重心在欧洲,这点暂时不会变,日俄战争已经证明的这一点。最坏的情况是我们在北满与俄国远东军打一仗,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一仗对我们不是坏事,它将极大程度地唤醒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唤醒沉睡已久的民族意识,这是我们建立一个抗衡列强的强国所必须的。而且,列强并不希望俄国在远东不受限制地扩张,”龙谦将目光望向了唐绍仪,“唐局长,我让你们研究欧洲局势特别是中欧强国与沙俄的关系,有没有一个结论性的东西?”

“是的,已经有了一份报告,很快将呈报总统。”在正式场合,唐绍仪已经称呼龙谦为总统了,“您介绍的那位姓顾的年轻人确实很有能力,资料基本是他整理的,我现在先简要汇报一下。”

唐绍仪整理了下思路,将外务局关于欧洲局势简略地的研究简略地讲了一遍:欧洲是世界的中心,除美国与日本之外,我们面对的列强都地处欧洲(英国有点特别)。自1873年德奥俄“三皇同盟”以来,由于德法矛盾、俄土战争等因素,欧洲列强的间的彼此关系变化反复,仅仅五年,德国与俄国便从盟友变成了对手,特别是1894年法国与俄国缔结军事条约以来,德、奥、意三国同盟与俄、法、英三国协约之间已经是敌对关系。由于德国的崛起,迫使一向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放弃了近一百年的外交政策,先是出于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英国人在远东找了日本为盟友,缔结了英日同盟,这个同盟导致了日俄战争的爆发,利用日本挫败了俄国,将俄国熊伸向远东的爪子给剁伤了。迫使俄国将注意力转回到了欧洲,特别是巴尔干。然后又放弃与法国的世仇敌对,英王爱德华七世出访法国,取得了法国的谅解,目的当然是针对国力突飞猛进的德国。因为在非洲殖民地及海军问题上,英德矛盾是越来越尖锐了,相对实力不断下降的英国必须寻找盟友,再也没有“光荣孤立”的那份自信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外蒙用兵,除了俄国,没有人会站出来干涉。而且,英国顾忌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是印度,为了将阿富汗作为隔绝俄国与印度的无人地带,打了两场阿富汗战争,1864年,俄国夺取了土耳其斯坦的塔什干,但是受制于英俄协定,再难前进一步了。日本更忌惮俄国的扩张,为此不惜借巨债打了一场日俄战争。美国注定置身局外,他们没有干涉的理由,更没有实力。法国的势力在南方,与我国的矛盾也在南方,对外蒙即使有想法也鞭长莫及,德国和奥国巴不得削弱俄国呢。所以,总统的自信是对的。

俄国会不会出兵支持外蒙分裂势力呢?外务局认为不会。因为俄国目前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很糟糕。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使得俄国实力受到极大损失,不止是军事上的,更为严重的政治局势,日俄战争最大的后果就是俄国的目光重新转回了欧洲,继续在巴尔干事务上发挥积极主导作用,并且加大着与奥匈帝国的矛盾。1908年,也就是前年,俄奥两国外交大臣计划召集一次国际会议,俄国同意奥国对波斯尼亚的兼并,由此换来博斯普鲁斯海峡及达达尼尔海峡的通行权。但奥国竟然等不到会议的召开便宣布兼并波斯尼亚,于是激怒了认为波斯尼亚是自己领土的塞尔维亚人。接下来,保加利亚和克里特岛宣布与奥斯曼帝国断交,世界上多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保加利亚。而俄国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外交大臣曾有与奥匈帝国的密约,认为他们的斯拉夫小兄弟塞尔维亚被奥匈帝国所侮辱了,引发了对沙皇政权的不满。总之,1905年俄国爆发的国内革命虽然遭到了失败,沙皇帝制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内部问题重重,又受到欧洲敌对国家牵制的情况下,大规模出兵中国的可能性极小,只有一种情况,我们的军事行动遭遇了失败,那将引发不可预测的变局!反过来,假如军事行动极为迅猛果决,在极短的时间内平息外蒙局势,那么,最多引来外交上的抗议,比如损害了俄国商人的利益要求赔偿,对于我们在外蒙的军事行动,俄国人只好接受。

外交局的结论是军事行动可以展开,不会有不能承受的外交后果。但前提是速战速决,不能拖延。

“这很好嘛。”龙谦点点头,“你们的报告尽快报上来并抄报军务局。总参全力做好军事计划,随时准备发动。”

“是。那我就提前告退了。我哪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呢。”司徒均站起来。他知道,今天的会议基本确定了出兵外蒙了,剩下的就是细节了。

“唔,中午我要留王月蝉吃饭,你们如果有时间的话就陪一陪。”

“实在抱歉。”唐绍仪也站起身来,说自己事情多,不留了。但江云没有走,他还需要向龙谦详细汇报国安总局组建以来的工作情况。

“那好吧。月蝉你先上楼找陈淑吧。她听说你要来,高兴的很呢。”

王月蝉没想到龙谦会留她吃饭,以龙谦现在的地位,这可是极大的意外,“谢谢司令,我也早想见夫人了。那我就先去了。”外面已经听见了陈淑欣喜的声音,王月蝉推门出去了。

“你说说吧,早就想了解国安总局的组建以来的工作了。”

“是。”江云开始汇报。

第三节司徒均二

在即将成立的共和国权力体系中,国安总局的办公室主任似乎算不上大人物,但军委会军务局长、国防军总参谋长绝对是。离开海晏堂步行回西八所的路上,几处固定位置的警卫看到军容整肃的总参谋长走过来,纷纷立正敬礼。

十年前只身回国闯荡,十年的时间见证了新中华的诞生,柏林军事学院的同学们还在少校中校阶级上苦熬的时候,自己竟然坐上了有军队大脑之称的国防军总参谋长的宝座,一向淡薄权势的司徒均不禁生出几分自豪来。

司徒均无疑是国防军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人物。但他跟鲁山、王明远、冯国柱、叶延冰等统兵大将不同,他在军队中并无私人势力,军队的大多数高级将领将其视为龙谦的幕僚长。这位深受最高统帅信任的幕僚长似乎刻意保持着与各位统兵大将的距离,彼此绝无私交。不仅如此,这位目前显然是除了龙谦之外的军队第一人生活极其简朴,至今保持着独身,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几乎没有个人的任何**。

要问在他人看来简直简朴简单到了极处的总参谋长有没有隐秘的**,答案是有的。是人就有**,怎么能没有呢?民族意识极强的司徒均的**不在于金钱女色,不在于华物美食,更鄙视金钱如粪土。他的**说起来极其高尚——建立一支超越德国陆军的强大陆军!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国战中纵横决荡,一洗国耻。重现强汉盛唐的荣光!

而实现这个理想的前提是建立类似于德军总参谋部的具有绝对权威的军队指挥机构。司徒均认为,建立一个具有绝对权威并且高效的总参谋部是建立一支可以与西方列强近代化军队相抗衡的前提。

现代德国脱胎于普鲁士王国,而普鲁士具有独特的军事传统,曾有人这样描述普鲁士,别的国家有一支军队,普鲁士军队有一个国家。由此可见普鲁士好武的传统。1870年普法战争证明了普军比曾经纵横欧洲所向无敌的法军更优秀,而战争的胜利原因在普鲁士人看来是因为他们创建了比所有国家都先进的总参谋部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军官具有令人惊异的共同思维,在司徒均看来。这是保证建立一支强军并战胜一切敌人的关键。

他已经坐上了总参谋长的位子。他关于打造一个高效的、具有绝对权威的总参谋部的建议获得了最高执政者的赞同并已经获得了重组总参谋部的绝对权力。

司徒均承认,蒙山军已经是中国最强大的武装,快速取得反清战争胜利是预料中事,尽管过程之迅捷出乎了司徒均的意料(司徒均高估了满清政权的稳定性。没有料到战争后期各派武力的纷纷倒戈)。在北洋主力猛攻德州之际。司徒均坚定地认为山东军可以守住德州。这种自信不是建立在山东军拥有了不弱于对手的武器装备。而是建立在蒙山军已经成型的制度及训练水平上,换句话说,对北洋军有着较深了解的司徒均认为龙谦创立的蒙山军比北洋更具制度优势。在跟随龙谦的近十年里。司徒均已经折服于自己的统帅了,承认他具有比自己更为犀利的眼光,比如在武器配备,部队编组,小分队战术,军官培训等方面,特别是新技术的运用山,具有超越自己的眼光。当初费力采购自美国的无线电台便在反清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司徒均认为龙谦在总参谋部制度上建立和使用上仍然存在很多缺陷,现在好了,龙谦将重组完善总参谋部的任务完全交给了自己。

司徒均自率总参机关进京后,将总参设于颐年堂和勤政殿之间的西八所,这是一大片平房建筑群,虽然有些破败,甚至一些房屋漏雨和门窗损坏,但足够安置总参各机关了。一向奉行军人务必在生活上简朴再简朴理念的司徒均批评了商凤春占据勤政殿并大规模修缮西八所的建议,不是出于为龙谦省钱,而是有悖于他治军的理念——一旦总参机关陷入物质上的享受,这个机关的锐气就终结了。冬天不好过?野战部队冬天都有取暖设备吗?北方军当初冒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剿匪带着煤炉吗?司徒均的诘问令出身北方军现今担任副总参谋长的商凤春极为尴尬。

司徒均进京后,根据龙谦的授权,一面指导、组织、协调各大军区、各新建师的组建与调动,一面拟定各大战略区军事行动指导计划,报龙谦批准后监督各军区执行。东南军区战火已经平息,但西北军区向西北各省的进军以及西南军区向四川的进军仍然发生着规模不大的战斗,期间更涉及到对地方势力的处置政策,牵扯了司徒均的很大精力。

司徒均承认,他对于政治比较厌恶,也比较迟钝。但是,反清战争以及蒙山军更早的建军发展史早已证明,在中国,如果不懂政治而治军简直就是笑话。

回到自己那所简陋到极点的办公室,司徒均立即召来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长商凤春,通报了刚才关于外蒙局势的研究结论,指示商凤春立即起草指令下达给北方军区。然后专心修改完善那份编制局上报的关于陆军编制草案。这份厚达110页的报告已经在司徒均案头七天了,仍未定稿。

司徒均进京后虽然不能向过去一样跟龙谦朝夕相处无所顾忌地探讨一切军事问题了(主要是因为龙谦的时间被别人占用了),但俩人还是好几次谈起国防军首脑机关的组建。龙谦早已确定的分设军政及军令两大系统的设想正在实施中,这既是各国基本成熟的做法,也符合他一贯的分权制约思想。为司徒均完全拥护。

承担军政重任的国防部尚未组建,但军令系统要先走一步。目前已经成立的三总部中,运转最为正规的是军令系统的核心——总参谋部。其余两部,总政治部及总联勤部虽然成立并有自己的首长,但由于蒙山军当时分割于三块互不联系的战略区,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宋晋国作为总联勤部长,并不负责南方军的后勤保障,只负责山东军全部及北方军的部分军火供应,南方军是连树鹏具体负责的。总政治部主任当时是方声远。但方声远却基本没有进入角色。南方军是曹敏忠管这块,山东军及北方军干脆就是司令官宁时俊亲自管。而且,他们的精力主要在练兵打仗,一切人事、稽核、奖惩等划归总政的职能都不太正规。

龙谦等司徒均率总参机关进京后。将筹划共和国武装力量统帅机关的重任交给了司徒均。龙谦对他说。你不要等政府机构的建立了。先拿出一个总体的方案来。一些原则我已经跟你谈过了,你照我定的原则设计出国防军统帅机关的构架,并且明确各自的职责。做到不遗漏,不重叠,精简高效。

这正是司徒均所愿意做的。

目前军队的统帅机关就是三总部。按照龙谦军政军令分设的构想,总政治部所管的一大摊子肯定要划归即将成立的国防部。但是,总参谋部、总联勤部、陆军司令部及也已成立的海军司令部加上显然是国家最高军政机关的国防部究竟是什么关系,却令司徒均十分的困惑。

他已经有了两个副手,商凤春及张玉林。但在这个问题上,两位副手显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司徒均认为,既然已经任命宁时俊为海军总司令,海军司令部的建立就是必然的了。海军司令部有了,陆军怎么办?直属于总统吗?龙谦曾在小范围说过国防部代行陆军司令部职权,确实有过这样的考虑,但这样一来,海军似乎要独立于体系之外了,这显然又不合适了。

不光是陆海军两大军种的关系问题。海军司令部与国防部、总参谋部以及总联勤部是什么关系?垂直还是平行?总参机关是否设立海军指导机构?总参与国防部又是什么关系?总参谋部与总联勤部如果平行的话,部队的武器采购完全决定于总联勤部就不合适了,因为作战训练部可能不涉及武器装备的研制和采购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龙谦提出的兵种司令部的问题,龙谦曾有委任段祺瑞为炮兵司令的建议,但被段氏所拒绝。证明龙谦已经有设立兵种司令部的设想了。如果考虑到工程兵,骑兵,通信兵等特种军种,这些兵种司令部与前述的大机关又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存在叠床架屋的弊端?

这些涉及全局的问题,只能由龙谦来回答。司徒均承认,虽然龙谦并未受过专门的军事教育,但对于军事机关的设立有着超越他人的敏锐。他当然不清楚龙谦的来历,将其归结为天授,开国领袖确实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能力。

对于司徒均归纳的系列问题,龙谦的回答是这样的:国防部是全**事力量的最高行政机关。海军司令部及可以设立也可以不设立的陆军司令部是国防部的机构,他们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垂直领导关系。国防部对于全国的武装力量是行政管理,体现在高级军官的任命、奖惩、薪酬、新部队的成立、老部队的裁撤等方面。但国防部不管军队其他业务了,比如军事行动的指挥,那是总参的事情。也不管武器装备的采购,那是联勤总部的业务。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总参和国防部是什么关系?答案是平行关系。总参是军令系统的核心,联勤总部是后勤系统的核心,而国防部是行政系统的核心。于是,必须有一个更高的机关来领导协调这几个大机关,这个机构就是军事委员会。我反复想了,军委会不能撤销,否则就不成体统了。军委会是一个联席会议的模式,将来会从宪法上明确全国的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机关,如果发生全局性的战争,军委会就是最高统帅部。总统将自然而然地担任军委会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联勤总长、海军司令以及政府主要部门如外交部、工业部、交通部的部长以及政府总理也应该是军委会的成员。至于你所担心的联勤总部与总参的关系,不要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