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孙策(QQ)-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限的荣誉感在众将的心中升起。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有了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就会有着无限的凝聚力。

    “真正的大侠不会只顾着的名望,永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人的宝贵生命”

    王越思索良久,终于向着孙策一拜到地,诚恳的说道小将军果然是有大智慧之人,王越受教了从今日起,我想要跟着小将军,看看你是如何做这侠之大者的,还请将军允许”

    史阿见王越认同了孙策,连忙也是跟着一拜道史阿愿意跟随兄长,也请小将军收留”

    孙策心中开怀收,我当然要收留了,我又不是傻子。这么强大的助力不收,放着当柴炒菜吗?哪不是太对不起老天爷生下你们两个强悍的怪胎

    不过想要收伏这些有实力的人就要给他们足够的好处,给他们真正想要的,至少也要给他们一个值得长期奋斗的目标才行”

    嘴上却是严肃的说道不,本将军不会收留你们”

    王越与史阿一听孙策居然拒绝了的请求,顿时都是楞住

    心下再次痛恨起的鲁莽来看来这个年轻人还在对两人的行刺不满啊也是,谁刚被人刺杀,就能马上原谅行刺的刺客呢?不喊打喊杀的就都是宽容之人了。”

    王越暗叹一声可惜难得有这样一个游侠者的知音这样看来我的理想又不知要找谁,到何年何月才能实现了为国为民

    唉我也想,可是我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看着两人沮丧的神情,孙策却是话风一转。

    接着说道我江东军从来不养废物本将希望的是,两位能诚心的加入到我们中间来,成为我们江东军的一员,与我们一起为了这个为国为民的理想奋斗

    而不是空有一身本事,却呆在一边做个路过的看客两位以为如何呢?如果你们答应,本将军在这里保证,在不远的未来给你们一个大大的前程”

    王越与史阿这才明白,原来孙策是这个意思。其实能有官做,能实现他们为大汉百姓出力的目的,不正是两人目前所追求的吗?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谁还会想要去长安,再一次到处碰壁呢

    与其跑到长安人生地不熟的从头打拼,至少这里有一个答应给一个前程的‘熟人’在。不打不相识,打过了当然也就是熟人了。

    两人商量一番,自然不会再有意见。都是表示愿意从此跟随孙策建功立业。

    哪个有本事的人,会愿意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甘愿在一旁束手旁观呢?都是在寻找一个契机,一个进入的机会而已。

    有些人找到了,从此风生水起。而有些人却只能是过,默默无闻的终老荒野。

    孙策看着还在发呆的陆逊,对于这个聪明的孩子,这个江东未来的栋梁之才,他还是比较看重的。加上新收下两个他送来的大礼包,自然心情大好。

    对他和言悦色的说道伯言啊你先吧告诉你家的族长,陆太守大人。本将军在这里等他悔改。只要他无条件投降,交出前日放火杀我兵卒的首恶。

    本将军答应,入城后绝不会杀一个无辜百姓。至于你们陆家,本将军也不会动上分毫。不过造反大罪,他的太守之位是不能做了,否则左将军和饮差那里交待不

    你商量一下,决断,我在城外等你回话”

    听了孙策的话,王越,史阿更是确定,孙策果然不是个滥杀无辜的昏庸之辈。对他们之前所说的话更是多了几份。

    送了陆逊离开,孙策安排了王越跟随做护卫。让史阿跟着周善一起训练斥候,毕竟刚才王越可是在周善身上划了四、五剑,着见面也会有些不痛快。史阿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而周仓这个神经大条的家伙,看着和天下第一剑一起做主公的护卫,只是开心的哈哈一笑,根本没异常的反应。

    那怕他在身上开了N个小嘴巴。反到是王越看着这个憨厚的汉子有些赭然。

    日后倒是很用心的指点了周仓一些功夫。一个憨厚,一个爽直,两人最后倒是成了很好的,不能不让人感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奇妙变化。

    在你身上划上十七八剑的人,你能与他成挚友吗?至少孙策自问做不到。

    只能说是剑缘啊,贱猿,真是一段奇妙的剑缘

 第八十一章刘备的下落战前

    接下来的日子,围与攻的双方都陷入了奇怪的平静中。孙策方面除了不让城里的人外出,其他的都和平常没什么两样。敌对双方不交锋、不攻城。只是静静的守着各自的一亩三分地,打仗打成这样,也实在是千古奇观了。

    陆逊被礼送回城后,向太守陆康,汇报了出使的结果。

    庐江太守府内,陆逊恭敬的站在厅下,上首跪坐着的正是太守陆康。陆贾则在一旁侍立。

    听了陆逊的回报,陆康深深的叹了口气,仿佛又老了几岁。

    “伯言,这次辛苦你了。唉!人各有志,我们不能强求别人来帮我们!还好孙伯符那个混小子,有此救命奇术,能救你的命回来。否则,我们这次真是要白白损失你这个良才了。

    至于投降交人这件事,想丁山当日也已经在烈火中殉城了!我们拿什么交给他。这个孙伯符的心计还真是恶毒,他在逼我们反抗到底啊!

    就算是我们真要投降,交出了丁山,天下还会与我们陆家同心吗?

    唉!这事我们再议吧!最近中原的形势可能会有变动,你就先回去休息,过些日子再议。好吗?”

    陆逊顿时楞住:“这孙将军有这么坏吗,看他豪爽的样子,只是随口说出的条件。还真想不到,他会有这么多的心思在里面。看来我对这些大人们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啊!”

    陆逊对孙策的一点好感,却是被陆康的这番话毫不留情的粉碎了!

    还想再说什么,陆康却是挥挥手,示意他离开。年幼的陆逊黯然摇头,只得遵命回房休息。年纪太过幼小的他,终究还是说话的份量太轻。

    加上这次的出使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不但没有劝退孙策的部队,还给他送去了两个人才。

    至于陆康所说的中原形势变化,就是曹操袁绍与其它三方的大战了。

    第二天,孙策的军营里就传来了寿春的军令。左将军袁术果然以朝廷新封的兖州刺史金尚为先锋,再次带十万大军出兵封丘前线。并征调匠营工匠回归大军。

    军令上轻轻的表彰了一下江东军前些日子的战绩。

    袁术果然已经知道陷阵营大胜的消息。但他并没有要求孙策何时攻下庐江。命令中要求只有一点,绝对不能失败。袁术也害怕孙策一旦战败,会导致自己的后方不稳。

    当然,李铁等一部分熟练的匠人,从此就留在了江东军。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小型匠营,这之后慢慢吸收人手,成为了江东军匠营的。

    而之前传来的消息,公孙瓒的在界桥大败后,退到右北平。再次聚集了万大军,接着在巨马水大破袁绍军。公孙瓒乘胜挥师向南,攻下郡县无数,直接打到了平原县,大大的重振了他白马将军的威名。此时整个冀州都已经被公孙瓒的大军占领。

    公孙瓒并派遣其青州刺史田揩渡过黃河占据了齐地。

    别部司马刘备先代守平原令后又调任高唐令,平原交给了兖州州牧单经,并配置了郡守县令,冀州以东的几乎完全落入了公孙瓒的手里。只是不久之后单经在一次进攻作战中落入了袁绍的埋伏,战死当场。

    刘备又因战功,回到了平原令的位置,并升任平原国相。直到初平四年投靠陶谦,他一直也没有动过地方。这差不多两年时间,刘备却是充分的表演出了他爱民的一面。

    三十三岁的刘备在平原县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

    这平原县成了刘备有生以来第一个表演的舞台。平原为他赢得了爱民如子的美名。为他日后赢得民心,打下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而李儒从军报上得来关于刘备的消息,说得就是这一段了。只不过一个小小的县令调动,本来也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李儒这个日理万机的人,自然不会加以特别的关注。

    这时也是公孙瓒最强大的时刻,自此战失败后,公孙瓒的军事实力就走了下坡路,再也没能在大的战争中打败过袁绍。

    同时徐州的陶谦则出兵五万,早已屯住于发干。

    一时间,袁绍曹操联军,被分别压缩在冀州与兖州两块狭小的地域。形势变的对袁曹联军极端的不利起来,仿佛只要三方联军只要再有一个强力的攻击行动,两家的势力就被彻底消灭。

    这期间发生了一些小事。陈留太守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原冀州牧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

    一代州牧,只因为一时糊涂却是落得在厕所中自杀身死地下场,这才真正是遗臭万年了。

    而再说幽州牧刘虞的小儿子刘和,原本被袁术拘留,在马日磾等人的帮助下出逃后。历经艰苦到达冀州时,袁绍已经骗取了冀州,代领了州牧之位。袁绍见到刘和以为奇货可居,以后可以拿他来威胁刘虞,说不定还能白得一个幽州。

    打得算盘和袁术几乎是一模一样,还真是一个父亲出来的品种。刘和从此也只能被袁绍扣押,再也没能见到自己的家人。最终他还是成了袁绍手下的一名谋士。

    直到后来刘虞被公孙瓒诬陷谋反,全家斩首。他与大将麴义一起率兵支援鲜于辅等人,终于大破公孙瓒。为冤死的父亲刘虞报了仇。

    眼看着各地大战不休,而庐江这个最早开战的地方,却反而陷入了平静。江东军为了遵照左将军稳定为上的命令,只是进行每日的训练,却是没有战事发生。

    庐江的人马更是不可能主动出击来找死了。

    这天孙策在营中收拾行装,准备北上,去完成两件重要的事情。原本老师马日磾的嘱托,却是一直也没有时间去做,转眼一个多月了,也该有个结果。

    贾华进来报告说:“主公,属下回来了,吴用在外面求见主公!另外属下带来了家里的一些信件。”

    孙策一喜,接过贾华递上来的信道:“请他进来吧!贾护卫回来得正好,这一路上辛苦你了,去好好的休息一下!明天跟我一起出一趟远门。”

    贾华恭敬的说道:“能为主公出力是华之荣幸。这一路,只是马车慢了些,属下不累!随时能出发的!”

    说完就走到门外与宋谦交流起来,必竟他离开了有半个多月,这里的情况也有些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个人还是十分的细心的。

 第八十二章小桥来信与大汉第一商

    第八十二章小桥来信与大汉第一商

    孙策低头认真翻看着手中的信件,却是没能看到转过身的贾华,嘴角似乎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这个时代,能收到家人的来信就是一种幸福。

    毫无疑问,家信中有母亲、华薇、刘莹,还有桥靓的信,看着笔迹就可以知道。只是其中还有一封明显是女人的笔迹的信,信上同样也散发着淡淡的有些熟悉的清香,却是没有落款。

    孙策不由得有些疑惑:“这是谁的信?蝶舞随身带着,在寿春和家里,应该没有哪个女人会来挂念我了啊!不是寄错了吧!应该不会!这是交付贾华带回来的!”

    正想招贾华来问个清楚,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邪念:“是不是贾华拿错了,把军师的家信拿来我这里来了。咦!要不要看看里面有没有激情!”

    好奇的念头一旦升起,就让孙策陷入了无法自拨的,想要偷看信件的念头。

    偷眼看了一眼贾华,发现他正忙着与宋谦,王越,周仓和几个老侍卫们打招呼,拉关系,根本没注意到军帐里边发生了什么事。

    孙策连忙背转身,偷偷的撕开了信口。

    “要是军师怪罪,就让他怪贾华吧!谁让他给错了信呢!要是里面有什么秘密,或者暧昧什么的,这次就发大了。

    下次可就有把柄去好好调戏一下他们两个,平时都扮得像温文守礼的君子。谁知道背后怎么腻呢?看你们还敢来嘲笑我,嘿嘿!”

    抽出了信笺,一股淡淡的清香随之飘散出来。孙策抽抽鼻子,这香气真得很熟悉,可好象又不是任红昌常用的味道。这让孙策更是好奇,不是她,这究竟是谁呢?

    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信一看。第一页却只有三个大而依然显得秀气的字‘登徒子’!

    三个‘触目惊心’的大字,让孙策惊得几乎坐了个屁墩。

    孙策大惊之下,顿时明白过来,嘴里不由得有些发苦。翻到下一页,果然就是一首自己那天临时抱佛脚‘做’出来的著名新词,水调歌头。

    书写工整而秀气的隶书,让整篇字看起来是那么地赏心悦目。

    只是最后的落款却是一句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正是上次在桥府时孙策以为对大桥,实际上却是对自家小姨子说出的名言。这句话也只对她一个人说过,别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孙策却是真正的心乱如麻,眼前浮现大桥、小桥两人一模一样的娇美容顔。只是一个对自己总是热烈如火,一个大概是因为自己抢了姐姐的宠爱,对自己总是冷若冰霜。

    但两人一样胜雪的肌肤,摸上去真是吹弹得破的滑腻手感。一样的如清潭般能印出人影的大眼睛,娇小而挺秀的鼻梁,一想到两人连胸前的轮廓大小都几乎一样。

    让孙策真想马上飞到寿春,再细细品味一番。

    “唉!这样的极品双胞美女,偏偏是一个热情,一个冷清,两种互补的个性。这是老天爷赐于男人们的恩物,是男人谁不想要呢!我承认我也是喜欢小桥的!可是该怎么办才好呢?”

    面对小桥隐隐的柔情,孙策终于在心底第一次承认,自己一直藏在内心最私底下的念头。

    “人说小姨子是姐夫的贴心小棉祅,可是自己家的这件可是十足的带刺小棉祅。这要是穿上去只怕非扎的千疮百孔不可。

    不说大桥要反对,桥蕤呢?他会同意把两个女儿都交给我一个人吗?还有怎么向公谨交待。说我监守自盗吗?把兄弟的老婆自己纳了?不可以,不可以!唉!早知道当时提亲时,直接就向桥蕤叔叔说两姐妹都要就好了!”

    孙策被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吓了一跳!

    “尊重历史,这可真是要命的事情!算了,暂时先不去想它,到时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我们年纪都还小呢!”

    孙策摇摇头,想要丢开这个让他挠头的问题。连忙拆开其他几封信,信中自然铺满的是几个女子浓浓的思念,看得孙策真正的感动不已。这是每一次收到自己家人来信时,都有这种幸福的感觉。这就是家人千丝万缕的牵挂啊!

    看到大桥的信时,果然,信上有说道小桥。

    大桥信中除了必然的想念,还说:‘不知怎么了!这段时间,婉儿总是有些魂不守舍的,接二连三的做错事。而且她以往最喜爱的琴棋书画,拿起来都有些心不在焉了。反而跟妾身学起了女红,还特别要求要绣一对鸳鸯。也不知道想要绣给谁。

    而且常常是躲在一个角落里,偷偷的一个人想心思,有时笑,有时怒,有时还害羞的样子。就象妾想念自家的这个老公时一样。婉儿是不是也春心动了,想她的未来老公了?

    只是她常常写上一遍那首水调歌头,却又不是撕了就是烧了。一副很奇怪的样子,问她也不肯说究竟是怎么了!她有心思可是从来没有瞒过我这个做姐姐的,就象我没有瞒过她一样!

    是不是老公你对小桥说了什么让她生气的话!感觉她怎么好象有些恨你的样子?你要是得罪了婉儿,我一定不放过你!你要倒霉了!’

    孙策看着大汗淋漓:“这大桥也太精明了吧!怎么就想到我这个老公的头上来了,我也没有说什么让小姨子生气的话,就是因为误会,对她做了些不该做的动作而已。

    就是不知道月亮儿会怎么对我不客气呢。

    想到她那娇嗔的样子,孙策就觉得自己的又是被她的影子触动了一次。

    想念啊。还真是想念她!和她!反正两人都一样,想谁都是想,想到她也就等于是想了她。到时再看吧,反正我打定了主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

    再看母亲的来信,主要就是对黃蝶舞这个未见过面的儿媳有了身孕的关心了。

    诸多的嘱咐,让孙策不由苦笑连连,如果母亲信中的要求能做到一半,她也就不是黃蝶舞了。首先安静休养什么的就根本不可能做到,反正现在影响不大,也就随她去了。

    正当孙策忙着看寿春的来信时,帐外走来一个身影。孙策知道是吴用来了,眼角也没抬的,说道:“吴用舅舅你来,辛苦了,你先在椅上坐会!”

    来人嗯了一声,不再出声的坐在了新做的椅子上,还有些好奇的扭了几下屁屁。

    这感觉可是要比跪做舒服多了。然后又起身,撅着屁股,上下左右的把这奇怪的椅子看了个通透,只恨不得就抱着它回家慢慢研究了。

    没错,这些天,孙策让匠营留下的那些匠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不断有‘新发明’的图纸,和各种设计方案被亲卫们送到匠营里。然后又由那些看不明白,或是有所疑问的匠人又拿着跑回中军大帐,找孙策要解释。

    这椅子就是其中的一项,孙策实在是受够了那跪坐的别扭姿势。第一项设计就是让营中的木匠制出了椅子来过把坐位瘾。坐椅的普及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其他众多的设计理念,在孙策写出来以后。被交给了匠营的匠师们学习,消化,吸收。只要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些极其聪明的巧匠进步的是极其神速。

    终于享受完众女的温情思念和母亲的挂念,孙策舒了口气,抬起头来。

    却看见一个身材还算魁梧的中年男人坐在自己的桌案前的新椅上。正用一种奇怪而夸张的动作,扭动着他那还有些巨大的臀部。

    好象在享受着椅面给他按摩的感觉。只是一双不大的眼睛里看着这椅子,放出的却是贪婪的光芒!

    孙策奇怪的想到:“这个人是谁?贾华不是说吴用舅舅来了吗?不是吧!难道眼前的这个‘瘦子’就是他?”

    孙策试探着问道:“你是吴用舅舅?”

    那中年人哈哈笑着点头,说道:“好外甥!怎么一个月不见,不认识舅舅了!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你说给我一个发财的机会就是这种圈凳吗?真是个好宝贝,这东西要是上市一定大卖,看来我老吴发财的日子就到了。

    孙策有些疑惑的问道:“你真是吴用舅舅,怎么瘦得这么狠,瘦成这样了,整个人看着减了一半的肉!”

    吴用哈哈一笑道:“你前次不是让我家女婿传话给我,有要事相商吗?还说给我一个发大财的路子。我就日思夜想呢?想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

    这个多月来,就成这样子了,这倒也好,如今舅舅我可真是身轻体健,腰不酸,腿不痛!一口气上几楼也不累,你这个主意啊还真是实惠。你可真是舅舅的福星啊!

    外甥宝贝儿,你是准备把这个东西,让舅舅来经营吗?”

    叫得那个肉麻,害得孙策直掉鸡皮。怎么有点象盖中盖的词啊!看来认真的思考问题还能迅速减肥,这倒是个新发现,难怪那些政客们都是少有几个肥头大耳的。

    看来这些政客们,一个个还真是心计太多了的缘故。

    孙策还是定下神来,把自己的构想对吴用说了一通。

    总得来说孙策准备设立的是一个商业集团的模式。总体将由吴用全权负责。由他负责所有的江东军新发明的开发,销售。

    先从眼下最平静的荆、扬、豫州三州开始,当然重心肯定是放在扬州、豫州了。这两州眼下都是隶属于袁术,关系也还可以,方便控制一些,日后再考虑向各个州郡扩张。

    眼下自然会有一些行商,把这些东西送到有需要的地方去。而徐州方向一开始就被孙策给否决了。只一句话,徐州要酒,让他们用高价来买吧!

    孙策深知不久的将来,徐州才是大战的焦点。他可不想自己辛苦建立的销售网,被轻易的毁于战火。那里,只需安排一些暗探就可以了。

    而且周瑜的暗探们,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早已经开始向着各个重点关注的城市开始渗透。他们基以开酒楼的身份做掩护。

    名称是早就选定,就叫做扬州酒楼或扬州酒家,根据所在城市大小而选择不同的规模而已。扬州人这么多,去各个城市开些大大小小的酒店,也不会怎么引人注意。

    这些本来都是在周瑜到寿春见孙策那一次的夜谈中,就定下的发展规划。如今在周瑜的全力操作下,终于开始进入正轨。

    当初收到周瑜的密信,得知第一个站点已经开始建立时。兴奋的孙策还没有与黃蝶舞成婚,抱着自己唯一的华薇狠狠的和她欢乐了一次又一次,把她送上了无数个欢乐的高峰。

    孙策太明白完善间谍网的重要性了,以前想要知道一个消息,都要等袁术军的军报,而且那些基本都是些表面上的东西。袁术自有一套自己的密报系统。

    只要日后等飞奴繁育好了,领先于整个时代的情报系统,就可以开始进行有效运转。先期进入各个城市的他们,还可以给未来将要开设的五粮液和家具专卖店,提供暗中的帮助。

    如果没有官面和地下组织的保护,专卖店只怕很难有大的成就。就算是发展起来,迟早也会被眼红的官府豪强给夺去。至于怎么经营,剩下的自然会有吴用来操心。

    经营的主要商品就是醇酒与新式家俱。

    等到这两项开始赚钱了,就可以安排纸厂的建立。有了大量的纸张供应,活字印刷这么先进的东西有必要再等一千年吗?

    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孙策清楚的知道,一个民族的智慧开启,是与书本的大量普及分不开的。只有让每个人都能有读书的机会,整个大汉民族才会有迅速的进步。只有整个民族都学会了思考的生活,才会让大汉民族永立世界文明之巅。

    至于水泥这东西,目前产量还小,自己山寨用都不够。只能等以后再加以推广了。只要这两项做好了,建成销售渠道,商品种类再逐渐增加。还怕钱财不滚滚而来吗?

    专卖店这东西,总是一开始最是复杂,等一切上了轨道了,那么只是去寻找店铺按照规程开设就是了。万事总是开头难!

    吴用这个精明的商人,听了孙策的解说,分析。

    再亲口品尝了一杯醇酒后,两只小眼睛里顿时发出了千万颗小星星。

    这种独家垄断的生意,意味着什么,这个一世精明的老商人当然一点就透。只一项就能让他坐上大汉第一商的位置,更不要说有两项同时铺开了。

    而且后期还有这么多的新产品,纸张,书本,水泥什么的,都必然是需求巨大的东西。吴用仿佛看到一座座金山向着自己扑来。

    “干!当然要干,这可是我吴用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一定会成为大汉第一商!哈哈!”

    看那要扑上来强行什么的架势,孙策连忙让贾华把吴用送出帐外,回去行动起来不说。

 第八十三章出行路遇黄巾

    第八十三章出行路遇黄巾

    孙策带着五百铁骑,再次踏上一个月前因为庐江的一事,而耽误了的征程。

    营中没有什么大事,有掌控全局的李儒坐镇,韩当,徐逸、陈武,高顺、吕范、等几个武艺高强的将领防守,加上周善和史阿的斥候营严密监视,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庐江方面的实力早已曝光。大军包围之下,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出。只能是等待败亡而已,根本翻不起大浪。

    骑兵都伯冯则,带着自己的屯队骑卒,做为先锋先行出发,上次的陷阵营首战,他积功已经正式升为屯长。这个善骑的年轻人,又有了出征的机会,快乐非常。

    在他的感觉中,自己和马儿一样,要在外面自由的奔驰才能活得愉快,否则整天呆在营中还真是会闷死。

    一出了营门,冯则轻轻的一夹马腹,那马儿就好像知道了他的心思一般,扑楞楞的放开蹄子就向前狂奔而去。激烈的马蹄声里夹杂的冯则那豪气的笑声。

    有了马掌的保护,让冯则这个一直爱马如命的小子,也舍得让马儿放蹄狂奔了!

    中军的队伍可以说是豪华阵容。

    孙策为首,黃盖、程普两个片刻不分离的老将紧随左右。王越与左慈落后一步,周仓与贾华则跟在他们后面。

    骑都尉张辽统领中军全体骑兵,忽前忽后的照应着。全部五百多人的队伍,却是带了近八百匹马。与以往一样,一路上应用物资准备充足。

    整支队伍里最热闹的还是黃蝶舞这个闲不住的小丫头。她手下的两只忠心的跟班大白狼,此时早已经不知道跑去那里撒欢了。但孙策知道,它们一定就在这山野之间。

    她近三个月的身孕,却似乎一点反应也没有。这让孙策不由的有些奇怪,是不是左老道和华陀两人一起被她美色所迷,看走眼了,想想又似乎不太可能。

    只能是奇怪的感叹一声:“这个老婆的身体素质,实在是太异常了!完全与众不同嘛!”

    出门前黃蝶舞还在不断的埋怨着孙策。

    因为孙策不带黃叙出门散心,认为他没有做到一个姐夫的责任。一点也不关心小舅子,孙策只能悲惨的叹息一声,这个老婆有了小舅子,就忘记老公的好。幸好一出营门,她就象一只放飞的小鸟,完全不再唠叨,这才让孙策松下一口气。

    在华陀等人的精心调治下,病情已经大有好转的黃叙。这些时间已经学会了骑马。但是这长途奔走,可不是一个大病初愈的人所能撑下来的。

    孙策一开口,黃叙就很爽朗的答应不会跟去,而是在营中好好锻练身体。

    缠绕着他年轻的生命十几年的病情迅速好转。让这个原本有些阴郁的孩子,性格也变得重新开朗起来。只能说年轻人的恢复能力就是强大!

    还懂事的劝解姐姐,姐夫说得对,等身体完全养好了,天下哪里去不得!

    孙河与宋谦则做为正、副队率带着一队五十名亲卫骑兵,做为后队。

    已经是初冬的天气,空气中已经变得很是寒冷。想起现在还在出征路上的各州的士兵们。孙策不觉得感到有些怜惜,他们那里有自己手下的这些兵马装备精良、保暖。

    早在刚出征庐江前,李儒就在军需中调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