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廖义杀伐果断的性格在这一刻体现无疑,他只是权衡了刹那就沉声吩咐道:“武关责任重大,不容有失!本将的字典里容不得侥幸二字!传本将的命令,征集一百名骑兵东出武关,若是遇到援军就即刻返回,若是没有遇到就先去析邑求援。再往宛城引导羽林军前来支援!违令者,斩!”

“喏!”众多千人将、伯长神色凛然地回复道。不就是八百对抗四万秦军嘛!自己可以坚持地住!只要析邑的千余名援军增援及时,众将相信,失败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大家静静地等着廖义的后续吩咐,因为刚才他没有明确宣布会是谁来带领骑兵突围、传递军情,骑兵队的伯长早就战死了。这一百人势必要有一个新的伯长来带领!毕竟。路上的风险还会有,只不过比守城小一点而已!

廖义没有犹豫多久,环视了眼众将就说道:“卫征!”

大名卫征的卫牙子胸膛下意识地一挺,说道:“末将在!”

“这一百名骑兵就交给你来带领!”廖义说了句轻飘飘的话。

“啊?!!”卫牙子一愣!这样“简单”的任务,人人争抢的任务怎么会落在自己头上呢!毕竟。和死守武关想必,传递军情的任务就显得很轻松了。只要跑出短短一百里的山道,后面一马平川的南阳盆地绝不会遇到任何风险!秦国再强韩,南阳现在也是韩国的地盘!

很快,过于惊讶的卫牙子脸色涨的有些通红。那么多伯长,偏偏选择了最年轻的自己!这无异于是对自己的藐视!莫非自己的能力太低,只配执行这样的任务?或者说,是自己显贵的哥哥的原因,自己可以高人一等,像个逃兵一样撤离战场,获得安全?!

“末将愿意与将军一起死守武关!”卫牙子的回答义正严词。

“你想抗命?”廖义的反应是简单而直接!一句轻飘飘的抗命就让大帐的气氛为之一窒!韩**法有曰,临阵抗命者,杀无赦!王亲国戚也不例外!

卫牙子倔强地抬起头,说道:“末将不敢!末将只是觉得……”

廖义挥了挥手,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地说道:“收起你的你觉得!在这里,本将需要的是严格执行军令的人,不是有任何自我想法的人!卫伯长,本将就问你一句,你想抗命乎?”

“末将不敢!”卫牙子收起了心中的不服气,恭敬地说道。

“好!”廖义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由你待一百骑兵前去传递军情!明白吗,伯长?”

“喏!”卫牙子抬起头,挺胸大声说道。

“嗯!记住了,把本将的士卒带回来!本将还想和你们一起驻守武关!你们可不能当了逃兵哦!”廖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顿了顿,廖义整理了下仪装,笑骂道:“还有你们!别以为我们只有八百人就有失败的理由!哪怕是八十人,八个人!只要我们没有死光,武关就一定要在我们韩国的手里!否则,哪怕是死了本将也不会放过你们。清楚了吗?”

“喏!”震耳欲聋的声音在大帐同时响起,原本有些压抑的气氛生生变成了无法抑制的激动和悲壮!众人只觉得,自己可以为武关去死!反正完善的抚恤制度保证了自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若是真的当了逃兵,乡里乡亲的嘲讽就足以将自己淹死!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被指指点点!与其这样。还不如堂堂正正的战死。

卫牙子则是暗暗下了决心,若是自己率兵归来的时候,武关不幸失守,那自己就带着剩余的兄弟发起冲锋,即使死也要死在武关的脚下,死也要和将军死在一起!

很快,武关的东门悄悄打开了,卫牙子带领着一百名精挑细选的骑兵径自朝东而去,城门也随即很快关闭。

武关西门外十五里,秦军大营。

麃公望着书案前的舆图暗自沉思。今天虽然没有攻陷武关,但却试出了武关的虚实。最危险的时候,韩军投入了一支衣甲崭新的小队将秦军赶回了城下。但这恐怕是韩国最后的预备队了吧!或者是驻守在东门的韩军!已经三天了,武关方向居然还没有援军抵达!看来,之前派出的斥候已经劫杀了武关派到宛城求援的信使!否则。依照距离,哪怕宛城的大军抵达不了,析邑至少会有一千多的援军!但现在,麃公看到的是孤军奋战的武关守军!

不过,麃公虽然欣喜武关方面没有援军!但他也不能肯定,武关会不会在明天甚至今夜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只要他们意识到援军的事情出了问题,那留给秦军的时间就不多了。虽然每每想想。偷袭武关功亏一篑,实在可惜。但麃公不得不强迫自己从失利中抽身出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这段时间差,将武关拿下。否则,自己连惆怅的机会都没有了!

“呵呵,待会你们就会意识到。本将之前的攻势不过是小打小闹。现在,大餐来了,希望你们可以坚持地久一些!”麃公心里面暗暗冷笑道。

一旁的副将恭敬地开口道:“将军!一切都准备就绪!是不是发动夜袭?”

麃公笑了笑,轻声说道:“开始吧!我想,我们的韩国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要看这场圣火了!”

“喏!”副将退了出去。宣布命令。

很快,休息了半夜的秦军被集结起来,当然,只有半营的士兵,麃公可不觉得,半个营的秦军会拿不下兵微将寡的武关!当然,若是这半营士卒不争气,麃公也不介意车轮战,给剩余的另外半营士兵立功的机会!

漫天的火箭映红了半个天空,秦军的箭雨不断扎进武关城内,那些落在空地上的很快被地上的冰雪扑灭,但那些射到木块、房梁上的很快就燃起了大火,火苗吞噬着附近所有的东西,给韩军增添了些许的麻烦。与此同时,丧心病狂的秦军居然居然利用上风处的优势,燃起了一股不知道什么怪味的东西,整个空气里弥漫着让人眩晕的味道。地处下风处的韩军吃尽了苦头,好在地上的冰雪足够多,积雪不仅可以灭火,还可以隔离这种怪异的味道,让韩军轻松了不少。

这样的“攻势”持续了半个时辰后,秦军的步卒扛着云梯,在身后弓箭手的掩护下,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武关城。到处燃烧的火焰加上积雪的反射照亮了天空,双方士卒展开了有你无我的厮杀。

廉价的鲜血很快染红了双方脚下的土地,每个人的面目都是狰狞,机械地收割着敌方的性命,直到自己彻底倒下为止。不少身负重伤的韩军拼着最后一口力气,抱着眼前的秦军直直坠下城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每多杀一个人,身边的袍泽活下去的可能就大上三分,守住武关的可能性就大上三分!为了这三分的可能,早就没有活路的韩军愿意和秦军同归于尽。

秦军一开始是冷血麻木而又机械地厮杀着,军功是一个无上的诱惑,秦王已经表示,只要拿下武关,赏赐加倍!这意味着平常要杀两个甲士才能取得的功绩如今只需要一个人,秦军又占据数量上绝对的优势,没道理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韩军和自己同归于尽又如何,这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但当韩军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和韩军同归于尽的想法,哪怕是拼着挨秦军几剑,只要头颅不掉,韩军就能死死咬住秦军,死死抓住秦军不放手,直到一起坠亡的时候,秦军怕了。秦军没法不怕,军功好拿,那也要有命拿才行!不然,就是给后来人做嫁衣!所以,半个时辰后,秦军第一次退却了!

第四十六章武关喋血

呜呜的号角吹响,秦军的撤退井然有序。和失去理智的韩军作战,这样的勇气秦军是有的。只不过,深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道理的麃公却不愿意白白付出过高的代价。于是,将秦军撤下,待韩军这股狠劲过去再行攻击就成了麃公的决定!而且,与趁着夜色进城想比,在天亮后大张旗鼓地入城无疑更加威风!何况,猫戏老鼠的游戏麃公还没有玩腻!

这样的决定给韩军赢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离黎明的到来还有不短的时间,到时候,视野更加清晰的秦军占据的优势更大。秦军目前仅仅动用了两万大军,但即使这样,也足以将武关的韩军压扁。接近1:40的悬殊力量对比是一个令守军足以绝望的数字。而且,这个数字会随着越来越多韩军的战死变得越来越大!

刚才一个小时的鏖战,韩军就损失了一百多接近两百人,秦军倒下的更多,足足**百人,但获得胜利的韩军没有一点高兴的意思。和两万大军相比,**百的伤亡数字对秦军来说不值一提。按照这个数字换算的话,秦军只需要付出五六千人的代价,就可以拿下武关!

如麃公预料的,随着秦军的败退,韩军心里憋得一口气也随之没了。望着城头上遍地的死尸,韩军强打起精神将那些身着黑衣的秦军直接丢下城头,己方的则是一具一具地运到城里。

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韩军没有时间去感伤,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自己!又会不会有人为自己收敛尸首!战死的人解脱了,他们的责任完全抗在了生者的肩上!守住武关,否则所有的牺牲都没有意义!残余的不到八百韩军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道理。

半个时辰后,秦军发起了第二波攻势。所有的韩军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箭矢早就用光了,他们只能用手中的石块来远程攻击秦军。密密麻麻的秦军中总有几个倒霉鬼被打得头破血流。但更多的秦军成功地挤到了城下,沿着架好的云梯向上攀爬。血战,一触即发。

析邑西门附近,望着眼前阻挠了自己片刻,并杀伤自己二十几名手下的秦军尸首,卫牙子只是稍微扫了一眼就带着大军继续前行了。这一次卫牙子多长了个心眼,将队伍分成了两拨。当先开路的是一伍的士卒。刚才秦军就是挖了一个陷阱,利用己方急于赶路的心理和夜色的掩护,一下子就夺取了十多名最精锐的骑兵。这样的亏,卫牙子只想吃一次。虽然还有零零散散的暗箭从山林里射出,但卫牙子决定暂不理会,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把军情传出去。尤其是析邑的三千驻军,一定要说服守军赶紧派一支精兵火速增援武关!

天边已经出现了鱼肚白,已是黎明十分,虽然析邑的城门还没有打开,但卫牙子显然没有这个耐性等下去。朝身旁的属长使了个颜色,属长当即领着三五个人,来到了城门下。这个数字是一个安全的范围。若是卫牙子将全部的七十多人直接冲到城下,说不定被城头上过度紧张的守军搞一个万箭齐发,那就是最悲催的结局了!

“城头上的人给我听着,我们是武关的守军!有重要军情要见你们的县尉!立刻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否则耽误了军情,你们都别想活!”属长很拽地说道。

城头上惊出一身冷汗的伍长借着晨光,看清了对方确实身着韩军的衣甲虽然不忿于对方的嚣张,但对方沙哑的喉咙显示他们确实长途跋涉而来,而县尉治军严格。若真是武关有变,自己耽误了军情的话,枭首示众怕是最好的结局!

伍长犹豫了刹那就对卫牙子手下的属长喊道:“稍等片刻!我这就派人向县尉大人通传!”

心里极度着急的卫牙子只能耐着性子等下去。换做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哪怕己方确实是从武关方向开来,哪怕己方说着一口流利的韩国方言,哪怕己方的衣甲沾满血迹,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百分百信赖自己!从古至今。诈开城门的方式最好的莫过于于苦肉计,守军若是同情心泛滥,遭殃的很可能是自己!

一刻钟过去了,天色越来越大亮。卫牙子只觉得自己的耐心快要耗光,这个时候县尉总算是赶了过来,就连县令也亲自到了城头,只等着勘验完己方的身份,就依礼相待。

在反复核对了大印和廖义的笔迹后,析邑守军终于可以百分百肯定眼前的七十多名神色疲惫的韩军是来自武关无疑。他们自然也相信了以血书写就的求援信!没有丝毫犹豫,两千韩军被以最快的速度下令集合!

半个时辰后,待确认两千韩军出西门急赴武关增援,卫牙子骑上新换的战马,往着宛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同一时间,南阳郡,宛城。

在收到韩王然要求加强武关守备的旨意后,南阳郡守靳黈就开始整合大军。武关现在只有五千大军,这个数量有些单薄了。既然韩王然料定秦国很有可能偷袭武关,那武关的大军怎么也要提高到一万。靳黈稍微保守些,为了防止有什么差错,决定调集一万大军火速增援武关。大军所需的相应粮草更是已经陆陆续续运往武关。

再有十天就是新年了,秦国若真是敢打武关的主意,敢打南阳的主意,身兼郡尉的靳黈不介意好好教训下秦国,给秦国送上一份大礼。将所有的政事交给郡丞暂且负责后,靳黈就出发了。最初的时候,久无战事的南阳郡郡兵们兴高采烈地下意识地加快速度!巴不得早些到达武关,好在此后的战事中斩获军功!韩国的军功制度决定了,不论出身,任何人只要斩杀二十名敌军就可以成为爵位最低的贵族!摆脱下里巴人的身份!最重要的是还有二十亩良田永远可以耕种!可惜,韩军很快意识到自己太过心急了。在渡过最初的兴奋尽后,大军的速度渐渐降了下来,毕竟还有接近三百里的距离,急行军太耗费体力。恐怕还没有到达武关,己方这支援军就先累倒了。甚至变成别人的军功!

渴望建功立业的不止步卒,还有赫赫声明的羽林军!只不过,现在随军的三千羽林军只能优哉游哉地放慢自己的速度,等着大军跟上自己的速度。他们不是太过安逸了,而是束手束脚,只能自娱自乐。对全是骑兵的羽林军来说,急行军的话。到武关不过是一日半的时间。怎奈靳黈严令,羽林军要保证侧翼的安全。所以不仅不能尽情驰骋,反而要搞什么骑步兵协调作战。每当出征的羽林军心生抱怨的时候,想想营里面快要憋出病来的袍泽,他们就开始放平心态…………这年头,有的仗打就该心满意足了。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南阳郡实在太太平了,没有功绩可以拿,不少人甚至觉得除非遇到大战,南阳的精锐是无法向天下亮剑了!

“校尉!要不你再跟将军说说,让我们羽林军先赶赴武关!再这样慢悠悠地走下去,末将怕会染上晕马的怪病!”羽林军的一名千人将小声抱怨道。

骑在马上跟着步卒一起晃悠悠地前进,羽林军上下从一开始的觉得盛气凌人。倍有面子到现在觉得要被战马散了架子,这里面的痛苦不言而喻。毕竟,羽林军上下习惯的是喝最烈的酒骑最烈的马,一下子温柔起来,很是适应不了。现在前出侦查的斥候任务引起的是一片疯抢,不少人争这个任务就是为了光明正大地离开大队伍的视线,纵情驰骋在道路上。

“好吧!我去说说!”心下一软的李校尉走了过去。靳黈平日里不苟言笑,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李校尉虽然不是靳黈名义上的下属。但实际上却是享有对羽林军的管辖和建议权。就像这次,韩王然一句轻飘飘地旨意宣布靳黈可以节制三千羽林军为自己所用,以方便剿灭进犯的秦军,李校尉自己就要乖乖将三千羽林军支配给靳黈使用。自己的级别只比靳黈稍低,但靳黈现在是说一不二的主将,李校尉自然不好得罪对方。

好好斟酌了下言辞,李校尉才对靳黈说道:“将军!武关方面一直没有消息传来!要不末将先带领三千羽林军赶赴武关查看下情况!若是情况有变。我军也好随机应变!”

靳黈听了就是一笑,说道:“怎么?李校尉在大军里待得太闷了?”

李校尉将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矢口否认道:“非也!非也!这一路上皆是我大韩的领土,没有宵小的进犯!自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是武关乃我南阳屏障。我南阳和武关又已经失联三天。臣实在担心遇到什么不测!况且大军一来一回,所需不过两日多些而已!若是武关安全如故,就权当我们练习了一次急行军!”

靳黈没有立即作答,反而思考李校尉所说的可能性。如果武关安全如故,那没有消息传递是正常的;但若是出了什么变故,自己又没有收到武关的求援信,那么这个变故绝非一件两件这么小的事情!很可能是擎天的灾难!

“唔……”靳黈顿了下,继续说道:“给本将留下三百精锐!其余的羽林军你可以尽数带走!”

“好!多谢将军成全!末将这就去办!”李校尉大笑道。

很快,大军两侧就传来阵阵的欢呼声,夹杂着不少委屈的声音。那些委屈的声音自然是要留守的三百羽林军发出。任谁看到自己的大多数袍泽都能第一时间去前线杀敌,而自己只能磨磨蹭蹭当步卒的“奶妈”都十分不爽。尤其是一名姓李的校尉语重心长地说留下的三百羽林军是精锐中的精锐,有着保护一万两千名步卒、弓箭手的重任的时候,众人的怨念就更加深了。

“校尉!我手下的一百人当中,有二十多个吃坏了肚子!战斗力没有那么强!包围步卒、弓箭手的重任还是交给别人吧!”一名伯长自揭其短道。

“是啊!李校尉!上次我们这一伯的考核名次好像才四五名吧!这么重要的任务还是交给上次考核的前三名吧!”第二名伯长诉苦道。

“就是!就是!”第三名要留守的伯长很快意识到自己言多必失了,自己手下的一百人可是上次考核的第一名啊!按照刚才的说法,自己这一伯留下最应该。可是,老子想要上前线啊,不想留下来当奶妈。这名伯长暗暗叫苦。对军功的渴望超过了维护面子的需要,这人苦大仇深地说道:“这个,各位其实知道,我们擅长的是进攻,不是防守!若是有敌军骚扰的话。数量比大军多我们挡不住,数量比大军少,有大军挡着!所以,校尉,你就让我们先去武关吧!作为您手头上的尖刀,校尉大人总不能忍心我们在这里留守吧!”

李校尉怕的就是对方对军功的占有欲太强,有他们在。军功哪里还有别人的份!尤其对方杀红了眼睛的时候,他们可是敌友不分的,仗着手里的武器就敢威胁对方!

所以,李校尉狠了很心,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要闹情绪嘛!说不定秦军还没来!早到晚到都有的仗打!服从命令吧!”

说完,不等三个可怜兮兮怨念极深的伯长出言反对。李校尉径自爬上战马,一声“驾”冲了出去。其他伯长们纷纷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顾三人或收买或威胁或哀求的话语,扬长而去了!

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眼里浓浓的不甘,一副难兄难弟的模样。四周的步卒或讶异或同情的目光让他们更加难受。唉!都是军功闹的!诅咒武关平安无事!你们空欢喜一场!

可一个时辰后。几十名骑兵的到来打破了压抑的气氛。几名羽林军带着数十名满面风尘的士卒冲了过来,一直在中军靳黈马车的附近才堪堪停了下来。随后一阵紧似一阵的鼓声和接连不断的传令兵的吼声让大军的气氛为之一紧,大军的速度快上了三分,这是鼓声和传令兵传达的命令!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前方出现了重大的变故!而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武关!甚至析邑也有可能!

三名郁郁寡欢的伯长神色一振,出现这样的情况,骑兵再留下来充当耳目已经不现实,自己很有可能会被派到前线!那可是前线啊!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前线!只要运气不是那么差。肯努力,有足够的军功让他们改写自己的命运!哪怕不幸战死了,家人也老有所终少有所依!

果不其然,靳黈很快下令,除了留下一百名骑兵保持消息的及时传递,剩下的两百名羽林军可以火速往武关增援!时间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军情。时间就是军功,三人略一商量,各自留下三十多人就火速出发了。目标……………向西,只要追上羽林军的大军。那就离战场不远了!不过,他们也清楚自己的速度必须够快,否则若是去得晚了,自己那些想军功想疯了的袍泽说不定只给自己留下清扫战场的机会!

“去死吧!”一名韩军满目狰狞地将一名秦军什长的头颅砍掉,迸溅出的鲜血让他的身旁的袍泽视线一阻,也就是趁着这个空当,一名韩军抽出腰间的青铜剑,顺势劈翻了动作稍滞的秦军!秦军片刻的犹豫葬送了他的性命,而韩军则幸运地没有沾到鲜血,赢得了活下去的权利!

析邑的两千援军来的正是时候,当他们风尘仆仆赶到的时候,整个函谷关站立的守军已经不足一百人,韩军硬是凭着一口气苦苦支撑了四个时辰。好在援军来的足够及时,接下了原本守军的班。

援军的到来一度让秦军担心己方要失败了,原本唾手可得的胜利变得遥不可及!这对士气是一种巨大的打击。你可以想象,好不容易用人命堆,要将敌人要杀光了,敌人突然跳出来一拨援军,作为攻城方的秦军是多么的失望。不过,待看清只有两千援军后,秦军的底气也渐渐恢复了!还好只是两千大军,若是有两万的话,秦军只能败退了!如果只是两千,还有机会成功!

不过,秦军的心里面也有了隐隐约约的警惕!秦军偷袭武关的事情已经败露了,至少析邑方面已经得知这个消息,按照这个计算,宛城的大军用不了一两天就能抵达。若是不能趁着这个功夫夺回武关,秦国的这次行动就功败垂成,太过可惜了。而之前他们的所有牺牲也将失去意义!对!没有成功,失败就是毫无意义!

麃公脸色铁青地看着韩军在城头上恣意砍杀着不断涌上城头的韩军,冷声说道:“击鼓!今晚!一定要拿下武关!”

第四十七章封陵之战

晚风愈急,暴雪将临。腊月二十三日的时候,齐国接到了魏国送上的新年大礼…………高唐。只不过,这份大礼眼下还在赵国的手中,魏国也不会好心地损兵折将地拿下高唐再转交给齐国。魏国的使者说的很简单,愿意出兵两万帮助齐国夺回陪都………高唐。

魏国一句简单的话就让齐国骚动起来。对于高唐,齐国已经垂涎久矣。奈何自从被赵国夺走后,赵国就没有归还的打算。齐国看了看赵国粗壮的胳膊,再瞅瞅自己营养不良的细胳膊细腿,明智地放弃了夺回高唐的打算。但现在魏国明确表示要帮自己,夺回高唐在望,齐国自然心动不已。

群臣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现在赵国在北面刚刚击溃匈奴,在西面又联合秦国跟韩、魏两国打得不亦乐乎,无暇东顾。齐国收复高唐正是最佳时机!此乃上天赐予的良机,不接受的话会遭到天谴!

少部分人则担心此举会惹怒赵国,赵国若是兴兵东进,魏国再退缩的话,齐国就不得不吞下自己酿下的苦果。

齐王早就受够了赵国的欺负,以前是实力不行,现在有韩、魏两国撑腰,再不重振下雄风,天下人还会把齐国放在眼里吗?尤其是魏国,齐国若是因为瞻前顾后不敢攻打高唐,魏国一定对自己很是失望。明面上的撕破脸皮自是不会,但任由赵国欺凌齐国他们还是可以做出来的。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高唐而已,齐王可不觉得赵国会为此发疯,调集大军来报仇雪恨!对齐国来说,收复高唐则是意义深远,不但意味着齐国的崛起,也意味着齐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这种手到擒来但却意义深远的大事,齐王并没有派国之柱石………田单领军出征,而是不顾众人的反对,亲自带兵出征。在齐国历史上。一国之君自封为主将不是没有先例,只是这样的先例往往不好,比如说齐湣王,在济水之战中战败,落荒而逃。

群臣的劝谏败在齐王的固执之下,既然齐王认准了要自己领兵出征,群臣只能转而安排最精锐的士卒最干练的骁将随从护驾。原本在两万魏军的配合下。有三万大军就足以拿下高唐。但国君出征非同小可,齐国征召了十万大军,为的就是万无一失。在群臣看来,凭着高唐的五千赵军,想要打败十二万齐、魏联军应该是痴人说梦。哪怕是真的不小心失败了,有十万肉盾。齐王应该可以跑回临淄。群臣可不希望齐王成为齐国立国以来第一个在战场上战败被俘的君王!

在确定了魏国的两万大军已经穿过陶郡进入齐国境内后,齐王就迫不及待地下令加快粮草的准备工作。稍微有些用兵常识的齐王对自己的第一次领兵出征很是兴奋,他将大军召集的地点设置在临淄到高唐的沿线上。为了防止赵国的细作得知,更是特意提前宣布要狩猎以便告祭宗庙、社稷,掩盖自己不再临淄的事实。

腊月二十七日,趁着夜色的掩护,齐王带领三万精锐从临淄先行出发。等群臣在次日早上发现齐王已经不在临淄的时候,齐王已经身处临淄以西的三十里之外。为了尽快地赶路,齐王甚至摒弃了自己心爱的马车,骑马前行。

戏弄了群臣一把的齐王冲出临淄,只觉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最初的兴奋很快就被旅途的劳累消磨掉了,疏于锻炼的齐王只觉得身子要被折腾地快要垮掉了,只赶了四十里的路。齐王就下令停下休息。

“王上!奴才给你揉揉吧!”一旁的宦者令顾不得自己也累的够呛,谄媚道。

齐王这次出宫太急,根本没带上婢女,或者齐王是以身作则,觉得带领大军出征再带上“柔香软玉”的话不成体统,这就导致了齐王现在腰酸背疼的时候,身边居然没有一个使唤的婢女!

齐王神色稍振。急道:“快!快!快!累死寡人了!”一边说着,一边摸着肩膀"shen yin"了下。

“哎!”宦者令当即闪到齐王身后,用心地揉捏起来。

“对!就在这里!好好给寡人揉揉!少不了你的好处!”齐王眉头渐渐舒展了开来,模糊道。

“王上!”一个声音加了进来。齐王眼睛睁开。看到了正在向自己行礼的副将,也是宗族中少有的骁将田横。

齐王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听到了。田横方才继续说道:“王上!大军还未用过早饭,是否通知辎重营埋锅做饭?”

齐王这才意识到,自己临行前特地加餐。可那些士卒却是睡梦里被自己下令叫醒,跑了半夜,哪里会吃什么饭!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是再不吃饭的话,饿了肚子的大军还会不会听命,齐王可不想试试。齐王不由庆幸,自己的副将在半夜居然还记得带上辎重营,否则自己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要让手下的大军饿肚子!

“当然要做!通知下去!加餐!”有些过意不去的齐王信口吩咐道。

“喏!”田横点了点头,说道。

眼见田横没有离去的意思,齐王奇怪地问道:“怎么?还有别的事情?”

田横恭声道:“大军用饭后多长时间出发,是要在此安营扎寨还是继续行进?”

齐王一愣,反问道:“田副将的意思是?”实际上,齐王心里面却是暗自腹诽,这种事情不是应该副将来安排吗?自己这个主将只需要发号施令,遇到敌军的时候举起长剑一挥,数万大军将当面之敌碾压!然后带着胜利耀武扬威地回到临淄,让齐国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