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获此大捷后,秦王大悦,当即指示白起留下四万大军固守洛水防线,剩下的大军返回咸阳。毕竟,除了战死的和固守的,白起还有十万大军。秦王还想着凭此喝退韩、魏、楚联军,并警告魏国少在函谷关做一些小动作。如果运用得好的话,在南阳到手后,可以经略三川郡。只是,随着汉中郡的变故,这个计划要泡汤了。

“王上!斥候只是说旬阳以东的六县之地已经尽皆为韩国所得,即使西城也为韩国所得,南郑附近的五县之地应该无虞。毕竟,那里人口稠密,更是据有五万精锐。汉中郡尉任宇有万夫不当之勇,郡守嬴渠忠心不二,韩军虽然出兵十五万,但真正可以抵达成固的也就十万之数!以两倍之众,劳师远征,难成事矣!”丞相魏冉率先说道。

魏冉一开口,其余大臣也是纷纷献言,平息秦王的怒火。

宗正率先说道:“韩军若想攻打南郑,首先就要拿下成固!成固城坚而兵锐,有五千大军!而且南郑距离成固不过百余里而已,大军疾行的话,一日即可抵达。骑兵速度甚至只需半日!在半日的功夫拿下守备森严的成固无异于痴人说梦!即使成固有变,南郑有两万五千大军,又有沔阳和褒中的一万五千大军为后援,绝无后顾之忧!”

卫尉也是献言道:“臣也是如此看。只要南郑五县在我大秦手中,我们就可以顺流而下,将西城、旬阳七县之地一一拿下。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攻打南阳郡的主意不得不改变下了。子午道太过狭窄,大军无法施展,我们大秦只能走斜褒道入汉中了。这个时间,足以给韩国固守南阳留下充足的时间。奇袭已经失去了时机!”

“的确,燕赵齐三国的大败,山东六国听闻后必然惶恐。即使是拿下函谷关的魏国也不例外。臣估计,不出半月,在峣关下的韩、魏、楚三国必然退兵。王上是否可以考虑派遣武安君领兵追击,至少拿下武关以拒敌?”魏冉建议道。

秦王这个时候也平复了心中的不悦,开口道:“函谷关方向,寡人的倾向还是以潼关为支点以防御为佳。洛水防线,赵国经此大败也可谓元气大伤,短时间内绝无可能再与我大秦对抗。至于武关方向,暂不打这个主意。寡人的想法是第一时间派遣大军前往汉中支援,一切以恢复汉中全郡为第一任务。汉中郡没有拿下前,韬光养晦就好!”(未完待续……)

第二十六章汉中巨变

隆隆的战鼓打破了夜色的平静;刚刚歇息下不久的赵军被勒令集合。虽然心里面很是抱怨,但严格的军纪约束着赵军,抱怨之余,他们心里也很是好奇。对大多数人来说,夜间突然的紧急集合是第一次遇到。想来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主将不会拿这个开玩笑。

赵奢脸色沉稳地走进中军帐,说不上悲喜,平静地说道:“信平君的大军遭遇洪水,粮草尽失,如今正在和秦军鏖战。本将军决定,即刻发兵前去支援!诸将听令!”

众人一听就意识到失态的严重。粮草都丢了,联军的大营肯定也是凶多吉少。少了坚固的营寨,区区九万燕赵齐联军想要和十五六万秦军对峙,那真是痴人说梦。秦军肯定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肯定会派上全部的兵力围杀燕赵齐大军。即使背水一战的燕赵齐大军再如何奋不顾身,也只能挡得了一时,士气一旦衰竭,就是覆灭之灾!

赵奢环视了眼众人,看到他们眼中的盎然战意,心下十分满意道:“扈辄,你率领手下的一万骑军先行!务必在大军主力到达前准备至少百余艘船只并联系上信平君。临晋王县尉会全力配合你!”

“喏!”扈辄领命后就匆匆告辞,骑兵的速度也就比步兵快一个时辰,在这一个时辰里要完成这么多的事情,只能是争分夺秒了!

“赵葱!你去把军中善于泅水的人集合在一起,马上带领他们紧随其后出发。在我中军抵达前,务必建立好一条进可攻退可守的防线!还有,准备至少足够五万人一顿所需的饭食!”

“喏!”赵葱也是匆匆走了出去。他的车兵营的校尉,按照赵奢的吩咐,所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比扈辄少。时间也是十分赶!准备饭食也很好理解。无论是主力渡河支援还是将信平君的大军接应回对岸,第一时间要解决燕赵齐大军的断粮问题。至少让他们有力气再战!

“其余人等!随我往西急行军!今晚,我们的目标是解救信平君手下的大军!这中间,谁若是抗命不遵,畏敌不前者,杀!六万赵军和三万燕军、齐军的生死全都掌握在你我手中!今夜。只许进不许退!”

“喏!”众人齐声吼道。

很快,赵国大军按部就班地按照赵奢的吩咐开始行动起来。骑兵先行出发,车兵次之,步兵殿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自己的任务,拯救燕赵齐联军的巨大功绩成了最好的鼓舞手段!况且,不少人都有过被敌军包围的经历,现在他们要去拯救身陷绝境的袍泽,更是义无反顾。

两个时辰后,赵国铁骑就抵达了洛水沿岸。在扈辄的吩咐下。一部分前去收集船只,一部分将会驾船的百姓从睡梦里裹挟了过来。扈辄则是力排众议,径直跳上了一条小船往对岸驶去。

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映在水面上,人间仿佛有了两个月亮,煞是好看。但扈辄完全没有赏月的心情,因为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水流异常湍急。尤其是小船在没有靠近水中央的时候,被强大的水流直直的往下游冲去。甚至有失控的危险。要不是船夫经验丰富,能不能划到水中央还真是难说。好不容易抵达河水中央。这里的流速明显小了许多,扈辄的心还没有安稳下来,小船又到了更加湍急的河水边缘。经历这样的一波三折后,扈辄总算是踏上了秦国的土地。

地面极其泥泞,扈辄领着两个随从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杀喊声传来的方向前进。在这样的夜晚,有杀喊声总是好的。至少证明燕赵齐大军还在抵抗。若是鸦雀无声。只能说明燕赵齐大军要么全军覆灭要么全部投降了,这样的结果绝对不是自己所要看到的。

因为湍急的河流,抵达对岸的地方和预计的相差了一二里,所以扈辄一行人不得不多走了三五里的路。好不容易从山林里钻传来,扈辄就看到了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壮观最惨烈的场景——足足几万人在一个狭小的山谷里厮杀。交战的双方应该是秦军和燕、赵、齐其中的一**队。双方以命搏命,不时有伤者被幸运地运出来。说是幸运,是因为大多数的伤者被困在方阵里进退不得,要么带伤参战,要么晕倒成为肉泥!交战的后方,是无数瘫坐在地上的联军士兵,想来是为了节省体力。

再往前走了不到一里,扈辄一行终于被巡视的联军士兵发现并拦住了。虽然扈辄的衣着表明他是一名赵军,但他的衣着实在太干净了(相对在泥水里摸跌滚爬的联军士兵,乘船过来的扈辄显然称得上是一尘不染),由不得巡逻的士兵不警惕!

“什么人?”听他的口音,显然是一名燕军。

扈辄很是平稳地说道:“去告诉廉将军、荣将军还有田丞相,就说国尉赵奢麾下骑兵营校尉扈辄求见!”

“你是赵军?”一名燕军显然很是怀疑。

他的什长显然知道的更多,当即使了个颜色,说道:“校尉大人请跟我来!卑职马上就去通知三位将军!你们几个,好好招呼着校尉的两位随从,听清楚了吗?”。

扈辄当然知道燕军什长的小聪明。无非是怕自己是刺客,所以想要把自己和亲卫分开。至于带自己进去,越往里面守备肯定越是森严。他自然不担心自己敢轻举妄动。何况,他肯定早就打着把自己带到一个距离廉颇等人安全的距离上,再行通传。

扈辄用眼神止住了心里愤愤不平的亲卫,坦然地说道:“好!就按照你说的办!”反正自己是货真价实的赵军校尉,又不是什么奸细,等见了廉颇,自然真相大白。

燕军什长心里面的疑虑稍解,看对方这么坦然,说不定真的是赵军也不一定。现在全军都知道齐国派出了几名善于泅水的精兵去对岸求援。只要顺利的话,援军肯定会到。即使没有多少援军,对岸的人也可以派出足够的船只将自己掩护过去。正是因为抱着这股信念,联军才坚持到现在。有希望的和没希望的差别很大,对岸的援军就是现在联军支撑的力量!他当然希望眼前这个气宇轩昂不怒自威的人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校尉,但齐军刚派出了使者。没过几个时辰赵军就来了一名校尉,总归是有些太巧合了。

不过,这些头疼的事情还是交给大人物们解决吧!自己的职责就是防范秦军的奸细溜进来,探听到己方的虚实。因此将扈辄交给自己的伯长后,燕军什长就返回了。

这个时候,联军一处火堆前,廉颇、田单、荣蚠望着一里处还在鏖战的谷口,皆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并不代表他们已经绝望或者失去信心,纯粹是因为战事的被动。

从中午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五个时辰。赵军被打残了两个万人阵,燕、齐也各自付出了超过三千人的伤亡,但秦军的攻势却是丝毫没有停顿,一波接着一波,大有耗死拖垮联军的意思。

明知道白起的主意,但联军毫无办法。他们只能咬着牙把兵力投入到这个绞肉机,他们很清楚,一旦自己露出疲惫不堪的迹象。白起绝对会投入全部的兵力,在几个时辰内解决这场战斗——甚至不用到天亮。

“廉将军!接下来的万人阵恐怕又要劳烦你们了!”田单深深叹了口气。自己和燕军合并一万。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时辰,再打下去的话就要耗光了。这么久的鏖战,对一直没有吃饭的联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廉颇望着有些松动的齐、燕联军方阵,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我这就叫人接替你们!”说完朝着身边的传令官耳语了几句。没多久,齐、燕两国的军队渐渐被赵军换了下来。

有些复杂地看了眼人人带血带伤的齐、燕士卒。廉颇哑声说道:“田丞相,贵国的士卒应该会把我们被困的消息传到对岸吧?”

田单发现荣蚠也是一脸期待地望着自己,心中叹了口气,诚实地说道:“这个,我真不敢保证!如果是平日里。我派出去的士卒完全可以在洛水游一个来回!但现在洛水宽了一倍多,水流更是极其湍急,连羽毛都浮不起来!这些士卒又是大半天没有进食!到底能不能成功,不好说!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会拼死把消息传过去的!”

廉颇点了点头,说道:“说起来,我们交战的这五六个时辰已经损失了两万多人了,秦军的伤亡小一些,但肯定也有一万五千人!再努力一把的话,我们肯定可以熬到明天早上。只要天明了,一切好说!”

荣蚠摇了摇头,说道:“时间越久越是不利啊!现在士卒们的衣服还都是湿的,夜晚这么凉,又不能吃饭只能喝些热水,士卒们的体力恢复得有限!但愿临晋县那里收到了我们的消息!不然,就等着我们和秦军同归于尽吧!”

“呵呵,咳咳,白起可不愿意陪你同归于尽!我们也别全指望援军!若是黎明前还是没有动静,我建议我们分批入山吧!虽然这周围的山林不怎么密集,山也不高!但总好过在平地里被秦军围攻!”田单说道。

廉颇点了点头,正欲答应,一名燕军校尉却是闯了进来,朝着荣蚠耳语一番。荣蚠脸色顿时变得很是精彩,他急急向廉颇问道:“廉将军!贵军这次负责支援的可是国尉赵奢?他的骑兵校尉可是叫扈辄?”

廉颇有些不明其意,回道:“援军主将是赵奢不假!但至于他的麾下有没有叫扈辄的坡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倒是知道扈辄确实是我赵军的骑兵校尉!和坡乃同为边将出身!”

“这就对啦!”荣蚠抚掌大笑道:“外面有一人自称乃是赵奢麾下骑兵校尉扈辄,想要求见你我三人!”

“什么?!”廉颇大喜道。如果这是真的,那说明赵奢的五万援军近在咫尺了!即使扈辄是先行部队,手下也应该有万余军队!这对身处困境的联军来说,无疑是一支强心剂!

“快!他在哪里?快把他带进来!算了,我亲自去接他!”廉颇高兴地语无伦次!

燕军千人将哪里敢推辞,当即一面派人把扈辄请过来。一面带领着廉颇、荣蚠、田单往扈辄所在的方向走去。

没过多久,廉颇就见到了扈辄真人。几乎是在看到廉颇的瞬间,扈辄就行了一个郑重的军礼,单膝下跪道:“末将扈辄,见过信平君!”

廉颇乃是边将出身第一个封君的,也是第一个做到一国主将的。这让扈辄很是钦佩!在自己还是一名千人将的时候,自己就立智把廉颇作为目标。如今能再次和偶像对话,扈辄心里也是有三分激动。

廉颇在看到扈辄的瞬间,脑里就浮现出年初时候的聚会,记得当时和扈辄有过谋面,只是走形势一般地勉励了他几句。如今和现在人相重合,对方确实是扈辄无疑。

“快快请起!”廉颇极其高兴地说道。随即想到求援的事情,直奔主题道:“齐军的信使你们碰到了吗?赵奢的大军现在在哪里?你手下有多少大军?自现在又在何处?”

一连四个问题,可见廉颇心里的急切。田单和荣蚠也很是期待地看着扈辄。虽然知道扈辄在这么巧合的时候,多半是知道了自己这一方的困局,但还是想要对方确认。

扈辄沉稳地回道:“回禀将军!我和赵将军在临晋县见到了齐军的信使,知道了现在联军粮草尽失的困局。赵将军令我率万余骑兵先行收集船只,同时和将军联系上,确认目前的局势。最多两个时辰,剩下的四万大军就会到达。”

廉颇这才松了口气,说道:“这就好!这就好!现在战局对我们很是不利啊!白起用了水攻后。我赵燕齐联军损失了近一万人,算上刚刚战死的两万人。现在整个大军还不到六万!而且因为粮草尽失,士气低落。整个大军全靠着意志力在苦撑!如果不是秦军不想付出那么大的伤亡消耗我们,我们早就溃败了!”

对于廉颇的话,荣蚠很是赞同,补充道:“好在我们放出风声说援军很快就会赶来!这才稳住了局势。现在可好,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快!廉将军!田将军!我这就派人散播援军已经在河对岸的消息!相信全军将士听到这个消息后一定为之振奋的。”

廉颇微笑着点了点头。现在全军将士都很是疲惫了,有这个好消息刺激刺激总是好的。在听到一万赵国铁骑已在洛水对岸,四万赵国精锐也会在不到两个时辰赶来后,田单也是大为松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先去巡视下全军!”

这样,廉颇的附近再无燕、齐两国的将佐,廉颇在最初的兴奋高兴之余,渐渐平静了下来。虽然现在援军已经在对岸了,但终究隔着一条湍急的洛水。两军没有合并在一起之前,终究是望梅止渴啊!

“扈校尉,我接到王上的旨意,说赵国尉乃是十一日一早从邯郸出发,今天才十八日,正好八天的时间,怎么这么快就抵达临晋了?”廉颇狐疑地问道。虽然很是庆幸五万赵军及时赶到,但廉颇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扈辄摇了摇头,回道:“将军!这个问题末将也不知道!从邯郸启程开始,我们每日的行军都是百二十里!士卒起初多有怨言,但赵国尉不为所动,甚至斩杀了一名违抗他命令的校尉!斩杀校尉后,他下马和士卒一起不行,这才消除了士卒的怨气!”

廉颇点了点头,关切地问道:“如此说来,你们一路上没有好好消息吧!现在又急行军过来,肯定很是疲惫了!”

扈辄当然听出了廉颇的话外之意,无非是担心“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如果是这样的话,己方这支援军的象征意义应该大于实际意义。即使勉强投入战事的话,伤亡肯定也不是赵国上下可以接受的。

“将军!抵达临晋的前一天,我们只行进了不到百里。因此在休息上还是充分的!况且,这次我们是为了拯救袍泽!士卒们战意很浓!都叫嚣着要给秦军些颜色看看呢!”

廉颇笑而不语,转问道:“洛水的水势如何了?你刚刚渡河而来,路上可曾顺利?”

扈辄听了心有余悸地说道:“将军!末将来时乘坐的乃是小船!因此在洛水上着实遇到了一些危险!不过,船夫说,即使是大船的话,想要渡河的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危险谈不上,但靠岸是一件麻烦事!毕竟,越是靠近河岸,水流越是湍急!”

廉颇点了点头,算是认可,说道:“现在洛水对岸有多少船只?大船多少?小船多少?都能容纳多少人?”

“末将来的时候听临晋赵县令说,洛水附近的船总数还不到两百。其中大半是小船,少部分是大船。大概的话,大船有三十艘,可以容纳四五十人来人,小船有一百多艘,容纳三五人到十人不等!”扈辄恭敬地回道。(未完待续……)

ps:防盗版,订阅的明晚刷新

第二十七章天下震惊

河西郡,临晋县。

临晋县其名不扬,但在百多年前却是大荔戎国的王城。自从被秦国灭后,秦、魏两国在此数次交锋,临晋县在某种程度上说,见证了两个诸侯王国的兴衰史。

赵奢的五万大军如今就匆匆赶到这座名城之中。从十一日出邯郸,赵奢的心就一直在扑通扑通地急跳,这当然不是因为初次单独领兵的兴奋和激动,而是一股不详的预感!虽然他的面色依旧沉稳,但心思却早就飞到了洛水的对岸。

按理说,廉颇乃是赵国无可辩驳的名将,他的身边更是有田单、荣蚠这样足智多谋的人辅佐,应该不会输于秦国的白起!白起的兵力是远远超过燕赵齐联军不假!但现在峣关不靖,函谷关已丢,秦军的战意能有几分很难说。凭借着坚固的营寨,廉颇取胜虽然不易,但落败却是极难。

但为什么自己偏偏会心悸呢?赵奢很是疑惑!是了,现在整个赵国上下都在等着秦国的求和。甚至包括魏国、韩国、齐国、燕国、楚国,整个天下的人都以为打到这个份上,秦国还不求和的话那就等着亡国灭种吧!至于秦国可能的负隅顽抗,所有的人选择性的忽略了。

赵奢断定,如果没有燕赵齐三国联军困于洛水河畔,对,就是困,不是赵国美其名曰的牵制秦军主力,秦国很有可能求和。毕竟,函谷关在手的情况下,燕赵齐三国可以集结起超过二十万的军队进军关中,若是韩国魏国给力的话,三十万联军不在话下。但现在,山东六国战线拉得很长,还不能遥相呼应。表面上看。山东六国在每条战线都是打得有声有色,但除了函谷关的成就,其他都没有占据主动,对秦国也就没有致命的威胁。魏国拿下函谷关的代价太大,加上魏王本来就是一个小富即安的君王,联军在函谷关能对秦军施加的压力实际上很小。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也不能保证秦国会不会孤注一掷,将目标瞄向孤立无援的燕赵齐大军。只要秦军肯付出足够的代价,重创甚至全歼燕赵齐大军不在话下。

这样的担心太过骇人听闻,就连赵奢也只能烂在心里。所以自从领军出邯郸之日起,赵奢就下令全军急行军,行军的速度大概在每日百二十里。他下令所有的士卒不得有怨言,也规定所有的军官不得求情,否则杀之!

头三天,赵军还能坚持。行进了四百余里。但到了第四天,所有的人都开始私下抱怨!他们清楚自己的目的是前去支援信平君廉颇,但现在明明秦国求和在即,廉颇那里怎么会有危险?对于这样的规定,赵军自然很是不解。

等到了第五天扎营休息的时候,看到赵奢一脸疲惫的一名校尉忍不住说了。他说道:“将军!我们距离洛水还有不到四百里!士卒们已经怨声载道!再这么下去,怕是会激起兵变啊!”

赵奢抬起头,皱了皱眉。用商量的语气说道:“那按照李校尉的意思,明天我们前进多少里合适?”

李校尉还以为赵奢心里面意动了。当即说道:“末将以为七八十里足矣!这样我们抵达洛水还有精力,有变的话也可以及时应对!”

赵奢淡淡地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说道:“你的建议本将会考虑!不过,本将想要借校尉一物一用。”

李校尉欣喜若狂,看来赵奢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近人情嘛,当即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赵奢朝帐外的亲卫说道:“来人啊!校尉李环扰乱军心。罪不容恕!将李环拉下去斩了!”

亲卫们不由分说地将脸色大变的李环拖了下去,几声不甘和恐惧的嘶喊后,大帐外面清静了。赵奢却是面色不改地令亲卫将李环的人头示众全营,自此,再无一名赵军敢在私下抱怨。

通过这样的手段。赵奢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所以在五月十八的时候,赵奢可以带领五万赵军抵达距离洛水不过四五十里的临晋。仅仅用了八天的时间,赵军赶了接近千里的路,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赵奢大军入城的时候,已是日薄西山。城中的军营暂且成为五万赵军现成的营地,这倒让奔波了一路的赵军上下松了一口气。嘱咐副将安排好全军的饭食和守夜的人员,赵奢径自前往县衙去了。

临晋县县令名为赵勃,年方四十,正是一个男人精力最为旺盛的时候。在接到赵奢大军提前三天抵达临晋的消息后,慌不迭地从西城郊赶了回来!这几日连番的暴雨可是损坏了不少良田,损失大了去了。不少破败的房屋更是轰然倒塌,砸伤了不少百姓。一心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士赵勃自然是急民之所急,深入抗灾救灾第一线了。

望着风尘仆仆赶来的临晋县令,赵奢完全没有摆自己的架子。作为一个曾经因沙丘之乱逃亡燕国,并做到一郡郡守的赵奢,最敬佩的就是兢兢业业为民谋利的地方官员。赵勃能不惜降尊迂贵慰问庶民,百官之楷也!

两人一阵寒暄之后就是直奔主题,赵奢心忧洛水对岸的战局,当即问道:“赵县令,信平君那边可有最新的情报过来?”

赵勃摇了摇头,说道:“前一次有消息传来还是八天前!当时我们赵国加上燕国、齐国的总兵力有九万多,秦军有十六万吧!但算上那些重伤被抢回去的,秦军的实际战力也就是十五万人初头。”

赵奢眉头皱了皱,如此说来,燕赵齐损失了七万大军,换来的就是秦军接近五万的损失,甚至可能是四万初头的损失?这样子的话,仗就不好打了。越打下去,秦军的兵力优势越是明显!

“那这些天怎么没有联系呢?”赵奢疑惑地问道。

“唉!”赵勃叹了口气,说道:“这暴雨连续下了七天了!洛水暴涨,谁敢冒险渡河啊!加上信平君那里还有一个多月的粮草,下官也就没有在这样的天气冒险输送粮草!今天好不容易雨刚刚停了。下官正打算明天一早派人渡河看看情况呢!”

“什么?你说洛水暴涨?”赵奢大惊失色道。

“是啊!”赵勃明确对赵奢的激烈反应很是纳闷,不解地问道:“怎么了,将军?这雨也就大了一些!应该不会对信平君那里产生影响吧?”

“这水上涨到什么程度?”赵奢反问了一句。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廉颇是在洛水河畔驻军的。会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秦军会不会趁势用计,比如水攻?

说到暴雨,赵勃也是纳闷地说道:“说来这雨也真怪了!洛水足足上涨了三尺。淹没了沿岸将近一里的土地!”

“一里?!!”赵奢不用去想也知道这个雨势大到什么程度!只要白起肯冒着巨大的风险掘开河堤,一招水攻就成了。这水甚至不需要太多,能够给赵军带来足够的麻烦即可。比如说淹没粮草,或者说冲走营帐。

就在赵奢忧心战事,打算回去派遣几名熟识水性的人连夜赶去河对岸的时候,一个衙役惊慌失措地闯了进来,急急说道:“大人,不好了!一名士兵昏倒了!”

“什么士兵昏倒了?”赵勃听得完全糊涂了。就算是一名士兵昏倒了,也不用在自己会见贵客的时候。心急火燎地闯进来吧!

“大……大人!”衙役见赵勃不悦,明显更加紧张,说道:“是齐国的士兵昏倒了!”

“齐国的士卒?”这个时候,能够出现在临晋的,也只有跟廉颇在一起的田单的手下了。但好端端的,齐国的士卒怎么会出现在临晋呢!赵勃很是纳闷。赵奢则是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你倒是说清楚啊!”赵勃有些着急地说道。

“没事!你慢慢说!”有了最坏估计的赵奢神色则是重新变得沉稳。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清楚河对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着急也没有用!

“小的听庶民们说,他们是在河岸边发现这名齐国士卒的。当时他就快累的虚脱了,看见路过的百姓就说要去县城。有万分紧急的军情汇报!真不知道,这三四里宽的河面他是怎么游过来的!”衙役说话明显利索了许多。终于道出了其中的曲折!

“他现在在哪里?”赵奢顾不得形象,直接起身急急问道。这个信息再明显不过了,若是河对岸没有什么变故,齐国绝对不会派出一名善于泅水的士卒过来通风报信!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燕赵齐大军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甚至是朝夕不报的绝境!

“在前厅!”衙役望了望赵勃,下意识地说道。

“下官来带路!”赵勃很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急急说道。

转过两个转角,赵奢终于见到了衙役口里所说的齐国士卒。只扫描了一言,赵奢就知道对方应该没有生命危险!虽然面色有些苍白,神色也是极为疲惫,但应该是劳累所致。任谁在一个宽三四里又异常湍急的河流里泅渡一回。都不亚于一场生死大战。

“我是赵国国尉赵奢,士兵,你有什么军情可以告诉我!我现在是这里的最高负责人!”赵奢沉稳地率先开口。

“国尉?”齐军士卒听到这个字眼后明显一喜,当即挣扎着起来说道:“将军!救救我们!我们齐国、燕国和贵国的大军被秦军包围了!若是明天早上不能赶过去支援!怕是凶多吉少啊!”

赵奢心里面卷起了惊涛骇浪,但面色依旧沉稳。他只是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下来,接着说道:“我手下有五万赵军百战精兵!自然可以救下你们!但士兵,你要先告诉我是怎么回事!我也好判断该怎么救你们!”

士兵一听说有五万赵军精锐就在城中,心里面更是放松,说道:“秦军用了水攻!我们猝不及防之下,损失了一万弟兄!粮草也焚毁了大半!现在田丞相和廉将军、荣将军正在试图打通通道,可秦军有十五六万大军,小的担心实在坚持不了多久!还望将军火速增援!”

“果真如此!果真如此!”赵奢心里面暗暗叹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白起不可思议地将燕赵齐三国联军逼到了绝境!只是,隔着偌大的洛水,自己来得及增援吗!又该怎么增援呢!(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