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贼(风再起时)-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别之前,一家人相拥而泣,原本嫁女不至于此,不过蔡氏别有内情,蔡琬自幼身患绝症,几经磨难,自不与别家同。

    盖氏财礼颇丰,蔡邕不敢相比,但他爱女心切,仍给嫁妆以百万计,珍贵书籍十车,从婢十人。这手笔对中原世族来说已经是不小了。盖家拿出的钱财不见得比他多,却架不住西域马值钱。

    盖氏迎亲车队历时近半载,总算接到新娘,一行数十乘车,浩浩荡荡返程。

正文 第八十二章 遇贼

    ***本章节来源 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除了许攸,臧洪也会往敦煌参加盖俊的婚礼,这是当然的了,作为知己好友,他敢言半个不字,盖俊绑也要把他绑了去。关羽和鲍出本没有到敦煌的打算,可他俩收受盖俊大礼,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如何还能脱得了身?有了他二人的加入,车队安全系数顿时提高几个台阶。遗憾的是袁绍、何颙不能前往,他们都是事务繁多的人,特别是袁绍,此次陪同盖俊赴陈留,离开京都一个月已是极限了。

    袁绍一送再送,直至函谷关前。

    盖俊和一众送行之人道别,同袁绍漫步在苍凉雄阔的城关下,半晌道:“弟来京都三载,多蒙大兄照顾……”

    “子英不必如此,你我性情相投,犹若同胞,区区小事都是为兄应该做的。”袁绍拍了拍盖俊坚实的肩头,复感叹道:“记得初次见子英时,脸上尚有些许稚气——时间过得真快啊!”

    盖俊也是心有感触,又说道:“我回乡后,大兄把宅子收回去吧。”

    “子英这话就见外了,房子我为你留着,命人日日打扫,候你回京。想来时间不会太长,当在明年初……”

    盖俊苦笑着摇头道:“我答应过婉儿,明年不出仕,在家好好陪她一年。”

    袁绍神情一怔,失笑道:“子英爱妻之名必闻于海内。”

    “此我愿也。”盖俊笑道,继而对袁绍深深一揖:“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弟……在此拜别。”

    “一路走好。”

    望着盖俊身影渐渐没于关隘,袁绍转身离去,离京甚久,还有许多事等待着他解决。

    从弘农郡往西而行,就找不出一条还算像样的道路,数十乘车以慢得令人发指的速度行进在崤函古道,更倒霉的是,他们遇上一场大暴雨,耽搁了不下三天。

    路过张奂家时盖俊自然不能逢门不入,另他没想到的是,张奂已然卧床不起,病情与袁逢类似。

    “张君命在旦夕,“凉州三明”即将要成为历史了吗?”

    盖俊满怀着伤感重新上路。

    车队途经富庶的关中平原,盖俊特意去了一趟鲍出家里,以子侄之礼拜见了鲍母。盖俊的名声实在是太响亮了,以致连乡下妇女如鲍母者都听说过盖子英的大名,他对儿子能够结交到这样出色的少年郎感到欣慰。

    鲍家生活贫苦,比之平常人家也是不如,盖俊留下了丰厚的见面礼。鲍出感动不已,险洒热泪,想他十四五岁游侠,说得难听点就是外出游荡,惹是生非,年近弱冠仍旧一事无成,使本来就操劳过度的母亲还要为他担惊受怕,这让天生至孝的他常常痛苦不堪。当母亲说对盖俊要以兄事之,鲍出忙不迭点头。

    陈仓以西,汉阳郡以东,由于历史原因羌胡素来繁多,是大汉国统治的薄弱地带,盖俊入京时就遇到了危险,迎亲车队路经此地更是激战数场,盖家骑士战死四人。为了避免再次遭遇,盖俊放弃了顺渭水而行的打算,转而沿汧水进入安定郡再迂回到冀县。

    说来也倒霉,这次他们没有碰上羌胡,反倒遭遇贼匪,被堵在一片小树林前进退不得。

    炎炎烈日下,五六百贼寇稀稀落落的散布周围,衣着颜色各异,有穿褐麻短衣者,有披锦绸长袍者,想来后者多半是抢掠来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除开刀枪剑戟外,农具也为数不少。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乌合之众。这些人不值一提,值得注意的是步寇后方百余骑寇,他们身上无一不散发着彪悍的气息,非易于之辈。

    盖俊、许攸、臧洪、蔡邕、盖胤兄弟等人围成一团商讨。

    蔡邕最是急迫,连连说道:“子英,这可如何是好……”

    “盖郎……”蔡琬心中害怕,紧紧拉住盖俊的袖口。

    盖缭镇定地道:“嫂子莫怕,这些人不足为惧。”

    “小鹤儿说得对,放心,没事。”盖俊脸色铁青,他不是怕,而是给气的。吩咐盖胤:“伯嗣,倚靠树林,将车子围成圆阵。另解拉车之马五十匹,配给奴仆。”

    关羽上前大声说道:“盖射虎,何必这般。以我看来,此等贼寇不过是土鸡瓦狗,只需我三兄弟率五十骑士杀出,何愁不胜?”

    盖胤默然,臧洪、许攸面面相觑。

    “好啊、好啊……”盖缭大眼睛闪闪发光,唯恐天下不乱。

    “不可……”蔡邕急了,诚然盖胤三兄弟有猛士之姿,他更亲眼看过盖胤杀人如杀土狗,骁勇不可一世,但以数十骑冲十倍之敌,和送死有何区别?

    鲍出看了蔡邕一眼,对盖俊说道:“盖射虎,你一声令下,我必取贼魁首级。”

    蔡邕苦笑,这些人怎么一个比一个狂妄,真以为自己是项羽在世不成。

    盖俊摇摇头道:“我信云长、文才之言,然以寡击众,伤亡定然不小。我们有长弓护身,加以车阵,待磨去了贼寇的锐气再击之,可收奇效。”

    “大善。”许攸赞道。

    面对贼寇重重围困,盖氏数十名骑士或闭目养神,或擦拭兵器,或对贼人指指点点,偶尔传出一两声刺耳的长笑,就是不见紧张之色。他们在家乡敦煌常年和羌胡、马匪交战,比这严峻百倍的形势也经历过,这点小场面实在算不得什么。若抵挡不了,带上少主等少数人离开便是,这份自信他们还是有的。至于奴婢,是死是活与他们何干?

    “完了……贼寇这么多人,我们挡不住的……我们会死……”数名蔡家奴婢惊慌失措的呼唤,甚至有胆小的扑到地上呜呜哭泣。

    一旁的盖家奴仆看得心烦,比划着手中环首刀恶狠狠道:“闭嘴!再吵杀了你们!”

    话尾才落,蔡家奴婢全都闭上了嘴巴,神情畏惧的看着他。

    盖氏奴仆咧嘴嗤笑,和同伴一道拖运沉重的车厢,围成车阵。

    这一幕恰好被蔡邕瞧个正着,这位关东大儒看着镇定自若的盖家婢女,再看看严阵以待的骑士及忙碌不停的男丁,心中一叹。他以前尝闻边地民风彪悍,人不畏战,以为是妄言,如今才知此话不假。

    苏嵩是这伙贼寇的首领,他四十余岁,脸上有三道疤,分别在左眉旁、左眼窝下、右嘴角,这是上过战场的证明,正是这个原因,他毫不费力聚起数百人马,称霸一方。他知道自己拦下的是敦煌盖子英的迎亲车队,也知道对方是汉阳太守盖勋爱子,但他不在乎,他已经厌倦了目前的这种生活,只要此次成功,他就带着钱财隐姓埋名,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

    “大头领,你看……”

    一个喽啰的呼声唤醒了苏嵩,他抬头眺望,一脸诧异道:“结阵?莫不成还要抵抗?人人皆言盖子英聪慧有计谋,看来传言也有不实之处。他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带着新娘逃跑……”言毕,众贼寇暧昧地大笑起来,眼中满是淫邪。听说新娘是关中大儒蔡邕长女,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天仙一般遥不可及的女子……

    苏嵩面上沉着冷静,其实心里打鼓不停,他谋得是财货的主意,现在盖俊躲打算死守,所谓刀剑无眼,万一受伤或死亡,他将会面临敦煌盖氏无穷无尽的报复,大汉虽大,无有藏身之地。

    苏嵩没有迟疑太久,贪念终是占据了主导,他高声喊道:“儿郎们!看到前方了吗?那里有数之不尽的钱财正等着我等去取!”

    “喔……喔……”贼寇举着兵器呼应。

    “还等什么?给我杀!”

    随着大头领的一声令下,贼寇们狰狞着脸,嚎叫着蜂拥而上,上百骑兵更是如离弦之箭般窜出人群,冲向车队。

    望着乱哄哄的部下,苏嵩皱起眉头。诚然,他以前仅是一个小小的伍长,然而却是参加过万人会战,当然见不得这等场面。可惜他不是段颎,调教不出令行禁止的虎狼之士。

    前方烟尘四起,喊杀声由远及近,盖俊用力握了一下蔡婉的手,“贼寇来了,我得过去了。”

    蔡琬低声道:“盖郎……小心!”

    “你夫君可是屠虎英雄。”

    许攸笑道:“子英,我和你同去。”

    臧洪道:“我还从未杀过人,不知临阵会否脚软?”

    “与友并肩而战,此我愿也。”盖俊发出一声长笑,忽转回头,只见远处卞薇拉着弟弟,满含担忧的看着他,盖俊轻轻点头,叫她放心。

    “阿姐,你放开我,我也要去。”

    “不行!太危险了!”

    “阿姐……”

    “不行!

正文 第八十三章 破贼

    ***本章节来源 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盖俊一到车阵前,就迫不及待地问:“能战者几人?兵器几何?”

    盖胤飞快报道:“骑士五十五,壮丁五十九。弩二十具,骑弓五十五,长弓三十,矛五十,刀八十。”

    “箭矢呢?”

    盖胤这次没有报出实数,因为“足够杀他们两回。”

    盖俊点点头,忽然一愣,盖缭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侧,正抻着脖子向外瞅。

    盖俊呆呆地道:“你来这作甚?”

    “我来帮阿兄啊。”盖缭晃了晃手中精致的骑弓。

    盖俊皱眉道:“我用你帮?快回去,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不。”

    “小鹤儿,听话。”盖俊只觉得脑仁儿疼。

    “不。”

    许攸笑着相劝:“我看小鹤儿骑射甚佳,不弱男子,多一人多份把握。”

    “多谢许大兄。”盖缭听了大喜,送给他一个大大的笑脸。

    贼寇正在不断接近中,盖俊没时间和她纠缠,嘱咐她多加小心,将手中二石半强弓慢慢拉成满月状,锁定冲在最前方的一名敌骑。盖俊年十九,已是成人,力气又有所增长,如今弯弓二石半,合三百斤。历史上能开三百斤强弓的人无不是猛士之流,如飞将李广,虎牙大将军盖延等。

    他的动作就是信号,一瞬间九十把弓纷纷张满,持弩者业已准备就绪。

    “嘣!”

    “嘣嘣嘣……”

    “唰……”

    贼寇骑兵望着铺天盖地般袭来的箭雨,纷纷倒吸一口冷气,头皮麻得厉害。骑贼披甲者仅有四成,且都是皮甲,完全抵挡不了,前排一瞬被扫倒一大片,立时人仰马翻。

    “这么多弓弩?快赶上边军一个屯(百人)了!”苏嵩脑子“嗡”的一下,险些栽倒马下。

    盖俊一方没有给对手反应的时间,第二轮箭雨又至,接着是第三轮。这期间关羽射出五箭,鲍出亦为五,盖胤六,而盖俊则是八,例无虚发,箭箭贯脑,连毙八人。令他感到惊喜的是,盖缭竟也射出五箭,据她说命中三人。臧洪颇有无地自容之感,他射出三箭,仅中一人。至于许攸,他纯粹是过来看热闹的。

    上百骑逃出来的仅有二十余,他们回顾向后,刚才还互相吹牛打屁的同伴大部分倒在了那里,时有凄嚎及呼救声传入耳际,数十匹马或随主人而去,或横冲直撞乱跑,只有七八匹马孤零零的立在原地,不停用头顶着主人。见了这一幕,别说他们,连身后甩着两条腿狂奔的贼寇也胆寒的止住了脚步,咬牙吸气声此起彼伏。

    苏嵩心疼得差点掉下泪来,这可是他花了好几年时间才组建成的骑兵啊!

    小头目小心翼翼地道:“头领,对方弓弩凶悍……”言外之意赶紧撤退吧。

    苏嵩勃然大怒,抡起马鞭狠狠抽过去,打得小头目哀嚎不止,对另一名得力手下命令道:“传我命令,打破车阵,男的杀,女的奸完再杀,一个不留……不,我要亲自督战,主官不亲赴矢雨,何能令士卒效死命?”最后这句话自然不是他能够说出的,是他从军时所部司马的口头禅。苏嵩率身后二十骑飞马而上,两方合并,居然凑不满五十骑,他眼睛被怒火烧得通红,几乎咬碎牙齿。

    “头领,杀吧,我打头阵。”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吼道,他是为数不多还敢言战的人。

    “杀、杀、杀,就知道杀,杀你老母!你个贱婢生的!”苏嵩随手给了大汉一鞭子,他是生气,却没有气昏头,对方结阵执弓,只知道往前冲除了白白牺牲没有任何益处。他近年来行事颇顺,从未遇到这等困难,唯有苦苦思索曾经的记忆。

    苏嵩想了良久,缓缓道:“以刀盾为前驱,弓手埋伏盾后,刀矛继之,骑兵殿后。”

    众人暗赞头领不愧是上战场打过仗的人,这番安排他们就说不出。无奈七拼八凑,也只凑齐五十多面大小不一的盾牌,弓则不缺,半数持有。

    盖俊一直未将对手放在心上,他和盖胤两个人时就敢冲击数十刺客,何况现今兵强马壮。但他很快收起了漫不经心,轻轻“咦“了一声,眼前开阔,对方的变动断然逃不过他的眼睛,贼寇还是散漫如故,却变得条理分明,凭空生出几分军队的风格。

    许攸神色一变道:“难道贼匪头目是行伍出身?”

    “八成是。”臧洪道。

    “小族叔。”盖胤神情犹豫。

    盖俊以为他为此忧心,安慰道:“无须担心,我们弓弩优良,射程占优。”

    盖胤附耳道:“弓箭无眼,我意是想让小族叔暂退。”

    “闭嘴!滚蛋!”盖俊横了他一眼。

    滚蛋是什么意思盖胤不懂,可闭嘴他清楚,不敢再相劝。

    寇至百步,盖俊抬手就是一箭,乌光闪烁,绕过盾牌准确的钻入一名贼匪前额,骇得他周围的人连连躲闪,阵型一下子波动起来。

    苏嵩坐于马上,咬牙切齿道:“神射手?盖射虎?我誓杀汝!”

    “咻!”

    又一人中箭,头喷鲜血,仿佛在回应着苏嵩的挑衅。

    “咻!”

    第三人紧紧抓住箭杆,可惜箭簇已入咽喉,身上的力量潮水般退去,仰面栽倒。

    “呃啊……”

    “呃啊……”

    许攸震惊地看向盖俊,谓臧洪道:“第五人了吧?”

    臧洪点头道:“我在太学时尝和子英进山狩猎,素知其神射之能,然百步避过盾墙,箭箭致命,飞将军亦不过如此吧?”

    关羽心思复杂,兄长盖胤曾言盖俊射落过大雕,他虽然感到惊讶,却也不认为自己就弱了对方,现在看来,倒是自己夜郎自大了。

    寇及近,上百利箭飞来,贼寇以盾为墙,引弓还击,双方浪射不止,盖俊一方有车遮掩,伤亡远远小于对手,但终究是出现了伤亡。

    贼寇以鲜血铺就了一条艰辛的道路,五十步,数十只弩箭从车与车的隙缝喷射而出,无情收割着进犯者的性命。

    眼见阵势受阻,摇摇欲坠,苏嵩气急败坏,挥臂吼道:“顶住,给我顶住……”

    就在他高喊不久,对方箭势忽然一缓,虽然不久就又恢复如初,但已不似方才那般猛烈。

    苏嵩惊喜的想道:“难道……是……箭矢将尽?着啊!对方弓弩精良,比得上边军一屯,可其到底不是真正的边军,而是迎亲队伍,怎么会携带太多箭矢。盖射虎、盖射虎……你命不久矣!”

    “对方没有箭矢了!”

    “大伙冲啊!”

    “论玩命,对方怎及我等?”

    “男的杀!女的奸完再杀!”

    “杀啊……”

    聪明人显然不止苏嵩一人,贼寇早就被对方弓箭压制得怒火中烧,又贪车马、财货、女人,所谓先到先得,一窝蜂向前冲,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狗屁队形。

    众寇越靠近车马箭势就越稀疏,最后直至不见。

    看着贼人兴奋得几近扭曲的脸,许攸冷冷一笑道:“贼寇就是贼寇,妄想学军旅之陈,不过略施小计,就将其等打回原形。”

    臧洪笑道:“此邯郸学步也。”

    “将车壁打开。”盖俊说罢翻身跃上踏云,其后,是以盖胤、关羽、鲍出为首,上百整装待发的骑士。他们中,有原本的骑士,有奴仆,乃至女人。这就是边地强悍之处,危急时刻,女人都能上战场。

    女人?等……等等……小鹤儿?

    盖俊虎着脸一字一句道:“小鹤儿,给你两个选择,自己乖乖回去,或是……我把你绑了仍回去。”

    “好了不起吗,我去找嫂子。”盖缭皱了一下鼻子,带着婢女跑掉了。

    数辆马车被拖拽开,露出一条三丈宽的出口,盖俊深深呼吸,握紧马矟,高高向前一举,扭头喝道:“随我杀……”

    盖胤生怕小族叔打头阵,跃马扬刀,率先冲出,关羽、鲍出紧紧跟随,之后众骑纷纷从盖俊两侧行过,反倒是他落在最后。

    众贼脸上的笑意尽皆凝固,直愣愣的看着上百铁骑惊涛骇浪般席卷而来。

    “首领……”

    “还楞个屁,杀啊!”苏嵩率四十余骑迎了上去。他不是没想过就此逃跑,可他一跑,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即使有,敦煌盖氏会放过他吗?为今之计,只有拼了。今日骑兵损伤惨重,却非实力不济,他对自己组建的骑兵还是很有信心的,近身交战,加上数百步卒从旁协助,胜算颇大。

    可惜……他做梦也想不到对方队伍里有三大猛将级的人物。

    盖胤、关羽、鲍出犹如三把锥子,狠狠撞入人群,尤以前两者为最,他们手持绝世宝刃,刀锋所指,盾碎矛断,肢首乱飞,宛若古之杀神复生。盖家骑士接踵而至,横冲直撞,所向披靡。

    骑兵对付步卒,历来占优绝对优势,何况以猛士领衔的精锐骑兵对付散漫无陈的乌合之众。贼寇的抵抗几乎在一瞬间就被瓦解,发一声喊掉头逃散。

    击溃贼寇步卒,盖胤三兄弟率队直冲进退失据的贼骑,两队骑兵猛然相碰,继而交错而过。盖假骑士落马者九人,而敌骑——尽没。

    贼寇头领苏嵩尸首分离,身体被砍得破烂不堪,致命伤不计其数,不过斩他头颅的人却是鲍出。他战前曾言取其首级,言出必行,方为大丈夫。

正文 第八十四章 声望

    ***本章节来源 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从出动骑兵始至扫清贼寇,盖俊一个人也没杀着,击敌之速,可见一斑。他对贼魁首级没有兴趣,血淋淋的脑袋有什么好看的,使婢女为受伤之人敷药包扎,悉心照顾,那边盖胤也统计出了伤亡人数,亡十一人,伤二十余,伤者多为轻伤。虽知刀剑无眼,在所难免,可盖俊心里还是感到一阵不舒服,加上来时死去的四人,就是十五人,十五个家庭将要承受丧亲之痛。陈嶷死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他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死者抚恤,家有老人、幼子者,一力承担,尸体着人运回敦煌。“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况人乎?至于伤者亦有厚赐。

    众人一场大战下来,肚囊空空,可外面死尸盈野,腥味冲天,哪里吃得下去,奴仆稍作休息,便开始搬运尸体,清出一条道来,车马继而缓缓离开战场,向西北而去。

    接下来一路未再遇到险情,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车队护卫众多,器械精良,又刚刚绞杀方圆数百里最大的贼寇,谁敢乱动心思?

    进入汉阳地界,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然而护卫很快又紧张起来,凉州民众听闻是盖子英的迎亲队伍,不分男女老幼,竞相赶来看热闹,有那胆大之人跑到车队跟前,就差没把盖俊拽下马来好好瞅瞅,不由护卫们不警惕。

    看着盖俊颇有些狼狈,许攸打趣道:“我尝闻西州人烟稀少,看来此言大谬。”

    众人听罢纷纷大笑。

    莫说他们,连盖俊自己也颇为吃惊,没想到自己在凉州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其实他也是妄自菲薄了,他无疑是近些年来凉州风头最劲的人物,在传言中,他射虎救父,博孝、勇之名,献计灭蝗,博智、仁之名,不畏强权护送蔡邕至朔方有胆有义,受好友之托扶尸还乡,显信之名,道德层次堪称完美,找不出一丝缺点,凉州百姓为家乡能出这样的人物感到由衷自豪,自要亲眼见见为佳。

    车队最终开进渭水河北岸的显亲,距父亲治所冀县仅一河之隔。县长得悉太守之子驾到,率领一众吏员亲自出城迎接,盖俊和他们应付了几句,就找一间馆舍休息。

    盖勋、马昭在太阳落山前赶到显亲,盖俊看到了久别三载的父母,轰然跪地:“儿子不孝,未能……亲迎父母……大驾,该死……”说道一半,已经是哽咽难言。

    马昭抱住他的头,喜极而泣。

    盖勋满怀感慨,儿子离开时比他矮上数寸,如今身长七尺七寸,反高他两寸,俊朗外貌透着一股河西人的硬朗,越发肖似他了,说道:“锦奴几年来的所作所为大涨我敦煌盖氏之名,我心甚慰。”目光一转,向蔡邕拱手道:“勋举孝廉时曾在马兄府邸见过蔡议郎一面,不知蔡议郎还记得否?”

    蔡邕还笑回礼道:“盖兄师出名门,神采出众,岂能忘记。”

    盖勋夫妇几乎是同一时刻看向蔡邕身侧含羞而立的蔡琬,盖勋叹道:“锦奴真是得天护佑啊,竟能娶到如此佳人!”

    蔡邕道:“子英为婿,我亦庆幸。”

    两位父亲相视而笑。

    马昭稍稍收敛情绪,撇下泪洒满面的儿子,拉住蔡琬的手,怎么看怎么喜爱,笑得眼角鱼尾纹都深了几分。

    “见过伯父、伯母。”

    马昭不悦道:“你们俩虽未拜堂,却也行过亲迎之礼,快快换了称呼。”

    蔡琬忍着羞意又拜:“见过舅、姑。”

    马昭这才心满意足的扶起蔡琬,却惹得没人理睬的盖缭嘟嘴不停,受冷落的还有盖俊,眼见母亲顾媳不顾儿,为父亲引介臧洪、许攸,二人皆以子侄之礼参拜,前者年龄与盖俊相当,盖勋还受得起,后者已过三十,又为京都名士,盖勋哪敢让他拜,连称免礼。

    盖勋客套两句后问道:“一路平安否?”

    盖俊摇摇头,把事情如实说了,盖勋勃然大怒,若不是闻贼魁授首,他必率兵杀到右扶风绞杀贼寇,哪怕为此丢官。

    盖俊回头招来盖胤三兄弟,对父亲道:“这二人就是伯嗣的结义兄弟,一名关羽,字云长,河东人。一名鲍出,字文才,京兆人。这次多亏了他们才得以击溃贼人。”

    盖胤、关羽、鲍出体貌异于常人,雄壮威武,往那一站,气势逼人。

    蔡邕开口赞道:“此三者,勇毅过人,樊哙之流也。”

    “蔡议郎所说必然无假。”

    “拜见族祖。”

    “拜见盖府君。”

    盖胤是盖勋一手养大的,自不用对他客气,谓关、鲍道:“两位壮士不必多礼。”

    盖勋夫妇来得匆忙,尚未用饭,便在馆舍置办起酒宴,食物不缺,酒水则稍显匮乏,县府倒也识趣,很快送来大批美酒。众人推杯换盏,喝得极是畅快。盖俊难得没有多喝,他还有许多话要和父亲说,抽空和盖勋外出。

    夕阳斜落,暑气渐消,父子二人漫步在馆舍庭院。

    “听阿妹说父亲有意择阎世伯二子为婿?”

    “定是小鹤儿不愿,让你来求情吧?”盖勋笑着说道:“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想干什么?”

    盖俊硬着头皮道:“小鹤儿才十四,年纪还小,过几年再说吧。”

    盖勋又看了他一眼,不置一词。

    “父亲假期告未?”

    盖勋颔首道:“正欲告假百日。”

    盖俊皱眉道:“敦煌距此三千里,随车返家就需六七十日,百日如何能够?”

    盖勋解释道:“郡国主官身兼一地之重责,不比别的官职,请假一旦超过百日,便要去官。”

    “那怎生是好?”盖俊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婚事影响父亲仕途。

    “不必担心,为父早就想好了。你母随你一起走,我下月独自动身,御马比车行快一倍,许会先你到家。”说到这里,盖勋笑了。

    “父亲……”

    盖勋板脸斥道:“莫做小女儿姿态。”

    “诺。”

    “听说你金屋藏娇?是那个领着孩子的女郎吗?”

    父亲问得突然,盖俊久久反应不过神来。

    盖勋又道:“是亲家酒席上对我说的。”

    盖俊怔然,蔡邕早在蔡家庄时就发现了,但他一直未说,故作不见,蔡邕本人就有几房妾室,盖俊以为他不在乎,没想到不声不响向盖勋捅出。

    盖勋继续说道:“妻尚未进门就先找了一个女人,亲家提及时我羞愧得几乎钻进地缝里。我不强求你似我待你母那样,但你也太胡作非为了,你……”

    “儿……唉……”盖俊重重一叹。此事他不占理,多辩无益。

    “罢了。你自幼才智高超,何须我言?我只告诫你一点:我和你母爱煞琬儿,今生莫要负她。”

    “我亦爱极琬儿,怎会相负?”

    见父亲不置可否,盖俊苦笑,在父亲、丈人眼里,自己恐怕成了好色之徒。

正文 第八十五章 回家

    ***本章节来源 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众人在显亲休整一日,往黄河而去,盖母马昭携几名贴身婢女相随,可能是到了抱孙子的年龄,她很喜爱盖鸾,除开孩子饿了吃奶,其余时间都抱在怀里,片刻离不得。令盖俊苦恼的是,母亲对蔡琬和卞薇完全两种态度,前热后冷,究其原因一来是为蔡琬抱不平,二来是碍于二者的身份,三来则为性格原因,母亲出自扶风马阀,自幼通晓经史,博学多才,蔡琬和她很像。卞薇呢,不说她那难以启齿的出身,单是一脸天生媚态就不讨盖母马昭喜欢。她认为卞薇这类女子除了在床第间讨丈夫欢心,一无是处。

    卞薇心里很委屈,却没有向盖俊抱怨,而是换下艳丽的衣服,摘下精美的首饰,也不再抹胭脂水粉,整日素面朝天,侍盖母极恭,比婢女还勤快。盖母态度这才有所松动,加上蔡琬、盖缭相劝,总算不再随意给她脸色看。

    在这件事上盖俊颇为被动,从始至终都没有获得一刻发言权,若非事有转机,他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随着黄河的临近,拦截车队的当地豪族越发多了,盖俊一概推辞,开玩笑,今天在这家小住一日,明天再那家拖延一日,猴年马月才能回到敦煌?他也不是硬生生拒绝,真想和他结交,去敦煌参加他的婚礼便是。其实地方豪族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