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新马超-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董卓现在越来越妄自尊大、独揽朝政,自己革命事业刚起步,暂时还不能跟董卓撕破脸皮。
而假如不跟董卓撕破脸皮的话,那自己千辛万苦——好吧,动脑子想阴谋诡计也是很辛苦的伐——打下来的新平郡,以及游楚愿拱手相让的北地郡,就根本不能划入他马家的地盘儿范围内。
这也马超很苦恼,他思来想去,也唯有当初那笑眯眯蹲坐在一旁,对自己攻打新平郡不吭不响的贾狐狸,可能就料到了有这么一天。
于是,马超马不停蹄,奔回了扶风郡,要找贾诩那只狐狸讨个办法。
星夜奔驰了两天三夜,马超算是迈进了扶风郡郡守的大门。当下也不休息,直奔贾诩的房间而去。
贾诩的居所就在官邸附近,原本是一所废弃的民宅,宅院很小,是传统的一堂二内格局,门与窗子上的朱红彩早已剥落,变成了灰黑色。
绕过一道竹篷的屏风,马超走进内室,在贾诩面前坐下。一股霉味从身下蒲草席里升起,钻进他的鼻子。看贾诩一副安之若素的表情,衣冠整洁,严合礼法地跪坐在对面,马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平日里这老狐狸总是一副处尊养优的官僚模样,却没想到他室内竟然布置得如此简陋。
入门之后,马超也不吭声。而贾诩也不说话,仍是闭目养神。
这一来,马超就有些跟贾狐狸杠上的意思,便瞪着一双眼睛看着贾诩,看看这个家伙到底能忍多久。
“新平郡又落入马家之手,西凉马家的威势更进一层”看到马超那副不瞪死自己誓不罢休的样子,贾诩终究有些忍不住了,伏身施了一礼:“恭喜少主了。”
“甭给某来这一套,贾狐狸,某又没有亏待于汝,汝住这么寒酸干甚,干甚?”马超此时已经有些不管那两郡之事了,反而对贾诩的生活起居有些气愤:“马家如今又不缺钱,某给汝的俸禄又是最高的,汝如此这般,知道的还好,不知道,还以为我们马家虐待属下呢!”
听得马超这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话语,贾诩的眼前有些跳:“少主体恤属下,老夫感激莫名。然老夫生平没享过什么福,如此这般,已是极好不过了。”
“这不行,看来没个女人操持,汝都混成了什么样儿?”马超气愤大喊,脸色却是正气凛然。
贾诩何许人也,焉能不知马超的小心思?无非就是想找个女人绑住自己罢了。不过,这些对贾诩来说,实在有些多此一举了。自己本身早就立志在马家效劳,又岂会因家居小事儿而变节?
不过,对于马超如此笼络自己,贾狐狸心中还是蛮高兴的。见马超居然还当着自己的面耍小聪明,不禁出口说道:“少主,某的家室不打紧,然少主今年已经十五,这婚姻之事,却是该提上日程了。”
“什么?十五岁就娶亲?有没有搞错?”马超出口就回绝了,但转念一想,可不,在古代,这十五岁结婚,还真不是大事儿。
果然,贾诩听马超如此一说,便微微笑了一下:“少主,恕老夫直言,少主您英明神武,智勇兼备。征羌族、取扶风、平新平,那样是一位十五岁少年能做出的事儿?如今不说西凉,就说那长安朝廷之上,又有几人敢将少主与一般少年相提并论?”
马超听得有理,但他毕竟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人士,对贾诩的话,仍旧有些难以接受。
看到马超还有一丝顾虑,贾诩又加了一把火:“西凉马家乃名门大户,名将之后。而少主此时也打下了一片基业,这婚姻大事,自然便要提上日程。若是联姻和睦,甚至可助马家更进一层!”
“那如汝所言,某应当娶谁家女子?”马超这下不敢再轻佻了,因为他此时才发现,这诸侯家子弟的婚姻,的确也是政治的一个侧面。而以他的年纪,也确实该尽早为此时谋划了。
说实话,马超心中已有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如今赖在扶风郡还没有走的那汉末大儒蔡邕的女儿:蔡琰。
虽说蔡琰此时年纪小了一些,但知情达理,气质芳华,模样也含苞待放,若是过得几年,定然是一位倾国倾城、风华绝代的气质女。而且,还不要说,人家极富才情,过目不忘,得如此贤内助,自然举案齐眉,夫妻恩爱。
更何况,彼此双方的初吻,可是都提前交给了对方,这要是天予不取,是要遭报应的啊!
思想至此,马超眼前竟渐渐浮现出那蔡琰娇俏的模样了,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而老狐狸看到马超如此,无奈叹了一口气:“蔡邕之女的确是上上人选,若少主不是割据一方的雄主,而是士族之人,那娶了蔡琰倒也无妨。可”
“可是什么?”马超这下有些慌张了,要知道,他想娶蔡琰,也不光是男欢女爱。其中的思量,也是有一番考虑的。
蔡琰是蔡邕之女,而蔡邕在士族当中算得上是独步士林的领头人物。汉末群雄并起,士族影响力之大不可估量。远的例子不说,就说袁绍、袁术这两兄弟,若不是靠着自家“四世五公”的名望,何以割据冀州、豫州,并成为讨董联盟的领军人物?而之后的曹操,本身就有士族背景,刘备、孙家这两股势力,若不是一步步由武人走向了士人化,何以割疆裂土称王道孤?
若想尽早进入汉末士族的眼界,娶了蔡邕的女儿,莫不是最快捷的方式。不仅得到了心中所爱,还能对势力有所帮助,岂不美哉?
可听贾诩这老狐狸的说法,似乎根本不是那回事儿啊!
“老狐狸,那你说说,某倒是要娶何人为好?”马超气极,一个男人,纵然再冷静,在涉及到自己心中所爱之时,总不会心平气和。
而贾诩却是以为马超年轻气盛,还不懂政治博弈。不过,如此他也没有退让,静静开口说道:
“韩遂之女!”
“什么?要我娶那个飞机场?!”
第一百二十一章 萧墙之祸?
“蔡邕虽为士族名儒,与他联姻倒也能博得一些虚名,日后对少主的基业,也有所助益。然此时,并未到那个时候。”
马超静静听着贾诩的解释,也知晓贾诩早已知汉末士族之威能影响。可他现在这样说,难道是说马家的势力太过弱小,还没到要考虑这些的时候吗?
如今西凉马家在马超的经营下,目前已有扶风、新平、北地三郡,且和东羌部落交好,若是论全势力,则可起兵十万,威震西凉。可贾诩居然说马家根本还未到那个时候,明显是嫌马家的势力还不足以进入士族的眼界范围。
“韩遂之女,虽然不是什么士族大阀,但韩遂乃铁羌盟盟主,雍州一地,也以韩遂马首是瞻。若是少主能娶得韩遂之女,与韩遂联姻,则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控雍凉二州,从此便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贾诩淡淡将此番话说出,心中也难免有一番起伏。不仅端起茶盅,缀饮了一口茶。
“为什么,为什么汝要让某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控雍凉二州?”马超心中一凛,隐约之间,似乎明白了贾诩的意图。
“因为,不久之后,长安必乱,届时马家若无自保的势力,就会成为可悲的牺牲品!”贾诩再度喝了一口茶,平稳了一下情绪之后,才渐渐说道:“董卓边塞武人,妄图以武人的意志操纵整个朝廷,当真可笑至极。前期与士人合作,还算是强权有为。但如今董卓目光短浅,尽失争霸天下之心,其灭亡之机,便也不会太晚了。”
马超神色一惊:果然,贾诩是看破了董卓会灭亡的结局,由此才会迫切希望马家有抗衡董卓手下虎狼之士的实力。
这只老狐狸,太不简单了。
自己只是因为预知历史趋势,才得知董卓会在两年的一天,被王允骗去皇宫受禅,随后便让“干爹杀手”吕布给一方天画戟给结果了性命。可贾诩竟然只从董卓的心态转变,就预料到董卓会身死权灭的结局,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为了试探贾诩是否真的神机妙算,马超故意问道:“讨董联盟已然解散、关东诸侯相互倾轧不已。而唯一的讨董名将孙坚也与袁术一起攻打豫州,再无讨伐董卓的意向。如此说来,董卓当高枕无忧矣,何来灭亡之说?”
贾诩定定看着马超,眼神当中有一种说不明的意味,看得马超也有些神情惴惴,最后无奈摊了摊手说道:“好吧,某也觉得董卓像是秋后的蚂蚱,但某却不知,贾先生为何会断定董卓必死?”
“哼,萧墙之祸,岂能如防堤?”贾诩收回了目光,但样子还是有些心有不甘,看马超丝毫没解释的意思后,便继续说道:“火烧洛阳,不仅烧掉了士族最后的希望,也烧掉了董卓的气数!”
马超知道,贾诩说得这件事,是前些日子,孙坚攻陷之前,董卓迁都时的暴行。
史载董卓迁都长安、火烧洛阳的情况是:车驾西迁,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物,死者不可胜计;悉驱徒其余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留屯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
火烧洛阳,把洛阳变成废墟。对于董卓来说,可能是董卓觉得宁肯自己守不住洛阳也不能留给关东群雄,但从关东群雄的力量来看,他们是打不过董卓的,自然无法攻陷洛阳。董卓这么做,既背了残暴的罪名又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而且,在宦官被尽诛之后,京师洛阳的“富室”应多是士人之家,董卓诛杀“富室”其实就是对朝廷的士人势力从根本上的打击;不顾百姓死活,迁洛阳之民于长安,是彻底断绝朝中士人势力谋反的根基;这是董卓对士人集团的报复措施之一。
而董卓的这一做法,犹嫌不够表明自己与士人集团决裂的态度,还杀了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族以报复袁绍的起兵讨伐。
如此一来,董卓前期所有的努力,全都化为了乌有。原先武人士族化的趋势,一下又变成了武人羌胡化的做法,使得士族中人对董卓是恨之入骨。
一个人受骗之后,容易走向相反的方面,对于长期在边关受“弱肉强食”思想影响的董卓来说更是如此。他的转变,是因为他发觉自己上了士人的当,那些士人,将自己的一片心意当成了狼心狗肺!
董卓作为地方武人专擅朝政,在东汉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前期董卓因此也如履薄冰,虽然拥有强兵但仍然对士人百般讨好,象解除东汉末年对士人的“党锢之祸”,启用士人担任朝廷重臣等措施无一不是对士人妥协的表现。
但士人根本不买他的账,他们不能接受武人专政的现实,因此对董卓的武人专政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袁绍策划的士人群雄起兵讨董卓即是其中的一个尖锐表现。
之后发觉受骗的董卓,于是决意摧毁朝廷士人反对他的根基,同时对朝廷士人勾结外兵反对他的统治进行报复。他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残暴弱智,不如说是无能志短。
士人之所以强于武人,并不是说士人的势力就是强过武人的势力。而是因为士人有坚定的政治思想以及不断为之奋斗的决心。从内在来说,士人有绵绵不断的气节和意念;从外在说,士人又有盘根错节的关系以及逐渐掌握起的武装力量。
而董卓的覆灭,显然没有死在武装起义上面。而贾诩断定的萧墙之祸,就是说董卓可能会死于长安朝廷内部士人的阴谋。
董卓绝了所有士人的政治理念,这一做法,不仅没有使得士人对董卓的报复停止,反而陷入更加激烈的矛盾当中。只不过,这种矛盾,是隐藏在风平浪静之下的。
思想至此,马超已经完全明白了贾诩的意思。而贾诩结合自己的分析推测,就为马超安排好了今后的方向。甚至,还拿马超的婚姻作为了最快捷的发展手段
“老狐狸啊,幸亏汝不是某的敌人,若如此,某定然死于汝之手。”马超叹了一口气,对于贾诩的才能,算是彻底心服口服了:“不过,纵然如此,某也不必娶下韩英吧?汝可知,韩遂与马家,目前可是生死之敌。”
“生死之敌?哼,世间万物万事,莫不以‘利’当先,韩遂如此心机深沉之人,此时怎能还会与马家为敌?”贾诩眯了眯眼,甚至有些好笑的说道:“若是某猜得不错,韩遂此次前来,说不定已经准备好嫁妆!”
“不会吧?韩遂能会这么做?”马超心里很打鼓,可同时他也知道,从贾诩口中说出话,可要比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准多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这些,某会考虑的。”马超叹了一口气,只觉这次来找贾诩,实在有些不该来。不过,尽早知晓这些,自己心中也早些有准备。而贾诩的意思,恐怕也是如此。
不过,贾诩即便再聪明,也料想不到还有两年的时间,董卓才会进棺材。若是自己在两年内完全占据凉州,控兵十万,有了与董卓抗衡的实力。届时,纵然韩遂未除,也不见得非用联姻的方式来保障马家的利益。
所以,谈话到此,又回到了原点:“贾狐狸,现在某已经攻下了新平郡,并且”
贾诩并不知道马超与游楚的赌约之事,也因此,贾诩才会提到与韩遂联姻的策略。而待马超说出自己同时也拿到了北地郡之后,贾诩的眼睛就又眯了起来:“新平、北地两郡与东羌部落毗邻,少主如今一举拿下此二郡,基本上便实现了大方针当中‘与羌为善’的初步目标。若然如此发展下去,恐也不用掣肘于董卓。”
“然父亲的职责仅是镇抚一方,却未有节制一方的权利。如今拿下了新平、北地两郡,恐怕也是为董卓做嫁衣裳,如此结果,并不是某想要看到的,由此,某才星夜赶回扶风。请汝这只老狐狸来给拿个主意。”说道这里,马超心中总算轻松了一些。至少,听贾诩的意思,也不是非要娶韩英不可的。
马超对韩英,其实是并没有任何反感的。事实上,马超对于那位英姿飒爽且有大漠娇蛮的美女也是挺上心的。不过,这位崇尚那啥自由恋爱的穿越者,对于贾诩的那种政治包办婚姻,还有些不适应而已。所以,此时又想到自己可能错过了那位美女,心里竟又有一丝丝的失落。
“男人啊男人,纵然是在沙场上浴血如沐、视死如归的虎将,也是难逃这儿女情事”马超在心中暗暗鄙视了一下自己,同时竖起耳朵,听取贾诩的解答来转移这方面的臆想。
“董卓目前丝毫无进取之意,一心只想永享荣华,对于既得的权势,更是不愿放手。由此,他对雍凉二州的态度,已然与当初不同,不可能坐视马家抑或是韩遂独大,定然会想方设法挑起两家的纷争。”贾诩皱了皱眉,仔细想了想之后,才再度说道:“新平、北地两郡之事,应暂且不欲让董卓知晓,马家只可在暗中操纵。待日后韩遂取得其他郡县后,或许可令董卓给予主公权力”
“不行,汝也知晓,某的一些政策权益,非是光明正大推行不可。若是暗中操纵,还不若没有这两郡!”马超也皱了皱那好看的眉毛,对于贾诩的这个建议,他是万分不能答应的。
贾诩终于认真凝重了一次,站起身来,在那简陋的小屋里来回踱步,似乎在想着什么办法。而马超也第一次开始绝望了:贾诩是人,他不是神。当初自己没有同贾诩沟通好,导致现在如此,不是贾诩的错。而是他自己这个领导的责任。
假如说马超之前没有听贾诩说董卓之事,那暗中操纵新平、北地两郡,也是不错的选择。贾诩之所以未在马超郡之时提出反对意见,恐怕也就是打得这个主意。而现在,马超欲迫使董卓给予马家光明正大节制这两郡的权力,实在有些强贾诩所难了。
“少主若是想如此这般,非是不可能。但若是用此计,则可能导致马家提前进入那些汉末群雄的眼光内,对马家的暗中发展有些不妙。”贾诩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最终还是安静的做了回去,等待着马超的选择。
“无妨,现在已经不是闷声发大财的时机了。马家毕竟地处凉州这荒芜之所,众诸侯纵然知晓马家,亦不会对马家动手。董卓虽然忌惮,但如先生所言,董卓日后比遭横祸,某等只要小心应对,也不见得便遭了董卓的算计。”马超实在对贾诩太过崇拜了,这样的困境,居然还能想出法子?实在不愧老狐狸的绰号!
“何况,马家只在雍凉二州有名,对于马家的发展也极为不利。”马超思考一下之后,继续说道:“名望这个东西,马家也该拾掇起来了。莫要忘了,这汉朝天下,毕竟是士人为主流,而名望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于马家的发展,却也不可估量!”
“然,少主所言有理。”贾诩点了点头,不禁也对这少年的胸襟气魄折服,缓缓说道:“如此,少主可即刻与东羌部落联系,摆出一副大举进攻汉地的姿态。而某也会暗中令人编造童谣,煊赫马家声势,蛊惑人心。随后便即刻再,与少主讨下这个实实在在的差使!”
马超闻言,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稍一思索之后,便在心中直呼“高,实在是高!”
第一,羌人大举进攻汉地,绝对会令已经开始贪图安逸的董卓震怒。因为董卓绝对不希望看到自家的后花园不稳,而同时,董卓这个时候采取的又是龟缩防线、按兵不动的策略。自然不会抽兵对凉州用兵。更何况,关东讨董联盟虽然解散,但在董卓眼中,那些关东士人大阀,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羌胡之乱,不过是疥癣之患而已。
第二,编造童谣,煊赫马家声势这一条。更是给了董卓错误的选择,由不得董卓不屈服一下。
古时候童谣是非常重要的。古时候没有报纸,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更没有互联网,因此古时候的舆论传播主要都通过这些小屁孩唱的童谣来实现。古时候的童谣都含有很丰富的政治内容,这是因为有许多别有用心的人会到街头巷尾把这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童谣教给小孩,以此制造舆论力量。而舆论力量又是什么?说浅了,那是造谣生势;说重了,那便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如此再加上贾诩的一番入朝驳斥,暗中活动,那前有后花园动乱,非马家不能解;后又有民心所向,非马家不能当。如此这般,马超不信董卓这个屠夫能识破此等大计,即便识破,也只能狠心跳下去,再想办法秋后算账!
“老狐狸,这董卓可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二百五,若是他真的不顾凉州动乱以及民心所向,执意要派人来接收新平郡,那某等又该如何?”马超后来又想了想,董卓这货能将大汉都城都一把火给烧了,那再做点蠢到家的事儿,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听到这个后,贾诩却是没有回答,而是满含深意的笑了。
马超一愣,随即也笑了:来就来嘛,反正羌胡已经叛乱,来的是那些不上道儿的傻鸟,咱就给半路劫杀了,算在羌人头上;若来的是历史有名的能人,咱就给劫了。反正咱绑架名士的爱好已经声名在外,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嘛
第一百二十三章 军事改革要领
计策已定,马超便星夜召庞德、丑哥、马岱等人撤军回扶风,给董卓留下一个“俺马家只是打工仔,不占朝廷一丝便宜”的好姿态。
而暗中,马超悄悄给了分散在扶风、新平、北地三郡的暗影一项任务,那就是蛊惑人心。无论是什么铁牛入海,捞出来腹部有字;还是浇筑铜人,样貌极像马超;抑或是干脆吹牛不上税、买通那些占卜之士给马家身上笼光环神马的,都同时动手,力争弄得人心浮动,心向马家便好。
同时,贾诩也暗中大动手脚,利用那些受过马家恩惠的孩童口中,将什么“羌胡乱、凉州哀,风平二十年、伏波定后人”的歌谣传了出去。原本,这些童谣当中也听不出什么政治倾向,可随着东羌部落陈兵北地、新平两郡的态势,一下让有些人猜出了这童谣的寓意:
东羌部落又要大举进攻凉州,这不是正好应对了童谣的前两句吗?而后两句,定然是能平定凉州之乱的偈语,风平二十年,说的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安抚蛮夷二十年的功绩,而后一句,明显是指伏波将军的后人,也能平定羌胡之乱的意思嘛!
由此一来,扶风、新平、北地三郡的百姓都将眼光放在了西凉马家身上,蓦然发现,这支大军到来之后,的确是秋毫无犯,保境安民。尤其是马家的大公子,还深入羌胡腹地、为大汉边塞的安定立下过汗马功劳。
这下,拥护马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仅在凉州地区广为传唱,甚至都飘过长安朝廷,直达冀州、兖州、豫州、东吴等地区。马家的威势,一下展露在了众人的面前。四方诸侯,也纷纷将目光放到了西凉马家身上。
而这个时候,贾诩已经在前往长安的路上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护卫他的西凉铁骑当中,除了正规的西凉健儿之外,还有五十暗影:他们此去,是遵照少主的吩咐,在长安扎下眼线,时刻关注朝廷的动态。
大军也在贾诩动身后便回到了扶风,此次出征,西凉铁骑并未有损伤,相反,还带回不下于五千的贼寇。至于物资方面,却是没有多少。一来是这些贼寇本身就没一个铜板,二来是因为新平郡日后就是自己的治下,没必要从新平郡那里捞钱。
此役,马超不仅对兵法韬略有了深刻的认识,更是深深理解了孙子的一句话: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这句话,马超之前本来只是有所感悟,但此时看到孟达那副如死了亲爹一般的脸色,他的心也不禁在哀嚎:他娘的,这哪里是在打仗,分明就是在烧钱啊!
之前,马腾手里有点小钱儿、后来马超又赚了不少钱,最后,加上扶风郡的存余。马超丝毫没有操过军费的心。可现在,只是一万西凉铁骑的出击,而且还是速战速决,几乎没有损伤的战役,就让孟达有些承受不住了。
此时,马超痛定思痛,只要这段时日平静之后,自己一定要先将兵工厂的作业停下来,先弄几款拳头产品,来带动马家经济增长不可。
不过,总的来说,这场战役,仍旧是辉煌的、伟大的,尤其可以说,是很及时的!
俘虏整编之后,战斗力得到了检验,士气获得了极大的鼓舞,从此更加坚定了这些俘虏誓死为马家卖命的想法。
其实对于军事改革,在马超的臆想中这个问题似乎不算很为难,在马超前世那个时代的无数革命前辈早已作出了光辉榜样,经过若干学术家的整理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首先军队的成员必须为劳苦大众为主体,然后领导者对这些士兵进行深入浅出的思想教育,同时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让所有的军队成员享受一定的物质成果,最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引导启发,比如控诉地主老财、忆苦思甜等等实用价值极高的节目,其间宣传机构必须一直保持高强度的运转,穿插在各种环节之中。
如果这样干下来的话,那么军队的凝聚力基本上就会达到一个恒古未有的高度。据马超所知,当年确实有几支军队成功的被塑造成这个样子,除了战斗力极为坚韧之外,军纪也好得离谱,从后世的无数例子来看,军人们对纪律认识已经达到了人体本能的程度,很多人宁愿死亡也不愿意侵占老百姓一针一线,如果说就军队模式来比较的话,岳家军和他们比起来几乎就可以算是土匪了。
不过马超却发现自己好像没这个本事,首先思想教育就搞不过来,他没那么大本事创造一个先进的思想体系,目前只能开战一系列的简单洗脑活动,让这些穷哈哈的士兵知道,是马家给了他们土地,给了他们房子,给了他们媳妇,给了他们钱财。离开了马家军,你们这些大头兵,就会成为乱世诸侯乱战的牺牲品,别说是财产,就连小命儿都保不住。幸好,这些大头兵也都没什么文化,加之马超的洗脑内容也正确。所以,这伙子人都马家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至于说什么朝廷,他们眼中可没这根儿筋。
其次重新分配也不现实,毕竟,此时的马家,本身就是地主阶级。若是说打倒地主老财,那第一要干掉的,就是拥有马家兵工厂、马氏农场、马氏牧场的马家。这说什么也是不行的!想来想去,马超的新政,也就是将那些无主之田分给士兵,到底汉末的诸侯军也不比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战斗力还没那么强悍。
不过,最后一点,宣传造势活动,一定要轰轰烈烈搞起来。这个,马超还是很有自信的,也是觉得很必要的。
所以,这段闲得无事的马超,又整出了一些勋章,要在授功台上,给这场战役的优秀士兵一个荣耀!
如此这般之后,马超再带着他们去抢劫、去绑架,他们才不会有一丝疑问。甚至,就算是马超要兴兵造反,这些人也会极力相应拥护!
因为,有奶就是娘,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嘛。
第一百二十四章 授勋及经济战争
站在那临时搭建的木台之上,这次底下那些俘虏士兵不再是战战兢兢的德行,隐隐约约之间俱是一幅神色激动的模样。
无他,只因少主今日召开的是授功典礼。
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前世的颓废小技术员马超竟然没有一丝慌张。不紧不慢地掏出了一块圆饼状的勋章牌——这专门让锻造屋打造的,正面刻着“马家精英”这四个浑厚的汉字。
“萧天,此役孤身深入敌内,机巧善干,骗得候选出击并里应外合打开三面城门,为此次战役立下大功,特连升两级,入军事培训管培训,结业后,即刻出任亲卫什长一职。并赐予铜制‘马家精英’勋章一枚,同级什长,均要施礼为敬!”马超朗朗的声音响起,最后慷慨说道:“萧天,上台授勋!”
马超话音刚落,恍惚如在梦中的萧天激动地哆嗦着,慌乱走上台去。马超上前扶住萧天还有些摇摇欲坠的身形,为萧天正了正衣衫,郑重把“马家精英”的青铜勋章别在萧天胸前。
看着那个威猛机警的汉子在帅得不像话的马超面前腼腆的模样,让在场的士兵都有点好笑的感觉,不过,随即一股失落的情愫便由心底产生:由少主亲自授勋,此等荣耀,为何不属于自己?
萧天不知所措茫然承受着。马超拉着萧天转身正对台下,庄重的向萧天敬了一个军礼。
可此时这位在敌军当中应对有余的萧天却发了慌,激动地浑身乱颤,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后在马超眼神儿的示意下,才激动万分的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