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楚霸王-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惹了一肚子气。所以他非常的不爽,走起路来都是非常的重重的踏下去,每一脚都在地上踩出深深的脚印,就连这园中小路上的青石板都被他踏碎了好几块。尉迟恭跟在程咬金身后,第一次难得的没有和他争抢,这位老伙计今夜真的是有些郁闷了,他虽然是显得憨直,可是却不是笨蛋,这个时候去触程咬金的霉头,可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说不得会让这家伙找自己拼命。

李宽提着丁彦平,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在这个夜里,长安城早已经陷入了沉静之中,因为宵禁还在持续之中,大唐初年除了个别的特殊的日子,长安城在夜幕降临之后酉时刚过就会宵禁,直到第二日卯时才会开禁。此时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就连巡逻的武侯也都很少遇到,他提着这个老头,向着朱雀门走了过去,既然抓住了这样的一条大鱼,不走一遭朱雀门实在是对不起自己了。想到这些李宽就有点小郁闷,他也算是经历了数场大战的人了,可是不管是北击突厥回来,还是去吐谷浑走了那一遭,以及这一次从高丽回来,都没有正大光明的从朱雀门进出过,不管他立下了多大的功勋,可是却始终无法走进这个大唐最为正式的大门。

因为北击突厥,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偏将,带领的士兵虽然在突厥大帐转了一圈,并且还带回来了萧皇后,传国玉玺,可是当时世家在半路上准备劫道,于是兵分两路,进行了一番的伪装,一路上没有遇上百姓夹道欢迎,反而躲躲藏藏的像是做了贼似的。而回到长安的时候,却直接听闻了长孙无忌和李二之间达成了一桩婚事,然后就直接冲进了皇宫,当时走的是皇宫西方的顺义门,直接就这样杀了进去。第二次,从吐谷浑回来,拜托他走的时候就不是以官军的名义出征的,回来怎么会有待遇?第三次更是如此,直接自己跑路出去的,更搭不上边了,所以除了第一次在李二登基的时候走过这到大门之外,他还真的没有再一次通过这座大唐最为正式的皇城大门。

李宽提着丁彦平向着皇宫走来,夜色深沉,淅淅沥沥的春雨下着,在这阴沉的夜里。李二此时也在立政殿之中等待着,他早已经得知了在长安城之中发生的这件事情,也没有丝毫的担心,因为长安城现在是最为安稳的时刻,不仅仅皇城之中暗一在护卫着,还有尉迟恭和程咬金这两个强大的高手也在京城,再加上那个在一年之前就已经能让尉迟恭还有程咬金联手才能对抗的李宽,可谓是稳若泰山,他丝毫的不怀疑那个赶在长安城之中探视的前隋余孽会被抓住送到他的面前来。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李宽居然会提着这个逆贼去走朱雀门,真是一个小心眼儿的家伙。

长安城之中,俘虏了前隋的宗师级高手丁彦平,而远在千里之外,新罗一统了整个半岛之后,开始了休养生息,善德女王现在已经是彻底的掌控了这个国度,原本还存在抵触情绪的大臣们在这段时间全都宣布臣服,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位女王大人的背后站着的是大唐朝廷,而且还有一个像是恶魔一样的少年总会矗立在他们梦中的大王城头,仰天长笑,并且不断地扔着一个个的惊雷,将所有敢于忤逆的人全都炸死。

所以这些大臣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因为权力虽然诱人,可是也得有命去享受才是好东西,命都丢了,享受个屁啊!所以所有的大臣全都臣服,心悦臣服。他们憧憬着在靠着大唐这棵大树之后,可以让他们强大起来,然后去倭奴国将之前的屈辱全都还回去。这些新罗大臣谁都无法忘记这数百年来,新罗是怎样在倭奴国还有高丽之间的夹缝之中求得生存的,倭奴国曾经一度彻底的掌控了新罗的朝堂,并且每年都会让新罗上贡无数的珍宝还有美丽的少女,这些都铭刻在新罗人的心中,特别是这些大臣,他们比起一般的百姓要知道的多得多,所以更是义愤填膺。

现在善德女王金德曼正在起草一份国书,向新的主子表示自己的忠心,这是作为一个附属番邦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要是不能获得宗主国的欢心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恐怕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宗主国之所以会是宗主国,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军队,可以随时的对附属番邦进行征伐。要是新罗无法获得大唐的欢心,那么大唐驻扎在新罗边境上的数十万大军就将会直接长驱直入。新罗现在可谓是十室九空,因为之前李宽的一通胡乱轰炸,让所有的百姓都不得不背井离乡。现在还没有所少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可谓是一片哀鸿遍野。

“大唐皇帝陛下,附属臣邦新罗金德曼敬上:兹闻天朝有上国,地大物博,有万邦来朝之雍容,雄才大略之君主居于庙堂,今新罗小国承认:中医是大唐的,是不容置疑的,端午节也是大唐的,屈原也是大唐的,孔子绝对不是新罗国人,李时珍也不是新罗人,神仙姐姐也是大唐的……”这一封国书没有人看得懂,至少金德曼这个写下这些文字的人都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十卷佛道之争第十九章和李二翻脸了

新罗国这位新任不久的女王,此时手中提着一支毛笔,不知道自己写下的这些东西到底是何意义,中医她知道,这些年新罗与大唐交好,也穿过来不少的中医知识,孔子和屈原,还有端午节作为向往大唐的新罗国,大致也有这样的耳闻,可是这李时珍是谁?还有最后一句,神仙姐姐,难道是一位女神仙么?只是这些东西都是那个帮助她一统了整个半岛的那个人吩咐下来的,她不得不遵从。所以那怕是心中疑问重重,金德曼还是一笔一划的写得清清楚楚,虽然她洗练毛笔字不久,但是这个女子也是兰质蕙心,写的倒也比起李宽还要工整不少。

说起来,李宽来到大唐这个时代也已经十多年了,而且是从小慢慢的长大接收着这个时代最好的教育,可是他的那一手字实在是拿不出手,虽然在长安城之中还有无数人记得他诗才绝世,曾经写出了好几首堪称是千古绝唱的诗歌,但是却从没有人提起过他的墨宝。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楚王李宽不善书法的名声在长安城也是赫赫有名。

当然这些李宽都不知道,他也不想去纠结这些问题,他现在已经提着丁彦平站在了李二的面前,一身铠甲在无数的牛油巨烛的火光下,闪耀着黝黑的光芒,像是一个扭曲的黑洞一样。这似乎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因为明明闪光,可是却是黑沉沉的颜色,实在是说不出的诡异。这一身铠甲是李宽结合了很多古书记载的墨家的一些神奇之处,然后凭空造物一样在系统之中兑换出来的。是一件非常轻便,防御力强悍的轻甲。

“这就是丁彦平?”李二沉声问道。虽然明知道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双枪将,可是他还是要问。因为不问显露不出他的皇帝威严,也让前来表功的臣下没机会发挥。

“正是,父皇此人可是一个危险分子,在他的身后是前隋余孽的利益团体,一切但凭父皇发落!”李宽这么多年下来,对李二这个父皇的称谓也不排斥了,虽然内心之中的灵魂不是李二的儿子,可是这幅皮囊却是李二的骨血。所以叫一声父皇也不算吃亏,再加上要不是出生在这个帝皇之家。说不定在最开始穿越之初,自己就已经直接死在了那先天体弱多名之下了。

“既然如此,那么就交由百骑司严加拷问,定要将前隋余孽一网打尽。而且朝中或许还有许多大臣与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次查出来绝不姑息!”李二下令道,这些年世家已经算不上隐患,佛道两家虽然侵占了不少的土地,可是毕竟是出家之人,倒也没有显露出什么野心。反而是前隋余孽这些人一直在蠢蠢欲动,意图颠覆朝廷的统治,或者说意图让前隋的血脉再一次统治这个帝国。这是李二非常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因为要是让他们得逞了。那么他这么多年来打江山不是白干了么?哪怕这个继承者身上有一半他自己的血脉他也会感到无法谅解。李二铁定是一个处女座,哪怕历史记载他的生日是在一月份,这一点是史家记错了。

李二这一生实在是太追求完美了。不管是在行军打仗,还是在治理朝政。他都是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哪怕当初被逼上了绝路。不得不和自己的兄弟对决,可是还是存了将他们生擒活捉,然后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李渊的心思,只不过被潜伏的非常好的秦琼给搅和了,这才让他背上了杀兄囚父的罪名,原本这个帽子他是不想戴上去的。

“哈哈……李世民,怎么想着逼问某家,好得到你想要的消息?”丁彦平虽然被五花大绑起来,可是他还是能说话,在之前他一声不吭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定逃不脱那个恐怖的少年的手段,所以认命了一样,而且早已准备好了在必要的时候自我了断,因为他知道一个达到了宗师境界的高手,不管是怎样达成这样的高度,但是对于人体自身确实是了若指掌了,什么地方会让人痛不欲生,什么地方可以让人在刹那间必死无疑,这些都是非常清晰的在他们的心里。所以他要是不愿意收到那样的待遇,自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他也看出来这个少年对于隋朝还是唐朝之间的恩怨并不是非常在意,他也有非常渺茫的机会逃脱,有了这样的两手准备,他才一直很安静的待着。

但是现在李宽居然想将他转移到百骑司手中,他实在是太了解那个拿着一根绣花针的暗一的性格了,落到他的手中,那么定然会是生不如死的结果,所以他果断地在这个时候破口大骂起来:“李世民,你这个卑鄙小人,炀帝是你舅父,你居然这样直接兴兵作乱,实在是枉为人臣,而且萧皇后是你舅母,你居然垂涎她的美色!果然是杀兄囚父的货色,而且你那死鬼哥哥李建成的几房妃子,现在你也替他宠爱着吧!哈哈……真不愧是……”丁彦平说得越来越难听,李二眉头越皱越紧,然后在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一挥手,一点毫光直接从大殿的阴暗角落射了出来,穿透了丁彦平的双唇,见他的上下嘴唇直接串在一起。

“暗一……”李宽有些不满的轻声冷哼,这家伙居然当着他的面直接这样出手,虽然是经过了李二的意愿,可是李宽还是感到不爽,毕竟他就站在丁彦平的身畔,这家伙要是一个不安好心那岂不是会冲着他来?在他刚走进这大殿之中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暗一的存在,只是看在李二的面子上没有拆穿而已,现在这个阉人居然敢这样出手,实在是不知好歹了点。

“怎么,宽儿有些不悦?”李二声音拖得有点长,他其实也不爽,被人当着自己儿子的面这样揭短处,而且说得如此露骨,实在是让一向自诩涵养不错的李二也有些七窍生烟,现在自己不过是让暗一教训了一下那个口无遮拦的家伙而已,这小子居然就板起脸来。

“不是,只是觉得暗一这样直接出手,有些让人难以接受,毕竟作为一名武者,儿臣可不习惯被人当做靶子!”李宽没有躬身,反而直接抬起头平视着李二说道。

“哈哈……小子翅膀长硬了,怎么现在觉得大唐已经容不下你了?抓了一个丁彦平就跑到朕跟前来炫耀?”李二生硬一下子冷冽的像是腊月的寒风,这个小子越来越放肆了,这一次回来之后,以前对他的放纵已经成了他现在肆无忌惮的本钱,以为真的拿他没有办法了?难道这天底下五一大道宗师级就是所向无敌?那么大唐还有两个宗师级大将军,再加上现在就在大殿之中的暗一,你这小子狂什么?不要以为背靠着一个神秘的师门就可以为所欲为,大唐只不过不愿意耗费国帑用在你这一个小小的皇子身上而已,要是真的逼急了,你一个人能杀多少?就算是杀鸡宰羊,就这样伸着脖子让你杀,你能杀得完大唐的数十万将士?

这一次李二决定不再容忍李宽的胡作非为,作为这个帝国的最高领导者,李二是绝对无法容忍自己手中居然又不受控制的人的,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儿子,这些年治理着天下,让他越来越有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感觉,最开始无数的异族虎视眈眈之下,李二还能委曲求全,但是现在大唐缓过劲儿来了,那么不管是谁,只要让李二觉得已经超越了他的底线,那么就要倒霉了。特别是他的儿子们,这一点更是他的最敏感的神经所在。

因为李二自己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按照长幼有序的传承,将这个帝国传承下去,可是现在看来他的这几个儿子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太子虽然看着比较混账一点,可是谁也无法否认他现在在朝堂之上占据着绝大的优势。因为长孙无忌在他的背后支持着他,再加上他的身份是李二一早就定下来的大唐储君,这也让很多的朝中大臣不知不觉得就偏向于他。可是次子李宽,向来神秘,身后师门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有着许多莫名的手段,让人见了心惊。三子李恪,这个皇子可谓是这几个大儿子里边最为有才华的一个,能文能武,他的身世让他绝对没有机会荣登大宝,这一点却是李二自己心中的决定,朝中的一干前隋遗老遗少却是不这么想,他们支持着这位前隋炀帝的外孙。最后还有四子李泰,喜爱诗书,也是深得李二欢心。所以李二虽然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按照嫡长子继位的方式传承下去,在另一方面却又对其余的几个太子的有力竞争者多方面的栽培,比如特许了李宽和李泰在到了规定的年龄之后还能继续留在长安,又比如让李泰那家伙组建了一个崇文馆。

回到立政殿之中,大殿上两父子已经是进入了对峙阶段,李二站在九龙宝座之前,一身的衮服上面蟠龙祥云,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一张英武的脸这些年虽然有些发福,可是那双眸子还是那样的锐利如鹰。而李宽站在阶梯之下,一身的铠甲闪耀寒光,身躯站得笔挺,像是一柄宁折不弯的绝世缨枪。

“父皇,儿臣并非此意,只是要暗一以后不要再暗处向儿臣出手而已!”李宽解释道。

“左右何在……朕今日倒要看看,向你出手又如何!”李二不知道在心中转了多少次的话语,这一次总算是说出口了,这是他和科学家之间最终的一次交锋,看看谁更强大!

第十卷佛道之争第二十章孰强孰弱

冰冷的大殿,在夜风的吹拂下不动如山,无数的牛油巨烛燃烧着熊熊的烈焰,照亮着大殿的所有角落,李宽倔强的站在大殿之中,面对着恍若暴怒的巨龙一样的李二,他心中在这一刻居然诡异的平静无波,似乎早就已经预料到了李二会是这样的爆发。其实在他的心中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面对李二的这一次的责难的准备,李宽虽然不清楚皇帝的手段,但是却清楚皇帝的心思,因为无数的宫斗剧给了他太多的启示,没有一个皇帝不是疑心病患者的,他们会提防着所有能提防的人,总是以最坏的心思揣摩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这一切并非是说说,所有的帝王都不会全心全意的相信一个人,哪怕在觉得对方可靠。

就像现在的李二,他绝对没有一个真的能够交心的人,当然或许在长孙皇后身前还会好一些,隐瞒的心思少一点,可是却也绝对不会是全然毫无保留,至少他对长孙无忌之间的猜疑就绝对不会和长孙皇后说出来。一如现在,李二虽然觉得李宽不会做出不利于大唐的事情,可是却还是固执的孤注一掷,将大唐和科学家放在了天平的两端,要分一个高下来。

“父皇,儿臣此次前来绝非是炫耀,只是暗一这般出手,有失光明正大而已!”李宽不卑不亢的说道,他早有准备,李二的反应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倒也不显慌乱。

“是么?朕的人,自有朕去处理,不需要你指手画脚!莫非你真的认为这大唐无人能奈何得了你?”李二俯身叱道。这几年边关安宁,突厥被赶到了大漠以西。去了那困苦之地苟延残喘,而且那个位置恰好隔绝了昭武九姓和薛延陀。而吐蕃也忙着一统高原,许久没有为祸边疆了,吐谷浑已经成为历史,高丽又被平了,一切都让李二有了心思彻底的和科学家清算一次。当然这些事儿其中很多都和李宽有着不浅的关联,不过李二并不在意,因为已经做好了撕破脸的打算,那么卸磨杀驴也算不上啥。

“儿臣并非此意,不过要是暗一真的对儿臣出手。那么儿臣也不介意大唐少一个高手!”李宽争锋相对的回答,既然李二要做一次彻底的清算,那么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哪怕有着太多的牵挂,可是这一关要是过不去,再怎么样也是枉然。再说了李宽心中的打算需要大唐很大的支持,要是这一次不能彻底的和李二定下章程,那么以后怕是会有诸多掣肘,让他难以施展心中抱负。

“现在朕就和你清算一番。你可知道现在大唐的局势?朕虽然不敢说是贤明君主,可是却也算得上兢兢业业,大唐现在不说是海晏河清,也可以说是太平安康。可是朕心中还是不甚安稳。因为这大唐还有很多的事情让朕难以把持,这天下,是朕打下来的。可是却无法全然做主!世家大族盘踞,佛道两家倾轧。周边异族虎视眈眈,还有无数的不安稳的人在背后搞着小动作。争权夺利,图谋不轨!朕实在是难以安眠!”李二总算将心中的忧虑说了出来,他是一国之君,一举一动皆是朝廷的威严,所以这一切他都无法向人诉说,只能自己扛着,哪怕最亲近的人,也不敢说出口。因为那样会显得软弱,作为皇帝软弱是最为致命的弱点。

“父皇所说的这一切,其实也是儿臣一直希望平定的,或许儿臣为的不是帝国的利益,但是却有一点和父皇相同,那就是希望帝国昌盛。儿臣所求的不是别的,而是这天下百姓能够饥有所食寒有所衣而已,这一点很难么?”李宽知道李二心中的顾忌,可是这和他所要的东西并不矛盾,为何这位明明开明的君主却是这种态度?

“哈哈……人心是会变的,你现在所说的,不代表是一生的坚持,有些时候都会生不由己!李宽你还是太过稚嫩,你可知道现在你能带着一帮人东征西讨,为的是给大唐百姓创造一个优越的生存环境,可是那些跟着你的人呢?他们要的你能给么?你能给他们荣华富贵,让他们封妻荫子?还是用你的所谓的崇高的理想,让他们成为无私奉献的圣人?”李二有些失态,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显得如此的激动。李宽所说的,李二何尝不想实现?可是这是一个绝对难以达成的梦幻泡影,没有人愿意一生奉献,因为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需要无数的东西支撑他们活得更好,没有人愿意明明有唾手可得的好日子,却还是一直苦哈哈的。这一点李二比李宽明白,当初他为什么要争夺这天下?是因为他希望天下太平?不全是,或许其中有这一方面的因素,可是却绝对不是决定性的东西。

就算他一心为了天下万民,可是那些跟随他的人呢?他们也是这样的崇高?不是的,他们所求的很实际,那就是能多拿些饷银,让在老家翘首以盼的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或许将来成功夺下天下之后,能够封妻荫子,成为人上人,而不是一直看人脸色。所以为了身边的人,李二不得不争,不得不去多去那些他们需要的东西,不管是物资钱粮,还是官职爵位。这些都是他给予自己的支持者的回报。

所以现在李宽说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这让李二觉得非常荒谬,简直就是镜花水月一样的话题,谁会为了一个空洞的理想去拼命?他们在意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还是哪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光宗耀祖的机会。

“父皇说的,儿臣也考虑过,或许没有人是愚蠢的,他们或许会在最初毫无怨言的跟随,可是时间一长,确实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可是儿臣有没有说只是光奉献没有收获啊!却是,儿臣或许给不了高官爵位。可是财物这样的东西,难道征讨异族就会收获不到?以战养战才是最佳的选择。不然大军一路人吃马嚼需要多少东西?耗费多少国帑?”李宽回答道,他想得很简单。因为他不需要那些身外之物,或许黄金白银能让和很多人忘乎所以,但是李宽却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粮草更是不会短缺。

“这么有信心,是不是你背后的师门会给你足够的支持?宽儿,你说说你那个师门到底是何等的一个存在?似乎有着源源不绝的粮草供应,还有无数的神奇的东西,这样的学派真的存在?朕也不是不知道这世间的隐世学派到底是如何一回事,他们不过和普通人毫无分别,或许有着各种一般百姓无法触及的学识。可是却决然做不到科学家显露出来的这样的事情!朕只想知道,大唐和科学家究竟孰强孰弱!”李二直截了当的问了,他知道这样拖下去或许会变得更糟,因为他现在居然发现说了这么一大堆,结果越扯越远!

“科学家的实力,不瞒父皇,其实科学家实力基本为零!或许有那么一些人,可是真的没有多少可战之兵,因为他们过的都是自给自足的生活。不管父皇相信也好,不信也罢,科学家现在的人数不超过三百之数!”李宽知道李二能直接这么问已经是难得,他对科学家的猜忌之心是一直未曾消停过。所以他决定实话实说。陈抟这几年在倭奴国发展出了一个小小的势力,现在差不多也就两三百人而已。

“怎么可能?科学家居然只有两三百人?这绝对不是科学家的真实力量,宽儿。你可知道单单是你在贞观二年驾驶回来的那一艘船需要多少人铸造?还有这些年大唐居然没有出现饥荒,朕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猫腻?”李二心里明白得很。这几年大唐并非是风调雨顺的,每年不说大旱大涝。至少也有旱灾出现,可是却没有出现过流民饿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深入调查下来,李二发现只要一个地方有灾情出现,那么一艘艘的悬挂着新月旗帜的船只就会运来无数的救灾物资,不管是粮食还是衣物,甚至药物,这些东西到底从而而来?线索一到这些船只出海,就彻底的掐断了。所以李二虽然不敢肯定,却也猜出了八分:在海外,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势力,他们拥有着无数的良田,种植着无数的粮食,并且对大唐没有多大恶意。这个势力李二猜测就是李宽背后的师门——科学家。

“父皇,为何不信儿臣所言?科学家确实是人丁稀少!”李宽不再多言,因为会相信的就一定会信他说的话,不愿相信的就是说破了嘴也不会相信你说的一个字。

“朕不明白,科学家所图的到底是什么!大唐拥有的东西,科学家貌似一点不少,可是到底是为何你那师门对大唐这般关怀备至?这些年大唐只要一有灾祸出现,定然会有科学家的船只出现,并且送来不菲的物资。难道是为了图谋民心?”李二猜测到。

李宽听到李二的话,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新月商会的行动,让李二误以为这是在收买民心!这真是天大的冤枉,科学家是怎么回事李宽是最清楚的,可是现在却变成了这般,非要和朝廷争个孰强孰弱,岂不是有违最初的本心?

“父皇,科学家到底是怎么回事,父皇可以派人查验,其实科学家最初只有两人而已,现在才发展成三百人不到的一个小型的隐世学派势力。这一点父皇可以派人东渡大海,去倭奴国一探究竟。至于那些商船,那不是科学家的,而是无数隐世学派的家底子,阴阳家,纵横家,墨家,法家……他们也是大唐人,所以也愿意尽一份心力!”李宽解释道,这一次差点在大殿上兵戎相见,全然是李二的疑心病搞出来的。

第十卷佛道之争第二十一章对战

“这些朕自然会去查个明白,但是李宽,你可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对于整个帝国,已经成了一个异端,不管怎样,你身后的科学家是不是会危害帝国,仅凭你一家之言,却是无法断定!除非你能现在让朕心安,否则……”李二虽然心中已有几分相信李宽所说的话,可是他还是无法全然信任,李宽是他的儿子,他自然不会过多怀疑,可是他的师门,是不是也和他说的那般?这一切就像是一场豪赌,可是他不敢,因为他的筹码就是他所拥有的这个帝国,这是他毕生心血所在,决计不容丝毫的闪失。

“父皇,要如何你才会相信?确实儿臣师门只有那么几个人才有实际权力,其余不过是为了服侍他们几个才招收的杂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隐世学派,何以让大唐如此忌惮?”李宽辩解道,他不愿意和大唐翻脸,因为在这个帝国有太多他所眷恋的人和事,不管是亲情的寄托还是抱负的施展,都离不开这个国度,因为他虽然有金手指,不愁物资,但是却缺少人手。

“怎么做?这个你自己想,但是必定要给朕一个交代,因为朕要对整个帝国负责,无数百姓的身家性命,这天下的安定与否,都在你这一次的表现之中!”李二说着话,转身落座,端坐在宝座之上看着李宽。

“既然如此,那么儿臣得罪了!”李宽面色一冷,李二这个态度让他感到一丝不安,于是他一脚将在地上被绑成粽子一样的丁彦平直接踢了开去。整个人就象是一只捕食的猎豹,浑身肌肉在这一刻充斥着暴虐的力量。整个人就这样直接扑了上前,像是鹰击长空。又像是虎啸山林。整个身躯在极速窜动之间舒展着,双腿他在大殿上的石板上,却没有发出丝毫的声响,而在他离开原地的时候,那些被他踏过的石板却在悄然间出现裂纹,像是一张蜘蛛结出的网。而在这一张蛛网的正中央,一个脚印印入了石板之中。

“放肆……”一声暴喝,声音尖锐不似常人发出,只见到一点毫光突然从大殿之上的穹顶直射而下。在烛光之中闪耀着,居然呈现出五彩之色。然后一个黑衣人像是一只鹞子一样,从大点的房梁之上直接飞扑而下,恍若雄鹰从天际扑击而来。宽袍大袖,像是两只翅膀,载着他直接飞了下来。

“等了你好久了!”李宽一声冷喝,整个人在这一刹那居然一个侧身,将那一点毫光直接避了开去,然后整个人就这样在大地之上一个纵扑。大腿上的肌肉绞成一股,然后一脚踏下,直接将一块石板踏成数块,碎石飞溅之间。他整个人就这样扶摇而上,手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支长枪,恍若银龙一样直接向着上方的鹞子一样的扑击而下的那个人影刺了出去。枪尖反射着大殿之中的烛火。一道亮眼的光芒直接反射而出。

“居然敢带着兵刃上殿,楚王李宽。你真的有谋逆之心?”在半空之中的那个人影避无可避,眼看着就要被那一支长枪直接刺穿。可是就在此时大殿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了,然后身穿铠甲的尉迟恭居然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冲了进来,整个人急速的奔行,踏在大地上的大脚丫子直接与青石板接触,发出沉闷的声响,而他手中的钢鞭也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