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新马超-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刚一亮,马超容光焕地走了出来,看着一脸憔悴的萧天,露出了一个极其嚣张的神情:“萧天。我说过,你家主公不是连自己媳妇都搞不定的怂包吧?”
    萧天此时已经马超的无耻毫无抵抗力了,他有气无力说了一句:“伯宁大人已经在前厅等候,属下还想回去小憩一下。下午的事情,属下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去吧,你办事儿,我放心”马超拍了拍萧天的肩膀,笑呵呵离去。汇合了满宠之后,连早饭也没吃。便破天荒去上了早朝。
    事实上,不仅是马超,所有文武百官这一天都要早早赶到皇宫。因为他们昨天就得到消息,久病的陛下终于痊愈了,按照礼制,大臣们都要上朝庆贺的。更何况,他们还听到了一个更震惊的消息:陛下要在今日将帝位禅让给董卓!
    假如真的如此,那禅让的仪式至少要准备两天,期间文武百官都不能还家。只能吃住在皇宫当中,直至禅让仪式完毕。
    马超是昏昏沉沉的在马车里面睡到了皇宫的,虽然早起他的精神特别旺盛,但那是因为他心情极好的缘故。他毕竟昨夜与众女商议撤离事项半宿,后来又大被同眠、纵欲过度,坐在摇晃的马车当中,昏昏然是必不免的
    来到皇宫之后,一下车的马超突然有一种恍然的感觉。仿佛他从来没有来过这里一般,繁华如梦,今夕重逢
    未央宫是大汉皇帝陛下朝议的地方,左右两苑便是世人皆知的南北两苑。其中北苑是禁军驻守的军事要地,而南苑便是刘协的寝宫及后宫所在。期间大小几十处宫院,刘协便在未央宫的正殿德阳殿升朝。
    早上一升殿,马超跟木偶人一般随着那些文武百官行礼。嘴上一张一合,看似中气十足在恭贺,实际上却没有一丝声音,纯粹来这里当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了。
    期间,马超看到了一脸严肃平和的王允;脸色阴鸷冷漠的吕布;满脸悲戚的蔡邕;淡然平静的荀攸;至于其他人,马超没有很在意,只是感觉那些皇权派的老家伙们,脸色不太好,隐隐有激愤的意思。
    果然,之后刘协便是仍旧一幅懵懂无知的样子,接受了百官的恭贺。随后,便令太傅马日禅宣布圣旨。马日禅一脸悲愤、犹如慷慨赴义走上刑场般的神色,声色涕泪朗诵道:
    “朕在位一载有余,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董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太师。”
    念到最后,马日禅脸色都如腌烂的咸菜干儿一般酱紫,脸上的鼻涕眼泪一抹一大把。马超看着当真心疼,加上百官肃穆,朝殿生悲的环境,马超也不由得想哭两嗓子来泄泄。
    龙椅之上的刘协,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德行。将众臣的表现都看在眼中之后,才缓缓说道:“今日便是此禅让大事儿,其他琐事儿,待新皇继位后,由新皇圣裁。司徒王允总领主持,拟定禅让宝册。朕身体仍有小恙,诸卿若是无事,便住在行苑当中,听候司徒安排”
    “恭送吾皇!”
    文武百官终究没有闹出什么以死相谏的闹剧:知道内幕的不会这样做;不知道内幕的,纯粹都是一群墙头草,早被董胖子吓破了胆。由此,今天这次早朝,以说是有史以来,刘协最有效率的一个早朝。
    按照礼制,董卓这个时候是不用来朝的,他还需要准备一下登基的事宜。直至这边禅让大典弄好之后,他才会出现。而没有他存在的早朝,虽然少了一分恐慌,但却多了几分悲痛:那些墙头草们,此时恐怕在想着该如何辞官吧?
    他们知道,今明儿两天不见董卓的代价,是日后天天对着董卓那个魔头!这当今陛下都禅让了,他们还有啥奋斗目标?而且,自己还没有活够,不想被董胖子给祸害了
    马超当下走出德阳殿后,便由一个小黄门领着,七拐八弯走进了那专门为他这三品镇西将军准备的别院,吃了早饭之后,便又睡起了回笼觉。刚睡下没多久,他便被满宠给喊了起来:“主公,有人找您”
    马超有些还没睡醒,但看到来人之后,他便笑了,说了一句:“东西带来了吗?”
    

第三百七十章 匈奴?!
    王越看着此刻还能安然入睡的马超,不禁有些无语,但还是如常说道:“回主公,徐荣一切如计划布防,并没有任何异常。”说完之后,便从怀中掏出一份地图,恭敬递给马超。
    马超接过王越递过来的布防图,对王越笑了笑说道:“辛苦了,坐下说刘协或刘玥现你了吗?”
    “这倒不曾觉,然而,昨夜万年公主倒是入宫与陛下密谈了一夜。惜某在寝宫外侧警戒,没有听清他们在商量什么”王越有些拘谨地坐下,毕竟,对于马超的手段,他心中十分忌惮。
    看出王越的拘谨后,马超也没如拉拢张辽高顺一般与王越解释:他的风趣或幽默,也是分对象的。张辽和高顺是耿直忠义之人,主仆君臣的理念深在他们心中。马超对他们亲近一些,他们非但不会乱了主仆身份,还会尽心折服于马超。
    而王越则不同,他是江湖人,没有很强的忠义之心。而之所以肯臣服马超,也是被迫的。所以,马超宁愿留给王越一个高深莫测才印象,来震慑王越不敢有二心。
    来皇宫之前,马超已经全速调动了他所有的棋子。而这个王越,就是得到了马超的密令,来向马超献皇宫的军事布防图的。
    “刘玥应该在跟刘协说某要回扶风之事,想必,昨天一夜,刘协没有睡个好觉吧?”马超嘿嘿笑了一声,抬眼随意向王越说道。
    “的确如此,昨夜陛下寝宫的烛火一夜未灭。而凌晨时分,负责守护他的那两名侍卫的其中一人,居然还被派去送信了”王越答道,对马超如此不遵皇室的态度,似乎有些震惊。
    不过。马超不在乎王越的震惊,只是皱眉说道:“送信?送与何人,所为何事?”
    “这个。属下不知不过,属下稍后定然去探听明白。回报主公。”听到马超如此重视这个细节,王越不由想到自己的失职,急忙说道。
    马超点了点头,他实在想不通刘协还能有什么后手儿。不过,对于想不通的事儿,他一般便采取不去想的冷冻方法。由此,也没有过多苛责王越。便将心思放在了那张皇宫布防图上。
    徐荣不愧是根正苗红的名将,布防以说是无懈击,保护刘协居处是他亲自带领的三千禁军,保护南苑后宫的是李蒙的两千兵马。而守卫禅让大典的未央宫前院,是李肃率领的两千兵马。剩下三千的兵马,驻扎在北苑,相机而动。
    至于从堳坞进入皇宫必须通过的青锁大门,以及从秦关进入皇宫的朱雀门。都被保护皇宫的禁军和西凉军严密控制。并且,以推测,董卓来皇宫那天,恐怕还会带来不少飞熊军。由此看来,董卓的小命儿。似乎应该会是万无一失的。不过,马超还是淡淡笑了一下,因为徐荣布防虽然无懈击。但他忘了有句话叫做“家贼难防”。
    王允此次全面负责禅让大典之事,自然会统筹安排皇宫的侍卫保护禅让大典。而禅让时,有一个空白时期,是必须董卓单独一人上前接受刘协的禅让信物且谢恩的。那个时间段,用来杀董卓,已经足够了。更何况,王允安排的还是那个大戟飞快的吕马仔而且,事后,还有李肃这枚棋子以率兵抵抗一阵,直至吕布的并州军团冲入皇宫,协助皇甫嵩收拢住禁军。
    “不错,这件事儿,你办得很好。”马超看完之后,心中对此次计划已经有数儿了,不过,他最后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交代王越道:“记住,一定要搞清刘协到底去给谁送信了这两日内,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属下遵命。”王越看着马超胸有成竹的样子,很是庆幸自己没有跟马超为敌,躬身领命告退而去。
    王越走之后,马超也有些睡不着了,和满宠一边品茶一边讨论着突围的计划。满宠毕竟第一次参与如此重大的政变,看起来还有些不安,但马超倒是十分沉稳,对他来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险,早已不会因此而担忧苦恼了。
    将所有的细节再讨论一遍之后,马超觉得自己的计划应该没什么问题。而这次禅让大典,说实话,跟他这个武将没有太多的关系。所以,吃过饭后,马超便又与满宠下了几盘象棋。便早早睡下了。
    第二日一早,马超洗了一把脸之后,便等着开饭:对于宫中一天两顿的安排,他十分腹诽,看着天色还早,便打算先吃了些点心垫吧垫吧,还未吃几块,王越那个家伙又急匆匆赶来了。看样子还十分慌张,似乎是探听到了令他极度震惊的消息。
    马超正欲相询,就在这个时候,满宠突然入内说道:“主公,尚书仆射士孙瑞求见。”
    马超不由得皱了皱眉:士孙瑞以王允的头号小弟,他来这里,应该不会有什么好事儿。摆了摆手,示意王越先躲藏起来,之后马超又检查了一下,觉的确没什么漏洞了,才让满宠将士孙瑞请进来。
    士孙瑞也是脸色匆匆的神态,丝毫没有昨日在朝堂上的淡定闲雅,见到马超的第一面,便惶恐说道:“镇西将军,司徒大人找您有事密谈”
    “如此,超这便”马超本欲直接答应,突然之间,马超看到了士孙瑞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和一种诡计得逞的神色,心下不由一惊,转而说道:“超这便去更衣,还请士孙仆射先回。”
    “此次事件火急,还望镇西大人从简从速一些为好。”士孙瑞传话已毕,行礼之后便告退而去。
    而马超脸色却不禁开始渐渐转冷,心中无端生出一种寒意来:士孙瑞的此次前来,太过突然且说话含糊不清,实在令马超生疑。当下,马超全力侧耳倾听,这时,士孙瑞已经走到了门外。马超隐约听到他松了一口气的声音,然后是低微的轻笑声,那是一种志得意满的笑声。
    “这绝对不正常!”马超顿时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乱,他实在想不通计划哪里出了纰漏。纵然他已经猜到王允能会事后杀了他,防止他成为第二个董卓,但眼下大计未成,王允应该不会傻到现在就弄一个埋伏,从而做出自断一臂的蠢事儿吧?
    难道,王允已经知道了秦关之事儿?
    不能!秦关有法正亲自坐镇,貂蝉更不能透露这个消息。而士人的眼线的确还没有深入军中那么长,来皇宫之前,也没有收到秦关出事的消息
    马超一直很相信自己的直觉,这种神秘的预示,每次都助他化险为夷。但是,这次的直觉,十分混沌不清,使得马超一时之间竟有些举止失措。
    而这个时候,王越却又突然出来了。他顾不得行礼,直接对马超说道:“主公,洪策宗的那人对属下还没有戒心,而属下从他口中探听的消息,竟然是此人奔袭了整整一天,直接去了洛阳!”
    “洛阳?”马超有些反应不过来:“洛阳那个地方不是已经被董卓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了,他去那里做什么?”
    “他去那里,会见了匈奴的单于,栾提于夫罗!”
    

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要他的头!
    “匈奴的于夫罗?他不是匈奴的左贤王吗,什么时候又成了匈奴的单于?”马超大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刘协这个时候,会跟匈奴有联系!
    大汉自建国之时,便饱受匈奴欺凌,与匈奴一直是仇宿之国。直至汉武帝北击匈奴三十年,才彻底将匈奴这压在汉朝头上的乌云打散,使匈奴分裂成了南北匈奴两派。
    据历史考证,北匈奴后来遁入漠北,逐渐向西逃亡,最后深入到了欧洲腹地,还引了欧洲社会的大变动,改变了欧洲历史。
    而南匈奴在塞外残喘,经历了汉朝一次又一次的围剿之后,势力大减。且部落天灾病乱不断,内部矛盾重重、危机不断,造成内讧迭,多个单于被部下叛杀。后期南匈奴单于无奈,只得依附汉朝,拱手称臣。
    灵帝期间,东汉朝廷为讨伐张纯率鲜卑的叛乱,向匈奴调兵,于夫罗作为统帅出兵援汉。于夫罗前脚刚走,翌年南匈奴便生政变,于夫罗之父羌渠单于被杀。参与者恐于夫罗报复,不认于夫罗新单于的地位,便另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而于夫罗无奈,只得以左贤王的身份,前往汉庭申诉苦情,请求汉朝的协助。
    这时,正巧赶上关东群雄讨伐董卓,中原大乱,汉庭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情去管匈奴那边儿的破事儿。于夫罗申诉不成,便一直率部滞留汉地,混得十分凄惨。前一阵子,在内黄流窜时,遭到袁绍遣曹操兵攻击,大败溃散,于夫罗逃往黎阳方向,逃出冀州后进入司隶河内郡。
    按王越今天的说法,于夫罗在进入河内郡后。居然并没有如历史正常轨迹一般,在河内休养生息,而是又流窜到了洛阳!并且。居然还跟刘协又有了联系?
    历史上,于夫罗曾受命征讨董卓。却因大将军何进遇刺身亡,兵回汉都。路上正巧遇上由洛阳逃亡出来的刘协,他救援并保护了当时的陈留王。不过,历史对这点记载只有寥寥几笔,没人知道当初刘协跟于夫罗的关系展到了何种程度。
    “那封信上,是什么内容?!还有,于夫罗手上有多少兵马?”马超厉声问道。他感觉,眼前的形势,似乎渐渐已经有些脱离他的控制了。
    “信上盖有陛下的私印,封于夫罗为南匈奴单于。准归故地。但条件是,协助当今陛下取得汉庭的控制权!”王越急速说完,脸上似有冷汗冒出,不禁又补了一句:“于夫罗虽被曹操击溃,但目前手下还有两万余匈奴大军!”
    “两万匈奴骑兵”马超皱眉。他实在想不出,刘协要用这些兵马做什么!
    不过,眼下王越、满宠在场,不是他露出胆怯的时候,马超努力镇定下来。想到了眼下王允之事,冷笑一声后说道:“王越,你来之前,曾见南苑王允的四周有何埋伏?”
    “这,属下未曾留心”说到这里,王越不禁有些羞愧:毕竟,第一次马超问他刘协送信之事,他不知;这一次,又问他这些,他仍旧一无所知。
    因此,马超不由冷声断然说道:“速去王允居处查探一番,记着,不露了形迹!”
    王越听后讪讪告退,而马超却是一边更衣,一边思忖着今天一系列的怪事儿。无论他怎么想,都没有一个头绪,直至满宠又急匆匆进来,给了他一封密信之后,他的脸上才露出真正的冷然之色。
    当下,马超也不迟疑,直接拿出纸笔,写了一封谁也看不懂的信后,慎重交给满宠,让他待会想办法秘密离宫,联络到暗影,转交给貂蝉
    而这一会儿的功夫,王越便已经回来了,脸色有些奇怪,狐疑说道:“司徒大人居处没设任何埋伏主公,您莫非在怀疑司徒大人会对你不利?”
    马超眉头一皱,冷冷回道:“不该问的,不要多问!知道太多,对你没任何好处!”
    王越面色急剧变化,片刻才道:“是属下暨越了,还请主公责罚”
    马超搭理王越,得知王允并没有专门布置针对自己的鸿门宴后,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去个王允见一面。由此,他一人悄悄走出了自己的房间,一路上甚是小心,确认没有盯梢之人后,马超才推开了王允的房门。
    见到王允之后,马超的神情已经变得冷淡从容,淡淡向王允施礼道:“司徒大人莫怪,超年幼贪睡,误了时间,还望司徒大人见谅”
    王允神情看起来很是沉重,似乎还有些心不在焉。他看到马超进来,没有说话,而是拿出了一张扶风纸,递给马超让他自己看。
    马超看后神色大惊,本来冷淡从容的脸庞一下变得惊慌不已,喘息了几次后才问道:“此事当真?”
    “今早徐荣来过,亲自向允说起此事,应当不会有假”王允的语气有几分颓废,也有几分消沉,看起来,似乎是被上来的消息给震惊得还未反过神来。
    那扶风纸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卓前日晚,密令其侄董越于渑池率两万西凉军入京
    “司徒勿忧,超有一计,破此僵局。”马超思虑片刻,心下冷笑看着王允,似乎想看看这戏骨到底能演到什么地步!
    而从王允这里看来,马超此时眼光灼灼,似乎是想到妙计的自信和蔑视。王允丝毫没有怀疑其他,便快速开口问道:“马镇西计将安出?”
    “据超所知,关中人口百余万,戎狄居半,匈汉杂居。而这些戎狄不通汉律,又不事耕种,便只得以出卖武力为生。尤其是居住在长安的匈奴人,勇猛善战,历来为士族大阀们所喜用。司徒大人只需一封密令,以您的威望,将长安士族手中的私兵集中起来,怕至少也会有一万余人吧?这些私兵虽不见得能打败董越的部队,但至少以拖至董卓身死之时!”
    王允听后,脸色立时有些难看,但他随即便很好地掩饰下去,正欲说些什么,马超却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某手下也有三千部曲,届时董卓一死,超便挟董卓头颅去见董越,颁喻圣旨,董越自然俯首称臣”
    “镇西将军太过想当然尔!那董越才董卓之侄,怎会因此便降了某等?”王允想当然回复道,换来的,却是马超的微笑。
    “谁说我们必须要董越投降的?董越毕竟是外官,虽奉董卓之命入京,但必然会驻兵在外。超入营只需拖住一段时间,待皇甫将军和吕将军平定长安、收服禁军后,又何惧董越、段煨之流?”
    “如此这般”王允沉吟良久,愣愣看着马超,最后似乎才下了决心说道:“如此,镇西将军恐会九死一生矣!”
    “无妨!超乃朝廷命官,且明面上没有参与诛杀董卓之事。董越纵然有气,也不敢对超下手。只要他有脑子,就知道某才长安这么长时间,董卓都不敢杀我的原因。”马超信誓旦旦说道,这番一去无悔的慨然神情,当真是大汉忠臣的楷模了!
    刚出王允居处,马超便冷笑不已,凝望着斑驳混乱不堪的天空,心中暗忖道:刘协、王允!若不是我在尔等手下俱有暗线,恐怕真会如父亲一般,惨死在长安当中,且还会死得不明不白吧?!
    

第三百七十二章 今天死定了
    “王允隐匿私兵不谈、刘协暗中调动匈奴兵马,哼!居然只是为了用来杀我马超呵呵,刘协、王允,你们两人还真看得起我啊!”回到自己的居处后,马超仔细回忆了今天的一切。他觉得,这个长安,实在越来越惊险刺激了。
    想起中午收到荀攸的来信——就是满宠在王越出去调查王允埋伏时送入的那封信——马超感慨万千,第一次为自己的安排感到由衷的庆幸:若不是荀攸提前推测出了王允有杀自己之心,那自己恐怕也想不到刘协跟士人集团居然也有了交易
    不错,马超跟刘协有交易,而且,似乎还特别合理,也特别真诚。甚至,刘协都说出了“协掌内廷、汝定外乱”的话,让马超差点信以为真;而王允这边儿也差不多,似乎一直在马超手下吃瘪,还哭着求着说要给马超奋武将军的职位,使得马超以为自己真的了解了士人的德行
    是,莫要忘了!
    皇帝需要的是天下为尊,乾坤独断!而士人需要的是什么?需要执掌天下朝政,实现他们的治国理念!
    两者看似水火不容,但中间若是出现一个占据雍州一地、且握有重兵的诸侯,那傻子也知道该怎么选择!刘协和王允都不是傻子,他们的选择,就是诛杀董卓之后,再杀死马超!
    他们不是董卓,丝毫不用顾忌雍州大军反攻长安。假如马超没有猜错的话,他们应该早就准备好了一个理由:马超是为报父仇,不小心被董卓诛杀!届时,纵然雍州没有大乱,而是直接兴兵报仇,那朝廷也借雍州之兵,抵住董卓的余孽。使之两虎相争。如此一来,长安朝廷虽然陷入风暴漩涡当中,但却是有惊无险。直至两者都无力之时,他们再渔翁得利!
    而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他们怎么能不主动联合起来?
    也因此,刘协又怎能不联系于夫罗?王允又怎能不隐藏他手下还有私兵的事实?!
    然而,笑的是,恐怕他们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董卓居然会调兵入京的举措吧?如此一来,于夫罗的匈奴大军定然会遭遇董越的兵马;而王允的暗中准备的私军嘿嘿,恐怕就该是马超重骑兵拿来祭刀的鸭子了吧?!
    这一夜。马超睡得十分香甜。即便他知道明日董卓便会入皇宫,也知道长安突围定然会千难万险。但他体内流动的热血未冷,征战之心从未熄灭。骨子里,他似乎还盼望着这次突围更凶险一些!
    一夜无语。便等明天最后来临的时候。而天刚一亮,马场便早早入了皇宫:今日,是董卓接收禅让封典的日子,也应该是长安最惨烈、最动荡的一天。
    刘协此时身上还穿着玄武龙袍,坐在龙椅之上。露出一幅别人看不懂的神情。待百官肃穆而立,如丧考妣一般摆完悲痛的神情后,他才淡淡出口道:“今日,是太师接受禅让的吉日。按说今日,朕应当不再参与朝政。不过。身为大汉皇帝,朕似乎还未钦赐过婚,实乃一件憾事”
    “陛下,皇族当中,有万年公主已到适婚之龄。而朝臣当中,也有镇西将军马超尚未婚配。老臣观马镇西一心为汉,忠心耿耿,且身负镇抚雍州之责,两年间也颇有政绩。若依老臣之见,陛下将万年公主许配给镇西将军,以显吾皇厚爱仁德之心”王允出列,声音洪亮说到。马超偷看了他一眼,看起来,这老头而今天的精神状态很是不错。
    “臣附议!”蔡邕紧随其后,他早知刘协有这个决定。而站在汉室忠臣的角度着想,也觉得如今只有马超以稍微牵制一下董卓了。当然,也因此,他便更不会同意马超娶他的女儿。
    “臣也附议!”马日禅这个老家伙出场了,而在他之后,那些朝臣,纷纷出声附议。毕竟,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们都不能在皇帝最后一件事儿上给添堵
    “如此,朕便将皇姐赐婚于马镇西,一偿心中所愿,不知马镇西意下如何?”刘协最后,居然笑着问向了马超。那种笑容,令人看不出到底有多少涵义。
    “臣叩谢皇恩!”意料之中的事儿,马超表现得中规中矩。然而心下却冷笑不已:自从他对这些阴谋诡计已经见怪不怪后,他的脸完全已经以圆转自如般装出一副合情合景的表情了。
    之后,王允亲自执笔,写下了看似是刘协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赐婚圣旨。当朝宣告之后,便将圣旨交付给了马超。
    随后,刘协率先起身,众人鱼贯而出,在已经搭建好的封禅台旁,等候董卓的到来。
    站在众臣当中,马超突然有种想笑的冲动,因为他突然想到,《三国演义》当中对董卓来长安的路上进行了不少艺术化的描写。说董卓一路上遇了很多凶兆,折了车轮,断了马辔,遇狂风,闻童谣,最后还碰见一个手执“吕”字布旗的道士,暗示董卓要小心吕布。
    惜,这些事情,马超是没有机会亲眼验证真假了。不过,他却以在日后回到扶风时,好好问问李儒,到底有没有耍过一些小把戏
    因为马超敢断定,这一路上,董卓绝对会不太平,极有能真的遇到上述怪事。当然这些事情除了道士和童谣以外,其它的都应该是巧合或牵强附会罢了:道士之事,能是李儒最后一次提醒董卓,算是对董卓主仆一场的告别。
    而童谣之事,应该是王允事先为自己制造的舆论攻势。因为有了这么一番舆论背景,便以充分说明董卓受诛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而董卓出事以后百姓就会说:“喏,董卓果然就挂了,这是天意哪!”
    然而,接下来的时间,马超就没有心思胡思乱想了:这个时候,董卓的仪仗已经过了皇宫的外门青琐门,进入了内门北掖门的行程当中。
    马超翘首以望,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支巨大的锦绣旗帜,上面绣有肋生双翅的飞熊图案,那飞熊残暴凶厉,栩栩如生。看到这支旗帜后,马超的心更沉一分:这董卓,果然将飞熊军也带了过来!
    飞熊军是董卓的私人精锐亲卫,军中从士全部由西凉军中的精英和能人异士组成,如董卓军中的胡车儿,据说便能“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而飞熊军其他的将士装备也十分精良——当然,不能已经跟弄出冶钢技术的马家军比——除此之外,他们作战也十分勇猛剽悍,战斗力不容小觑。
    穿过朝臣,马超再往深处望一眼,便看到了北掖门外道路上两侧遍布着士兵守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没有任何闲杂人等混入。而董卓那极品宝马车周围,也净是密密麻麻的卫队,捍卫的密不透风,派去迎接董卓的吕布紧随前后,防卫当真以说是无懈击
    如此看来,假如不是董胖子得到了什么消息,那便以推断,这个家伙实在太惜命了。不过,今日阎王生死薄上已经勾去了你的名字,那董卓难道还能逆天改命?
    马超心下又是一笑,看着那富丽堂皇的“万岁辇”嘲讽道:假如你今天不死,那我也干脆不当穿越主角了,趁早跟着你混还比较有前途
    

第三百七十三章 还有一封诏书?
    董卓肥胖臃肿的身子,终于从那狂炫酷拽的宝马车上下来了。马超狠命瞅了瞅那宝马车的车轮:一点破损的痕迹都没有,根本没有《三国演义》上说得那么邪乎
    到达北掖宫门外,按照制度,外兵是不得进宫的,否则便被视为逼宫篡逆。这个董胖子心里也清楚,他虽然跋扈残暴,但基本的朝廷制度他还是必须遵守的,这是中国传统政治观念和制度的因袭性。他不能在禅让的一天,违背这种制度和因袭性,否则,董卓上位之后,也会有后来的篡逆者以他为鉴。
    是,马超看到,董卓走到北掖宫门时,他却停下了脚步
    这一停,马超的心似乎也跟着停止跳动了。瞅眼望着站在禅让台前的刘协和王允,马超看到,他们的脸色,也微微有些铁青。
    吕布也看出了董卓狐疑,但他表现得很完美,并没有画蛇添足的劝说举动。反而只是喝令起董卓的飞熊亲卫,让他们布阵留守宫门外策应。董卓愣愣看了一眼指挥亲卫的吕布,凝眉思忖了片刻,开口说道:“此事便交由叔颖负责,吾儿不用太过苛责。”
    “左将军在此?”吕布有些吃惊,因为一路上,他根本没有看到董旻跟随在董卓身侧。
    “叔颖与某侄董越,兵分两两路,一路镇守堳坞。一路率兵前来护驾”董卓仔细看着吕布的眼神,继续说道:“想必此时,叔颖应该到了。”
    果然,话音刚落,吕布便听到了隆隆的马蹄声踏在长安的官道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