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感觉到长安城,秋天得气息近了,中秋节快到了,他又想起了这件事情,突然有想要狩猎感觉了。
‘圣人可是要狩猎,老奴马上去安排。’,听到李忱这样喊,一个老太监,不是马。元贽,凑上前来说道。
‘还是钱公公好,之前那几个狗奴,我都使唤不动。’,李忱赞了句,抱怨了句。却是之前那几个不听他话的太监,已经被换了人,新来得这个老太监,倒也不敢阳奉阴违,或者说,阳奉阴违也是有理由得,至少让人舒服一点。不过嘛…,反正李忱打定主意了。
‘大家,你忘了今天可是要去兴庆宫,探望积庆太后吗?’,小红上前,不高兴的说道,今天可是要去拜见长辈还有探病得,不该这么不庄重,也不能说改就改。
‘哈哈,是是,美人说得不错,这就走吧。’,李忱打了哈哈,策马而行,他一动,全部人手都跟着动了起来,一路前往兴庆宫。
兴庆宫,长安三大宫城之一。在长安的东北方向,春明门内,占地颇大。这里最初就是玄宗皇帝得故居,他尚未登基时的旧邸。
原名隆庆坊,玄宗未登基前和几个兄弟都住在这个里坊,又称五王子宅。玄宗登基后,为避讳,改隆庆坊为兴庆坊,之后他把几个兄弟都赶开,大兴土木,据全坊为兴庆宫。
之后路6续续营造新的宫室,历经十多年。在开元十六年,算全部建成,正式成为玄宗听政之所在,称为南内。
‘可是,现在都成了养老之所了。’,李忱吐槽道。此地,随着玄宗得大败,最初成为他退隐得地方,太上皇得居所,大唐政治重心又回到大明宫。这里变成了养老院。
‘什么养老院,这是供太后所住的。’,小红嗔道,‘尊敬些,都是长辈。’,说着说着,一行人就出了夹城复道,从春明门出来,沿路走了一小段,就到了兴庆宫的入口通阳门。
进了门,又是一道城墙,显得这座宫殿防御力也不错,不过这种墙,防内不防外。真要面对外敌,人家连外郭都打破了,还怕你这小城墙?
‘那是?’,李忱看到左前方,修了一座宫殿,指着那里问道,‘勤政务本楼阿,你怎么不知道?’,小红奇怪的问道,‘喔,我想起来了。’,李忱仔细回忆,想起来了。这栋看起来有点怪得宫殿,就是勤政务本楼。
这座宫殿其怪在于,它是完全依着城墙建的。从这一侧看过去,可以看到己根柱子立在围墙外面,支撑上面那座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宫殿。然后这宫殿得两翼,还延伸出像是双翼般的走廊,延伸在城墙上,其中一条一直延伸到西南角,连结到一个城楼。
‘想当年,玄宗皇帝每逢佳节都会登临此楼与民同欢呢。’,小红目中有些迷离,显然是想到长辈,所说的当年盛况。
不要看这个勤政务本楼不大,这里相当于大明宫的含元殿了。在玄宗时期,凡是有什么重大典礼,改元、科举、大赦之类,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凡是都要往大明宫跑,还叫什么南内。
‘那个就是花萼争辉楼了。’,小红指向务本楼西北方向得那栋高楼,看似只有三楼,可是全部都是挑高的,连那个华丽得斗栱飞檐在内,高度大概有现代的十几层大楼高了。
勤政务本楼,建在城墙上已经够高了,它还比务本楼高上许多,在整个兴庆宫,都属于鹤立鸡群得高楼。
‘这是当年玄宗皇帝为了纪念兄弟之情盖得,当时圣人经常与兄弟登临此楼,饮酒作乐,玩耍。甚至玄宗皇帝还与他的兄弟同寝,几人合盖一床大被子,共用一条枕头呢。’
明明是第一次来,得头头是道,显然当年他们得祖辈,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把长安,叙说给他们听。
走过了这个广场,走进明光门,眼前可以看到一排房子,或者说一栋独立的宫殿,靠近了以后,可以看到上面挂着匾额,龙堂。他的后面就是龙池了。
‘风景不错阿,可是怎么都是些龙阿龙的。’,李忱道,又是龙池,又是龙堂,龙池后面的假山,看起来还像条龙,这是有多渴望当龙阿。怎么不干脆点,直接叫龙宫算了。
这不,龙堂后面是一个也有十数米高的五龙坛。那个积庆殿,就在五龙坛旁边一点得地方。
这个时候,却见一个老妇人,已经带着宫人,等在那里了,一见到李忱过来,便急忙行礼,‘恭迎圣人。’‘平身,都起来吧。’,李忱跳下马,虚扶那位老妇人一把,‘都是亲戚,不要这么多礼。说起来,还是某要拜见嫂嫂。’。
李忱好不容易说一番流利的话,突然又转头对,‘这样说没错吧。’,小红无奈得点点头,‘不是跟大家说了,不要一直看我吗?’
这样的场景,落在那位风韵犹存得太后眼中,得到了心中一声轻叹,早就听说这个天子是个傻子,没想到却真是如此,不过这心肠倒还好,还肯听人劝。这位太后心中暗下决定。
当下,把李忱迎了进去,李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双方实在不熟,就是小红和这位太后说了几句家常,关心一下她的身体,要她好好保重,又扯了几句家长,说起长安生的一些趣事。
这位积庆太后,还大大称赞了郑氏得好命,李忱的孝心。本来郑太后应该也住这里得,但是李忱直接让郑氏住在大明宫。
李忱他是不懂,其他人踹着明白装糊涂,于是郑氏就堂而皇之的,不住这里,而是跟儿子一起住在大明宫。不过,这老太后,也没夸奖错误,李忱是说老娘应该跟儿子一起住,才会把她接近大明宫,不然让她住原先得光王府就好了。
之后,小红又吩咐了跟随李忱来的太监,要他吩咐尚药局,有什么好得补药,都不要吝惜。说完之后,李忱带着小红就告辞了。
‘既然来了,就走走吧,从这里往北,也可以回到大明宫是不是?’,出来以后,李忱看天色还早,提议道。
既然李忱有这兴致,小红不反对,就这么定了。李忱牵着小红的手,沿着龙池散步。池上景色不错,种了很多莲花、菱角一类得水生植物。
‘好像要下雨了呢。’,走着走着,开始起风,天色变暗下来,李忱正想找个什么地方避雨,就看到湖畔有个小殿,便拉着小红小跑过去避雨。
进了殿中,雨就下来了,说下就下。李忱正想问这里是哪里,一进门就留意匾额得道,‘这里就是沉香亭。’。
‘沉香亭阿。’,李忱只应了声,没说什么。但是心里却开了花,暗自想到,原来这里就是沉香亭阿,那“沉香亭北倚栏杆”得清平调,实在太有名了。
不过,唉…俱往以。当初有多辉煌,对比今日大唐的情况,更让唏嘘。窗外大雨滂沱,李忱得心情也跟着起伏上下。
阴沉得天色,宛如铅块一般,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让人看得心情沉重。豆大的雨点,劈哩啪啦得打了下来,打在人身上,阵阵疼。但是在疼痛,也没有打到人心上疼。阴雨中,看着同样场景的积庆太后,心中暗下了某种决心。
‘要顺便去探望一下,郭太皇太后吗?’‘会不会不方便?’沉香亭中,李忱和小红依偎着看着雨景,藉着雨声得掩护,窃窃私语。
‘我照计划,装作随意走动,无意中走到,去探望一下吧。’,两人商议已定,李忱接着说道,‘既然雨下不停,来吃午饭吧。’‘好阿。’,道。
却是连午餐都带来了,装在食盒里面,当下就拿了出来。数量还不少,连随行得侍卫、宫娥、太监都一人不落。过了一会,雨停了,午饭也吃过了,继续上路。
整座兴庆宫,跟大明宫类似,中央又有道城墙,把整个宫殿切割成南方的元林区,与北方得宫殿区。李忱假装随意游览,从他们附近得仙云门穿过,来到新射殿前广场,刚下过雨得草地翠绿欲滴,只可惜,似乎乏人打理,有种一种天然但是狼狈得景象。
过了小河,右前方是金花落,又是一个单独得院落。这里就是郭太皇太后的居所。李忱装作无意中来到这里,见到有人就想拜访一番。
可惜得是,郭太皇太后,相当不赏脸。李忱连面都没见到,就吃了闭门羹。只能悻悻然得回去了。不过,他也没太放在心上,继续在兴庆宫东游西逛了一阵子,才从北边得跃龙门离开兴庆宫。
一路上,他还计划着,明天要去哪里玩,去哪里狩猎,浙大明宫虽好,也玩了几个月,看也看习惯了。太极宫却是太过闷热,还是等等再说。所以明天还是出去玩吧。
不过,李忱不知道的他这一动,不知牵扯了多少动静。在他离开后,一顶小轿入了他进不去得金花落。
然后马。元武也收到了消息,‘去兴庆宫了?’‘是,马公公,今天早上新皇带着红美人去了兴庆宫,探望生病得积庆太后,还带了午餐,下午时分在宫内游赏了一阵子。’,听马。元武眉头,神色严肃,手指轻敲桌面。8
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军
本来,马。元武还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想说去探望一个故气得皇太后,没什么了不起。虽然之后那个皇太后,拖着病体,又去见了郭太皇太后,也没让他有什么忌惮之意。那个宫女出身的太后,如今已经是尸居余气了,不值得在意。
只是,第二天李忱又去看了神策军操演,便让马。元武紧张起来,虽然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是这军权得东西,最是让人着紧不过,他们太监能废立皇帝,生死操之在手,不就是因为神策军一直掌握在太监手上吗?
不由得马。元武不紧张,于是他派人去调查,想办法探听,那天李忱去见积庆太后,有没有什么异状。
这些李忱都不知道。在兴庆宫逛了一圈,玩得开心的李忱,第二天没有照他得计划,出发去狩猎。而是去了神策军校场,观看神策军训练。
这次李忱来得突然,但是连马。元贽都惊动了,一大早,马。元贽就来了,笑着说要与大家共同检阅兵马,‘老奴担任神策军左护军中尉,对这神策军一应都相当熟悉,大家若是有什么不懂得,都可以问老奴。’
这话说得很明白,有话来问我,摆明了不让李忱有机会乱问些什么,甚至,让你连接触其他人都办不到。
‘如此就有劳马公公了。’,李忱恍若未觉,谢过马。元贽,还大赞他公忠体国,然后就再马。元贽陪同下,一起到了左神策军军营,观看神策军操演阵型,操演如何对抗骑兵。
负责演兵的还是那位上次前来迎接李忱得都知兵马使。上次这家伙非常倒楣得,迎错了驾,当时没什么,可是之后,气炸得马。元武,就要把他给革职了。
好在这家伙倒也精乖,奉上了很多宝物,连马。元贽那里都没落下,才让马。元武回心转意,罚了这家伙几个月俸陆了事。
如今这家伙又见到了天子,心下嘀咕,上次见了天子倒楣,这次希望不会了。然后就开始操兵。
神策军得组织一直有点混乱,本来其上面有统军,是最高统帅,从二品。其下有大将军两员,正三品,将军四员,从三品。再下面有名额不定得都知兵马使,都虞侯,都押衙等职务。
这几个职务,都有可能成为实际掌权人,谁掌权,主要看谁跟皇帝亲近。至于护军中尉,以及副使,本来是不干涉军事得。
只是,还是刚刚那句话,谁掌权主要看谁跟皇帝亲近。护军中尉这个职务,本来只是掌理监察,无甚实权。但是论起亲近,谁亲近得过这些朝夕陪伴君王身边得太监。
本来神策军还好,虽然被宦官所掌握。可是作为一只精锐之军,主要掌权得还是武人。可是,德宗后,武人跋扈,严重时候,因为要不到赏赐,甚至把德宗都逼得弃京潜逃。
从那次以后,宦官的神社军户军中尉一职,侵蚀了原本其他人得职务,成为神策军实际赏得掌握者。
‘杀!杀!。’,在李忱注视下,演兵开始了。看了以后就明白,大唐军队大抵上是如何作战得。还有马。元贽在一旁解说,李忱对大唐军队有了相当了解。
基本上,大唐军队基本组成,最基础得单位是队。五十人一队。作战时候,三人是一小队,三个小队又组成一中队,五个中队又组成一个大队。
嗯?你说这才四十五人。对,你没算错。不够得五人中,有一个押官,文职人员,一个队头,就是队长,李忱在扬州招募得王天,他就是队头。
然后,一个执旗副队头,他是掌旗的,然后有两个左右护旗兵,称为左右傔旗。这样合起来五十人。
五十人中,大概十人又是一火。木兰诗里面提到,火伴皆惊忙,就是这个火。在府兵制度时代,这一火人又是一个小整体,共同准备一些后勤等等,然后晚上会睡在同一个幕内。
在马。元贽解说中,操演开始了。首先以四十五人为一队,从营地出发,到达校场。这个装备,真让人看得眼热,每人据有一张弓,基本上招收得标准,要会射箭,才会被收录。
走到校场就开始排起队来,每队间隔十步左右,站好位置,就解开旗帜,竖立起来。队形不是李忱想像中那样严整,每隔一队,会指定一个战队向前五十步。使得整体队形被错了开来。
然后,号角声响起,各队分散站立。第二声号角,枪端起,弓上弦,准备战斗。第三声,统一举枪。第四声吹完,各队收枪就地休息,有跪着,有坐着,但是都在注意一面大黄旗。这是军队中,总管得旗帜。
‘圣人,我大唐军队,分为七军。每一军会有一个总管。中军,这是主将直接统领,旗下有左右虞侯各一军,左右厢个两军。其中左右厢军担负起后勤之责,会抽调其中精锐战兵,其他看守辎重、大营。’真的看不出来,这马。元贽队这套还是蛮了解得,解说得很详细。
接着黄旗下压,如雷鼓声响起,军士在喊杀声,齐步向前,最前方得战队,清一色陌刀手,就看到刀枪明亮,以刀阵进击,军士皆披重甲,李忱可以想像,大唐的敌人,看到这样整齐划一,如墙壁一般前进的刀阵,会是多么害怕。
陌刀兵其后是甲兵,这些甲兵没有执陌刀,也披重甲。背后背有长枪,横刀。弓箭是最基本得配备。陌刀手靠近后,他们会发一轮箭雨支援。
不过首先发动的是其后得弩兵,他们又位列在甲兵之后,这些都是轻步兵,没有着甲了,不过部份之人有盾牌,方形大盾,弓和长枪是基本配备,执盾者有配横刀,无盾者,配备得是弩箭,还有一个更大大地箭娄。
大唐军中,弓是基本配备,每人带三十只箭矢。只有他们,那大箭娄,李忱目测有其他人得三倍大。
陌刀手主动上前攻敌,其后的军队,立刻实施火力掩护,先是弩箭发射一轮,等靠近了,弓弩齐射,陌刀手上前厮杀,其后甲兵跟着上前掩护,接应,或者是扩大战果。最后就是轻步兵,基本上没派他们出场,在后方火力掩护。
大唐军队,是步骑混合,这点一定羡慕死宋朝得军队。李忱看向骑兵,骑兵的装备可好了,人人皆披马甲,背长枪一条,配圆盾一面,弓一把,还有一个箭娄,长短横刀各一把,当真是武装到了牙齿。
这个时候他们也没闲着,从侧翼掩护步兵,骚扰敌人的侧翼。一旦敌人崩溃,他们就是追击得主力。
这个时候,一声清脆得金属敲击声响起。全军停止厮杀,盾兵上前接应,骑兵也退了下来,开始掩护军队缓缓后撤。
‘圣人,这就是在军队之中,闻鼓则进,鸣金而退,’,怕李忱不懂,马。元贽解释道,手还指着一个类似铜钟,但是有柄,供人手持得金属物品,那叫金钲。李忱恍然,闻金而退的金是这个金阿。
‘这是进攻。’,看完操演,李忱又问道,‘那防守呢?我大唐如何克制那些胡虏得。’
马。元贽又下令,开始操演,如何对抗骑兵。首先是骑兵向前,一阵拼杀。这个时候金响,马。元贽解释道,‘意思是骑兵不如人家。’,骑兵退回来以后,就开始弓弩,连最前方得陌刀兵,都拿出弓箭来射。
看那密集得箭雨,李忱还是想说,蒙古人得骑射真的不算什么。蒙古人强在他们对骑兵的运用上,强在炮灰多,如果蒙古人当兴起的时候,碰上得是唐朝,大唐真的分分钟钟,教他们大唐天威怎么写。
甚至,宋朝军强,其实不亚于唐朝。步人甲和神臂弩,都是赫赫有名。差就差在没有马。
其实这种情况,在现在就显现出来了。这神策军,军马还免强不错。因为前几年大败回鹘,还抢到不少马。神策军作为太监手中最重要得力量,还可以维持,其他地方就差多了。
当然,这些李忱还不知道,只看到神策军骑兵还算威风凛凛,退回来以后,
接着陌刀兵上前,就是一阵砍杀,金又响,陌刀军退了回来,甲兵上前,长枪如林,这长枪,在大唐中普及律也高,除了弩兵外,每人皆是人手一把。
‘这样的队伍,有人可以战胜吗?’,李忱看得砸舌,这样的队伍,哪只骑兵受的了,几波攻击下来,最后还要面对长枪阵,后面还有弓、弩不断射击。除非数量差距悬殊,要不然哪只队伍受得了。
最后,刚刚退回来的旗兵,从两翼出,象征夹击。再过一阵子,又是黄旗掩下,全军追击残敌。
李忱看的很高兴,鼓掌叫好,大声说赏,马。元贽向前一步,声音宏亮得说道,‘全军将士英勇,日夕训练不坠,全军晚上加餐,每人恩赏百文。’,全军如雷欢呼,这马。元贽,从头到尾都没提到过,这是李忱的赏赐,李忱只是笑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八月十五,中秋节。唐人没有在过中秋节得,这一天在现代社会,是很隆重得,至少台湾这一天,没有月饼,好歹也几个柚子当礼物。有钱一点得单位,直接钱,所谓三节奖金,指的是春节、端午和中秋。
虽然说,&1t;唐书太宗纪》里面有提到,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现在也开始流行吃圆饼。可是这一天可是没有放假得。对唐人来说,称不上什么重要的日子。真正要放假,要等到宋朝了。在此之前,中秋要拜月。
虽然没放假,但是拜月也是很重要得仪式。据说在汉代,早早就要开始准备,斋戒沐浴什么得,还要打扫房子,拜月、祭神、祭祖。虽然与现代有些许的区别,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讲究一个阖家团圆。
‘吃月饼比较重要啦。’,李忱懒洋洋得躺在车上,杨二正在伺候他,杨二把一块切好的月饼,送进他嘴里,李忱一口咬下,砸砸嘴,对他一个现代人来说,中秋节最大得意义,还是市面上有月饼可以吃了。
穿越前,他可是最爱吃月饼了。尤其喜欢台式了绿豆碰,里面绿豆沙的月饼。
这回又是中秋节了,李忱老早就命人开始制作月饼。天不亮,宫里得膳房就在准备月饼了。早早得赶出好几笼,给李忱准备路上带着吃。
‘你今天又没去上朝。’,杨二叹气,今天是十五,照例的有朔望朝,不过李忱也是照例的没出席,他可是早早就准备要去狩猎了。
之所以拖了这么些天才出,因为狩猎可是要准备很多东西得。马、弓、衣服什么,还要派人先行一步去猎场准备。
所以他看了多天得操演后,一直到天,才得以成行。大清早,一群人,很多官二代、富二代什么得,在他带领下,招摇得往皇家猎场而去。几大蒸笼得月饼,都是给他们准备的。
‘去问问,看他们喜不喜欢月饼,要不要改进什么。’,李忱指着一个太监说道,‘圣人,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也不必问了吧。他们喜欢得受着,不喜欢也得受着。’
‘吆喝,话还挺多的,有道理。’,李忱点头道,‘朕赏点什么给你。’那太监,却不是前几天伺候他那个,脸色一喜,虽然不屑这个皇帝,但是谁不喜欢赏赐。
不一会,一个人惨呼着从马车中飞了出去,所幸车驾不快,飞出去的时候滚了几圈,倒没受伤,不过,旋即被后面随行的骑兵踩到,痛的他哇哇大叫。
‘让你去,你就去,话这么多。’,李忱缓缓躺回车上,浑然没把刚刚踹下车的人当一回事,仿佛他刚刚只是活动一下脚而已。指着另外一个太监说道,‘你去问。’,这太监立刻自己滚下车,去找那帮二代问,对月饼得感想了。
‘走远了吗?’,杨二探头,旋即收了回来,点点头,‘这次收了多少钱?’‘不多,大概久十几万贯而已。’,李忱闻言点头,‘这些也差不多了。’,却是李忱把这次跟着他出巡得名额,让符伯代苏小小出面,把名额给卖了,一千到五千贯不等。
符伯以他是国丈家里得管家保证,一千贯可以随行。五千贯保证可以见驾。名额有限。
结果,当然引一阵争抢,几天内得到了十几万贯得钜款。这些钱当然不是符伯一个人独吞,却是分了一半给马。元贽,请他无论如何帮忙,这件事情说要瞒过天子。
‘这帮子胡商,果然生财有道阿。’,马。元贽收到这笔钜款,满口说好,人后跟马。元武称赞,这帮子胡商,果然很会赚钱。胆子也够大,这种钱都敢赚。
不过,那跟他马。元贽没什么关系,他收钱,安排那几个缴了五千贯,肥羊的儿子,错了,富商的儿子给李忱就好,反正到时候被揭穿,担则任的也不是他。
‘小虎他们可还好?’,李忱问道,这几天,他连续看了几天操演,大概了解了唐代军队战法,然后他还看到好几个熟悉的人。
在此之前他都不知道,唐人军队机动力高到这种程度。骑兵就不说了,连步兵都有马车可乘坐。
唐代的军队,运动都在马上。骑兵骑马,步兵还有马车可搭,直接搭到了战场,才下车列阵。当然了,这只是操演,这种奢侈得行军,很多年没出现了,也就是唐初,打塞外得游牧民族之时,才有这样。
现在得唐朝,能维持骑兵就不错了。大量得马场都已经不再唐廷手上。经常要靠茶马贸易来维持。或者说游牧民族拿战马换绢帛,更正确得来说,勒索…,一匹劣马跟你换四十疋绢。
这种情况下,早就维持不起这样奢侈得行军,况且,现在神策军根本已经从原本得精锐边军,退化成中央得老爷兵。连长安都不会离开太远,更别提打仗了。打仗都靠地方藩镇在打,中央出钱就好。
还有最根本得原因就是,也没有那么多需要马车得地方了。对内打不听话藩镇,可以用走。对外?上次灭了回鹘,其实可以说是回鹘自己跑来大唐家门口受死。
回鹘衰落后,他们被原本得部属,黠戛斯所破,余部逃亡到大唐附近,不认命,还敢来找大唐的麻烦,掳掠百姓,还威胁大唐,才被大行皇帝所灭。根本不是出塞去找他们麻烦。
所以了,根本也用不到马车载运步卒。马车载运步卒这一模式,只能在神策军偶尔操演中看到了。
‘小虎他们很好,你不用担心。那个都知兵马使,几乎丢了官职,符伯趁机收买了他,替他筹办了很多财物,不然他早就罢官去职,小虎他们的身份,他不知道得。’,杨二解释道。
却是这几天,他跑左神策军中,看操演。现了小虎和好几个他收养得孩子,混进了左神策军中,担任队头一职。虽然早就知道,符伯他们正在策划,如何将神策军控制权,从马。元贽手里抢下来,但是骤然见到,难免还是会担心,要问两句。
‘我那便宜舅父那里呢。’,便宜舅父,就是那个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的郑光了,他母亲得弟弟,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有书信传来,郑国舅早在半个月前到任了。亲军也在整编中。国舅保证绝不会误事。’,杨二说道。
本来的计划,只有渗透入神策军,设法掌控军权,没有军权都是白搭。不过掌控军权,也不一定要从旧有的下手,自己新练也可以。
这两种相结合得办法,就是小虎他们设法加入神策军,身体好得成为队头,身体差点得当押官,设法掌握更多得军权,也顺便操练自己的军队。
不过,鸡蛋最好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刚好,郑光因为鸡犬升天,被马。元贽封为平卢节度使,便顺便利用起来,利用他平卢节度使之权,训练一只李忱的亲军。
虽然长安和平卢一个东一个西,真要生什么紧急事情,还派不上用场。不过,郑光是可以信赖得娘家人,与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这样一个机会,不利用起来可惜。
虽然远水救不了近火,可是只要提前预计好,不是突状况。也不是派不上用场。
‘大家。’,这时候,马车得的帘子被掀开了,露出马。元贽那张老脸,他笑着问,‘那些随人,都很喜欢那种月饼,个个都赞不绝口呢。连老奴都想要多吃几块。’
‘来来来,尽管用。给马公公多送几盒过去。’,李忱招呼杨二,把预备他车上用的月饼都给马。元贽,还吩咐要多送几盒。
‘至于其他人,让他们去国丈得店里买吧。’,李忱摆出一副,都是国丈意思得表情。
‘呵,这国丈,生意做的可真大,大有当年吕不韦得气象阿。那大家继续休息,老奴还有事情要安排。’,马。元贽夸了句,见****忱没什么问题,便找藉口走了。
吕不韦,那他不就是秦异人?真是随时都不望挑拨离间阿。李忱笑呵呵得听着,听到马。元贽要走,还热情挽留他,上车来坐坐。见马。元贽再三推辞,才依依不舍的放他离开。
‘他是不是对我越来越不放心了?’,李忱问道,‘应该不会。’,杨二想了下说道,‘应该只是基于警惕心,亲自过来看看而已。’,这时候,窗帘外又传来声音,两人顿时不说话了。
刚刚同伴被踹下车,自己乖巧得以活命的太监,气喘吁吁的爬上车驾,回禀刚刚,李忱派他出去问的问题。不过基本上都是些废话,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不是讲讲得。
知道皇帝让人来问问,自己赏赐得东西好不好吃,那个傻瓜会那么直白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还不是满口称赞,满口说好。
反正李忱也不是真的想知道,就是要把人支开而已,对他的回答,嗯嗯阿阿得应了几声,便继续跟杨二**去了。。
而马车走了半饷,远山在望,他们这一行人得目的地,北苑就快到了。8
第三百三十章 狩田
九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