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大明宫,麟德殿。★★
‘请诸位尝尝看,这东西叫做月饼,虽然中秋过了,也没关系。’,李忱正在招开宴会,李忱做在主位上,席间尽是些看起来颇为仙风道骨、凡出尘得道士。
当然了,有些比较放浪形骸得,在李忱面前也收敛了许多,既然应诏来了,也就不再摆那种不求名利得样子,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席间有舞姬跳舞助兴,还有绕梁之丝竹,每人几前,都是美酒佳肴,杨二带了不少李忱调教过得厨子进了京,在他们的手艺下,原本皇宫得菜肴就非常精致,如今更是让人吃得连舌头都要吞下去。
莫说那些原本就过得较为艰苦,清修自持得道士,连那些家境较为富裕得,或是观中环境较好得道士,都没吃过这样的菜肴。
‘别客气,尽量用,朕最喜欢跟人家一起吃饭了,还想再用的话,跟那些宫女说。’,李忱显得兴致颇高,频频招呼这些道士。
这些道士都是之前马。元贽下旨征招来的,有些是自己来,有些是被马。元贽‘请’来的。有些早到了,有些晚到了,他们6续进京,等人齐以后,李忱就在麟德殿,这个大明宫中招开宴会之所在,宴请他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皆是吃喝的尽兴,那怕是那些吃素菜得,也赞不绝口,觉得不愧是皇宫大内,哪怕是普普通通的素菜,都让人吃得齿颊留香。
‘诸位道长可住的还习惯,有什么不方便,或是不习惯得地方没有。’,李忱笑呵呵得说道,‘今后诸位道长可能还要住一段长时间,有什么不方便、不习惯得地方,请马上说出来。’
‘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多谢圣人招待,这里一切都好。’,几个道士回答道,总不能让皇帝一个人唱独角戏,哪怕没什么问题,都要说两句。
‘却不知,圣人招唤我等何事。若是要炼丹,恐怕贫道力有不逮阿。’却是有人趁机问了心里得疑惑,李忱为何要找他们。如果要炼丹的话,在座几人似乎有炼丹得好手,可是绝大部分来客都不是,况且李忱不是才仗杀了那位赵归真,现在又想要炼丹了?
‘唉,今天宴请诸位道长,有什么话明天再说。’,李忱见到有人想问为何找他们来。便劝阻道。众人一看皇帝暂且不想说,没得问。既然这样就暂时不问吧,反正早晚会知道了。
‘喝吧,这可是皇宫大内的美酒,难得喝到呢。’,这群人之中,嗜酒之人不少。听到李忱这样说,就有人举杯,高喊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余等纷纷附合,又开始吃喝起来。。
‘马公公,还真来了不少道长呢。’,李忱醉醺醺的说道,‘多亏了马公公,这其中还有数人是,屡征不至的隐士,多亏了马公公阿。’
‘老奴不敢当,这是老奴应做的。’‘不要谦虚了,知道你马公公忠心为国,又淡薄于身外之物,可是有功就该赏。’,李忱随手把身上配的腰带,摘下来,赐给马。元贽,马。元贽感动得声泪俱下,啜泣着说,将来定要更加尽心侍奉皇帝,为国效力,为国争光,争取当个有为得三好太监芸芸。
李忱赞美马。元贽,说他一心为国,以后这国事就托付给马公公了,他要与这些道士,一起讨论长生之道。不要拿凡尘俗事来打扰他。两人都在演,一各演要一心修道求长生,一个演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忠肝义胆。谁能笑到最后,全看运气以及个人本事了。
‘不过,圣人,这些道士懂得炼丹得不多阿,要不要老奴多找几个懂得炼丹得道士。’,虽然李忱说以后都不参与国事,让马。元贽高兴了一下,最好你早点吃死,我可以立一个小皇帝,从诸皇子中,选一个更小,更好控制得。
但是天生谨慎多疑得马。元贽,虽然猜皇帝要炼丹,但是他招来得这些道士,都不是以炼丹见长得。他便把问题问了出来。
‘哈哈,马公公,这你可就不如我了。’,李忱得意的笑,马。元贽适时的捧上李忱几句,夸得李忱哈哈大笑才说道,‘这修道长生,我岂会像大行皇帝那样笨拙,多少人都吃死了,吾又不是傻瓜。’
‘那?’‘却说这长生,有性命交修之说,不求外物,只寻求自身修炼,以人体丹炉。如果炼长生不老丹,是外丹。请来那几位道长,修的就是内丹了。’
隋唐时期,正逢道教内丹派的兴起,隋代苏玄朗,得司命真秘,自号青霞子,他留下了许多著作,用外丹名词解释内丹,提倡性命双修,以修炼内丹取代外丹。虽然他才提出九年后就过世了,可是受其影响,内丹派在唐代慢慢兴起,最终在五代时期,取代了吃死了一堆皇帝得外丹派。成为道门主流。
这些是李忱事后恶补得,他才不是为了什么内丹、外丹请这些道士来,不过他请他们来总要有个理由,修炼内丹就是最好的藉口了。至于外丹那几个,当然也是有用,不过藉口就好找的多了,有备无患,说不定他们真能炼出仙丹呢。
马。元贽故作恍然大悟状,又是连声称赞,夸得李忱都不好意思了。解决了疑惑后,马。元贽告辞离开,他本来就是来藉口来陪李忱会客,当心这些道人失礼,冲撞皇帝,现在自然要离开了,李忱笑着送他出去。
‘这一回到真来的不少人阿。’,李忱含笑目送马。元贽离去,心中赞叹。虽然对于这些人,他一个都不认识,但是马。元贽既然征诏他们来,自然会了解他们,再席间也替李忱做了个介绍。
其中有衡山道士刘玄靖,他在会昌元年就被授予官职,银青光禄大夫,任崇玄馆学士。
有冯惟良,冯云翼修道于衡岳中宫,师事田虚应,尽授三洞秘诀,遂为上清大洞三景弟子。三洞秘诀是什么意思,李忱没问,反正问了也不懂。只知道听起来很厉害。
这次与他同行的有徐灵府和陈寡言,几人为道友,共同修道。隐居华林谷,创栖瑶观隐居。他门弟子也跟着前来。他门下弟子数百,其中应夷节、叶藏质、沈观,这三位最优秀得弟子跟着一起来了。
其他两人目前还名声不显,应夷节从小便有神童之称。很早就开始学习各种道经,启蒙时期就开始念道经,十三岁十三岁备冠褐,三衣五戒,正式度入道
士籍。十五岁入天台山,参受。
接下来一长串什么,十七岁如何如何,十八岁怎样,二十四岁学什么法,他都没看懂,只是不明觉厉得感觉很厉害。
还有一位,感觉很厉害得,施肩吾,施希圣。这个道士得厉害之处,就很明白,元和十五年登中进士,然后未等授官便告归。
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如果这还没什么,后面就厉害了,据说他遇到吕洞宾,传授内炼金液还丹大道。
吕洞宾,看到这名字几乎晃花了他的眼,虽然他知道八仙大抵上都是唐代人。可是他一直把这些当成传说了,没想到居然有机会见到活生生得人,难免有些激动。
有吕洞宾,那其他八仙呢?吕洞宾师从汉钟离,说不定这位铁拐李还没死呢。张果老大概不指望了,蓝采和与何仙姑,李忱算了下,搞不好也很有机会。
不过,稍微兴奋后,他就熄灭了这个妄想,这些人都是闲云野鹤得人物,不说征诏了会不会来,根本不知道去哪里传旨,怎么宣他们来。
没来很可惜,不过,单单现在有来的这些人,大概也够了,李忱这样想到。除了他列举得那些,最主要的来人还是属于道教得两大派。
哪两大派呢?其实李忱也不懂,他对唐代的道教,两眼一摸黑。主要都是去参观三清殿时听来得。这是两大派,其中比较兴盛得要属茅山派。虽然说后世好像沦落到那种江湖骗术、街头卖艺得层次,可是在这各年代却是不容小觑的。
相比之下。龙虎山就差了点。龙虎山属于天师道得一员,本来是最兴盛得,可是受到孙恩连累,东晋末年,孙恩带着五斗米道造反,手段太过,结果事败后,导致南方五斗米道衰败,让佛门大兴。
有这两派共同参与讨论,说不定会得到一个自己想要得结果。更何况,嘿嘿…他可是夹带了私货得,哪怕他们得不到自己想要得成果,他的一个目的也达到了。
‘马公公怎么回来了。’,李忱想了一下刚刚见到的那些著名道士、道派,突然有人禀告,说马公公又折返回来。
‘马公公,怎么又回来了?’,李忱奇怪道,‘是这样得,圣人。’,马。元贽行礼道,‘这人老了,记性就差了。老奴差点忘了,奴家还有要事禀告。’
‘有事?’,李忱奇怪道,‘天色已晚,有何急事?不能明天再说。’‘这是比较急迫。’,马。元贽说道,‘大盈、琼林二库,没钱了。老夫身大内盈库使,心急阿。’8
第三百三十四章 加税 散会
‘有要事?’李忱重复了一声。马。元贽去而复返,他还很奇怪,不过没有紧张,只是奇怪。如今就更奇怪了。
‘没什么是的话,明天再说好了。况且我也说过,有什么国事就让马公公你处理就好了。’,李忱摆手,赶马。元贽走,一副,我不听我不听,我就是不听得样子。
虽然他目前韬光养诲,可是他也不是那种毫无责任感的人,如果真有什么急事,当然也会赶着马上处理。
不过,能有什么急事要向他禀告。天灾?那种事情李忱管都不想管,不是他冷血,而是这种事情每年都发生。中国历史上,每年都有天灾发生,不管大或小,没办法,地方大,不管大灾小灾,发生了就是灾。
因为天灾年年有,所以早就发展出一套该如何处理得流程,要怎么处理,官吏自会有办法,他只需要用印就好,甚至连印信都在马。元贽那里,根本没必要来向他禀报。
至于造反啦、谋逆等等人祸,也没必要跟他说,也是一样,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有他没他都一样。那群官僚只需要一个可以拍板作主的人就好。是他或是马。元贽都可以。所以,他不觉得有什么要事,是马。元贽要向他禀告,需要他决定得。
更何况,真要发生什么重大天灾,或是有人造反,他也不是完全一摸黑,他还是有耳目得。不会有那种长安城外已经打翻天,他都完全不知情那种情况。况且,真正紧急的事情,马。元贽在筵席开始时就该提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提高警觉,该不会这老货突如其来得发难,要收拾自己吧。
‘说来惭愧,圣人,都是老奴无能,如今这内库,实在没钱了。’,马。元贽解释道,‘前些年军费开支浩繁,虽然灭佛有成,收捡不少铜铁等物,可是已经花了不少。’
‘大行皇帝驾崩,新皇登基,又花去不少。之前圣人整修宫殿,已经将内库得钱都花完了。’‘喔。这样阿,那怎么办呢?’‘禀圣人,如今大盈、琼林二库,仍免强能够维持大内所需。可是圣人如果要长期招待这些法师论道,恐怕力有未逮。至少今年剩下几个月,维持不下去了。’
‘这…不能让度支司掏钱吗?’,正常来说,应该找户部。不过唐朝自安史之后,财权逐渐被盐铁度支司夺走,户部逐渐沦为摆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朝,所以要掏钱这档事,便是要找度支司。
‘不行阿,那些官员,瞧不起吾等宦官,不屑与吾等为伍,如今再想要钱,却是难了。’,马。元贽趁机大吐苦水,说那些掌财政得三司使,如何看不起人,他这个大盈库使多么难作,云云。
‘那现在该怎么办呢?’李忱为难道,这叫我想办法,莫说我暂时想不到,想到我也不会说阿,‘为今之计。’,马。元贽声音坚定得说道,‘唯有加税了。那帮子官员总是拿各种藉口不肯加税,如今圣人既然内用不足,不加也不行了,’
‘那便加税好了。,李忱摆摆手,‘马公公你辛苦了,要加税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就好了。’‘是,老奴糊涂,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圣人内用不足,加些税算什么,是老奴昏瞆了,老奴这就去办。’,说罢,他就告辞了。目送马。元贽离开,李忱冷笑…也离开了。
第二天,李忱召见了几位道士,请他们为他讲解道法。一听之下,脑袋混乱如麻,完全都听不懂。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本来他的古文功底就不怎么样,加上宗教内容,让他宛如鸭子听雷。不得不打断他们,直接问道。
‘既然三清中,以元始为尊,为什么不拜他?’,道家说法,一气化三清。三清分别是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这些是李忱知道得,他本来以为自己稍微懂一些道教。可是一听之下才发现,娘得勒,这和后世差好多。他对道教得印象,都来源于封神榜了。什么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尚在鸿钧前。
鸿钧收三人为徒,分别是原始天尊、道德天尊和通天教主。三人又分别创立了阐教、道教和截教。
虽然搞不太清楚,后来这三教怎么样了。阐教和截教怎么都消失了,但是总算还是知道,有这么三尊神。
可是一听,原来唐代有元始天尊了,创造万物,位居众神之首。然后后面两位目前还没这个名字。
其二不是上清灵宝天尊,而是太上大道君,其三才是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就是道德天尊,这他知道。而如今最为兴盛得茅山派,以元始天尊为首,拜得却是排名第二得太上大道君。
至于后世被尊称为道教之组,一题到道教绝大部分人都会想起他得老子。地位并不高。
龙虎山拜得就是太上老君,老子。最初时候,道教都以老子为尊,就像现在,不管怎么演变,都是以元始天尊为首。
可是,拜太上老君得五斗米道,在张鲁死后,就失去了天师传承。魏晋南北朝时,这五斗米道也分裂成南北,主要以南方为主。北方人口都被杀光、吃光了。让北方道教势力大衰,而在南方兴盛起来。
可是,本来很兴盛得五斗米道,却因为孙恩造反得关系,被人所排斥。孙恩手段太过酷烈。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是世族的兴盛期,那东晋朝亭根本就是被几个世族扶立的,每个皇帝的权利都很弱。
结果孙恩造反时,大概存了打击世家得心思,对世族手段残酷。比方说,著名的王谢家族,王凝之,王羲之次子,在孙恩造反时,担任会稽内史,结果被孙恩所杀,连他的子女都没放过。
除了对世家,对百姓也很残忍。大肆诛杀异己,连婴孩都不放过,军纪又极差,光有破坏没建设。
你手段残酷,能成事也行,偏偏他毫无军事才能,被刘裕数次击败,完全成了刘裕的踏脚石。最后兵败,带着他数百名妻妾和他的部众,投海而死。
不能成事得孙恩,把五斗米道得家底败了个精光。同时得罪世族和百姓,使得五斗米道完全被抛弃了,佛教大兴。
而北方的五斗米道,经历过一次改革,随着北魏建立,人口慢慢恢复,声势也慢慢增加。可惜,被佛教压制,又有上清崛起,声势远远不如茅山宗。
这就导致了,原本被尊为道教之首的太上老君,被逐渐边缘化。降到差不多一个高级点得打工仔得意思。
拿南北朝时,陶弘景得来说好了。他把神仙排了七个位阶,其中最上层的是元始天尊,其次就是太上大道君。当然不是就他们这几尊神,铜位阶还有很多个。可是,就是如此,太上老君还被排到了第四位阶。真是惨到不行。
如果不是李家找有名的先祖,攀附上老子,替他履加尊号,前几年,大行皇帝甚至强令,老子是太上老君十八各分身之一。老子的地位还不知道该怎么翻身。
然后李忱就很奇怪了,你上清派,不拜老子也就罢了。争一个正统名分,自己另外创新,可是为什么不拜元始,要拜排名第二得太上大道君?
这又引来另外一通话,反正说什么,他是没弄懂,也不想弄懂。因为很快又吵了起来,龙虎山得不高兴了,大家都是奉行老子,你们上清派茅山宗,说穿了也是这里演变来得,装什么大尾巴狼。
更何况在天子驾前,他不想落了威风,于是就吵了起来。不过,如今上清派正风光,像逢冯惟良,就是上清派的,所以他势单力孤,很快就落了下风。李忱眼看不对,拉偏架了。
‘好精彩,好精彩。’,李忱拍手高兴道,‘如果跟佛门也能吵这么凶就好了。’,这话一出,立刻安静下来。李忱虽然对道教不了解,可是一些偏门常识还有,知道这道佛之争,道教和佛教辩论,从来都没赢过。
辩论了多少次,他是不知道。但是好像就是没赢过。比较有名的一次,著名的全真教与佛门辩论,在忽必烈这汗王前面,也是输。
‘这…佛教其实也是我道教,当年老子和弟子胡喜…。’,一个道士弱弱得辩解道,李忱说这话,实在太打脸了。
‘老子化胡经,根本就是伪造得。’,杨二也陪李忱见了这些道士,此刻插话道,结果这些道士,你望我眼,我望你眼,都不说话了。老一辈的,不想睁着眼说瞎话,年轻一点得,见师父都不开口,也闭嘴了。这本书得真伪,其实大家都清楚。
早年佛教刚传入,道教兴盛,为了传法,也不知道是谁伪造这本老子化胡经,说佛教也是道教。
结果到后来,佛教大兴,这本书却变成了道教跟佛教辩论得依据,换道教自己不断加油添醋。
‘今日就到这里了吧。’,李忱还有很多话想说,不过不急于一时,见冷场了,便宣布散会。
第三百三十五章 内库
秋雨濛濛,洒落了一片寒冷,这雨落下,长安城显得萧条。秋雨细细绵绵,绵绵不断,往那些没能带上雨具得人怀中钻去。哪怕是穿了蓑衣,也会感到一阵寒冷。
但是,这世界上既然有普照得阳光无法照射得角落,就会有秋风秋雨都愁煞的地方,就像此刻安邑坊,一间新开的酒楼,此客人满为患,外界得风风雨雨,正好把这个地方隔离成了一个世外桃园。
酒楼内,高朋满座,欢声笑语不断,美酒佳肴不断从厨房端出来,送到每一桌上面,然后又进了顾客得胃袋里面。
‘博士,博士,我们得肉片呢?’,一个人看到博士走过,高呼道,‘马上来,马上来,客官请稍待片刻。’话刚说完,马上有一个博士,送上了几盘羊肉片。
只见这肉片切的极薄,还带卷,卷成一个个长条圆筒,一个客人夹起肉卷,放到了桌上得汤锅内,稍微过了过汤水,肉片切得极薄,很快就熟了。拿起来沾了沾小碟子里面的酱汁,就迫不期待得入了口,然后脸上露出满足得笑容。
‘这味道真是太对味了。’,这人满足得说道,然后又很快得夹起肉片,重复刚刚的动作。
‘这食为仙的火锅,简直绝了,以前都没想过可以这样吃。’,一个客人说道,然后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每张座位都是满满的,‘刚开张就座无虚席。我看附近得餐馆,生意都一落千丈阿。’
‘不光是火锅而已,单靠这火锅就想打败附近群雄?你当会宾楼的曹师父是吃干饭的吗?’,同桌得客人不屑的说道,‘这食为仙有独门秘方,连素菜都是一绝。’
‘真的?我到没吃过。下次来吃吃看,唉,我说你慢点,当心噎死你。’,他指着另外一位同桌食客。‘噎死?我还真希望能噎死呢。’,被指责这人放下了箸,声音低沉得说道。
‘唉,不过说你两句,何必这样死阿活的。’,最先那食客不好意思了,都是熟人,何必这样指责他,弄得桌上气氛都低落了,‘怎么啦,萧十一心情不好?’,另外一人打岔道。
‘你们都还没听过消息吧。’,萧十一低声说道,‘听说朝廷要重开间架税。’,他抓着头发,呻吟道,‘我的天阿,我都想卖房子了。’
‘不会吧,真的要重开间架税?’,其他两人惊讶道。‘我那房子,那么大,可是地段太差,太靠近城墙,当年我曾祖被收了一次税,那次就交了四贯多。’
他这样一说,两人沉默了。四贯,就是四千钱。照理说,不应该如此,上间的间架税,也才两千一间。间架税是两架算一间,上间两千钱,中间一千,下间五百。
可是那些狗官,总有办法吃死你。比方说,硬指你一栋大屋,四架是两间。这样你最少就要缴纳一千钱。甚至,你一个院落里面,每间屋子都算一间,杂物间都给你算进去。
想当年,长安百姓不知被这坑得有多惨。好不容易被废止了,如今又要重开?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世道,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萧十一叹道,“也许只是谣传呢?想当年行这间架税,造成多大民怨,我想朝廷也会考虑才是。’,最初说话的男子,免强笑笑说道,只是无风不起浪,这话说得,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吧。
‘这大盈内库和琼林库,还有不少钱。’,杨二低声跟李忱说道,‘绝不会就这样没钱了’
此刻两人正半躺在温室殿郎走廊上,李忱悠哉得看着外界得秋雨,杨二正状似不经意得帮他梳头,却是低声这样说道。
‘会吗?我听说朝廷左藏库都没什么余钱了,剩下得都是今年要发的俸禄。’,李忱疑惑道。虽然他没有完全相信****贽没钱的话,可是照他想来,这朝廷年收入都不够了,皇宫得内库怎么也不会多了吧。
‘先不说数十年前,肃宗时第五琦任盐铁使,将左藏库之金帛移于大盈库,这国库便通了内库。这大行皇帝葬礼,和新皇登基,便不会单单要内库出。’
‘后来虽然将这财权归还朝廷,可是自玄宗皇帝立内库始,便会不时接受四方供奉,这内库绝对还有很多钱。不可能办个丧礼和登基,钱就花完了。’,杨二怕李忱听不懂,详细解释道。
中国自古以来,属于朝廷的国库,和皇家的内库,就是分开的,各有其来源。虽然很多时候,都会互相补充。国库不足,内库补上,或根本就内库掏钱。皇帝登基、大婚、葬礼等国家大事,国库也会出钱。
可是,朝廷得税收还是比较多得。其来源主要来自田税、和盐铁等国家正赋。然后皇家的,多半是些皇庄啦,不然就是除了国家正赋以外得的一些杂税,比方说海关税。
这也是李忱没有太过深入怀疑内库还有没有钱得原因。国家正税怎么都该比皇家收入多才是。
‘对了,关税。’,李忱恍然,虽然属于唐人得海商比较少,海贸不如那天方商人发达。可是,收税可不管你是哪里人,每年这海关税,虽然收的都是十物税,还要转手发卖换钱,可是那么多海商,四成税阿,每年收入没有大几百万贯吗?
虽然比不上国税,可是国库花得地方多阿,这内库除了供皇帝享用,宫内使用,还有什么地方用的上?了不起赏赐一下神策军,收买人心。想到这里,李忱都想骂人了,玄宗,你真是害人不浅。
这宫廷的内库有两个,大盈和琼林。都不是唐初就有得东西,两库创立于玄宗开元年间。在此之前,原本有少府监职掌进奉宫室宗庙所需钱物,太府得左藏库是保管国家财务。而右藏库藏一些珍贵宝物。
可是玄宗为了贪图享受,接受地方节度使得进献,接受臣下私人的供奉,便在皇宫内设置了这两库。
李忱拿头去撞冰凉的地板…,这都算什么事阿。你一个皇帝接受臣子得私下贡献做什么?意思是说鼓励他们想办法捞钱吗?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捞到钱,然后送一部分钱给皇帝算是封口费,皇帝都默许了?
从后世来的李忱,知道中国历史上国库和内库都分开得李忱,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可原谅。你皇帝要钱,自该想办法光明正大得要,哪能够像这样,损公肥私阿。
更何况,因此埋下宦官乱政得祸源。内库,自然是太监管理得。因为玄宗就是厌烦右藏库和少府监,都是由士人掌握,他不能随心所欲得用。故而创设之初,便一直由宦官掌握。而唐代宦官专权也就此埋下。
如果不是宦官有财源,如何掌握了军权?试想单独掌握军权,怎么控制军队?要饷、要粮,没点财源,难道要宦官去抢?
结果,内库由宦官掌握,这内库还有很多渠道避开朝臣监管,自行没入内库。难怪朝臣没办法制衡宦官。失去制衡得宦官,自然一家独大,侵凌皇权。
‘罢了,先不要担心这些。’,看着廊外细雨,驱赶着秋日暑气,李忱抛开那种骂人得冲动,‘反正他不加税,我也会想加的。’,杨二楞了下,想要劝戒,李忱摆手制止,‘这间架税该收,但是不是这样收的。先让他去当个恶人,我到时候再出面当好人。’
李忱话没说完,现在****贽以自己的名义收间架税,败坏自己的名声,将来如果能除掉他,自然有正名的机会,如果除不掉,那正不正名就没意义了。
接下来,一时无语。两人都静静的看着秋雨落下。本来应该很寒冷得秋雨,却对这温室殿很是无力。夏有含凉,冬有温室和温泉殿。两者都是对应当时季节得好去处。
恍惚中,李忱想到了关税,想到了自己的那个海商互助社,大唐第一保险公社。想到关税,不是李忱要替满人开脱,当初鸦片战争后,谈那个关税协定,导致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一直要到二战结束,才得以收回。在此之前,中国得海关税,一直都是洋人代收的,如何应用,也归海关税务司长决定。
实际上,当初满廷出发点是好得,固然他们愚昧、故步自封,没看出海关得重大用途。但是最初得出发点,就是天子损失一点利益,稍微让一步,不损及国家利益得情况下,平息战争。
却没想到后来会那么严重。不说别的,如果早知道关税很来钱,满清朝廷绝不会让它外流。
虽然对满清不满,李忱还是替满清说了两句好话。不过末尾还是免不了说上一句,昏庸糊涂。
这个时候,刚刚被支开的宫女、太监拿着东西回来了,李忱在杨二伺候下,吃了几块糕点,眼见秋雨渐渐收敛,丝丝阳光露出,李忱站了起来,拍手叫道,‘雨停了,雨停了,谁来与我继续。’,温室殿两旁不断有人应声,一群壮汉站了出来,各各都是伸手矫捷之辈,有的灵活有的雄壮,跟着李忱朝向一各地方前进。
第三百三十六章 报纸 足球
长安城,一头老虎被赶出了城外,远远逃遁,几只秋蝉,有气无力的为它送行,也为自己逝去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