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新马超-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袁绍忍不住还愤愤加了一句:“马孟起火烧堳坞之时,可挟持天子;联合羌族大举叩关时,长安已然沦陷,可他又未曾如此。难道诸公以为,马孟起手下的谋士,都是酒囊饭袋尔?!”
    众谋士不语,这个时候,他们谁也不敢反驳袁绍。回首四望之后,蓦然才想到:原来,那位耿直刚硬、屡屡与袁绍争锋相对的田别驾不在这一想法在心中萌发之后,众谋士看向袁绍的眼神,便多了一丝畏惧。
    不过,这点可以说,是袁绍手下的那些谋士,冤枉袁绍了。田丰虽是冀州本地人,但谋略丝毫不亚于冀州第一智囊的沮授。他曾是韩馥属下,因正直不得志。袁绍领冀州后,闻田丰才名,屈尊谦辞聘请,任为别驾;别驾乃是州牧的左膀右臂,由此官职可见,袁绍对田丰非常器重。
    正直之士往往直言犯谏,会让领导很不爽,但历史光留下了袁绍对田丰的气愤,却无人想到,田丰为何能屡屡直言犯谏?也由此,袁绍的宽宏气度最后居然成了刚愎自用。
    至于让田丰出使雍州,更是众人对袁绍的误解。田丰出使雍州,正如曹“操”派郭嘉一般,俱是因为曹袁二人,看出了马家的不凡,派得力手下前去领略汇报,从而制定相应战略的。可惜,曹袁二人,均未想到,马超的厚颜无耻
    袁绍乃当之无愧的一代豪雄,在弹压住这些人心高气傲谋士们的喧嚣后,他最后还梳理一下这些人的观点,发现竟然只是出兵与不出兵的问题。无奈叹了一口气之后,知晓事情还需解决。
    只不过,见田丰不在,他才不禁又开口向沮授道:“公与,汝向来通达,依汝之见,此事某当出兵否?”
    沮授也冀州第一谋士之称,当初在韩馥手下,沮授曾力劝韩馥抗拒袁绍。然韩馥不是雄才大略之人,最后还是将冀州让给了袁绍。而袁绍也有识人之明,不但对沮授既往不咎,更是引为智囊。
    “明公,诸公所言,俱皆有理,然成败之事,一来看天,二来则看是否值得。”沮授鞠了一躬,才慢慢将自己的观点讲出。
    “哦?此话怎讲?”袁绍脑中已经有了那两个鲜明的观点,而迟迟未决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种观点各有利弊,此刻沮授一言,恰好说中袁绍的心事儿。
    “属下以为,长援长安,纵然有利,亦有风险;固守冀州,纵可缓图,却无尺进。明公,此事可为可不为,但看明公如何抉择罢了。”说完这些,沮授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一般,提醒袁绍道:“明公与匈奴,向来仇宿,如今洛阳一地,已非当初授随明公入长安那般容易明公不可不察。”
    沮授这番说,算是将大帐内的所有声音做了总结。所言道理,虽然笼统,却也符合情状,众人纵然有不认可之意,却也无争辩之心。而袁绍听后,最终开口下了决定:“静观其变,若是长安沦陷,也是某等之福音矣!”
    

第五百一十五章 风云涌动 三
    “明公,如此默默无为,恐让世人小觑。”沮授虽然同意袁绍的大方略,但在小细节上,又谏言道:“不若如马家一般,出兵冀州,佯装勤王救驾,纵然只是做戏,却也可让世人晓得主公忠君爱国之意”
    “然!公与所言有理。”袁绍静静思索了片刻,才做出了抉择:“高干!”
    “令你率一万轻骑出兵河内,打出勤王救驾的名头,若河内郡守张杨放尔过去,则见机行事。若张杨不放尔等过去,哼哼汝可明白该如何做?”
    “属下明白。”高干领命而去,身为袁绍外甥的他,岂能不知道袁绍这手儿假道伐虢之计?
    厅内众谋士此时才惊醒过来,纷纷赞贺袁绍。而袁绍信然跪坐在正座上,才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尽显贵族慵懒之风姿。
    可袁绍如此舒坦,却有一人竟涕泪长流。
    平原县衙当中,刘备负手立于台阶之上,仰望着天上的明月。一滴英雄泪,不知何时已滑落在了脸庞。
    “兄长何故如此感伤?”关羽自认为自己不是心细之人,然刘备此刻的情绪,竟让关羽这样一位铁血之人也有了触动。
    刘备喟然长叹,自将张种抚慰山东,求助群雄的事迹说与了关羽、张飞二人——如刘备只是一介平原县县令的身份,还不够格接到朝廷的诏书。
    “哥哥,这,这……”听完刘备声泪俱下的诉说,张飞竟浑身‘激’动起来,其兴奋之意,溢于言表:“如此这不正好?哥哥心中记挂汉室,关东群雄若是再度联盟,则某等三人,又有建功立业之机啊!”
    然心高气傲但腹有智略的关羽此刻却默然无语,开口打灭了张飞不切实际的幻想:“三弟,平原郡不过两千兵马,且各大诸侯早已非比从前,心怀鬼胎。此次张种抚慰山东,恐怕会失望而归。估计也就是因此,兄长才会深夜长叹”
    不错,刘备此时无名无望,在天下群雄当中,更是如一粒微尘般毫不显眼。更可悲的是,如关羽所说,刘备此时手下不过两千兵马,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如此境遇,怎能不让英雄落泪?
    “哥哥,既然如此,那某等就便舍了这县令之职。纵然只有两千兵马,也能杀他个够本儿!”张飞绝不是演义当中那种鲁莽无谋之人,相反,他不仅有勇有谋,更是属于那种大智若愚的人。如同此时,他虽然心绪气愤,却仍能一语说出关键之处。
    本来嘛,人生就是快意恩仇,战死沙场。刘备此时纠结的,不过是不能匡扶汉室罢了,而张飞却直接说出了解决办法,虽然不甚完美,但绝不负英雄之志。这一点,刘备和关羽都不如张飞那种直线条犀利的思维。
    然而刘备似乎没有心情回答张飞,双眼仰望着幽州着天上的星辰,似乎在寻找那暗淡的汉室帝星。
    “兄长,三弟所言,可有决断?”关羽问询刘备,渴望得到刘备确认的回答。
    刘备此时可能已然平复好情绪,深叹一口气说道:“汉室倾颓,诸侯纷‘乱’。此正是某等匡扶社稷之时,某身为汉室宗亲,岂可置身事外?纵然天下不知有备,备亦当粉身碎骨相报!”
    “兄长所言极是,某定当追随左右!”关羽、张飞同时言道,他们追随刘备的原因,不正是因为刘备这份心怀天下的忠义吗?
    不过,随后刘备又是喟叹一句,谨慎说道:“三弟所言,虽合我意,然只是莽夫之举。平原无兵,备准备去公孙大人那里相借几千人马北海孔融、徐州陶谦,也是忠君爱国之人,备借到或借不到,自当戮力为国!”
    关羽与张飞听后,对视一眼,不禁感叹刘备的忠义有谋,对刘备的追随之意,更加坚定。因为,他们为忠义走到一起,便不会半途而废。
    然片刻之后,刘备似乎又想起什么一般,开口向关羽问道:“子龙前些时日来信,说是已借故兄死守孝,离开了公孙帐下。算算时日,子龙也当到平原了吧?”
    “兄长,此时正要向您汇报。”关羽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刘备说道:“子龙又得师命,‘欲’做一件大事。事毕后,便来平原。”
    “子龙忠义,言出必行,某等静待佳音便是。”刘备看完信后,看出连赵云也不知道是何师命后,却仍然点头说道。因为,他自信自己的忠义之心,也信赵云的忠义之为。
    忠义,有时候是无往不利的利器,但有的人,从不将忠义当作一种品德。
    南阳的袁术,从不认为忠义是种武器,相反,更认为那是虚伪的矫作。
    “主公,为何将诏书掷于地上?”杨弘捡起那绢布诏书,擦拭好上面的泥印。仔细看下,原来那泥印竟还是袁术的鞋印……
    “将亡之人,居然还有脸下诏?”袁术坐回胡‘床’懒懒道:“我袁氏乃名‘门’望族,‘春’秋陈国大夫辕涛涂之后,舜之苗裔也。《‘春’秋谶》中有记载,‘代汉者,当涂高’,这个‘涂’正应了孤之名讳,况舜乃土德,孤即土德之后。大汉是火德,五德流转中的火生土,此为朝代更迭之序,可见早有定数,天命所归,如今汉室凋零,某当取而代之,何需受他那黄‘毛’小子诏令?”
    这些图谶预言之术,便是东汉末广为流传的一种学术,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东西,借天象的变化来预测人间的事情。王莽篡汉时,便有谶言云“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后来果然光武帝“荡”平四海,安定天下,使得代表火德的大汉延续至今。所以自光武中兴以降,上至皇家下至百姓无不大力钻研此术。
    况且,袁术要应谶称帝代汉,自然要找一些理论依据。由此,他说出这番话来,实则在杨弘的意料之中。不过,未待杨弘回复,袁术便继续说道:“汉室天下,不过一天大幌子而已。某家身负名望,从来觉得这天下是有德者居之。”
    正这话毕,却见一英姿小将虎步入内。这小将年纪不大,也就十七八岁:眉“毛”、眼睛、鼻子、嘴,还有健康而富有光泽的肤“色”,柔和而又分明的轮廓,无一不是完美无缺,搭配起来更是恰到好处,帅气得无可挑剔。与众不同的是,他的瞳仁是奇异的墨绿“色”,柔和里藏着锋利,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令人目眩神摇。
    袁术见此小将入内,竟会心一笑,开口道:“伯符归来,想必丹阳一郡,已然攻陷?”
    “回禀主公,策正是来汇报此事。仰仗主公虎威,丹阳郡已为主公治下!”孙策跪地抱拳回道,语气之中,金戈铁马之意,“荡”然而出。
    听到孙策果然打下了丹阳郡,袁术颇有风度地举起酒瓢笑道:“伯符,你想要什么只管开口。金银珠宝也好,醇酒美人才好,即便是某心爱之人,某也决不吝惜。只要你对孤忠心不贰,孤保你在这人间乐土享尽荣华富贵。”
    这一点,孙策心中自然不疑。自从父亲孙坚战死、自己率部下归顺了袁术之后。袁术对自己宠耀无边,居处金壁辉煌,里面的诸般装饰用器,竟然和袁术自己用的一模一样!更有美“女”如云,袁术丝毫不吝啬一分!
    这股视金如粪土的豪气,又有几人能做到?
    可是,孙策的眼中,从来都不是这些,而今日归来,他听说了诏书一事儿。隐隐之间,孙策觉得,这是一个契机——一个他彻底摆脱袁术,光复父亲之志的契机!
    

第五百一十六章 风云涌动 四
    “主公,听说汉室派张种抚慰山东,号召诸侯起兵荡平董卓旧部。不知此事,主公如何定议?”孙策面色平静说道,但脸庞却是低下了:孙策并不是善逢场作戏之人,此次欲借题发挥,自然怕袁术看出破绽。
    “辕涛涂裔,代汉涂高。吃穿有厚土,寿春有龙兴”袁术根本没有回答孙策的问话,而是说了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谶语。
    “主公?此童谣,某在归来之时,也曾听街头巷尾之传诵。不知”孙策一愣,开口问道。但眼中,却隐晦地闪出了一抹不屑鄙夷之色:其实这首童谣的意思,孙策焉能不知?甚至,他都可以猜测出来,这首童谣,就是袁术刻意安排泄露出去的。
    “哦?难得伯符也听过这首童谣。”袁术见孙策对这首童谣有兴趣,不禁来了兴致,解释道:“歌谣的意思很简单,前两句是春秋谶语里化过来的,意思就是辕涛涂的后裔要兴起,代汉的当涂高即将出世。这谶语正应了袁某的大名和祖先。至于这后面两句,前面‘吃穿有厚土’,说得是拆开‘袁’字,上面是土,下面是口和衣,正对应土德代汉之火德;最后的‘寿春有龙兴’,就是说寿春此地即将有人作皇帝。四句连起来就是说,汉朝当亡,袁氏当兴,火生土德,袁某乃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
    “善也!如此一来,主公何需听那黄口小儿之诏?”孙策,他知道,袁术虽然待自己不薄,但对于自己的意见,他向来是要反对的。
    果然,在孙策的预料下,袁术诡笑了一声,开口说道:“不然,这诏书,某家还是要听一听的。而出兵,某家也是要出的,不过嘛”
    这一刻,孙策从来没觉得自己这般福如心至,开口说道:“主公莫非是要进攻寿春那龙兴之地?!”
    “不错!知我者,伯符也!”袁术哈哈大笑,年近不惑之年的他,已不复当年名震京都的豪气。此时的袁术,下巴堆满了油脂,再也看不到从前那个以侠气闻名的袁公路的半点影子。
    并且因为近年来奢侈淫荡的生活,袁术原本消瘦的脸变得如蒸熟的饼子一般蓬松肿胀;头发黑亮得不可思议,似乎涂过油或染过一遍似的,那几根稀稀拉拉的胡须也被梳理得整整齐齐;由于酒色严重腐蚀了他的健康,为了防止别人看出来,他就在脸上还敷了厚厚的一层粉,看上去满面红光,只是面部表情但凡稍有变化,就要像下雪似的簌簌掉渣。
    而此时,听孙策说出了自己的心中之想,那脸上的白粉,更是如小雪一般极速降下,惹得仪表非凡的孙策不禁一阵恶心,但还是强忍着没有表现出来。
    “主公,这寿春乃扬州刺史陈瑀治下所在,而长安在南阳之北,领兵进攻寿春,实在南辕北辙,徒增世人笑耳!”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杨弘,此时终于忍不住了,开口向袁术劝谏道。
    “某家替天子勤王,奈何粮草不济,引兵马去扬州借些兵粮,又有何不可?”袁术扭头说道,语气当中,也有一丝不喜。
    孙策自然不管袁术是打得什么主意,只觉自己的志向有望实现,不禁急速开口说道:“主公,若是那扬州刺史陈瑀不念朝廷大义,策愿率部领兵攻伐寿春。只是,那寿春距某家故土也不远,策欲望领兵衣锦还乡,以慰父亲在天之灵”
    “怎么?伯符,莫非某家令你有不满之处?”袁术听完孙策的话语之后,脸色立时变了。那层厚粉,也在烛火的照耀下,显得煞白无比。
    孙策心中一惊,知道自己太过急躁,惹得袁术怀疑了。不过,在他还未想出回复之语时,袁术竟然又说出了一句话:“不过,为人子者,前去告慰父亲之灵,也是人之常情。然而,三军一动,粮草又消耗万千”
    孙策怎么也想不明白袁术这模棱两可之话的意思,然而,当他想到袁术提到的谶语之时那种醉生梦死的渴望神情,孙策立刻明白了袁术的意思,脸上换上一副忍痛的神情,开口说道:“主公,属下身无长物,唯有父亲留下的一方玉玺,愿献给主公,以备主公登基、诏令天下之用!”
    “伯符有此忠心,那区区将士,便赏给伯符了!”袁术听孙策愿将玉玺交出,喜上眉梢,大手一挥,将豪言便直接放了出来。
    那玉玺,乃孙策之父孙坚当年攻陷洛阳之时,从一枯井当中所得。袁术几番想要,却顾忌四世五公的身份,不好夺属下所爱。尤其是,那玉玺还是孙坚留给孙策的遗物。
    可今日,袁术称帝之心昭然若揭,恰逢孙策又起了单飞的心思。两人各怀鬼胎之下,竟然彼此得偿所愿。只是,袁术从未想到,他为了那方石头,却做出了最愚不可及之事:放虎归山!
    当然,此时,孙策只不过还是踏入群雄逐鹿的后备人员。甚至,就连孙策的老部下,对于孙策的所为,都有些不不理解。
    “少主,那玉玺乃是老主公用命换来的,您身为人子,不舍命守护,反而拱手相让这让属下日后有何面目去见老主公哇?!”黄盖丝毫不介意回府便随即出征,可在他看到孙策将玉玺让给袁术之后,还一幅壮志满怀的样子之后,深深为孙坚感到痛心。
    “公覆,一块石头,同整个江东相比,孰轻孰重?父亲之之志,在于那块冷冰冰的石头,还是江东尽插孙家旌旗?”孙策哈哈大笑,豪情当中,透露着一股子自信和令人亲近的好感,而他的这股魅力,一瞬间便燃起那些武将的热血。
    “少主的意思,是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程普是孙坚四老将当中,最有谋智的一人,孙策豪言一出,程普立时便反应了过来。而剩下韩当、祖茂、黄盖、孙静等人,脸上也均露出了喜色,明白了孙策这招金蝉脱壳之计。
    “正是!攻伐寿春,与某何干?”孙策来回走动了几步之后,只觉壮志将酬,气血翻腾。
    “策儿,既如此,那边先去丹阳郡,找你舅父吴景商议。你舅父向来有此心,此去,说不定丹阳便是你开创基业的第一步!”孙静也有谋略,此时见侄儿孙策有了这等雄心,那妙计也突然涌上了心头。
    “叔父所言极是,正当如此!”孙策翻身上马,豪情满怀,看着手下文武,终觉自己找到了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而此时,张种所持的一封封诏书或快或慢、或远或近传到四方诸侯手中,四方诸侯或鄙夷、或震惊、或欣然、或沉痛,纷纷因这封诏书而踌躇满志。
    一封诏书,似乎就要揭开汉末群雄乱舞的序幕。
    

第五百一十七章 弘农险地
    孤零零的山丘上,一面千疮百孔的旗帜斜斜地矗立在顶端,在凌冽的狂风中猎猎作响,旗帜正中那硕大的“李”字已不见了一半,被撕开的大“洞”宛如一张黑“洞”“洞”的大嘴,正肆意地嘲笑着什么。一名士兵跌坐在旗帜之下,一手紧紧地攥着旗帜,头垂在“胸”前,一柄长枪自“胸”口刺入,透体而过,深深地扎在地上,枪杆上的血早已变成了紫黑“色”,他已经死了很久。但却仍是不愿松开那面旗帜。
    环绕着这面旗帜,重重叠叠地倒下了不知有多少的尸体,显然,围绕着这面旗帜,曾经有过一场极其惨烈的厮杀,沿着山坡向下,敌我双方的尸体“交”集在一起,死状千奇百怪,一直延伸到远处,草地早已变成暗红“色”,粗粗看去,在这片方园数里的草甸子止,敌我双方起码伤亡了数千人众。
    绕过长安,一路奔行赶至此处的马超,仔细观看了一番这处战场,悠悠说道:“看来,凉州兵和并州兵的战争已经爆发了。这处险地,想必是并州兵和凉州兵的一次抢夺遭遇战。双方死战约有,最后谁也没有获胜”
    “贤弟,前方五十里,便是牛辅的驻地。此时天‘色’不早,某等便去汇合那牛辅?”郭嘉点头同意了马超的说法,随后,带着一丝微笑说道:“嘉若是猜得不错的话,这牛辅,恐怕是贤弟‘操’纵的傀儡吧?”
    “兄长何以得知?”这句话,马超是变相承认了郭嘉的猜测。不过,他还是想知道,郭嘉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
    “其一,你自扶风出来,只带了五百亲卫,虽说有缩小目标的目的,但对于左右一场如此盛大的战争来说,根本无事无补。依贤弟的‘性’子,必然谋定而后动,备有后手。”
    “其二,贾军师乃贤弟的心腹臂膀,而嘉在扶风,却从未见过一面。由此推测,贾军师定然被贤弟派往了一个万分重要的地方,而目前看来,这万分重要的地方,非陕县莫属。”
    “只凭这两点,兄长未免有些捕风捉影了吧?”马超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道:“还有其三吗?”
    “这其三嘛”郭嘉也笑了笑,‘挺’了片刻,吊足了马超的胃口之后,才继续说道:“秦关一战,杨奉被俘,牛辅逃跑。可秦关的那些凉州兵,却全被贤弟俘虏,这事太过匪夷。嘉猜测,应该是贤弟俘虏了牛辅之后,再故意放出来的吧?只是,这牛辅若是被贤弟擒住,又劝降之后再放出,时间未免有写太过迅速”
    “秦关是法正早就打下来后,在攻伐长安的时候,故意演了一场戏。”马超丝毫不瞒郭嘉,直接将秦关战役的始末原原本本说给了郭嘉。
    “贤弟真可隐忍,居然隐瞒了朝廷乃至整个大汉一月有余,实在闻所未闻。”郭嘉听后,不禁对马超这一手笔敬佩不已,开口夸赞道。
    “也没得到啥便宜,就是抢了堳坞的金银珠宝罢了。”马超谦虚地说着,可嘴角的那份得意却怎么也没忍住。不过,随即他就又说道:“那个时候,是因为李儒已经投靠了我,董卓情报不通罢了。而自秦关一事之后,无论是朝廷还是其他诸侯,都看到了谍报一事的重要。扶风近些时日来,查到其他诸侯的细作,越来越多了”
    “不说这些了,好在目前看来,李肃同牛辅的战争,不过才刚刚开始到相互试探的阶段。愚兄这便跟贤弟一起,看看贤弟如何力挽狂澜,一改这大汉四百年的旧貌!”郭嘉一路上,已经说这番话不知几遍了。而马超知道,这其实是郭嘉在隐晦告诉自己,他不会“插”手或献计于这长安之事。
    可此时,马超听到郭嘉的话后,竟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兄长,谁说我们要去陕县了?”
    “嗯?”郭嘉一愣,他想不到,已然行至此处,马超竟然不去陕县,同牛辅汇合,不禁开口问道:“贤弟不去陕县,莫非还有其他图谋?”。
    “陕县那里,名义上是牛辅的地盘,但事实上,贾诩老狐狸的回信上说,牛辅不过是表面上整合了董卓旧部。可实际上那七万凉州兵的军权,还是掌握在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手中,某等此时去陕县,只会令那四人生疑尔。”
    “不错,那四人不过是校尉之职,粗野无知。贤弟若贸然前去,他四人必然认为贤弟前去夺权,于大事反而有碍”郭嘉何等聪明之人,马超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到。然而,在他沉‘吟’了片刻之后,转头看向马超的眼神当中,竟然闪起了屡屡‘精’光:“贤弟,莫非要去那个地方?”
    “自然是要去那个地方,也好让兄长瞧瞧,五百亲卫,照样可以左右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走向!”马超雄浑“激”昂的语气自口中呼啸而出,而整个人马,也同时合一,在话音刚落之时,那人已经如离弦之箭一般,率先绝尘而去。
    身后,五百亲卫根本不需要任何命令,看得主公已然离去,登时便狠架了一下缰绳,呼啸跟随。郭嘉见此,不禁也豪情大发,一边架马追赶,一边大声说道:“贤弟大才,虚实左右,攻彼之短,不愧为兵法大家矣!”
    而就在马超离去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这处横尸遍野的地方,又迎来了一‘波’人马,当前一人,不过三十来岁,脸‘色’白净,下颌却又留一抹虬髯,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身上套着片叶铁甲,头戴蟒兽缨盔,持着一柄大刀,有些懒洋洋开口向手下问道:“此处,便是尔等与牛辅军遭遇之处?”
    “不错,李将军,正是此处。”手下一员小校,身上伤痕累累,抱拳回道。
    “甚好!”李肃一回头,拍了拍那小校的肩膀,勉励了一番。随后继续开口说道:“牛辅势大,定会仗着自己人多,复来抢夺此处。某便要借他这骄兵脾气,好好治他一番!”
    说完,李肃令旗一举,大声说道:“全军速速埋伏,以待牛辅叛军!待斩下牛辅狗头,好给儿郎们下酒!”
    话音落下,响应之声也有。但李肃听得出来,自己手下这些兵马,均无甚信心。不禁恼怒起吕布来:该死的吕布,将完好的并州狼骑,全由自己带着,只给自己这些凉州叛军和新兵,这不是让我来送死吗?
    恼怒过后,李肃看着手下的兵士,虽然无甚战心。但对于布阵埋伏之事,还是很熟练“精”通之后,脸“色”也缓和不少,随即暗暗想到:吕布啊吕布,朝廷诏令你回长安,你居然抗旨不遵,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硬得过朝廷!
    而今日,我李肃,就要用这头功,好好臊一臊你的面子!!
    

第五百一十八章 突袭中牟!
    “军师,那四人太过可恶!”牛辅在大帐当中来回走动着,口中愤愤说道:“您为何不让我令支胡赤儿杀了他们,夺了他们的兵权?!”
    “汝以为,支胡赤儿,能敌得过那张绣小将吗?”贾诩淡淡抬了抬眼皮子,看到牛辅身后支胡赤儿只是面‘色’微微变了变之后,又阖上了眼皮,悠悠说道:“就算你能杀了那四人,那你就有把握,真正能掌控住那七万人马吗?”
    “为何不能,我们这次,不就是打着为太师报仇的旗号吗?那些凉州兵,又都是太师的部下,我杀了那四人,他们自然听我指挥”牛辅气愤之下,不禁又补充一句:“若是那般,某等此时又怎能只率领这三万乌合之众,去攻打那吕布!”
    “吕布”贾诩默默念叨了一声这个名字,随即似乎没这般事儿一般,向牛辅说道:“牛将军,你观这凉州兵士气如何?他们,难道真会替太师报仇吗?”
    “这”牛辅虽然军事能力一般,但士气高昂低落,他还是看得出来的。眼下,那些凉州兵虽然得了马家的粮草,但行军涣“乱”、军容不整,完全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德行,哪有什么士气可言?
    “所以,你杀了那四人,不见得能夺了他们的兵权,反而有可能‘弄’来兵变炸营。若是这样一来,十万兵马,看似来势汹汹,却可在将军那败笔之下,一哄而散”
    “辅,受教了”想着贾诩的话,句句在理,牛辅也蔫了。不过,他还是忿忿不平说道:“那凭什么,要老子来当这先锋官?!”
    贾诩无奈叹了一口气,深感觉人跟猪,就是没共同话题:假如不是你这名义上的凉州老大来带队,那凉州兵士又哪里肯用命?本来士气就低,你还不身先士卒,鼓动士气,难道你还以为现在是董卓当道之时?
    幸好,这个时候,一员小校入帐来报,开口说道:“将军,前方五十里,某军与李肃军相遇,‘交’战一番后,死伤无数,还请将军定夺!”
    “碰到李肃军了?”牛辅一听这汇报,眼中立时冒出了光,兴奋说道:“可算开始真刀真枪干仗了!众人,随我一起出兵,杀了那些狗娘养的并州狗!”
    帐内诸人轰然领命,而贾诩看了牛辅一眼,开口道:“将军不可”
    “为何?!”牛辅听又是贾诩开口,不禁气得将大刀往地上一摔,几乎是咆哮说道:“刚出陕县,您就这不许、那不许现在好容易见到那群并州狗了,难道某还要在这里等他们来杀不成?!”
    此话一出,贾诩脸“色”微微有些发黑:这一路上,若是朝廷没有出兵,牛辅这狂冲迅进的方式,确也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可目前朝廷已然派了吕布出兵,己方自然要抢占险要,以图时机。这贸然出兵,谁知那险地是否已经被李肃设下了埋伏?
    不过,看着眼前牛辅气急败坏的模样,贾诩也知道今日劝不住牛辅。同时,贾诩也不想为这些事儿多费心思,便开口道:“若是将军一心想杀敌,也无不可。只不过,将军须依老夫一个条件。”
    “军师,您说!”牛辅听到贾诩的阻拦之意并不是很强,开口说道:“崩说是一个条件,就是十个,我也答应!”
    “此去出战,只准率五千兵马。”贾诩眼皮子也没抬,随意说道:“占据那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