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醉龙图-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下只听吕蒙回应道:“刘晔大人所提到的这个问题很关键,我们有了抵挡和防御的新兵,若是缺少和敌军交战的强兵,则依然无法抵挡赵军的前军。对于这一点,到不用担心,魏国最强的步兵青州兵,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蜀国还有一支精锐的白毦兵。”

吕蒙话音一落,蜀国将臣顿时微愣,怎么也没有想到吕蒙会突然提起白毦兵。没等众人开口,吕蒙继续开口说道:“白毦兵,乃是蜀国第一精锐之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作战英勇。每个白毦兵的将士皆是骁勇之兵,在关键之际,以一敌二、敌五也不是话下,对于白毦兵的战斗力,吕蒙早就有所耳闻。”

“若是吕蒙没有记错的话,想当初蜀国先帝刘备,引兵进攻益州失利。最后诸葛丞相调派兵马前去协助,一举攻破益州刘璋的防线,最主要的一点,便是这白毦兵的功劳。今次若是能够予以让白毦兵,跟随新兵一同击杀赵军,必然有着一番战绩,其战果绝对非同凡响。用一个新兵,来换取赵军一个战斗力极强的老兵,实在是划算的很。”

“白毦兵乃是我蜀国先帝一手所打造,能够入围白毦兵,全部都是我蜀国精锐之士。正如吕蒙大人所言,若是指挥得当,白毦兵的将士,必然能够发挥出强大的战力,以一敌对多人也不是问题。只不过之前因为成都防守战一事,在抗击赵军大军侵袭,不得已使得白毦兵投入战斗。再加上后来成都被赵军攻破,白毦兵将士负责掩护我等撤退,直接与赵军进行正面交锋。其伤亡比例颇大,如今所幸存下来的白毦兵,也不足三千人而已。若是予以这不足三千的白毦兵将士,作为今次与赵军正面交锋的战斗主力,恐怕效果并不会太可观,很有可能会让诸位失望的。”

今次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蜀国谋士法正,法正一直以来负责蜀国的军事指挥和部署。不管如何发挥其才智,可是始终无法扭转,蜀国和赵国的战事的胜败之分。其实这也怪不得法正,只能说赵国的大军真的太过强大,在面对赵国大军压境,蜀国根本无法与之力敌。

第1123章吴国之五营战兵

当下只听吕蒙微微一笑,冲着法正便开口言说道:“法正大人不必担心,吕蒙也早已经料想如今的白毦兵,实在是难以独自对抗赵国的大军。毕竟双方兵马数量悬殊,对于这一点,不用大人言说,我等也知晓。为了弥补白毦兵的不足,吕蒙愿意推荐两支兵种,来与白毦兵一起上前线征战。凭借这两种兵种,再加上白毦兵,必定能够组建成一支强大的兵力,来击杀赵军。”

吕蒙的话可以说,让众人不由得为之一愣,恐怕就连吴军大都督周瑜,也没有想到吕蒙会有如此自信。能够推荐出两支兵马,与蜀国的精锐白毦兵,组建成一支新生强力军,来负责击杀赵军前军的。当然,在看到吕蒙如此自信的情况下,周瑜以及在场的吴国将臣等人,还是非常高兴的。毕竟今次之前周瑜在江夏郡,接连两战大败赵军,使得周瑜大放异彩,如今吕蒙的策略和提议,则使得吴军的光环再添上一番色彩。

蜀将白毦兵统领陈到一听,顿时微微一愣,忍不住开口说道:“不知吕蒙大人所说的另外两支兵种,是什么兵?为何我等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什么兵种,能够有这么厉害。”

话说到一半时,陈到不由得微皱眉头,继续言道:“难不成是吴国的兵马?只不过我等一直听闻,吴国最为强大的兵种乃是水军,难不成吴国还有除了水军之外,其他特殊的兵马吗?”

看着陈到等人那惊讶的目光,吕蒙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随即缓缓开口道:“这便是我吴国的厉害之处,大战之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若是不知晓对方实力,而盲目出兵的话,无疑和送死没有什么两样。就连你们紧紧与我吴国保持密切联系蜀魏两国,都不知晓我吴国的真正实力,试问那赵国又岂会知晓。”

“虽然今次赵军直接引领大军进入我吴国荆州,先后占据了我吴国南阳郡和南郡大半两地,却不想几场战事下来。除了南阳郡镇守不利,被赵军的人马钻了空子,在江夏郡和南郡的三场战事中,皆是我吴国大都督周瑜指挥取得了大胜。三胜三捷,恐怕这样的战果,诸位一直没有过吧。不过有点,想必也是诸位所不知晓的,那就是今次我吴国虽然与赵军开战,取得三场捷胜。看似我吴国已经投入了主力大军,与赵国交战,但实则我吴国并未投入真正的实力。”

却不想吕蒙的这一番话一出口,顿时引得在场众人一阵惊讶,任谁也没有想到在面临强大的赵军时,吴国居然还敢有所保留。然而有不少人,对于吕蒙的这番话多少有些不可置信,觉得以吴国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在有所隐瞒。虽然之前周瑜率领吴军,连战三捷,大胜赵军,这点战绩确实是可喜可贺。只不过在众人看来这三场大战,虽然赵军失败,但战果对赵军来说,并未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只是士气有所下降,尤其是徐庶和陈宫所引领的大军,更是不敢冒然进攻,最少扼制住了赵军双管齐下的战法。

眼看众人那多少有些不可置信的样子,吕蒙知道,今次若是不像众人讲明白。那这些蜀魏将臣,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将麾下的兵马全部投入,与吴国大军一起组阵对抗赵军的。只因为这些蜀魏将臣,已经被赵国的大军给打怕了,打的不敢掏出所有的兵力,想要有所保留。在面对这种生死之战下,所谓的保留,无疑和慢性自杀没有什么两样。

而且吕蒙今次之所以敢于当众讲诉吴国的军体,并不是自信夸大,而是因为吕蒙清楚的知道。蜀魏两国虽然还有自身的天子和组织,但实则只是一个空壳,只要今次吴国作为主力,能够将赵军给击退,那吴国便可趁机将蜀魏两国收为臣子。

否则的话,就以蜀魏两国,现在的兵力和将臣,除非是恢复到反董卓联盟那个时代。凭借两国的战力,方可以侵占任何一个州城,筑成为王,可是如今整个天下,除了吴国之地,全部都是赵国的地盘。而且每一个地方,都有重兵把守,蜀魏两国就算联手,也无法与之对抗。告诉这些人,吴国的强大和军体,才能击溃和消散他们内心的巩固。使得这些人,能够放弃排斥吴国的拢络,事后能够主动成为吴国的一份子,毕竟蜀魏两国此刻根本就是复国无望了。若不然,吕蒙当然不会傻到,将吴国自身的情报信息,对着众人公开,那样的话对吴国没有什么好处。

吕蒙再次对着周瑜露出一丝询问的目光后,经过周瑜的点头同意后,这才缓缓开口道:“我吴国从最初坐占江东之际,便是一直予以水军,而在天下之间所立足。不过为了能够参与逐鹿天下之势,我东吴必须建立一支不逊于其他强大诸侯的特殊兵种来,否则单单予以水军,根本难以跻身在天下大战之中。因此,我吴国陛下,特意在全国招募精锐,并将所有兵马重组之后,仿汉制建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校号称五营。又设置羽林、武卫、虎骑、马闲、无难、解烦、敢死、绕帐、帐下、车下虎士、武射吏等。”

不想吕蒙话一出口,顿时引得周边蜀魏两国将臣一阵惊讶,显然是没有想到吴国的兵马体系,居然会是效仿汉朝兵制度,弄得如此复杂。不过其表面看似复杂,实则其军整严谨有序,对军体系来说十分有益的。每一个兵种,都代表着一种责任和任务,分工明确,作战精简精良。

“羽林,就是宫廷禁卫卫部队,效仿汉制所建主皇宫宿卫。武卫,仿汉制置武卫士,故典宿卫。虎骑,骑兵主宿卫,拱卫京城的骑兵部队。马闲,掌乘舆并主马政。无难,分左右两部,领军为无难左右部督。平时作战主要配合武卫和虎骑,负责左右两翼夹击之势。”

“敢死、解烦、无难、车下虎士,都是精勇的冲锋队,多分左右两部,各以左部督和右部督领兵。五营、五校,各有五营兵,五营有五营督领兵,五校有五校督领兵。虽然看似单兵作战能力不佳,但是若是将其混合一体,其整体战力非常强大。”

“其中最为强大的应该就是敢死军、解烦军,此乃为我东吴与水军并称三大强兵的两军。解烦兵是我东吴一支直接隶属陛下所执掌的精锐部队。而建立解烦军就是我吴国大都督,想陛下所提出的建议,其目的就是为了日后有一天,在对战赵国而用。面对赵国强大的陷阵营和特种营,我吴国之兵很难以与其相庭对抗,所以必须组建了一支新的精锐部队,番号为‘解烦’,就是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其最初之意,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解赵国大军进攻之烦。”

“起初解烦军只有千余人,后来为了增加其战力,陛下便让胡综将军从各县招募精兵六千。增强解烦大军,并设左右两部,徐详为左部督,胡综为右部督。而为了隐秘我解烦军之力,所以陛下一直隐藏徐祥和胡综二将,直到今次逼不得已,才让两位破茧而出。”

“而敢死军则由韩当、凌统两位将军引领,共约万人左右。其作战英勇,不畏牺牲,堪比赵军陷阵营。只要今次我解烦军和陷阵营同时出击,必然能够与赵军的陷阵营和特种营两军相庭对抗,如果到时候在配合你们蜀国的白毦兵和那些新兵的话,击败赵军精锐步兵,绝非儿戏。”

就在吕蒙话音一落,忽闻司马懿站出来开口说道:“没想到吴国居然有如此强大的兵种,倘若真如吕蒙大人所言,解烦和敢死两军战力如此强悍,那我等或许能够与赵国一战。只不过有一点,还是令司马懿有些担忧,赵国步兵兵马诸多,而且陷阵营和特种营两军,乃是由赵国名将典韦和高顺,亲自引领。”

“尤其是陷阵营与特种营的组合,乃是经过多年交战的历练,其战斗力绝不能小看。今次我等聚集一起,麾下兵种虽然各自强大,但是首次融合,没有经过实战,其战力也是打有折扣。司马懿唯恐以解烦军、敢死军、白毦兵加在一起,也难以敌对赵国的陷阵营和特种营。”

“要知道那高顺起初乃是跟随飞将军吕布,其陷阵营最初之外七百之众,每逢战役跟随吕布的并州狼骑而征伐战场,乃是敌军之克星,战斗力尤为可怕。后来吕布兵败而亡,高顺投靠赵煜,在赵煜的全力支持下,陷阵营发展至万人大军。而且据司马懿之前在魏国所派遣的探哨调查得知,为了提高陷阵营的战斗力,赵煜才特意打造的特种营,由典韦亲自训练执掌,与陷阵营配合之后,战斗力非常可怕,可谓未逢敌手。”

第1124章魏蜀吴精锐步兵

司马懿的话对众人来说无疑是浇了一头冷水,尤其是对蜀魏将臣来说,经过与赵军交战的多次兵败,自然是知晓陷阵营和特种营的厉害。而在蜀魏将臣来看,吴国从来没有和赵国的大军交战国,所以也只是听闻赵国兵马的强大,却无法体会的其真正的强大。

就算之前周瑜,在江夏郡与赵国的两大军,师徐庶和陈宫两人有过交手一战。但是在众人看来,周瑜的兵马只不过是对上了赵国的有名军师而已,但是所对战的不过是赵军普通军士,至于赵国的几个强大兵种。如白虎骑、青龙骑、陷阵营、特种营、神弩营,一个都没有出现,只因为这些人,一般全部由赵煜亲自执掌,而这些大军,此刻正在南郡所屯驻。

在司马懿说后,吕蒙连忙笑着说道:“司马丞相的担忧也不是不可能,或许是在合作的总体兵力上,我们蜀魏吴三军却是难以与赵军的精锐之师正面相冲。不过为了克制赵军的精锐,我吴国今次还特意组建了一支极其强大的并州,这个兵马丝毫不逊于你们魏国当年的青州兵,甚至是比之青州兵更为彪悍英勇。”

“比之青州兵更为强大?”任凭吕蒙如何说,众人也不相信,在吴国会有比魏国精锐王牌的青州兵更厉害的步兵,单从众人那吃惊的目光中,便不能看出疑点来。不过,在众人疑惑之际,司马懿忽然一愣,连忙对着吕蒙露出一丝不可思议的神情道:“吕蒙大人,所指的比青州兵还更强大的,莫非是荆州山越之地的兵马?”司马懿话音一出口,顿时引得众人一阵惊讶,在看吕蒙默默点头微笑的样子,众人便知道司马懿猜的没错。

山越是当时江南地区山贼的统称。东汉末年,黄巾之始,天下大乱,有潘临,彭绮,彭式,费栈,祖朗,严白虎,施但,等等诸多地方割据势力,因社会动荡,或者不纳王租而占山为王,被统称为山越。本与黑山军、泰山群寇昌豨等武装贼寇组织无异,起初一听山越,总感觉是与益州的南蛮一样。

但从出现的山越首领来看,这些都是汉人的名字,多少是一些民间起义和地方武装割据势力,有山贼、山民、山越等称呼。这一点多少有些黄巾起义的影子,只不过由于受地方武装割据,人人各自自立,所以没有张角那样的齐心聚众,一直被江东孙家所压迫。

在历史之中,从孙吴与山越历次作战记载来看,山越方的参战人数,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另外孙吴军讨山越获胜,将其归顺的编入孙吴军队的人数,少则数百,多则数万。由此推断,山越之总人口应有数十万之众,可以说这个人数,虽然比之黄巾军的百万之众少了很多。但若是将其聚集在一起,随便揭竿而起,也能够成为雄霸一方的诸侯。要知道,最初的刘备和曹操起家的时候,也不过千余人。就连赵煜最初,代替公孙瓒坐拥幽州之地时,其兵马也不过数万之多。

尤其是有关记载中,有名气之主,比如丹阳的山越首领,费栈,受曹操印绶为蕲春太守,扇动山越,为作内应;鄱阳的山越首领彭虎,被董袭讨伐;庐江界内有山越首领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曹操派兵讨伐;福建的山越首领黄乱,被吴将钟离牧讨平;零陵的山越首领陈毖,被吴将陆凯讨平;豫章的山越首领张节,有众万馀人;永安的山越首领施但,聚众数千人,丁固,诸葛靓讨之;豫章、临川活动的董嗣,被周鲂讨平豫章东部,彭材、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众万余人,被贺齐讨平。福建境内的宗部,如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丹杨郡歙、黟两县山越屡屡起事,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钱唐大帅彭式等蚁聚为寇,被周鲂讨平。这些都是三国之中各人物传,至于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想必更多。

山越,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今江苏、安徽南部及浙江、江西、福建等省部分汉族地区山贼式武装集团的通称,因往往占山为根据地,故亦称山民。山越的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又因山出铜铁,而常常自铸兵甲。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集团,其首领有帅、大帅、宗帅等诸多称谓,一直对各地诸侯有着敌意。

而从孙家建立吴国之前起,便一直讨伐山越,表面看似为了平乱,实则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将其收服,以此补充兵员。孙家以及后来的东吴大军,之所以能够鼎立天下,也与其麾下的英勇兵马分割不开。如三国时的丹阳郡,当时以丹阳兵精兵辈出而闻名,也是孙策为平定江东最早招募的部队,山越起义势力,虽然屡屡侵扰孙吴后方,但也成为了东吴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孙坚,到孙策,再到后来的孙权,对于山越的征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非要说蜀魏两国,在与赵国交战火热之际,吴国一直没有战事,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一直以来,吴国都在为征伐山越而头疼,所幸在周瑜、鲁肃这等智者的计谋下,吴国大军每逢征伐山越,都是予以盛捷收场。只是山越分布太广泛,而且部落大大小小太多,好似任凭吴军如何出兵征伐,始终剿杀不完。

不过在周瑜来看,这也是一件好事,所以一直建议孙权,不要一次性将所有山越给剿杀。毕竟这些山越人的战斗力十分强大,如果一举将其一网打尽的话,便无法使其成长。周瑜所采取的战术便是,没等山越发展起来之际,便开始出兵,将其俘虏,编排为乙军兵马,其家眷也成为吴国子民,耕地织布或者是开垦水田。起初这些山越人,很是反抗,但是在吴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下,这些被俘虏的山越人,逐渐的接受了吴国的这些恩惠,这一点或多或少和赵煜的做法有些相似。

而在赵煜率领大军攻破凉州,最后修整之后,大举进攻汉中,围攻益州时。周瑜一改往日之举,提议孙权将所有的山越全部编排,不管是予以利诱也好,威胁也好,总之将荆州一代所有的山越,全部编排为吴军之中。并从这些所有的山越兵中,挑选出精锐之士,独自编排为山越军,与之曹操的青州兵雷同。

后来为了能够有效指挥这支山越兵进行作战,周瑜令吕蒙、凌统等将亲自训练这些山越,使其在原本强大的基础上,战力和统一力再次提升不少。

稍后,只听吕蒙微微一开口言道:“不瞒司马丞相和诸位所说,今次我吴军拥有强大的山越兵,不下五万之众。想必诸位应该知道,这些山越人的战斗力可以说和丹阳兵不相上下,甚至比之更为强悍一些。”

吕蒙的这个数据,顿时使得蜀魏两国之人震住了,对于丹阳兵,众人都不陌生。当年各地诸侯,为了募集强大兵种,特意招募丹阳兵,甚至有着一番争抢的火花。而对于山越来说,众人虽然知道的少,但也知道山越比之丹阳兵,又稍稍彪悍一些,可能与之风土人情和特性有关。

如今闻之吕蒙所言,吴国除了自身的丹阳兵外,还拥有五万山越兵,可以说足矣能够和赵军展开一场大战。不过众人心中都忍不住一阵唏嘘,看来为了争霸天下,这吴国当真是太能隐忍了。居然将这名强大的兵种,埋藏在深处,想必若不是因为今次赵军大军逼近,吴国还会将这些山越兵再次隐瞒个数年不是问题。

在确信吴国拥有如此强大战斗力的山越兵后,司马懿等人倒是放心下来,如今虽然魏国的青州兵已经消逝。但是蜀国拥有白毦兵,吴国拥有解烦军、敢死军,还有山越兵,这四个兵种虽然各自的兵马不多,但是四个兵种夹在一起,无论是在兵马数量还是在战斗力上,都是非常可怕的。

虽然说赵军陷阵营和特种兵英勇,那也是在战术的配合下,才发挥了强大兵种特性。今次吴军和蜀军两军的步兵组合,只要指挥得当,与赵军两大步兵进行剿杀,绝对不是幻想。这次魏军没能抽出步兵参与赵军步兵战事,但也能够提供募集一些新兵,前去充当诱兵,来协助蜀吴两国步兵的杀戮。

如果说魏国此番到底有没有可以参战的步兵,如果说没有,那或许有些虚假,要知道魏国步兵,如果不说人数数量的话,这第一战斗力并不是青州兵,而是虎痴许褚所引领的虎卫营。

可是司马懿为何不愿意当众上报魏国虎卫营一事,对于这样的隐瞒,那就只有一个答案,司马懿心中有鬼。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司马懿是为了保存魏国仅存的一点兵力,以防止意外发生。毕竟魏国的虎卫营,与其他普通征战的军士截然不同,有着自身不同的任务。

第1125章魏蜀吴十二战将

虎卫营,也称之为铁人队,编装在左右武卫营中,人数数千人,全身穿着厚重的盔甲,头戴铁盔,身穿铁铠、铁臂、铁裙,就算是脸部也是附有铁面,只露出眼口鼻,携带弓箭,手持滕盾和斩马刀,属于重装步兵。

虎卫营由曹操组建,统领为许褚,最初一直负责贴身保护曹操及其曹家家眷安全,几乎很少参与战事。直到曹操去世后,便继续保护曹丕,不过由于战事吃紧,虎卫营的编制也进行了缩减。后来曹丕意外身亡,由曹睿继任,在与赵军交战之际,虎卫营的兵力再次骤降,此刻估计不足千余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今次虎卫营乃是由魏国丞相司马懿所执掌。

要知道,从司马懿出道,进入曹氏一族为臣子时,便被曹操监控。以曹操的聪明和识人的眼光,自然是一眼就看穿了司马懿的野心,而在曹操亡故之前,便交代过其子曹丕,要小心司马懿。就这样,司马懿虽然身为魏国重臣,但是始终无法有资格执掌军事,但是司马懿属于那种极其能够隐忍的家伙,而且叛逆心极其强大,你越是打击,其内心的不安分越是想要逆行而上。从最初司马懿培养大将牛金,结果不想牛金竟然被赵军俘虏,司马懿只得再次动手,开始培养自己人。

为了能够趁机掌控军事兵权,司马懿隐忍了多年,甚至一手策划了曹丕之死,并嫁祸给徐晃。而此刻魏国一众混乱之际,司马懿毫不犹豫的率领自己的亲信和儿子,拥立曹睿登基,以此继承大业。如此一来,司马懿便拥有了拥立之功,官职丞相、大将军文武两大职务,可以说顶尖职务。由于曹丕的意外身故,司马懿将其罪也制衡到许褚身上,予以失职一罪论处。

不过,司马懿毕竟心中有鬼,也甚至此刻魏国极其缺少人才,按照许褚的失职罪完全可以给予斩首示众。但是司马懿却站出来,表面许褚一生保护曹家有功,所以可以免除死罪。并给予官职武卫将军,让其和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将一样,负责引领兵马共同抗击赵军,以获得新功来弥补过失。至于曹氏皇族的安全,从此以后有司马懿的亲信,也就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来执掌。

如此一来,司马师便成功的代替父亲,介入皇室禁军之中,并趁机与魏国天子曹睿走近,时时刻刻监视着曹睿的举动,随便一个提议和决定,也牵制着魏国的大权。而司马懿对此却是不闻不问,一心做着自己的丞相和大将军职务,全身心的巩固和发展魏国的势力,也算是给予众人一种态度表面,就是故意说自己并不在乎权势,只是想要一心扶持魏国大业。

对战赵军的大战,众人已经决策好步兵的部署,至于弓箭手,自然不用说,魏蜀吴三国都没有特殊的弓箭手。再加上魏蜀两国连续败阵,其兵马损失惨重,仅存的弓箭手少之又少,两国加起来恐怕也凑不齐三千弓箭手。所以弓箭手多为吴国所提供,毕竟之前吴国天子孙权,之前尚未称吴王之前,曾与赵煜联盟。

当初赵煜为了解决大军粮草一事,予以即将过渡和淘汰的弓箭飞矢,换取了大量的粮草鱼虾。前后一共是两次武器和粮草的置换,大多弓矢已经用于和魏国的争夺荆州之地,只余下少数弓矢。不过那些弓箭,却全部还在,今次应周瑜要求,孙权将所有弓箭和飞矢拿出来一半之多,用于跟赵军的交战之中。

解决了步兵和弓箭手的问题,接下来便是骑兵的问题了,虽然步兵起着抵挡和斩杀的作用。但是骑兵却是强大的辅助作用,对吴国今次所提出的战略,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需要依靠骑兵来作为冲锋绞杀之势。而骑兵自然就是蜀魏两国的强项了,尽管蜀魏两国,遭到赵国强烈的打击,但是各自的骑兵依旧保存一些。

魏国的虎豹骑,蜀国的飞羽骑,而吴国所能拿得出来的骑兵,并没有特殊或者是强大的战力。唯一的强骑也是解烦军中的弓骑兵,解烦军多是分为步兵和骑兵,但是步兵的战力,明显高于骑兵。再者就是诸多吴将各部的骑兵,毕竟吴国之地根本不盛产马匹,就算是孙权有那个心思想要组建骑兵,但也是条件有限。

就算孙权想要予以金钱购买,但是没购买一匹战马的代价,远远是其他诸侯的数倍以上。如果说蜀魏两国培养一个骑兵,等同是培养十个重装步兵的代价,那吴国培养一个骑兵,就是等同培养二十个重装步兵的代价。面对如此差额,就算组建成一支强大的骑兵,其代价绝非是吴国之力所能承担的,与其花费重金打造骑兵,不如全力投入打造水军和步兵。

最终在周瑜、司马懿和诸葛亮等人的商议下,决定由各自军中之将,引着麾下骑兵成为冲杀赵军大军阵营的杀戮之军。在众人看来,不看赵军的大军阵势多么坚固,只要抵得住其前锋大军的冲锋之势。然后予以各路骑兵同时出击,分别进攻赵军阵型的不同地方,必定能够寻找到薄弱之处,然后伺机撕开一道口子。

一旦抓住机会,强烈进攻,必然能够使得赵军的大军不战自溃。到时候,其兵马越多,反而越难组合,越是容易变得混乱一团。而所抽选出来的魏蜀吴三国之将,分别是魏军之将,夏侯惇、曹仁、张辽、许褚;蜀军之将关羽、张飞、姜维、魏延;吴军之将徐盛、吕蒙、凌统、韩当。

魏蜀吴三国,每一国挑选出来四将,一共是十二战将。这十二战将全部都是本国精锐骁勇之士,随便抽出来一人,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无论是战意、威名还是其指挥能力,皆能够完成今次指挥冲锋。

而就在周瑜悄悄引兵马,从江夏郡到达武陵郡,与魏蜀权臣大将一同暗中商议进攻之策时。赵国的大军也开始有所动静,尤其是在周瑜动身前往武陵郡时,负责镇守南阳郡的两大军师徐庶和陈宫二人。也积极的在布置好防守之后,徐庶便觉得起身前往南郡,亲自向陛下赵煜负荆请罪。

面对徐庶的决定,陈宫、徐晃、乐进、张绣等人,纷纷表示要陪同徐庶一同承担,但是全部被徐庶给否决了。徐庶言下之意,周瑜引着大军与鲁肃在江夏郡屯守,其兵马战力强大,而且强强联手,利用对江夏郡地形所熟悉的优势,猛烈反击着赵军。赵军接连两次吃了败仗,必须在连败第三次之前,想好解决之策。否则的话,一旦出现第三次连败的话,那军中上下所有的将士们,其士气必然大降。

为了加强南阳郡的防线,徐庶拒绝了众人的提议,也决定将自己所引领而来的大军兵马,暂时交由陈宫引领,用来抵御江夏郡吴军的反扑。而徐庶只带领百十人兵马,便朝着南郡开始出发,由于人数极少,所以奔行速度异常迅速,只用了极短的时间便赶到了南郡的赵军大营之中。

当赵煜等人正在议事,闻之徐庶引着百十人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回来,有事要见自己,赵煜顿时一愣,与大帐中的众人面面相觑。当下没等众人开口说话,赵煜忽然好似反应过来,连忙冲着那传信的军士挥手道:“立即去传徐庶进帐来见。”

“是,陛下。”说完,军士冲着赵煜一拱手,便置身退出了帐外。

而在这之间,赵煜也无心在和众将士商谈军事,满脑子都是在盘算着,徐庶突然在这个时候返回来的缘由。好在不消片刻功夫,赵煜便听到帐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想必应该就是徐庶本人了。果然就在赵煜猜想之际,只见大帐的门帘被人揭开,从外面走进一人,一路小步走到赵煜面前,扑通一声就当众跪拜在地,冲着赵煜便是拱手拜去:“罪臣徐庶向陛下请罪。”

徐庶此话一出口,在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