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新马超-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貂蝉道:“将军果然英明睿智。不过,妾身可不是这些姐妹的首领,只不过想为这些姐妹做些事罢了。”
马超冷然道:“不知貂蝉小姐为何选中马家,可知,马家此时手下不过三万余兵马,治下三郡,比起那些名门望族,更是如蚍蜉撼树,不值一哂。”
“将军何必自谦,此时马家不过是蛰伏浅渊,待天时一道,自然一飞冲天。更何况”貂蝉看了马超一眼,眼中竟隐隐有些娇羞,但却是强力镇定一下后说道:
“更何况,妾身从姐妹口中,已然得知,马家军从未不欺凌营妓,而且,将军还鼓励姐妹从良,其中有的已经进入马氏兵工厂,为马家军编织衣物制制服?有的,甚至已经嫁入军中将士,有家有田,生活安稳。”
听完这些,马超还是有些自豪的。自己虽然无法阻止这历史洪流。但马家军能赢得貂蝉如此的称赞,说明军纪这一条,是彻底在军营里贯彻开来了。
“小姐谬赞了。”马超躬身回了一礼,才开口说道:“小姐此次前来扶风,其中也有这一层缘故?”
“然也,此事,还需感谢那渭阳君。”貂蝉点了点头说道:“不论将军日后成就如何,能否席卷天下,只要允诺得天下后替姐妹们脱籍,姐妹们便当誓死效命,所知朝中动静,营中军事,一并相告!”
马超仔细看了看貂蝉,陷入了犹豫:此事非同小可,而貂蝉所说,也太过片面马超思来想去,仍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羽来访
思来想去,马超迟迟不敢下这个决定。
貂蝉的厉害,虽然此时仍籍籍无名,但从后世过来的马超焉能不知?
想当年,讨董联盟浩浩荡荡几十万人马,虽然说各怀鬼胎,但也算烽火狼烟、兵临城下,可结果呢,李儒一招釜底抽薪,一个迁都大计,就让这些诸侯变成了猪猴。
可貂蝉却能独自一人委身董卓,曲意逢迎在两只虎狼之间。此等本事,需要何等的机智和手段?更不要说,还有李儒那条冷气森森的毒蛇在一旁窥视。如此妙人,一举瞅准董卓与吕布的死穴,最终挑拨董卓吕布反目,换回大汉一个朗朗青天。
十万虎狼徒无功,凯歌高奏凤仪亭。
匡扶汉室万民乐,貂蝉飘零若落红。
世人只将貂蝉描述成一位乱世红颜般的悲情人物,却不知,换回如此称赞的,除却自身的确悲情的命运外,她还有不得不悲的过人本事儿。
想到此,马超不得不再度小心问道:“貂蝉小姐,所用何种方式传递消息?”
貂蝉道:“将军不必怀疑,小女子自有计较。”
马超眉目一冷,不依不饶道:“何策?”
貂蝉嫣然一笑,说道:“待将军鼎定天下之时,妾身定然合盘托出。”
马超心中冷然,此时心中已经有些计较了:正如他不敢完全相信貂蝉一般,貂蝉何尝又敢完全相信马家?若是马家一日战败,貂蝉也恐马家会将底细供出,祸及那些混迹风尘的姐妹。
由此,已经知晓双方底线后,马超脑海里念头电闪,开始急速权衡起利与弊来。
貂蝉所说基本可信,古往今来有太多的绝秘情报,就是从女人身上的那两张嘴给泄露出去的,利用宫妓、官妓、营妓这些艺妓来搜集情报可谓最佳选择,远胜其它任何形式的情报搜集手段。
马超所疑者,是那些艺妓如何将搜集的消息呈送到貂蝉案前,貂蝉又是如何把这些消息分门别类,从中整理出有用的消息,然后又以何策把这些消息送呈她想帮助的人或者势力,因为,至此马超相信,貂蝉所帮助的绝非只有扶风马家。
这是她们那些风尘女子的聪慧之处,但也是她们最大的悲哀。
至此,马超觉得,再谈下去也没有多大必要了:貂蝉的底线,根本不是他能接受的,在双方约束方面,马超根本没有任何办法约束貂蝉。只有貂蝉弄一份虚假情报,很可能将自己所有的底牌全部葬送!即便貂蝉无心害自己,那也不行,只要貂蝉将一份绝密情报送与其他诸侯,那这份情报将一点价值都没有!
思虑至此,马超淡淡说道:“貂蝉小姐,夜已深,还请回房休息吧。今日刺杀之事,还待明日再谈吧。”
貂蝉看了马超一眼,明白马超的意思。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份不甘,但她同时也明白,马超如此做,也是无可厚非的:貂蝉的条件,与其说是合作,不如说是请求。如傍大款一般傍在一个乱世家族之上,更主要的是,她还不能只傍着一位大款,完全将自己奉献给那大款,却要求所有大款都包养她。这种事,只有被貂蝉迷了心智的那些蠢人才会答应。
而可以预料的,连美人关都过不了的人,最终也不会成就什么大事,即便天下所有的风尘女子将能获得所有情报都提供给他。
“貂蝉小姐,若是有心为天下的姐妹赎身,还请放弃这种做法。今日你遇到的是我马超,而若是换作他人,恐怕你那些姐妹连性命都难保。女人,的确可以抗争,但不要显得太聪明。那样,会令男人们厌恶!”
貂蝉柔弱的身影走在外面,听到马超最后传来的话,身躯不禁震了一下,但随即她又镇定起来,仿若没有听见这番话一般走了出去。
“呵呵,女人啊”入睡之前,马超呢喃了这一句话,心中竟有些酸沉起来。
行刺事件,打乱了马超的一切部署。
令马超没有想到的是,这行刺事件,只在第二日便水落石出了。
而这水落石出的代价,就是马超的部署一变再变。
清晨梳洗完毕之后,马超本来是想提审慕远峰的。但侍卫却来禀报,门外有一人求见,言自己是那行刺事件的幕后主使。
来人一袭冠服,年纪也就二十余岁。面如冠玉、眉清目秀,令马超感到有些惊奇的是,那人的眼睛却十分明亮,如天空的星辰一般,似乎年纪轻轻就看破了世事红尘。
“在下神卜门门主秦羽,今日前来,恳请将军放了门下两位不肖子弟。”
马超本来还在打量这秦羽,听到秦羽开口的第一句话,居然有些乐了:兄弟,你脑袋被驴踢了吧?
“秦先生有礼了,属下刚来汇报,说先生乃行刺的主事人?”
“然。”
“不知马超何处得罪了门主,竟执意在马超面前刺死那董宜?”
“因为只有在将军面前杀死了董宜,马家与董家才会结成不死不休的仇局。”
马超笑了,他喜欢与这样的聪明人说话。
“马家若是翻然与董家开战,那先生从中又扮演何种角色?渔翁之利,似乎跟江湖之争无甚干系,先生不见得能享得了益处。”
“然也。但若是马家与董家相争,朝廷有识之士便可趁机取得契机,一举诛灭董贼,换天下黎民一个朗朗青天,如此,也不愧对我神卜门的建业之衷。”
“便如此,先生一招大手笔,将扶风、新平、北地、甚至东羌等数百万性命扔入洪炉,使得京畿之地化作狼烟鬼蜮。如此,便是神卜门所求的天道?”
说道这里,马超已经疾声厉色,右手甚至已经握在了剑柄之上。似乎只待秦羽回答出下一句,便将此人诛杀!
“破而后立,大破大立!天道循环,不过如此!”
秦羽最后一番话,也是勃然起色,虽没有武艺傍身,但明显可以看出,他心中坚持的信仰,绝不是斧钺加身能够消除的。
两人言之至此,俱是不甘瞪着对方。眼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似乎要将彼此焚灭。
马超欲保得一方百姓,徐徐图之。而秦羽认为自己窥破了天道,马家却想独善其身。两人俱有各自的立场,丝毫不退让半步。
于马超来说,秦羽的阴谋纯属无妄之灾;于秦羽来说,马超偏安一隅,脱离天道,实属可恶。
许久,或只是一瞬间的时间。马超才放弃了瞪视秦羽,而正当秦羽以为自己的坚持打动马超之时,却听得马超悠悠说了一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为而治
马超终于与秦羽终于有了共同的认识。那便是无论独善其身、还是秦羽的顺天而行,都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天下的百姓要为他们的思想坚持而买单。
或许,马超是对的,他可以先平定一方,最终平定天下;或许,秦羽是对的,他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光复汉室,进而求根溯源,拨乱反正。
但无论怎么说,他们又都是错的。毕竟,在一切未见结果之前,所有的,均是扯淡——即便搬出再多的典故论据都不行。
秦羽听完马超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后,立刻俯身告罪。毕竟,对于扶风马超来说,他还是待罪之身。马超没有当时诛杀他,已经算是很礼遇了。而之后的信仰之辩冲撞了马超,马超也未曾加害于他。
由此,秦羽对马超的评价暗暗又增加了几分,大有知己相见恨晚之意。而马超这货,在上,也算是豁达的性子。毕竟,和谐社会的中心思想,还是存在这穿越男脑中的。
马超很好奇这神卜门的来历,因为他从未想到:自己穿越到这军事战争的历史当中,居然还能有武侠江湖的味道
据秦羽的解释,方今天下诸侯割据,各种治国之论嚣然于市,有复春秋百家争鸣之象,其中最有名、地位也最超然的是代表汉武以来正统儒家思想的天华宗,代表法家治世思想的洪策宗,和自称上知五千年、下知五千年,以周易入理的神卜门。
三宗历史久远,据说自上古时就开始传承,在天下影响之大,即使是皇室诸侯也要礼让他们三分。
但马超却不以为然,知道秦羽那是被宗派洗脑的思想给影响了。自古掌权者,莫不是视这些江湖组织如洪水猛兽,恨不得诛之而后快,更谈何说道礼让?
秦羽也看出了马超的不喜,便将话头转向了这三派的区别:天华宗最是正统,也开门授业,基本上不会遭到掌权者的迫害。所以天华宗人数最多,其宗下弟子也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而洪策宗门禁森严,非有治世宏愿者,不得入内。其弟子做事果断,恪守己任,也深得当权者的喜爱;唯独神卜门,窥测天道,为掌权者所忌,其门下弟子大多修习刺杀、投毒等绝艺,更为世间所惧。由此,神卜门人数最少,但门下弟子却是各个身怀绝技。
当然,这番话到了马超的耳中,他自动就过滤成:天华宗和洪策宗还差不多,属于正儿八百的学派,虽然有护宗武士,但不见得就属于什么江湖人士。唯独这个神卜门最为破落,还偏偏将自己摆在与两大宗一个水平线上。更加之神神鬼鬼以及弟子们修习杀人之业,比较偏向江湖组织,为政府所打压。
了解这些后,马超对秦羽就不由得低看了几分。认为这个门派里出来的人,都不过是偏执狂罢了。
但后来的一番交谈,彻底改变了马超这个印象。
后来交谈的话题,便是治世之道。
马超虽然穿越这个历史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因为自身思想的固定思维,他仍感觉自己与这个世界有些脱节。对于治世之道,更是觉得有些放不开手。加之最近马超又打算一统雍州,其心态已然上升到了这个层次,由此,对这个话题,他十分感兴趣。毕竟,治理一郡之地与一州之地的区别,大了去了。
神卜门的治世思想,沿袭的正是老庄的“无为之治”。认为才是最高的境界,认为顺应天命才是为人的道理,认为做人最高的境界就是什么也不要去做。
话题的刚开头,马超便对此露出了极大的不屑。对于马超这个现代人来说,所有人都追求思想上的宁静与平和,那是没有错的。但假如说“无为”便可以使世界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乱世的地步,他是嗤之以鼻的。
在马超看来,汉末这个时代,神卜门那种理想化的东西是很难经受住大风大浪的。老子的无为思想,道家的清净哲学,从本质上来讲,很难成就一个强有力的政权,而在这个乱世时代,没有力量就意味着被吃掉。
秦羽听到马超的驳斥之后,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轻呷了一口茶,对马超说道:“将军岂不是,无为之治,却是有无为——有为——无不为三重境界?”
听到秦羽这般说来,马超才收起了轻视之心,恭敬说道:“还请先生教我。”
秦羽也很想让扶风马家的实际掌舵者接受自己门派的思想,于是便正了正衣襟,看样子,是要大讲一场了。
秦羽告诉马超,作为一个掌权者,不需要管得太多,管得太多,就会错得太多,就要招怨。其实一个好的掌权者,只要选对要走的路和要用的人就可以了。
马超摸摸鼻子,孩子样笑了笑:自己已然订立了马家的发展方针,虽说其间仍旧有漏洞和变动,但有贾诩、杨阜、法正这些人在其间参详,想必,路子不会走得太歪。而至于说用人,马超不敢肯定以后,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他手下这第一批谋士内才,全部是忠于自己,忠于马家方针大略的。
不过,那个华歆,最近跟父亲总是来往密切马超皱了皱眉头,抛开这个杂念,继续听秦羽讲述。
做为掌权者,不负责具体行政上的事,就是无为。掌权者无为,就永远都不会犯错误。因此,他一面代表象征政权的伟大庄严;一面人民永远无法抓到他犯错,也永远大于人民心目中的希望。
可是谁来办事呢?是底下的谋士。他们负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上的实际责任。就是有为,有为就难免会犯错。谋士犯了错,可以原谅,也可以撤换,但却不会影响治下的稳定。而撤换掌权者就不一样,那是要流血的,要流好多好多的血。
那么如何保证底下谋士将军们尽责尽力,不做错误的事呢?于是就有一个监察机构,专门在后面作监督,就是专弹劾,专挑毛病。
可是,怎样才能保证这些人不串通勾结起来,一起糊弄掌权者呢?这些人一旦勾连起来,那掌权者可就什么都没了。
说道这里,秦羽买起了关子,悠悠喝了口茶,却见茶盅已然见底。马超急欲得到答案,便亲自给秦羽斟了一盅茶。
秦羽这番话,隐隐给了马超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他就是抓不住这灵感。好似自己在以前听过这种机构,但就是在触及到最后一层窗户纸的时候,被卡在了那里。
秦羽见马超如此诚心,才又慢慢讲起。
这其间,便要设立一个审核机构。专门审核那些谋士将军的意见正确不正确,是不是可行,并直接对掌权者负责。如此一来,三权分立,犹如阴阳之二极。是正,是反,又合而为一,互相牵制却有相辅相成。总之,掌权者无为,底下谋士将军们有为,放大到整个集团来说,就是无不为。此三层境界,概莫如此。
马超听着,在秦羽闭嘴的最后一刻,他脑中猛然醒悟了过来,一个清晰而健全的封建制度,顿时呈现在了他的脑海当中!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省六部制!
不错,听了秦羽讲了“”的思想后,马超脑中蓦然浮现的,就是这个中国封建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封建政治成熟的牛叉制度。
三省六部制,虽然由隋朝开始确立,但却是在东汉时期就已经萌芽。汉光武帝刘秀设立的尚书台,便是唐朝时期尚书省的雏形。而尚书台之下的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便为六部前身。
这个制度,从萌芽到最终确定,其间虽有成熟完善、也有损毁删减,但其能量却始终显而易见。贯彻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直至灭亡。
马超从来不敢拿什么无产阶级当家做主的政治体制用在汉末时期。虽然根本原因是此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没达到那个份儿上,但直接原因却是,马超此时处于的,就是地主阶级,他要是煽动无产阶级造反,那首先要被拉出去批斗的,就是他自个儿
所以,三省六部制,是目前最适合马超集团的一项制度。而且,这个制度因简则简、因繁就繁,实乃万金油一般的存在。
此时的马家集团,麾下不过数十人,马超便有些捉襟见肘的狼狈。若是一统雍州之后,再度由杨阜将事件分类呈报,那很显然的结果,就是杨阜得累死,马超也得累死。
而三省六部制的出现,恰恰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尚书省乃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乃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乃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按照马超的设想,贾诩、法正这两个智商很高,又不干正事的,正好可以编入中书省,与自己一起讨论马家集团的方针策略;而杨阜这个能臣就辛苦一些,负责审核由方针策略衍生出来的各项法案新政,并监督尚书省的执行情况;而张既、苏则、孟达、韩枫、庞德、丑哥、傅巽、游楚、傅干、华歆、马休、孟他等人,就构成尚书省,负责这些法案的具体实施。
目前,马超集团当中,苏则为新平郡太守;游楚为北地郡太守;张既为扶风郡太守。庞德、马岱负责兵事;丑哥明面上领一部,暗地里统领暗影;孟达掌管财物税收;韩枫为内务总管,负责马氏产业和军需调用;傅巽调入新平协助苏则,傅干还跟着游楚。
至于原扶风郡太守孟他,已经得到了马超的加封,任治中长史一职,负责拿着公款去勾搭长安朝廷里的那些大员。在马超看来,孟他这样一个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人,当一个劳心劳力的太守,实在太不称职也太屈才了。而孟他听完马超的任命后,对马超那叫十万个感激不尽。
但问题是,这样的编制,杂乱无章,事事呈报于杨阜,由马超决策。而若是编入尚书省之后,则只需将事件呈报杨阜,由杨阜交由贾诩、法正审阅,这二人再针对此项问题,制定条例措施。由此,便一理百顺,有法可依。
而从马超的个人情感上来讲,直至现在,马超对于贾诩和法正这两人都有些咬牙,其原因就是两人智商虽高,却不干正事,只把自己这个正主儿,累得跟狗一般。
听了秦羽的讲述之后,马超突然有了醍醐灌顶般的彻悟,一系列的体制思想纷沓而来,急忙吩咐拿笔墨过来,一一记录起来。
而秦羽在一旁听着,心中也不禁骇然!
这马超,居然在听了自己一席话后,不仅融会贯通,还立刻应用于政体改革之中。其眼光思想,处处落到实处。手腕谋略,也如泰山渊海,不可丈量斗测。
马超此时正在灵感喷薄之时,丝毫不顾忌秦羽这个外人在场,当时就口述起来,具体职责一一表明,直急得云儿冒汗:马超念得太快了,她跟不上!
秦羽在旁越听越惊,以他的见识思想,立刻就看出了马超这政体改革的厉害之处。
其一,使马超集团的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马超这个掌权者的统治力量。
其二,打破了秦汉以来丞相权力过大的问题,使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掌权者的统治威望。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而在向外延伸,更可以放到治国平天下之中。甚至,可以推测,马超此人订立这种制度,就是为了日后他鼎定掌权做准备基础!
秦羽那震撼的神色,没有逃得过马超的眼睛。而能让这传承数百年的门派宗主对自己刮目相看,马超心中还是很得意:别这么佩服哥,哥就是个传说。哥现在手下地盘小、人才少,才只弄了三省制,还没弄六部制呢,你震惊个啥?
三省六部制当中,官、户、礼、兵、刑、工的职责分工,有利于当权者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是三省六部制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便如马超所想一般,现在马超集团根本没有必要弄出六部制来。三省制完全已经可以满足这个小集团的决策运行,空设出六部制,实在有些癞蛤蟆趴马路、冒充迷你小吉普的装逼嫌疑。
待得马超终于口述完毕之后,秦羽才站了起来,长揖了一礼,说道:“将军大才,在下佩服之至。”
马超谦虚还了一礼,心想这秦羽真没白来一次。一番指点,让自己想到了三省六部制,实在是飞来的大喜。相比起慕远峰、如雪的刺杀的那些微末罪行,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过,这个需有个前提,那便是,幕后真正的主使者,是不是单单就这个神卜门门主!
“秦门主,今日一番畅谈,你我俱是相见恨晚之意。然你我此时毕竟还有些微末未曾解决,不知秦门主”马超说道这里,便不再往下说了。他知道,跟聪明人讲话,不用说那么满。
“在下今日前来,原只为代弟子受罚,却不曾见识到将军大才。若是没有此番,在下恐怕也只会缄口不言。然将军此番表现,让在下觉得天命似乎不只在长安”秦羽拱了拱手,看样子,是经过了一番思考之后,才说出这些话的。
“门主谬赞了,不知此刻,可否开门见山?”
“然”
第一百八十章 一予换三取
“将军可知,天华宗宗主乃是何人?”
秦羽没有直接回答这次刺杀的始末,而是突然问起了这个问题。马超一愣,心中猛然思忖道:难道是长安朝廷里的某位士人?
“不错,便是司徒王允。”秦羽看出了马超眼中的意思,点了点头说道。
对于这个司徒王允,马超没有多大的印象,只知道他一手策划了连环计,利用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并成功诛杀了董卓。但后来李傕郭汜叛乱,杀,吕布抵挡不住,王允看到大汉江山如此惨况,心灰意懒之下,被李傕郭汜逼着从青龙门城楼上跳了下来。死得悲壮惨烈,有一代国士之风。
在此之前,马超只觉得王允是一个忠诚耿直、匡扶汉室的小老头。最多,也就是会用用连环计。而且,按照后世的分析,这连环计,还是漏洞百出的。若不是风云际会,吕布狼子野心、董卓又自掘坟墓,那王允说不定早就被董卓给弄死了。
但此时听到秦羽说出王允另一个身份,马超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太有些小瞧长安里的那群士人了。
王允这样一位在历史上只留下如此简易生平的人,居然还有一代宗主这不为人知的身份。这一点,让马超很是震惊。想想历史都是胜利者的历史,很多秘辛内幕早就深深锁在了当时,由不得马超的心不慎重。
如此看来,王允在历史上只留下如此简易生平的愿意,只有两个可能:第一,王允隐藏得很深,属于那种谋定后动的幕后策划人,所以声名不显;第二,王允是位运气逆天的牛人,可惜到了后期李傕郭汜叛乱的时候,他的运气用完了,于是便嗝屁了。
很显然,第二个可能绝对扯淡。李傕郭汜叛乱之事,绝对还有一系列更深、更不为人知的内幕,导致王允那个老谋深算的老头子都着了道,最后身死志灭。
“王允乃朝中大员,明面上曲意迎合董卓,暗地里却利用天华宗宗主的身份,维护皇室及朝中士人的利益。此次某等刺杀董宜,虽然不是王允亲自下的命令,然在下不才,猜测其中定然与王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秦羽缓缓将这番话吐出,至此,他已经算是完全放弃自己的坚持,开始试着与马氏集团建立合作试探了。
“这些,我已经猜出来了。”马超听完秦羽这番后,心神震荡,只好用喝茶来掩饰自己的失态:“慕远峰身上,有一个特殊香气的香囊,而貂蝉身上,呵呵”
“貂蝉?此乃何人?”秦羽并不知这个日后名动大汉的奇女子,只得开口问道。
“此女乃王允府中一名侍婢,领朝廷貂蝉冠职责,由此以‘貂蝉’来称呼其人。此女子容颜绝世,心思缜密,并且”马超本来想将貂蝉拥有情报网的消息告诉秦羽,但想了想,还是决定住口不言。
秦羽似乎看出了马超的犹豫,便岔开了话题说道:“某等潜伏扶风多日,只是由一位风尘女子来传递消息,不知那风尘女子,可便是貂蝉乔扮?”
马超摇了摇头,而秦羽也只是话毕之后便想明白了:那传递消息的女子确是风尘女子无疑,貂蝉的身份较那风尘女子高贵许多,不可能沦落风尘由此看来,那风尘女子应该是貂蝉的属下了。
慕远峰佩戴香囊之事,是那风尘女子给予自己的信物。言董宜身边有自己人,切记不可误杀。由此推测,那貂蝉便应该是董宜带来扶风的那个侍女了。而那香囊,想必就是貂蝉那个组织的信物。
想通这点之后,秦羽看了马超一眼。而两人眼神一动,俱是明白彼此都想到了这一层。
马超此时是越来越喜欢这个秦羽了,他感觉自己秦羽根本不像是跳出红尘的老庄之流,反而是如贾狐狸那般洞若观火的谋主。若是此人肯留下帮助马家,那对马家来说,绝对是如虎添翼。只不过,这秦羽属于江湖人士,又有坚定的治世信念,而自己的理念又与他的信仰有些不太合拍貌似,有些难办啊?
“秦先生,超斗胆,恳请先生留在扶风,为大汉苍生的福祉,尽一番心力。”马超是个想到就做的人,而对于秦羽之类聪明人,也不用太过客气繁琐。
这种人跟法正一般,若是有值得自己留下的地方。那纵然自己不说,他们也会主动留下来。而若是一味客套挽留,反而会让他们觉得难受。所以,马超这番话,说是招揽,不如说是拉开谈判的序幕。
果然,秦羽闻言后,笑了一笑,对马超说道:“将军厚爱,在下乃山野粗鄙之人,不知将军留在下于此,有何用处?”
“一、门中精通暗杀行刺的武者,助超训练出一支令世人闻之色变的暗影部队。”马超丝毫没有客气,对于神卜门的用处和自己的底线筹码,在他决定招揽秦羽的时候就已经在脑中成形了。而秦羽默然,点头示意马超继续。
“二、江湖人士必然有自己独特的消息来源,这点,希望贵派第一时间通报于马家,且不得泄露于其他诸侯。”
“将军太过高看神卜门了,虽然本门也有不少方外弟子,潜伏多年。但其消息来源,却不甚灵通,恐叫将军失望了。”秦羽开口说道,这点,并不是他自谦,而是因为神卜门历来为当朝者所不喜,所以门下弟子稀少,其消息来源,也有些固封。
马超点了点头,装作是不以为意的样子,但心中却在狂吼:你丫是不知道啊,哥手下虽有一支名曰“暗影”这么一个牛逼哄哄的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