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家天下之我是成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报汗王,忽必勒突围成功,已向乌兰巴托方向而去,遭到拦截,阵亡。”
“报汗王,伊苏台突围失败,阵亡。” 
“报汗王,瓦图拉突围成功,已向乌兰巴托方向而去,没有遇到拦截。” 
“报汗王,遮来密突围成功,已向乌兰巴托方向而去,遭到拦截,阵亡。”
“还好,有两个成功了,休屠斯、瓦图拉,匈奴的命运都交在你们手上了,可不要让本汗失望呀。” 呼都而斯单于轻叹。
“传令,休屠斯、瓦图拉的救兵快来了,结成阵势,殊死防御。”强烈的求生本能使得呼都而斯单于充满了浓浓的战意。                                                                          
可是第二天,呼都而斯单于惊讶的发现,敌人居然不再进攻,只对靠近的骑兵予以射杀。
“这汉军究竟在搞什么鬼?”呼都而斯单于怪道,“管他呢,反正我援军一到,就可逃出生天,说不准还能一战而转败为胜呢。南朝……”呼都而斯单于眼中充满了贪婪。                                                   
第七天,“怎么还没见到援军?乌兰巴托离此不过千里,即使速度再慢,以我匈奴骑兵的速度,两天也该到了。就算是临时征集士兵,多费上两天总可以了吧。
这都过了七天了,怎么还不见我匈奴大军一兵一卒。难道乌达?侯这小子故意不发救兵,图谋汗位。
绝对不会,因为在匈奴没有任何人是他汗位的威胁,自己也一直尽心尽力的扶植他呀,更何况,匈奴还不是铁板一块,他还需要我威服那些部众呢,凭他小子现在那点实力,还远不足以在大漠立足。
可是,为什么他却没有来呢?”呼都而斯单于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正在这时。
“报汗王,乌达?侯王已经发兵救援了。”
“哦,哈哈,终于来了,到哪了?”
“这”,报信的斥候犹豫着,“被汉军包围了。”
“什么?”呼都而斯单于一惊,手中的酒杯一下子掉到了地上。
“汗王莫急,还有一件诡异的事,堵住我们后路的那支汉军撤退了。”
“哦?”呼都而斯单于大喜,重新捡回杯子,倒上一杯酒。
“肯定是怕我们两路夹击所以后退,现在立即传我命令,大军向乌达?侯援军靠拢”。
“是”。
“哼,我就不信,合我两军之力,还无法在敌军的合围中撕开一个缺口,只要我大军列开阵势,先让你们尝一尝奔射的犀利。”
 
 。
   第二十一章 昭君归汉 '本章字数:2604 最新更新时间:2012…12…07 08:30:57。0'
 …………………………………………………………………………………………………………………………………………
 蒙古大草原上。
“皇上,还有三百里就到乌兰巴托了。”
“好,大军加速前进。”
“是”
在橙色武将技“风袭”的加成下,刘傲率领大军迅速赶至乌兰巴托,对匈奴主营地展开了合围。
“皇上,包围已完成”,寇恂报告。
“好,子翼,使用军师技‘逼降’”,又指着一队士兵说道:“你等五百人,负责保卫寇将军,如果少一根毫毛,脑袋就别要了。”
“是是,必不辱命”,领头的队长应道,心里想着,“大帅的这个门客好大的杀气呀,我可要谨慎,一不小心触犯了他,就必死无疑了。”
因为吴汉都督幽州诸军事,所以幽州的官兵私底下都称他大帅。
“其他人,随我杀,记住,留下女人,还有,投降者不杀,违令者斩。”只见一柄血红长剑指向天际,橙色的嗜血散发无尽的光芒。
“杀。”汉军虎吼着冲进了匈奴营地,恣意的杀戮着。
这些边兵大多是本地人,很多将士亲属都曾受到过匈奴骑兵的抢掠和杀害,因此对匈奴人有一种刻骨的仇恨。
平静的匈奴大营瞬间陷入了混乱,大量匈奴老人和少年被杀,当然也有小股部队的抵抗,但瞬间被状若疯虎的汉军分尸。
“投降,我们投降。”匈奴人被这支部队的狂暴和嗜血震惊了,再加上军师技逼降的影响,没人想到逃跑,当然也没人能逃得掉,纷纷弃械投降。
不过一天时间,匈奴部众就放弃了抵抗,数十万人选择了投降。                                                                    
“元芳,你随我来,子翼,你负责收编降众”,刘傲向寇恂举目示意。
“是。”寇恂会意的说道。
只见寇恂朗声说道:“我大汉军制,男女别营,男的站左边,女的站右边,只论性别,不论年龄,都给我动作快点。”
一时间喊爹娘的,喊儿女的,一片乱糟糟的场景。
这一切刘傲都不管了,他知道寇恂会帮他处理好的。他接下来要做另外一件事情,一件在他心里极为重要的事情。                                                                                            
一座豪华的大帐,在匈奴大营的核心地带,不过营帐周边已没有一个人影,寂静得可怕。
“守在外面”,刘傲吩咐侍卫们。
“是”。
刘傲掀开门帘进了大帐。
帐内非常暖和,却很寂静,只见一个女子背对着他,平静的坐在那里,看到那风姿绰约的背影,就可想象此人的绝代风华。
“昭君姑娘,让你受苦了。”刘傲率先开口。
王昭君微微一震。“汉人?”。自己离开大汉近二十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汉话。昭君缓缓转过身体:“啊,太子殿下,不,应该是皇上。”
“刘师师?”刘傲心里暗暗叫了一声,差一点惊呆,对方竟然如此像二十一世纪的偶像影星刘师师。
“你竟还记得朕?”刘傲微微笑道。
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刘傲一直很期待,想象着她会拥有怎样的绝世容颜。美丽而端庄,安静而皎洁,完全不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而像一个贴身的大姐姐,亲昵而没有丝毫的矫情,那端美无匹的面孔让人生不出哪怕一丝一毫的邪念。
绝世的容颜绝没有因岁月的流淌而显老态,因为成熟而更显的有韵味。就像是一朵白色的雏菊,透着一种坚强和博爱,在秋风中孤傲的绽放,令人心生敬意。
“怪不得便宜老爹刘?怒杀毛延寿,而后为此女心病顿生,三年之后竟然一命呜呼,换了我也会这么做,只不过我是不会放她远走大漠的。哪怕引发战争。”在刘傲的心底里,女人就是他的逆鳞,谁动谁死。
“呵呵,妾身当年在宫中曾见过您几面,只不过身份低微,陛下不认识妾罢了。”
“是呀,如果当时就认识你,我又怎舍得你远来大漠受这风沙之苦。只要当时我能看到你一眼,绝对会小心地呵护你,照顾你,让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会让你受一丁点的委屈,为了你,哪怕丢了皇储的身份地位,我也无怨无悔。”刘傲轻轻的叹道。
“皇上谬赞了,妾以蒲柳之质,怎敢望承恩君王,邀宠天下。”
“蒲柳之质?如果你也算蒲柳之质的话,那天下又有谁能担得上美丽二字?”
“对了皇上,你怎么到了匈奴本部营地?是不是匈奴又和大汉开战了?”
“你所料没错,匈奴呼都而斯单于侵我大汉,被我军反包围,朕亲率军队突袭匈奴本部乌兰巴托,现匈奴本部营地几十万人投降,根基全无,匈奴大军也离败亡不远了,据我估计,只要我大军把匈奴的家属带到阵前,他们必然率众投降。”
“那陛下准备如何处置匈奴人呢。”
“杀光男人,留下女人配我军士,繁衍我族人。”刘傲的话泛着冷冽的杀气,令昭君也不禁微微一颤,忽然沉默了。
“不知姑娘可愿归汉?”
“不用了,陛下请回吧。”
“昭君的表情有些冷淡。”
“莫非姑娘不想归我我大汉?还是对朕处置匈奴的手段不满。”
“陛下,”昭君盈盈拜倒,“请听妾一言相劝”。
“姑娘请起,姑娘但有所命,朕绝不违背。”
“谢陛下,臣妾以为,对我大汉边民造成伤害的,是那些匈奴贵族,他们野心勃勃,侵我疆土,掠我子民,杀我百姓,陛下出兵抗击,乃正义之举,妾拍手称快。
但是陛下妄动杀机,却似不妥,我们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入侵,敌人自会看到我大汉强大,不敢寇略,又何在于嗜血和杀戮呢?
况且小民无罪,又兼已然归顺我大汉,何必赶尽杀绝呢?简贱妾愚昧之言,还请皇上三思。”
刘傲哈哈一笑:“人言昭君姑娘仁善,果不虚言。只是,姑娘的请求朕无法答应。姑娘之言也没有错,但姑娘可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当年战国时期,匈奴占领河套,掠我边境,无数子民在其铁蹄下呻吟,给我中原生活生产带来了无法预估的灾难。
幸得前朝秦始皇北击匈奴,占领河套,修筑长城,方保中原安定。秦末大乱,匈奴铁骑重新入我中原,烧杀抢掠,凶残至极,高祖平定天下,又勾结韩王信乱我江山,高祖率兵出击,遭遇白登之围,后我国力衰微,被迫和亲。
然匈奴丝毫不念亲情,动辄寇我边境,勒索财物布帛子女,还逼迫西域小国抗我大汉,幸赖孝武皇帝英明神武,将军卫青、霍去病、李广骁勇善战,猛击匈奴,才换来我大汉几十年和平。
然数十年之后,匈奴死灰复燃,造成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尊夫呼韩邪单于确实无心和我大汉为敌,但也是因为当时匈奴内争不已。如果匈奴重新统一大漠,实力恢复到与冒顿单于极盛时相媲美,姑娘你认为,他还会顾念汉匈友谊吗?”
昭君沉默了,她知道呼韩邪单于是一个英雄,绝对不会满足于大漠的风沙和牧草的,一旦有实力,必定南下中原。
“历史证明,只要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匈奴就会迅速强盛起来,而一旦强盛,他们都会虎视我中原,我中原实力强大时还好,一旦孱弱,这局面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因此,为了我大汉子民的生计,为了我中原的稳定发展,为了天下万民苍生,朕不惜背上暴君、屠夫的恶名而坚决将匈奴连根拔起。
朕并非残忍好杀,但朕真的别无选择。我大汉以牺牲姑娘为代价,和亲匈奴,才换来几年的和平?
现在,烽烟又起也证明了,姑娘的使命到现在已经结束了,姑娘徒留大漠,不仅无益和平,自身反而难保。”
“妾愿随陛下回归大汉”,王昭君叹了一口气,轻轻地说道。
 
 。
   第二十二章 不讲信用的刘傲 '本章字数:2520 最新更新时间:2012…12…07 08:20:06。0'
 …………………………………………………………………………………………………………………………………………
 费了好大的力气,呼都而斯单于总算勉强控制着这支队伍向乌达?侯部缓缓靠拢。
“汗王,已经看到乌达?侯王的援军了。”
“哦?加速靠拢。”
“是。”
“十里……九里……八里……四里……三里……二里”呼都而斯单于默默地计算着双方的距离。
当两军真正的合拢在一起时,呼都而斯单于都忍不住激动万分。
“乌达?侯”“父汗”。父子二人相互拥抱在一起,知道自己能够逃出的希望又多了几分。
随着己方士气的提升,汉军施放必杀技的混乱效果有所削弱,二人轻轻舒了一口气。
多日来他们饱尝了混乱的痛苦,广大将士们白天不知疲倦的奔跑,到了晚上倒头就睡,幸亏对方武将也是人,也要休息,晚上就停止施放必杀技。
偷袭?从来都没想过,一是士气极其低落,无法施放骑兵技;二来是病体力严重透支,一旦停歇倒头就睡,哪来得及组织偷袭呢,三么,汉军好像傻了似的不进攻,这已经出乎意料的令人惊喜了,自己竟然反而去主动招惹?除非不想活了。
当然现在不一样了,双方士气大振,混乱效果可以忽略不计,士兵数量也多了起来,现在双方除去重伤不能战斗的士兵外,还有十五六万的生力军。
“杀死重伤员,准备突围。”
“是,汗王。”
正当呼都而斯单于急切的下命令准备突围时,突然发现队伍竟然又一次陷入了混乱之中,这让极度兴奋的呼都而斯单于的心情顿时跌落到谷底。
“到底怎么回事?”呼都而斯单于怒喝
“报汗王,汉军两个武将交替使用必杀技,刚才的混乱是因为另外一个叫耿?的使用了橙色的十面埋伏。”
“什么?”呼都而斯单于又惊又怒,眼前一黑,几乎晕死过去。”
“汗王”。
“父汗”,一声声呼唤充满着担忧。
又是橙色的必杀技,为什么汉军的橙色将领那么多,在北边,已经将近一百年没有橙色将领出现了,现在一来就是那么多,而且个个都那么变态,最变态的是十面埋伏、陷阵和平蛮三者叠加,这简直是匈奴骑兵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不幸。
“积蓄力量,准备反击!”
“呼都而斯单于吼道。”
“命令部队,晚上休息到半夜,全部给我起来施放骑兵技突袭,一定要撕开一个缺口。”
“啊,汗王,这样一来士兵在明天会被累死呀。”
“你还想活着回到乌兰巴托吗,想就给我闭嘴。”
“是,汗王。”这个将领明白,呼都而斯单于是准备以牺牲十五六万的士兵为代价,换取这些贵族的逃跑。
“这样一来,我匈奴式微,恐怕连鲜卑都敢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但这也比丢了性命好啊。可恶的汉军,这回我匈奴算是栽到家了。”各部首领们都这样默默地想着。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大喊:“汗王,大事不好了。”
“又他妈的怎么了?”呼都而斯单于歇斯底里的咆哮着,这也难怪,自己已经遭遇了匈奴有史以来最大的不幸,竟然还有不好的大事。”
“禀告汗王”,传令兵竟然双膝跪倒,大帐内所有人都意识到,发生了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
“说,到底怎么了?”呼都而斯单于颤声说道,声音里居然有一丝丝的温柔。
“汗王”,士兵额上满是冷汗,“汉军率军偷袭了我乌兰巴托本部营地。”
“什么?”大帐内全体将领大惊。
“不,不可能,你胡说,汉军怎么知道乌兰巴托,我要杀了你,你惑乱军心,是汉人的奸细。”呼都而斯单于惊怒的大吼。”“
“汗王,是真的,汉军已经把我们各部的家属带到了阵前,现在大家几乎完全没有继续作战的勇气了,如果不是军令严格,早就投降了,汉军发话,只要投降,可保大家性命无碍。”
“我明白了,一定是先前在后方堵住我们退路的那支汉军。狡猾的汉人,我呼都而斯发誓,如果有一天我匈奴强大起来,一定把汉人灭族,一个不留。”呼都而斯单于咬牙切齿的说道。
“说不定汉军只是掳掠了外围的一些部众,根本没能进入我核心营帐,毕竟,我们还留下了近两万的虎卫。”
“呼都而斯单于还抱有最后一丝希望,他可没想到,在橙色的逼降下和橙色至宝技嗜血的威慑下,他那两万虎卫只进行了零星的抵抗就宣布投降了。”
“我们先去看看情况。”一众人虽呼都而斯单于走到两军阵前,当他们看到艳绝天下的王昭君时,已经明白,汉军肯定攻破了最核心的区域,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完了。
“现在看来,也只好先投降了,至少能保住自己的部众和地牌盘,然后,再徐图恢复,这仇,我们一定会报的。”匈奴的这些核心人物在低低的商议着。
“不知哪位是汉军统帅,我等愿意投降,只是有话要问。”呼都而斯单于上前喊道。
“说吧,什么事?”吴汉上前说道。
“尊敬的统帅大人,不知我匈奴部众现在是什么情况。”
“你们也看到了,现在带来的这一批是你们的妻女。其他人众还在路上,很快就到了。”
其实哪里还有什么其他人众呀,早就被汉军屠戮殆尽了,只不过为了尽量减少伤亡,汉军计诱敌军投降的一种手段而已。
“不知贵军可否在我军投降后归还妻女部众。”
“当然没问题。我们留着这些人也没什么用。” 
“贵军要答应吧地盘归还我们。”
“这是自然。”
“多谢大人手下留情。”呼都而斯单于心里一喜。
“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
“既然如此,那就投降吧。”
“是,匈奴各部首领听着,率领你们的士兵,向汉军的大人们投降。”匈奴各军纷纷抛掉武器,按照汉军的安排,走到指定地方站好。”
整个投降仪式进行了半天,总算结束了。
“现在,请贵军先归还我们的妻女。”呼都而斯单于喊道。心想这次总算安全了。
可正在这时,只见汉军阵营上空忽然浮现了一道道光芒。“嗜血”、“平蛮”、“逼降”、 “十面埋伏”、“激励”、“陷阵”、 “惊涛斩“、“追命斧”,紫色的和橙色的大字在两军阵前流转,令人眼花缭乱,匈奴军队陷入了彻底混乱,而汉军却如狼似虎,随时准备出击。
“贵军这是什么意思?”呼都而斯单于问道。
“没什么意思,实话告诉你吧,你们的部众已经灭绝了,别再抱有什么希望了,而且我宣布,从今天起,你们匈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刘傲冷声说道。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不守信义的汉军,你们如此心狠手辣,就不怕你们的皇帝将你们治罪吗?你们虽然杀了我们,你们一样要死。”呼都而斯单于疯狂的大笑。
“好叫你知道”,刘傲一字一顿的说道,“朕就是大汉的皇帝刘傲。”
刘傲刚说完,吴汉等将领纷纷下马跪拜,随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山呼声震动整个塞北。”
随之,大规模的屠戮开始了,在“平蛮”“逼降”的威压下,手无寸铁的匈奴人根本生不出一丝的反抗。
一道橙色的厉芒闪过,呼都而斯单于清晰的看到斩杀自己头颅的那把血红长剑滴着鲜血。
“不讲信用的汉军!”呼都而斯单于带着这最后的愤怒死去。
 
 。
   第二十三章 逆贼篡国 '本章字数:2456 最新更新时间:2012…12…07 08:20:26。0'
 …………………………………………………………………………………………………………………………………………
 大汉和匈奴的战争持续了近二百年,在这二百年间,汉匈双方大战十余次,小战几十次,大汉除了汉武帝时期取得几次大的胜利之外,基本处于被动防守状态。
匈奴屡次南下中原,骚扰民众,对汉朝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刘傲领导的这场战争一雪前耻,彻底结束了匈奴的历史。
此役,斩杀匈奴士兵十五万人,部族四十万人,俘获匈奴妇女二十万人,缴获战马四十万匹,牛羊财货不计其数。使得北边的实力急剧扩张。
听闻战报,刘傲大喜,随即召令功曹,出示功劳簿,对立功将士进行升赏。
“封吴汉为征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治所在渔阳;封景丹为安北将军,辅助吴汉总镇幽州。”
“封耿?为镇北将军,着令招募训练一支十万人的精锐骑兵,屯上谷;封盖延为偏将军,辅佐耿?屯守上谷;封耿?父耿况为奋威将军,上谷太守。”
“封马援为伏波将军,招募训练精骑八万人,屯右北平;封寇恂为平蛮中郎将,辅佐伏波将军马援;封马援兄长马余为护军将军、马员为轻车将军,随马援屯右北平。”
“其余立功将官各升一级,三军将士皆有丰厚财物、匈奴女眷赏赐。”                            
封赏已毕,刘傲即召集诸将开会。
“诸位,匈奴一役,我军大获全胜,打出了我大汉的威名,除此之外,我军斩获军资物品甚多,实力大增,接下来大家要做的是,扩充军备,厉兵秣马,准备迎接新的战事。
文渊将军要尽速征募大军,屯兵边境,准备平定乌桓,计略大致和平定匈奴相似,只是改逼降为诱降而已,尽量掳掠其女眷、军姿,以扩充我军实力。
子颜将军居中调度,随时准备支援,勿使有失。总之,记住一句话,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不用对敌军讲什么信义,哪有猎人对猎物讲信义的道理?我们的原则是,一切为了汉家天下,为了江山社稷和万民。
伯昭征募军队屯守上谷,加紧训练,枕戈待旦,一旦天下有变,即配合吴将军西图并州”。
“那冀州如何?”寇恂不禁问道。
“呵呵,冀州已在吾掌握之中,汝等自可联系真定王。”
“陛下明算,臣下不及。”几人恭敬说道。
“呵呵,拍马屁的功夫可是越来越高了。”一句话惹得众人轰然发笑。                                                                                                
会后,吴汉把太守府改成了征北将军府,组织一帮幕僚制定军资的分配、人员的调动等等方案;而耿?、马援则分别组织手下得力将官招募军士,好在边民大多剽悍,且多历战事,汉军给予骑兵的待遇不错,招募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月余,耿?的十万大军招募完成;而马援部因人口稀少,进程稍缓。刘傲特批,准许在渔阳招募,也最终完成。
看着新募的近二十万大军初具规模,刘傲心里无比舒畅。
“接下来一定要严格训练,宁可淘汰一批,也决不允许兵痞子、兵油子存在,我们可以把部分的俘的牛羊宰杀掉以供军队训练所需,我只要一点,把部队训练强。”刘骜在召集众将开会时讲到。
“陛下放心,我等必将全力以赴。”                            
在接下来的日子,各路将军该训练的训练,该筹划的筹划,都忙得不可开交。
而刘傲则成了最清闲的人了,这期间他首先去了一趟中山王府,对刘?进行了一番考察,顺便探望冯太后,转达了母后的问候,几日后便告辞回来。
回来后他抽时间就往王昭君哪里跑,加强沟通,熟络感情,讨论一些政事,也讲一些过往旧事。双方的隔膜渐渐减少,但想要吃下昭君,却自忖还需要特殊的机缘。                                     
这一天,刘傲正和昭君说笑,却见刘元芳在门口探头探脑,一脸焦急的样子。
“元芳,怎么了?”。刘傲赶紧问道,因为他知道,没有极其重要的事,刘元芳绝对不会打扰自己。
“这”,刘元芳迟疑着。
“无碍,在昭君姑娘这,你无须隐瞒。”
“是,陛下。”刘元芳的面容有几分沉痛,“大事不好了,大司马王莽发动了政变,改国号为‘大新’”
“什么?”刘傲面色惨白,这边王昭君也吓了一跳,见此情景,连忙安慰刘傲。
“陛下不要惊慌,先了解详情,再想对策。”
“是的,越在这时候,我越不能乱了方寸。”刘傲这样想着,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到底是怎么回事,王莽为何突然发动了政变?”
“据说,皇上率领边兵大破匈奴的消息传到了长安,大司马通过调查发现自己在幽州的亲信彭宠被皇上处死,而冀州也有大半被真定王控制,他数度拉拢,真定王不置可否。
他感觉北方局势越来越不利于自己,而皇上在北边建立的威信也令他感觉到了威胁。于是秘密调集军队控制了长安,威逼太后交出玉玺,以皇上名义写下传位诏书。被太后拒绝。
他又想以班婕妤等后宫妃子胁迫太后,被太后骂出。
而后太后要求大司马将班婕妤等人送至长信宫,否则砸碎玉玺,大司马怕太后真的怒砸玉玺,就把班婕妤等人送至长信宫。
由于受到太后保护,妃子们暂且无碍。只是大司马三天两头派人威逼太后交出玉玺,太后不胜其烦,特派心腹化装逃出皇宫,求见皇上,请皇上拿个主意。”
“这王莽竟敢如此”,刘傲狂怒,一拳擂在案几之上,震得茶碗嗡嗡作响。“昭君姑娘,此事重大,我先告辞了。”
“嗯,皇上多多保重,事情已经发生了,急也无用,若有用得着昭君之处,但请吩咐。”“多谢,我理会的,告辞。”
“通知吴汉、耿?、马援、寇恂、景丹,来渔阳行宫开会。”
“是”,刘元芳急忙通知各位将军。                                                                              
“诸位,我大汉发生了不幸的事,大司马王莽拥兵政变,控制了长安城,软禁太后及后妃,要求写下传位诏书,交出传国玉玺,此事严峻,我需回去一趟长安,这里就拜托各位了。”
“啊,皇上,此行凶险,皇上以万乘之尊,万不可轻涉险地呀。”
“那皇宫里囚禁着我的母亲和妻子,我怎能袖手?大丈夫在世,连自己的家人都保护不了,还能称得上男人吗?”
“可是……”
“好了,朕意已决,勿复多言。”
“臣下倒觉得陛下此行只要筹谋得当,应该胜算较大。”吴汉躬身说道
“哦?,子颜有何妙计?”
“陛下,想那王莽绝对想不到陛下会涉险入京,陛下出其不意,反能起到良好效果。只是那王莽必然在回来的路线上严加盘查,此时陛下可东出崤关,由弘农至南阳,再绕道兖州、青州,秘密回河北。
“好,就这么办。”
“臣愿随陛下进京,保护陛下和娘娘。”寇恂见事危急,与马援商议后,主动请缨。
马援进言道:“陛下,寇将军文可安邦,武可定国,足可为陛下助力。”
刘傲正觉得只有刘元芳一人不足以护得周全,当下便同意了:“也好。暂调盖延将军协助文渊平定鲜卑。待得事了后再回上谷。”
做好了决定,又向吴汉吩咐道:“照顾好昭君姑娘。”便匆匆踏上了回京之路。
 
 。
   第二十四章 火速营救 '本章字数:2228 最新更新时间:2012…12…07 08:20:28。0'
 …………………………………………………………………………………………………………………………………………
 刘傲率领寇恂、刘元芳并一众侍卫二十人火速奔向长安,这次直接由幽州奔并州,由并州入雍凉,由于选了最好的匈奴快马,半月时间就到了长安城下。
“长安人多眼杂,说不准就有人认出我们,大家务必小心谨慎”,刘傲低声吩咐道。
“是,主上。”众人齐齐应道。
由于王莽主要把精力集中于从太后手中夺权和拉拢各级文武官员,因此长安城的盘查并不比原来严格多少,因此众人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混进城了。
看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城,刘傲和刘元芳他们心里都不是滋味。原来这里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可转眼间这里成为国贼的大本营,他们的家人都在这城里,等着他们营救。
“大家各自回去迎接自己的家属,夜晚子时,城西集合。”
“是。”
众人纷纷散去,只有寇恂和刘元芳紧紧跟随。
入夜,三人直奔未央宫,刘傲首先必须取回《帝王之术》,他知道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自己今后战力的成长主要就靠这本秘典了,而且,即使自己不用,刘傲也不能让王莽得到。
由于王莽近期无心读书,所以御书房周围并没多少守卫,因此拿到《帝王之术》还算轻松,当然这主要归功于王莽并不知道这部秘典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任务了,营救太后以及众妃子。
因为近几日王莽经常派人索取玉玺,因此长信宫算是被光顾最频繁的宫殿了。远远看到太后宫殿里摇曳着烛光。
三人轻手轻脚的靠近,却发现太后宫殿门口有侍卫把守,殿里有人在争吵着,很明显,王莽又派人索取玉玺了。
刘傲很清晰的记得,在历史上正是由于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