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风云[全八册]-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带的女真部落。
  野人女真是指乌苏里江以东、沿日本海一带的女真部落。明朝文献上的七姓野人就是这一带的女真部落。
  生活在这个大动荡时代,努尔哈赤似乎注定担负着某种使命。努尔哈赤似乎感受到命运的召唤,很早的时候就定下了宏伟的蓝图:第一步,征服建州女真;第二步,征服海西女真;第三步,征服野人女真。当时,努尔哈赤并没有把明朝纳入自己的宏图大业中,因为这个目标对当时的努尔哈赤来说太遥远了。
  如果把努尔哈赤比作一个小老板的话,这个小老板的战略还是不错的。再好的战略没有执行力也是不行的,但这个问题在努尔哈赤身上是不存在的。努尔哈赤第一个目标是苏克苏浒部,努尔哈赤所以首选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就是自己家族聚居的地方。
  苏克苏浒部萨尔浒城城主诺米纳以前忽悠过努尔哈赤一次,1583年秋天,诺米纳还来招惹努尔哈赤,口气强硬地说:“浑河部的杭甲和扎库木两个部落,你不可以骚扰;东住城和巴尔达两个城,是我的仇敌,你可以去灭了他们,不过得到的土地全部归我。否则,你的军队休想经过我的边境。”
  努尔哈赤是何等人,能够忍受这种耻辱吗?努尔哈赤大骂一声:“诺米纳,嚣张得跟什么似的,老子就先收十你!”
  努尔哈赤虽然有脾气,但也不是一个莽夫。和部下商议之后,决定智取诺米纳。努尔哈赤假意和诺米纳约定,共同进攻巴尔达城。两军来到巴尔达城下的时候,努尔哈赤让诺米纳先进攻,诺米纳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答应。努尔哈赤心想,这家伙毕竟在道上混过这么多年,不中招。努尔哈赤便带着手下,假意过去和他商量,对他说,既然你们不愿先进攻,那我们就先上吧,不过我们的武器不够用,能不能把武器借给我们。诺米纳本来是个挺精明的人,这时居然相信了努尔哈赤,可见努尔哈赤演戏的功夫也不赖。
  努尔哈赤拿到武器之后,马上一挥手,士兵们冲上去,毫不留情地开始了一场大屠杀。诺米纳和他的士兵被杀得一个不留(遂将诺米纳、奈喀达及其兵,尽诛之)。随后,努尔哈赤迅速地拿下了萨尔浒城。此时,努尔哈赤的表现说明了他不仅有军事家的能力,还有政治家的眼光,但是手段过于阴狠。对于那些投降的士兵,努尔哈赤采取了宽大的政策,逃跑回来的散兵,努尔哈赤还归还他们的妻儿,让他们继续留在萨尔浒城定居,并表示支持他们修葺城池。前提当然是,从今以后服从我努尔哈赤的领导。
  通往大老板之路
  努尔哈赤的第二个目标是董鄂部,董鄂部在苏克素护河部东边。1584年九月,努尔哈赤开始打董鄂部的主意了。这努尔哈赤是个有眼光的人,他之所以这时候把目光锁定在董鄂部翁鄂洛城身上,是因为恰逢对手正发生内乱。
  说实话,努尔哈赤这时候还比较寒碜,他带着五百士兵征讨董鄂部的阿海巴颜。阿海巴颜有四百兵力,坚守城池不出。敌人不出来,是不是仗就没得打?当然不是,努尔哈赤想到了火攻。当时女真族的城池跟大明的城池没法比,大明的城池都是用坚固的巨石做成,火攻的话在上面烤烤石鱼还行,要想烧毁对方城楼不太现实。
  但是女真族的建筑就不一样了,城池小不说,还有许多木材。这大火一烧,很快就蔓延到城楼上,还烧到了民房。眼看这城池马上就要破了,偏偏老天好像故意要跟努尔哈赤作对,忽然下起了大雪,扑灭了大火。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任谁心情都会焦躁,但努尔哈赤不同于常人,他很冷静。
  努尔哈赤对大伙儿说:“都下雪了,大家还是回家跟老婆孩子吃饭吧!留下二十个兄弟在这里陪我。”
  城内的人以为敌军撤退了,有几个人走出来看看情况。不料努尔哈赤带着伏兵跳了出来,杀死了四个人,获得两副铠甲。好歹是捞到一点点便宜了,努尔哈赤心里好受了一些,要知道,努尔哈赤最开始做的是小本生意,能赚一点是一点。
  回家的路上,正好路过翁鄂洛城,努尔哈赤今天没赚到什么外快,心情很不爽,决定再做一单生意。翁鄂洛人见努尔哈赤这匹狼来了,赶紧躲进城里,猎枪都准备好了。努尔哈赤还是老一套,先纵火烧城。借着浓烟,努尔哈赤带着兄弟们爬上一个屋顶,对着城楼上的敌军一阵乱射。城楼上的士兵也对着努尔哈赤这边射来一阵阵箭雨。城内一个叫鄂尔果尼的将领一箭射中了努尔哈赤的头部,射穿头盔,深入指许。
  努尔哈赤是一个非常勐的人,他拔出箭头,躲在烟囱后面继续射敌人。他激情又无畏的作战风格感染了手下,大家看老大都这么不怕死,谁也不想做缩头乌龟。后来,对方的神箭手罗科一箭射中了努尔哈赤的脖子。这时,努尔哈赤再也挺不住了,一手捂着脖子,一手拄着弓从屋顶上下来。下来之后,就晕倒了。大家只好扶着老大回去,战事暂告一个段落。回去之后,努尔哈赤几度昏迷又苏醒。闹腾了一昼夜,血还止不住。到第二天,努尔哈赤又站了起来,带兵再次攻打翁鄂洛城。这次,一举拿下了该城,鄂尔果尼和罗科都成了俘虏。大臣们强烈建议杀掉这两人,因为这两人差点儿要了努尔哈赤的命。
  努尔哈赤却说:“两军交战,都是为了取胜。他们射我只是各为其主,现在为我所用,自然是为我射敌人。这么勇敢犀利的战士,即使是死于战争中都让人觉得可惜,我又怎么会因为射我两箭而杀他们呢?”
  努尔哈赤不但没有杀他们,反而擢升他们为牛录额真,每人统领三百人。努尔哈赤此举不仅赢得了两位将领的忠心,也赢得了属下的尊重,这样一个宽仁大度的领导打着灯笼都难找啊!不跟努尔哈赤又跟谁呢?相信大家心里都会这么想。
  更难得的是,这时候努尔哈赤才二十五岁,就能有如此成熟的政治家风范,让人不得不佩服。像这样具有领导风度的人,在今天的二十五岁青年中实在是凤毛麟角。
  努尔哈赤第三个目标是哲陈部。公元1585年,也就是万历十三年,二月份,努尔哈赤带领二十五个披甲之士、五十个没有铠甲的士兵,就这么七十来个人去征讨陈哲部。这看上去更像是打群架,不像是发动战争,这个希望大家理解,一方面是努尔哈赤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很自信,另一方面也是生意还没做大,成本不能投入太大。
  哲陈部的凡寨早就听到了风声,弓箭和猎枪都准备好了。努尔哈赤看讨不到什么便宜,便空手而归。这么看来,努尔哈赤更像是去打劫的,确实如此,他已经非常习惯偷袭这门战术了。
  这次偷袭失败,结果萨尔浒、界凡、东佳、巴尔达四城的城主带着四百骑兵追了过来,跟着哲陈部的讷申、巴穆尼也疾驰而至。努尔哈赤看到追兵来了,回头将讷申斩于马下,又将巴穆尼射死。追兵们看努尔哈赤瞬息间杀死了两名大将,一时之间面面相觑,不敢上去。
  接着努尔哈赤又让七个人埋伏在草丛里,故意把铠甲露出来。追兵们小心翼翼地向前,看到铠甲,说道:“你设了埋伏,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追兵们怕中埋伏,喊叫着撤退。
  努尔哈赤就这样从容地退走,没有损失一名骑兵。
  四月,努尔哈赤率领五百人的军队,正式讨伐哲陈部。不巧的是,路上遇到大水,努尔哈赤只好命令大部队折返,带了三十铁甲兵、五十棉甲兵,继续前进。不想,有人把这个消息偷偷地告诉了哲陈部,于是那边的城主们拧成一根绳,召集起所有的兵,准备从后面打努尔哈赤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努尔哈赤已经在后方留下探子,在作战方面,努尔哈赤还是非常谨慎的。努尔哈赤安排的探子名叫古德章京,应该说古德章京这个人办事还是可以的,他确实探到敌军的行踪。可惜古德章京骑马准备去找努尔哈赤的时候,走到了另一条路上,没有发现努尔哈赤。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战场上瞬息万变,当时又没有手机和GPS定位系统。
  努尔哈赤深入敌人腹地后,忽然看到界凡之浑河和南山之间站着密密麻麻的一群人,大概有八百人的样子。这时,努尔哈赤队伍里有一对兄弟看到敌人这阵势,当即就吓破了胆,脱下铠甲,给别人:“哥们,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了。”
  这兄弟俩叫扎亲和桑右里,努尔哈赤当然生气了,对哥俩发怒:“你们这两兄弟平时在乡里横行霸道,现在看到敌人多,你们就吓破了胆,还把铠甲给别人,丢不丢人啊?”
  说完,努尔哈赤自己举起大旗,走到队伍最前面,对众将士(其实也就几十人)训话:“打仗这东西靠的是士气和勇气,只要我们不怕死,敌人就是纸老虎。不相信的话,我可以跟大家表演一下。”
  说完,努尔哈赤骑马,冲在最前面,结果冲到离敌人不远的地方,马被射成了刺猬。努尔哈赤滚了下来,这一来,部下全都后退。努尔哈赤看了很生气,亲自带着弟弟穆尔哈齐和近侍颜不禄与兀凌葛冲了上去,最终四个人打败了敌人八百人。
  关于这场战役,史书上讲得不是很详细,所以其真实性是存疑的。史书上说努尔哈赤带着这三人,拼命往前冲,给人感觉就像找死,也许正因为这看似自杀的行动让敌人感到害怕。努尔哈赤等人边跑边射,等靠近敌人后又挥刀勐砍,居然打乱了敌人的阵脚,敌人纷纷后撤。后面的敌人以为遇到努尔哈赤的重兵,这么一来引起了连锁反应,结果造成了四人胜八百人的奇迹。
  虽然四人打败八百人,看起来不可能,但考虑到战场上心理战术的重要作用,还是有可能的。努尔哈赤砍杀了前面一群人,后面那些人不明所以,撒腿就跑完全是有可能的。
  努尔哈赤的领导地位就是通过这些零星的战役创建起来的,没有谁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扎亲和桑右里的表现就说明努尔哈赤的领导权面临着一场危机。为了化解这场危机,努尔哈赤几乎是豁出性命。这是努尔哈赤善于领导的一个表现,他没有像别的领导那样处死这两兄弟,而是通过证明自己的实力让大家心服口服。
  领导权确立了,征战就容易得多,你发出命令,大家愿意执行。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两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六月,哲陈部首领阿尔泰占山称王。听到这个消息,努尔哈赤非常恼火,心想我南征北战这么多年都没称王,你居然敢称王,太不给面子了。努尔哈赤率军攻打阿尔泰,没有什么悬念,阿尔泰兵败,被俘后斩首。
  两个月后,努尔哈赤征讨巴尔达城。这一战,努尔哈赤再次发挥龙虎精神,身受五十多处创伤,仍然死战不退,一举击溃城内守军,毫无悬念地占领了该城。至此,哲陈部从建州女真中消失了,而努尔哈赤的名字却越来越响亮了。
  接下来,努尔哈赤要打的是浑河部。浑河部最主要的城池是鹅尔浑城,此城的城主恰好就是努尔哈赤的仇人尼堪外兰,努尔哈赤所以一直迟迟不收十尼堪外兰是有原因的。尼堪外兰在建州女真中势力最庞大,跟明朝的关系也最亲近,首先灭掉尼堪外兰的难度非常大,不如先剪除一些跟尼堪外兰有关系的小部落,等自己势力壮大了再来打掉尼堪外兰。到时自己势力坐大,杀了尼堪外兰,明朝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1586年七月初一,努尔哈赤得到消息,尼堪外兰在鹅尔浑城,努尔哈赤对着部下大手一挥:“大家一定要排除万难,打掉尼堪外兰这头老虎。”据说,当时尼堪外兰正好有事外出,努尔哈赤虽然把城池攻下来,但没有发现尼堪外兰。就在努尔哈赤为找不到仇敌焦急的时候,忽然看到难民队伍里有四十个形迹可疑的人,努尔哈赤怀疑尼堪外兰可能混在其中。一时之间,很激动,冲了过来,欲揪出尼堪外兰。结果,四十支箭朝努尔哈赤整齐地射来,努尔哈赤受了三十处伤,不过他依然很勐,连杀九人才退回城里。
  这事让努尔哈赤心里有些不平静,回到城里后,斩杀了十九个汉人,还抓获了六个受箭伤的汉人,本来这六人身上的箭头已经取出来了,努尔哈赤挺有黑色幽默的,把箭头重新安在这六人身上,让他们回明朝传达自己的意思:把尼堪外兰抓住,交给我,否则,你们知道的……
  努尔哈赤是一个非常高调的人,竟然敢公然威胁明朝,现在我们经常讲低调,为了不给努尔哈赤抹黑,我们不妨说他是一个敢于在适当时候亮剑的人。
  这时候的尼堪外兰就像一块干瘪的橙子,利用价值几乎被明朝榨取干净。权衡利弊后,明朝给了努尔哈赤一个答复:“好,我满足你的要求,尼堪外兰已经在我们这里了。但我们不方便把他送给你们(我们毕竟也是要面子的),你们还是自己派人来杀死他吧!”
  努尔哈赤这人警惕性非常高,心想,你们莫不是骗我去那里,然后将我放在砧板上,剁成肉酱吧!努尔哈赤于是对明使说:“你们不会是耍我吧?”
  明使回道:“怎么可能?我们大明是堂堂的大国,怎么可能会耍你呢?你要是不相信,可以派你的士兵过来,不必亲来。”
  努尔哈赤心想,这还差不多。努尔哈赤派斋萨率四十人过去,尼堪外兰听说明朝让努尔哈赤过来捉他,吓得想逃跑。可惜,明朝这些过河拆桥的好手不给他机会,尼堪外兰就这么成了瓮中鳖。斋萨割下尼堪外兰的脑袋后,也没跟明朝说声谢谢,反而恶狠狠地对明朝边将说:“从今以后,每年要给我们的努尔哈赤大爷孝敬八百两纹银、十五匹莽缎。”
  明朝边将愤怒地问:“我们凭啥要给你们银子和莽缎?”
  斋萨面无表情地说:“和谐,为了大家以后的和谐。”
  明朝边将不解地问:“和谐是好事,但为什么不是你们给我们送银子呢?”
  斋萨想了想说:“这个问题去问朱厚熜同志吧!”
  努尔哈赤第五个目标是完颜部,据说在进攻完颜部的当晚,有流星划过,努尔哈赤说这是克敌的征兆,大家精神抖擞,攻下完颜城,斩杀城主墨尔根。
  万历十六年(1588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的主要部落,历经五年的时间,努尔哈赤终于从一个小打小闹经常被城管赶的摆地摊的变成一个大公司老板。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也是令人振奋的。
  然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努尔哈赤是一只雄鹰,注定要搏击长空。大明帝国的天空飘来一朵乌云,这朵乌云的名字就叫努尔哈赤。
  
  第五章 勐如虎,警惕如鼠
  
  帝王之术是一门非常精深的学问,但不外乎两个词语:霸道和王道。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恩威并施,一个帝王如果能平衡霸道和王道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就算是一个明君了。
  暗杀努尔哈赤的刺客们
  一个成就非凡事业的人一定有非凡的地方,努尔哈赤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服。一个帝王光会打仗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掌握帝王之术。那有人肯定要问了,是不是掌握了帝王之术就可以当皇帝呢?
  当然不是,当上皇帝是无数因素综合的结果,而帝王之术则是最基本的条件。帝王之术是一门非常精深的学问,但不外乎两个词语:霸道和王道。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恩威并施,一个帝王如果能平衡霸道和王道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就算是一个明君了。
  努尔哈赤对霸道和王道的理解非常透彻,我们可以从针对他的几次暗杀中看出端倪。
  第一次暗杀发生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九月的某个晚上,这时候努尔哈赤刚刚创业,势力还很小。但是许多部落发现他志气不小,都想暗杀他。
  这天晚上,夜色阴晦。一个刺客偷偷熘到努尔哈赤宅院的栅栏前,可能是动静太大了,惊动了努尔哈赤的看家狗古哈。古哈对着刺客狂吠,努尔哈赤在房子里一听,惊觉而起,让长女和两个儿子躲避,自己操起马刀,并对门外大声喝道:“外面到底是谁?既然来了,为何又不进来?你如果不进来,我就要出去了。你想试试我刀子有多锋利吗?”
  努尔哈赤说完,就用刀柄击打窗棂,又用脚踹窗户,做出要从窗子里冲出去的样子。刺客手握刀子,眼睛紧紧盯着窗户。没想到努尔哈赤并没有从窗户里冲出去,而是从门里面出来了。刺客看到努尔哈赤时大惊,落荒而逃。努尔哈赤来到院子外面,看到自己的侍卫帕海已经横尸地上。
  努尔哈赤巧妙地利用声东击西的策略破解了这次暗杀。这一事件再次证明了努尔哈赤是一个有勇有谋型的领导。
  在第二次暗杀中,努尔哈赤的表现就更有意思了。那一天是万历十二年(1584年)的四月初一,夜深人静之时,努尔哈赤正在炕上打盹,忽然被门外的响声惊醒。努尔哈赤当即警惕起来,操起身边的大刀,悄悄打开门走了出去。借着朦胧的月光,他看见前面有一个人影,手里拿着闪闪发亮的匕首,贴着墙根,正挨着窗户看什么。努尔哈赤走到那人背后,一拳打在他的后脑勺上,那人应声倒地。
  接着,努尔哈赤放开喉咙大喊:“来人呐,抓贼啊!”
  顿时,乱成一片,狗叫声,女人孩子哭声。侍卫们来到努尔哈赤跟前,看这人手中拿着匕首,说道:“大哥,这家伙看上去不像贼啊,估计是敌人派来的刺客……”
  努尔哈赤呵斥说:“难道我比你傻啊!刺客啥派头我还看不出来,这家伙的脸上分明写着‘偷牛贼’三个字。”
  侍卫还想争辩,努尔哈赤阻止了他,命人将这刺客拿下,厉声呵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跟我老实交代,半夜三更的,你在这里鬼鬼祟祟的,是不是想偷我家的牛?”
  “这……”刺客支支吾吾的,努尔哈赤更加凶狠地问道:“不招是吧?好,来人呐,给他大刑伺候。”
  刺客不懂努尔哈赤到底玩什么把戏,他自己都觉得行刺的动机这么明显,怎么努尔哈赤就看不出来,干脆就着台阶下,说:“我招,我招,我家里比较穷,看到你们的牛特别肥,一时思想动摇,想顺手牵几头牛补贴家用。”
  努尔哈赤得意地对侍卫们说:“我说这家伙贼头贼脑的样子,肯定是个偷牛贼,没错吧!”
  侍卫们心里很不爽,不懂为什么这么明显的事情努尔哈赤就看不出来,平白地便宜了这个刺客。一个侍卫提醒努尔哈赤:“老大,这人真不是个偷牛贼,他分明是想……”
  努尔哈赤狠狠地瞪了这个侍卫一眼,说:“我说话你当耳边风啊,别搅和,看我怎么教训这个偷牛贼。”
  努尔哈赤指着刺客的鼻子说:“小伙子,你说你年纪轻轻,好手好脚,干点儿啥不好?偏要干这种偷鸡摸狗的勾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长年偷鸡摸狗,哪有不被人抓住的时候?趁着现在还年轻,早点儿金盆洗手,老老实实找个稳定的工作吧!……”订/阅/v/信/whair004
  刺客被努尔哈赤教育得云里雾里,莫名其妙地一顿点头:“大哥,你说得太对了,我长到现在,还没有人对我这么掏心掏肺。大哥,我答应你,以后一定老老实实做人、堂堂正正赚钱。”
  努尔哈赤捋着胡须,笑眯眯地说:“这就好,这就好,年轻人只要浪子回头,那是黄金也换不来的。我这里有一些碎银子,你拿回去补贴点儿家用,以后千万别干这勾当。”
  刺客拿起银子,脚底抹油,一会儿就跑得不见踪影。
  刺客走后,侍卫们不解地问:“老大,这人真是一个刺客,你怎么说他是偷牛贼,还把他放走呢?”
  努尔哈赤淡淡地笑道:“你们真当我是傻子啊,我第一眼就知道是一个刺客。”
  侍卫们更煳涂了:“那老大你还放走他?”
  努尔哈赤哈哈大笑:“你们说说看,我们现在的势力有多大,能不能称霸建州女真各族?”
  侍卫们也不隐瞒,说道:“离称霸建州还有十万八千里呢,咱们就这么点人,这么点破烂装备,随便来几百人就可以灭掉我们。”
  努尔哈赤说:“这不就结了,我们实力现在这么单薄,所以应该少树敌。现在最要紧的是韬光养晦,不要跟其他部落结仇。这就是为什么刚才我硬说那家伙是偷牛贼的缘故,如果说他是刺客的话,那就等于跟他的部落撕破脸,这就意味着跟对方摊牌,以后想要修好就不会有机会了。你们要记住,在这个险象环生充满了危险的乱世中,凡事不要说破,只要不说破,就有回旋和外交的余地……”
  努尔哈赤这么一说,大家心服口服,领导就是领导啊,水平果然跟我们不是一个档次。这是努尔哈赤的帝王智慧之一:处理事情拿捏得恰到好处,永远留有余地。在弱小的时候,努尔哈赤懂得自我保存之道;当势力庞大的时候,他又懂得吞灭他人的道理。像这么精明的领导,不成功似乎都难。
  第三次暗杀发生在万历十二年(1584年)五月的一天晚上,这次暗杀跟上一次还不太一样,这一次不光有外敌,还有内贼。
  根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的记载,努尔哈赤准备睡觉之前,忽然发现一个婢女还不睡觉,而是坐在灶旁,把灶里的火弄得忽明忽暗。努尔哈赤觉得奇怪,这么晚了,你不睡觉,还在玩火,真有兴致啊!努尔哈赤感觉不对劲儿后,穿上短甲,佩上弓箭,假装上厕所。
  在上厕所的时候,努尔哈赤把箭搭在弦上。一边眼睛紧盯着篱笆门,一边故意发出上厕所的声音。忽然,只见门外一个黑影靠近。只听“嗖”的一声,一箭射穿篱笆,接着传来一声惨叫声。努尔哈赤急忙提着裤子出门,那人还想跑,努尔哈赤追上去,又补了一箭,射穿了那人的脚踝。
  努尔哈赤上前逮住那个人,这时努尔哈赤的两个弟弟也赶过来。质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刺客名叫伊素,跟努尔哈赤一个婢女以暗号勾结,图谋刺杀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两个弟弟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都主张杀掉这个人。
  努尔哈赤却下了一道让人无语的命令:“放了他。”
  “为啥呢?”两个弟弟问,“这人可是要杀你的。”
  努尔哈赤笑道:“他要杀我,难道我就一定得杀他吗?”
  两个弟弟同时表示无语,努尔哈赤打发走那刺客后,就开始教育两个弟弟:“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杀人这种事本来就不是好事。今天你杀他,明天他杀你,冤冤相报何时了。杀了他一个,不幸的是一家。如果我们杀了他,你们说他的家人和部落能甘心吗?到时候他们要报仇,就得打群架了,我们人本来就少,一打群架就越来越少了。所以说呢,得饶人处且饶人,明白吗?”
  两个弟弟还是不服:“照你这么说,那以后大家放下屠刀,从此不要战争就好了。可是现在,到处都在打仗,大哥你也在招兵买马。”
  努尔哈赤教育人的兴致越来越高,说:“这你们就不懂了,在战场上不存在私仇。而且打仗时一杀杀一大群人,一旦你打败了对方,就是征服了对方整个部落,所以不用担心他们会报仇。而且战争是非常残忍的,一旦打败了对方,就会从心理上摧毁敌人的反抗意志。但杀一个人就不是这样,杀一个人很容易激起他们家族的仇恨。最好的方式是放他走,这样即使他不感恩,也不会再度加害于我们。你们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
  两个弟弟鼓掌:“大哥说得实在有道理,跟着大哥,跟到老学到老。”
  这也是努尔哈赤帝王之术的一个精髓:可以成批成批地杀死敌人,但不要随便得罪人,这样可以让自己看上去更仁慈、更人性,同时又雄才大略。聪明的帝王绝不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我是个嗜杀的主。他会告诉人们:我本性仁慈,杀人是不得已的事。
  硬 汉
  崛起之后,努尔哈赤想创建一个都城。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拍板建造费阿拉城。在呼兰哈达山下,有一个平原,努尔哈赤把都城的地址选在这里。宫城创建好之后,努尔哈赤在这里称王。
  称王之后,努尔哈赤的发展非常神速了。1593年,努尔哈赤灭掉建州女真附近的长白山三个部落。至此,用了十年的时间,混乱无序的建州女真成为努尔哈赤的家天下。写到这里,首先对努尔哈赤的勇敢表示佩服,努尔哈赤屡次身陷险境,却淡定从容,一般人真做不到。其次,要对努尔哈赤的智慧表示钦佩,看他那些左右逢源的手腕就知道是了解汉文化的人。努尔哈赤势力坐大之后,明朝政府不得不对其进行笼络,授予他建州都督佥事,等于承认他是建州女真的老大。
  但努尔哈赤的胃口很大,很快就对海西女真垂涎欲滴。海西女真的地盘在松花江一带,他们有四个强大的部落:叶赫、哈达、辉发和乌拉。这四个部落又称为扈伦四部,其中最强大的两个部落是叶赫和哈达。
  还别说,当努尔哈赤绿幽幽的眼睛盯着海西女真的时候,海西女真也警惕地打量着努尔哈赤,这家伙怎么回事?突然之间就把建州女真都兼并了,他会不会打我家的主意?
  叶赫是海西女真最强大的一个部落,首领纳林布禄和布寨两兄弟受努尔哈赤的启发,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统一步伐。他们一方面稳定努尔哈赤,一方面对哈达部落展开了攻势。对努尔哈赤,他们首先采取的是和亲政策,纳林布禄把自己十四岁的妹妹嫁给努尔哈赤。但努尔哈赤不为所动,依然虎视眈眈,和亲政策失败,纳林布禄便没把妹妹嫁给努尔哈赤。
  纳林布禄看努尔哈赤这厮不好打发,决定先下手为强,便想威胁努尔哈赤,让他给叶赫部一块领土。努尔哈赤把纳林布禄的使者轰了回去,纳林布禄心想,努尔哈赤还真不是吓大的,便决定集合其他部落一起给努尔哈赤施压。都说人多力量大,看看这次能行不。
  叶赫、哈达、辉发三个部落都派出使者,大摇大摆地来到努尔哈赤的都城费阿拉城。努尔哈赤先礼后兵,人家来了,总不能让人饿肚子吧!酒桌上,这些使者吃饱喝足之后,纳林布禄的使者首先狮子开口:“我的老大有一句话让我带给你,我很想告诉你,但是又怕伤了和气……”
  努尔哈赤打断他:“有话快说,你不过是个传声筒,我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明人不说暗话,我老大说,你的土地多得用不完,老大想要一块地开发开发。如果你不答应的话,老实说,我老大很没耐性的。”
  听到这种话,努尔哈赤大怒,当即拔刀,把饭桌噼成两半,大骂道:“我还没欺负你们,你们倒欺负到我家里来了。你们叶赫部的这些胡须没长毛的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