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醉龙图-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怨恨。两兄弟相互都看不清对方,虽然身世一个比一个厉害,但是一个比一个愚蠢。
当初袁绍给袁术写信,想要另立刘虞为帝时,袁术却是满不在乎,甚至还有些鄙视袁绍,写信回绝不参与此事。只是袁绍不知道,当时袁术的内心,已经有着称帝的打算。最后兄弟二人,不管在怎么强大,也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分别成就了曹操、赵煜和孙权。
面对赵煜的金口,蔡夫人慌忙对着赵煜,故作推迟道:“蔡某如今乃是流落之身,有何德何能让陛下如此对待,这荆州一事实在是太过沉重,蔡某恐怕难以让陛下满意。”
却不想赵煜微微一笑,毫不客气的说道:“纵观在场的众人之中,有谁是荆州本土之人,有谁比你蔡夫人,更为了解荆州上下的一花一草,有谁比你蔡夫人更看得清楚那些人心?今次朕说你行,你就一定行,就算不行,你也要行,朕身后有整个赵国为你支撑,何人敢于说一个不字。所以蔡夫人今次不必害怕,只管好好的等着朕将整个荆州拿下,到时候就看你的了。今次朕抛给你这么一个沉重的担子,也是朕对你的信任,希望你不会让朕失望才是,朕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说完之后,赵煜再次转向一旁的刘崇说道:“刘崇公子,不管怎么说,当初你母亲帮助朕时,你也有一些功劳。想当初,你只不过是一个莽莽撞撞的小子,想必经历过这么事态的磨练,你也早已经长大成人了,应该能够为你母亲分担一些事情了。”
“要知道朕最为敬佩你母亲,不是因为她为朕做了多少,而是她为了你付出了多少。今后你就是南郡太守,以此作为考核你自身的机会,我希望你能够好好把握机会,不单要做好你的工作,更要认真扶持你母亲的任务,帮你母亲分担一些重担。”
“到时候可别怪朕没有提醒你,这荆州原本是属于你父亲刘表的,但是现在成为天下人纷争之地。朕今次务必将其夺过来,暂时交由你们母子掌管,以后你能不能继承这荆州大权,当上这荆州牧可全靠朕的一句话,而朕不看别的,就看你坐上南郡太守这个位置上的成绩和能力。如果你让朕失望的话,那朕一句话,荆州牧的位置便可由其他人担任,你明白吗?”
如果换做是以前的刘崇,在面对赵煜的这一番话后,必然会惊吓的不知所措。但是正如赵煜所言,经过这么多事情的影响之后,刘崇早已经不在是当年那个傻小子。对于当年文聘的拼死保护,以及太史慈的大义相救,还有赵煜的出手接纳,刘崇全部都谨记在心里。尤其是对于,今次赵煜大举进攻魏蜀吴三国,收服荆州之地,给与自己和母亲荆州重要官职,便使得刘崇感激不已。
第1132章大军交战的前夕
等到赵煜说完之后,当即只见刘崇,难掩一副激动的神色。完全想不到,在自己一生最为落魄、最为无助的时候,这天下最厉害的人,能够给予自己伸出援手,狠狠地帮助了自己一把。不过刘琮也不是傻子,在经过这么大起大落之后,已经成长为人。
刘琮自认是知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和自己的母亲脱不了干系。如果没有自己的母亲,那自己什么都不是,是自己的母亲蔡夫人,为自己争取和换回来的这一切。
不过刘琮依然对于赵煜感激不尽,感谢赵煜在自己母子二人,将死之际出手相救。感谢赵煜在自己母子二人,走投无路之时,给予保护和关照。感谢母子二人几乎沦为平民之际,站出来推举一把,让两人当上了这荆州刺史和南郡太守之位。
只见刘琮,毕恭毕敬地冲着赵煜,便是拱手一拜,尤为认真地说道:“刘崇必定不会让陛下失望,一定会全力以赴管理好南郡之地,用心协助母亲管理好整个荆州,以此好好回报陛下之隆恩。”而此时的蔡夫人,早已经是双眼红润,望着赵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以说赵煜今次之举,不单挽回了蔡夫人只见当年的一切,还因为一些事,使得自己那原本无能的孩儿,变得重振起来,这一切都记在蔡夫人的心里。
而赵煜也不想蔡夫人,此刻有过多的表达,毕竟两人的关系可以说很是为妙,也可以说非同一般,只不过在一些场合之下,是不便说出来的。当即赵煜冲蔡夫人和刘琮母子二人,微微一颔首,便径直回到自己的坐席上。
重新望着下面的众文武大臣,再次举杯道:“今次诸位因为朕的召集,而齐聚此地,乃是一场缘分,今夜可以不醉不归。但是今日过去之后,在座的诸位,就要全部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虽然我等战将齐聚,但是魏蜀吴三国的大军,也正在迅速结集着,想必用不了多久,敌人的大军便会直扑而来。到那个时候,便是诸位一展雄风的好时机,我希望诸位不要大意。一定要付出全力与敌军一战,不留下任何的遗憾给自己,给我们每个人的战事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众将闻之,共同举杯,朝着赵煜齐声欢呼道:“请陛下放心,我等必定会拿出全力,一举击败魏蜀吴三国,助陛下完成一统天下之大业。”
数日,随着赵煜的军事部署完成后,赵军上下处于一片紧张状态。不过要说最为紧张的应该是郭嘉和徐庶两人,如今赵煜将整个大军和战将如数交给两人,由两人来负责整个战事,最重要的就是配合两人新研究的阵法。而且赵煜一直相信,凭借两人的这个阵法,一定能够将敌军大败,赵煜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一场顶尖谋士之间的对决。
而就在赵军部署完毕,每天都抽出时间练兵之际,魏蜀吴三军终于有了新的动静。为了能够对战赵军,三国之军,可谓是费劲了心思,魏军的虎豹骑,蜀军的飞羽骑、白毦兵,吴军的解烦军、敢死军、山越兵,全部都毫无保留的拿了出来。每天都有专门的大将进行训练着,至于那些新兵,由于时间较短,对他们的训练也是极为简单,就是手持盾牌,组成在一起,防御着敌军的冲击。
作为新兵最简单的便是这盾兵,只要阵型不破,死命防守,就算是完成任务。不必其他冲锋,负责击杀的军士要好的多,一旦阻挡完敌军的冲锋,那他们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结。剩下的一切,就交给其他军士完成即可,所以在蜀魏两国募兵之人,前往那些跟随而来的百姓群众,进行募兵时。
按照吴国给与的奖励,只要愿意参军,立功者都予以金钱、良田、屋舍的奖励分配,当真有不少人愿意参加投军。在一些家庭中,对于个别劳力男子来说,就现在的情况,早晚会有一天饿死。如今摆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一条活路,只要能够在一场战役中不死,就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甚至还有可能会捡取一些战功,分配得房子和良田,从此一家人不用在发愁。
就蜀魏两军的第一次募兵,居然招募了两万多人,其中最小的只有十三岁,最大的有四十余岁。这要是在以前是绝对不会允许的,这年龄相差悬殊,只会带来负担。但是如今在蜀魏两国兵力极其缺少的情况下,能够有人参军,就已经是万幸了,所以也不会有人在说什么。
武陵郡联合军营,魏蜀吴三军的重要文武官员全部集中在此地,难得的是就连一些副将,也参与其中。看着位于正中的周瑜,正在对着一番沙盘,向着众人下达着军令,在场的人没有一人敢于乱说话。就连蜀魏两国的权臣和大将,也都凭住呼吸,静听着周瑜的分布。从众人的神情上,不难看得出,这些人对于周瑜的指挥还是非常满意的。
当下只听周瑜认真的说道:“今次就由我周瑜负责引领大军,为大军指挥,与赵军大军正面交锋。待双方摆开阵势后,由我们率先进攻,绝对不能让赵军的人马掌握先机。要知道虽然我们今次募集了一些新兵,但是与赵军的人马仍旧有些悬殊,如果让赵军率先发起进攻,那我们就显得尤为被动。”
“如果有赵军的兵马前来突击,由我们的步兵大将指挥新兵盾牌负责抵挡,白毦兵和敢死军的兵马上前击杀。如果战力不足,无法击杀赵军的突击前军,那解烦军的步兵和山越兵同时出击,负责进行援助。凭借这些兵马的战力,一定能够将赵军的前军给击溃,到时候整个大军不可冒然追击。”
“要知道赵军一向狡猾,如果我军冒然追击的话,很有可能会调入赵军的陷阱阵势之中。更何况,我们今次要和赵军交锋,击杀赵军的并不是步兵,而是我们的骑兵。”周瑜说完,不由得扫了一眼,立在自己身边的几员军中虎将,除了自己吴国之将外,还有蜀魏两国的大将。
“就荆州南郡的地形来看,如果赵军想要和我们摆下阵势,无非就是方阵、圆阵、锥形阵、鱼鳞阵和雁行阵。这些阵势各有千秋,但是万变不离其中,破两翼、攻其四方八角,乱起阵中。到时候就由夏侯惇、曹仁、张辽三将率领魏国骑兵从赵军左翼进行突袭,三支骑兵记得要分为前中后,从三个不同的地方进攻,使得赵军误以为我们兵马诸多,无法分身顾及。”
“而关羽、张飞、姜维三人,就负责从赵军右翼发起进攻,与魏军进攻的方式一样,从三路发起进攻。我军的徐盛、吕蒙、凌统负责从赵军正面发起骑兵攻势,分为左中右三路进行出击。至于许褚、魏延、韩当三万将军到时候就引着魏蜀吴三军步兵,趁乱杀入敌军,配合骑兵冲乱敌军阵势时,在其兵马尚未重组之际,将其给破坏,务必不能让赵军的阵势重新组合。只要赵军的军阵一直混乱,便只有被我们剿杀的份,到时候就看诸位将军的了。如此此战能够大胜,亦可乘胜追击,一战大败赵军不是问题,不知诸位将军有没有信心。”周瑜说完,冲着众人露出一丝的笑意。
当周瑜话音落后,在场的诸将没有一人吭声,只是面面相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片刻只见蜀魏两国丞相司马懿和诸葛亮,忽然相互一对视,共同露出一丝笑意。随即只听司马懿开口言道:“今次大都督布置此战术可谓是严谨有序,没有一丝的疏漏啊,就连赵军可能借助南郡的地形,所摆出来的阵势都能够料想到,实在是让我等敬佩不已。”
诸葛亮也紧跟着附声道:“如果一切真的就是按照这番去进行的话,那大都督指挥此仗定然一击必胜,蜀军上下,愿意极力配合大都督打赢此仗。”
在听闻两大丞相认同之后,在场的其他诸将,也都露出一副释然的神情。早先,在众人来看,今次周瑜所想的这个阵法就很是不错,只是众人身为武将,对于一些谋略并不如那些谋臣,所以在其他人尚未发表言说之际,身为武将也不敢妄自开口。
而就在司马懿和诸葛亮话音刚落,只见魏军谋臣荀攸便站出来言道:“此计固然妙哉,只不过在荀攸来看,赵军绝非如此简单。尤其是战场交战,阵法千变万化,万一赵军的人马在大战中忽然变阵又当如何破解之?要知道,想当年,赵军大军挥军进军凉州时,其鬼才军师与毒士贾诩的那一战可谓是十分精彩。双方各自指挥着兵马,予以斗阵,一阵之中就演变了多个阵法,绝非轻而易举就能破解之。”
荀攸的话,顿时好似一盆冷水似的,浇在中的身上,使得在场不少人哑口无言。不得不说荀攸的心思细密,通过以往的战事,便总结出了赵军大军的作战方式,虽然并不完全准确,但也不得不考虑其中,这是荀攸身为一个谋臣的职责。
听到荀攸的疑惑,周瑜当即很是郑重地望着对方,露出一副严肃的神情,显然周瑜对荀攸所提出来的问题尤为看重,当即说道:“荀攸大人此话甚为重要,战场就是千变万化,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只不过有些事,非我周瑜一人能够独立完成,所以今次我招集诸位前来,也是需要我们魏蜀吴三国能够联手作战。虽然到时候整个大军由周瑜来指挥,但是为了防止敌军阵法之变,周瑜还是打算让各国的军师否则指挥乙军的兵马。到时候,我们三军布置不同的令旗,如果赵军变阵,那就由我们自己的军师负责破阵,然后给与乙军兵马进行提示。不过最终的目标是,我们魏蜀吴三军将士一同进退,不知荀攸大人还有什么意见否?”
今次在听了周瑜的计划后,荀攸才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周都督今次的这个决策,便是万全之策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而且凭借各国军师对自己本国兵马的了解,指挥起来则更加方便,其战力也将发挥到最强,此乃最为合适不过了。”
第1133章千军万马列阵前
就在周瑜和蜀魏两国的文武将臣门,商议好军事部署后,便开始积极地调动大军和粮草。毕竟今次之战事关重大,可以说决定着魏蜀吴三国的命运,所以周瑜亲自监督,不容有一丝的差错。为了今次的胜利,周瑜可以说拿出了毕生的精力,目的就是做好万全的准备。决定翌日起兵进军南郡,与南郡的赵军展开决战,而不为后生留下遗憾。
而身在南郡的赵军,也每天都派遣大量的探哨,前去监视着吴军的动向。身在江夏郡的吴军,有南阳郡的陈宫等人抵挡,一时之间根本过不来。虽然陈宫和徐庶两人,接连两仗败于周瑜之手,可是如今周瑜已经离开江夏郡,前往武陵郡而去。
剩下的吴军即使有天大的本事,在面对赵军八龙之一的陈宫,恐怕也不是对手。更何况今次陈宫在闻之陛下大军准备行动,陈宫更加不敢擅自动弹。因为他知道,如今天下所有的变局都会因为这一场仗势而改变,他陈宫必须为大军死守好此地,以防止有任何的疏漏。
有了陈宫在东部镇守的话,那南郡的赵军兵马,只需要关注着武陵郡的动向便可。今次,身在武陵郡的魏蜀吴三国大军,一旦有什么异常的动静,赵军的探哨便会立即策马回报。单从今次那探哨拼命狂奔的速度来看,想必一定是发生了不得了的事情,否则怎会如此慌张。
赵军大军的中军帐中,赵煜正在召开军事议会,首先便先行咨询两位军中的军师,被赵煜誉为赵国八龙的郭嘉和徐庶。不过从赵煜今次的态度来看,显然是对两人之前所研究的新型阵法一事,颇为感兴趣道:“郭嘉、徐庶,你们两人近日练兵,指挥操作那新研究的阵法如何了?我军中的诸位将军,还有将士们,他们能否和你们的阵法进行融合?会不会在大战之际,出现什么变故?”
只听郭嘉当即开口言道:“回禀陛下,诸位将军平日里多与我等交流,相互之间多有默契。所以今次演练此阵法,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在大战之初,将士们便有历练。可以说几乎已经成型,若是用于战场之上,绝对没有问题,陛下只需要坐镇后方,亲自督军鼓舞士气,精心观赏便是。”
听闻了郭嘉的话,在看着徐庶同样是点头默认,当即赵煜显得尤为兴奋道:“好,很好,朕要的就是你们的这种自信。若是我赵国大军,能够完全配合,和演绎此阵法的话,那今次何惧那蜀魏吴三国之兵。想必就算他们大军全部逼近,朕也有自信与敌军一战,此战朕相信我大军一定必胜。”
“报,前方有紧急军情传来。”正当赵煜话音未落之际,忽然随着一阵急切的马蹄之声,只听一股声音在外面响起,从对方的话不难判断,此乃是乙军探哨查探到重要情报归来。从对方的慌张之情,不难看得出,此番事情必然很是紧急,否则那探哨也不敢直接策马在军营中奔袭。
这也是赵煜给予,那些负责查探敌情的,探哨们的一种特权。若遇到重用军情,无须像其他军士那样,需要入营下马。完全可以,直接在营中奔袭至大帐禀报,只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任何人,在抵达大帐时,必须予以信物方可进入,以防止有敌军刺客混入其中。
“进来禀报。”赵煜毫不犹豫的出口说道。
那探哨一入帐中,冲着赵煜便是拱手一拜,直接开口言道:“启禀陛下,今次小的奉命监视武陵郡魏蜀吴三军动向,就在刚才,小的忽然发现那魏蜀吴三军大队人马聚集,为首令旗皆是魏蜀吴三国将旗。随即三军联盟大军,一同整兵出征,径直朝着我南郡之地而来。就小的初步判断,今次那敌军的兵马,绝对不少,怎么说也有十万众以上。而且看其装备,好似有不同兵种组成,可谓是集合了魏蜀吴三军各部军士。”
一听闻探哨的话,在场所有将臣立即议论纷纷,多数人似乎在为魏蜀吴三军,今次的举动而感到愤怒。每个人都忍不住紧握双手,想要引兵马出征与其一战。就连赵煜,也是一阵兴奋道:“好啊,真是太好了,今次这魏蜀吴三国的大军终于出动了,朕就怕这些家伙,一只龟缩着没动静,每天在那里浪费时间。只要他魏蜀吴三军敢来,朕就敢挥军打他们。”
赵煜说完,忽然把目光转向一旁的徐庶说道:“徐庶你之前在荆州待的时间比我们长,对于荆州这一带的地势,也比我们熟悉,你且说一说,今次我们应当行军在什么地方与敌军交战比较合适?”
当徐庶听完赵煜的话后,没有任何的由于,当下便开口冲着赵煜拱手言道:“回禀陛下,从襄阳向西南方向,有一大片的空地。那里广阔无限,就我军今次所要摆出的军阵来看,如果将战场在此地施展的话,则最能发挥此番军阵的战力。而且此处的四处,没有什么隐蔽之地,更没有什么山林之地,完全不必担心敌军会有伏兵和陷阱,不如大军开往此地,与魏蜀吴三军交战。”
徐庶说完,只见赵煜点了点头,随即大手一挥,对着在场的众将士道:“众将士听令,所有人立刻去集合兵马,半个时辰后,所有大军必须准备就绪立即出发。今次我们要让那些敌军,见识见识我赵军的厉害,是时候与这魏蜀吴,把帐都算清楚了。只要今次诸位全力以赴迎战,日后朕必有重赏,卦候封爵绝不在话下。告诉下面的弟兄们,不管你是身居何职,也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只要今次全力奋战,朕一并由重赏。”
“嚎。”随着赵煜的一声军令,在场众将臣皆是齐声欢呼着,发出内心的好战之心。
不得不说赵军纪律严谨,平时训练有序,就在赵煜的一声令下后,众将臣纷纷下去开始准备兵马。半个时辰后,二十多万大军,各自站好队伍,等待出发。望着自己麾下的精兵强将,赵煜内心充满激动,一联想的今次一战,可能就是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战。虽然赵煜知道今次就算是大败魏蜀吴,也不过是击退荆州的敌军,还有扬州之地,乃是吴国的根基。不过赵煜相信,凭借这场大战,只要魏蜀吴惨败,其所留下来的兵马根本就没有多少,到时候大军直接逼近,扬州就如同囊中之物。
随着一声嚎叫声响起,以徐晃和乐进为首的前军便开始出发了,而赵煜则在典韦、郭嘉、徐庶和赵云的拥护下,坐镇中军而行。今次赵军所有战将、谋臣全部出动,紧紧留下守城的兵马不过五千余人,另外还有蔡夫人与其子刘琮,也留在城中,负责着后方接应。
毕竟以两人的能力,想要上战场征战,简直是就是天方夜谭。不过凭借两人的能力,若是留在襄阳,到可以为赵煜处理一些闲杂之事。而且赵煜联想的也没有错,以蔡夫人对襄阳的熟悉,只不过在赵煜前脚刚走,便有不少豪门望族,就后脚跟进蔡夫人所在的府邸。一来奉上丰厚的财务,二来也向蔡夫人表面立场,想要今后多受蔡夫人的关照。
不过蔡夫人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自己今次的身份是什么,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能乱说。当即只听蔡夫人,对着每个前来效忠表面立场的人,都说这同意的一句话:“如今这荆州即将脱离吴国孙权掌控,从此成为赵国领土,而今次本夫人身为赵国陛下臣子,暂且为陛下执掌荆州之事。所以诸位前来送这些大礼给本夫人,并向本夫人表面立场,那本夫人也就暂且代替陛下收下诸位的心意。只不过希望诸位也能长得心眼,日后好好的为赵国做事,不要在底下搞什么小动作。否则陛下一旦得知,怪罪下来,那岂是我等所能阻拦的。”
不得不说,蔡夫人不愧是荆州第一女主人,想当初刘表独自一人进入荆州,若不是因为有蔡夫人和其蔡家扶持,想必刘表根本就不可能有如此成就。今次蔡夫人在得到赵煜的全力支持后,并没有表现的耀武扬威,而是予以一副矜持的态度,告诫众人自己只不过是当今赵国天子的一个小小的臣子。众人想要向自己表面立场,就应该好好的为赵国做事,言下之意就是要和魏蜀吴三国划清界限。一旦赵国大军,彻底的击败魏蜀吴三军,掌握整个荆州的时候,若是看谁不顺眼,动一动嘴,便可灭掉整个一族。
这些人也都不是傻子,自然能够从蔡夫人的口中听得出弦外音,当即纷纷跪拜下去。向着蔡夫人表面,当初之所以投靠其他国家,完全是因为碍于对方的兵权被逼无奈。众人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赵国的大军能够打过来,早日将荆州收服己有,如今闻之赵国陛下兵临城下,众人可是高兴都还来不及呢。
看到眼前这些人那种贪生怕死的模样,蔡夫人虽然表面不说什么,但是心中确是一阵鄙夷。比起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男人来说,这些人简直就是一群懦夫,他们注定都是一群奴才命。不过就算如此,蔡夫人也不会过多说什么,这些人虽然可恶,但是杀不得,最起码还有些用处。不管怎么说,在蔡夫人的行动下,荆州大半豪门家族也全部向蔡夫人表面效忠,也有一部分人仍旧保持观望态度。不过,蔡夫人相信,这些人迟早会一个个积极的跑过来,表示效忠的。
当赵军的探哨,在探得前方四十余里地便是魏蜀吴三国的大营后,赵煜在环视了四周的地形地貌后,也下令大军就此安营扎寨。按照这个距离,如果在往前行进,恐怕双方之间,就未免太过近距离了,那样的话恐怕对双方之间都没有好处。虽然赵煜希望冒险,但是如今双方大战之际,赵煜也不敢任性的赌上三军将士的安危。
“敌军可否有什么新的动向?”当大军安营扎寨之际,赵煜心中始终想着敌军的动向,时不时就要向外面的守卫咨询一番。从赵煜不到一个时辰,便询问了数便的情况来看,不难看得出赵煜是有些紧张或者是激动。不管怎么说,哪怕赵煜是拥有在好的心理素质,虽然赵煜自知自己的赵国乃是当今天下最强之国,但是如果一日不消灭魏蜀吴三国,那自己便无法安宁。今次一战,虽然并未彻底的完全统一,但是也能一战定下天下大势。
帐外的军士连忙冲着赵煜拱手拜道:“回禀陛下,敌军距离我军四十余里的地方,一直在安营扎寨,并未有任何的动向。”
听闻那军士的话后,赵煜居然显得有些失落,显然是为今次敌军大军进犯,居然安营扎寨不在有下一步的行动。相对来说,赵煜还是十分期待敌军会有所动静,这样的话,自己便可以挥军与其交战。但是赵煜之所以没有主动出击,是因为赵煜知道,大军奔行一路,确实有些疲倦。如果因为自己的兴奋,而执意令大军出击的话,恐怕将士们的士气和体力,必然大打折扣。到时候与魏蜀吴三军交战,无法发挥出强大的实力,其后果不堪设想。
当下赵煜对着那守卫说道:“嗯,这样啊,那给我多派点探哨,令其准备一些干粮,务必时刻关注着敌军的动向。一旦有什么动静,便立即前来禀报,每个一个时辰,前来汇报一次。切记,敌军十分狡猾,务必要查看清楚,前往不要疏漏了任何细节。”
帐外的军士,连忙回应道:“是,陛下,小的这就去派人加强探哨数量,时刻监视敌军的动向。绝对不会放过敌军任何一个举动,一旦有任何异常,便立即前来向陛下禀报。”
第1134章大战前夕的宁静
就当赵煜安排部署好之后,只见帐外的帘子被人掀开,从外面走进来两人。正是今次军中的两大军师,一个是郭嘉,另一个是徐庶,看到赵煜之后,两人双双冲着赵煜一拱手。
随即只听郭嘉,率先开口对着赵煜说道:“看来陛下对敌军的一举一动很是关注啊,就在刚才郭嘉准备前来拜见陛下之际,已经见到陛下多次派人增加探哨数量。只不过片刻功夫,陛下已经召集探哨多次,询问敌军的动向,心系战事啊。”
看着郭嘉那一副轻松自如的样子,在听其说话轻松的模样,赵煜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道:“郭嘉你这家伙,是真的不知朕这心中有多么的着急,我实在是想不透,也不知道你这家伙,怎么就会那么的淡定。要知道今次我们面对的可是魏蜀吴三军精锐,虽然之前我们多次击败蜀魏两国,但是所幸存下来的蜀魏两国之兵,则皆是经历过血战的将士。即使是数量较少,但是其战斗力不容小看,那些都是浴血的将士。”
“倘若,今次我们大军能够一举将其击败的话,那朕的赵国一统天下的大业,就指日可待了。不过若是,我们没能击败蜀魏吴三军的话,则必然落个惨败的下场,今后就算是想要卷土重来,恐怕也是难上加难了,你说朕能够不担心,能够不焦急吗?”
却不想面对赵煜的这种担心,郭嘉和徐庶只不过微微一笑,随即只听徐庶安抚劝说道:“今次我大军重兵出击,只要能够防御敌军偷袭,任凭那魏蜀吴三军如何强大,也难以攻破我军防线。要知道,若是论单兵交战,我军绝对是占据上风,那魏蜀吴三军肯定不是我军的敌手。今次与魏蜀吴三军对战,以敌军的冲锋大军,根本无法突破我军的防御阵势。我们只要保持阵型不乱,任凭敌军如何强大,也无法击败我军,所以陛下不必为此太过担忧。只待敌军入我军阵之后,我们慢慢将其斩杀便是,定然令其有来无回。”
或许是因为徐庶的话起了一丝作用,赵煜心中多少平静许多,随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唉,你们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只不过今次之战,与以往不同,我的内心里多少有些太过激动。那种感觉你们是无法体会的,要知道想当初朕从洛阳奔跑出去,那时候朕无一兵一马,独自闯荡,可谓是危机四伏,也经历过多少生死之战。”
“如今纵观朕的身边,文武百官诸多,兵马号称百万也不为过。之前朕真的不敢去想一统天下之事,可是如今却真的要发生了,朕这心里很是激动啊。”赵煜说话之时,几乎露出一副狂躁无助的样子,那模样简直与一个小孩子要闹着吃糖葫芦,却吃不到嘴里一样焦急。
看着赵煜这番模样,郭嘉和徐庶几乎忍不住想要爆笑起来,两人跟随赵煜多年来,见过赵煜各自稀奇古怪的举止。可是对于今次赵煜那紧张的模样,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听赵煜刚才说的那番话,两人也是十分理解。毕竟赵煜从白手起家,到慢慢积累建筑基业实属不易,如今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