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孙策(QQ)-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四名匈奴骑士见那交换了位置的箭矢,依旧来势不减。都是吓得脸色苍白。这箭矢已近,再想要开弓阻击已经来不及。

    四人纷纷高声叫喊着:“箭神降世!”

    同时迅速变换着姿势,凭着高超的骑术与力量。将自己的身体从马背上藏到了马腹之下。想来太史慈的弓箭再强,也不可能再射到马腹下的四人。

    不过那四枝箭似乎有了灵性一般。见到眼前的敌人消失,居然在飞到战马之上时出乎意料突然转头向下,直直的射在了无人的马背之上。

    战马被利箭入肉带来的激烈刺痛,刺激的顿时狂嘶一声,高高的跃了起来。再次落下时那巨大的冲击力,让四个本是夹着马腹的卫士再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身体。

    四人先后从马腹下掉了下来,沉重的身体重重的砸在地上,溅起一团团的烟尘。

    除去一人被自己的战马后蹄重重踢了一脚,爬在地上喷血不止。再爬不起来之外。其他三人竟然只是被摔得晕头转向,还能自己爬起身来。

    不过还没等他们恢复清醒。太史慈夺命的利箭早已飞到,这一次却是一弦三箭,哧哧声里轻松的射穿迷糊的三人喉咙。

    箭矢上强大的力量,将刚刚立起身的三人如同稻草人般的再次拽倒。射穿了脖颈的利箭将三人直接的钉在了地上。三人临死前的身体,如同垂死挣扎的鱼在地上蹦哒了几下才不再动弹。

    太史慈面前只剩下那个伤者的叫痛声。若有若无的夹杂在十数骑奔跑起来的战马蹄声里,而且立刻就隆隆的马蹄声淹没了。

    见那跟着冲来的数十骑迅速冲进,太史慈大手向前一挥。身后一队五十骑的士卒催马奔上前来,只见江南军骑士连人带马,全身都已经被保护在黑色的战甲之下。

    一手执盾,一手执弩,让他们有恃无恐对着冲来的匈奴骑兵。那数十骑匈奴骑兵眼见前方卫士已经倒下,毫不犹豫的开弓向着江南军射出了第一箭。

    显然只有数十骑,可集中的攒射让匈奴骑兵的箭雨,看起来也算是声势密集。江南军队率一声令下,五十骑整齐的将手中的钢盾举起,遮住了头脸。

    一片整齐的叮当声响起,那匈奴骑兵射来的利箭居然全部落在了盾牌与盔甲上之后,纷纷掉落地上,没有一支建功。

    而心有不甘匈奴骑兵立即转手搭箭,开始第二次攻击。他们张弓搭箭的手法,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极其熟练,显示出他们都是匈奴骑兵中最精锐的射手。

    扫视一眼间,见自己的士卒无一伤亡,那队率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高声下令:“射!”

    伴随着匈奴骑兵射来的第二箭打在盾牌上的叮当声里,江南军小队将盾牌微微移开一个位置。露出右手上紧握了许久的弩弓,铮铮声响里,江南军也开始向着匈奴骑兵反击起来。

    经过马均改进的弩弓更加强大的特性,让射出的箭矢有着绝强的弹射能力。每一枝箭上所含有的力量,几乎不比太史慈一弦四箭时每箭上的力量弱小多少。

    如此近的距离,加上近似直线的射击轨迹,让成为江南军目标匈奴骑兵在弩弦振响之时,立即就中箭落马。几十个匈奴骑兵里,绝大多数甚至来不及射出第三箭,就已经被射中咽喉而落马并没有了声息。

    只有落在最后的几个匈奴骑兵,成功射出了毫无杀伤力的第三箭。匈奴骑兵在这个时代几乎百战百胜的箭雨战术,在江南军防护完美的战甲面前,再没有一丝的威力。

    前方数十名的士卒几乎无声间就被射翻倒下,让僅余的几个匈奴骑兵脸色大变。几人不约而同的在狂奔中急忙拨转马头,想要向着来路奔回去。

    在印象中汉人的弩弓虽然强大,但上弦不易,这让他们有了逃生的机会。

    只是让这几人绝望的是,还不等他们完全转马回奔,江南军的弩弦已经再次响了起来。依旧是指哪射哪的箭矢,准确的射入匈奴骑兵的背心。

    他们身上那些厚实的皮甲,在强力的弩箭之前几乎毫无作用。几个绝望的匈奴骑兵艰难的转头,看向最后出手的那几个江南军。

    却痛苦的看见,那些江南军手中的弩弓又已经装好了弦。

    数十精锐骑士只在一息之间就全部战死,匈奴骑兵最大的依仗,熟悉到骨子里的箭雨战术,甚至来不及射出第三箭。

    尽管这批杀出的骑士,已经代表了这里一千匈奴骑兵最高的射术。但他们将近五十比零的战绩,让去卑已经完全没有了一丁点的斗志。

    而去卑在之前装楞,本就是想着派人试探的江南军实力的意思。如果江南军的战力比自己之边稍弱一些。去卑必然会发起全面的攻击。

    真要让江南军只凭几句话,就缴去了匈奴人赖以生存的战马。去卑也丢不起这个脸,就算是回到塞外,也休想让手下的战士们服从。而且委屈的匈奴骑士们会让他变得臭名远扬。

    没有士卒的支持,他想当单于的愿望就只能在梦中才有可能实现了。

    但这样悬殊的战果,让所有围观的匈奴人都变得面如死灰。

    看着对面不远外那些江南军手中的弩弓上,依旧乌光闪烁的箭头。去卑与所有匈奴骑兵都不明白,江南军的弩箭为什么与常理不同,再次上弦会如此迅速。

    但他们却都明白,在威力远胜己方射出的箭矢那强力弩箭连绵不断的攻击之下。五十人如此,五百人同样会是如此。搭上所有一千人的生命,也只能是个全军覆灭的结局。

    此时的去卑似乎突然醒过神来,立即大喊起来:“太史将军,住手请住手!这是误会,只是一个小小的误会而已。本王是十分感谢江南军的帮助的,你们是本王最好的朋友!

    你们能如此大度的帮助我匈奴军,本王代表所有的匈奴战士感谢你们。你们的善意,本王与战士们会永远铭记在心,对你们的大方帮助感激不已的!”(未完待续。。)

    s

第二卷征伐江东 第五十六章张杨送粮

    去卑已经示弱,让所有匈奴骑兵都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如果主人去卑下令冲锋,哪怕明知是死,他们也必然要向前冲。可是面对不可能战胜的敌人,谁也不会想着轻易去送死。

    先前近五十名兄弟的生命,已经证明了冲锋必死这个道理。

    太史慈冷冷的低声说了一句:“哼,不让你们这些异族蛮人见点血,就不愿服软吗?真是犯贱的匈奴人!怎么不多来些人,还能帮本将省下更多几匹好马!”

    不过自言自语的话音刚落,他就换上了一副温和的笑容,催马重新回到了阵前。

    “哈哈!右贤王果然是个明理之人!非常之好,右贤王明白我军的好意就成!也就是说,从眼下开始,咱们将来都是最好的好朋友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自觉根本无力相抗的去卑,只能苦涩的陪笑应是。

    见太史慈那明亮的眼睛正紧盯着自己,连忙转头对着同样士气低落的匈奴骑兵下令:“所有人下马,按照我们好朋友的要求交出多余的战马!”

    江南军骑兵列阵官道两旁,目送着一千匈奴士卒骑着五百匹战马,意志消沉的踏上回家的路。除了去卑获得了单独一骑之外,所有的马背上都是一骑双人。

    去卑在终于远离了江南军半监视,半护送的阵列之后。终于将心中的担忧放松开来。他却不明白,为什么太史慈会有绝对消灭自己的把握之下,会放过自己这一千手下。

    “这些奇怪的江南军,他们在打什么鬼主意!难道真如那太史慈所言,他们江南军只是想要与本王交朋友吗?”

    对已经战死在江南军箭下的卫士,去卑根本没有考虑分毫。对他来说,这五十名勇士的死,还不如被江南军多扣下的二十五匹战马让他更觉得心痛。

    默默的回头看了一眼,去卑的心中暗自下了一个决定:“不论如何。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坚决不与不讲道理的江南军打交道!他们的道理就在强弩之下啊!”

    当太史慈带着数千神骏的战马,回到洛阳城中的军营时。献帝已经在张纮与御林军统领许褚的陪同下进入了破败的皇宫。故地重游,让献帝心中感慨不已。

    当年迁都时。董卓放的一把大火,几乎将整个繁华的洛阳化为白地。更不要说被董卓强行邀请,迁往长安万家富户。大量损失的人口,让洛阳直到今日依旧没有恢复过来。

    面对一片狼籍的废都,如今的洛阳令甚至根本没有上任。算得上是荒无人烟的城中,洛阳令就算是上任也无事可为。不论是重修宫室,还是赈济百姓。都需要大量的钱财与粮食。

    可是近几年兵荒马乱的京畿之地,根本就没有几个百姓存在。洛阳令就算是再能干,又能去找谁筹钱,筹粮。干脆不上任,还可以免得心烦。

    献帝与一干文武大臣足有数千人回城,终于让洛阳又多了几分久违的生气。就在献帝还在皇宫的废墟上痛骂着董卓误国之时,报怨着连个歇脚之地也没有时。

    一个高壮的卫士从敞开的宫门里奔了进来。左右看了一眼,见到还在喋喋不休的献帝。却向着张纮禀报道:“将军!河内太守张扬带着数千人马来到城外,说是为皇上送米、肉来了!”

    看到献帝突然收住了报怨,竖起耳朵来听这边的消息。张纮与卫士低声交谈了几句。

    这才向着献帝微微一笑:“嗯!张扬。张太守来得好!皇上,看来我大汉还是有着众多的忠贞之官员!这实乃是大汉之福,皇上之福啊!

    这宫中左右无事,皇上不如随为臣同去迎接这忠心的张太守如何!”

    已经绝望的献帝冷哼一声:“朕,不过是你们这些人手中的傀儡而已,在谁手中又有何区别,一个小小的太守也值得朕亲自出城迎接吗?朕不想去!”

    张纮带着微笑,眼睛一眨不眨的,直直的看着献帝那堵气的青涩脸庞。片刻之后,献帝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朕连接见臣属这点自由也没有了吗?”

    张纮却是别有深意的说道:“皇上。还是不能让忠于汉室的将士们心冷啊!”

    当半个时辰之后,许褚带着数百卫士,护送着献帝与张纮,再次走出洛阳西门之时。只见城外已经布满了数千人的战士,还算严整的阵形,让这些人看起来也算是一批精兵了。

    皇驾出现在城外将士们的视线中。一个勇猛高壮的大汉策马飞奔上前。到了近前,身披重甲的勇将却并不下马。

    只是远远的高声叫道:“河内太守张杨拜见皇上。听闻皇上终于重归洛阳,臣不胜感怀!今带属下人等特为皇上奉上米千石,肉五百斤。以供皇上用度,还请皇上笑纳!”

    张扬嘴里说着话,眼睛却在不断的打量着许褚的护卫队伍。见分为四列,前后护卫着皇驾的御林军最多不过五百人。城中也并无人马再出来,心中胆气顿时又是一壮。

    处身张纮身侧的许褚上前两步,大喝一声:“张太守见了皇上,为何不下马拜见!君臣之礼何在?”

    张杨大笑起来:“哈哈!本太守是为皇上送粮表表忠心来的,不过甲胄在身就不行全礼了。

    而且本将还有一极好的设想。观这洛阳残破已极,本太守想顺便接皇上去我河内郡暂住几月。待洛阳城重修之后,再护送皇驾回城就是!

    杨丑,眭固听令,迎接皇驾,全军即刻起程向河内进军!”

    这狡猾的张扬居然想要趁着随驾的御林军实力不足之机,想要强行抢夺献帝。至于他抢献帝的意图也就不言自明了。

    千石粮食换一个皇帝,张杨的打算却是滴水不漏,根本不给别人反应的机会。就算是城中还有大军驻守,献帝到手之后,他就不信还有人敢冲击皇驾。

    只是他的话,顿时将车驾里还想要将这忠心的张杨,重重封赏一番的献帝气得几乎喷血。

    “原以为终于来了个大汉忠良,想不到居然也是头居心叵测的白眼狼!这大汉天下真的再没有忠心之人了吗?朕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第二卷征伐江东 第五十七章封官

    再次被现实的残酷打击到的献帝,在车驾里陷入了死死的沉默,思考起自己分外悲伤的命运。

    而在张扬身后,又是两个全身披挂的勇壮将领听令冲了出来。只见两将一人执点钢长枪,另一个手中却是八尺长刀。长刀挥舞间,风声沉重,让人立即就明白这是件份量不轻的兵器。

    再看两人生相都是豹眼环睁,全身披甲。一看就是气慨过人之辈,看来正是张杨所唤的杨丑与眭固两员大将了。

    身为御林军统领的许褚大怒,一振手中大刀,就要上前与两将厮杀。这样的两个汉子虽然看起来雄壮,自负的许褚还没有放在眼中,以一敌二又如何。张纮却是一点不生气的伸手阻止了他。

    这才对着张杨道:“张太守,你莫非还不知晓,李傕、郭汜的数万追兵已经到了洛阳城西不过数十里之外?你想带着皇上前往河内,就不怕在旷野之中被他们追及吗?

    若是你带着皇上落入那两个反贼手中,你猜他们会善待于你呢?还是杀你灭口呢?”

    根本没有想到这张纮居然会为自己谋算,张杨顿时一楞,片刻之后才道:“你们能再三地逃出二贼的追捕,我河内的大军自然也能!

    这洛阳西门向北二十余里就是通向我河内的渡口,最多本太守直接带着皇上渡过大河。待到了河内,任李郭二贼他们有千军万马也只能乖乖的滚回长安去。

    皇上的安危从此由本太守保证,不用再劳阁下挂心!眼下还是将皇上交出来吧,免得大家平白伤了和气!”

    四千对五百这样绝对的实力差距,让张杨有着充足的信心,拿下这些护卫着献帝的御林军人马。不过是一些残兵败将而已,四千精壮的河内军士卒,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勇敢的进攻。

    听到太守大人有了决定,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杨丑与眭固不等张纮回话。已经放马杀了上来。准备依靠武力直接来抢献帝。许褚微微皱眉扫视了张纮一眼,毫不迟疑的向着两将迎了上去。

    三将转眼间迎在一起,轰轰烈烈的战了起来。自持实力的两将是势在必得,而许褚又是一肚子的怨气。这一战双方都是拿出了自己的全力。

    转眼十几招已过。两将感觉到许褚的过人实力,都是收起了轻视之手心,全力联手之下,居然也只是勉强能抗住许褚如狂风暴雨般的攻势。

    在刀枪相交的震天响声里,除了静立皇驾之旁的张纮,却是没有人听到车中传出的一声绝望且幽长的叹息。听到这声叹气,张纮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这回他故意半强迫的带着献帝。却只以薄弱的兵力护送着亲自来见一个小小的太守,为得就是让献帝彻底认清当今的形势。

    也免得主公来了之后,献帝还会有些不合谐的声音出来。有了董卓、李傕、杨奉等人的先例在,如今的献帝就是一个人人可以拥有的封官器而已。

    就连实力并不上档次的一郡太守也想要劫夺献帝了。只因献帝一到手,想当什么官,自己都能随便封。有做大官的机会,只要有点野心的人,自然不会放过。

    反正加上郭汜。如今大汉高高在上的车骑将军都已经有了三个。那其他的四征,四镇这些略低一级的将军,还有其他相应的校尉之类就更不用在意了。

    自认实力不比那些白波贼帅们差的太守们。自然也会有做高官的念头。如果这回劫献帝成功,说不定张杨会直接封出十个征东将军也未必。

    见到许褚能以一敌二的挡下自己最为倚重的两员大将,居然还稳占上风。这让张杨有些惊讶的咦了一声,想到献帝落魄如此,身边竟然还有如此能人。

    但张杨的脸上转眼又绽开了笑颜:“他们两将被缠住,可是还有最勇猛的本太守。就不信谁还能挡住本太守的脚步,就先前那个开口的张将军吗?

    嘿嘿!他都穿着儒士长袍,摆明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样的人物也能挂个将军之名。这回本太守要是不捞个州牧,大司马来做做,岂不是对不起祖先!

    李傕。郭汜等人,当年也不过是董卓属下的几个小小都尉而已!他们能做的官职,本太守自然也做得!车骑将军又算得了什么,本太守要做就做大将军、大司马才合身份!”

    早已考虑停当的张杨,却是绕过了场中还在酣斗的三将,直接来到献帝的车驾前。

    再次叫道:“臣河内太守张杨。恭迎圣驾前往河内,皇上请随臣下赶路吧!”

    似乎怕了雄壮且带着杀气的张杨,张纮却没有再出声劝阻什么。

    皇驾中一个年青却无耐的声音响起:“朕初回洛阳,暂不想去河内!张卿心意朕领了。你能送来米粮,也是心系皇家忠心可嘉。朕封你为安国将军,你就率军驻扎洛阳,为朕护驾吧!”

    想不到只是千石粮食就能为自己换来一个将军之位,虽然只是个三品的杂号将军。可就算是这样的官衔当年在灵帝之时,没有数千万钱,加上朝中有熟人照顾根本拿不下来。

    最近在面对那些在自己面前,走马灯般更换的一品,二品官,已经封惯了将军的献帝,对这些三品官衔的任命已经有些麻木了。

    “此时就算封了出去,又有何不舍。说不定,明日这个官衔又会换人了!”

    不过张杨只是呆了一瞬间,却似乎对献帝封的官还有些不满意。他又不是傻子,连不过数千人马的流寇们都做了二品的四征将军,献帝只给他这个太守三品将军。那不是明显的敷衍吗?

    心中有些不满的张杨毫不犹豫的上前道:“臣谢过皇上厚赐!不过还是请皇上移驾河内吧!

    河内已经做好迎驾准备,臣下的河内郡虽只是弹丸之地。不过准备充足之下,锦衣玉食总还是能为皇上保证的。再怎么说,比起这残破的洛阳城里缺衣少食总要好上许多!”

    说着话,张杨已经催马到了献帝的车边,伸手就想要去掀起车门上的珠帘。张杨想要看看数年未见的献帝长大了多少。

    当年他升任太守之时,曾前来洛阳远远的朝见过献帝。可谁能想到,当初高高在上的皇帝,如今就要落入他的手中。

    对避在一旁的张纮,他也是十分的得意。要是此时张纮再敢上前阻拦,张杨不介意显示一下自己杀人的手段。

    “连河内的两员大将也不是本太守的对手。这老家伙只是一个书生而已,捏死他真如捏死一只蚂蚁般简单,不过这些读书人还终究没有什么血性,只是个怕死的软货!”

    张杨带着得意的笑容,大手正碰到珠帘的边缘。忽然一道利箭呼啸着向着他的咽喉射来,随后才是激烈的马蹄声从城门内响起。

    箭声凄厉,被当做箭靶的张杨眉头一皱,知道这枝箭定然不好对付。通常军用的弓射出的箭不可能发出如此大的声响。就是张杨自己的射也不行。

    眼角闪动间早已紧握在右手,以防备意外的九环刀飞快的抬起。宽阔的刀身正正的挡在了那利箭射来的路径之上。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匆忙接箭的张杨,他那强壮的身体如同被一柄大锤砸中一般。整个人从马背上倒翻而下。重重的落在地上之后,又是蹬蹬蹬的连退数步,才勉强稳住身形,没有坐倒在地。

    尽管避免了出丑、被一箭射落地上的张扬心中却是惊骇之极。

    “对方只一箭,就能让本太守右手变得酸软无力,若是再来一箭,本将都未必能接下他!皇上身边果然皆是藏龙卧虎之辈,只是不知这又是何人?”

    此时只见城门内,源源不断的威武骑兵蜂拥而出。领头一将比起张杨更显得高壮、而且更显俊美。正是刚刚收马回城的江南军大将太史慈。

    之前太史慈带着人马还不曾入营,就接到张纮派来的信使送来的命令。立即将战马交给营中的辅助兵卒,自己点齐了三千骑兵杀奔西门而来!

    要知道西门离大河渡口不远,若真是被张杨劫了驾,前往河内,那就麻烦多了。直到一箭射落了张杨,太史慈才放下心中的担心。

    同时也是暗暗埋怨这张纮也着实大胆:“为何不召唤负责城中巡视的张文远随驾!若不是本将及时赶来,皇上还真是要落入这河内太守之手了!那时我军先前的努力岂非前功尽弃!”

    心中的恼火,让太史慈毫不犹豫的射出了第二箭。射不死敌将,那就将他的战马先射翻了再说。江南军手里的东西也敢抢,不好好的教训教训,扒层皮下来。就没人知道江南军的厉害。

    没有主人控制的战马,行动则是迟缓了许多。待发现临身的箭矢,已经是应声倒下。太史慈的一箭带着强大的力量,连箭身箭尾都没入了那战马的胸膛,直接穿透了马心。

    这箭射出之后,才叫道:“东莱太史慈在此,谁敢冲撞皇驾!想试本将强弓之利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卷征伐江东 第五十八章恭请入城

    看着连一声也未出就倒毙在地的爱马,张杨的眼中满是苦涩。他明白,自己劫夺献帝的机会已经错过,而且永远的失去了。

    不说那越来越多,还在不断涌出城外的精锐铁骑,那肃杀的战意一看就知这些骑士都是百战精兵。单是这刚来的太史慈,就能轻易的将己方的几员大将射杀当场。

    张杨的额头不由自主的渗出一层冷汗,心中却也是暗暗侥幸:“幸好还不曾发动大军强抢皇驾。不然大军行动开始,必然收拢不住,只怕会被这些军容森严的骑兵杀个一干二净了。”

    见势不妙的张杨反应极为迅速,急忙向着身后还在大战的三人招呼道:“住手,都住手,这是误会!”

    见到三人再战数招,终于住手,这才转身向着皇驾跪了下去,大声哭叫着说道:“皇上,皇上开恩!臣下只是想为皇上,为我大汉尽些绵薄之力,并无一丝一毫的冲撞之心!

    不过臣下与手下们皆是些粗鲁之人,行事有些急切,这才引得几位将军误会!这,还请皇上明察!看在臣等送来米粮的份上对臣下等网开一面!”

    说完已经是向着献帝叩头不止,那诚心的模样,好象他刚才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一般。

    献帝的车驾里久久没有声音传来,那边三千江南军铁骑已经全部出城,并已经结阵完毕。凌厉的杀气已经锁定了张杨那已经开始隐隐动荡的四千步卒战阵。

    没有装备强弩,没有重型长枪进行防御。轻装的步卒军阵对上重装骑兵,就只有一个被屠杀的命运。又怎么会让士卒们不惊慌呢。

    就在三将停下了交手之后,张杨跪在地上良久,却没有得到皇帝的回应,心中的忐忑不安越来越强烈。正想着是不是要拼死一战之时。

    张杨上前后一直没有出声张纮,终于开口打破了这让人崩溃的压抑气氛:“张太守,能及时率兵前来保护皇上,也算是忠心可嘉!

    本官建议皇上对张太守如此忠勇之人。应当给于奖励。以激起各方官员前来勤王的热忱!”

    依旧跪地不起的张杨,这次才正眼看向了眼前这个在皇帝之前开腔的老人。

    “看不出来,这老头子居然是个重要人物,他这般说。难道居然能左右皇上的决断吗?”

    就在张杨惊疑不定之时,皇驾里居然真的立刻就传出了,献帝那略显低沉的声音:“准奏!除了升安国将军之外,朕再加封张卿为晋阳侯!

    好了,朕累了!若再有何事,晋阳侯自去与张纮将军商议,朕要回宫了!”

    这沉闷的气氛让献帝委屈不已。但他经过这些日子的遭遇,却已经彻底明白过来。

    “这世上从来都是实力说话,这张扬之前仗着势大表现的如此嚣张。如今却变成了一只病猫一般,还不是因为明白了江南军的实力不是他所能抗衡的。

    而这般实力却是朕这个皇帝最想要,却偏偏得不到的!唉!在没有属于朕自己的兵权之前,重振汉室什么的,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可是何时才能有真正忠于汉室的强大势力出现,将朕与大汉救出这无边的苦海呢?”

    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张纮对着已经住手的许褚十分客气的说道:“许将军,你且送皇上回宫好生安置!李郭等人即将追到,大战在即。切不可让宵小之辈惊扰了皇上!拜托将军了!”

    心知如今的张纮可说是江南军的全权代表,自己已经显得的许家得罪不起。许褚急忙还礼,连声说不敢。最后才恨恨的瞪了一眼,那两个只差一点就能拿下的河内将领。

    这才带着五百御林军,调转了皇帝的车驾向城中行去。御林军入宫之后,还要整理宫室,清除杂草等诸多事务。如今宫里没有内侍,所有的事都已经落在了御林军的头上。

    要是不加整理,只怕皇帝今晚连休息的地方也没有了!总不能皇帝回到了洛阳还住帐篷吧。

    张纮看着还跪在地上,目送献帝车驾远去的张杨。同样客气带笑道:“下官恭喜张太守高升安国将军!将军今日封候,封王拜相之日必然不远矣!”

    只是这几句恭贺的话语,在张杨听来却是如此的刺耳。

    “这天下还有人向还跪在地上人恭贺高升的吗?只怕这不是恭贺,这是摆明的打脸了!”

    但是江南军铁骑的压力,却让心中悲愤的张杨根本不敢轻举妄动。而献帝方才的表态,也让颇有眼光的张杨明白。这里做主的只怕还是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张纮将军。

    在不远处太史慈那半开的强弓瞄准之下,张杨可不敢起什么拿下张纮做人质的想法。要是他真得跃起,怕是还在半空就会被那一箭穿马的强弓钉死了。

    张纮说着话,迈前两步来到张杨前方,这才仿佛刚刚察觉一般,低呼一声:“啊哟!张将军,张候爷,皇上都已走远你怎么还跪在地上,真是忠心可嘉!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你我皆是张姓,按照我家主公的说法,那咱们张家之人,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往后你我兄弟之间,还要相互关照才是!”

    听到张纮的话,张杨干脆放下了身段向着张纮叩拜了三下。这才立起身来:“哦!张大人说笑了,大人是皇上面前红人。末将往后还要大人多多提携才是!论兄弟什么的可不敢当!”

    就在张纮说话之时,太史慈已经策马上前,来到了两人面前。四石强弓虽然已经收起,但太史慈手中的丈长钢枪,却依旧锁定着张杨。

    对张杨的拜伏,张纮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