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楚霸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的容貌身段在李二众多女人中是最好的,哪怕长孙比起她来要是单比容貌的话,也稍逊半筹。可是长孙身上的那股子气质,那种刚强而又带有女性的细腻的气质,比起杨妃又远远超出,虽然杨妃也气质不凡。

之后是两个将来的混帐,这两个家伙送来的就是一些黄白之物了,李二见着这些东西就顿觉不耐,这些阿堵物李二不缺,而且这两小子献上的东西明明就是自己先前赏赐给他们母亲的,现在居然拿出来显摆,这不是自曝其丑么,李二只是点点头收下了他们的礼物,就不再多言。

之后就是公主们了,李二的这帮子女儿,李二最疼爱的李丽质封为长乐公主,此刻站在最前面,她献上的礼物,是一幅地图,这是这位原来的暴力萝莉,现在的温柔公主亲自绣的,在一张两尺见方的绢帛上,绣出了大唐山水,弯曲入海的黄河,封禅祭天的泰山,华夏祖庭昆仑,等等,此物一出,李二开怀大笑,虽然做得不是很精细,但是李丽质此时才八岁,有这样的功底也实属不易了。

而李二最大的女儿襄城公主已经一十四岁,是找婆家的年龄了。李二初步给她订下了一门亲事,是宋国公萧瑀的长子萧瑞,此子性温厚大气,并且写得一手好字,尤擅隶书。准备等来年开年之后就为他们俩准备婚事,这位李二长女第二个上前,送上的礼物是她亲手制作的一件大氅,玄黑色的大氅由上好的绸缎制成,上面用金线细细的勾描了一条若隐若现的云龙,针脚细密,足见女红之精湛。

之后南平,遂安两位公主各自献上礼物,最后是小不点李念微,也就是豫章。小小的短腿费力的爬上台阶,一脸认真的样子就让李二心中高兴,这个小家伙李二还是很疼爱的,倒不是因为其母卞嫔,而是长孙领养了这个小家伙,长久相处下来李二对小豫章有了非常浓厚的亲情。

这台阶很高,至少对于三岁不到的小豫章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的了,爬了几梯之后,她就没力气了,小小的手撑着膝盖,学着李宽的样子喘气,左手背还在额头上抹了抹不存在的汗迹,撩了撩额头上的刘海。

“好累!呼呼……”小嘴嘟囔着,然后又开始爬,这献礼物是大事,小家伙第一次送人礼物很是高兴,所以哪怕是这么高的石阶梯也挡不住她如火的热情,一定要送给父皇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这是小家伙心里最真的想法。

第三十九章李二的安排

宴会在小家伙的一段可爱的舞蹈中悄然的落下帷幕,这个费力爬上高台的小公主,被李二抱在了身上,呵呵笑着,刚才小念薇那一段生肖操让李二看得很是开怀。虽然李宽带来了一个不好的信息,可是李二今日刚刚登基,而且调兵遣将不是一时半刻之事,所以也不差这一日半日的,李二暂且放下胸怀先将这场宴会结束再说。

宴会结束了,一大波的马车从朱雀门一涌而出,上面坐的是满朝文武,宵禁未禁,在远处的长安百姓纷纷看着这些马车,议论纷纷。

在所有的大臣都走了以后,立政殿的偏殿此刻还有一群人没有走,天策府的几员虎将,除了秦琼之外,尉迟恭,程咬金,段志玄,屈突通,刘弘基,侯君集这些人都在,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等文臣谋士,全都在这里。可以说这里就是李二所有的心腹,要不是出了玄武门那档子事,秦琼也该在此的,但是现在他却已经被排挤出了这个圈子,之前出宫门的时候,秦琼没有发现其余人的马车,眼神中表露出无限的遗憾和憧憬,但是却也只能摇着头苦笑着上了自己马车向着宫城外而去。

偏殿之中,程咬金也面色变换,他也是一个藏不住心事的人,或许是不愿藏,正因如此,他才屡屡做出让人无语的事,李二也因为他不耍心机每每的给他擦屁股。除了程咬金,李世绩也眼中有些失望。虽然两人现在都还不是很清楚当初事情真正是怎样的,可是秦琼已经被李二边缘化了这却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李二在众人心思各异中,从一边的门里走了进来。他对于李宽交给他的消息还是非常重视的,不然也不会留下这些心腹之臣,这些人是他绝对信得过的,他对自己的识人之明还是有些自信,虽说出了个秦琼,但是秦琼只是在报答李渊的恩情,并且没有伤害到李二的利益。两人之所以闹到这个地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秦琼不愿拖累兄弟,而李二觉得秦琼自己一个人扛是不完全信任他的表现。所以两人虽然心中没有真正的怪罪对方,却也不是真的决裂了,不然以李二的性子也不可能对秦琼这些天在他面前晃来晃去而无动于衷。

“诸位,现在真得到一个消息。来源未知。可是却事关重大,所以现在将诸位留下,希望大家能群策群力,看看这个消息的准确信,以及如何让应对!”李二此时放下了宴会上那一个高兴的面孔,如同换脸一般此刻阴沉得像是要滴下水来,当时他和李宽之间的对话因为事情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就没有直接说出其中的内容。但是群臣却也听到了擅动刀兵这个字眼,所以大概都在心中猜测了一番。

“陛下。是不是将有战事?”长孙无忌每次都是第一个说话的,谁让他和李二的关系摆在那里呢。想起宴会上李二的那句话。长孙无忌心中一个闪念说道。

“辅机,确实有关于此,现在这里也没外人,朕就明说了,宽儿给了朕一条消息,颉利兴刀兵,渭水斩白马。此信息的含义想必大家都能理解,突厥可能要打过来了!”李二面色没有丝毫的改变,很是沉重的说道。

“是楚王殿下给的信息?这可靠吗?”李世绩却在质疑这消息来源。这位刚被李二拜为为的并州都督,封邑九百户,是武将中少有的智者,这位历史上跟随了唐朝开国初的三位皇帝,被倚为大唐之长城。他原名徐世绩,表字懋功,被李渊赐姓为李,以多谋善战著称,此刻他的质疑引起了许多人的附和。

“微臣同意懋功兄的意见,楚王殿下连宫门都少出,岂会得知如此重要的消息,但是楚王殿下也不可能拿这种消息当作儿戏,虽然年少,可是微臣观之楚王殿下却有着一种成熟,想不通啊!”房玄龄善谋,此时却也一头雾水,因为这个消息的来源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朕也不大相信,但是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诸位爱卿认为如何?做一些防范还是必要的,而且这段时间放出探子去草原上验证,看看突厥的动向。”李二说道。

“陛下,俺老程认为,突厥早晚都得打,不如就现在大军压境,将他们灭了算了!”程咬金又开始说浑话了,反正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憨货,那么就表现出来又如何。

“不错,我大唐现在兵马正在愁没仗打,干脆灭了突厥,开疆扩土,说起来我等也是无上荣耀!”屈突通也出声附和。

“怎么打?大唐现在刚安定,国库空虚,百姓凋敝,这一场战争打下来,大唐百姓还要不要活了?你们知不知道前隋哪怕炀帝残暴,可是隋亡的时候天下尚有百姓七百万户,可是现在呢?武德八年,天下登记在册的百姓不足三百四十万户,还有差不多四百万户去哪里了?全都被这些年的战争给打没了,青壮出征,老弱妇孺也被战火影响,流离失所!现在大唐支撑不起这样一场战争!”杜如晦被李二拜为太子左庶子,并且兼任了户部侍郎,是李二打进世家大族阵营的一颗钉子,哪怕刚上任,可是这天下整体百姓数目还是知晓。

“那就是没得打了?那么我们这些武将还要来何用?不要告诉我要守城,那事儿俺老程干不好!”一听不是攻城略地,程咬金立马没了兴趣,要他守城,还不如让他去左武卫训练那帮士兵来劲儿。

“确实是支撑不了!大唐江山尚未稳固,何以对外扩张?只能固守,在草原到我大唐腹地之间有着一座雄城,朔方城,我们现在只需要派遣一员虎将坐镇在那里,率领三万精锐,定然能守住一段时日,那样就有时间从容的从其余地区调集兵将,对突厥进行阻截了。长孙无忌想了一会儿出声道。

“末将愿往!”守城程咬金不愿意,”可是却有人愿意啊,侯君集就是如此,他心中对于现在的地位很是满足,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不大配得上现在李二给的地位,所以就想着为李二分忧,所以抱拳出列道。

“侯将军既然愿往,那是最好不过,有侯将军坐镇朔方城,定然万无一失!”房玄龄出声。

“确实,侯将军在我们这些人中确实是文武兼备,谋略与武力皆是上上之选!”杜如晦也附议道。

“既然房杜二位爱卿都觉得侯将军是最好人选,而侯将军也愿意前往,那么事情就这样定下了!”李二一锤定音,决定侯君集去坐镇朔方城。

“好了,既然有了结果,时间也不早了,诸位爱卿也回去休息吧!”李二挥手示意散会,众臣大礼朝拜之后就各自回去了。李二站在这偏殿里,望着穹顶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出来吧!”李二站立良久之后出声道。

“暗一拜见陛下!”一个身影出现,正是李渊身边最得力的高手,暗卫的统领——暗一。

“结果如何?”李二问道。

“军中尚好,只是朝堂中却是一团雾烟瘴气,许多文臣全都暗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好多背后都有着那些家族的影子,奴婢追查良久,确定,五姓七望在其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长安城的那些商贾有接近半数是他们支持的,也就是说长安城有近半的钱财流进了这些家族。”暗一在李渊下定决心将李二扶上位之后就被派遣到李二身边,听从李二的命令,这位当世有数的高手被李二派去调查那些满朝文武在朝堂之下所拥有的私产和背后的支持者,因为他要知道哪些臣子是那些家族的,好安插自己的人手,而又不触及那些家族的底线,现在李二还要看那些家族的脸色。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二怎么也得将要害部门掌握在手,不然这天下恐怕就不会安稳。

“暗一,你们暗卫有多少人?”李二突然问道。

“连同奴婢在内,一共七十五名暗卫。”暗一现在也不敢在李二面前称杂家了,因为现在李二是他效忠的对象,就如同之前他效忠李渊的时候不将李二的身份看的太重的时候不一样了,所以自称也改为奴婢了。这些人是死士,效忠某人之后,对其余人就不甚在意,只在乎自己主子。暗一就是这样一名死士,效忠李渊就不在意李二,被李渊派遣到李二身边效忠李二之后,就对李二死心塌地。

“那么,朕要你暗中组建一支队伍,名曰‘百骑司’监察天下文武官员,只向朕一人负责,不知可否?”李二将一个很大的权柄交给暗一,这是委以重任,也是试探考验。

“奴婢遵命!”暗一干净利落的领命,不管李二要他做什么,他都会将事情做好,这就是他这种人的使命。

“退下吧!对了,派人去突厥看看情况!”李二在暗一临走的时候又吩咐道。

“奴婢遵命!”暗一消失在阴暗处,这身手哪怕没有秦琼配合恐怕也能摸进玄甲军的大营吧!李二看着消失的黑影,心中暗叹道。

第四十章惊变

在辽阔的大唐边境,西北苦寒之地。时过九月,塞外早已飘起了纷飞的大雪,朔方城,这个帝国西北第一雄关,此刻城门洞开,无数身着铁衣的将士站在寒风之中翘首以待,因为今天是陛下新任命的朔方城最高军事统帅赴任的日子,在元朔方城守备卢越的带领下,裨将之上的将领全都集合在一起了,准备好了各种欢迎事宜,就差今天的主角了。

远远的,一骑当先,身后是几十个护卫亲兵,一行军队飞速的向着朔方城前来,隆隆的马蹄声都隐约听得见了,卢越站在最前面,将手举起,然后重重的挥下,鼓乐声就想起来了,而他自己则是带着那些将领们骑马迎上前去。作为这里的守备,对侯君集的到来他还是有些不满的,可是这礼仪却还是要做到位。

“末将卢越,恭迎侯将军!”卢越率人来到了侯君集身前,而后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行礼道。他身后的其余将领也同样翻身下马,整齐划一的动作甲胄与地面交击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但是却看得侯君集一阵欣喜,这样娴熟的动作,证明这驻守朔方城的军队绝对是精锐之师,统领这样的军队是每个将军梦寐以求的事。

“诸位请起,侯某初来乍到,若有不到之处,还望诸位多多包涵!”侯君集也下了马,上前将卢越扶起。哈哈笑着说道,然后也不上马,就这样徒步向着朔方城而去。其余人跟在他身后,牵着各自的战马。踩着吱吱的积雪,鱼贯进入了朔方城门。

侯君集驻守朔方城,李二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虽然这位性子有些骄傲浮夸,可是军事才能在整个大唐都是绝顶,只是守城,那么给颉利二十万甚至是三十万控弦之士也拿他没办法。只要侯君集挡住一段时间,大唐就有时间调兵遣将了。

这里不能怪李二思想消极,只想着被动防守,而是大唐国力暂时还无法支撑一场对外战争。不得已而为之,大军一动,那就是一个无底洞。多少钱粮都嫌不够。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所以只能这样,要是消息有误就没什么,要是是准确的。也有一个缓冲时间。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已是半月,李宽这段时间利用酒仙居的银钱,四处求购灯油火油等物。终于将身体彻底养好,然后再将骑射练习至一定深度了。有了马蹄铁,追云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狂奔了,所以每天去东郊马场跑上几圈,再带着小灰灰,追撵着几只野鸡野兔。再抓上一只带回宫里,小日子过的优哉游哉的。

时间渐渐入冬了。长安城也开始下起雪花来,李二站在立政殿的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雪花,黯然失神。昨夜接到百骑司星火急报,突厥已经集结了二十万控弦之士,在颉利可汗的带领下,准备南下了,这一封奏报在路上走了接近五天,跑死了三匹战马才送到长安,可是这段时间恐怕足够颉利攻打到朔方城了,李二昨夜已经连夜召集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兵部尚书杜如晦,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左武卫大将军秦琼进宫商议此事,情况不容乐观。

想起昨夜发出的命令,李二再一次长叹一声,并且在心里充满了无奈之感,这天下为何如此多灾多难?大唐百姓为何要遭受如此的战火纷扰?

回转身子,却见到长孙从一边的走廊里行了过来,身怀六甲的她,此时显得臃肿,但是却用充满了母性的光辉。此刻俏脸上满含担忧,昨夜的星火急报她虽不知具体事情,可是却也知道自己丈夫和几位大臣商议了整整一夜,而且派出了数路使者,整夜她都睡不着,这不天刚亮他就急急忙忙的赶来,看看李二是不是又遇上烦心事了。虽然政事上她从不插手,可是李二心里的苦与累,却是她最为了解。

“观音婢,你有身孕在身,怎么还这样不爱惜自己?”李二心疼的责怪道,看着妻子微红的双眼就知道她应该是一宿没睡,这样可不行。

“陛下,臣妾只是担心!”长孙无言,只是用那双如若秋水的剪眸看着李二。

“没事,此事我们早有所准备,放心!”李二说道,听李二如此说,长孙稍微松了口气。有准备就好,有备无患,总比被打个措手不及来得强。

朔方城,侯君集站在城头,身后是大唐三万精锐士卒。这座城在两日前突厥人就兵临城下了,侯君集一直在和这帮人鏖战,突厥人不擅攻城,不然那二十万人在这两天时间里也不会被大唐三万人堵在这里了。

颉利在朔方城外设立王帐,高高的金狼旗在王帐上飘扬,周围是其余突厥贵族的帐篷,再往外才是各大部落士兵们的帐篷。从城楼上看过去,刚好能看清那最大的王帐,还有那飘扬的旗帜。

“来人,拿弓来!”侯君集下令道。

“诺,将军!”一名亲卫从身上解下一张五石强弓,这张弓在这朔方城里也只有侯君集能拉得动,其余诸将皆是对它无能为力。这张弓的弓身是用柘木制作而成,所谓十柘九弯,这天然弯曲的柘木是制作弓身最好的材料。弓弦却是用不知名的动物的筋做的,相传这张弓的弦是用蛟龙筋做的,也不知是真是假。总之这张弓是整个朔方城最强的一把,力道足以在百丈之外穿金裂石。

侯君集接过弓,搭上羽箭,瞄准那王帐一侧的旗杆一箭就射了过去,这里离着王帐足有百二十丈,如此远的距离侯君集射出的箭羽居然力道不减,直直的射到了那旗杆之上,随着吱嘎的一声,旗杆从中断成两截,那随风飘扬的金狼旗也摔落尘埃。

“好……将军箭术无双,这一箭哪怕是三国黄汉升也不过如此!”卢越首先叫好,侯君集这一箭确实让大唐兵士士气大振。

而突厥那边也不是无人,论骑射,大唐士兵还真不是突厥人的对手,不光是因为他们生长在马背上,而是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弓箭就是他们千百年来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护身之术,而大唐这边因为是农耕民族,所以习惯的是刀枪,而不是弓箭。

只见几只箭矢向着城楼而来,快如流星,而且皆是向着那站在众将中间的侯君集而来,侯君集原本还在得意洋洋的接受着周围将领的恭维,可是谁曾想到,这几支箭会这样直向着他奔来,而且箭矢划破空气的呼啸声让他知道这几支箭上面的力道不比他之前射出的那一支箭来的差。

“妈的,那里来这么多箭术高手,突厥人都这样善射吗?”侯君集没和突厥人打过仗,这两天因为只求无过的守城不出,却没领教突厥箭雨的厉害,要知道那铺天盖地的箭矢像是蝗虫过境一般收割着挡在它们面前的一切生命,大唐和突厥交战通常都是用盾阵,挡住箭矢,然后短兵交接。因为战马在之前一直都是稀缺资源,大唐无法组建那么多的骑兵与突厥比拼骑射。

“将军,快下城楼!”卢越大吼了一声,就拉了侯君集一把,将自己挡在他前面,并且顺势一滚,两人就这样从城楼上消失不见,而其余的将领却没这么幸运,好几个被足以那穿金裂石箭矢切成两截,鲜血就这样流淌,内脏合着血液喷了侯君集一头一脸。

“妈蛋,弄死这帮突厥崽子!传本将令,所有会射箭的都给本将射,射死这帮突厥崽子!”侯君集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恨恨的道。

于是一波箭雨就从城墙上射了下来,突厥阵营里冒出了一朵朵血花。而之后突厥人也还以颜色,就这样又过了好几日,两军还是相持不下。而朔方城内,侯君集却不怎么上城头了,因为他要准备着迎接后面的支援队伍,城头上的战事暂时交给了那天救了他一命的卢越暂且代理。

这一夜,夜色深沉,在这没有月亮的夜里,整个朔方城就像是一座死城一样,除了城楼上的士兵们还在巡逻,甲胄摩擦的声响还在以外,整个城市都陷入死寂之中。

城门处,一小股突厥人悄悄地来到了这里。人衔草马含枚,悄无声息,而城门在这个时候却猛的开启一个缝隙。

‘吱嘎……’城门洞开的声音让在城头上的大唐士兵警醒了过来:“敌袭……”

但是已经太晚了,城门被猛地打开,早就已准备好的突厥士兵,第一时间冲进城门,并且死死的将城门给守住了,在他们身后,无数的突厥士兵蜂拥而至,海潮一般向着这被打开了缺口的朔方城涌来。

侯君集此时还在城主府的书房里给李二写奏折,他的性子就不是那种不表功的人,所以将自己这段时间的表现写的是花团锦簇,特别是自己射断了突厥金狼旗那件事。可是突然传来的喊杀声与高呼敌袭的声音,让他一下子有点蒙了。

第四十一章朔方失守

朔方城破了,被叛徒出卖,半夜打开了城门,城墙的阻碍再也不在,突厥骑兵从城门处蜂拥进来,整个城市在这一个夜晚被无数的哭喊声,无数刀兵交击声,无数喊杀声充斥着。

侯君集身着铁甲,大步流星的向着战场赶去,走出府门,跨上战马,将马鞍上的马槊取下,握在手中:“随本将杀!”对着身后的亲卫大声喊道。

“诺!”亲卫门在马上大声应诺,随即策马跟上。

一行人快速的向着喊杀声传来的方向疾驰而去,远远的可以看到城门方向火光冲天,却是城门守军从城楼上倾倒下火油,然后点燃了,整个城门洞变成了一个火窟,熊熊的烈焰蒸腾,照亮了半边天空。侯君集等人在这火光的指引下,于街道上策马狂奔,此时去的早一点,那么或许还能稳上阵脚,去的晚了,大火熄灭那么突厥人进城之后,这朔方城恐怕就真的受不住了。

“是谁开的城门?好大的狗胆?这是通敌叛国!”侯君集终究还是赶上了,来到城墙下,看着熊熊燃烧的城门洞和上边的城楼,在城楼之上还有几名士兵在坚守着,他们将一桶桶的火油往下面的城门洞里扔,大火已经烧了上来,可是这几名大唐士兵却毫无所觉,或者说他们现在就只剩下一个想法:多倒点,多阻挡突厥人片刻,给城里弟兄们多一点准备时间。

大伙开始吞噬整个城门所在的那一大段城墙,城门楼上的那几名大唐士兵已经被火海包围:“兄弟们。多杀几个突厥狗!为我们也杀几个!”几人在上面嘶声力竭的喊着,声音远远的传来,让在远处街道上已经列阵以待的所有大唐将士心中都燃起了一把火。

“杀!杀!!杀!!!”愤怒在心里燃烧。燃烧着他们的心,他们的血在沸腾,在激荡。看着那渐渐被大火淹没的几名袍泽,听着他们临死前的呼喊,所有的将士都怒不可揭,同时对那给突厥人开城门的叛徒恨之入骨。

“兄弟,英灵未远。等着点,哥哥这就送下几个突厥人给你们杀着玩!”大火渐渐的熄灭,城门洞已经能看得清楚了。在城门洞两边的墙壁被大火烧得通红,朔方城的大雪落下,在上面发出‘呲,呲’的声响。侯君集大喊一声。双眼通红的望着在城门的另一边的突厥大军。

“城门已失,无城可守,现在兄弟们随本将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今日誓与朔方城共存亡!”侯君集高喊着,率先策马奔出,马蹄声急促,像那出征时的战鼓。敲在所有大唐将士的心坎上。

“誓与朔方城共存亡,誓与朔方城共存亡!”一个个热血的男儿。一张张可亲的面庞,挂着对失去同袍的哀痛,挂着视死如归的决绝,一抖马缰,向着城门方向追着大将军的脚步,沉重如黑云压城,压抑似风雨欲来。

‘轰隆隆……’马蹄声从城里和城外相互接近,在城门那焦黑的城墙下,似两股大浪一样,触碰到一起,撞击出点点水花。可这里溅起的水花却不是晶莹剔透,而是泛着殷红,那是鲜血,是残肢,是混着内脏与脑浆的液体。

战斗惨烈的进行着,身着铁甲的大唐将士,手握马槊,横刀,陌刀等兵器,一个个冷着脸,一声不吭,要用突厥人的鲜血来祭奠那战死的英灵,要用敌酋的脑袋,来换取大唐的尊严,这一刻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都在拼命。

“狼神的见证下,突厥的儿郎们,为了狼神的骄傲,杀尽唐人,那边就是唐国的花花世界,那里有着数不尽的财富,有着无数白花花的女人,只要杀了这些人,那些东西都是我们伟大的狼神后裔的!”颉利站于王帐之前,跨坐在一匹棕色的骏马上,手握着弯刀,指向朔方城,大喊着。

“杀!”突厥人也发起冲锋,他们的先锋部队已经和唐军短兵相接,要是没有后面大军相助的话,先头部队恐怕会很快被唐军吃下,那么还能再从哪里照这样的好机会?这朔方城攻不破的话,就要远绕祁连山脉,去袭扰淞州,那样实在是太费力了,而且还会给唐人准备的时间。

城门处,战火焦灼,大唐士兵胜在装备精良,个人实力强悍,而突厥一边却是人多势众,三万唐军要和二十万突厥兵拼命,这在之前侯君集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的,不管是谁统兵,有城墙这道保险可以守,谁要是范二去和别人打平原阵地战,那是脑子有病。

可是现在侯君集却被逼到了这个地步,到这个时候,死在他手上的突厥士兵已经有几十人,但是对面的突厥人还是在源源不断的涌过来,怎么杀都杀不绝。他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那叛徒是谁,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

城门洞很小,所以唐军就守在城墙的另一边,当突厥人冲出来的时候,就一拥而上将他们歼灭,所以战果可谓是辉煌至极,但是却怎么也挡不住,因为突厥人太多了,他们临死的反扑也带走了很多大唐将士的性命。城墙边上的战线被渐渐的退后,形势越来越不利了。

战线开始出现溃漏,大唐将士减员严重,无数的尸体倒在地上被双方的战马践踏,突厥一方虽然损失更多,可是他们的人数也不是大唐可比的。

侯君集满面是血,有敌人的,有袍泽的,就在之前他身边的最后一名亲卫为了保护他,和一名突厥士兵一起从马上扑下,然后被战马碾成了浆糊。这惨烈的战场,是他征战这些年来从未有过的,双方兵力悬殊,而自己又失了地利,这朔方城完了,侯君集在心里这样哀叹:“臣有负陛下重托,这朔方雄城被臣丢了,臣罪该万死!”侯君集死意渐生,但是他不会窝囊的自刎,他要战死在这沙场之上,马革裹尸是一名军人最大的荣耀。

“是谁开的城门?侯某在这里再问一次,看在侯某即将赴死的份上,让我看看你到底是谁!”侯君集大喊着,周遭的大唐士兵紧紧的护卫着他,这些人都是朔方城的守军,他们不可能见着自家统帅死在自己面前,自发的为他护卫。

“侯将军!”卢越也在侯君集身边,这些天是他负责城防,此刻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恐怕他就算是死了,家族也不会将他埋入宗祠,因为他给范阳卢氏丢脸了,这是千年世家的耻辱。所以他奋力的杀敌,他多杀几个,也减小他心中的负罪感。

“今夜城门处是谁职守?”侯君集见到卢越,急忙问道,他现在只想弄清楚那个叛徒,然后不带着这个疑惑死去。不然他死不瞑目。这是他侯君集的耻辱,在他的手下居然出了叛徒。

“是王义将军!”卢越说道。

“王义,呵呵……这个人本将记得!”侯君集冷笑,这个人是朔方城的一名裨将,只是沉默寡言,但是对吩咐下去的任务都做得妥妥帖帖,侯君集还记得他,可是这么个人怎么会出这样的纰漏?

“侯将军居然还记得末将,实在是末将的荣幸!”一个声音响起,一身铠甲的王义适时的出现了,他也是满身血浆,可见杀掉的突厥人也不少。

“为什么?”侯君集不解,城门如此重要,居然会被人悄悄摸进去打开城门还没发觉?这简直是个笑话,城门洞就那么点大,哪怕是天下有数的宗师级高手也不可能在那么狭小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