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新马超-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会儿,马家军已经带来十五个暗影的尸体,马超和魏延上前一看,只见每个暗影都是被人一招毙命,手法干净利落,而致命伤也根本不是弯刀利刃。马超微皱额头,慢慢揉了揉太阳穴之后,对整个事件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推测。
    很显然,这次的刺杀,不是专门针对自己的。甚至,那些真正的刺客,也是突然之间才发现自己身份的。隐藏在醉东方当中的真正刺客,在暗杀掉暗中保护马超的暗影之后,已经布下了专门的刺杀活动。可看到杨修放了鸣镝箭之后,已觉事情不可违,才让这七个跟他们有某种联系的匈奴炮灰去当了替罪羊。
    当然,还有很大的可能,是那些刺客知道凭马超的武艺,不可能殒身在这次准备就不充分的暗杀当中,所以才临时改变策略,趁乱逃之夭夭。不过,还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这伙刺杀的领头人要么跟马超有深仇大恨,要么就是对马超的首级渴望非常——从刚才高窗之后透露出的杀意,马超感觉的到,那个人两者兼而有之。并且,他的心思还缜密冷静非常,武艺也绝对在二流高手之上。
    那样的一个人,还跟匈奴有说不清的联系马超微微摇了摇头,他的印象当中,没有这号人物。
    “回县衙正厅,先商议一下我来此的正事。”马超阴沉下令,摧马之前,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小声向魏延说道:“四处寻找一番,捡回刚才射我的那支弩箭。我有预感,那支弩箭可以告诉我很多事实。”
    “诺。”魏延已经没有多少勇气开口了,之前他还上书请战,认为马超将他这样的一员大将圈在河东一郡有些大材小用。可就在马超微服亲临之时,却偏偏遭遇了暗杀,实在算失职到了极点。
    还未进县衙,三四为书佐小吏便已经上前对魏延行礼。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马超虽然提出不要声张,但魏延却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下令提前宵禁,并且令人快马回县衙通知这些书佐笔吏彻查那家醉东方酒肆。
    那些小吏不认识马超,只是向魏延汇报道:“将军,卑职已经查看了编户齐民手册,这醉东方酒肆在我们马家攻陷河东之前便已开张在此。掌柜登记名为李卫,在当地一直是本分生意人”
    靠着谍报成功崛起的马家,在对付对方间谍方面,自然也有独特的一套手法。马超就采用了西汉的编户齐民方法,加以改进之后应用到了马家治下。这种严厉的户籍管制制度,要求无论民户还是士族军户都必须在当地郡府登记造册,并且经常复查。由此便使得其他诸侯极难再安插新的间谍进来,因为一个在当地户籍上没有注册的陌生人很快就会被发现,从而可以最大可能杜绝外来势力的间谍活动。
    不过,听到这醉东方酒肆掌柜很早就在此开张营业,那便只能证明两个问题:一个是这掌柜很早之前就已经潜伏在河东郡;另一个可能,就是说外来潜入的那伙刺客首领有着很大的能量,入河东之后,不仅很快隐藏了身份,还迅速收买了醉东方的掌柜。
    目前看来,第一种可能性还比较大一些。但无论哪种可能,马超都感觉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针对马家的阴谋。
    这些刚梳理清楚,一名马家军已然拿着一物上前交给魏延。魏延面色凝重交给马超之后,果然看到了预料当中的反应。马超细细摩挲了一遍那枚弩箭,笃定说道:“果然是这种弩箭。”
    那枚弩箭与马家元戎连弩的弩箭差不多,三棱型的箭头乌黑幽亮,显然淬了剧毒。而更有让人上心的是,它的箭长,是一尺五寸
    李驰当初在河东郡遭受伏击之时,便是被这种一尺五寸长的弩箭打得全军覆灭。而如今袁氏覆灭之际,这种弩箭又在河东郡出现,其中谜云便越发浓厚了。而且,这一次还不知为何跟匈奴人扯上了关系,更使得所有事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韩浩当初被神秘人救走,一直未曾露面?”马超将那支弩箭细细收好,冥冥之中他感觉,这支弩箭,日后还会有用武之地。虽然他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但那种感觉偏是十分强烈。
    “袁绍战败后,似乎已经投降了曹操。”杨修开口,他知马超为何会突然询问突然询问韩浩此人。因为整个冀州战场上,除了韩浩为河东太守时用过这种弩箭之外,再无这种弩箭的音讯。
    “战败后?”马超不得不大胆设想,他发现一旦所有事扯上曹操,都会有另一个人的影子,令他头疼不已:“究竟是何时?”
    “官渡之战时。”
    “官渡大战之前,还是大战之后?”马超进一步追问,这个时候,任何细节都不会忽略:“这很重要,关系到我来河东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关系到整个冀州战场上。”
    “卑职即刻调查。”看出事件的重要性,杨修慎重应下。
    第
    马超入河东遭遇伏击,只是河东这处酝酿的风暴暂时苗头初现,而冀州那处大漩涡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彻底陷入了你死我活的争斗当中。
    整个风暴漩涡的阵眼,毫无意外是文定城。如今马家和曹氏两支大军终于在图穷匕见之后,暴露出了他们所有的战略目的。两家都在不自觉当中改变了正面厮杀的战法,默契不记过程般渐渐向着文定城汇聚而去。
    若是深追,最先改变战法的还是曹军。在马家军连战连克的强大压力下,于禁麾下的蒋济成功挑动了马家军十万异族暴乱。此番马家四十万大军由马家嫡系精兵、动员郡兵、羌族、匈奴骑兵和外族雇佣兵混杂组成,后期更是增加了袁氏和曹氏降兵,兵团构成相当杂乱。
    蒋济瞅准这一点,只需四五百人乔装装扮成匈奴迅骑劫掠一处村庄之后。立时让那些从不知军令为何物的匈奴迅骑纷纷效仿,三万匈奴迅骑随即由马家正义之师化为噬人野兽,他们阵阵怪叫伴随着雷鸣般的蹄声隆隆而来,所过之处,黑烟袅袅、村庄焚毁,即将长成的庄稼惨遭践踏,正在劳作的百姓惨遭屠杀。
    无数善良的大汉子民在匈奴蛮夷的铁蹄下呻吟,可怜而又善良的大汉子民们,原以为连马家军和曹军都不再来祸害他们,今年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变起骤尔、祸起东墙,一夜之间,又杀出了这群凶残的豺狼。
    犯下累累兽行的匈奴迅骑全然不觉的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在北方草原的时候,他们就是这么干的,不但劫掠羌族、鲜卑人的部落,有时候也会南下劫掠汉人的村落和城镇。
    在野蛮而又愚昧的匈奴人眼中,人类跟自然界的野兽没什么区别,强大的吞并掉弱小的部落,抢夺女人和财物,杀死壮丁,就跟自然界的弱肉强食一样,天经地义!从来就没有人觉的狼吃羊有什么不对——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不过,打破他们这一逻辑,是一向惫懒无害的法正和庞德的大刀。在事件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庞德便下令追杀处理所有胆敢劫掠汉民的匈奴迅骑。而法正则摆下宴席,在那些匈奴头目前来诉冤的时候,一举将那些不服马家军令的头目尽数斩杀。那个温润惫懒的少年,在那场宴会之上,在鲜血淋淋的场景之下,始终没有露出半分激愤的神情,从始至终和风细雨向那些匈奴头目解释马家军令。
    匈奴就是那样的民族,他们信奉人与自然的法则,更崇尚强者,在冀州大地上,他们只有三万兵力,根本不是马家军的对手。而在法正舌灿莲花的勾勒当中,他们也明白,假如此时背叛马家,那他们北方草原以及部落当中的老幼妇孺将会得到怎样的报复。
    曹操不可能给匈奴人一个承诺,而马家可以。所以,权衡利弊之后的匈奴人,当即顺应了他们的内心,选择了追随强者。
    之后,法正的反击开始了。他在此之前便绵里藏针、持续不断散播着曹军缺粮的信息,平定匈奴之乱后,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罗列着甚至是造谣着曹军兵粮即将告罄的消息。而这种无耻而又防不胜防的手段,很快逼得曹军不得不加大供应兵士的饭食,使得曹军高层完全陷入焦头烂额的境地。无论毛玠、任峻还是主管大局的荀彧,都在这些时日愁眉不展,焦虑仿若热锅上的蚂蚁。
    法正和蒋济不分先后的用计,结束了两家正面厮杀的战局。事实上,对于此点,马超也早有预料,他知道正面厮杀这种方式,不可能在马家和曹氏之间存在很久。事实上,也不可能在大汉任何诸侯的战役当中上演。
    打仗是双方士兵排成整齐的方阵互相攻击么?
    错,那不是打仗,那是打架!只有罗马人才那么干。
    我们是聪明的中国人,我们认为,打仗是一种全方位的、立体化的、艺术性的东西,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人文各个方面。就算只说在战场军事,我们还有三十六计,还有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十六字游击战法,还有远远的用弩弓射完转身就走的骚扰,还有火攻、水攻、绝粮、坚壁清野种种手段。
    聪明的中国人,从来不用那种低智商的手段。马家和曹氏之所以刚开始采用正面接触的厮杀,完全就跟两个人打架前,先碰一下拳试试对方的力量一个意思。所以,马超在入河东之前,便已经提前将手中的所有策士全都派去了各军各部。
    果然,两家接下来的战役完全陷入了不同的风格,他们遇山绝水相逼、遇谷埋伏伺服、遇水更是不用多说,假如不会冲毁良田,决堤放水更是常事。此外,即便是正面战场上,他们也将冲杀演绎到了一种极致。无论是兵种的配合,还是布阵的方式,甚至是投入部队的先后顺序层次,都将整个战役打出了史无前例的巅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兵力虽然众多——马家有四十万大军,曹军受降袁绍不少兵马后,也有二十五万余大军——但两家一直都打得相当克制,在马超看来,他们一次次精妙算计和巧妙布局之下,最大只能击溃五、七千敌军,实在有些白瞎他们的智慧了。
    烽火狼烟、遍地战场之下,一场战役之下,躺下双方最多五千尸体,已经是破天荒大战了: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两家领导人都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才是最基本的资源。在这个战场上浪费完,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曹操只想看到,他们有没有机会染指幽州。而马超需要的,就是撑到自己完全占领幽州——当然,这两个混不吝的家伙,彼此都还背后藏了一手,在暗处都准备好了刀子——所以,冀州战场上,不需要太多无辜的性命葬送在那里。
    真不值当。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马家和曹操两家的例外,就只体现在一个地方:文定城。
    城头上的太史慈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赵云和田豫带着刘和北上幽州之后,夏侯渊的大军第二天就赶了过来——他这次,带来了五万大军!
    第一天的攻城,夏侯渊就几乎把城突破了,刘晔既为军师又当霹雳车指挥官。铺天盖地的石块和箭雨犹如漫天黑云一般铺盖了整个文定小城。太史慈拼死抗击,带着马家轻骑突纵几次,捣毁二十架霹雳车才守住了城池。那一天,文定城上放出去了几十万支箭,整个文定城门外就是一片血的海洋,层层叠叠的尸体看得荀攸那个见惯血雨的名谋都有些眼晕。
    双方这样的攻击整整三天,随着马家外援大军的到来,太史慈的压力才小了一些。最危急的时候,荀攸甚至都制定了焚毁文定城在幽州边界与曹军打游击战的计划。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曹军的弩箭
    太史慈记得很清楚的一次攻城,是在夏侯渊第三日的全力猛攻上。
    那一天,夏侯渊已经不再是那个迅疾千里的神速将军,而完全变成了一个疯魔。他红着眼睛,亲自上阵擂鼓助威。气怒之下,还会纵马带着执法队奔骤在战场前线,来去如风,用铁血无情的手段,将手下的兵士全都送上文定城那座绞肉机器面前。
    一个时辰过去之后,双方便已经都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城头上与城下都躺着无数的尸体,血与火涂满了整个文定城。而夏侯渊仍旧没有半分放弃的意思,在前一轮攻城勇士溃退下来之后,他又轮换了一批精力充沛的预备队继续进攻,而太史慈的部队已经达到了极限,士兵们完全凭借着求生的本能在作战。
    马家军意志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当意志的顶峰过去,又经历了三天三夜不休不眠的煎熬。取而代之的就是**和意志的相继崩溃,假若这种煎熬一直撑至心理和生理的极限,可以想象,文定城中马家军的末日也就要到了。
    有的马家军一边面对敌人挥舞着长矛一边倒了下去,再也没能爬起来;有的士兵则已经连弩机也无法扳动,保持着射击的姿势就这么被冲上来的敌人砍掉了脑袋。文定城的大门已经被曹军突破,而马家军军的意志和生命,还有那火红色的旗帜也差不多燃烧一空了。
    看起来,文定城的失守,已经不可逆转。
    又是一排箭飞过来,数十名马家军士兵哀嚎着倒在太史慈的身边。两侧的弩手立刻向前跨进一步,对着飞箭的方向一起射击。这些精锐的马家军弩士还在尽自己最后的责任,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曹军要付出极大的伤亡,才能够冲上文定城来。
    “将军,快突围吧,这是最后的机会!”
    目前在太史慈手下担任副将的李驰,此时脸上都留着血,头盔也不知道掉去了哪里,他一边拿着盾牌挡着曹军的流矢,一边回头叫道。
    几十名卫兵结成一道人墙挡在城垛口,让曹军暂时无法过来。
    而太史慈死死用双戟撑住身体,可以说这个时候他完全就是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身体较劲。这三天之内,他不眠不休带着马家轻骑来回突纵了不下十次,有一次还差点被夏侯渊的虎豹骑彻底围杀在阵中。
    看似浑身无伤的他,早已被夏侯渊长枪破袭一击下受了内伤。只不过,他的骄傲不允许他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让自己兵士看到主将已经快要不行了。
    当听到李驰那句话的时候,太史慈当时陡然升起的念头,就是怒斥李驰然后激励兵士挺下去!而太史慈也确实正准备那样做,只不过,他在开口之时,猛然看到了李驰盾牌上那些与前日不太一样的箭支,出口的话就变成了:“李驰!你……你不觉得这些箭支很是蹊跷?”
    李驰的眼光当即涣散了一瞬,他的思想在那时没有跟上太史慈的节奏。只不过当他真的注意到那已经深深刺入盾牌上的箭支上之后,他才惊愕大叫道:“这,这是?!”
    靠近太史慈身侧,躲入太史慈亲卫的保护当中。李驰才有那么半分的时间来释放他的震惊,他费力将一直箭拔出来,不可思议地说道:“这是马家床弩上所用的弩箭!”
    那支弩箭长二尺五寸,硬木为杆,雁翎为簇。这样的规格,与马家攻城床弩所用的弩箭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恍然之间,两人也同时回想到,不知何时,敌人在城下已经可以和城上的他们相互对射了!
    要知道,文定城上已经装备了可以射程在二百外的摧山弩。文定城虽不高,但敌军要是想将弓箭射上来,怎么也需要二百三十步以外的距离——之前两人以为是战况激烈,突破而来的敌军射来了弩箭,可现在看来,敌人已经在开始用弩箭来压制文定城的守城优势,并掩护他们顺利抢夺文定城了!
    猛然发觉如此巨大的军事转变,太史慈和李驰的大脑都“轰”的一下炸了起来。虽然马超已经提过马家弓弩、战骑之利很快不会成为马家军的心理倚仗。
    但这个转变来得如此迅速,而且还是在最不该出现的时机出现,这是在让太史慈和李驰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荀攸弯着腰跑过来,满脸尘土,手里攥着太史慈的帅印。他把帅印塞到太史慈手里,甚至冒着一定的生命危险,暗中搀扶了太史慈一把。
    “将军!我们该准备巷战了!”
    荀攸的这一声厉叫立时让太史慈恢复了神智和指挥官应有的责任,他在荀攸的努力下,艰难地看了战场一眼。荀攸这位参军已经聚集了三千到四千左右的马家军,组成一个突进阵型开始向着城下旋转而去。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断还有马家军军加入。当这个突进阵抵达城楼口的时候,已经积累了将近六千人的规模。理所当然的,曹军的注意力也逐渐集中到这里。
    太史慈明显知道荀攸在有意间在他神智有些不清的情况下,替他做出了一个很正确的决断。当即太史慈感激地看了荀攸一眼,随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开声嘶吼道:“突破下去,隐蔽于街巷当中作战!马家军威武,荣誉所在,我等死而无怨!”
    “荣誉所在,死而无怨!”拼杀当中的马家军,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仍旧记住了身为马家军军人的荣耀。在他们的主将需要他们付出生命的时候,他们没有半分犹豫为什么!
    李驰当时也反应过来,扶住太史慈想退回城中死战至最后一刻。但太史慈却在迈步同时,将手中的弩箭交给荀攸道:“荀先生,我们马家兵弩战骑纵横无敌的神话要结束了”
    而荀攸接过那箭簇淡淡看了一眼,随后便丢掷在一旁道:“我们马家军从来不是靠这些走到了今天,这些腰引弩的弩箭,也从来不是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
    “腰引弩?”荀攸的这个名词,一下将太史慈和李驰从理解误区当中解救了出来。
    荀攸的语气,说不沉重,是不可能的。但这份沉重当中,他仍旧保留了他对战场上犀利的判断:“不过,一直到现在,曹军在文定城才祭出这等法宝。至少可以判断出,其一,曹军对文定城志在必得;其二,便是曹军的这些装备远不及我们马家军充盈。其三,也是最可怕的一点……”
    “是什么?”
    “真正主持这样一次疯狂不顾猛攻的人,不是那个擂鼓的夏侯渊。他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在一个人面前明志表决!”
    “荀先生是说?”太史慈猛然也醒悟过来,夏侯渊这三天的表现,的确有些不太正常。迫切想要破城的夏侯渊,竟然没有亲自参与一次攻城——这样的表现,与他从不低头的骄傲不是相符的。
    唯一的可能,便是他背后那人,严令不许他亲自出战。而那个人可以让夏侯渊言听计从的人,只有一个!
    “假如我猜得不错的话,对面中军大帐当中,坐着的应当就是曹氏的当家人,曹操!”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曹军营啸!
    就在荀攸和太史慈相谈之间,一名太史慈身旁的士兵忽然惨叫一声,一支飞箭射穿了他的咽喉,然后整个人就这么倒了下去。太史慈看着部下的尸体,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地闪过,将他委靡不振的身体一下子点燃。
    仿佛一下被精神灌满全身,太史慈挣扎着来到城垛之前,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突然那样做,只是在得知了对面是曹操那个人之后,他觉得他更不能就这样失败:“冲啊,一定要冲下去!”
    太史慈尽自己的全力大吼道,他这声嘶哑而激昂的吼声一下带来了奇妙的反应。没人回应他,但在这样巨大的喧哗声中,在每个人都在厮杀当中,他的声音仿佛一下刺激到了每个马家军心底最深处的血气。
    他就像是被巨大的漩涡席卷着的一朵耀眼浪花,虽然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他跃身嘶吼突然闪现出来的那种将魂光辉,令整个突进军阵当中完全凭借着求生的**与本能冲杀着的马家军在恍然当中感受到了一道光刺破天幕:没有人理解太史慈为什么会突然大吼了这么一句,但这一句当中的不甘、坚持和无悔的情感,却让他们如太史慈一般,被精神灌满了身体。
    城门只是刚刚被突破,所以赶来冲击城楼的曹军绝对数量并不多。当荀攸当机立断要转入巷战的时候,突围部队正面的对阵的曹军其实只有四千余人。加上地势上处于下风,所以,仿佛就是在太史慈一声大吼之下,那些马家军便爆发出了无以伦比的士气,居然一往无前地就杀出了一条血路,顺利突破到了城墙脚下。
    太史慈嘶吼完这一句,忍不住眺望了一眼对面的曹军。已经陷入曹军的包围当中,太史慈的统御之心,很容易让他感觉地到,成群的赭色逐渐鏖集一处,将一团白色卷在了中间,而后者则被侵蚀得越来越小
    得益于太史慈的坚守,他自然受到了更多的关照。就在他回首的那一瞬,他耳际已经听到了尖锐的破空声,一支劲力十足的弩箭正直冲着他奔袭而来。而余光尽出,太史慈似乎可以看到夏侯渊那张完全释放了愤怒和即将欢呼的脸。
    “咄!”
    弩箭刺破盾牌的闷响猛然响起,太史慈看到李驰擎着他原先那张破盾飞身跳到了自己身前。弩箭强大的冲力在接触到盾牌之后,直接穿破盾牌外的那张铁皮,随后将铁皮后的硬木炸裂开来。可纵然如此,巨大的力量仍旧没有被遏制,李驰擎盾的右臂那里响起一声清亮的骨骼音,飞在半空的身体,被带着朝太史慈狠狠撞去!
    荀攸这个平时指点江山的文士,在那一刹那也被激出了血性。这个平时连胡须断了都会好好收藏起来的士族名士,看到眼前如此震惊的一幕,浑然不知之下,竟然抢过了太史慈那些亲卫的脚步,提前赶到太史慈身后,在太史慈即将倒地之前当了两人的肉垫!
    “嘭”的一声,
    荀攸发誓,他这辈子从未遭受过这样的撞击。并且,在巨大的疼痛传来之时,他下定决定,以后他就安分守己当自己的谋士,打死不去再去做这些将军要做的壮举。
    然而,就在荀攸还没有呼痛之时,太史慈身边仅存了几位亲卫便发出了怪异的大喊。那种大喊声中有一种荀攸说不出的惊讶,就仿佛大白天见了鬼一样,说不出的诡异非常。而更诡异的是,荀攸感觉躺在他身上的李驰和太史慈竟在这声惊讶大声后弹跳了起来,四只眼睛死死盯向了对面的曹营。
    荀攸当时真佩服这些武将神奇的意志和难以理解的钢铁之躯,不过,这一动作之后,他对对面曹营发生的情况也更加糊涂了。从他这个角度仰望,他正好可以看到太史慈的面部反应:他眉毛先是高挑,继而僵在了那里,整个人都呆住了。他看到的事情,似乎比眼前的喧嚣战局还要揪心。
    这种表情,荀攸在很多武将脸上都看到过。而且,他还知道,太史慈下一刻就要询问于他。果然,太史慈连头都没有回,更没有感谢荀攸舍身甘为肉垫的恩情,而是直接开口道:“荀先生,你看这是何故?”
    “我,我看不到……”
    太史慈这才看到荀攸正四仰八叉倒在地上,也明白了刚才自己倒地时为何会感觉那么有弹性了。不过,他和李驰的身体,都已经不能让他们再扶起荀攸,唯有说了一句:“先生速速起来一看。”
    “我腰闪了,胸口也疼……”
    荀攸从未想到,自己会在这样酷烈的战场上,说出这番话。但幸好,太史慈那些还有一些力气的亲兵及时架起了荀攸,而荀攸看到对面曹军的情景,完全也是眉头一挑,继而僵在了那里,整个人也完全呆住了。最后,他深深呼了一口气,放身体的疼痛将自己完全刺醒之后,才断然开口道:“天助马家,全力反攻!快!这是营啸,曹营已经内乱了,这绝不是曹操能导演出来的骗局!”
    眼下,对面整个曹营突然乱成了一锅粥。人喊声,马嘶声,哭叫声,哀号声,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人临死时的惨呼声,响成一片,乱成一团。
    居高临下可以清楚的看到,数不清的乱兵挥动着兵器,向着同样装束的军队杀去,不停的有人倒下去。三天来一直军容严整肃杀的曹营整个时候毫无征兆陷入混乱,既离奇又喧躁滔天,四方营门被乱兵冲击开去,无数奔逃疯狂的曹兵,纷乱如蚂蚁炸窝。
    太史慈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在这样的时刻,他完全没有质疑荀攸的结论。而且,他也不需要知道曹营为何会突然扎炸营。他只是在听到荀攸这一建议后,轻声对身边的亲卫说了一句话:“就按荀先生的话去办,下令全力反击”
    接着,巨大的晕眩感袭来,一直被强大意志支持的身体在陡然落下心中巨石之后,无尽的疲惫趁虚而入,狠狠通过他的所有神经传递到身体各处,使得他立时晕厥进入强制休息调整当中。
    而继续望着曹营之外的荀攸,看着那些已经精疲力竭的守城兵士,对李驰悠悠说了一句话:“别去追击了,再战斗下去,我们的兵士都会累死在战场之上那里,应该是我们的援军到了,他们会给我们解释曹军突然炸营的原因,更会追击曹军至不死不休。”
    李驰忍痛将自己的眼光放得更远一些,他果然看到,混乱的曹营之后的地平线上,不知何时竟然浮起了一抹淡淡的黑线,依稀之间,那条黑线正在缓缓蠕动~~随后,漫天的烟尘滚滚而起,模糊当中可以看到,烟尘当中,那道淡淡蠕动的黑线轰然绽裂,化作无数骑兵,马头攒动、弯刀霍霍,万马奔腾。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暗影出动
    荀攸的推测是正确的,曹操的确就在文定城前的军营当中。
    与马超一样,曹操这次也是暗中隐藏了自己的行踪——这两位冀州目前最重要的人物,他们都希望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用他们的位置改变,来改变整个战场的局势。
    相比起前方夏侯渊兵士在战线上的艰苦,曹营的中军尚算平静。这里位于文定城前两里的一处丘陵上,外围依势共有三重围障,皆是粗木大钉,把中军帐围在正中。前线战况吃紧,这里的卫戍部队也被抽调了许多,所以比平时要冷清不少。唯有营盘之间的通道,信使络绎不绝,将前线的每一点动态都及时汇报过来。
    当太阳移到天顶之时,通道上的信使终于变少了。这说明前线局势趋于稳定,即使还未见胜利,至少已不再恶化。中军营内的卫兵们情绪也稍微放松了些,开始议论纷纷。
    “你说这会儿咋就安静了呢?”一名在中营外围辕门看守的年轻卫兵对自己的同伴说。他的同伴是个老兵,哈哈一笑:“前头打了一上午仗了,就是铁人也受不了。中午太热,两边都得歇歇。”
    年轻卫兵庆幸地看了一眼那边,喃喃道:“幸亏我是负责守卫中营,不然肯定活不下来”老兵深有感触:“我投军十几年了,当初一起的兄弟,如今十不存一。记得那年跟吕布在濮阳打,可比现在惨烈多了。甭管你带上去几个伍,一下工夫就全没了,两边的兵死得比流水都快”
    两个人正说着,看到另外一名士兵走了过来。他面相很陌生,兵服上沾满了泥土,右臂还有一大片血迹。“什么人?”年轻卫兵警惕地喊道,同时抬起长矛。那士兵勉强抬起右臂,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