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楚霸王-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了,我再想想办法,青雀不能这样胖下去了,这是病,得治!”李宽本来想出来放松一下紧绷的心情,可是又觉得李泰这件事儿刻不容缓,一个一米五的小胖子,体重一百五,这已经严重超标了,真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都那么瘦,他就光长肉呢。

“二哥,我知道了,我一定要减肥。”李泰终于开口说话了,其实这一身肉他也不喜欢,那几个太子家的堂兄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些不好听的话他都知道,心里也不舒服。

“我看,还是过段时间请孙思邈先生给你看看,父王有他的信物!”李宽不再多言,看向窗外的风景。

玉山离长安城三十里地,一条东羊河环绕着这座不大的山,山上植被丰茂,绿树成荫,一条条山路弯弯曲曲的若隐若线,慢慢的环绕而上。半山腰是一座凉亭,旁边就是东羊河,这条河就是从山上径直流出,还形成了一个瀑布,凉亭就建在离着瀑布不远的地方,瀑布的声音经过一层层的树木,到了这里已经变得轻微。

马车停在山下,一行四个小家伙从马车上下来,李泰看着天上的太阳,有点眼晕,这样的天气爬山,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酷刑,可是看到兴致勃勃的李宽和李丽质他们,只得将这种想法埋在心底。

小念薇很是开心的跑在最前面,小短腿迈着轻快的步子,粉红色的蝴蝶结在小脑袋上飞扬。看着路边的野花开得漂亮,就笑呵呵的上前掐了一小把,然后跑了回来。

“姐姐,香香,跟二哥一样!”小家伙把手上的花递到李丽质身前,让她闻。

“嗯,真香!”李丽质装模作样地嗅了几下,然后笑着说道。

“呵呵……”小家伙高兴了,小嘴咧着笑得非常开心,然后又向着李宽跑过来:“二哥,编花环。”说着将手上的野花塞到李宽手里,眨巴着大眼睛看着他。

“好,二哥给薇儿编花环!”李宽本来还被小家伙说的那句话弄得有些郁闷,可是看到小脸上一脸的期待表情又觉得没什么,这都是自己这几年宠出来的,要是没了这两个小家伙,说不定自己会被那些烦规缛节给烦死,正是由这两个小人,每天都让自己感觉到那种无拘无束的轻快感觉,才让他慢慢的适应了这个时代。

环境是能改变一个人的,哪怕你掌握着真理,但是当所有人都说那是错误的时候,那么真理也会变成歪理,你要嘛就此离群索居,孤独一生,要嘛就和光同尘,变成和周围的人一样的愚昧之人。李宽来自后世,思想业已定型,想要转变岂是易事?但是在面对整个世界都认为君权至上的时代,你想要宣扬人人平等,那么你就是异端,就该被扣上反贼的帽子,然后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正是因为李丽质和小念薇这两个小家伙,她们成了李宽和这个时代之间的缓冲带,她们的天真无邪让李宽可以适当的表现出后世的某些东西,缓解他一直压抑的性格,所以李宽对这两个小家伙的宠爱就不用什么理由了,她们不仅仅是自己的妹妹,还是让自己更好融入这个时代的磨合剂。

要是没有李丽质两人,李宽说不得就因为观念差异和出生传统封建贵族家庭的长孙闹得不可开交,哪怕长孙性情良善,可是在面对大是大非,面对整个秦王府的利益的时候,必要的牺牲还是会毫不犹豫,就如同之前,酒仙居开业不久,为了配方保密,长孙将接触过配方的下人进行了一次清洗,从那以后李宽就再也没见过某些面孔。也从那时开始,李宽淡出了酒仙居的经营,每日无所事事,直到现在。

人命贱如草,乱世人不如太平犬,这些话李宽原本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的,除了知道这句话以外没有别的感悟,可是那一次之后他才知晓这个世界上人命有些时候确实和路边的野草没啥分别。

想着这些东西,李宽手上也不含糊,几根纤细的树枝被他三两下圈成一个圆圈,然后将那些野花插在树枝间的缝隙里,一个小小的花环就做成了:“来,二哥给薇儿带上!”李宽将手上的花环给在一边等了许久的小家伙戴在小脑袋上,然后夸奖了几句:“嗯,真漂亮,比丽质姐姐还漂亮!”

小家伙可是跟着李丽质长大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丽质不禁夸的毛病小家伙也有,小脑袋点着像是小鸡吃米:“嗯,薇儿漂亮!”

李丽质有些吃味不已,以前没有小家伙的时候,二哥编的花环第一个肯定是她的,可是现在却有了竞争者,第一个往往都是那个正在点脑袋的小家伙,可是李丽质又不好和她争抢:丽质是大姑娘了,不和小孩子一般见识,嗯,就是这样。李丽质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可是看着小念薇脑袋上的花环又是一阵羡慕。

“丽质也要,二哥!”李丽质悄悄的拉了拉李宽的袖子,撒娇道。

“好,二哥也给丽质编一个!”反正也不费事儿,小家伙掐来的野花也还剩下不少,就给李丽质也编一个。

三两下又是一个出炉,李丽质也戴上,长发飘飘,黑亮得就像一匹绸缎,一袭翠绿的宫装,俏生生的一个极品萝莉就出现在李宽面前,头上戴着花环,像是这座大山的精灵一般。俏脸含笑,眉毛似春风拂过的弱柳,双瞳似一剪秋水,清澈鉴人。樱桃小口如若含朱,这一刻的李丽质居然有那么几分倾国倾城的姿容。

而在她旁边,一个张牙舞爪的小家伙也是一身翠绿,配着头上的花环,就像是花间翩翩起舞的活泼的小精灵,整个人都充好满一种活泼的活力。

“哇咔咔……薇儿最漂亮!”小家伙得意很,小脑袋骄傲的昂着,大眼睛眯起像是只猫咪。

“好了,别得意了,我们去划船,钓鱼了!”李宽决定着之后的行程,看着在一边擦汗的李泰,不得不打消了爬山的决定,幸好东羊河上泛舟也不错,现在天下刚定,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没多少人来这里踏青郊游,因为整个国家正在百废待兴,岂有那个时间去做这些!

“鱼鱼!”一听到划船钓鱼,小家伙第一个跑了过来,还惦记着那些鲤鱼呢。

李丽质也很开心,她最喜欢和李宽一起出来玩了,小念薇没被长孙领养之前,李宽也会带着她出来玩,那个时候只有他们兄妹两人,两个小家伙有的时候还会偷偷的跑出城,毕竟秦王府离着通化门不远,很快的就可以溜出来,玩上半天再回去。后来多了一个小家伙,在之后李泰也会不时的跟着,李丽质已经很久没有直接和二哥两人一起玩过了。

来到河边,一艘小船早就准备好了,虽然北方人多数都不会划船,可是李宽却是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游泳虽然只会狗刨,可是划一艘小船还是不成问题的,这个早就在上次来的时候就验证过了。

小船的船沿是经过特别处理的,上边装上了一圈的栏杆,主要是防止某个活泼的过分的小家伙一下子栽到水里,栏杆之间有着一个个间隙,可以从那里探出头,可是身子却卡在栏杆上,这样就掉不下去了。

上了船,李宽先上船,这里专门修建了一个码头,很小,但是停一两艘船还是可以的。水流很缓,静静的流淌着,东羊河在这一截河段就像是一块青碧色的琥珀。

“二哥,丽质将薇儿递给你!”李丽质在码头上抱着小家伙,准备把她递上船。之所以是她来做这个力气活,是因为小家伙认人,不熟悉的人根本不给抱,就像身边那几个护卫,只要一上手,小家伙就会哇哇大哭。

第七章不会种地的老农

小船顺着水流,慢慢的往下游而去,岸上护卫们骑着马沿着岸边缓缓而行。东羊河从玉山流出,最终汇入渭水。

长安城自古以来就有着八水绕长安的说法,这八水是指渭河,泾河,沣河,涝河,潏河,滈河,浐河,灞河。其中其余七条河最终都汇入渭河,然后流入黄河。这东羊河是渭河的一条支流,流经长安周边蓝田,万年,三原等县,这几个县城的周边农田全都依靠着这条河提供水源(此乃宅男臆想,切勿当真毕竟是小说,宅男也查不到合适的地图)。李宽等人乘坐的小船不大工夫就顺着流水离开了玉山这座山峰的地界,进入了蓝田县的管辖范畴。

说起这蓝田县,李宽有些唏嘘,因为在一千四百多年后他会来到这里,在这里参观蓝田人的历史遗迹,可是正是这一次简单的旅行,让他从哪个充斥着无数尾气,无数嘲杂的二十一世纪来到了大唐。此时‘故地重游’实在是感触颇深。

周围慢慢的不再是荒地,开始出现农田,关中这段时间正是农忙的时候,小麦差不多可以收获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麦田开始变得金黄。一个个关中老农都在田间地头,看着那满地的金黄发出爽朗的笑声,这是他们的收获,是他们的劳动付出结出的果实。一蕙蕙麦子沉甸甸的挂在麦秆的顶端,针尖一样的麦芒笔直地指向蓝天,麦秆挺直粗壮,就像是一个个士兵。

又是一个丰收的年头,老百姓今年冬天可以少饿死几个人了。李宽心里这样默默的想着,他来到这个世界,看到的不是盛唐的盛世,天下刚平,留下一地的烂摊子;百业待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这些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最善良的人,他们一生别无所求,只求一个温饱,只要饥有所食,寒有所衣就会任劳任怨,可是这天下却是连这样的要求都无法满足。

这两年,在长安这个城市里,李宽每年冬天都有看到武侯在早上驾着牛车,从一个个角落里拉出早已冻得硬邦邦的尸骨,然后埋葬到城外的乱葬岗。这让他改掉了吃饭剩饭的习惯,为了那些被葬在那片荒凉的乱葬岗下的人,他都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剩饭了。

看得多了,李宽不禁开始纳闷,自己给李二的那一袋子稻种,怎么没见推广开来?难道说为了所谓的政绩,要等到他登上大宝之后才开始推广?还扯上什么祥瑞的名头?要是这样的话李二的心肠就有点硬了。

李宽没有问,因为从他将稻种拿出来那天起,就没有再插手的打算,种田他是个外行,除了曾经见过村人做,他自己是一天都没干过。虽然是生长在单亲家庭,可是却也从没下地干过活,家里的田地交给叔伯家种,每年给足两母子够吃的稻谷就行。

水流缓缓,岸上两边都是金黄的麦地,两边的护卫不得不在浅水的地方策马而过,要是离得远了不利于保护。可是小船飘过一片麦地之后,两边的颜色却变成了一片青翠,李宽站在船头,看着变了颜色的两岸有点诧异。

后边的几个小家伙却没这些感觉,小念薇还在船沿上,伸着小手不知在玩水还是在逗弄水里的小鱼;李丽质一直在旁边照顾着妹妹,她可是个称职的姐姐;至于李泰,这个胖子是哪里都可以当床铺睡觉的,所以他一个人在船的另一头也就是船尾方向打着盹儿。

李宽将小船向着岸边靠过去,离得近了才看清这地上种的是什么,原来这里已经是长孙家的地盘,虽然还不像李二登基之后那样广袤,却也有好大一大片了,这地上种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李宽给李二的占城稻,这个季节巧好是水稻拔节的时候,正是稻苗分株的重要时节。

李宽离得近了,才发现这一大片地方种的全是水稻,可是怎么觉得那里有点不对劲儿?但是一时之间却也说不上来,毕竟他自己对这些也就是一知半解,并不熟悉。

“二哥,你怎么把船靠到这里了?”李丽质问李宽。

“我这不是发现了这里的稻田嘛!过来看看我给父王的种子是不是有效,毕竟是老师给的。”李宽这些东西倒是没有瞒着,因为李承乾,李恪,李泰都知道,所以秘密是守不住的,一个人知道的是**,两个人知道的是秘密。要是三个人知道了那么就是公开的秘密了。李二之所以纵容自己,长孙之所以不闻不问,长孙无忌之所以忌惮不已都是因为他们知道了那个所谓的科学家而已。

“这就是二哥你给父王的稻种?长得挺好的嘛!只是这水稻从哪里长出来呢?怎么没看到?”李丽质问道。

“现在还没到水稻出蕙子的时候,还要过段时间,你看,这最中间的那个像是包裹着什么东西的那一张叶子,那里边就是水稻了。”李宽指着一株水稻解释道。

“这水稻怎么和麦子不同啊!分不清哪里是一株,这都长成一片了!”李丽质想要分清楚一株水稻有多大,结果发现这一大片全长一起了,根本分不清了。

“全长到一起了?”李宽恍然大悟,水稻不像是麦子,是笔直的生长,水稻的杆比较柔软,虽然水稻和小麦一样都要分蘖的,最开始只有一株,长着长着就会变成好几株,也就是说一粒水稻或小麦种子会分出好多株水稻苗,小麦苗,结出好多蕙水稻和小麦。但是麦秆硬挺,麦穗挺直向上,授粉均匀,而水稻因为稻穗过长,有向下弯曲,一旦过于密集就会造成授粉不均,就会有大量的空壳,造成减产。

“这是哪些人种的?怎么种成这样?这样还有收成吗?哪怕是随便抛洒秧苗也不会像这样!”李宽嘴里嘟囔着,看来这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也搞不定这水稻。

李宽原本以为李二藏私了,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恐怕李宽给李二的水稻种子这两年里没收获多少,说不定也就是留下第二年的种子之后,其余的全送秦王府了。这两年李宽再一次吃到了熟悉的大米饭,早上喝上了热腾腾的白米粥,还以为水稻已经可以大面积的播种了,那晓得这东西居然把关中的老农给难住了。

恐怕那些种地的老农还在心里埋怨着:这些该死的贵族,吃什么水稻,废水不说,产量还这么低,简直就是折腾人!

李宽叫来岸边的侍卫,让他去把负责种地的老农找来,这东西被他种错了,水稻不是这样种的。

不一会儿,这个侍卫就带着一大帮人回来了,这些都是长孙家的佃农,这段时间都在忙着收麦子的事儿,全都在这一大片田地里干活,忽然听说主家的小公子小小姐来了,还带来了种植水稻的方法,一大群人都赶来围观。

一大群人都跪下向着已经回到岸上的四个小屁孩儿行礼,李宽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农家汉子和妇女们,心中不禁感到惭愧,尤其是旁边站着那个胖得像球一样的李泰,这简直就是在打脸,李宽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这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啊,怎么遭这样的罪?而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是不是该为他们做些什么?李宽第一次在心里这样问自己,可是却没有答案,因为他自己什么都不懂,就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之后进城打工,没学过什么知识技能,做不来什么手工艺,不会造纸造玻璃,虽说有个系统,可是却没有能量来兑换东西了,幸好这水稻自己还是见过别人怎么种,没做过却也大概知道些。

“老朽是长孙家派到这里的管事,在这里见过两位小公子,小郡主。”一个老头走出来再次鞠躬行礼道。

“老人家不必多礼,小子岂敢受长者的大礼参拜!”李宽之前是被一大群人围观有些懵了,现在哪里还会受这已经可以做他爷爷的老人家的大礼参拜,一个跨步离开了原位。

“听这位护卫军爷说,小公子懂得如何种植这水稻?”老者向李宽问道。

“小子确实略知一二,这种子是小子老师给小子的!”李宽回答道。

“原来这占城稻是小公子带来的种子,只是不知该怎样种才是正确的?这两年种下去收回来的多是空壳,筛选一番之后没多少可以食用的了。”老者在心里埋怨着,脸上却不敢表漏丝毫,为了这水稻他这两年被长孙家的主母也就是长孙无忌的妻子责骂了不少。一年是可以两熟,可是每次就那么点,一亩地比起种小麦可谓是差的老远。

“都怪小子没有说清楚,这水稻是要分株的,也就是说在插秧的时候要适当的留下空隙,不然全都挤在一起,授粉不均,会造成减产。”李宽将自己知道的东西说了出来,反正也不是啥高深的东西只要在插秧的时候注意一下空隙就好。

老者没听明白什么授粉,他只是知道这水稻要间隔距离种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密密麻麻的扎堆在一起。可是关中种了几百年小麦都是这样直接抛洒种子,还没听说过要插秧的,于是问道:“这插秧和授粉是怎么做的?”

李宽惊讶了,居然这样也可以?看来大唐的农业还是非常的原始落后,不对是一直如此,小麦不像水稻那么难侍候,水稻要泡种,等种子开始萌发须根再育秧,之后还要插秧,简直就是一个烦躁的工作。而在水稻的故乡,占城,那里的土人用的也和大唐差不多,在地上用树棍挖个坑,然后扔几颗种子进去,盖上土,之后就等着收成了。这样粗放的种植方式简直就是野人行径,李宽深深地鄙视之。

ps:感谢陈懿霏和旷天麒麟打赏,宅男感谢你们,还有三个月饼,只知道其中一个是白马王子打赏的,其余两位不知是谁,宅男也感谢你们。在这里说一个事儿,本书下周主站强推,这是要搞死宅男的节奏,强推不可能只每天一更吧,要两更,宅男没存稿,两更要码字到十二点半,这一周三江强撑着坚持下来了,可是下周有强推,真是赶得好紧。休息时间严重被挤压了!宅男工作又有很大的危险性,唉!但是机会难得,宅男决定拼上一把,这一周不是也这样过来了吗!

对了,还要对叶红血越书友说声抱歉九月三号的打赏没有注意到,因为被三江激动了!没有及时的表示谢意!宅男在这里拜谢你了!

第八章李二进宫

蓝田县,临近东羊河的一段河道旁,一大群人正在安静的听讲,就像是私塾里的学生在听夫子讲课一样。可是这是一群衣衫褴褛的庄户,天下将安,这些靠着土地吃饭的庄户又开始重复那年复一年的生活。只是这两年长孙家的佃农却有些焦虑,主家带回一种新的农作物种子,却怎么也无法种出满意的收成。这让种了一辈子地的长孙成有些搞不懂,为什么东家说这东西需要大量的水,他就将水源最好的地用来种,可是还是那么多的空壳。

今天来至秦王府的小公子来到这里,告诉他原来是因为种的太密了。这让长孙成有些搞不懂了,多种一些不是多收一些吗?怎么还要种得稀稀拉拉的才能有收成?

李宽不知道这关中世世代代种小麦,在小麦传入之前种的是小米。这些东西都不挑剔,种的密密实实的也有不错的收成,可是这水稻却大不一样(或许有人会纳闷,这小麦不是也有间隔的吗?那是现代种植才有的,在解放前,不对应该是在民|国之前,关中大地种小麦都是撒下大把种子,密密扎扎的扎成一堆,这一点是宅男看白鹿原发现的,哈哈……)。

李宽说了半天,解释的口干舌燥才让这帮种了一辈子地的庄户明白,原来水稻和小麦不一样,不仅要水多,还要种得稀疏一点。

太阳西斜,天边出现晚霞,旷野上的稀疏的人家冒起了缕缕炊烟。李宽坐在马车里往长安城赶去,小念薇躺在他的怀里睡得正香,小鼻子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偶尔还眨巴一下嘴巴吧唧吧唧的,看来是梦到了什么好吃的了。

李丽质将小脑袋靠在李宽的肩膀上,也在打着盹儿。至于青雀李泰,正打着呼睡得正香。只有李宽还醒着,上午去划船,下午却干起了农活,这让从没干过的几个小家伙很是新奇,李泰直接下到水田里,结果淤泥直到大腿深,连走路都难。而李丽质和小念薇则是在岸上给两位哥哥打气,只不过看着小念薇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就知道她们也想下来试试。

最后两个小萝莉也下来了,因为一条鱼脊在水面划过一条波纹,小家伙大叫着鱼鱼就往水田里蹦,李丽质没有拉住,只能跟着下来了。

就这样三个小家伙抓鱼,李宽却在扯多出来的水稻,他虽然和那些庄户说的清楚明白,可是却无法劝服他们去把多余的秧苗拔掉。只能让他们画出大约一分地(一亩十分),他自己动手扯掉多余的秧苗,这样等到秋收的时候就知道是不是正确了。

一分地看着不大,可是真要在里边扯水稻苗子,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李宽慢了足足两个时辰才扯掉那些多出来的,其间小念薇哇哇大哭让他感到哭笑不得,这小家伙见到一条鱼,就不顾一切的跑了下来,结果就是小家伙越陷越深,要不是李丽质和李泰抓住她,就差不多可以喝到水田里的水了。李宽将其余三人赶上岸,这些都是来帮倒忙的。自己一个人干活还轻快一些,只是他们都要换衣服了。

还好出来的时候带了,因为他们来之前是决定爬山,那么爬出一身大汗定要洗洗,所以到不愁没衣服换。

时间就这样慢慢地走过了,五日之后的黄昏,长安城下迎来了李二一行人,三千玄甲快马加鞭,一路飞驰,在跑死了数百战马的情况下一路风尘的回到了长安城。看着在落日余晖下的长安城,李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没有戒严说明情况还没恶化,这是最好的结果。

李二没有直接进城,而是让三千玄甲在城外驻扎,他决定在今夜进宫看看情况。

夜幕降临,归巢的倦鸟在天边划过身影,落入城外的山林里。李二大军驻扎的营地却是灯火通明。

李二将众将召集在一起,端坐在主位上:“诸位,孤王决议今夜入宫,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秦王不可,我们的行踪不可能瞒过太子,要是秦王殿下孤身进宫恐怕会让他们提前行动,将士疲惫,战力十不存一,不可轻举妄动!”秦琼出列抱拳劝道。

“秦王殿下,正如秦将军所说,此事不可轻易进入长安,不然太子要是发动手上的太子六率,我们这疲惫之师怕是挡不住。”房玄龄也出声附议。

“我看,要是能隐藏行踪,倒是无妨。只要我们这些人装作和秦王议事的样子呆在这中军帐里,将太子那边瞒过去,可以让我们掌握城中虚实,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长孙无忌却有不同的想法。

“俺觉得,其实只要皇上还没出什么大事,那么太子就不敢轻举妄动,毕竟长安城十六卫还掌控在皇上手里。”程咬金别看平时表现的混帐一点,关键时刻却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那么怎么才能瞒住秦王入宫的踪迹呢?”杜如晦却是决断非凡,直接开始想起办法来。

“这件事,杂家可以帮你们!”一个尖细的声影在角落的阴暗处响起,这让大帐中诸人大吃一惊,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不俗的武学造诣,居然被人摸到大帐之中都没发现,来人的身手深不可测。

“是你!”李二出声道,他认出了这个人,正是那个给他密旨的神秘人。

“阁下何人?”秦琼,程咬金等人将李二护在中间,向这个神秘人问道。

“杂家暗一,见过秦王,见过诸位将军!”神秘人向着李二行礼道。

“你是父皇身边的人?你出现在这里是父皇的旨意?”李二镇定下来问道。

“杂家确实是皇上的人,秦王宽心,杂家是不会对秦王出手的,只是听到诸位想要入宫,杂家倒是可以帮你们一把!”暗一身上的黑袍像是要融进那阴暗的角落一样,在昏黄的牛油巨烛的光亮下看不真切。

“那么有劳公公!”李二选择了相信这个神秘人,因为凭他的身手要悄无声息地取走自己性命也是不无不可,这样出声暴露倒是显得坦荡。

“既然如此,那么就请秦王委屈一下,杂家这里有一张先祖流传下来的面具,秦王殿下戴上它,和咱家走吧,当然衣服也得换一身。而诸位将军就请留在大帐中,装作是在议事的样子,用以麻痹李建成。至于秦王的声音,就交给杂家的师弟好了!”说着在角落里又出现了一个身影,同样的黑袍裹身,同样的模糊不请。

“诸位请畅所欲言,今夜我等议事到天亮,不知诸位可还有精神?”一个声音从暗影处传来,却是和李二的声音一样。

“这是口技!”李二低声道,有些惊讶,又有些恍然。

“一门小把戏,不入秦王法眼!”黑影声音传来,沙哑难听。

“那么,我们走吧!”李二让左右诸将帮他将盔甲褪下,换上一身长衫,青色的长衫在夜色中和蓝色一样是最不显眼的,而黑袍人的黑袍却在夜色里显得深沉。只是黑袍人艺高人胆大,不惧被人发现而已。

李二在换装的时候,却在想着自己那个儿子,他的疑心病又再犯了。那个神秘的陈抟老祖似乎不那么可靠,或许有朝一日能掌控着神秘的科学家。

两人从角落里的阴影处一路潜行,不一会儿就出了大营,整个过程没有惊动一个人,哪怕那些巡逻的士兵也被黑袍人巧妙的躲了过去,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李二这才知晓自己的那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军营对于这些人来说是多么的可笑。

“不知公公,像你这样的高手父皇身边有多少?”李二忍不住问道,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因为像这样身手的人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他杀死在睡梦之中,而不惊动任何人。

“秦王放心,杂家这身手整个天下也不过五指之数,皇上身边却是没有第二个这样的高手了!”黑袍人看出李二的担心,笑着说道。

“是吗?那么公公应该是父皇身边最后的护卫了,怎么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陇右给孤王传信?”李二疑问多多,这个神秘的队伍李二从来没听说过,而且高手众多,不敢不小心应对。

“皇上吩咐过,秦王只要进宫之后陛下会亲自向秦王说明这一切。杂家不便多言!”黑袍人说完这句就不再多说,只顾闷头赶路,李二也只能跟上。

两人一路穿过了旷野,在几棵矮树的阴影下闪过,来到了长安城的城墙下。

黑袍人扯着嗓子学了几声夜枭的叫声,一阵叽嘎声从城墙上传来,慢慢地一个吊篮降下,将两人接了上去。

进了城,两人就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路上黑袍人带着李二躲过了一只只巡逻的武侯,从容不迫的在长安城里穿梭,就像是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散步。李二对于这只神秘的队伍越来越惊讶,这些人对于长安城简直是了如指掌,哪个地方有个小巷能避开巡逻,哪里有个坑洞能穿过坊门。李二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刚进长安城的外乡人,这个城市对于他来说还是那么陌生。

第九章李渊的后手

夜色深沉,昭和宫中,李渊躺在榻上,不敢闭眼。他怕自己要是闭上眼睛就再也醒不过来了,虽然他已经查明病因,但是却已经太晚了,那帮御医一个个都摇头不语,或是说一些胡言乱语。李渊已经斩了两个,其余人就像是被惊吓了的蝉,一个个都不敢出声了,连呼吸都放的缓慢细小,生怕被李渊听到再推出去斩了。

虽然躺在病榻之上,但是该处理的奏章还是要处理,李渊虽说不是什么神圣明君,但也绝不昏庸无能。部分事务交给李建成处理,也算是安抚那已经蠢蠢欲动的心,他在等待,等着那个他最优秀的儿子回到长安。那个时候才是翻脸的最后时刻,甚至他的性命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