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孙策(QQ)-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缓缓的低下自己沉重的头颅,却看见,一枝黝黑的铁枪斜刺入自己的胸膛。强大的冲击力使整支铁枪顺利的穿过了他的身体,只留下一个枪尾还显露在前面。在他身后,锋利的枪尖却已经扎穿另一个山贼的脚板,牢牢的钉入了地面。鲜红的血顺着枪身汩汩的不断流下。

    他用尽自己最后仅有的力量抬起粗壮的手臂,想要把飞矛从身体中拨出去,他不想让身体上多出些东西来,手才抬起一半,接连的两枝飞矛再次穿透了他强壮的身体。

    他的身体后倾却是没有倒下,两支后来的飞矛在穿过他的身体后,再次刺入了身后的同伴的背部。身后的同伙正弯下腰想要去拨脚背上的飞矛,他痛苦的狂叫也顿时戛然而止,这使他两人的尸体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平衡点。

    黃盖等众多将领,带着百名卫士,滚滚向前冲杀过去。在接近敌阵时,那碗口大,钉着马掌的铁蹄,高高跃起,踏着了一个贼兵的脑袋。顿时如同踩爆了一个西瓜一般,砰的一声,红的白的物质相夹杂着溅了一地。

    这些天的奔驰下来,这些通灵的马儿也知道自己穿上了合脚的铁鞋,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脚会受伤。大脚踏下,更是分外有力。踩上一脚,只怕还要扭上几扭。唯恐脚下的敌人死的不够彻底似的。

    沉重的铁掌踩住人体的肌肉发出吱吱、咯咯的磨擦声,应和着骨胳清脆的断裂声,仿佛地狱中传来的招魂曲,渗人骨髓。

    在这群贼兵队伍的最后,陈白鹅手里拿着一把巨大的砍刀心中冰冷的站在那里。

    不知道多少的铁血搏杀,让他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种平坦的地形之上,面对骑兵的冲杀,转身逃跑是死的最快的一种方法。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只要眼光够准,找到敌骑较弱的一环杀进去,活下来的机率还是很大的。

    这是经过多少兄弟们付出血的代价所证明的。

    但是看着越冲越近的这群骑兵,陈白鹅感觉自己的心都已经被抽紧:“他们绝不是普通的大汉骑兵。看他们全副武装的样子,大汉官军的配制也绝对没有他们的精良。”

    “只看他们手中的马刀,轻松的就斫断了兄弟们手中的各种武器,划开了他们身上简陋的甲具,极其熟练的手法削掉一个又一个人头。那冲天而起的热血喷在他们身上,他们却是眼也不眨一下,就杀向下一个瞄准的目标。”

    “看那些狠辣的骑兵们配合起来堪称完美,肯定是久经配合训练的精锐。哪怕是有人挡住了第一个骑士的大力劈杀,下一个面临的必然是已到胸口的长枪,随后而来的必是一刀断头。”

    “几乎没有人能挡住这流水般的三招合击。而手下的兄弟们软弱的反击,就算击中他们,也被他们身上精良的装甲挡了下来。根本不能有效的杀伤他们。”

    “那些骑士的绝不恋战,一击不中迅速前冲,给身后跟上的战士让出攻击位置。这样的攻击就是我又能挡住几次呢?我们怎么可能挡住他们进攻,看来黃巾的气数真得已经到头了。”

    这个坚定的造反者,举起黃巾大旗以来,终于在心里第一次承认自己一方的失败。

    陈白鹅的头皮,突然一阵的发紧,他感觉到了一股强大的杀意。一股针对着他的杀意。他抬眼看去,只见官军中一员披挂整齐的大将,手中的大长刀挥舞着,劈波斩浪的一路杀来,眼神已经紧紧的锁定在自己的身上。

    黃盖挥舞着手中雪亮的大刀,一路砍杀着挡在眼前的贼兵。他说不清多久了,是一年半还是再久一些。自从破虏将军遭遇意外以后,自己就再也没有如此爽快的杀过敌人了。原本的热血似乎已经冷却。

    但今天拿起了战刀,面对这些挡路的山贼,他发现自己的热血又重新沸腾了起来。这可不是被吕布那个变态压着打而毫无还手之力的憋闷感觉。

    眼前的贼兵越来越少,黃盖的眼前突然一亮,盯住了那个站在阵后的最后一个高大的汉子,看他的穿着最是齐整,黃盖就知道,这定是这群山贼的头目。

    黄盖心中暗喜:“希望你是个能让我满意的对手吧!”

    能反虐,又碰上个实力相当好的对手,这才是真正让一个优秀的武将兴奋的战斗。

    ;

 第三十一章白鹅之死

    黄盖对着众位同伴大喝一声:“这个家伙是我的,他娘的谁也别和我抢!”

    叫完一磕马腹,加速向贼头冲去。距离越来越近,黄盖高高举起大刀,用力向下劈去,只见那汉子毫不畏惧的双手举刀来迎。居然硬生生地抗住了黄盖这借着马力的强大一刀。

    黄盖刚一楞,飞奔的战马带着他已经过了这个贼将的身边。

    冲出一段路,黄盖拨转马头,眯了一下眼睛盯着这个贼将,

    心中大喜的想到:“不错!不错!看来这个鸟贼头还真是有点实力。这可是个难得的对手,老子这次要慢慢的玩死他,倒要看看他究竟能挡住几刀。”

    他借着马速,又开始冲锋,一个冲刺,又一个冲刺。转眼就是十个回合,狠狠的发泄了一下在吕布那里所受的委屈。藏了这么多天的闷气,终于一下都宣泄出来。再看那个贼将却是死死的扛住了黄盖的全力攻击,始终屹立不倒。

    陈白鹅的心越来越向下沉,他把自己的手紧贴在身旁,死死的克制着自己拿刀的右手,想要控制它颤抖的欲望。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已经再也撑不下去了,原本如臂指使的大刀,现在却是重如千斤,似乎连抬起来都有些不太可能。

    胸中一口血腥翻涌上来,又被他强忍着胸腹间的剧痛,咽了回去。

    “内腑已经受伤,手上也已经完全没有力气了!不知道能不能再扛下这次的攻击,那个王八蛋又转过来了,这应该是最后一招了吧!可恨,我没有战马,只能是被他压着打。这个卑鄙的家伙,难道,就不敢下马一战吗?”

    “不过他的装备还真是精良,要是我也有这样的一身装备,又怎么会这么憋屈呢?”

    陈白鹅只觉得胸中的委屈实在是无法发泄,这情绪更加的压抑了他的斗志:“我败了,但我败的好不甘心啊!抄你奶奶的,想我陈白鹅,自从跟着地公将军起,就没有遭遇过如此的艰难的处境。真是想不到,老子一世英雄,也终会有这虎落平阳的一天!”

    “你想要我死吗?我陈白鹅不会死在你这种卑鄙小人的手里的。就是死你老子我也要象个男子汉一样的站着!”

    黄盖转过头来,却是没有马上再次发起攻击。在他的眼中有了一丝的钦佩,他当然知道,能扛下来自己全力发威的这十个回合,这个人已经完全当得起英雄二个字了。

    黄盖停住马大声叫道:“兀那汉子,我乃零陵黄盖。看你也是条好汉,怎么能屈身从贼,快快报上名来,本将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陈白鹅看着黄盖,一脸决然说道:“黄将军,我只有一个要求,放过我手下的这些兄弟们!他们只是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想要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求的只是每日二餐的饱饭。不是被逼无奈谁也不会想要造反的!你答不答应!”

    喘了口气,说道:“如果你答应下,我陈白鹅的这颗脑袋就送给你,拿去领功又如何!”

    看见黄盖有些莫明其妙的楞楞点头答应,知道这个卑鄙的敌将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没等黄盖说出第二句话来。

    陈白鹅悲呼一声:“地公将军,白鹅追随你来了!”

    横转刀锋,毫不犹豫的就向自己的脖子用力一切一拉,硕大的一颗人头顿时飞落在了黄盖的马前。满腔的热血顿时失去了头部的压制,冲天喷出。而他无头的尸体,却是被自己用双手拿着刀撑住了地面,确实如他所愿没有倒下。

    他却是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只为着自己的兄弟们能求得一条活路,下刀如此之狠。

    来不及反应的黄盖却是懊悔的连叫可惜:“啊呀!你对自己下手这么快干啥!我只是想你一身功夫不错,要你投降咱家主公罢了!将来也有机会征战沙场得个功劳,胜过如今做这个人人喊杀的反贼。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呢!你就···唉!可惜,可惜了一条真汉子!”

    看那落在地上的大头,犹是红色双眼死死的盯着他,似乎还在愤怒的责问他为什么不早点说出这句伤人的话,他才讪讪的住了嘴。

    只可惜陈白鹅一个汉子,真得是落得一个死也不能瞑目的下场。

    这个惜才的黄盖,当初第一次遇到张辽时也是想要拉拢他。却终究还是面子不够,最后靠着军师和主公的连哄带骗才把张辽拉过来。这次却是反应不及,又浪费了一个将才。

    两个跟在陈白鹅身边的卫士,看着他自杀身死,也是对视一眼,悲呼一声“渠帅”同样毫不犹豫的抽刀自刎。紧随着自己主人的脚步,继续尽忠去了。

    让所有看到的人不由感慨:忠义之人,到处都有,不分出身贵贱。

    孙策始终只在后面押阵,看见大局已定,骑马缓缓上前。刚好赶到黄盖身后,看见陈白鹅三人的自杀更是来不及阻止,也只能是一声叹息。

    对黄盖沉重的说道:“他们也都算是英雄人物了,只可惜生不逢时,走错了路,让人好好的葬了他们吧!”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这乱世的战场中,又有多少原本当得起英雄二字的汉子,只能无声无息的凋落。

    战乱让成百上千万人的死去,成就的只是那寥若晨星的几个辉煌的名字而已。

    黄盖虽然可惜刚才自杀身死的陈白鹅,但也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

    既然已经答应了他临死前的条件,也就大声命令收拾战场的众兵卒:“好了,刚才的话大家都听见了。只要不反抗的,就不要再杀掉,都给我绑了起来再说。”

    山贼们见到自家的渠帅自杀,加上这才一个回合下来,全部的兄弟倒下了至少一半。而官军们的损失却是微乎其微,只是几匹战马被刀枪意外划伤了身体。

    所有活着的山贼,顿时完全丧失了斗志,在江东军士卒的刀枪相对之下,纷纷放下了武器。抱头蹲在地下,等候发落。

    这些天,在他们营中也早已传遍,官军只是斩杀黄巾军的首领,却不会滥杀跟从的贼众。故而渠帅在的时候自然会跟着闹事,也算是为了混口饭吃。

    如今渠帅也死了,再闹事的就必然是出头鸟,那就是死路一条。看着地上躺着的近二百具残缺不全的尸体,虽然平时也都是要好的兄弟,可没人想要就此和他们一起永远倒在地上,被埋入那永不见天日的地下。

    这一路的逃亡下来,让这些人早已习惯了每时每刻,都有着刚才还称兄道弟的人,死在自己的面前。习惯于死亡的人,根本就不会再有真正的感情。

    谁又能知道下一下被杀的不是自己呢?

    感情!对这些四处流亡,朝廷和各地官军严厉打击的反贼来说,那是一种太过奢侈的东西。或者一顿饱饭比起所谓空洞的感情来说,更能让他们激动起来。

    ;

 第三十二章黄巾残匪

    很快,狭小的战场就重新沉寂下来,所有的活着的山贼都成了俘虏。

    除非你能在平地上跑的比马还快,不过就算真是那样,也只能引来一支穿透你身体的利箭而已,不是被俘就是死,根本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收拾战场的众将命令其中的一部分俘虏掩埋死者,处理伤者,并从中找出了一个看来机灵的小头目,押到了主公孙策的面前。

    还没等人开口问话,这个山贼头目就主动的一五一十交待出自己这群人的来龙去脉。果然是个眼『色』机灵的人物。

    他用着恭敬的语气说道:“将军,小的叫大山子。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幽州那里逐步撤下来,各地的黃巾军。大帅是管亥。我们原本刚到这里时一共有四、五千人,不过这些天攻山伤亡了不少。因为都吃不饱饭,这些天又逃散了不少,加上今天这里的,如今可能也就不到三千人了。”

    “另外还有三个渠帅,一个叫周仓,他是从兖州退下来的,原本是关西人氏,他长的比管大帅都要高壮,听有的弟兄传言管大帅也不是他的对手。”

    “另外的两人,一个叫裴元绍,还有一个叫陈白鹅。就是刚刚『自杀』了的那个,这两人都是从青州退下来的,听说当年他们是跟随的是地公将军起的事,管大帅才收下他们的。”

    孙策又一次被震惊,四个人里面,至少有两人是大有名气的。管亥就不用说了,演义中除三张兄弟外,出场的第一个有名的反贼。

    周仓可是关羽身边的超级大跟班,就看他能扛着七十二斤的青龙刀追得上赤兔马,这份功力就不是常人能比拟的。

    就算不说别人,只看排名第四的陈白鹅就算得上一个英雄人物,只要给他机会,他绝对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其他前面的三人就更不用说了。

    孙策听了不由得有些头痛:“这几个人的实力还真是有些棘手,怎么样才能不损人手的把他们都拿下呢?”

    孙策招手,让程普、黃盖、张辽、徐逸、孙河等众将一起围拢过来。一人计短,十人总是计长了。这次救援山寨,除了必须的留下统御主力部队的几个将领外,孙策把手边能带的武将全部带了出来。加上黃蝶舞,两个卫队长和华陀,组成一个十人的高层小组。

    孙策说了一下大概情况,众人一顿七嘴八舌,强攻、偷袭,说什么的都有。孙河还冒出一条‘妙计’放火烧山,被大家一顿鄙视。这深秋时节,天干物燥的除非想让山寨里的人,与这群贼人们同归于尽。却是没有达成一个具体的行动方案,让人听着吵得慌。

    孙策夸奖了一句孙河:“伯海不错啊,现在也会动脑筋了。很好,要更加努力啊!”

    孙河红了脸,憨厚的笑笑说道:“属下最近跟着军师学兵法呢!军师告诉我说话不用每一句都要带的字,属下现在也改过来了。嘿嘿!”

    孙策高兴的点头,暗想:“不错啊!看来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努力进步啊!倒是我听惯了军师的意见,却是变得懒得思考了!享受惯了,突然没有了这待遇还真是不习惯。”

    “人这东西,就是犯贱!还真是不能太懒!要是军师在这里就好了!呵怎么又想军师了,看来还真得是变懒惰了!”

    最后还是华陀这个人老成精的老头问出了重点,他听了一会大家各自的意见后,抬抬手压下了众将的争论。

    向着孙策问道:“伯符啊!你觉得现在这些山贼,最想要的是什么?”

    孙策、程普、黃盖、张辽的眼睛都是一亮,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什么。只有孙河,徐逸还是有些『迷』糊不知道华陀说的是什么意思。孙河摇摇头,表示不知道!黃蝶舞只是睁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众人。并没有去思考这个与她无关的问题。

    徐逸低声自语,一旁众人却是听得真切:“他们是山贼啊!还能想要什么。不就是杀人放火,抢钱、抢粮、抢女人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过日子,才是他们最想要的吧!说起来这种生活,我老徐倒是挺喜欢的。”

    孙策不由得大汗,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老徐看来你很是喜欢这样的生活啊!那干脆以后让你去做山贼好了!”

    徐逸一听,自己怎么不小心就说漏了嘴呢,连忙涨红了脸,摇手拒绝说道:“那不行,那不行,老徐我只是顺口那么一说。主公你可别胡『乱』给老徐安排地方。嘿嘿!这不是老神医在问嘛!你们回去可千万不能告诉军师啊!要不然我老徐只怕又要绣花去了!”

    看见一向粗野的老徐如此紧张,大家都是开怀大笑,都知道了这个粗汉的一个弱点。只是都奇怪这个强壮的汉子,怎么就怕军师那个柔弱书生,怕的这么厉害呢?还真是一物降一物。

    孙策笑着暗想:“黃巾军造反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推翻皇帝,绝大多数人只是被大汉横征暴敛的地方官府,给『逼』的活不下去了。反正是死,与其被官府『逼』死,不如轰轰烈烈的战上一场,至少也可以多活些日子。说不定还能拉个垫背的一起死。”

    “他们想要的其实只是一个能让自己与家人安稳的生活环境而已。”

    黃盖和程普这两个老搭档一商量,黃盖首先说道:“主公,我们认为,他们现在最想要的就是粮食!不过我们难道就把粮食白给了他们吗?那下次他们看到有便宜占,等粮食吃完了肯定会再来攻打山寨的。这样我们岂不是白费功夫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这次就来个内外夹攻,把他们就地剿灭来得干净。大汉朝廷的律法本就是造反者,格杀勿论!反正也是些反贼,就知道祸害乡里,杀了也不可惜!”

    孙策高深莫测的笑笑,张辽却似有不同意见,正在犹豫要不要说话。

    程普突然想通了一般抢先说道:“公覆!我想到了。你想最近军报上说曹『操』、公孙瓒他们是怎么处置幽、兖、青州黃巾的,伯符,你的意思也是如此吧?”

    孙策一脸佩服的说道:“程公、黃公果然是我军中有智勇双全的良将。还要谢谢华神医给我们的提点。看来果然是三个臭皮匠抵个诸,噢抵个活张良!”

    差点脱口而出的诸葛亮三字,总算是在嘴里换成了活张良。要不然以后大家真见到诸葛亮只怕就要奇怪了,主公怎么会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就这么推崇。那就真得不好解释了。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主公说的这句话还真是很有道理。

    没错,一人计短,十人计长啊!

 第三十三章收降俘虏

    孙策尴尬的笑笑,掩饰了一下自己的口误,继续说道:“其实华老的意思还是从我们江东军的目标上说起。江东军建立之初,我就说过,我们的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天下汉人都能得到安定、富足的生活而战。”

    “黃公你说干脆遵照朝廷律法,消灭这些黄巾余党。我相信,凭我们现在山上山下两边的实力,配合起来消灭这些黃巾残匪并不难。只是你忘记了,他们本身是什么人!他们也曾是大汉的子民,你就看刚刚俘虏的这些黄巾贼里面,真正的十恶不赦的反贼又能有几人。”

    “不是还有陈白鹅这样的志气高洁,让你黃公也同样敬佩的真汉子吗?要是都如你所说一杀了之,等这些青壮之人都被杀完了,大汉天下就能稳定下来吗?”

    “把他们杀光,十年后我们让谁来为我们纳税、种粮?让谁为我们当兵打仗?又让谁为我们抵御外侮,抗击那些凶残的外族游骑呢?”

    “本将倒是想要代大汉百姓,对曹『操』和公孙瓒两人说声谢谢!不论他们原本出于什么目的,他们此次也算是为我们大汉保存了很大的一股元气。”

    一席话说的思虑不足的黃盖,惭愧的低下了头。他想到了朝廷的律法,却是忘记了江东军的奋斗目标。战争的目的决不是简单的杀戮就能实现的,更何况,这只是大汉内部的矛盾。

    孙策继续用渐渐激昂的声调说道:“朝廷的的律法真的好吗?真得对吗?若它是真好,怎么会有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活不下去,奋起反抗!本将以为,只有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朝廷,才能算是一个好的朝廷!”

    “而我们将来要做的,就是建成这样的一个朝廷!让天下百姓居有其屋,种有其田!一年辛苦劳作,不至于还要卖儿卖女才能换口饭食。不必因为外族的入侵,而遭遇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命运!”

    众将早就听惯了主公对朝廷的‘大逆不道’之言,再次听到,也只是当做加深了一次思想教育,各人的脸『色』都没有什么异常。

    倒是一边的黃巾俘虏们被说到了心中的痛楚,很是有一部分人想到自己的遭遇,如同找到知音般的嚎啕大哭起来。走到这一步,谁会没有自己的一点伤心事啊!

    更多一部分人,惊疑的抬起头来,互相张望,那些原本麻木等死的眼神中,都开始重新萌发出生的希望。谁会不想要平静富足的生活呢?

    一部分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然后声音越来越响。看押的卫士正想要弹压,刚才那个向孙策报告情况的小头目,名叫大山子的站起身来扑到孙策脚边。

    痛哭着叫道:“将军,你收下我们吧!我们都是被『逼』着无奈才会造这个朝廷的反啊!我们没念过书不认识字,只知道耕地种田。却总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成了反贼。将军你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啊!”

    “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我们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去造反。小民嘴笨不会说话,只求将军能收下我们,将军能如此体谅我们的苦楚,必定是一个好官。小民们愿为将军做牛做马,只求将来能有一个平安的家。”

    俘虏们看到有人带头,说出了大家的心声,顿时也都是群情汹涌的扑上前来,请求江东军的收留。

    谁会不想要家,可是确有人没有它!

    一个平安幸福的家,就是『乱』世里一个普通百姓最大的渴望了吧!真得是宁做太平犬,莫为『乱』世人!

    看着这群汉子,虽然面有菜『色』,但终究都还是年青人。这些人能从幽州一路逃下来,肯定都是精壮的汉子,留他们下来,将来就算是种田也有一把好力气。

    几千里的转战逃亡,就是一个最好的筛选过程,弱者是不可能存活下来的。

    江东军将士看着眼前这群刚才还是欲杀之而后快的敌人,现在却是各个痛哭流涕,也不得不为他们的命运感叹一声。心中也不由为自己相对平安的命运感到高兴。

    人与人之间就是因为有了对比,才会有幸福的感觉。当然是要和比自己遭遇更惨的人比才行。否则就纯粹是找虐了!

    孙策唉了口气,对着俘虏们说道:“好了,大家都不要再哭了,本将军收下你们就是!”

    俘虏中顿时发出一阵欢呼,每个人都在庆幸自己有了一个好的出路。

    等他们安静下来,孙策用严厉的语调说道:“但是本将军在这里说明一点,你们入了我江东军,并不等于就有了你们想要的生活。你们必须要遵从我军的军规和号令。”

    “我江东军的军规第一条就是永不放弃···!”

    孙策说了一遍军规,看着这群野惯了的黃巾残兵。

    继续说道:“你们必将与全体江东军勇士们,一起为了这个理想去奋斗!将来也许有一天,为了你们想要的理想家园,你们有可能会死在冲锋的路上,有可能会死在与敌搏杀的战场上,有可能自己不能亲眼看到梦想的实现!”

    看着静默的俘虏们,孙策继续说道:“那样你们还愿意加入江东军吗?如果自觉有不能承受这些苦难的人,现在可以退出,本将军给他路费回家!”

    俘虏们面面相觑一番。还是大山子激动的带头出来说道:“弟兄们!将军说让我们回家!可是我们还有家吗?我们早就都已经是无家可归的人了,回去还不是一样被那些穷凶极恶的官差们『逼』死!”

    “难道,我们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吗?如今将军能开恩收容我们这些反贼,还许给我们一个可以期望的未来,大家还有什么可考虑呢?”

    说完再次翻身向孙策拜倒:“我大山子从此愿意听从江东军的军令,为我们的理想家园,万死不辞!请将军收下我等!”

    听了他的话,俘虏们顿时明白过来,吃人家的东西不服人管,也不是这些百姓出身的人的本『性』啊。再不犹豫,也是跟着纷纷拜倒,叫嚷着愿意服从江东军的军规。从今以后,以江东军马首是瞻。

    孙策对这个大山子的表现也很是满意,点头说道:“好!本将就叫你大山好了,今天起你就暂做你这一部的曲长。领着他们跟随我江东军一起去建一个汉子应做的功业。为自己打一片大大的希望来。”

    看大山再次拜谢过后,孙策开始对着已经做好准备的众将发布起命令来。

    首先就是对着大山说道:“如今你们加入了江东军,就是我江东军的一份子。本将就交给你们第一个任务。”

    大山一听,面带苦涩,看样子很是有些犹豫。

 第三十四章攻心为上

    孙策有些发怒,斥责道:“怎么大山!你不愿意服从本将军的军令吗?”

    大山刚刚站直来的膝盖又是一软,跪倒在地上:“将军恕罪!不是大山不听号令!要说其他事情,哪怕将军让我们上刀山,下火海,大山都不会推辞一分。”

    “只是在山上的都是我们自己的穷苦兄弟,你让我们打头阵,大山实在是下不去手啊!再者这些天,兄弟们都没有吃过一餐饱饭,实在是没有力气再去打仗!请将军饶恕大山的不敬!”

    孙策有些哭笑不得的想到:“这小子,反映也太过灵敏了一点吧。真是个狡滑多疑的家伙!还说自己没读过书不会说话,这家伙的脑子比谁都灵光啊!不过听他的话说起来,这倒也是个有良心,能念旧情的汉子!还算不错!”

    假装怒喝道:“你这个混帐东西!本将军什么时候要你去攻打自家的兄弟了!你也太自作聪明了一些!胆敢胡『乱』猜测军令,真是该打!”

    “不过这次念你初犯,不懂军规,这个责罚就让军法官记下,等这里的事情结束,你就带领部曲们一起好好学下军规。以后如有再犯,一起加倍处罚!”

    看着大山磕头认罚,孙策接着说道:“本将军要你做的事,是要你带着手下的弟兄们,一起回去你们营中。把我江东军的政策,告诉那些剩下的兄弟们!只要他们愿意放下武器,投诚与本将,本将就给他们与你们一样的待遇!”

    “另外你亲自去给告诉管亥,跟他讲清楚,本将军可以宽恕他以往所犯下的一切罪恶!但就是从现在起,他要是再有违非做歹之事,本将军就一定会将他剿灭。”

    “你告诉他!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本将军给他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灭亡!”

    华陀与程普等人,在一旁看着孙策如此老练的处理了这个棘手的问题。都是或满意,或佩服对着他赞许的笑容。

    大山听了却是额头上出了一层冷汗,暗想:“这下可是不得了了!只怕是要狂牛对上野马了,这个新拜的主公这么强硬,可偏偏管大帅也一向是强硬之极的人物。”

    “只看当初北海孔融不给粮草,一言不合之下,就带着十万大军要攻下北海城欲行屠城之举,要不是后来刘玄德带了三千精兵来救,全军又恰好实在没有了粮草,自己溃散了去,只怕那一战还不知道要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