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新马超-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可就在他刚走到门口之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突然出现,令他果决羞愤的脚步再也迈不下去。
    “若是此番皇叔出动的两万兵士,其中五千皆为骑兵,又统一装备马家制式兵甲,不知子柔认为那蔡瑁会作何感想?如此这般,不知值不值得子柔考虑将所有筹码都压在皇叔身上?……”
    蒯良猛然回头,脸色愕然至极。他怎么也想不到,雍王马超竟然会出现在这里。尤其看到刘备对马超那番恭敬的样子之后,他立时明白了,原来刘备的底牌,竟然如此这般让自己无可抵挡。
    马家之威,在这个世界已经有了绝对的震慑力。不要说区区蔡瑁,就是曹操、孙策这等实权诸侯,在做任何事儿之前都不可能不率先考虑马家的态度。而刘备有了马超撑腰,入驻荆州之后,蔡瑁但凡有脑子,投鼠忌器下便绝对不会轻举妄动。
    而且,蒯良还绝不会认为马超有觊觎荆州之心,马家的疆域已足够令马超这些年老实一阵子——事实上,若马超不说最后一句,蒯良的确会担心马超年轻气盛、得蜀望陇。可现在,他却有八成肯定,马超是为了荆州的这笔财富而来。
    马家一旦出面威慑,倒还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结局。蒯良脑中百转千回,将这一切利益得失权衡一遍之后。脸上的严雪就如遇到春阳一般迅速消融,转而换上一副温煦:“皇叔真是演得好一场大戏,幕后有雍王襄助,我等岂能不倾力支持?!”
    马超和刘备两人闻言,彼此对视一眼,会心一笑。但很快,彼此回过头时,两人的眼中都又闪出一种只有他们自己才会懂的幽光。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入襄阳
    春天里的风,吹在人的脸上,总是带着一种暖洋洋的温情。也就是这样的温情,吹绿了万物荆楚两岸,万物复始,进入新一轮生机勃勃的循环。
    然而,就在令人眼睛都为之明亮的襄水河畔,缓缓出现了一男两女,这三人衣着华贵,一看便知是外出踏青的贵人。只不过,三人的行位和言谈,却又让人感觉几分怪异。
    男子身边的两位绝色并辔而行,倒是有说有笑,银铃一般的笑语,让襄水河都荡起一阵阵波澜。男子在旁根本插不进话,显得甚是多余。可假如仅仅如此,那不过一可怜富家公子又成了名门闺秀的免费随从罢了。可那两位绝色的谈话主题似乎根本离不开那男子,有时还主动求证一下,换来男子哭着脸的回答,又显得这男子才是这次出游的中心。
    这样一组奇怪的组合,再加上他们的确无以伦比的容貌身姿和脱俗不凡的气质,一下就换来其他那些出门踏青世家子弟和大家闺秀的侧目,尤其那两位女子,更是引得那些青年俊彦欲主动上前攀谈。可行至半路,看到那两位女子头上明显的妇人髻之后,都对一旁的那个男子露出一抹怪味的微笑。
    对于这些,马超只能以一一报以苦笑,他自然看得懂那些才俊笑他不知温柔乡美妙的愚呆,但他们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多想主动加入貂蝉和大乔的闲聊当中?可这两位似乎就是刻意如此一般,专门谈一些女人家的闲话,令他一个大男人实在没脸皮往跟前凑。
    这时,马超又拒绝一位豪放女结伴同行的建议后,大乔这时候也渐渐意识到一些不妥,主动开口向马超道:“马超,汝南的事,你已经办完了吗?”
    在古代,直呼人名是相当不礼貌的一件事。但马超对于大乔这样的称呼,非但没有半分反感,反而很自然地回答道:“差不多了吧,剩下都是一些细节小事儿,哪里用得了我雍王这尊大神镇位?”
    马超三人是跟蒯良一块离开汝南的,并且还同行了一路。这样做自然是为了掩饰大乔的行踪,免得再遭受孙策的袭扰。而行至襄阳城时,便与蒯良分道扬镳,任由蒯良心急火燎地向刘表汇报这次出使汝南的情况,并进行下一步砸锅卖铁支持刘备的计划。
    而对于大乔这样的老乡,马超还没有傻到将这些关乎马家发展方略的大计倾囊相告。所以他含糊一笔带过之后,又带着几分神秘问道:“你们两人,都是知道我真实身份的,可能猜得出,这次我来襄阳为了什么?”
    貂蝉闻言,脸上略略浮出一丝得色。多年的夫妻生活,使得貂蝉早知马超是那种谋定而后动的阴谋家。而此番荆州刘表重病,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马超既然在汝南那边安抚挑唆了刘备,那在荆州这一块儿,定然也有暗中通风报信的内应。此番来襄阳,他定然是为了秘密联络那人而来。并且,貂蝉还猜得到,那个人的身份极其重要,必须马超亲临才可。
    不过,同马超的顾虑一样,貂蝉心知大乔在侧,这些话自不能开口。这种心中明了还偏偏要憋住不言的感觉,不禁令貂蝉一阵气苦。尤其是,她表面上还要装作猜也猜不到的样子来回望着马超和大乔。
    “襄阳这个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耳闻能熟了。在那个世界看金大侠射雕三步曲,看郭大侠大战于襄阳城下,让人不由心驰神往。况且,襄阳自古还号为雄关,有铁打的襄阳之称,甚至曾被人称为天下第一城池。”轻悠悠说出这些,大乔没有轻下定论,反而回头观察着马超的反应。
    马超闻言自然心喜,要知道,前世女子能知道射雕英雄传不少,但能说出襄阳是天下第一城的,还真没有几个。由此,他顾盼自得地显摆道:“的确如此,襄水之北,汉水之南,群山之侧。就是这个地方,成就了一番千古佳话,虽然郭靖和黄蓉的故事有小说的夸大成分,但这个襄阳城可的确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此乱世,这个地方,更是被马家、曹氏、孙家觊觎。我敢说,一年之后,不,甚至只是半年,世人将有语:得襄阳者得天下!”
    这番话毕,貂蝉不由皱起了淡淡的娥眉,而一旁的大乔,脸色也不是很自然。可马超却完全沉浸在这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中,此时三人已至岘山顶,低头俯视,汉水滔滔,襄阳与樊城就如两枚翠玉坠于襄水两岸。天高云淡,云白风清,草木苍翠,竹林如海。远观云梦泽,浩荡万倾,不见边际,鱼梁洲上,有农人划船渡水,收割稻田。虽然荆州一直混乱,但主要乱在上层,农人乡野之间,仍旧一片恬淡云阔的世外桃源之景。
    “假如如长安等地已然是商品经济萌芽的城市,那襄阳便是度假郊游的圣地!这片天地,实在……”刚开始马超的情绪还比较高昂,但说到后来,语气就不自然低了下去:“实在不应遭受战火纷飞的荼毒,然而,乱世就是这么无情……”
    “夫君莫要如此感怀,既然你是洞悉未来之人,如今又鼎立北方,雄兵数十万。自然有办法让襄阳百姓免受战火的荼毒。”貂蝉上前,微微安慰了一句,随后意有所指地又补充道:“此番来襄阳,夫君心中必然已有定计。”
    最后“定计”两字上,貂蝉刻意咬重了几分:她故意将此事点破,一来是让马超知道了自己明了他来襄阳的目的,二来是在提醒他,不要在大乔身侧再多说有关马家战略之事。
    这种事,两人若是明明白白提出来,马超未免会嫌烦貂蝉太过谨慎多心。可事实上,先前马超没有注意到大乔脸上的不自然,但心思细腻的貂蝉却看在了眼中。尤其心中对大乔已有芥蒂,她自然怕大乔会从马超无意透露出来的一些话语当中猜出马家的战略。
    如此耍弄心机,貂蝉并不喜为之,但目前她心中已经启动了防御机制,自然会处处上心。幸好,看着马超虽然略有不喜但仍旧微微点了点头之后,貂蝉明白,马超他心中,还是信任自己多上许多。
    可纵然貂蝉已经做到处处提防,但有些事还是提防不了的。待她与马超默契达成合约之后,一旁的大乔却又开口道:“虽大多数人相信事在人为,但终究有些事逃不过命中定数。”
    这句话没头没脑,马超和貂蝉自然一下全将目光放在大乔身上。而大乔一时仿佛多了几分伤感和哀怜,但很快就收敛起来,继续用一种很沉重的语气说道:“马超,你来襄阳,定然不是仅仅为了观光旅游,身为雍王的你,本身能带来的就是兵家灾乱和阴谋乱世。若我猜得不错,你特意过襄阳而不入,就是为了这里的一个人!……”
    “谁?”马超只觉自己嘴角的那处笑都有冷意,那是他感受到威胁时的反应。
    “三国时期,除却隆中卧龙之外,还有谁值得你雍王亲至?”
    马超无言,算作默认,但貂蝉看似心有不甘,替自己的夫君开言道:“即便夫君来此是为了那个诸葛亮,那妹妹又为何说襄阳必然要遭受战火?”
    “因为,孙策的打算,就是想在大婚之后,将治所迁至庐江皖县,其对荆州的图谋,不言而喻!”说到这里,大乔嘴角挂上了一缕讥笑:“雍王亲至、孙策迁都,曹氏定青州,三家都对荆州紧锣密鼓筹备起来,荆州又怎么可能逃得了兵灾连天?……”
    

第一千二百二一章 卧龙小亮
    襄阳郊外隆中的一处清幽草庐里面,二人对坐。年长之人面含忧色,抚须问道:“德操,如今荆州看似风平浪静,但内下已是暗潮汹涌,你对此有何见解?”
    对首同样是个相貌清雅,松形鹤骨,器宇不凡之人。然而,一开口便是:“好好,好啊……”
    对面那人闻言,不禁揪断了自己的一根胡须,哭笑不得:“德操,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只想做那‘好好先生’?即便你想,天下那些雄主英豪,又能让你如愿?”
    德操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字,那人如此说司马徽,显然很熟识司马徽脾性。司马徽这个人从来不说人家的短处,同人谈话,无论好事坏事,他总是说“好”。妻子责备他道:“别人认为你是有道德的君子,所以将私事告诉你,怎么人家说什么,你都说好呢?”他便答道:“你说的话,也好。”此事在荆襄一带一时传为没谈,后世的“好好先生”一词,便是从司马徽身上而来。
    “黄老头儿,你不要光看着荆襄将要大乱,孰不知,大乱之后才能大治。荆州乃大汉腹心,北连司隶、西结川蜀、东临中原,本就是四战之地。原先天下大乱,皆因中原富庶,权心所在。可如今马、曹、孙三家鼎立,图谋进取之处唯有荆州一地,这荆州不经历此番阵痛,恐怕是无法达到那大治太平的光景……”说到这里,司马徽倒是洒脱一笑:“大乱之后,方有一雄主平定天下,我等荆州能成为龙争虎斗之所,也算一桩幸事!”
    “一派胡言!”黄承彦是一位纯粹的儒者,而一位儒者最重视的东西,是法家司马徽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的:“战乱一起,烽火连天,万千黎庶惨死战场,数万良田房屋毁于一旦。你静卧隆中,不思为天下黎庶解忧,却在此胡言乱语。莫非你以为,战事一开,你这草庐还会安安稳稳矗立在此?”
    司马徽看着黄承彦有些动怒,也不答话,微微喝了一口茶,待黄承彦的怒气也消解了一些之后,才开口缓缓道:“这乱世将起,乃大势所趋,我等方外之人,又岂能改天换命?……”
    说完此话,司马徽一声长叹,对面黄承彦听司马徽如此洞悉,不由也陷入沉默。然而,不多时,两人的目光就极其默契地汇聚到窗外,那个地方,有一个童子正弯腰洒水,悉心浇灌草庐前的花花草草。
    两人再一对望彼此,一时都明白了对方的所想,会心笑了起来,司马徽微微咳嗽一声,清朗喊道:“小亮,你进来一下。”
    那童子闻言,嘴角不由露出一抹苦笑,有些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的水壶,抬腿向草庐内走去。这时黄承彦和司马徽都看到,这个童子生得俊美可喜,一双大眼睛扑灵灵如黑宝石一样,那双未脱天真的眼睛里,满是智慧的光彩。站在两人面前,不惊,不忙,淡定自若,便是大人也及不上他。两人虽然看着童子已有两年,却仿佛怎么也看不够一样,好似只要这个童子一出现,天地间所有的光彩都被他吸引了过去一般。
    “德操啊,小亮今年几何?”
    “十四。”
    “哦,我家阿丑也是这个年纪,不如……”
    话一说到这里,司马徽的眉头就皱了起来:“黄老头儿,你这话说了多少遍了?再说,这事我也做不了主,要真想将你家阿丑嫁给小亮,你跑豫章说去。”
    诸葛一家祖籍徐州琅琊,两年前徐州****时,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逃难至襄阳。因诸葛玄与刘表乃至交,又被刘表举荐为豫章太守。当时豫章局势也不稳,诸葛玄便将诸葛亮和他三弟诸葛均留在水镜先生这里求学,孤身带着诸葛瑾入豫章上任。
    古代婚姻,自然是父母之命,虽然师有代父的权利。但豫章的诸葛玄又没有故去,黄承彦若真想跟诸葛家结为亲家,还真不能逃开诸葛玄这一节。可豫章早被孙策攻占,书信不通,黄承彦便唯有赖上司马徽。
    黄承彦还欲再说,可这次好好先生的脸色就有些不好了。他伸手阻住黄承彦,面向诸葛亮问道:“我们之前的话,你都听到了?”
    “听到了。”诸葛亮老实回答。
    “那你说,荆州已然如此,又该如何?”司马徽的脸色上没有半分考量的意味,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求教的语气。
    “我今年才十四岁,不懂这些政略大事……”诸葛亮脸色一苦,显然不愿与这两老头多费口舌。
    “放……”司马徽终究有脾气,但想到自己还是诸葛亮的师傅,生生将后面那个字憋进了肚子,气哼哼地道:“父母呼,应勿缓,我虽非你父母,可这两年教养……”
    听司马徽又说这些老黄历,诸葛亮的面色更苦,赶紧开口道:“放心,荆州乱不起来,老师您也不用着急跑路。”
    这句话一出,司马徽的脸简直成了紫色,倒是黄承彦看得哈哈大乐,甚是开怀问道:“那小亮你说,为何荆州乱不起来?”
    “马家连征多年,国立早已疲敝不堪,看似虎踞北方,却华而不实;兖州曹操出兵青州,为的是震喝朝中那些皇权派。此番之后,他的重心当是放在朝廷之上,短期内也不会向荆州开刀;孙策那个疯子,倒是野心勃勃,但毕竟初生牛犊,不知北方猛虎勇恶,一旦有所异动,马家和曹氏定然坐视不管,两人只需一番默契震喝,孙策便只能从长计议。而马家和曹氏这两家的默契,可是已很有几分渊源了……”
    黄承彦听着诸葛亮的滔滔不绝,直接将呼吸都屏住了。而一旁的司马徽好像还有些下不来台,有些埋怨诸葛亮一下揭开他刚才道貌岸然、但本质想逃离荆州的羞恼,接着气哼哼说道:“你未及弱冠,便妄谈天下大局。且不说这三家是否如你所料,就说州牧病重、蔡瑁暗中布局此事,便可令荆州自乱,如此你还有何话说?”
    黄承彦见司马徽一语将刘表病重之事都说了出来,脸色不由有所动容,毕竟,这个消息还未在荆州传播开来。而他也是因为娶了蔡氏长女,才从刘表爱妾蔡氏那里得到了消息。可司马徽这个嘴上不把门儿的家伙,一下将如此要事告诉一个十六虚岁少年,心下暗怪司马徽孟浪——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少不得会令荆州动荡不安。
    然而,他再回头,就看到了诸葛亮一副了然的样子,更是大奇,急忙催促道:“小亮,你为何这般神色?”
    “因为,刘荆州必然要受此一劫,荆州才能不遭兵火嘛。”
    这下,黄承彦和司马徽两人的眼睛都瞪得溜圆,不敢置信地望着诸葛亮,齐声问道:“为什么?”
    “因为刘州牧是维系荆州各大势力的枢纽主导,而荆州又被群雄虎视眈眈,只有抽掉他那块木板,荆州的水才会肆意流动。如此,一盘散沙的荆州就容易对付得多了。”诸葛亮说这番话的时候,脸色平静如古波,仿若天下阴谋本就该如此。
    可黄承彦和司马徽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么精细诡谲的一环,突然被诸葛亮点破,两人都有种后知后觉的惶恐。尤其司马徽,背后的冷汗都流了出来。可随后仔细回味诸葛亮这番话,却又有所不明白:“你刚才还说,荆州乱不起来,可现在又言,有人要铲除刘州牧,令荆州成为一盘散沙,如此不是前后自相矛盾?”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他之前不愿进这个草庐,就有这方面的原因——俩老头都活大半辈子了,还都是荆楚名士,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让自己费心解释呢?
    

第一千二百二二章 复杂的关系
    诸葛亮眼睛四瞅,找了一个坐墩舒舒服服坐在上面后,挠了挠头,用自己认为很直白的话解释道:“乱是自然会乱的,但却乱不到我们这些人身上。很显然,有人要在荆州郡府那里打一场阴谋战,而这种阴谋战,一般不会大范围波及,平民黎庶甚至都会一无所知。”
    黄承彦和司马徽两人了然,秘辛轶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就是因为有些阴谋不能堂堂正正载入史书。而诸葛亮这番话,正好点准了原因所在。
    “好,算你说的有道理。”司马徽嘴上不承认,但心中已经诚服,但仍旧有些不甘,便又继续问道:“那你告诉我,是谁想在荆州这里设下一场阴谋?”
    这个问题真的问倒了诸葛亮,他摇摇头,面露难色地说道:“我不知道,局势还只是一片混沌,没有切实的证据之前,我推断不出来。”
    这个回答似乎很让司马徽满意,可黄承彦却对司马徽这种倚老欺小的做派很是鄙夷:“德操,你别太高兴,小亮知之为知之,说出的话全然令人信服。而你,能推测出来幕后那黑手吗?”
    司马徽老脸顿时一红,赶紧拿起案上的鹅毛扇,装模作样地扇了几下,含糊说道:“我这也是为了试探他是不是有骄矜之心,是否会信口开河。此时看来,倒是我多虑了。”说完这句,司马徽还尴尬地笑了笑。不过,此时他已经陷入诸葛亮构画的大阴谋当中,难以自拔,便继续厚着脸皮向诸葛亮说道:“小亮啊,闲聊至此,已经不是什么考校了。你有什么猜想,就说出来,我们或可帮着分析一下……”
    诸葛亮没有在意司马徽那些仍端子小架子的话语,倒突然对司马徽手中的扇子有了几分兴趣,司马徽见状,讨好一般将手中的扇子送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拿在手中,轻摇了几下,开口道:“此物倒是不错,遇喜则掩,遇惊则盖。善用者,不出三年,便可喜怒不行于色,成儒者大将风采。”
    黄承彦和司马徽见诸葛亮从一小小鹅毛扇当中都能说出如此大用,面上不由自主都露出几分“后生可畏”的神情来——那扇子在司马徽手中,不过一玩物。可在诸葛亮手中,却成修身养性法宝。两者境界,不可同日而语。
    “荆州阴谋,首先可排除内乱。蔡瑁此刻虽小动作不断,但绝没有执掌荆州之心,否则以蔡氏在荆州能量,不待当年刘表入荆州,蔡瑁也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话语者。”诸葛亮也扇了几下鹅毛扇,却不恋手,随意放在一边之后,才很随意总结道:“蔡瑁此人谋略不深、胆识不足,终其一生,也就是个屈居人下的将领。而此番又这般明目张胆,便恰恰说明,他应该得到了一强力外援的暗示。”
    “是谁?!”黄承彦和司马徽又异口同声,诸葛亮严丝合缝的推论,一下又让他们忽略了诸葛亮刚才的话。
    不过,两人虽然随后想起,但却又觉得诸葛亮说他不知道实在太谦虚了。照他此番的思路下去,纵然推测不出真正的幕后黑手,但将那幕后错综复杂、微妙讳莫的利益纠葛理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由此,两人之后望向诸葛亮的眼光,便愈加急切。诸葛亮面对这两人的急不可待,非但没有立时抛出自己的结论,反而饶有兴致地反问了一句:“黄老先生,师傅,你们觉得,蔡瑁身后那人是谁?”
    两人对此不禁苦笑,实在没有想到诸葛亮会反过来考校他们。黄承彦先是眼睛眨了眨,随后明白了诸葛亮的意图,便开口道:“也对,你跟着德操,也得不出更多的信息。那我便帮你完善一些……蔡瑁的背后,有两人倒是能跟强力外援扯上关系。”
    诸葛亮笑了笑,见自己的小花招被黄承彦拆穿,也不脸红。而是现学现用,从容地将鹅毛扇挡在脸前,开口道:“何人?”
    “兖州曹操。”
    “何等关系?”
    “升堂拜母的交情!”
    诸葛亮这下脸色才真正有些动容,这一点,莫说是他这个隐在山中的学子,就是一些耳目灵通的豪门望族也不知道曹操跟蔡瑁还有这层关系。这个升堂拜母可了不得,那就是结为兄弟,成为通家之好,和桃园结义是一个意思。
    “若两人真有此等交情,那曹孟德觊觎荆州的可能性便大大提升了。眼下他刚得青州,按说对荆州是不会再有所图,但若是通过蔡瑁遥控住荆州,那他曹操便兵不血刃又得一州。尤其这个州还是他曹氏日后崛起的跳板……”
    “你是说,曹操这一年,欲在朝廷上铲除异己,而朝堂外谋图荆州?”司马徽一惊,虽然内心对曹操的评价一年年上升,但这一次却是有些惊惧了:“曹孟德果乃当世奸雄!”
    “约有四分可能吧,攘外必先安内,曹操若想兵不血刃接收荆州,必需将朝廷内部打成铁板一块。可我们那位陛下,年纪虽幼,但手段却诡秘波谲,不容小觑。曹操真心要对付,也须要雄狮扑兔。所以,我认为曹操只有四分可能图谋荆州,毕竟,事要分轻重缓急,曹操不是那样急功近利的人。”
    黄承彦和司马徽两人暗暗点头,再回头看诸葛亮的眼睛,就便开始流露出那种不情不愿却敬佩于心的复杂了。
    可诸葛亮对于这种眼神似乎已经习惯了,开口又道:“黄老,你说蔡瑁身后有两大人物,那另一人是谁?”
    黄承彦面色有些凝重,似乎那个名字有千斤之重一般,连开口都有几分困难:“雍王马超!”
    “啊?!”相对于第一次的惊讶,诸葛亮这次真有些大吃一惊了:“这二人也有升堂拜母的交情?”
    “这倒没有,但真要比起来,也不比曹操那里远上多少。甚至,从血缘上来讲,雍王马超的关系跟蔡瑁还要更近一些。”黄承彦叹息一声,他此时才有感觉,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你可知道,马超的正妻,如今的王妃,可是姓什么?”
    “蔡……难道说?”
    “不错,世家豪门的底蕴便是如此。马超正妻虽是陈留人,但祖籍却是襄阳,自蔡邕起,向上三代便是同宗一家。只不过蔡邕那人刚正自傲,从不提这层关系罢了。”
    “既如此,那雍王马超可知两蔡的……”司马徽话问到一半,就自动住了嘴。那个雍王虽刚过弱冠之年,但心思手段之旷世惊人,比之眼前璞玉不遑多让。他若是连这层关系都想不到,那也不可能将马家推上那王者巅峰了。
    “可最近马超不是又笼络了那汝南刘备?”这个问题似乎憋在黄承彦心中很久了,此番面对诸葛亮这位解惑人,不由自主就问了出来:“假若马超有蔡瑁为内应,为何不如曹操一般遥控荆州,还要舍近求远扶持刘备?”
    “若真是雍王动手,这便是他的高明之处了。蔡瑁骄豪自喜,一旦得势,则不利于掌控。而若马超又引入一刘备从中制衡,则荆州便可形成阴阳制衡之局面,马家虽近年出兵无力,但若有所取,则只需一番调拨,蔡瑁和刘备必然全力配合。那时,整个荆州全然便是马家的后花园……”
    ‘啪’的一声,诸葛亮话音刚落,门外便响起了这清脆的声音。接着,一位身穿锦绣战袍的男子昂然而入,带着佩服至极的神情,微笑拍着手:“果然不愧卧龙,千里之外便料到马家谋略,令人大开眼界!”
    黄承彦和司马徽不知此人为谁,但一时却被来人风度折服。身为主人的司马徽更是恭敬下榻,施礼问道:“不知公子乃何人,莅临鄙舍?……”
    来人看了一眼司马徽,但随后却对诸葛亮说道:“雍王马超马孟起!”
    

第一千二百二三章 狗剩儿、铁蛋儿
    看着如烈阳一般的马超入内,黄承彦和司马徽心中立时就掀起了万顷巨浪,排山倒海的惊惧力量在体内席卷而过之后,只留下无尽的麻木和失神。甚至,最先开口的司马徽都感到自己的身体开始微微痉挛,但毕竟还有几番世外高人的风骨支撑着,才没有在马超面前出丑。
    妄议朝政不是什么要命的大罪,尤其是汉室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之际,皇权的威严早已在他们心中被渐渐轻疏淡忘。可此番他们议论的,却不是什么朝政,而是马家的方略大计。并且,从马超能亲至襄阳的行为来看,诸葛亮的猜测纵然不完全正确,但也知马家对荆州志在必得之心。而若诸葛亮猜测正确的话,那更是……
    司马徽绝不相信,自己这三人能从马超的剑下逃生——这从三人都未发现马超不知何时已在门外倾听许久的事实就可真切得知,更遑论马超在这个世界的赫赫武名。
    一想到这里,司马徽感觉自己身上的痉挛越发有些不受控制了,看向马超的眼色也带上了几分恐惧。然而,错过马超,司马徽看到草庐这矮小的空间后,他脑中突然又冒出一个疑问:是啊?马超既然对荆州势在必得,那为何不入襄阳,却突然来到隆中这穷乡僻壤?
    更奇怪的是,马超这次,竟然还没有带任何亲卫,只带两位……司马徽愣愣看了一眼貂蝉和大乔,从两人的气质容貌上,万万不敢推测那是马超的婢女——可若马超真心为荆州而来,那带着两位内子,又成何体统?
    司马徽一时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只好木木愣愣看着马超的一举一动。而此时马超倒没有多大的杀机,脸上的表情仍旧如窗外的眼光一样迷人,甚至,还带着几分亲切。不过,随着貂蝉和大乔的入内,这个草庐一下就显得拥挤非常。马超的眉头微微皱了皱,回头就看向了貂蝉和大乔。
    两人冰雪聪明之人,一时就明白了马超的用意,当下很有礼节地向黄承彦和司马徽施了一个敛衽礼之后,如弱风扶柳一般退出。只不过,司马徽还礼的时候,清楚看到,这二人的眼神几乎没有瞟向自己,而是纷纷对安安静静坐在蒲团坐墩上的诸葛亮流露出极大的探究意味。
    再看马超也是饶有兴致、笑吟吟地看着诸葛亮,司马徽的心终于落下了几分,有些想缓冲几分尴尬地问道:“不知雍王殿下莅临寒舍,有失远迎,万望雍王恕罪、恕罪……”
    绝口不提刚才自己乱语之事,司马徽觉得,必要的时候,将小亮买了,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保命手法。更何况,跟着雍王马超对小亮来讲,也是一个天大的机缘了。
    想到这里,司马徽的眼角更是带上了几丝笑意,继续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