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新马超-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屑阜挚尚拧H缃袼凳裁矗际峭源Р狻⒁煜胩炜
    而这三年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上下齐心,一鼓作气先将马家真真正正打造成这个时代最强盛、最煊赫、最超众的诸侯。而这一伟业的完成,就需由上至下的体制推动。马超之所以将那些能力出众、关系亲近的大臣都调入重要位置,就是为这种上行下效的体制来铺路。
    老狐狸说了,亲人不可太近,太近必不受尊;近人不可太亲,太亲必有下祸——马超现在,也正是这样做的。
    所以,待小黄门将册封念完之后,马家所有人都发现,那些重臣全都成了马家的骨骼躯干;魏延派去镇守了汉中;高顺空降至颍川,统领张济、张绣、杨奉、樊稠四人,成为马家东方最重要的屏障;黄忠也到了洛阳前线,将周仓、廖化以及袁绍外甥高干三人的军队拧成一股绳……
    整个长安,马超身为几乎已经没有近臣。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司马懿和丑哥这两人。而之所以留下这两人,是因为司马懿手中掌握着一条清晰明确对付曹氏的秘密谋略,这个计划,便需要还有一个暗影身份的丑哥前去实施,同时,他还有另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死死看紧司马懿那个不太安生的家伙。
    甚至于马超的族弟马岱,也被调到了文骋的帐下,带入了三万匈奴迅骑,用于作为日后对付刘表的实力积累……这样的变动,一下让马家诸臣都看出了马超的决心和野望。因为这种举动,完完全全就是要并吞天下前的调整和威慑!
    三日之后,整个长安城内烟尘滚滚,无数骄兵悍将相继出城而去。长安百姓望着这些面上带着万分铭感肺腑和一脸凝重大将策士的脸,隐约也预感到了,这个乱世风云,即将进入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兴平六年
    兴平五年就这般悄然过去,但随之而来的兴平六年,对于曹操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年头。
    自去年大败于马家,被四十万马家军包围困陷打得又是伤兵又是折将,数十万青州兵丢在冀州,最后连自己都差点成了马超的枪下之鬼,实在是曹操统兵以来从未有过的惨败。丢面子丢得抬不起头来,元气伤得直不起腰来。尤其后期曹泰谈判还丧权辱国,直接将所有的前势都化为一个天下笑话。
    若是有可能,曹操真恨不得老天打一个劈雷,把马超和他那些马家军都全都劈死。
    战乱的创伤还没来得及恢复,竟遇上了天灾。或许是兴平五年的冬天不太冷,没有冻死那些蝗虫卵,也或许老天有意给苍生一个公平。七月里,一群群蝗虫黑压压布满了兖州的天空,如同翻滚的乌云,狂怒的暴风,所过之处,啮桑嚼草噬禾吃树,眨眼之间,遍地里空空如野,连一根谷子杆都剩不下。老百姓被吃得饥寒啼号,哀声遍野,扶老携幼逃向司州、青州、徐州,一路之上饿死的百姓塞道盈渠。曹操站在许昌城上,眼望这一片惨象,不由得悲从中来。
    而更可悲的是,曹操还是挟持天子之人。历来蝗灾就被认为是德政不修,帝王应下罪己诏的。然而,世人皆知帝皇久居深宫,政令所出,皆由司空府定夺。一时之间,曹操一下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那些故老汉臣又开始蠢蠢欲动、兴波造谣。
    最令曹操忍无可忍的是,这次内乱还只是针对他曹某人。可靖安曹汇报,天下各地的民风,竟然已经指到汉室正统上!——有前面马家镇灾斗蝗的事例在前,人们猛然发现,汉室正统和曹氏司空在面临天灾时,竟无很强力的措施,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由此,一时之间,马家什么都没有做,却又顺利打压了汉室的威信,拔高了它的声望。
    对于这点,曹操及手下幕僚愁眉不展。也就是这个时候,曹氏与汉室的关系,确实进入了一个很不友好的节点。去年任峻分析出刘协对曹氏仍旧有剪除之心后,曹操对那个天子就采取了更冷却的处理方式,将刘协的权力死死限制在了深宫当中。然而,越是如此,便越遭到群臣的反对。虽然董承一系的反抗力量已经被彻底拔除,但朝堂之上,似乎又出现了新兴的力量。
    最明显的,曹操认为那个跟马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杨彪,就不是一个什么好东西。曹操认为自己遇刺那件事儿,怎么看都能跟杨彪有说不出的联系。更何况,曹操近来发现,杨彪一直避着自己,甚至,蝗灾发生之后,他更是以有病之由,除非陛下奉话,否则绝不上朝。
    还有在剪除董承一派时侥幸脱身的少府孔融,最近更是摆出一副复兴汉室威仪忠臣的姿态,还宣称这是一个伟大的使命,就像他的二十世祖孔丘孜孜以求复兴周礼一样——这让曹操对孔融很是恼火,只不过碍于孔融乃士林名宿的身份不能动手罢了。
    曹氏中下层的统治主力,便是士林中人。马家的科举笼络了天下寒门士子的心,庞大的在野学子都不辞辛劳涌入长安那心中的圣地。使得曹操一方面也学着改革取才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借着孔融的名头,拉拢那些士族子弟。
    这一尴尬憋愤的现实,令曹操时不时就在朝堂上,对孔融露出了杀机。而为了震慑孔融,曹操还特意罢免了司空张喜,杀了喜欢提意见的议郎赵彦。可孔融见此,更加斥责曹操排除异己、欺君罔上。
    对这一切,曹操急在脸上,恨在心头。今年以来,各地小范围的叛乱又开始出现。兖州境内的黄巾贼隐约还有死灰复燃的苗头儿,徐州的底层百姓也有了呼吁刘皇叔归来的声音面对重重危机,曹操和众幕僚一致认定,必须要一场胜仗来稳固曹氏的地位。加强曹操的威信,转移治下的矛盾。
    于是,曹操把目光投向了青州的袁谭——虽然曹操目前看起来内忧外患,但相比袁谭来讲,他还是很有实力的。尤其袁谭这个记吃不记打的东西,在曹操将女儿嫁给他之后,竟然还以自己没有出兵冀州伐曹为功德,靖安曹几番捕捉到袁谭夸功自得、蔑视曹氏的口实。且这个家伙实在不老实,听调不听宣,讨伐他实在是名正言顺。
    九月,曹操下今,命镇东大将军曹仁、平狄将军张郃出泰山,镇南大将军夏侯惇出朐县。自己亲率三万青州精兵,领*曹真、曹泰、夏侯尚、李典等人为中军,出兵许昌。曹操再度动武,其威慑力还是很大的。三路大军齐发之下,青州四处告急。袁谭本就是一嗜杀无能之人,此时帐下只有王修一员谋士,且又从不听劝。面对曹操如此攻势,袁谭当即大怒,亲自领五万大军相抗。
    然而,未曾对上曹操的主力,与曹仁一番遭遇,袁谭便见曹军兵家利器远胜己方。两千虎豹骑一番冲锋,一万步兵竟然被杀得丢盔弃甲而走。袁谭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何会连与之一抗的机会都没有,便输得不明不白。之后无奈退入东莱郡黄县,坚壁清野固守。
    曹操大军亲至,一方面命令士兵堆土山、挖地道,临城立起无顶高台楼橹,向城中放箭,箭如雨下,守城将士都大惊失色;另一方面又派各能征惯战之将引军四出,迅速占领周遭郡县。袁谭困守两个月后,蓦然发现自己竟然连后退之路也给断了,胆气一丧,走起了夫人路线。
    曹操之女入曹营后,非但没有替袁谭求情,反而将东莱郡兵防部署合盘道出,曹操知己知彼,先假意答应袁谭投诚,又派曹泰领五百虎豹骑护送女儿回黄县。袁谭见之大喜,摆宴开席与曹泰痛饮,曹泰当下灌倒袁谭,绑缚入手。之后又诈开城门引曹军入城,青州遂平。
    这一仗,可以说是这一年唯一的一抹亮点,曹操又一次运用自己天才一般的作战才能,让世人看清楚了他们内心最瞧不起的奸雄究竟是何许人,大大震慑了朝堂内那些只会高谈阔论士大夫那蠢蠢欲动之心。
    不过,大概灭袁之年的战争实在太过诡奇浩大,使得已经有些麻木的世人对这一场大战没有太多感触。所有人都觉得,这一年,北马超、南孙策这两位天才少年不出手,天下仿佛也没有可堪一评的大战。
    曹操打袁谭?那结果不是早已注定了嘛
    什么,还打了三个多月?
    水平太臭了,一个月就应该搞定了……
    就这样,在世人的惋惜声中,兴平六年又悄然过去了。而被他们寄以厚望的马家和孙策,两家一直都很安静。直至春节过后,另一个的消息突然爆出,才令平淡无波的天下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江东的小霸王和美公子周瑜,要娶乔国老的二女为妻!
    消息传到长安之后,马超突然从政务当中抬起头来,对着貂蝉问了一句:“我记得,你当初说过,李君幽不是糜缳,就是大乔?!”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大乔小乔
    转眼已是兴平七年的三月,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而这个时候,距离江东孙策和周瑜的婚期,还只剩下一个月时间。
    一支大约数五百人的马队向着庐江疾行,马队中间,是数十辆车,车上装载着各式各样的器物或者役仆,侍女。然而,车队两侧,却是两队衣甲鲜明的步骑混队。那些骑士一望便知是百里挑一的精锐,神情肃穆,面色沉凝。而步兵亦然戈戟严整,步伐稳重。
    这支车队之前,还有几员游哨四处巡逻,来回传递着消息。显而易见,一旦遭遇伏击,这支护卫队立时就会组成一个攻守兼备的阵型。故此,庐江县野不定,一些蟊贼流寇纵然眼馋不已,却也不敢现身招惹。
    此时,一阵春风吹过,一辆四周被那黑色车帘所封闭的大车的车窗被撩起了小小的一角,露出了一双水灵灵的妙眸,带着几丝忧郁,张望着左右和那些正在策马疾行的人们。
    而就是那春风一瞬,田边眼力好的小伙子,竟然一时看得痴了。
    绝色无双!
    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唯独有所瑕疵的,就是车中那女子的剪水双眸当中,似乎总有一抹化不开的女儿忧愁。然而,就是这一丝空怜,却给她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美,令人痛惜却又不忍亵渎。
    当车中女子的目光落向那前方已然隐现轮廓的庐江城时,这双妙眸里总算眨起了一抹难言的激动与期盼。那马车的窗帘又被卷得更高了一些,她似乎想要再多看清楚一点。
    “夫人,外面风大,您还是小心一些的好。”这个时候,旁边一直乘马护卫于马车左右的一位疤脸大汉,这一支马队的首领,江东公认第一悍将的周泰见此情形,脸上的表情不由得闪过了一丝无奈,策马凑近了车窗,压低了声音恭敬地劝道。
    可那女子闻周泰的这声称呼,如淡烟一般的娥眉不由轻轻蹙了起来。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很快将这比这春色还要绝美的容颜隐于车中,只换来道路两旁那些村野小伙子心中一声深深的叹息。
    车中不是旁人,正是孙策未来的妻子,故太尉乔玄之女乔烟。这次出现在庐江城,是因为婚期将至,乔烟以散心踏青之由,返回故乡一游。孙策爱惜乔烟至无以复加地步,为保证乔烟安全,甚至令江东第一悍将周泰为护卫随行。
    “姐姐,你果然又皱眉头了,”装饰得富丽堂皇的马车之内,除了乔烟之外,还有一名年轻秀丽的女子相伴,这女子一身大红曲裾,睁着一双漆黑灵动的眸子,打量着那乔烟脸上的神色:“周泰只称呼了你一句‘夫人’,你就不高兴了。看来,你果然不喜欢那个小霸王孙策。”
    这女子自然就是乔烟的妹妹乔瑛,乔瑛有着丝毫不属于乔烟的美貌。面似芙蓉,眉如柳,比桃花还要媚的眼睛十分勾人心弦,肌肤如雪,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美人髻,满头的珠在阳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鲜红的嘴唇微微上扬,好一个绝美的女子。
    相对于乔烟不满这场婚姻来,乔瑛对于周瑜却是满心愿意。从她早早就梳上妇人才会盘起的美人髻就可看出,而乔烟虽然也是梳上了云髻,却仍在前额处留下一绺青丝,有如凤尾。
    乔烟回头望了一眼乔瑛,看到此时乔瑛完全一副世间最幸福小女人的模样。张了张嘴,却没有出声,最后,她才悠悠叹了一句:“恋爱中的女人,智商几乎为零。我现在纵然说出周公瑾百般不好,你恐怕也会义无反顾嫁与他。可我还是那句话,你跟周瑜结合,或许是一桩上好姻缘,但我与孙策,最多只能算作一桩政治婚姻。”
    言罢,乔烟从腰间摸出一物,那是一枚银簪,白银为骨,黄玉为托,水钻镶成一朵莲花。再车厢里略微黯淡的光线下,这枚银簪上的水钻竟然反射出五华六色的光芒,流光溢彩,巧夺天工。
    乔瑛听到乔烟又说出她们姐妹间争论不休的话题,顿时想开口反击。可突然看到乔烟又拿出此处,眼中流露出那种留恋深情的柔情时,她心神猛然一颤,惊呼道:“姐姐,原来……你早有心上人!”
    “噤声!”不同于其他女子被道出心事儿的慌乱,乔烟的第一反应,竟然冷静捂住了乔瑛的嘴:“你如此惊叫,是想让我死无葬身之地吗?”说着,乔烟以眼神示意外面还有周泰等人。乔瑛满目不可思议,但看乔烟如此慎重,不由也瞪着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姐,姐姐……”嘴巴刚解除束缚,乔瑛的注意力就又回到了那支银簪上:“这枚簪子,我从没见过,如此打造手法,当真举世无双……姐姐,你何时结识的这位心上人,又何时交换了这定情信物?!”
    乔烟很快就将那枚银簪从小乔手中夺回,紧紧攥在手中,脸上浮现着回忆时才有温馨和幸福,只不过,这丝幸福当中,更多无奈和感伤:“这支银簪……你说举世无双却也不错,这个世间,仅此一枚。只可惜,它却不是什么定情信物,而是我曾经忽视遗落的幸福!”
    看到乔烟脸上那种深切怀念,一种很不好的念头突然从乔瑛的心间升起,瞬间就让她全身冰凉:“姐,姐姐,你这次回庐江,不会是想?……”
    看着乔瑛一副后知后觉的惊惧,这位孙策未来妻子绝色俏脸上,才展露出了令人惊艳的笑颜,甜柔的嗓音道出无比坚定的声音:“瑛儿,你也不全是一个天真烂漫的蠢女子嘛……不错,这次回庐江,我便是为了逃婚。”
    “逃,逃!”
    似乎早就预料乔瑛会再度呼喊出声一般,乔烟提前就捂住了乔瑛的嘴:“妹妹,你真的想让我死无葬身之地吗?”说这句话时,乔烟眼中闪动着绝非亲姐妹会有的冷厉和清幽。
    小乔被乔烟的眼神吓住了,她仿佛从来不认识自己的姐姐一般看着乔烟。而乔烟却再度展颜一笑:“你放心,庐江城中,已有接应我之人。你需要做的,就是稍微配合我一下而已。现在我放开你,你可要记得,不可再惊呼”
    乔瑛点点头,突临变故的她在一番惊诧之后,很快也冷静下来。她幽幽看着乔烟,灵动柔媚的眼中此时竟也闪动着一种沉静的光辉:“姐姐啊姐姐,看来世间传言果然都非空穴来风。世人有言,你心慕雍王马超,如今看来,此言不虚……”
    乔烟闻言,仔细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脸上的神情蓦然变得肃杀冷凝,她嘴角微微一翘,一双清澈无波却只如出鞘寒芒的眸子一战不眨。直看到小乔不敢与之对视之后,她才慢慢开口:“果然不愧是在庐江留下一段传奇美名的秦罗敷,我说呢,那个天纵无双的周瑜,怎么会看上一个懵懵懂懂的傻丫头……”
    “你,你竟然连这个也,也知道?”小乔当时心虚无比,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份,竟然会被大乔一语道出。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孔雀东南飞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大乔悠悠念着这首在南北朝才成行的作品,很是有些品头论足的意味:“妹妹当时口中所说的这位夫君,恐怕不是江东的周郎吧?”
    小乔这时的眼神已经完全清冷了起来,她听着当初自己化名秦罗敷在庐江与太守那个小吏焦仲卿对的暗语,不禁闪过一丝愤恨:“可惜,小吏不堪与谋!否则,今日我等早已迎来献帝入吴县,岂能还会如此苦苦征伐半年有余,却只打下半片扬州?!”
    得小乔亲口承认,大乔已然一副完全明了的神情。她是穿越之人,在高中课本上自然学过《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这两篇明传千古的乐府诗。那个时候,她也简单以为《孔雀东南飞》只是一首歌颂凄美坚贞爱情的诗歌,而《陌上桑》不过是描写古代一绝美女子的风流佳作。却想不到,一个伪造的爱情故事背后,还隐藏着如此波谲诡诈的政治纷争。
    在孙策没有亲征袁术前,小乔有段时日是不在吴县的。而待小乔归来之后,许昌方面却发生了一件惊天要事——长水校尉种辑,和车骑将军国舅董承、昭信将军吴子兰、议郎吴硕、校尉王服等人密谋篡逆,被曹操洞悉阴谋,悉数诛杀!
    这事件,大乔原本是不会得知一星半点的。但恰恰后来,市井传闻孙策有北上迎接献帝之意。大乔不经意一思忖,竟蓦然发现,就是小乔不在的那段时间,历史陡然加快了速度。以庐江为中心,事件发生的密度间不容发:有《陌上桑》的主角秦罗敷面拒使君、焦仲卿休妻、董承遇害、焦刘殉情等一系列事件旋即发生,让人眼花缭乱。
    可以说,秦罗敷的存在,使得《孔雀东南飞》的两位主角:使君小吏焦仲卿和他的妻子刘芝兰感情迅速破裂,许昌里的政治阴谋也翻然改变。可小乔回到吴县之后,庐江城里的那位秦罗敷却仿佛人间蒸发一样,再无所闻。而大乔本来就是庐江人,她对于庐江有名美女的信息可是心知肚明的,她怎么也想不到,为何正巧小乔不在的那段时间,庐江城里就出现了一位“国色流离、资貌绝伦”的“秦罗敷”。
    由此推断,庐江城里凭空出现的那位秦罗敷就是小乔。她滞留庐江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周瑜获取许昌的情报!而她的信息来源,就是当时的扬州刺史严象。
    严象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胆智双全。荀彧在历史上是个坚定的保皇派,虽然此时不知他心是否有所动摇,但他所推荐的严象,却是天下尽知心怀汉室的忠臣。他宣抚江东,很难说是否身负着献帝的密诏,或者董承的嘱托,寻找可以与曹操对抗的外部势力。当时已是孙策势力下的庐江,自然是他的第一站。很可能,严象就在这里,与秦罗敷见了面,并初步建立起了与朝中董承势力的关系。
    于是,经过严象的联络,小乔游走于许都与庐江之间,按照周瑜定下的策略,积极筹划与北方保皇势力的联系,最终促成了袭许与刺曹的终极计划。可后来,焦仲卿突然身死,许昌的线索一下被斩断。孙策北上迎接献帝的计划因为没有确切情报而不得不强行终止——但可以想象,在那种时候,曹氏的注意力全在北上袁绍时,孙策突然一支奇兵杀入许昌配合董承,很难预料,历史会不会因此而改写。
    “你们都太小瞧许昌城里的那位天子了,你以为,他联络你们,是真的想来江东?”大乔不屑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位亲妹妹,用一种很复杂的语气说道:“他早就料到你们的计划不会成功,因为他知道,那个与你亲自联络的小吏焦仲卿,其实是一个双面间谍!”
    “孙策在江东的声望的确一时无两,他诛其英豪,威行邻国,收人无数。却也得罪人无数。破陈瑀,杀严白虎,杀高岱,杀许贡,杀于吉,杀周昕,孙策每杀一个名人就在暗中多树了许多敌人。陈登就曾经偷偷发给严白虎余党印绶,让他们对付孙策,好为陈瑀报仇。而庐江郡,恰好也是这么一个孕育着对孙策仇恨的地方。”
    说出这番话后,小乔用更不敢置信的眼神望着大乔。她从来不知道,一直在家中闭门研究些奇怪东西的姐姐,竟然还是一个如此深谙军国大事的女策士,冷静、深沉且点滴不漏。
    “焦仲卿最早侍奉的庐江太守陆康,深孚人望。可当袁术派遣孙策攻打庐江的时候,急于获得地盘的孙策采取了激进的手段。围城数重,不眠不休进攻,城陷之后陆康痛病身死,孙策斩其宗族百余人!当时不少小吏随从皆殉主而亡,你说焦仲卿那等忠诚之士,看到自己主人因孙策而死,主家残破,又会有什么举动?”
    “姐姐是说,焦仲卿最后是突然将我们的计划告知了许昌的曹氏,最后导致董承刺杀曹操计划完全失败?”听到这里,小乔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然而,心中却有一件更沉重的阴云压了过来:“姐姐如此之长时间深藏不露,而今日却和盘托出,不知又是为何?”
    “我之前已经说了,自然是为了逃婚而已……”大乔微微一笑,脸上复又展露出两姐妹应有的亲馨笑容,还拍了拍小乔的纤肩说道:“妹妹若是肯帮我,姐姐自然会给妹妹一个回报。”
    “可你觉得这有可能吗?”小乔冷笑着将大乔的手拂开:“夫君的宏愿,就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而姐姐若是逃婚,这对整个江东集团来说,可是一个很大的耻辱。纵然是亲姐妹,我也不会看着夫君去应对这样本不该发生的困局!”
    “怎么早就叫上了夫君,还真是郎情妾意啊。”大乔揶揄了一声,但同时似乎又对小乔有些艳羡:“不过你这样确实也不错,周瑜一生也只有你这一位妻子。虽然英年……算了,我现在告诉你,你若是帮我,只需应付一下家仇而已。可若是不帮我,那将要应对的,则是国难,孰轻孰重,你心中自有分辨。”
    “姐姐真是说笑了,如今孙策威震江东,又有周郎倾心辅佐。虽这一年国力疲敝,却正是休养生息、广纳人才之际……”
    “若是我说,孙策今年就要身亡,那你们还如何休养生息?!”看着已经完全沉迷在对男人的崇拜和对整个江东集团荣耀下的小乔,大乔心中突然多出一番气闷——那种幸福和执着的表情,不正是这个乱世女子梦寐以求的吗?可自己为什么那般厌恶,难道说……是嫉妒?
    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外人看来那个勇烈开朗、面容姿美的孙策,在自己的心中,不过是一个满脑子封建思想的陌生人而已。自己想要的,可绝不是在后院当中跟曹操的女儿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孙策会死?!”小乔又一声惊呼,惊醒了略微有些失神的大乔。面对小乔眼中先是不信后又是怀疑的眼神,大乔慢慢而坚定地点了点头。
    “两位夫人,可是有事儿?……”周泰撩开车帘,对着一脸花容失色的小乔和冷凝清幽的大乔问道。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目标,汝南
    “你以为焦仲卿死了,孙策迎献帝的阴谋就不会败露了吗?”待周泰带着一丝不相信的警惕眼神,最后又巡视一番,看到车厢内的确没有什么异状才把叮嘱两位快要到庐江之后,大乔才又轻声细语说出这句话。
    “不会,我回到吴县之后,天下各地不知为何就有了孙策要北上迎接献帝风言。”小乔摇头,对于这个计划的失败,她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没有帮助上自己的心上人。
    “这就是了,这应该是靖安曹故意将这个消息放出来震喝孙策的。”大乔点点头,然后眼望虚空,将自己脑中的思绪一点点拨开:“曹操用计,虚虚实实,他得知你们的计划后,先如此震喝使其不敢轻举妄动,然后又下嫁女儿,悉心安抚。可你觉得,曹操就真的这样放过孙策了吗?”
    “难道不是吗?如今孙将军与曹公可是翁婿。况且,北方还有马超为患,两家若是争斗,岂不让马家趁虚而入?”小乔觉得大乔实在有些杞人忧天了,便摆出了更现实的例子:“前两天,我已经听闻,曹公又遣钦差刘婉入吴县,除了加封孙将军为讨逆将军、吴侯之外,还再次替曹公之子曹彰求娶孙贲之女,如此两方通婚又委以重任。姐姐缘何还认为曹公会对孙将军有加害之意?”
    “假若你这有这点智慧,那北上迎献帝的计划失败也在情理之中了。”大乔讥讽一句,看着小乔张嘴欲辩,却伸手一阻,淡然说道:“你且勿恼,我与你说得是实情。若你是曹操,你愿真心与一个野心勃勃、还想杀了自己的人结为盟友?这样不听号令的盟友,留着能放心吗?”
    大乔的话深抵人心,小乔脸上的激愤之色不由随之陷入深思。可大乔仍旧浅笑,又开口道:“孙策的确已经有威胁中原的实力,可曹操却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甚至,曹操铲平孙策,也只需三年时间,用得着如此拉拢厚封吗?”
    “姐姐的意思是,曹操在故意转移马家的注意力,同时,再暗布一棋,杀掉孙将军,进而挥军南下江东?!”大乔红润的脸上再无一丝血色,这样的消息,对于她这个对政局只是浅尝辄止的女儿家来说,实在太耸人听闻了一些。
    “挥军南下是不可能的,但让孙家短时间内没有对经荆州动手的能力却是极有可能的。毕竟,将来的大汉的战略方向,全在荆州。那个地方,无论对于马家、曹氏、孙氏来说,都是必争之地。说得荆州者得天下,丝毫不为过。”看着小乔不太理解的眼神,大乔知道自己说得有些多了。最后一转口道:“焦仲卿虽死,但他留下的那条密线却没有断。此番你帮我摆脱周泰之后,我便告诉你,曹操会用怎样的手段对付孙策,如何?”
    小乔思虑片刻,最后点了点头。这样的选择……她根本没有选择。
    “还有,你在汝南那里,已经渗入了一些探子了吧?”大乔回头,突然很神秘地说道:“你若想日后让周瑜对你宠爱有加,最好这次再帮我联络到马超。”
    “马超?!”小乔万分不解,对于大乔知道她手下有密探之事,已不震惊。但对于大乔突然一下扯到马超却感到万般奇怪:“雍王马超,怎么会在汝南?!”
    “可他这两天的确会到汝南,事实上,如今他已经身在阳翟了……”大乔一笑,忍不住有握紧了手中的银簪。
    小乔敏锐地发现了大乔这个不经意动作,眼中迷离的色彩更加惊愕:“你,你的心上人,竟然是雍王马超?!你,你们相隔千里,从未有过见面,甚至连书信都不方便往来,怎么会?……”
    “我们的确相隔千里,但你可能不相信,我们千年之后……可以说,在一个简陋的屋子里朝夕相处三年有余。”大乔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突然说出这句话,自顾自苦笑了一声后,恢复了平静:“你只想知道,这个忙,你到底帮不帮?”
    “姐姐既然连马超的行程都能得知,为何偏偏还要假我之手?”
    “因为我不想让他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