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贼(风再起时)-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盖俊所言布衣斥责大将军妄为,朝堂独抗董仲颖yin威,乃是指大将军窦武立汉灵帝及董卓废立二事,此为卢植平生最闪光处,兼且盖俊最后评价极高,他应该高兴才对,但他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如果可以,他宁愿没有这两件事,那意味着大汉国无忧。

    盖俊随后为卢植介绍并州官吏,卢植本身无官无职,然并州官吏无论官职若何,皆执礼拜,一是卢植名重北疆,二是并州牧盖俊自己都行礼,谁敢托大?

    接风酒宴早已备好,卢植能饮酒一石,和蔡邕并以酒量恢弘闻名京师,而今宝刀不老,酒到杯干,畅快洒脱。与之相比,盖俊则显得相形见拙,酒徒之名不复有矣。卢植对此很惊讶,记得以前在京时,盖俊可是很能喝的,常饮酒一石有余,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现在居然这般不济。盖俊嘿嘿干笑两声,他能说是受到妻子蔡琬管制吗,夫纲何在?推说身负重任,公务繁忙,无暇饮酒。

    酒宴结束后,卢植微醉,盖俊把他带进居住,命妻、子、蔡珪夫妇、蔡琰等人出来相见。卢植和蔡邕是几十年的好朋友,现在虽说政见不同,却不影响两人之间的友谊,他见到蔡邕儿女皆在,尤其蔡珪去岁刚刚与泰山羊氏女郎成婚,便拉着他好好说了一番话。

    盖俊次子盖谟开朗爱笑,精灵古怪,很讨长辈喜欢,不过卢植倒也没有冷落盖嶷,相反,隐隐更喜爱后者一些。一来盖嶷今年八岁,和他幼子卢毓恰好同龄,二来他小小年纪就能诵《孝经》、《论语》、《诗经》,卢植直言比他家那小子强多了,未来必会成为我大汉国的栋梁之才。盖嶷知道眼前之人和祖父同出一门,是享誉天下的大学者,连父亲都非常尊敬他,听得他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害羞的道谢。

    卢植颠簸一天,酒劲一起,便觉困意袭来,盖俊令奴婢扶他去卧室休息。夜间无话,次日盖俊推掉一切公务,留在家里陪伴卢植,两人闲聊近年琐事。

    午后,卢植言及欲密谈要事,盖俊心道一声来了,他常和大兄袁本初通信,自然清楚他要谈什么,无他,立帝事耳。

    说实话刚开始盖俊听说卢植支持扶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大为吃惊,在他的印象,或者说卢植的历史形象,是一位东汉末年的正直官员,而谋划立帝毫无疑问是天下间至逆之事。

    等到房门合闭,屋只剩下两个人时,卢植开口问道:“子英知我来意否?”

    盖俊不露声色道:“知,刘幽州事。”

    卢植叹了一口气说道:“昔年王莽篡汉自立,以致汉祚缺,天下沸腾,民众哀嚎,暴秦、项羽之灾犹然不及其半,世祖光武用武略以攘暴,兴义兵以扫残,遂定鼎九州,恢复汉室。世祖光武执掌天下二十一载,与民休养,遂有建武之治。显宗孝明皇帝察察,为政严猛,而肃宗孝章皇帝长者,治国以宽,虽手段不同,却是秉承世祖之风,两朝三十有一年,称明章之治。”

    “……”盖俊认真的听着。

    “穆宗孝和皇帝在位十七年,亦是难得治世,可惜外戚窜起,左右国事,天子登基,握于他手,至桓、灵、少,终于走到今日之地步。董卓暴虐不仁,拥雄兵异志,关东州郡一盘散沙,此时若是再没有人站出来集合众人之力,汉祚——危矣”

    “刘幽州虽登公位,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远近豪杰号奢靡者,莫不改操归心。执政则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去岁一石谷竟只三十钱,青、徐士民避难归刘幽州者百余万口。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人心所向至此”

    “孟子曰:“仁者无敌”,此类也。刘幽州若登帝位,合众志,效法周武王,陈兵孟津渡口,大会天下豪杰,兵锋直抵雒阳,董卓小丑,敢不束手就擒?”

    别人不知,盖俊可是知道历史上刘虞不敢称帝,卢植一张嘴任凭说出花儿来,最后刘虞不干,你能若何?当即言道:“刘幽州海内长者,诚如卢师所言,有帝王之才量,奈何卢师之念未必是刘幽州所想?”

    卢植正色道:“不然。世祖光武五祖乃景帝子长沙定王刘,世祖后来以大司马领河北军政,以此平定天下。刘幽州五祖是世祖光武之子东海恭王刘强,如今亦以大司马领幽州牧,恰好位于河北,此等巧合,岂非天意?”

    盖俊苦笑,也真难为卢植能找到两人相通之处,可是其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卢植继续道:“又有谶书云:“有四星会于箕尾,馥称谶云神人将在燕分。”所谓燕分,即是指幽州,因为幽州的地理位置相当于战国七雄的燕国。此话之意是幽州这个地方将有神人出现,暗指是谁不言自明。

    盖俊微微感到诧异,谶书也出来了?作为同门,父亲盖勋就从来不屑于这东西,看来卢植为了使刘虞上位,真是豁出去了。

    “不久前济阴人王定掘出一块玉,上云虞为天子……”

    盖俊猛然回过神来,这不是王莽篡汉、光武登基玩的那一套吗,卢植竟然一样不落的全给安到刘虞身上。事情是不是做得太狠了?此举完全是把刘虞放到火上烤啊

    刘虞若做天子还罢,如果拒绝,这些东西就是他一生的污点,纵然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话说一个有着皇帝命格、掌管一州之地、手握幽州突骑、深得海内民心的人……

    即使日后公孙瓒不杀他,也会有其他人杀之,这个人太‘危险’了。

    看着卢植一脸自信的模样,盖俊一阵默然,他可能以为种种祥瑞之下,不帝即死,刘虞必然就范,可惜啊,刘虞比他想象的要顽固一百倍、一千倍……

    “子英虎踞并州,麾下十万虎贲,假使鼎力支持,事必成。”

    盖俊闻言一怔,原本为了安慰卢植,他是准备同意的,卖个人情,反正事情绝无成功可能,然而对方的话提醒了他,历史上并州残破,而今有了他这个变数,刘虞会不会因为他的支持而改变心意?要知道他一旦点头,河北三州,千万子民尽为其有矣。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盖俊也不敢轻易尝试,半晌道:“今有天子在西,吾等立帝于东,两帝并存,祸乱之源也。稍有疏忽,跑不了青史一笔,当三思而后行。不若卢师去一趟北地,相询于我父,看看他的意见。”

    一见盖俊模棱两可的话,卢植不由叹息一声。

    次日,卢植离开晋阳,前往北地。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五章 河内大战

    第二百五十五章河内大战

    自关东起兵以来,董卓只对关东州郡动过两次刀兵,一是攻豫州颍川,一是于荥阳大破曹操、鲍信五万大军,前者属于劫掠性质,后者则是防守反击。这绝对不是董卓的作风,他少长西疆,掌兵廿载,以暴称雄,怎会是畏缩不前的人。

    这却是有…原因,先是内部掣肘,迁都虽将天子与关东州郡隔离,然而董卓一时无法返回长安,便生出许多波澜。其次是被北方的盖俊牵制,双方在河东一番激战,董军折损两万精锐,杨奉叛变,可说得上伤筋动骨。第三孟子云“不违农时”,农时忌出兵,君不见关东酸枣联军合聚十数万众,声势浩大,然四月粮尽即刻散去。

    秋末,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如今内部安稳、北方无忧,兼且司隶大丰收,粮食压力稍稍得到缓解,董卓自然而然开始尝试露出獠牙。关东诸侯自解散后威胁全无,混成等死之辈耳,惟有北方袁绍、南方袁术两兄弟颇具威胁。

    十一月,董卓集结数万众于平阴县渡口,战舰数百艘,气势汹汹,似欲渡河北上攻击袁绍麾下第一鹰犬、河内太守王匡盘踞的河阳津。

    “董卓疯了?”

    典军郎将黄忠对董卓的举动感到异常迷惑,要知道盖俊军控制的轵县就在河阳西北,董卓若从平阴过,固然可以避开驻扎在孟津的冀州从事赵浮、程涣部万余大戟、积射,却很容易将盖俊军卷入战争之,他有信心同时应对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厉锋校尉张杨则摩拳擦掌,誓如果董卓军敢来,就将他们全部留在河北。

    董卓疯了吗?没有,相反,他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命令胡轸从平阴乘船北上,攻击河阳的一刻,暗遣徐荣、吕布、张辽等将数千精锐步骑趁夜从另一侧小*平津渡河,绕袭王匡背后。

    没错,声东击西之计。

    只是有一点,从小*平津渡河,西方是河阳王匡部,东边是孟津冀州从事赵浮、程涣部,稍有差错,就将面临两面夹击,甚至盖俊军南下相助,遭到三面夹击。

    董卓敢这么做当然有十足理由,在他看来,冀州牧韩馥根本不想和他作对,只是为形势所逼,不得不应耳。就如三月邺城外漳水会盟,韩馥集合冀州十郡十余万兵马,然而到出兵时仅派冀州从事赵浮、程涣万余人助阵袁绍,敷衍之意甚为明显。所以董卓有**成把握孟津一方的冀州兵不会轻举妄动。

    事实证明董卓的军事眼光比他的政治眼光强多了。数千人马渡河动静不小,即使漆黑的深夜也掩藏不住,不过当冀州斥候禀报赵浮、程涣,二人询问董卓军进军方向,斥候言西方,二人点点头,命令大营加紧戒备,然后便当做什么也没生过,继续闷头大睡。

    河阳的王匡丝毫没有意识到赵浮、程涣丧尽天良之举,使得自己背后洞门大开,竭力抵挡试图过河的董卓军,由于兵力大多集于津内,徐荣、吕布、张辽等将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杀入河阳津北的王匡大营。

    听到背后震天的喊杀声及冲天大火,津内指挥作战的王匡猛地打了一个寒战,他若是还不清楚生什么,那他就是白痴了。

    王匡破口大骂赵浮、程涣无耻小人,带着十数名亲卫向东夺路而逃。途过孟津而不入,他不敢肯定赵浮、程涣会不会杀了他,顺势吞并河内,一路逃回治所怀县。

    千辛万苦组建起来的两万大军尽毁于河阳津,而今怀县城只剩下老弱残兵千余人,王匡认为兵不足恃,派人火向黄忠、张杨请求支援,而后带上家人再次跑路,去河内东北方的朝歌找袁绍商议。

    黄忠比赵浮、程涣稍晚得知董军潜出小*平津,厉兵秣马,四处探骑,观察时变,张杨期间数度请战,欲击董军,皆被黄忠拒绝,只言时机未至。

    不久探骑回报河阳津化为一片火海,河内两万大军或死或降,全军覆没,太守王匡生死不知。黄忠仍然没有出兵的意思,气得心急如非的张杨斥其避战,欲向骠骑将军告之,黄忠冷冷地看了张杨一眼,依旧不为所动。

    次日,黄忠得到确切消息,王匡已弃治所怀县东逃,即刻起步骑七千火南下,在河阳县境内湛城附近与劫掠的数千董军相遇。

    所谓仇人见面非外眼红,张杨一看到吕布,血液立刻一股脑涌上头顶,双耳嗡嗡作响,跃马出阵,扬声骂道:“吕布,丁使君待你何其恩重?你竟然狠心弑杀之,天地岂能容你这等忘恩负义的畜生?还有张远,助纣为孽……”

    本来吕布还想以双方深厚的交情,看看能否避免一战,不想张杨上来不由分说,张嘴就骂。在他的印象,张杨一向是个老好人,很难相信他会说出这般激烈的言辞,一时间愣在原地,半晌一抹红晕爬上双颊,回喝道:“我奉天子诏杀贼,有何不可?”

    张杨冷笑道:“哪个天子诏?董卓之诏乎?董卓国贼也听命国贼而杀恩主,真是丢尽我并州好男儿的脸面”

    张杨此话一出,黄忠暗叫糟糕,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实不该带他前来。

    徐荣叹息一声,自知避无可避,遂原地整军备战。董军人数约五千,其骑兵两千、步卒三千,由董卓凉州旧部和并州人混编而成,堪为董军之精华。依此战力,徐荣相信纵然堂堂正正作战,也可以把王匡两万大军轻松打败。

    然而面对七千盖军他却没有必胜把握,不说盖军素来锐猛,善战无前,从无败绩,单说主帅黄忠,其人乃骠骑将军盖俊麾下有数悍将,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昔年陇西一战,黄忠以五千孤军周旋于十万韩遂军间,卒斩大将阎和,后突围而走,余部为猛将马玩围困,黄忠单骑回返,万军之袭杀马玩,拔出余众,骁勇如此,骇人听闻。徐荣从来就不屑于匹夫之勇,然而一个将匹夫之勇挥到极致的人就很可怕了。

    吕布请战道:“徐郎,将两千骑与我,顷刻必破盖军。”

    徐荣紧紧皱起眉头,年初河东一战,董军两万精锐死伤略尽,主帅牛辅丢尽颜面,为了逃避责任,刻意夸大盖军实力及杨奉临阵脱逃的影响,但私底下,还是对盖军骑兵的悍勇流露出一丝敬畏之色,据说盖军人人都能在七八十步外驰射。徐荣认为这是夸大其词,他出自幽州,幽州突骑号称天下第一,也远远达不到牛辅所说那等境界。

    不过盖军骑兵比董军精锐,已是能够确定,就是不知强多少,让吕布试试也好。

    徐荣出言道:“吕郎壮勇,定可旗开得胜。”

    吕布傲然一笑,即刻率两千骑直扑向盖军,张杨征得黄忠同意,亦将骑出阵。如是以往,张杨纵然再自信,也不认为自己打得过吕布,然而骠骑将军所明马镫甚妙,踏之其上,战力倍增,有如神助,自信必能手刃此獠。

    带着这份自信,张杨连骑射都懒得施展,直接冲上去白刃战。

    “轰隆隆……”

    两支骑军针尖对麦芒的对上,大戟对长矛,密集如林,狠狠捅向对方。周围到处都是血光和哀嚎声,张杨不管不顾,双目直勾勾盯着飞马而来的吕布……

    “张稚叔,拿命来……”吕布暴吼如雷,臂膀用力一掷,大戟电射一般探到张杨胸前,戟锋泛着丝丝不详的黑光,使得人头皮隐隐麻。张杨毫无惧色,大喝一声“开”,手铁戟击对方的戟身。张杨同吕布实力相差巨大,特别是臂力,他虽是借助马镫成功震开吕布武器,臂膀却也是一阵酸,回击稍显无力。

    吕布左臂紧拽马鬃,将将稳住身形,脸上尽是疑色,毫无疑问,张杨突然暴增的实力惊到他了。眼见张杨尚有余力反击,更加迷惑,急忙格挡,两马交错而过。

    匆忙间连斩两名盖军骑士,吕布戟挂鞍上,摘弓搭箭,回身施射。

    张杨扬臂一戟割断一名并州兵的喉咙,倒拽回滴血的大戟,半转身向后扫去。“乒”的一声脆响,顺利拨开箭矢,可是张杨双目随即爆出一丝骇然,吕布竟是连珠射,再想招架或躲闪第二支利箭已经来不及。

    吕布弯弓三百斤,一箭足以射穿一头牛,箭簇轻易地撕开张杨胸甲,贯入右胸,并从背部破出,多亏张杨脚踏马镫,不然马上半转身的情况下,箭上附带的巨力一定会将他冲落下马。

    “啊……”张杨痛得怒吼出声。

    此时张辽正巧迎面而来,并挥出铁戟,不过一见张杨遭到吕布重创,念及昔日情分,终不忍下毒手,手腕一抖,戟锋偏离原来轨道,仅在其肩上留下一道伤口。

    张杨部曲亲卫哪里知道这些,救主心切,齐齐挥出大戟马矟。

    张辽冷哼一声,他对张杨手下留情是因为双方有旧,对旁人可不会手软,哪怕对方是他的并州老乡。装备马镫的盖军骑士人人皆有屯长(百人)的实力又如何?张辽可是并州仅次于吕布的勇士,铁戟或刺或撩或扫,每一击必有一人落马。

    一番急促而狠辣的厮杀,双方互爆对方阵势。

    吕布勒马掉头,低头看了看胸前纵横交错的刀矟痕迹,又回望己方骑士,最终看向对手,脸色铁青,嘴唇泛白。曾经率百骑冲击十万胡阵犹然面不改色的吕布,此时握着方天画戟的右手背青筋根根浮现,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张辽神色凝重道:“牛郎所言果然不假,盖军骁勇,我等不如也。粗粗估略,我方至少亡六百骑,即折三一,而对方落马者仅两三百,影响不大。所幸主将稚叔受伤,盖军士气必衰,可击之,免其援助。”

    “杀……”吕布当机立断,跃马扬戟,杀向盖军,千余骑齐齐呐喊,奋勇相随。赤兔四蹄翻飞,犹若一团烈火铺面袭来,疾跃入盖军从。

    马镫的好处是可以借由臂、胸、腰等,达到人马合一,挥出最大的力量,而无马镫则只能借用臂力,甚至是臂膀尾端之力。然而在吕布这里,完全不是问题,他天生神力惊人,仅用手臂力量就足以干掉九成九装备马镫的骑士。

    身披双铠,头戴重盔的吕布仿佛一头战场人形怪兽,方天画戟所过之处,带起一层层血色浪花,踏着一条由人尸马骸铺就的道路,吕布再一次杀到张杨面前,双目冷若冰霜,就像在看死人。

    这倒不是虚言,张杨现在的态度确实和死人差不多,那一箭贯穿他的右胸,每一次呼吸,都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莫说应战,他此时保持清醒已经非常难得了。

    吕布轻描淡写的将插入两人间的盖军骑士击下马,赤兔腾空跳跃,双蹄狠狠踏在那人背上,只听“咔嚓”一声脆响,将其背脊踩个粉碎。吕布目光始终不离张杨,挥戟又刺倒两人,双方间几无遮拦。

    “张稚叔,世间辱我吕布者,只有一个死”

    言罢戟至,疾逾闪电,仿若天神一击,使人无从招架,张杨全盛时期亦未必能够全身而退,何况半废的状态下,但张杨明知危险,犹不躲避,岂能无后招,左手抬起,露出一只手弩,狰狞着脸道:“吕布小儿到了黄泉路上,莫要忘记向丁使君忏悔”

    吕布眼讽刺毕露,心道:“张稚叔,你错就错在太想杀死我了,五步之内才露出手弩,若是十步之外,我未必躲得过去。哼,你以为我会给你射的机会吗?”

    吕向前滑行的方天画戟陡然提,瞬间化为一道乌光,张杨行将扣动弩机的一刻,弩身像是天女散花般碎裂,戟锋贴着张杨手臂内侧,直抵心口。

    张杨嚎叫一声,猛然向后仰倒,虽然险险避过戟锋,却躲不开戟枝,心房上侧直至肩膀,被割出一道半尺长的口子。且背部贴住马背时,正好碰到右胸箭伤,疼得他差点晕过去。

    吕布微感意外,化戟为刀,向后轮动,又在张杨背部留下一道伤口,再欲出招,盖军骑士纷纷杀到,吕布无奈只得放过张杨,专心清理无穷无尽的苍蝇。

    张杨贴紧马背,双手死死抱着马脖,一路向前冲,盖军将士为了保卫主将,和对手展开了惨烈的厮杀,以命换命也在所不惜。混乱,极度的混乱,不久后张杨竟然活着破阵而出,堪称奇迹。

    “呜呜……”董军军响起低沉、悲凉的牛角号声,吕布左右扫视,颓然而退。两次硬碰硬,虽然他杀得张杨几乎殒命,但己方两千骑仍旧随在自己身旁的不满五百,且几乎人人带伤,杀敌数则不甚清楚,不过吕布猜测肯定不满千。

    败了,无须找任何理由。

    徐荣高坐马上,目光阴沉,等到吕布等人回归,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向南退去。己方仅剩下五百骑,三千步卒,而对方骑兵便有三千余,再打下去也只是自取其辱。

    黄忠看着面若金纸,死人一般昏迷不醒的张杨,愤而吹响进攻的号角,三千余骑轰然而动,分作两列,驰至董军两翼,正欲施射,猛然觉两翼外围无寸铁、一脸恐惧的百姓。毫无疑问,这些都是董军先前掳掠的河内民众。

    “以民为盾,无耻至极”黄忠怒不可遏,大声咆哮。

    徐荣不以为然,只要能把这三千多兄弟安全带回去,再无耻的事他也愿意做。

    “打还是不打?”黄忠脸色急剧变幻,未行出五六里,南方激起一片烟尘,董卓援军至,看其规模,至少有上万人,黄忠暗暗松一口气,他不用费心抉择了。

    黄忠带着骑军稍稍后退里许,然后跟着董军一直到达河阳津北。

    董卓此次动兵是为除掉袁绍鹰犬、河内太守王匡,而非和盖俊开战,既然已经达到目的,再留河内极易使盖俊和袁绍联合起来,那就得不偿失了,当日夜全军乘船退回河南。

    黄忠顺利接管河阳县,继而向东,收温县,至于温县境内孟津的冀州从事赵浮、程涣万余人,黄忠完全无视之,量他们也不敢放一个屁出来。连收两县,黄忠还不满足,继续向东,州县、平皋二地先后纳入己方势力范围,最终停于河内治所怀县城外。

    原本黄忠没打算进城,毕竟河内太守王匡虽然跑了,但他得知董卓退走,多半会返回,他若占得怀县,双方见面不免尴尬。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怀县城门大开,郡县官吏哭着喊着要他入主怀县。

    “民心如水,盛情难却啊……”

    黄忠这么感慨着,进驻怀县的同时,顺道把周边武德、修武、山阳三县也圈进来,至于再远一些的获嘉、汲县、共县等则放弃了,那里太接近袁绍驻扎的朝歌县,万一引纠纷冲突就不美了。

    至此,河县盖俊据十二,三分之二皆以收入囊。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薤露行

    第二百五十六章薤露行

    闻董卓陈兵数万众于平阴县北津口,似欲渡河北上攻击河内,袁绍并未太在意,河内太守王匡部两万人驻扎河阳津,冀州从事赵浮、程涣部万余人驻扎孟津,犹若蛇之首位,击蛇首,尾动,卷之;击蛇尾,首动,咬之。

    更兼盖军在河内有着根本利益,绝不会坐视董卓闯入河内胡来,所以他认为河内一时半刻无忧,便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立帝事及取冀州上。

    河内朝歌,车骑将军府,数十人济济一堂,这里既有袁绍亲子袁谭、袁熙、外甥高干,又有幕府宾客许攸、逢纪、陈琳、淳于琼、张津等,还有冀州牧韩馥手下颍川人辛评、辛毗兄弟,荀谌、郭图、郭援,及河内人朱汉、刘勋、张导……剩余则是四方豪杰如曹操、周昂、周喁兄弟者,论及人才之盛,当世袁绍说第二,无人敢称第一。仅以四世三公庶出子弟身份,可乎?惟有“天下楷模袁本初”才有这般汇聚人心之能。

    袁绍敲敲几案,止住众人闲谈,率先开口道:“袁公路回信了,信中说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诸人不禁面面相觑……

    “荆州牧袁(术)公路拒绝,扬州刺史陈(温)元悌默然,青州刺史焦(和)公宰面对境内黄巾一败再败,据说已经生病,豫州刺史孔(伷)公绪业已病倒,徐州刺史陶(谦)恭祖老奸巨猾,装聋作哑,并州牧盖(俊)子英还未答复。凉州混乱、益州道阻、交州偏远,除去董卓盘踞的司隶、刘(虞)公执掌的幽州,我大汉十三州只有冀州牧韩(馥)文节、兖州刺史刘子善已附,另有都、校数名,只要盖子英、公孙伯珪出兵,内外俱发,韩馥无能为力矣。”

    “小心些,别让韩文节听到风声。”郭图皱着眉头道,显然他认为近来朱汉动作太大了。郭图字公则,身长七尺出头,容貌中上,才略出众,为颍川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南阳人阴修门生,即被袁术杀死的九卿少府阴修。

    朱汉不以为然道:“韩馥知道又能若何?不过端坐等死耳。”

    颍川人辛评出言道:“还是不要大意的好。韩文节于讨董事事懈怠,然其在冀州还是有一番作为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为其亲手提拔,三者,州之大吏,权柄甚厚,仅在韩馥之下,必会阻挠袁车骑入主,从事赵浮、程涣掌兵,亦为其亲信也。”

    辛评字仲治,其先本是凉州陇西人,光武帝时迁居颍川,百余年来遂为大族。他和荀谌、郭图等人一样为颍川年青一代冠冕,受辟于同乡冀州牧韩馥,却阴为袁绍。这倒不是什么吃里扒外,昔年伏波将军马援谓世祖光武帝曰:“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同理,荀谌、郭图、辛评等人虽然和韩馥同乡,但他们认为当今汉室衰败,世道纷乱,韩馥此人占据光武旧地,却无拯救天下之志,与袁绍相比犹如天地之别。一句话,当今能济天下者,非“天下楷模袁本初”莫属。

    朱汉冷笑道:“大势面前,螳臂亦敢当车耶?”

    张导点头附和同乡,说道:“耿武、闵纯、李历无德无才之辈,窃据高位,而似钜鹿田(丰)元皓、广平沮(授)子与、魏郡审公节败了,河阳津内的两万河内大军被董军前后夹击,全军覆没,王公节仅以身免,他正带着一家老小向朝歌逃来。”

    “王河内败了?”曹操闻言满脸惊讶,道:“他可是有两万大军,又有孟津万余冀州兵互以为援,黄汉升也当不会坐视不理,王河内怎么可能会败?”

    周喁苦笑道:“王公节坏就坏在以冀州兵为援。”

    “你是说……”曹操瞳孔猛然一缩。

    “董卓是从小*平津渡河的。”

    曹操即使隐隐察觉一丝苗头,犹然感到骇然,赵浮、程涣怎敢如此?

    河内人、故京兆虎牙都尉刘勋脸孔扭成一团,舞臂咆哮道:“杀不杀赵浮、程涣二獠,袁车骑必成世人笑柄,何以领袖天下豪杰?杀……”

    袁绍面色不是很好看,却也没有失态,论忍功,当世谁人能及?

    陈琳很反感刘勋动辄喊打喊杀,皱眉道:“说来容易,做则极难,怎么杀?赵浮、程涣素来桀骜,召则不至,非要动刀兵才能除去,暂且不提韩文节反应,如此岂不是令董卓平白坐收渔翁之利。”

    郭图道:“赵浮、程涣,小角色耳,杀与不杀无足轻重,我反倒担心董卓会不会有更进一步的行动?”

    逢纪沉吟一声道:“有黄汉升在北,除非董卓做好对战袁车骑、盖并州的准备,否则不日必退。现在的问题是,王河内东奔,黄汉升趁机据河内为己有怎么办?”本来按照正规称呼,他应该称盖俊为盖骠骑,不过骠骑地位在盟主袁绍的车骑之上,惟有选择无视。

    “……”

    目前河内局势混乱,情报全无,他们坐在堂中讨论也讨论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又说了几句,看出袁绍心情不悦,不敢打扰,各自散去。连袁谭、袁熙、高干都走了,房间只剩下袁绍、许攸二人。

    “本初……”

    袁绍扯了扯嘴角,勉强牵出一丝笑意,平静地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放心。几个月时间,我等得起。”

    “你知道就好。”许攸放下心来,又道:“青州刺史焦和、豫州刺史孔伷相继害病,许就挺不过这个冬天,此二州之继任者本初你心里要有个数,特别是豫州。”

    袁绍点点头,豫州乃是他的家乡,又与袁术的荆州接壤,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 声东击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