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楚霸王-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十二章李二吃蝗虫
长安城,李二此时正带着几名近臣,走在长安城郊的农田边上。这里小麦地正在抢收,庄户们都在田地里忙活着,虽然小麦还未完全成熟,就差那么十来天,现在收割了会造成颗粒不饱满,减产不少。可是总比全都喂了蝗虫来的强,所以一个个挥着汗水,拼命的将那还泛青的麦秆割断,然后扎成捆堆在田里,等多一点在一起担回去。
李二身着便装,身后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还有就是萧瑀,魏征。几人漫步在这泛着金黄的田野里,本来这应该是充满丰收的时节,但是因为那蝗灾,这一年整个京畿地区,都充斥着哀愁与悲伤,甚至已经有隐隐的流言开始传出,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正在借机攻击李二。李二怡然不惧,任由那些人蹦跶,他只是我行我素的进行赈灾,安抚百姓。随着粮食不断的下发,百姓不仅没有怨恨李二,甚至对他感恩戴德起来,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算盘完全落空了,甚至还暴露了他们自身,这段时间,有着不少这样的人悄然的消失在人群里。那隐藏在暗处的百骑司,也不是光吃饭不做事的。
“诸位,你们看,这本来应该是欢欣鼓舞,百姓希冀丰收的时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难道真的是盛世来临的代价?”李二指着身边的麦田说道。
“陛下,这天灾不是**,我们对它是毫无办法,而且一饮一啄皆由天定,或许国师所说也有其中的道理!”长孙无忌对于这些还是持保留意见的。虽然他不信教,但是却也对道教比较客气。
“臣以为。这其实就是去年冬天天气比起往年暖和,蝗虫产下的虫卵没有被严寒冻死的缘故!”杜如晦却不以为然。什么盛世来临会有三灾降临,真是荒缪,难道盛世来临不是因为他们这些人付出了无数的努力治理好整个帝国才带来的吗?人终究还是要靠自己,什么命中注定,他早在当初战乱中见识了无数的家破人亡的惨剧之后就不再信这些,为何那些善良的百姓要承受这样的命运?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为何见不到众生的疾苦?还是神仙本就无情?所以杜如晦心中早就不信什么天注定,那都是骗人的,佛道两家之所以成为统治者的座上宾不是因为他们是什么神佛的代言人,而是统治者需要他们让百姓少些怨念。不要那么激烈,便于他们的统治而已。这些站在这里的这些人都知道,但是谁也不会说破。
就在几人谈话间,几只蝗虫就这样蹦跶到了几人身前,这段时间李二受够了这东西的气,现在这些玩意儿居然还敢在自己面前蹦跶,简直一点面子都不给,于是李二伸手就将这些蝗虫抓了过来:“人要靠吃粮食活命,现在被你们这些东西吃了。这是在害百姓。百姓没有过错,有错的只是朕一人而已,你们这些蝗虫要是真的灵验的话,那么就吃了朕的心好了。不要再迫害百姓了!”说着就往嘴里塞去,
“陛下不可!这东西不干净,吃了恐怕会生病!”长孙无忌等人连忙的劝说道。
“有什么不干净的。就算会生病,也全都让朕一个人来承担好了。将百姓的苦难转移到朕的身上,朕又岂会避让!”李二振振有词的说道。
蝗灾有没有因为李二的这段话而消减。不得而知,但是史书记载却是从李二吞下了这几只蝗虫之后,蝗灾就此退却了。但是不管到底为何,现在最重要的是粮食,没有粮食会造成的后果会非常的严重,甚至比起蝗灾还要严重得多,要是民变的话,镇压起来恐怕会让刚刚安定的天下再起波澜。
所以李二接着为粮食的事情烦恼头疼,甚至希冀起那个离家出走的小子能给他带来好消息,长安周边的粮仓已经见底了,在没有粮食的话,几天之后这些百姓恐怕会饿肚子了,而周围地区的粮食还在路上。
话分两头,李二这边没什么进展,但是李宽那里却是进展喜人,他在太原边上的一个小县城下边的一个小村庄里,花费了大半积蓄,让太原分店一度无钱周转,从而延迟了工程进度,但是却也顺利的拿下了那一座石炭山的所有权,当即她他就在王盛的带领下,回到小王庄,到山上转了一大圈,足足转了五个多时辰,从清晨转到天黑,才兴高采烈的回到村子里,然后也没在村子里住宿,就这样在夜色中消失在小王庄村民的视线里了。
是夜,李宽从这小村子里出发,不顾马力的向着离着这里百多里路的汾河而去,这汾河水量还是很大的,河宽也足够李宽接下来要做的事了,当然李宽这一次又进账了一大笔,这一次比起上一次的黑石山的收获还要大,多了两千多万,这一次足足五千多万,这也是因为他这次没有直接扩大范围,只是加深了吸收的深度,所以消耗没有上次那么大,而且这一次吸收能量,将他头上的那朵火焰彻底的转变成橙黄看,并且隐约间带点天蓝色了,这也让李宽大致推断出了这个系统的能量容积,恐怕一点到五千万是淡红,五千万到一亿是橙黄,一亿以上是天蓝,至于天蓝之上的翠绿和深紫,不知道会吸收多少才能转化,但是李宽觉得应该不会相差太多,他前前后后也就八千多万点,不到九千万,就已经开始出现天蓝色了。
天色将亮,一夜之间,李宽感到了汾河边上,他的趁着天明之前将东西弄出来,不然天亮了这里恐怕会有人经过,所以,登上了早准备好的木筏,想着河心撑了过去,划木筏李宽不太会,但是将受伤的长蒿直直地插进河底,接着河床的力道,向前撑他还是会的,再说了,他也没准备一直划筏子,他在河心还要做别的事儿呢。
很快就来到了河的中间,夜色苍茫,天穹上闪烁着几颗星,在云中若隐若现,云层高远,倒不惧会下雨,李宽在心中选定要兑换的东西,开始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魔术表演,一艘大船被他变了出来,缓缓的出现在汾河之上,船头先出现,在李宽的木筏的前面,接触到水面,慢慢的滑动出来,就像是两个空间断层一样,一艘本不属于这个空间的大船,就这样从夹缝里挤了出来。这首船非常的大,船首的撞角,在夜色中反射着微弱的星光,仍旧显示出它的坚固与锋利。还有船沿上的那个像是印章一样的标识,一个大大的骷髅头,下面是两更交叉的骨头棒子,这是一个海盗的标志。当然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海盗是不是用这个,总之李宽这艘船是他现在能兑换的最先进的船只,长足足接近五十米,二十多米宽,高度也有接近三十米,船身呈流线性。船上还有这前后三组风帆,中间的主桅杆高达二十多米,上面挂着的帆布全都收起来了,只剩下一根根桅杆耸立着。船沿两边有着一个个的孔洞,那里是放置武器的地方,李宽想象中是放置一门门的火炮。但是这个时代不准许火炮的出现,火药是出现了,但是锻造钢铁的工艺还不能满足铸造火炮的标准。于是只能放置一门门八牛弩,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而船舱那些住人的地方,还有堆放货物的货仓全都被李宽装上了粮食,一袋袋的小麦装的麻袋鼓鼓。看着吃水甚深的大船平稳的降落到汾河上,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激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李宽放出了这一艘大船之后,就爬上去,将那船锚抛下来,免得顺着河流飘走了,然后下得船来,登上木筏再一次向着河边撑了过去,这一次他是去叫人,这艘船他自己可开不回去,这需要人手操舟。这些事儿他都丢给了那老掌柜,太原离着黄河不远,水上讨生活的汉子可不少,所以早就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这些人早就等着了,只等着李宽去叫来,然后就可以顺着汾河而下,一路到洛阳,到了洛阳就好办了,因为侯君集那家伙被发配到那里当守备,李宽还是能请他帮忙的,现在的侯君集可谓是非常希望有一个表现的机会。自从上次朔方被他丢失之后,就被流放至洛阳,虽然李二没责怪他一句,但是他却感觉得到李二是在冷落他,可是他能怎样呢?毕竟是他的过错,要不是他显摆将王匡的那块玉佩佩戴在腰间,就不会出现王义背叛的事,这一点侯君集一直自责。
天色大亮了,汾河上的那一艘大船被人发现了,一大群人站在岸上,都在议论纷纷,都不知道这一艘大船是从何而来,而且这样大的船,整个大唐恐怕都造不出来,前隋的五牙大舰也不过十多米高,长度也只有三十多米,这早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大船了。恐怕只有杨广的水殿龙舟,才能和这艘船相比,这也只是比大小而已,而且这艘船看样子还是战舰,那船首的撞角,锋锐的锋芒,简直让人胆寒。
李宽带着人到的时候,这里已经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了,李宽带着手下百十条汉子,奋力地挤开人群,才到河边却看到了他最不愿见到的一幕。
第六十三章争夺
李宽带着人到了汾河边,准备登船开走,去京城赈灾了,可是却发现河面上好多艘小船正在相互攻伐,一个个汉子身上就穿着一条小短裤,甚至有的只过了一张兜裆布,手上握着开山刀,或者长矛马槊,正在打得不可开交。
这也怪李宽没考虑周全,只顾着保住自身的秘密了,没想过自己离去的这段时间里,会不会有人发现那艘大船,要知道这样的船可谓是河里的霸者,谁要是掌握了这艘大船,这整条黄河上都将无人能挡,光凭那庞大的船身,就足以碾压其余的船了,所以这附近的几个小小的水上帮派组织,就开始就这一艘大船的归属展开了争夺,这些水上混饭吃的汉子一个个好勇斗狠,下起手来毫不手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掉进水里再也上不了岸了,所以都是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让他们拼起命来毫无畏惧,他们都知道这河上的风浪是无论如何也奈何不了这样大的船只,有了这艘船就不会再过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一个个更是用上了吃奶的劲儿。
李宽赶紧的登上自己藏在岸边的木筏,划向河心,这可是他花了足足接近两千万才弄出来的,十万石粮食还有这艘船,粮食花了一千两百万,船花了差不多八百万,要是被这帮子蟊贼给摘了果子,那才是笑话了。虽然离开只有一个人,但是他在岸上看了,这些人也就是一帮子普通人。虽然有几分狠劲儿,但是却没人是他一合之将,所以他很放心的就这样迎了上去。虽然他一夜没合眼了,但是身体素质在那里顶着,对付这些人还是绰绰有余。
那些还在争斗不休的人,见到又有人加入了战团,还是一个矮小的汉子,顿时一阵了恼怒,自己这些人都是知根知底的。这附近除了自己这些人就再没别的势力,这个家伙是哪里来的。
敢插手进来?
于是一群人都想着先将这瞎掺和的家伙弄死,在一决高下。几方的首领站了出来。相互之间一使眼色,就达成了同盟,于是好几艘靠近李宽的小船,直接靠了过来。船上的几个赤着上身的汉子。就这样嘴里怪声怪气的吆喝着:“哪里来的小子,敢插手爷爷之间的争夺,活得不耐烦了?”手上的长矛就向着李宽捅了过来。
李宽受伤的长篙在河底一撑,木筏一侧,向着旁边滑了过去,长篙抽了回来,握在手中就是一个横扫,一根长篙在李宽手上挥舞着像是一根稻草。带着呼啸的风声,在那个汉子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抽到了他的身上。
‘啪!’一声清脆的声响。哪怕在河水哗哗的流淌声中也清楚地传出来,岸上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那个被抽中的汉子更是被抽飞了起来,在河面上像是扔出的瓦片一样,在水面上跳了几下才沉了下去。一团殷红在河面上闪开,却是抽裂了皮肉,鲜血流淌出来了。
“点子扎手,哥几个并肩子上啊!”几方小势力的首领,见到李宽如此神勇,顿时大吼道。
于是,河面上的所有的小船都向着李宽划了过来,将他团团的围住,一个个挥舞着手里的武器,恶狠狠的看着这个被围困的矮小汉子。
“小子,哪里混的,敢来我们这里捞食吃,也不打听打听,这太原城附近都知晓这一片是我们的地盘!”一个络腮胡子的大汉,古铜色的肌肉在阳光下闪烁着一层光辉,对着李宽大喊道。
“你们将我的船围着,并且想要夺取我的船,还问我?”李宽扬声道,他也不是什么嗜血的人,这些人还是大唐子民,要是异族他或许会直接将他们全都弄死,但是这些人不是。
“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啊?有没有写你的名字?”另一个脸上长了一颗大痣的人说道。
“你们真的不信?那我也没办法,这船是我师门送来的,我正要带人接收。我师门中人不愿见外人,所以他们才离去了,我带来的人晚了一步,没想到就被你们围住了!既然这样,那么我也来争上一争如何!”李宽不愿再和这些人胡搅蛮缠,既然你们争夺,那么加上我一个如何。
“早说不就完了!还是要打!接招!”大痣男手上马槊向前一捅,就向着李宽捅了过来。‘
李宽将手中的长篙一横,握在手里,脚下一沉,但是却没有地面上那种稳如泰山的感觉了,他忘了这是在船上,脚下虚浮,但是他却是怡然不惧。哪怕是在船上又如何,他的长篙比起那马槊可长得多,足足有接近十米长,这样的长篙对于别人或许是又长又重的家伙,但是李宽却耍的动,他的力气可以说是天生神力也不过如此了,已经完全恢复的他明境巅峰的修为岂是易与?双臂一展足有五六百斤的力量,这几十斤重的长篙还不是轻飘飘的。
一个横扫,在一个竖劈,李宽轻巧的应对着周围的围攻,将战圈围在自身三丈之外,只要哪一边的水贼敢靠近,那么一根长篙就直接扫了过去,将上面的人打进水里,并且伤筋动骨。久而久之这些人就只能围着李宽打转转。
这里水流虽缓,但是还是在流动的,所以一群人就这样像是水上漂浮的一张莲叶,顺着水流一路向下。而那些被打下水的汉子,则是一个个慢慢的爬上船,再一次向着大船而去,这些人还是没死心,但是这些人还是不同势力,又在大船边上再一次的起了争执,这一次因为李宽的关系,没在打起来。他们开始商量,这样大的船人少了又开不走,而且又藏不起来,那个大煞星还在和自己其他兄弟纠缠,这段时间是争夺这艘船的最好时机,于是这些人商议好一起做一票大的。全都上船,将船开走再说,而且这船上说不定还有好东西,那吃水线好深,这可得装多少东西才能吃水这么深啊!
李宽急了,要知道船上可是一个人都没有,并且一船的粮食足足十万石,这是灾区百姓救命的粮食,虽然李宽还能再兑换,但是他又岂能甘心这样让给这帮人,既然一直没下重手让这些人纠缠自己,才造成这样的局面,李宽决定不再留手了。
“你们这些人纠缠不休,那么别怨我手下不留情了!”李宽眉毛一竖,狭长的双眼闪过一缕凶光,怎么说也是手上有着人命的人,一点杀气还是有的。
“这小子,难道你刚才还没用力?”大痣男哈哈笑道,他才不信这个身材矮小的汉子还有什么别的招数,他这身材有这样大的力气已经是天赋异禀了,怎么会还没用力?要真是这样,那么这家伙就完全不是人了。
“别怨我了!”李宽说着,手上力量不再收手,完全展开。原本五六百斤的力气,在长篙的挥舞下,不下千斤,这一下直接就造成死伤无数,那些围着李宽的汉子,一个个被抽飞出去,在空中吐血,然后掉进河里,就这样再也没冒头,只剩下一团殷红在水里冒起。而且好多人身体都扭曲成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完全可以看出被抽得骨折了,甚至有一个倒霉的家伙,一条手臂被抽断了,在空中就和身体分开,一只断手‘噗通’的一声掉进汾河里,染红一片河水。
“你这家伙,老子和你拼了!”络腮壮汉,挥舞着手上的开山刀,一刀精准的劈在了李宽的长篙的一头上,削断了一截长篙。这是李宽的武器在这一场较量中首次受损。虽然只是一根普通的竹子,但是高速挥舞的竹子要准确的命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络腮男子身上有功夫。
“没想到还有一个练家子!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会会你吧!”李宽改变了之前一直使用的野蛮的横扫,将长篙直直的握住,尖头指着那个络腮壮汉,这一次是握枪一样的握法。
“小子,有什么招就使出来吧!”络腮壮汉双手握刀,站在船上,随着水流的起伏而起伏不定。
李宽没说话,手上的竹篙直直的向前一刺,这一下只有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快,不可思议的快,就像是一道划过天际的闪电,又像是那一闪而过的光线,总之这一刺,就只是非常普通非常快的一刺。
“嗯!”络腮壮汉面色凝重,在知道李宽身手高明,但是也没想到高到这样的程度,这一刺可让他全身毫毛都竖起来了:“挡不住,真的挡不住!”络腮壮汉虽然也练过武艺,却是连三流都算不上,刚才纯属瞎猫碰上死耗子,碰巧削断了李宽的长篙。现在却是万万挡不住李宽的这一刺的。
就在络腮壮汉闭眼等死的时候,一阵风声从岸上传来,划破空气,呼啸而至。
“这是,箭矢的声音!”李宽这几年射了不下几千支箭,对这个声响可谓熟的不能再熟了,顿时放弃了一下子将那络腮壮汉刺死的打算,而是一长篙扫向了声响传来的方向。
第六十四章再见
“嘣……”一股巨大的冲击力从手中的长篙上传来,李宽差点握不住,木筏在水上哗的被带着飘出老远。
“谁?背后偷袭算什么英雄好汉!”李宽看了一眼那还在长篙上颤巍巍的箭羽,猛地转头看向箭矢射来的方向。
那里一个身穿麻布衣服的高大汉子,站在离着河边不远的一个小土丘上,手上提着一张强弓,正盯着河面上。李宽乍一看,这人似乎有点眼熟,但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是谁,但现在他是鞭长莫及,这汾河这段河床说宽不宽,也就几十米宽还不到一百米,但是李宽现在离着岸边还是有那么十几米的宽度,这段距离再加上那土丘离河边的百米远的距离,除非李宽手上也有一张强弓,不然是对那个汉子没有任何威胁的。、
“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赶尽杀绝?”汉子高声说道,手上的弓再一次张开,对李宽形成了一种莫名的威胁。
“你这人多管闲事,这帮子强盗要夺我的船的时候,你不知道在哪里,现在我占上风,却让我饶过他们,你可知道那边正有人在登船,他们的计划已经快要得逞。你知不知道船上装的是什么?”李宽气得肺都要炸了,这个家伙是哪里来的,装什么大尾巴狼,要知道船上可是有好几十门八牛弩,要是被这些人控制了,那李宽只能落荒而逃,这攻城器械射出的箭矢像长枪似的,擦着就伤。钉上就死。
“但是你也不能赶尽杀绝啊!这些是我大唐子民,这帮人在做的不对也有《大唐律》来顶他们的罪孽与功过,岂能让你这样不明不白的就杀掉。那帮人上不了船的!”岸上的汉子将手上的弓箭一放,一支箭矢直直的破开空气,带着一阵呼啸就向着大船的方向而去,钉在船沿上,那里那些想要上船的小帮派成员正在向上爬,最上面的一个手已经达到甲板的边沿了,可是见着离着他的头顶不到两寸远的那支箭。顿时冷汗直冒。这样是再往下一点,就得将他的脑袋给直接射爆了。
“那么就听你一言!”李宽见到那支箭矢射到船沿上,也就出声答应了。这个人立着那么远。自己拿他没办法,既然能就这样和平的将船夺回来,何必再费力的打架呢。于是他爽快的将木筏撑回河边,准备带领着他雇佣的那帮船员。去开船了。这批粮食要尽早运送到灾区去,不然恐怕会节外生枝。
上了岸,李宽转头看了看那个站在土丘上的男子,一身的麻布衣服打着不少的补丁,满脸的胡子,杂乱的头发,像是很久没有打理个人卫生了,很是邋遢。但是却在他身上李宽感觉到了一种很熟悉气质。怎么说呢,很铁血。像是军人一样的气质,这种气质在李二身上也非常浓厚,哪怕他现在已经是一国之尊,但是那戎马半生的经历早就讲这种气质铭刻进了他的骨子里,是怎样也无法摆脱的了。
“你当过兵?”李宽问道。
“曾经的事了,现在不过是山间一野人,谢谢你饶过这帮人!”大汉身量极高,在李宽认识的人里也只有寥寥数人能比他高,这些人都是军中猛将,没有那壮实的身板,岂能于万军中征杀出一条路?
“像你这样的人,定然不是无名之辈,刚才那张弓怕有五石了吧!怎么会退役?”李宽很是疑惑,这样的猛士在军中定然会很快得到升迁,再不济也会专职成为神射手,这样的射手可是军中的宝贝,能张开五石弓的已经可以被称为射雕手了,在军中可是地位极高,待遇极好的一种兵种。
“往事不说也罢!你这人虽然身材矮小,但是手上的功夫确实高明得紧,而且这艘船是军舰吧!你也是军中的人?”汉子身上的麻布衣衫上面全是一道道的口子,这是行走在山林间被各种树枝荆棘给挂的。
“我还不是军人,但是很快就是了!”李宽也没打算隐瞒,他准备请缨上战场的打算早在贞观元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萌发了,只是年龄实在太小,无法成行而已。
“我们是不是见过?”李宽本来准备带着手下的那帮水手前去开船了,但是实在是觉得眼前之人有些熟悉,再一次发问道。
“见没见过有什么区别?我们不过是萍水相逢而已!你走吧,我虽然不知道这船上装的是什么,但是以你的身份会亲自走这一趟,看来真的很重要,我就不耽搁你了!”麻衣汉子双眼闪过一道沧桑,出声回答到。
“你!”李宽本还想说什么,但是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转身离去。
木筏带着十来艘小船,向着河心的大船划了过去,准备登上这艘船,顺着汾河而下,到黄河之后就离洛阳不远了,到了洛阳,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准备登船了,李宽猛地回忆起那个男子是谁了,于是站在木筏上转过身对着岸上大喊道:“你哥哥很想你,回长安看看吧!”
岸上,麻衫汉子身躯猛地一震,双眼闪过一道伤痛的神色,双拳紧紧的握了握:“多谢提醒,有时间我会回去的!”说着就想转身离去。因为他不想让人见到他悲伤的样子,这几年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那一次的耻辱,那一次的失败让他的骄傲全都粉碎,没脸见人了的他,决定隐匿山林,可是没想到还是遇到了这个人。
“什么时候回去?我给你哥哥带个信啊!薛将军!”李宽喊出了他的身份,顿时让麻衫汉子离去的脚步顿住了。
他转过身,看着站在木筏上的小小身影:“这一点不劳您费心,薛某想回去的时候自然会回去,我那大哥还要劳烦您通知一声,让他知道薛某活得很好!”说着大步流星的离去了。
“薛将军,李某定然不负所托!只是要是你哥哥问起,我该说去何处寻你?”李宽大声喊道。
“太行山上,薛家寨!”麻衫汉子留下一句话,飘然而去。
这位阻止李宽并帮助他夺回大船的汉子,就是玄武门之变之前被李宽擒下,然后被李二放走的薛万彻,从那之后就一直杳无音讯,没想到居然在太行山上,不知道是落草为寇还是占山为王,只是看他的样子过得不是很如意,一身的麻布衣衫,破破烂烂,满面风尘看是豪迈爽朗,实则落魄无依。
李宽虽然想将他留下,但是却又不知道该说社么好,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初唐名将,会落得现在这个地步和他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些往事两人都不想再提。
大船起锚了,顺着汾河往下游而去,这艘堪称巨无霸的战舰,占据了差不多半个河道,就这样一路而下。
水流的速度,再加上船上水手划动船桨,速度飞快,一天之间就差不多要到黄河了,只要进入黄河,那么洛阳就遥遥在望了,大唐百姓的希望都在这一艘大船上。
历史上这一次的蝗灾不知道最终是怎样结束的,或许是在百姓紧衣缩食中煎熬过来的,外地调集的粮食在路上,一路舟车劳顿的恐怕还要一段时间,李宽出来半个多月的时间,还不够他们运送粮食到灾区。
陆上交通只能通过那狭窄的官道,一辆辆牛车,绵延几里,几十里,金牛古道,剑南栈道,这些地方全都是稍微大意就跌落万丈深渊的险径,要运送粮食难度可想而知。
一路上,无数的大唐百姓在河边上见到这一艘大船,都驻足观望。那寒光闪耀的撞角,那让人望而生畏的骷髅头,都成了这些百姓议论的焦点,一路上的官府也派出人前来查看,李宽不得已之下,只能卸掉伪装,将自己的身份令牌挂在船头,身着锦袍站在船首。一身蛟龙袍在河风的吹拂下咧咧作响,他的头发上的簪子被他抽掉,长发飞扬站在船头像一尊雕塑。
那些水手在李宽换完衣服走出船舱的时候就已经呆了,这还是个孩子,之前在哪河面上和无数贼人争斗不休,那挥舞的虎虎生风的长篙,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没想到年龄如此幼小,这是老天爷在开玩笑么?而那一身锦袍还有那挂在船头的龙形玉佩彰显着这个孩子的身份,这是皇家的孩子,是一位小王爷。
于是一船的水手全都跪下了,那还好奇想要打开那封闭的舱门看看里边有什么的心思全都被压在心底深处。皇家的东西其实他们这些人能觊觎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开船来得好。
洛阳,这个大唐第二繁华的城市,就连扬州都无法与之并论,这里是除了长安之外,大唐最大的城市。现在人口已经达到六十万,虽然比不了长安的八十万人,在这个时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这里是准备作为帝国第二都城来建设的,皇帝的行宫,大臣的官邸,这些东西都有,只是这些地方现在都没住人,全都只有一些下人看管打扫而已。
同时洛阳还拥有大唐最发达的水上运输,前隋炀帝杨广将原本春秋时期就存在的一些运河加以连通,并且直接修到了这里,北面连通至涿郡,也就是现在的天朝首都。这也是那些史学家抨击杨广的一条重要的根据,这条运河完全是建立在百姓的尸骨上的,但是不可否认这条运河也加强了南北的交通来往,不在只依靠人挑马驮。总之是有利有弊,不可否认这也使得洛阳的水上交通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至少李宽的这一艘大船是能停靠在这里的。
第六十五章粮食来了
侯君集站在洛阳城头,望着长安的方向。来这东都已经快两年了,一家老小全都被李二送到这里来了,离着那政治权力中心远了,那么还有机会表现自己吗?不会像武士彟那样渐渐被人遗忘吧!他很是怀疑,虽然从未想过李二会放弃他,但是却因为这两年的冷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