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维州离锦官其实并不远,直线距离不过百里。只是,离开锦官,往维州去,这地势阿,就开始陡峭起来,望山跑死马,可以很贴切得形容他们如今得处境。

  百多里路,小虎他们足足走了三天。地形陡峭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要顾及辎重,第三面则是照顾士兵得体力,故而一天行进距离并不长。

  不过,既然进入了敌占区,小虎他们并没有因为距离短,就疏忽戒备。按照规定,哨探放出了数十里得范围,探测敌情。不过,预估中的敌军骚扰或攻击,都没出现,他们平安得走了三天。

  在第三天中午,神策左军一如预期的,到达了维州外。军士们开始扎营。扎营的地方,距离维州不算太远,不过这是个刚好得距离。太近,对方要是打开城门,直接冲击大营,他们连点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或者是,士卒出营门,还没有列阵的时候,就被敌军冲击。

  太近不好,太远也不行,这样进行到可攻击范围,士兵们就要走上好大一段路,平白损耗体力。

  辎重营扎营,忙碌得负责挖壕沟,立起拒马墙,营寨。战兵则往前列阵,预防敌军趁着扎营,出来攻击他们。要是这营地扎不好,晚上就休息不好,影响很大的。

  小虎和李忱义,指挥自己的兵马,左右列阵,待整好队以后,军官们除了几个负责督促外,其他几个军官,都开始观察维州城。

  只见他们每人,都掏出了皮套,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双筒望远镜,开始观察维州城。

  ‘这地形,当真不好攻阿。’,边观察维州,高骈边喃喃自语,‘不好攻也要攻,这维州非打下来不可。’,小虎回道。

  这维州,地势有多险要呢?据李德裕会昌年间拜相后,所上的中所言,维州“据高山绝顶,三面临江,在戎卤平川之冲,是汉地人兵之路。”

  维州,立城在高碉山上,周围三面临江,只有一面可以攻打。此地控制了吐蕃和蜀地之间的要道。当年,河湟之地尽没,此州独存,吐蕃要攻蜀,非把这里拿下来不可,拿下维州后,吐蕃改号为无忧。意思是什么,想来很明白了。

  当年名臣韦皋经略河湟,以精锐万人,急攻累年“卒不能克。并云其时受其降,则“可减八处镇兵,坐收千里旧地“,有“莫大之利,为恢复之基“。

  所以,无论如何,小虎他们这次,一定要收复维州,不然将来得河湟之战,根本无法展开。

  一群人拿着望远镜观察维州城,维州城上并没有混乱,前天他们的哨探就和吐蕃得探马有了接触,没有派人来侵扰他们,大概是自恃有坚城可依吧。

  ‘这些唐军得穿着好古怪。’,他们在观察维州,维州也在观察他们,城墙上一群护卫神态得吐蕃人,促踊着几个人,也在城墙上观察远道而来的唐军。

  ‘杰保,我们要不要出去骚扰一下他们?’‘不用了。’,被称呼杰保的中年人,身材不高大,但是身形一看就之倒数于非常矫捷,虽然满头银发,但是行动间,非常俐落。

  ‘看这规模,就是一个军而已,我们人数也不多,没必要多作牺牲。’‘让他们来吧,看这人数,大概就三千,当难唐狗派了一万人,打了几年都没能把无忧打下来,区区几千人算什么。’

  上城头围观的几个人,都发表了意见,赞成他们杰保的话。杰保,就是吐蕃人首领得意思,基本上吐蕃就是一群部落联盟,连维州此等要地,都以部族首领为尊。

  一夜无事,吐蕃人没有夜袭,唐军安稳得扎好了营寨,也休息了。第二天,就发起了攻城。

  ‘这么快?’,听到警戒得士兵,说唐军营地有异动,开始埋锅造饭。杰保带人上了城墙观看,‘看来这披唐军很急阿。’,云淡风轻,一点都不把这些唐军放在心上,不过他还是吩咐了士兵,用罢早饭,就开始布署。

  ‘好快!’,同样是快,可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得概念。前一个是揶揄唐军,急着上来送死,后面这个快,是指唐军整军速度很快。

  从士兵禀告唐军大营有异动,到现在不过一刻钟,唐军居然已经整备好了。造饭、用餐,出营门,整军。不过一刻钟,这速度好快。眼看唐军已经进兵了,他不得不吩咐,一部分士兵继续用餐,分出一部分赶紧上城头备战。

  要是唐军打到了维州城下,他们还没列阵,导致维州城破,那真成了天大得笑话了。

  吐蕃士兵骂骂勒勒得走上了城墙,一大早起来,马上要卖命了,居然连顿饱饭都没得吃,就要出动,任谁都不高兴,被选上得都在低声骂着,有的说自己很倒楣,有的说长官故意整自己。

  士气倒还好,维州坚固可不破得印象,在他扪心中根深蒂固,反正就是晚一点吃饭而已。

  吐蕃士兵慢吞吞,杰保内心焦及,好在这些唐军一反刚刚的快速,一里地得时间,慢吞吞得挪到了城下。

  近看,杰保更觉得这群唐军得古怪,还是红袄,但是这根本不是唐军制式的甲胄。而且也没有看到熟悉的陌刀手,清一色长枪、还有盾牌。

  这盾牌,被高高举起过头顶,防备吐蕃人射击,在阳光下闪耀得光辉,全是精钢打造得盾牌。看到这盾牌,杰保根本起不了弓箭射击的心思,吐蕃人粗劣得箭头,只能挠痒吧。

  在距离城墙还有百多步远的时候,唐军得弓弩手开始射击城头,为前方步军作掩护,双方正式开始交手,然后很快就结束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战维州

  

  ‘好聊阿!!!’,李诚义站在城墙上,高声喊道,‘无聊你不会去练兵吗?’‘练兵这种事情,有各队队长就可以了。’,李诚义无精打采得说道,又突然头一扬,对旁边得小虎说,‘不然,我们带队,再往里面打去。’

  ‘不行。’,小虎摇头,‘这次得目标已经达到了,不准擅自行动。’‘可是。’‘绝对不行,这次出发前,开得作战会议,就有讨论过,不能擅自深入。后勤什么都是依照这样准备的,我们拿下维州,驻守一个月。’

  ‘忍耐些吧,一个月而已,一个月以后,就回到长安,然后就不无聊了。’‘好吧。’,李诚义又无精打采起来,小虎摇摇头,走下了略显残破的城墙,下去演兵了。

  这里是维州城,秋日得太阳,照耀在城墙上,墙上插着写有唐字的大旗。大旗正迎风飘扬。穿着晶亮铠甲得士兵,站在大旗旁边,威风凛凛、精神专注的站着岗,丝毫没有因为战争结束,就松懈下来。

  城墙下,有一群士兵,也是精神抖擞得操练着。晨操结束,几个值班得新兵,去厨房提了汤桶过来。

  ‘来,来,来,过来喝。每人一碗。’,士兵们鱼贯得排着队,拿着自己碗,从掌勺那获得了一碗汤。小虎也跟着上前,领了一碗,又打了另外一碗拿上城墙给李诚义喝。

  ‘这东西能防高原反应?’,李诚义喝完以后,吐出了跟着喝进嘴里得小红花,问道,‘叔说可以。然后我们这么多天来,没什么高原反应,应该就是这个得功劳吧。’,

  小虎他们不久前,收复了维州这座坚城,如今正在等待西川节度使杜悰的兵马来接手。说实话,小虎有些不满,早就要你准备了,如果他们出发的时候,西川兵马也跟上,他们早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等你们两个了,要开检讨会了。’,这个时候,高骈走上城墙,对两人喊说要开会了,‘来了。’‘知道啦。’,跟着高骈到了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很大,可是呢,装饰的挺…不伦不类的。

  这房间装饰了很多字画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些三彩陶,入门右手边还有个屏风,上面画得是一位侍女。靠墙有个书柜,摆了几本书。

  这些东西每样都不错,只是…‘说实话,我真想把这房间给拆了。’,李诚义进来以后,第一句话就是这句话,然后这房间里面,除了一个人之外,每个人都非常同意这句话。

  这里是那个杰保的房间,因为最大,所以被征用来当了会议室。从风格上来来看,看得出他很倾慕大唐,这些东西是大唐出产得。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些好东西,被他摆在这个房间里面,感觉上每样东西都在对彼此宣战ㄇ

  ‘好了,好了,开会。’,高骈见人齐了,宣布道,‘今日是我军入主维州以来,第三次得会议,本人都虞侯高骈,今日担任主席。’

  ‘首先,我们要讨论,那些吐蕃俘虏得问题。’,高骈首先宣布了第一件要讨论的事情,数千近万的吐蕃人俘虏,该怎么办?

  今天是维州克复第五天了。大唐准备经年,李忱抱有很大期待的维州之战,在小虎他们抵达维州城扎营,第二天时就结束了。数千近万吐蕃人被俘虏,当然,不全是战士,还有很多老弱妇孺,前几天驱使他们维修城墙,如今也是该讨论怎么处置他们的时候了。

  高骈说完这句话,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在场得另外一个人,不是小虎,而是一个身材不高大,看起来很是精明,但是现在就剩下一脸惶然,和讨好得中年人。这个人就是维州城主,以维州为据点得吐蕃部落首领。

  ‘小邦久慕天朝久已,几位将军从房间就可以看出来,我可是倾慕大唐很久了,小邦也是,满城子民皆渴望天军解救。还请将军开恩。’,一番话说得不伦不类得,但是对一个吐蕃人来说,已经不错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让这个一城之主,一个部落得杰保,不得不低声下气,好不容易挤出这番话。这感受很不好,但是既然事情都发生了,他也很快就认清现实。

  反正归顺谁不是归顺,当年他们白马羌,也被吐蕃人打败才归顺得,现在不过换当唐人。

  换成唐人好阿,大唐还是很强大,吐蕃内乱已经开始了,还不知道何时结束,虽然这里还没被卷进去,但是趁早换个大腿也不错。更何况,那天得情况他永远也忘不了。

  在城墙上的杰保,有非常不好得预感。看到这一只奇怪的唐军,他心里直打鼓,总觉得这只唐军很怪。人数出奇得少,出战得速度出奇的快,装备也很奇怪,连这战法都怪。

  一般唐军,上到无忧城这里,不就该气喘吁吁了吗?为什么这只唐军还这么有精力。第一天营地扎好,第二天就来攻城了?

  根据他的经验,这些唐人,上到了吐蕃得国土后,都会被神灵诅咒,不管是哪个神,苯教得也好,那些天竺来的也罢,反正唐人只要上了吐蕃得土地,只有那些身体比较强壮的人,不会受到影响。

  一般唐人刚上来,就会遭受到神灵诅咒,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呼吸不畅等现象。严重得甚至会死掉。可是这些唐军,一个都没有。一各有这样反应的人都没有。

  战法奇怪。杰保很疑惑,他们不用打造攻城器械吗?连个云梯都没有。顶着钢盾,他们就出战了。他们要怎么登上城墙?靠爬吗?

  时间不允许杰保在疑惑下去了。随着唐军接近,唐军得弩箭首先发威了。好几个吐蕃士兵,惨叫着摔下了城墙。于是,杰保也下令让弓弩手还击了,至于那些奇怪得唐军,等他们上来,再收拾好了。可是,当两方弓箭手发威后,杰保又发现了一件,很不好,很让他惊恐的事情。

  唐军得弩箭实在太凶猛了。他不是不知道,唐军得弓弩非常厉害,经常在两军还没接战,就对吐蕃人造成巨大的伤亡。

  可是,那种密集得箭雨,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保持得。唐军得弩箭,不论远近,张弓都需要时间。冲锋得吐蕃人,了不起挨个一波或两波箭雨,就靠近了唐军。而且弩箭也不是那么多,忍受一些损伤,就挨近了唐军得弓箭射程。

  唐军得弓箭更厉害,虽然没那么远得距离,但是弓箭射速比较快,弩箭一箭的时间,弓箭手可以发两三箭了。更何况,弓箭得密度可比弩箭还要高。不过吐蕃人弩箭不足,弓箭还是不少的。也不至于让唐军一面倒得压制吐蕃。

  可是这是什么情况?杰保震惊了,不断有中箭得吐蕃人,惨叫着摔下城墙。这批古怪得唐军,连弩箭都很厉害。

  两百五十步,远在弓箭得射程外,吐蕃人站在城墙上,都够不到的距离,唐弩却像是打鸟一样的,把一个个吐蕃人射落。这不奇怪,他知道唐弩本来就比弓箭强。可是这射速是怎么回事?

  这只粗估,数量就一个军得,三千人左右得军队,大概有三百人看守大营,大概就两千多人上前进攻,曰有五百到六百人远程支援。这跟他印象中,唐军持有弩箭的比例差不多。

  可是这个射速是怎么j回事?唐军得弩箭,射得就跟弓箭差不多了。唐军得弩箭,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犀利了。更让人绝望得是,除了射速,唐军弩箭手前面,还有一块盾牌,钢铁盾牌在阳光下,似乎反射得每一分光芒,都变城弩箭射在吐蕃人身上。

  这些盾牌,给唐军弩手提供了非常好得掩护,不说吐蕃人得破弓能不能射到,就算城墙上,守军拿出了缴获自唐军得弩箭,也射不穿。

  这盾牌,上宽下窄,类似西洋得鸢盾。下端可以插进土里,上端遮蔽住了弩手全身,但是还留下了一个开口,弩手可以透过这个开**击。

  当然,你能射别人,别人也能反射你,但是这么远得距离,数百步,两百多公尺得距离,你要射中大概只有一个人头大小得孔?除非李广、养由基再世。可就算他们再世,能射死几个?

  ‘保持稳定,瞄准了再射。他们射不到你们。照训练的来。’,弩箭队中,李诚义正在指挥唐军弩箭。就看这群唐军,每人手中一张强弩,只是这强弩,有点怪。

  就见一个射击完毕的唐军,把弩往地上一放,脚踏住前端,把一个拉杆往后一扳,很快就把弩上好了弦,然后他快速得抽出一只弩箭,往槽里一放,就开始发射。整个过程是没有弓箭那么快,但是就是略慢一点而已。

  这个东西被命名为作连弩了。是不是历史,诸葛亮得连弩,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是皇家研究院,上百个在对算术、机关有专长的人,在李忱指示下,研究出了这么一个东西。

  基本上,强弩还是强弩。不过增加了省力得机括,保持威力得同时,上弦也变得更快,还更加轻松。

  不过,一切都是有代价得,这弩箭得造价可不便宜,也很费功。让李忱大量全军配置的想法暂时搁浅。

  唐弩威力再强,还是不能替人登上城头,这维州攻防战得重点,还是在城墙下面得唐军,杰保看穿了这一点,除了让人设法拿各种木板,坐着徒劳无功挡箭的努力外,最重要得还是对城墙下方的唐军打击。

  可是,收效甚微。一群唐军聚集到了城门口附近,杰保想要攻击那里得唐军,可是唐军得远程,全部击中了这附近,也不管是否会误伤友军。密集如雨,有时候只是一个形容词,可是在城门附近,就是一个真实得现象。密集得弩箭,射的没人敢露头,吐蕃简陋得盾牌,根本挡不住唐军得弩箭。打得这附近得吐蕃人,不得不狼狈逃远,根本无法对唐军形成什么压力。

  杰保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唐军没有什么攻城器,维州城门都是加固过得,他们轻易打不开。

  你们弩箭厉害,我们惹不起,躲的起吧。看你们能射到什么时候。打维州城困难的地方,还有一个,就是补给比较困难。地处高原得缘故,让辎重运输比较困难。

  杰保心想,你们射吧,射光了弩箭,看你们怎么补给,耗也耗死你们。虽然有点鸵鸟心态,不过这也不失一个正确得作法。可是…

  ‘唐军退了。’,一个年轻人,压低了身子,顺着城墙得遮掩,到杰保附近说道,‘杰保,城门附近得唐军退了。’

  ‘什么?’,杰保很惊讶,这样就退了。这是他留在城门附近监事得几个士兵之一,平常躲在城墙下面,藉着城墙掩护,偶尔才露头看一下唐军得动态,谁知道竟然给了他这么一个消息。

  唐军退了,他们退什么?浪费了这么多弩箭,就为了靠近城门?唐军得辎重多的耗不完啦?他悄悄探头,往外看去,唐军真的退了,远离城门,在列队??

  还没等到杰保想明白,一声轰然巨响,震人耳膜,所有吐蕃人下意识的掩住耳朵。每个人都被震的不轻。过了一会,放下手,茫然四顾,怎么回事,打雷了?可是不对阿,听这声音离这里很近,雷怎么会从地上发?

  ‘城门破了!城门破了!’,在他们四处寻找落雷源头时,一声凄厉喊叫响起,所有人都惊恐得看到,城门扉出了几丈远,还残破不堪。瞬间,巨大的恐慌涌上每个人心头,城破了!!

  虽然说,城破了,不代表城就此失陷,可是绝大部分的时候,城门破了,就代表城市陷落了。这让每个人都惶恐不安,不知所措。

  杰保正想要市抵抗呢,还是投降。很快,就有人帮他作出了决定。当一队吐蕃兵,自发的想要去城门抵抗时,一个圆球从唐军一方抛出,吐蕃兵好奇看着这个,下意识的想躲。

  不是知道那是什么,没人把那慢吞吞得圆球当一回事,只是一种本能反应。可是,当那圆球轰然发出巨响,躲过死劫得吐蕃兵哭爹喊妈的逃走了,把恐慌带给了全吐蕃人,维州就兵不血刃得被唐军收复了。

第四百三十九章 炮

  

  ‘哄!’,如雷般巨大得声音响起,维州城得城门被炸开了。李德裕和几位宰相,把掩住耳朵得手放下,李德裕赞叹道,‘尽管是看了第二次,但还是这么震撼。’

  ‘这就是轰天雷吗?好大得威力。’,魏扶面有喜色,‘我大唐有此等神兵利器,将来定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神兵利器并不可恃,我大唐还是需要以仁义服人,慎德四仪咸宾。’,魏沫持反对意见,‘无论如何,有此等利器,我大唐无忧矣。’,向来老实的韦琮也发表了意见。

  这里并不是维州,还是在长安,长安城外。这里有一座模拟维州城。靠挂在职方司挂职的探子,把维州摸了个透。城门和城墙得厚度和材质,都被摸透了。然后李忱让工部在长安城外,建了一个仿维州城。

  当然不是整个维州都复制了过来,只动员人手,盖了攻城时会接触得那面城墙和城门。

  今天,李忱带着一干大臣,来到这里涨涨见识,实地模拟神策左军如何破城得,让他们看看。他们之前只有耳闻轰天雷之名,除了为了坚定李德裕的信心,让他看过,其他所有人都没见过这种大唐威力最大,保密度最高的武器。

  ‘这个武器一定要贴在城门上用吗?’,郑朗指出了一点问。他虽然是工部尚书,军器监理论上是挂在工部名下,不过自从李忱把军器监迁移到深山里面,就完全脱离了工部得管理,这个武器,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给诸位宰执,解释解释。’,李忱是意军器监解释一下。军器监出列,向几位宰相解释这种武器。

  这个东西,叫做攻城炸。药箱。简单就是一个碗状的物体,里面装填炸。药。有个支架连接那个铁碗,让炸药箱可以立在城门前面。要用的时候,紧贴城门,前面放块木板,可以把城门炸开。

  这是在十六世纪,鄂图曼帝国使用过得攻城武器。军器监在李忱指示下,制作了出来,专供这场维州之战用。’

  ‘虽然微臣不通军事,可是这样的东西,恐怕不实用吧。’,郑朗这样说道。

  确实,这种东西效用有限。不贴近城门就派不上用场。所以这次小虎只把这个东西当作一个方案,还有其他得炸。药使用方式。没想到一次就建功了。

  ‘我军器监,可不只这样的东西。’听到郑朗的话,军器监腰杆一挺,哪怕面对得是宰相之一,曾经的顶头上司,他也不怵。

  ‘给几位宰执展示展示。’,李忱示意道,军器监立刻指挥人手上来摆设,‘首先是,把轰天雷用投石器抛射出去。’,军器监手一摆,一个放在投石器上得轰天雷,就被仍了出去,然后在远处轰然爆炸。

  李忱带着几个宰相上前观看成果。就见到被炸过得地方,竖立得那些假人,顶盔贯甲得假人,各各凄惨无比,铠甲都被贯穿,上面可以看到细小的痕迹,如果是真人,早就肚破肠流了。

  ‘我们还在里面填充了碎铁片。有甲也可以重伤,无甲的话伤亡更大。’,军器监骄傲得说道。这是李忱当初轰天雷得改良。最初李忱唯恐威力不够,里面尽量填塞黑火药了。

  可是经过试验,稍微塞点东西,其实效果更好,杀伤力更大。这也算是军器监改良了。这是小虎他们的第二方案,假如无法靠炸药箱攻破维州城门,就要靠这个大量杀伤吐蕃人,威吓他们。

  ‘好。’,几个宰相面露喜色,这等武器才真是犀利。虽然不完全通军事,但是他们也知道,军对很需要阵形,可是这等武器,就是专门破阵得。越密集,死伤越大。

  ‘这东西,对城墙,恐怕没什么效果吧。’,兵部侍郎魏扶说道,‘是没错,这东西就是对人得。’‘那准确度?’,说道这个问题,军器监就尴尬了,‘投石机得准确度本来就不高。还要考虑到气候…。’

  ‘总之,要破城,还是要靠近城墙就是了。’,魏扶直接了当得问了关键点,‘我们另外有开发对城得。’,军器监脖子一梗,就带着一干人等到了另外一块地方。

  就见一个木架子,上面架了个粗大圆筒,还用铁紧紧箛住。几个士兵,在军器监得指挥下,忙碌了起来。先是拿拖把沾水,伸到那圆筒里面,清理了半天,接着往里面塞了一个布包,然后又往里面塞了个铁球。

  ‘诸位宰相,请注意看了。’,军器监神气活现得说道,‘请注意前方的城墙,这个城墙我们是用长安的规格打造得。’,然后点火。一群宰相娴熟得把耳朵捂住,不用李忱提醒。看了几次他们也明白了,这东西,不管威力和方式有什么不同,唯一得共通点,就是很大声。

  就见军器监点火后,一根细线烧了会,那个圆筒发出震天响声,连远在十数里外的长安人,都有人厅到了,有人抬头看了看天,晴天响雷阿?难道要下雨了?

  几个宰相目瞪口呆的看着前方,连手都忘了放下来,就看到那个以长安城为蓝本得那面墙,一颗铁球,狠狠得砸了进去,他们甚至可以感觉到,城墙在呻。吟。

  ‘这威力,天底下无有不破之城了。’,李德裕缓缓说道,赢得所有宰相一致赞成。这什么威力阿,虽然城墙没有垮塌,可是那只是多轰几炮得问题而已。

  尤其是,距离这么远,这远远超过了强弩,甚至是投石器射程得范围了。也就是说,没有这种大炮,或者相同射程得武器,到时候只能任人宰割了。

  ‘好,这才是真正得神兵利器,有此等武器,我唐军,自此便可战无不胜。’,魏扶欢喜道,突然,他想要说什么,又生生只住了。

  ‘怎么魏相有话要说?’,李忱注意到了,他是在场中人,最镇定得一个,早先大炮研究完成,他就秘密去看过。更是早就知道大炮得威力,所以没有想这些宰相一样震惊。在他来看,现在这大炮威力还不够,还有待加强。

  这不是他没有把大炮推上战场得原因。主要是这东西还太麻烦。不说这东西只是粗粗具备了攻城威力。就这个份量和体型,要运上维州,也不知到要费多少人力物力。

  他还要等待更轻便得火炮研究出来,才会投入战场。他觉得这不是不可能。最早得火炮,还是青铜铸造,这就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差不多要等到十八世纪,铸铁技术得进步,才逐渐改用铁铸。

  而因为李忱的干涉,现在大唐提早了拥有大量且高质量得优质钢铁,马上就可以进入铁炮时代。

  甚至,不单是铁炮,杂学懂一些的李忱,还提出了很多技术,等皇家研究院去研究,比方说大口炮的铸炮技术。这技术得发明让美国人在十九世纪,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铁铸大口径炮技术。

  其实这说穿了,一点都不难。就是用铁模。以前大炮很麻烦,要先坐泥模。等泥模自然荫干了,再来铸造。这技术非常麻烦,不是老经验得工匠,都弄不清这个。

  要等泥模干,要非常具有经验。要是干的不好,会出现空泡,到时候铸造出来得炮,会炸膛。而且一个泥模只能造一个炮。

  大炮研究成功后,李忱让他们尝试用铁铸模,还教他们利用钢铁,退火、淬火和回火得不同特性,一次铸造成型。这比铜芯铁胎,这样的铸造技术又更加先进了。

  铁铸模,一个模就可以重复利用,还不像泥模那样,荫干要等很多天,还不用担心空泡引起炸膛。

  铜芯铁胎,内部是铜,外部是铁。铜具有延展性,可以吸收火药得爆炸威力,外部铁,可以让炮更坚固。这是很先进得铸造技术,李忱则在此之上,更进一步。

  此外,还有很多小技术,都有待投入,比方说泡耳。这门火炮就没有泡耳,只能被固定炮架上,固定得打同样的地方。又比方说炮车,给大炮安上轮子,才能方便移动。

  至于能不能实现得问题,军器监集中几个都料研究得结果,有很大可能性。利用铁的几种特性来实现内软外硬,工匠们早就知道了,陌刀就是这么铸造得。

  铁模技术,也不难。其实在没有李忱的历史中,中国人早在明末清初就掌握了这种技术,比美国人还要早几十年。不过,这些都随着满人得封闭、对火器得不重视,最后失传了。

  ‘臣是想说,此等军国利器,一定要严格保密,绝不能外传了。不过后来才想到,圣人已经提前这么做了。’,魏扶有些不好意思,他刚刚第一个反应,就是此等利器一定要保密,可是刚想说,才想到,李忱早就要求军器监迁移倒深山里面,封闭入口,一切人等皆不可进入。所以,简单来说,这是句废话。

  ‘魏相公忠体国,不必介怀。’,李忱替魏扶开解了句,又让军器监介绍其他产品。

  其他产品,其实都是大炮。刚刚那款大炮是试制型,如今这是正式定型第一款,臼炮。看起来像用来桩米得臼,极粗大的圆筒,炮身很短。这种算是攻城炮。

  ‘攻城炮?’,李德裕注意到一件事情,‘意思是,还有其他种类得炮?’,‘是的,李相。’,军器监解释道。依照炮得种类,有分攻城炮和野战炮。简单来说,就是打人和攻城用的。

  野战炮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