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新马超-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主莫忧,成大事,首要就是能做到处变不惊,心渊如海,似少主这般,忧虑万千,却苦无头绪,徒增忧虑,又有何用?”看到马超神“色”,贾诩焉能不知马超忧虑?立时便沉声厉“色”,向马超大喝道。
    而马超吃得这一喝,脑中竟蓦然清明起来:是啊,自己穿越过来,的确感到历史风云变化莫测,自己来回折腾心力“交”瘁,可恰如贾诩所说,如此那般,又有何用?
    “超拜谢诩先生教诲,是超太过焦躁了。”马超思绪清明后,诚挚对着贾诩鞠了一躬。
    “嗯,孺子可教。”贾诩又轻呷了一口茶,向着马超问道:“不知某离去这十几日,扶风郡又发生了何事,令少主如此焦虑不堪?”
    马超听得贾诩问起,只觉心中立马又了主心骨,一股脑儿将李堪、程银进犯扶风郡,以及自己对这幕后的猜想与贾诩说了,此外,还有俘获那“女”子是韩遂之“女”,用计留华佗、阎行行刺、扶风郡善后等事儿,全都给贾诩说了。至于说自己还想改造铁铺子,发展菜园子以及令丑哥四处绑架人才之事,马超暂且没提,一来这个是自己最后的底牌,二来这三件事儿跟今天的议题无关。
    “哦?却不想,诩一去长安诡秘纷杂,原来扶风郡中也是这般风起云涌,少主病体之身,犹可定计击败贼兵,并逃得阎行刺杀大难,真乃天佑马家,天佑大汉啊!”贾诩捋着自己那山羊胡,眼中“精”光熠熠,口里由衷说道。
    门‘都进不了吧?浮夸,说不定老狐狸真会把自己给卖了。
    “少主不过弱冠之年,能想出那般计策已然可嘉。然少主还未纵观全局,莫要忘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贾诩看到马超是由衷尊敬自己,只是有些言语孟“浪”后,倒也对马超有些佩服。
    莫要忘了,马超今年不过十五岁,自古明君,有此气度和进退的,又有几人?
    “请先生明示。”孟达对贾狐狸也是深深忌惮并佩服的,他想了一下马超的计策之后,扪心自问,自己当时在场,说不定还不如马超做得如此全面谨慎、环环相扣。
    “仲坚、日谷得基、浑图等首领,以及那些东羌部落,可都是可用之兵,若然他们相助,区区李堪程银,何足道哉?”贾诩笑了一下,那笑容当中,竟然是森森杀机。
    而其他众人一愣,随即心中凛然:若是如贾诩所说,引得羌族前来,那莫说是六七万贼众,就是十万大军,也能留得一半下来!哪里还会向马超一般,只留下不到两万俘虏?
    “先生大才,某等敬佩不已。”马超带头,众人均是向贾诩揖了一礼。
    “然少主所说那杨阜,倒是个人才,为何不见少主将此人降服?”
    阎行、韩英这两人是不可能归降的,所以贾狐狸也不会问,但深知马超爱收拢人才德行的贾诩,又怎能不问这点?
    “莫要说那杨阜,那家伙虽是文士,骨气却是硬得很!”提起杨阜,马超牙根儿就痒痒:这杨阜,在历史上可是跟马超有过很大过节的,而自己穿越过来,原想着一切还未发生,那就急忙避免发生呗,可那杨阜甚至执拗,誓死不降。
    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亲自上演“肉”戏,甚至是编造流言,可那杨阜就是咬死了五个字
    “义山?”贾诩听完马超抱怨,嘿嘿笑了,带着一抹子诡异味道说道:“明日少主随某走一趟,定然要那杨阜拜倒在少主脚下!”
    

第八十五章 西凉良臣杨阜
    历史上杨阜与马超不得不说的故事,是在建安十七年的那个冬天。
    浩风如刀锋掠过脸颊,夜寒胜过冰冻的雪峰,那个冬天,兵败曹操手下两年后的马超率领戎狄卷土重来凉州。
    那个冬天,那个寒风凛冽的严冬里,大雪鹅毛般飘洒,望眼天地白茫茫一片。傲立在冬雪里的西凉铁血儿郎,白衣胜雪,激愤的眼眸带着仇恨的颜色,天地就笼罩在白色的肃穆里,静如即将破晓的黎明。
    风中摇曳的帅旗,猎猎飘扬,帅旗下矗立着决心重拾辉煌的西凉第一猛将。
    那一年冬天,马超的锦袍已被染得斑驳,银枪画出卷卷的旋风,白龙马健蹄如飞,凉州诸郡莫不响应。
    那一年冬天,唯杨阜所在冀城久攻不下。立于城头的杨阜,磕头泣血苦劝韦康抗马超到底。然而,自别驾阎温潜水出城求救不成,为马超所杀后。韦康眼中看到,只有马超手下的西凉健儿手中的刀剑如风,黄土被流淌的鲜血染红,战鼓声震苍穹
    韦康怕了,他开城请降,然马超性格冷冽如冰,厌恶韦康抗击八月有余才最后投降,一气之下杀了凉州刺史及冀城太守韦康。后马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雍凉军事。
    夏侯渊领兵救冀,与马超交战不利,退还。杨阜那时以丧妻为由,逃离冀城,投奔外兄姜叙,哭诉马超之恶行,劝其起兵,与乡人姜隐、赵昂、伊奉、姚琼、孔信、武都李俊、王灵结谋共讨马超,同时暗结梁宽、赵衢、庞恭为内应。
    定计后,于建安十七年九月起兵于卤城,马超得知后大怒,将兵讨伐。
    马超出征时,妻子儿女均在冀城,赵衢、梁宽尽杀其妻、子,马超与杨阜战于卤城,杨阜身中五处创伤仍不退战场,誓死与马超决战到底,最后马超久攻不下,且无路可归,只身奔往张鲁处。
    或许,建安十七年冬天那天的雪,便纷纷扬扬记录了马超与杨阜的仇恨。或许,就是在那一天,马超木立在白茫茫的荒原中,没有人看见他的泪,因为,他的泪瞬间凝固成冰
    所以,此时就算这件事儿还没发生,但马超就隐隐觉得,杨阜不可能是自己的部下。因为在另一个时空当中,两人是杀妻灭门的仇人。
    而即便在这个时空当中,马超虽然俘虏了杨阜,但用尽各种手段,仍未能使杨阜屈服。由此,马超便更相信了宿命这一说法。
    可是,当贾诩说他能够降服杨阜时,马超几乎是带着不可置信的惊和喜的。
    没有其他的原因,只因杨阜是历史上曾打败过马超的牛人!
    杨阜的一生当中的功绩,总结起来,有官渡之战时言绍必败;曾败马超、安定陇右;斥责曹洪、进谏明帝;谏止宫室、以史为鉴;屡以死谏、明帝敬之这五件大事,其中所表现出的智、勇、忠、义、廉、直,即使不能与诸葛亮、相比,也应该和陈群、顾雍、二张等相比,直说了吧,马超认为,西凉人物当中,除了贾诩、姜维这二人外,唯有杨阜最为全面优秀。
    杨阜远见卓识、铁骨铮铮、敢于死谏、勤政廉洁,几乎是一个时代完美的化身。马超自忖,自己若是能得到杨阜的辅佐,那距马家征服雍凉二州,至少会缩短三年时间。
    与贾诩一起走入关押杨阜的房间时,杨阜并未正眼瞧马超或贾诩一眼,那时的他,正在挥笔写些什么。
    纵然马超在心理上对杨阜有些隔阂,但马超敬重杨阜是位人才,所以关押杨阜的不是大狱,而是一间厢房。甚至,马超还吩咐那些看押杨阜的士卒,对于杨阜的要求,只要不是涉及逃跑的,全都尽力满足。也因为,杨阜才能有笔有竹简有闲情逸致在此泼墨。
    时年二十二岁的杨阜,正是崭露头角的年纪。杨阜虽着一身囚装,然他那清绝闪熠的脸庞,亮如星辰的眼睛,冷峭的眉毛和高挺的鼻梁,俱是在告诉马超及贾诩,纵然他杨阜是位囚犯,但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位英俊内敛、气度静雅的囚犯。那一身囚装,似乎不是显示罪囚的枷锁,而是为了升华杨阜气质的神圣披衣!
    行得近前,杨阜仍专心自己的著作,丝毫不未来人所动。马超与贾诩也不打扰杨阜,只低下头来,来看清那竹简上,已经密密麻麻写下了不少字迹:
    羌人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欺零侵害。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此乃汉羌矛盾之源也。
    羌族其人,崇拜武力,以战死为吉利,病死反而不祥。堪耐寒苦,善于山谷游骑作战。非汉人武力可征服之。
    羌人风俗奇异,比如父兄死,后人可续其妻,以故繁衍很快。没有名义上的君长,择强者而奉之。此等风俗,大异汉族,攻之不尽,守则穷匮,如之奈何?
    这些,马超看了七七八八,总算明白了,杨阜被困在扶风当中,居然还在忧心汉羌矛盾,还在苦思解决汉羌矛盾的良方秘药!
    好个杨阜,不愧是西凉第一良臣!困身于此,仍不忘汉羌大事,如此胸襟谋略,焉能不成就一番大事?
    而杨阜写到这里之后,皱了一下他那宽宇的额头,似在思索良策。许久,或是仍无头绪,才从思绪当中挣出,抬头看了一眼来人。
    而当杨阜看到来人之后,杨阜立时神色大变,慌忙起身整理一下囚服之后,躬身拜倒。
    马超一下:这怎么回事儿,莫非是自己的王霸之气突然爆发,适才虎躯一震、再震、狂震,震得杨阜心悦诚服,叩首请降,誓死要辅佐自己建立西凉的新未来?
    早知道自己一出面,杨阜便纳头便拜,那自己当初还磨磨唧唧让马腾、庞德、丑哥这些人想方设法去折磨人家干啥?干啥啊?!
    马超正要开口,打算让杨阜起身:意思意思就行了,只要你忠心辅佐,咱也不是小气之人,日后只要是你想要的,咱就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你!什么吃香喝辣,什么高官厚禄,都不在话下啊
    可是,杨阜一张口,马超的脸立马就黑了,因为他发现,杨阜跟本没鸟自己,他下拜的对象,居然是贾诩那老狐狸!
    “恩师前来,受弟子一拜!房屋恹仄,衣冠不整,还望恩师勿怪弟子失礼”
    

第八十六章 贾狐狸完虐杨阜
    “起来吧,某不过在游历期间,教过汝两年韬略,还称不上你的老师。”贾诩虽然嘴上这样说,身子却是纹丝不动,坦然受了杨阜这一礼。
    杨阜见贾诩如此,心下更是惶恐,又见贾诩是同一锦衣少年一同前来,心中竟有些不祥的预感:“恩师莫不是也来劝阜投诚的?若如此,阜宁死不从!”
    杨阜并不认识马超,一来是在战场上之时,马超在城墙上指挥郡兵防守,两人即便有过一面之缘,但杨阜也想不到马超的身份;二来是杨阜被俘期间,马超心中膈应,虽然让马腾、庞德、丑哥、韩枫等人均来劝诱过杨阜,但马超却并未亲自前来。
    但此时贾诩从容进得这个房间,那些侍卫又对贾诩及那锦衣少年极为恭敬,杨阜眼光何等毒辣,一眼就猜出了贾诩来此的原因。
    “劝汝投诚?呵呵,诩游历多年,也曾指导过不少天资聪颖的士子,但如汝这般妄自尊大、异想天开的徒弟,还是第一次遇到。自此之后,莫要再向他人说起汝曾从学于某,免得他人认为某有眼无珠!”贾诩拂然作色,起身就要离去。
    马超看着贾诩假惺惺的表演,虽然心中好笑,但对贾诩的威望及评价,却是又高了几分:这老狐狸,居然还学子遍天下,若他的徒弟都是如杨阜这般的青年才俊,那一统天下也指日可待啊!
    贾诩转身欲走,马超也一幅悻悻的模样跟着,唯独杨阜慌了神儿,赶忙抱住贾诩的大腿,口中连连告罪说道:“恩师勿恼,徒儿知错,徒儿知错”
    在古代,讲究这天地君亲师五常,这老师的地位,可比现代社会高太多了。尤其是授业恩师,那更是高到没边儿了,基本上就跟那徒弟的亲爹一般。所以,杨阜此时的表现,虽说有些肉麻,但也在情理之中。
    看到杨阜这般作态后,马超心中不禁喟叹一声:杨阜啊,你这要是还能逃出贾狐狸的手掌心,那你也就不是他徒弟、而是他爹了!
    不过,这贾狐狸不按套路出牌啊!靠老师身份来压人家,简直就跟游戏当中靠顶级装备完虐敌人一般,丝毫没有技术含量嘛而自己要是早知道他跟杨阜还有这么一层关系,那之前还先瞎折腾个什么劲儿啊?
    “某先前见汝在那纸上还写着汉羌之策,嗯,如此这般身陷囹圄却不失大志,勤勉好思,算得上是心智坚毅之辈,若不是如此,某定然与你割了师徒情分。”打一棒子,再给一个甜枣,贾狐狸这手儿,玩得儿实在漂亮。
    “恩师教导的是,然汉羌之间,积怨已深,仇兵连年不解,实属我大汉心腹之患。恩师在此,还望教阜”杨阜之前本就陷在这个无解命题当中,听到贾诩说到这些,自然躬身请教。
    “汝也知晓,为师毕生的心愿,就是看到汉羌一统,和睦共荣。汝所书问题,为师自然也有解决之道。然为师今日要告诉汝的是,空想误国,躬身力作方可兴邦。似汝这般思虑万千却不为一事,焉能想出解决之道?”
    马超愣愣看着贾狐狸:这老货啰里吧嗦说这么多废话到底是啥意思?
    不仅马超如此认为,就连杨阜也是一脸迷茫,抬了抬头,恭声问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恩师学谋似海,正当躬身力作;阜学识鄙陋,茫然无绪,即便想为,却有心无力也。”
    “今日恰逢高人在此,徒儿何弃美玉而问砖石?”贾诩似笑非笑看着马超,一幅坐岸观火的神情。
    而马超心中同时也一动,不禁佩服贾诩的手段:先是敲山震虎,打消了杨阜的傲气;再怀柔之策,又给了杨阜希望;最后让自己华丽丽出场,这短短几句话之间,竟用了三个计策,真是人老成精!
    而之后,马超也知道这是戏肉来了。贾诩不道明自己身份,明显是让自己先忽悠了杨阜,最后再由贾诩说明自己已经是西凉马家的军师,那老师都是军师了,你这学问不如人家、长相也不人家的家伙,还等什么?还不磕头就拜、誓死效忠?
    老狐狸啊老狐狸,你真是卖了人家杨阜,还让人家杨阜帮你数钱得亏你不是我的敌人,你要是我敌人,恐怕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而杨阜看得马超年轻,心中不禁有些疑惑,然而恩师亲口说出的话,又岂会有假?于是,杨阜不得以,向马超作了一揖,恭敬说道:“还请小先生教阜。”
    其实,对于汉羌之间的问题,马超心中早有腹稿——不要忘了,这厮当初可是给西凉马家定过大战略的!——贾诩来了之后,马超更是将心中的所想与贾诩交流了一番,两人最终确定了对羌族的解决方针。
    由此,马超便也还了一礼,装作牛气哄哄的样子说道:“诚如义山所言,汉羌之仇怨,已积百年,若想汉羌和睦,也非一日之功,然万物有源,寻根探底,终有律也。解决之道,正是在律之间也。”
    挠了挠头,马超感觉,跟这些知识分子对话,真他娘费劲,赶紧转入正题继续说道:“汉羌矛盾之源,便是世人生硬划出了汉人和羌人的界限。若以天下为一家,无论羌胡还是蛮夷,奉大汉为主者,皆是大汉之子民,无分亲疏贵贱。皆可有耕种的田地,放牧的草场,织布的桑蚕,劳作的活计,贩卖的商贸,甚至,也可入朝入郡为官。使得这些人少有人养,老有所依,男子有立世的骄傲,女子有温馨的家庭。如此这般,焉又有汉羌之怨?”
    “先生大才,此语旷世之论,阜闻所未闻!”马超这一开口,立时就惊倒了杨阜,其实这也难怪,在古代,谁又提出过“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个一思想论点?
    “先生虽道出汉羌矛盾之源,然汉羌之间,现已经连年刀兵不解,先生又以何策,才能使得汉羌一家?”杨阜细细思索了马超的话后,立时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不过,马超既然已经把根源说出来,那解决之术,自然也不在话下。
    “诩先生满腹韬略,某得益于诩先生指导,加以鄙人的揣摩推论,最后,我二人均认为,做到以下三点,便可令汉羌一家。”马超也瞅了一眼贾诩,心想:这花花轿子大家抬,既然贾诩给了自己那么大的一个架子,自己又岂能不识趣、不去再抬一下贾诩?
    而贾诩那老狐狸听到马超如此说道,不禁给马超露出一个“孺子可教、后生可畏”的眼神,唯独被蒙在鼓里的杨阜,只觉这一老一小先生俱是大才,他这辈子能得到两人的指点,虽死无憾矣!
    

第八十七章 咦?我的杯杯呢
    “敢问小先生,是那三点?”杨阜躬身请教,这次,端得要比之前那次情真意切多了。
    “汉羌仇怨,已成沉疴。若要汉羌一心,首要便是对羌族示之以威。”话说得有些多,马超便吩咐亲卫去“弄”几杯水过来:看来,劝“诱”一个良才,不仅需要魅力、能力、时间和耐心,更是要需要好多口水
    “先生之前不是还说不分汉羌,何以此时又说要对羌族示之以威?”杨阜看到这锦衣少年竟然可以指使那些亲卫,心中便对马超的身份起了怀疑。然而,此时这锦衣少年说的良策,又正抓着他的心思,他便也无心问询其他。
    “羌族乃游牧民族,汉族乃耕种民族,两者彼此的关系,就如同狼和羊。在羌族看来,他们久遭汉人侵略,汉人又占据大好良田牧场。而他们却只能生活在边塞荒凉之地,如此,每当羌族粮食短缺之时,劫掠汉地,便成了唯一的选择,就如狼要吃羊一般,天经地义。”‘侍’卫已经将水端了过来,马超喝了一口后,继续说道:“若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军事震慑,使得羌族不敢再冒犯大汉天威,那之后两策俱是空谈,毫无可行‘性’矣。”
    “先生所言极是,汉羌之间,历来纷争不休,但却未有过臣服。若是羌族惧于大汉威势,不敢再踏足汉地一步,那只需从本源上,认可羌族,天下归心,或也是有可能的。”杨阜点了点头,武力震慑羌族,是必要的,而且是目前最急迫的。
    “不错,示之以威,是前提,同时也是保障。昔汉武大帝兵出匈奴,致使匈奴心惊胆丧,遁于漠北,再也不敢兴起吞并汉朝之心,此便是示之以威之功。然武帝虽雄才大略,却穷兵黩武,一味征讨匈奴,却未怀柔以安匈奴,使得匈奴归心,由此使得如今汉朝,仍要面对匈奴的报复。”贾诩听得两人讨论,谈兴也被调起。
    “若无此,那西凉马家的长子马超出兵边塞,一举使得羌族各部战栗,甚至铁羌盟由此分化成东西两羌。此举看来,也算是示之以威了。”杨阜败于马家之手,却也不以为耻,还能客观以马家的功绩来论证,此等“胸”襟,可称广博。
    而马超与贾诩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均有一丝笑意:有“门”儿啊!看来杨阜对马家并无芥蒂仇恨,之所以不降,而是不知马家值不值得投靠
    “示之以威,乃是前提保障,但若是要让羌族归心,融为一统,还需待之以公。”马超趁热打铁,将第二策说了出来,以期尽快说服杨阜。
    “此言何意?”杨阜此时已经被马超的思路吸引,浑然没有自己去想。事实上,只要杨阜此时能静下来心,便也可猜出“待之以公”的意义。
    “汉羌祸端,大抵是羌人不通汉礼,不懂汉律,肆意妄为。而汉人也视羌人为蛮夷,轻则鄙唾,重则欺凌。汉羌祸端之始,莫不是汉人侵了羌人牧场或是巧取豪夺羌人财产妻‘女’,而羌人诉苦无‘门’,报应无端,自是连伙起兵报复。”
    马超这番话倒是实情,说实在的,汉人也不全是受羌人刀兵的可怜鬼,往往是一些大户仗着手中权“私”,侵夺羌人财物,而汉人那些官员尽是想着法儿袒护那些大户。
    大丈夫生于世间,焉能受人欺凌却无动于衷?别说就羌人,就算是只兔子,“逼”急了也咬人。由此,汉羌两族之间,你来我往,仇怨越积越深,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听完这些,杨阜又点了点头,完全认可马超的论断。不说其他,就说他在冀城,也少有接到羌人诉冤之事,即便偶有几起,那些官员也都是想着法儿偏袒汉人。
    “所以,对羌族要在示之以威的基础上,待之以公,宣法纪,权轻重,调‘阴’阳。依时依事,秉公论断。若是后期,还可对羌族宣教化、倡礼仪,羌族之人,只要心向大汉,亦可为官为将。将羌胡当做亲族,予以尊重,不可轻贱欺凌,合汉夷才能睦家邦。”
    “先生此言,甚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而解决之道,有先有后,有张有弛,既不偏袒汉人,又不贬压羌人,端得是良善之策!”杨阜又做了一揖,随后说道:“此礼,乃阜代万千汉羌百姓向先生行礼,还望先生莫要不受?”
    “岂可如此?”马超急忙扶起杨阜,看到杨阜已然心悦诚服,但却还未到那种死心塌地的地步,便乘胜追击:“有此两策,只能是让汉羌和睦。然而此等状况,并非某与诩先生心中良景。”
    “噢?如此这般,先生竟还不满足?”杨阜这下惊诧了,锦衣少年这两策,只要贯彻下去,定然能彻底解决汉羌百年来的仇怨,然而此刻这锦衣少年居然还说这不是他想要的?
    那他到底想要啥?
    “示之以威、待之以公后,却还不能使得雍凉两州的汉羌之民安居乐业。必须还得予之以事。”
    “予之以事?”杨阜诧异,这一条,他真心不懂。
    “神农、大禹之为治,以谷物为立国之本,食物便无穷尽,以货币进行流通,则百姓各取所需。文景之治,休养生息,三十税一,则万民归心,终成武帝之霸业。重农桑而薄徭役,使得汉羌之民均可工不失务,农不失时,士不失养,官不失禄。由此各安其业,各司其职,方才是某等心中之汉羌之美景”
    其实这番话,按照现在翻译就是:睦邻友好,发展经济,打造汉羌两族和谐社会新篇章
    可杨阜这古人哪里有过这等思想,震惊之下,已被这锦衣少年‘胸’中的大愿给折服,再次跪拜在地,口中直呼:“西凉锦马超,真乃神人也!”
    “咦?这杨阜,原来已经猜到我的身份了”马超听得杨阜呼出他的姓名,岂能不佩服杨阜的眼光及聪慧?
    不过,被人一下点破身份,马超也觉得先前装得有些过了,赶紧想以喝水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却不想情急之下,未曾“摸”到那水盅:
    “咦?我的杯杯呢”
    

第八十八章 吓老子一跳!
    “既已猜出少主身份,恐怕也知为师为何会投靠西凉马家了吧?”贾诩一边示意马超赶紧扶起杨阜,一边开口说道。
    “然,少主‘胸’襟宏愿,非凡人所能及也。但求少主再解答一‘惑’,阜愿尽心尽力,供之驱策。”
    “别说是一,就是你让我替你杀人放火,我都肯干啊!‘能得到杨阜这样的人才,马超真心觉得,那杀人放火都不算啥。
    其实,马超现在不过太“激”动了些,从杨阜口中“少主”的转变,可以推断,杨阜其实已经认马超为主了。不过,即便马超意识到这点,他也会替杨阜解“惑”的:让人家杨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加入马家,方是大善。若要是人家心有隔阂,到时候出工不出力,那便反而不美好了
    “当初扶风郡一战,庞将军率一万铁骑狙击程银,而马小将军更是竟绕到了某军阵后。两处伏兵,出其不意使得某‘精’心布下的棋局满盘皆输阜实在想不出,这两处伏兵,究竟是何时埋伏到了某军身后?莫不是扶风郡还有密道小路?”杨阜拱手问道,眼神当中,竟有一丝急迫。
    马超当然能理解杨阜此时的心情,任何一位谋士,都不想自己输得不明不白。而庞德与马岱伏兵之事,也正是马超得意之作,此时能当着贾诩的面前卖“弄”一番,他自然求之不得。
    “义山莫要忘了,决战前三日,扶风郡几番夜间鼓噪求战,而一旦贼军应战,便又掩军退回城中,致使后来西凉铁骑夜间宣战,贼寇均不再理睬。”
    “哦?莫不是那时,庞将军及马将军便虚点火把,麻痹贼兵,趁机埋伏起来?”杨阜也不是傻子,马超说道那里,他哪能还猜不出其中关键。
    “然。出时一万铁骑,回时将火把‘交’由袍泽,便只有五千铁骑了。”马超点头,这一招,可是从董屠夫手里学来的哇
    董卓初入洛阳之时,兵不过三千,董卓恐不能慑服京城各派势力,便听从李儒计策,耍了一个小“花”招,每隔四五天就派兵夜间悄悄潜出城外,次日再严整军容、大摇大摆的重新入城,由此骗得众人以为董卓的兵将不可胜数,于是人人不敢妄动,各怀畏惧之心。
    不过,同样是浑水“摸”鱼,董卓是虚张声势,而马超是密谋布置。两人虽出发点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少主鬼神之谋,防不胜防,阜败得不冤。”得知事情真相后,杨阜对马超的了解,又多了一分:这少主“胸”有大略、脑有急智、手有重兵,身有胆气,端得是值得自己辅佐的明主。
    “义山来某马家,真乃如高祖遇萧何。自此之后,雍凉两州,汉羌万千百姓有福了。”人家都全身心归降了,马超又怎能不说点吉祥话?再说,以杨阜的才能,的确也当得上马超的内务总管。
    杨阜听到马超的褒赞,心下也是欣喜莫名:凉州刺史韦端虽也对自己极为看重,但韦端喜好文书、作赋研诗;其子韦康虽然有才,却用在工笔文墨之上。次子韦诞更是皓首穷经、寻章摘句。此父子三人,若是生在盛世,说不定也能留下一方清名。但在凉州“乱”世,四方贼寇蠢蠢“欲”动,羌族在侧虎视眈眈,更韩遂与马家两雄相争。似韦端父子这般,口上万言“胸”中却无旷世之志,实非自己辅佐之主。
    今日得遇马超少年英主,又探得马超心中大智良策,杨阜心悦诚服,但觉一腔心血、满腹所学有了用武之地。更何况,自此之后也可旦夕在贾诩身旁求教,甚合杨阜心意。
    “义山,此次某前来,一是恳请义山弃暗投明,而另一件事儿,便是要问一下,李堪程银之‘乱’,背后是否有韩遂的影子?而义山乃朝廷之人,为何又会同李堪程银‘混’到了一起?”
    此刻杨阜已然归心,那萦绕在马超心头的困扰也就可解除了:但愿韩遂只是恰逢其会,若是韩遂真有能力探得朝廷动向,那马超就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赶紧找个方法再穿一次吧,汉末人物实在太恐怖了
    “此事的确是韩遂在从中作梗,然而其中具体细节,某却不是甚清楚。只是得知,韩遂以诏安为条件,唬得韦端出兵扶风。”杨阜转变身份后,也想到兹事体大,紧皱眉头,努力思索着当初的情景。
    “无妨,为师只需知道,韩遂派去朝廷的使者,是在他用计驱策李程二人攻略扶风之前,还是之后?”贾诩眯了眯眼睛,似乎也早就想到了这个关键时间点。
    “使者?韩遂何曾派过使者入长安?”杨阜似乎一下被贾诩给‘弄’傻了,想了片刻之后才恍然大悟的说道:“唉,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