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家后院是唐朝(蜗牛)-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则是继续向西追去……
吐谷浑大营,秦怀玉开始命令士兵打扫战场,因为突袭,大部分的吐谷浑士兵都没有上马,大量的战马都拴在马棚中,让李愔捡了大便宜。
除了战马,还俘虏了不少吐谷浑的百姓,按照李愔的命令不反抗的百姓不杀,这次被俘获的百姓高达三万多人,再加上投降和俘虏的士兵近乎两万人,一共是五万吐谷浑人沦为俘虏,而其中的牛羊也有数万头,可算是大丰收。
清理战场的行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太阳高照还没有结束,李愔和牛进达也没有回来,朱由之有些担心,让薛仁贵带着剩下的骑兵前去接应。
“秦将军,我们发现一些大唐的百姓!”秦怀玉和朱由之正在商量着如何处理这些俘虏的时候,一个士兵报告。
吐谷浑的大营面积不小,很多帐篷并没有被弓箭点着,于是秦怀玉让士兵们一个个搜索,看里面有没有漏网之鱼,而一个士兵在吐谷浑百姓居住的帐篷区搜索的时候发现了不少大唐女子。
朱由之和秦怀玉闻言,心道这肯定是被吐谷浑劫掠的女子,秦怀玉于是道,“把她们送往松州城暂时安歇吧!”
士兵闻言有些难以启口,吞吞吐吐道:“将军,她们都没有穿衣服。”
“这群禽兽!”朱由之骂了一句。
秦怀玉明白朱由之的意思,这群女人定是沦为了吐谷浑那些将领的玩物,想到这,他也是一肚子的火,“把那些吐谷浑人身上的衣服扒下来给她们穿上。”
“是!”士兵闻言,照着蹲在地上的吐谷浑士兵就是一脚,“把衣服脱下来。”
现在吐谷浑士兵那敢不听,乖乖地把衣服脱了下来,一些士兵捡起衣服向后走去,不一会儿,数百个穿着不合身衣服的女子从后面的几个帐篷里走了出来,她们的年龄大小不一,小的十三四岁,大的三四十岁,只是此时她们的脸上并没有获救后的兴奋,反而一个个眼神空洞。
“你干什么,松手!”秦怀玉正注视着这群被劫掠女子的时候,最后面的士兵突然喊叫起来。
秦怀玉大步走了过去,喝道:“怎么回事儿!”
“将军,她想自杀!”士兵握着女子的手腕,那个女子的手上正握着一把刀。
秦怀玉劈手把刀夺了下来,“现在吐谷浑已经被击败,你马上就可以回大唐了,以后再也不用受苦了,现在这是何苦?”
后面的动静不小,在队伍的前方一个女子听到动静突然脱离队伍跑了过来,一把抱住那个想要自杀的女子,声嘶力竭地哭道:“姐姐,我们马上就可以回家了,你答应过我要一起回家的。”,声音甚是凄婉,让周围的士兵心中都是一酸。
那女子抬起头来,望着眼前的女子眼泪瞬间落了下来,“妹妹,我还有何脸面回到家族,不如就这样死了算了。”
说罢,两人都是嘤嘤哭泣起来让众人都是束手无策。
朱由之这时走了过来,拍了拍秦怀玉的肩膀,问道:“这时怎么回事儿?”
沉默,秦怀玉如同木桩子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并没有回答朱由之。
朱由之觉得不对劲,他走到秦怀玉面前,发现这小子的眼睛正直愣愣地盯着两个女子中那个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一眨都不眨。
第一百九十章声震京都
李愔和牛进达从深夜一直追击慕容伏允,询问了多番逃兵才找对方向,在清晨的时候终于找到了慕容伏允和他们的上百骑兵。
见到慕容伏允,李愔更是不肯松懈,拍马直追,坐下的红孩儿早已累的喘着粗气,身上流淌的汗染红了李愔的盔甲。
牛进达见到这一幕不免有些艳羡,李愔坐下的马还有余力,而他的马基本上快跑不动了,这汗血宝马果然不是虚名。
李愔的骑兵已经快跑不动了,慕容伏允的骑兵更是不堪,大营中有十几匹汗血宝马,但是匆忙之中他根本来不及去牵自己坐骑。
“驾!”慕容伏允一甩鞭子催促坐下的马匹快跑,但是战马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一声哀鸣突然倒了下来,连带着慕容伏允一起摔在了地上。
“可汗!”几个亲卫大惊,立刻回头去救慕容伏允,但是李愔的骑兵已经到了眼前。
天柱王见到这一幕并没有停下,反而加快马鞭向北逃走,把慕容伏允丢下不管,他明白慕容伏允是逃不了了,事到如今只有各自逃命。
慕容伏允躺在地上不再做任何挣扎,望着越来越远的天柱王,他悔不当初,为什么就鬼迷心窍听了他的话打起了唐朝的主意,打起了益州的主意。
大势已去,剩下的吐谷浑骑兵散的散,逃的逃,这个时候没有人还会傻到白白去送了性命,作鸟兽散离开,只有三个人还留在慕容伏允身边,一个是慕容顺,还有两个是慕容顺的亲兵,望着这个自己一不待见的儿子,慕容伏允深深叹了口气。
李愔和牛进达把四人围在了中间,李愔骑在马上。面露讥道:“伏允可汗,你连年侵扰大唐边疆,今日竟敢大军围攻松州,你真以为我大唐无人吗?”
慕容伏允能坐上可汗之位,让前隋和大唐头疼不已也绝非是泛泛之辈,他道:“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要杀要剐……”。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慕容顺打断,慕容顺唯恐他激怒唐军道:“阁下莫非就是大唐六皇子,如今的成都王。”
李愔瞥了眼慕容顺道:“正是。你是何人?”
“在下慕容顺。”慕容顺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慕容顺?你就是那个在长安做质子的慕容顺?”历史上的贞观九年,六十高龄的李靖挂帅出征击败吐谷浑,慕容伏允自杀,以后扶植了亲唐的慕容顺为吐谷浑可汗,但是没多久慕容顺就在内斗中被部下杀死。
“正是。”慕容顺回答,接着他又说道:“殿下,父汗之所以围攻侵略大唐周边都是那天柱王谗言蛊惑,还请殿下明鉴。”
“哼,你们八万大军围困松州。一句受人蛊惑就能让本王饶了你们吗?这话到时候你去和皇上说吧!”如何处置两人李愔现在还不能擅自做决定,抓了两人回去,他还得送往长安听候李世民的发落,“将二人捆起来。”李愔下令。
“就让我来。”牛进达哈哈大笑。下了马拿起绳子就向四人走去,慕容顺的两个亲卫立刻拔刀护卫。
“放下!”慕容顺明白现在还是乖乖听话为妙,两个侍卫闻言只得丢下了武器,慕容伏允也不做反抗。任由牛进达像捆粽子一样把他捆起来。
傍晚时分,李愔和牛进达带着战利品回到了松州,经过原吐谷浑大营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只有地上斑驳的血迹还能看出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大战。
半路上他遇到了前来接应的薛仁贵,三人一道回了到松州。
“殿下!”
李愔和牛进达下了马,让人把慕容伏允父子押往大牢,这时朱由之和秦怀玉同时走了过来,李愔一边走向大营一边问道,“战果如何?”
朱由之如数家珍,连忙道:“我们清点完了,此战一共歼敌二万六千五百人,俘虏吐谷浑士兵一万八千三百十一二人,吐谷浑百姓三万五千七百整,战马二万一千一百匹,牛羊四万余头。”
这些数字李愔听了直咋舌,果然还是战争财肥呀!
“殿下,这些俘虏怎么办?松州的粮食有限,这么多俘虏每天可要吃不少粮食!”秦怀玉紧跟着说道。
李愔思忖了一下,“全部打入奴籍,编为王府的奴婢,本王正愁人手不够用,没想到这慕容伏允就给送来了。”
说罢,几人都是笑了起来。
松州取得大捷,李愔按照程序差人把捷报快马传递到长安,并请示李世民该如何处理慕容伏允父子。
虽然松州的战事结束了,但李愔并没有离开松州,他准备把这些松州的琐事处理完再回去,而这首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理这些奴婢的问题。
吐谷浑百姓加上士兵一共五万多人,这么多奴隶肯定不能集中放在一起,否则一定会生乱,于是李愔把金大谦从益州调来,把一万吐谷浑士兵分配到益州各个煤矿,石灰矿上,剩下的八千多人则是拉去修路,至于待遇就和平常的奴婢一样就行,李愔没有虐待人的癖好,但如果作乱李愔就不客气了,绝对杀掉。
而剩下三万五千多百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李愔分配了五千多人去了崔莺莺圈的牧地,让他们干起老本行——放牧,而剩下的三万人李愔则分成了六个农耕团,每个团五千人,他们将被分在不同的区域开耕土地,种植农作物,这些区域日后将成为李愔的种植园,为益州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
人分配完了,接下来就是牲畜了,这两万多匹战马自是让李愔乐坏了,有了这批战马他就增加一个万人骑兵大队了,新招募的军队也不需要他去专门购买战马了。
而那些牛羊,李愔让金大谦把可用的耕牛分出来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了益州农村合作社,这样益州耕牛紧张的情况就可以得到彻底缓解了,而剩下的牛羊,在挑出一些配种的优质牛羊以后一部分被投入市场,而其中一万只羊李愔让人赶着去了长安,一起的还有五千匹战马。
说起来混迹官场也有一年了,李愔也懂了不少道理,占了便宜不能让皇帝老爹干瞪眼,该表忠心的时候就表忠心,用点小利换回李世民的支持绝对够本,而他这样的行为也说明李愔的心还是向着李世民的,让李世民放心。
处理这些事情的同时,李愔还为一件事头疼着,这就是解救出来的三百多个女子,而其中还有两个人身份很不简单,居然是荥阳郑氏的人,虽说不是族长之女,但也出自嫡系。
“殿下,人家不愿意回去就别让人回去了,牛不喝水还能强按头吗?”秦怀玉龇着牙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上,屁股刚碰在凳子就弹了起来,李愔可没忘记他和牛进达战场抗命的英勇事迹,当着全军的面,李愔亲自执仗给了他和牛进达一人五十板子,让两人三天没下来床,不过罚归罚,赏归赏,事后李愔赏赐两人每人五百两黄金一人一匹汗血宝马,牛进达顿时疼并快乐着。
李愔瞅了眼秦怀玉,“你是看上人家姑娘了吧!”,秦怀玉当日的表情朱由之是绘声绘色地描述给了李愔,这个姐妹一个名为郑冰兰,一个名为郑冰露,郑冰兰是姐姐,而那个郑冰露是妹妹,李愔也见过两人了,的确是姿色出众。
秦怀玉在李愔面前倒是没什么隐瞒的,在他心中,李愔和他的亲人无异,他坦言道:“殿下,我年纪也不小了,现在还是一个人,这女子我只看一眼就喜欢上了。”
以前和秦怀玉一起的那个胡姬毕竟是烟尘女子,和秦怀玉是逢场作戏,两人也没什么感情,但这回秦怀玉是一眼看上了那个郑冰兰,奇怪地是对她那个妹妹倒是不感兴趣。
“据说这郑冰兰已非完璧之身,你不在乎?”李愔斜着眼望向秦怀玉。
听到这个,秦怀玉脸色铁青,头上青筋暴起,如果不是李愔拦着,他非杀了慕容伏允不可,咬了咬牙,秦怀玉道:“我不在乎。”
李愔凝视着秦怀玉,心想感情真是不可理喻的东西,居然能让一个人放弃这么多东西,不过唐朝民风开放恐怕也是一方面。
“好吧,我就遂了你的心愿,让郑冰兰留下,郑家那边我来解释吧。”李愔叹息着说。
秦怀玉露出两排大白牙,道:“谢谢殿下!”
松州大捷的消息在李愔的特意宣传下如同风一般席卷了大唐,盛唐商报用了两个版面特意报道了松州之战,当然里面的数据很多都是假的,比如战马的数量,牛羊的数量只有实际的一半,火枪队也被刻意抹掉了。
但即使这样,这个消息依旧让长安震动,祸害了大唐边疆十几载的吐谷浑,让李世民头疼了十几年,甚至打算用公主和亲的吐谷浑短短的几日内就被李愔打的大败,就连吐谷浑的可汗也被李愔追击到草原深处俘获,这不可谓不是一场辉煌的战争,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
第一百九十一章长孙皇后的劝诫
(谢谢哈哈老爷车,123刘,谷歌控的月票,hien涵,zzxx1212的打赏。)
延喜殿中,李世民拿着李愔差人送来的捷报已经反复看了几遍,笑声就没停止过,吐谷浑为祸大唐多年,是他一直以来的心头之患,如今却一朝被李愔解决,他如何不开心。
“以前,朕以为恪儿的性格和朕最像,现在看来,这愔儿和朕更像,居然敢和牛进达深入吐谷浑土地把慕容伏允擒住,很有朕当年的风范啊!”李世民兴奋地来回走着,眼中闪烁着一丝别样的光芒。
长孙皇后此时正躺在床上,面色有些苍白,她的病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以前还能下床走路,而现在却只能躺在床上,她的眉间有一丝哀婉,隐隐觉得自己的病是好不起来了,她见李世民这样高兴也是轻轻笑了起来,只是身体太过虚弱接连咳嗽了几声。
李世民闻声走到床榻边坐了下来,目光中带着关怀,长孙皇后陪伴着他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这份感情他一直深深记在心里,所以虽然她有了很多其他的女人,但长孙皇后在他心中的位置一直最重,如今她的病情越来越重,李世民心里也很焦急。
“臣妾要恭喜皇上了,愔儿可堪大用,西南边疆可以安稳了。”李世民的目光让长孙皇后心中一暖,李愔的捷报李世民已经读给她听过了,这让她也感到非常惊讶,一万守军战胜八万吐谷浑大军,这样的壮举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李世民把捷报收起来,“这样朕也安心了,可以把西南方向的军队调回来了驻扎在北方了。”
“把军队调回来?皇上难道打算把蜀地剩下的七个州都交给李愔吗?”长孙皇后口中剩下七州分别是巴州,隆州,通州。合州,渝州,泸州,戎州,这七州都在蜀地的边缘地区和岭南山区毗邻,一直防御来自岭南山区的西原蛮,而这七州加上原来的十州才是完整的巴蜀地区,以前只能算是蜀地,现在等于是整个四川盆地了,而其中的合州就是如今的重庆市。
李世民点了点头。“以前朕还担心他无法承担起这戍边的责任,现在看来是朕想多了,而且这七州偏僻遥远人烟稀少,赋税微薄甚至供养不了当地的守军,朝廷每年都要给钱给粮,实在不划算,还不如交给愔儿,而这也算是给他一个完整的巴蜀了。”
长孙皇后微微点了点头,眉头微皱。“只是这样愔儿愿意吗?这七州可是全是赔本的买卖,不像其他十州还有一半比较富庶。”
“不愿意也得愿意,这大唐皇子中就他一个藩王,不多承担些责任怎么行。朕再把他的二字王改回一字王算是对他的补偿。”李世民早就打好了小九九,二字王和一字王相比,地位要低一些,这也是当初李世民妥协让步的条件之一。李愔虽然大权在握,在较之地位却在几个皇子中低了一等。
李愔得到这个成都王的封号时也是郁闷了一段时间但想通了也就无所谓了,有了实权。也不在乎这些了,但心里还是有些别扭的,无形之中就比李泰这些皇子低了一等,他自是不舒服。
长孙皇后点头同意,“陛下说的对,趁着愔儿这回的大功也该给他改回来了,否则他回来省亲见到比他小的皇子也得先行礼,这该多尴尬。”
长孙皇后也赞同了他的想法,李世民就这样定了下来,又陪着长孙皇后聊了一会儿,李世民言语间多次夸奖李愔,长孙皇后一开始也是高兴地附和着,但偶然间一个想法突然出现在她的脑海中,她心知自己可能时日无多,有些事情她必须提醒李世民,他打断李世民的话道:“陛下,愔儿现在重权在握,又得皇上的宠爱,但是臣妾有句话不得不说。”
李世民奇怪地看向长孙皇后道:“但说无妨。”
“陛下千万不要因为喜爱愔儿,而做出废长立幼的事情来,这样不仅会让皇子争储而相残,也会让国家相残。”长孙皇后把心中的不安说了出来。
李世民承认有那么一瞬间曾想过这个问题,望着长孙皇后真切的眼神李世民陷入了思考,他明白长孙皇后不是为了李承乾才这样说,而是因为她明白这些皇子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而真正让他心痛是那句皇子相残,他绝不想看到曾经的一切在自己的儿子身上重演。
“朕答应你,若是承乾没有犯下大错,朕不会废了他,至于愔儿你放心,在朕看来愔儿的志向不是在皇位,或者说,他的心比皇位更高!正因为这样,朕才这样相信他。”李世民笑着说道。
长孙皇后心下安然,但又被李世民后面的话吸引,“比皇位还高?这天下还有比皇位更高的东西吗?”
“愔儿曾给朕写过一篇商业论,其中他提到过殖民,朕就和他通过几次信询问这殖民的意思,他说在大唐之外有很多广袤的海外大陆,这些大陆的面积加起来比大唐的国土还大十几倍,在那些大陆上有许多神奇的动物植物,还有不同的人,他说他的目标就是征服星辰大海,既然他有如此志向又怎么会窥视皇位,或者这皇位根本就不在他眼里。”李世民这样说道。
长孙皇后低低叹了口气,“也许是我坐井观天了。”……
松州大捷不仅震撼了李世民,同样也在长安的贵族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在长安的官场引起了不小的地震,崔绍府上和吴王府上摆放的官员呈现暴涨的姿态,然而崔绍和李恪明白这些官员不是为了巴结他们,而是通过他们巴结李愔,如果李愔以前只是向他们展示了益州强大的商业,现在李愔又向他们展示了益州强大的军力,一个富得流油没有武装保护的商人谁都敢欺负,但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商人那就是没人愿意招惹了。
很多人渐渐明白了一个现实,李愔已经稳坐西南,再也无人可以撼动他的位置,而既然这样,那合作远比敌对获得的利益要大得多,再去招惹李愔那将的确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
“哟,这不是卢大夫吗?是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这天崔绍刚送走一些前来拜访的官员,家丁就领着卢进来了,见到卢进崔绍是气不打一处来。
“崔侍中,我们怎么说也是亲家吗?堂妹不在吗?”卢进厚着脸皮打起了亲情牌。
崔绍爱理不理,“不敢当啊,这亲家也讲究亲疏不是?”
“哎,崔侍中你就别挤兑我了,我见利忘义,不是东西,你就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饶了我吧。”卢进苦着脸道,随着李愔在益州对那些给他使坏的家族进行制裁以后,这些家族的生意是一日不如一日,而其他一些小家族反而蒸蒸日上,各种从益州运来的商品源源不断,而这些商品还十分紧俏,松州大捷同时让卢进意识到李愔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只能服软。
松州大捷一晃过去了十五天,这十五天关于松州大捷的议论在长安不仅没有淡下来,反而越来越热烈,李世民更是奇怪居然在这十五天中没有谈及任何给李愔的封赏,这让大臣们更加摸不着头脑。
而在这第十五天的清晨,这种议论达到了顶峰,五千匹优质的战马从长安的南门明德门涌进了长安,跟在后面的还有一万只肥硕的白羊,这些牲畜由穿着银色盔甲的骑兵押送,为首的一个骑兵还扛着一个写着成都王三个字的大旗,长安的百姓顿时明白这就是成都王送给个皇上的战利品,一时间成都王仁孝之名广传坊间。
李世民携百官在明德门目视着这一盛况,五千匹战马和一万只白羊绵延了数里,百姓涌上街头争相观望,整个长安犹如过节一般热闹。
为了押送这批牲畜,李愔动用了一千骑兵,这些骑兵把牲畜交接了以后整齐列队等待着命令。
牛进达呲着牙下了马,本来李愔是打算让薛仁贵负责这件事的,但牛进达想回长安省亲,不顾着屁股的伤非要揽下这个苦差事,李愔就让他回去了。
“松州绵州都尉牛进达参见陛下!”
李世民已经携着百官下了城门,牛进达快步向前行了。
“免礼!”牛进达也算是最早一批追随李世民的,和李世民的关系也很好,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牛进达犯了错,依旧被贬斥到了蜀地,仔细打量了一番牛进达,李世民笑道:“叔宝,进达比以前胖了不少,看来这蜀地很养人吗?”
松州大捷的报道中,李愔特地渲染了秦怀玉的英勇,这让看了报道的秦叔宝老怀大慰,今日非要托着有病之躯上朝。
秦叔宝朗声笑道:“陛下说的是,进达的确胖了。”
牛进达颇有些不好意思,道:“都是军中的伙食好,还要感谢六殿下。”
三人开着玩笑的时候,侯君集,程咬金等一众将军则是把目光投向了牛进达身上的银色盔甲,他们都是打仗的老手,一眼便明白这盔甲的厉害之处。
第一百九十二章李世民的小心思
李世民和牛进达寒暄了几句同样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牛进达身上那副银光闪闪的盔甲上,他又望了望清一色银色盔甲的骑兵,心中莫明地震撼,他道:“进达,松州守军都是穿的这样的盔甲?”
“是的,陛下,如果不是依靠这种刀枪不入的盔甲,松州守军也不可能这么轻松战胜吐谷浑的八万大军。”牛进达老实地说道,李愔既然让他带着穿着盔甲的士兵来长安说明并不在意暴露板甲这种防御利器。
牛进达的话很随意,但是却让其他将军倒吸一口凉气,松州守军居然全部穿着这样的盔甲,他们很想试试这种盔甲的防御力,程咬金暗道李愔有这样的好东西也不知道给送一套来,怎么说他也是程怀亮的大舅子,他就是大舅子他爹,眼馋不已,他道:“进达这盔甲看着严实,别是中看不中用。”,话里的酸味谁都听得出来。
牛进达和程咬金也是老相识,他道:“什么叫中看不中用!”,说完,他指着两个跟来的骑兵道,“你们给将军们演示一下。”
两个骑兵闻言对视一眼,相对而站,一个骑兵拔出横刀就往对方的盔甲上猛砍。
刀剑巨大的力量让那个骑兵连连后退,但是骑兵的盔甲上只是添了几道浅痕迹,接着那个士兵又站着不动,让那个骑兵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攻击,严密的防护下他一点伤也没有。
演示完这个,两个骑兵又按照牛进达的指示进行对打展示了盔甲的灵活性,看得一众将军是目瞪口呆,就是李世民也目不转睛。
“怎么样?现在服气了吧!”牛进达对程咬金说,“据殿下说,这套盔甲的价值至少是一千贯一套,这么贵的盔甲岂能是中看不中用。”
“一千贯一套?”一个大臣惊叹了一声,其他大臣也是议论纷纷。意思都很明白,这盔甲还真不是谁都有钱装备的。
一众将军也都是艳羡不已,他们都听说李愔的封地现在施行的是募兵制,这些士兵征召来以后,不仅是吃粮,还可以按月领到饷银,而且士兵的装备全都由李愔的王府提供,不需要士兵自备。
而大唐其他地方施行的都是府兵制,这士兵是军人也是农民,打仗的时候才被召集起来训练。而且还要自己筹备武器和战马,让他装备上这些豪华的装备是不可能了。
李世民也深知这一点,但他不能像李愔那样只需考虑那么一小块地方,他要考虑的是整个大唐,这国库中刚有些余钱,如果像李愔这样折腾,没几下就完了,以后难道还能去喝西北风不成。
其实这一千贯一套的说话只是李愔和薛仁贵开玩笑的时候说着玩的,这板甲最贵重的是材料。可是这材料是李愔从现代购买的,如果真按唐朝的实际能力打造,这一条盔甲就不是钱能衡量的了,因为根本没有这种材料。但按照现代的能力来说,这盔甲又没有消耗多少钱,他自己有铝合金厂,成本价而已。而在桃园也只不过是加工而已,用不了多少钱,他没想到在一旁的牛进达竟然当真了。
李世民左右看了看。见大臣们神色各异,道:“蜀地人少,愔儿的盛唐商会又会赚钱,能装备起这些盔甲也很正常,你们不要过于羡慕,如果大唐其他地方都能像益州一样富庶,朕也能施行募兵制,也能给士兵装备这些盔甲,但是如今国情如此,朕也是无奈,你们应当时刻记住休养生息四个字,以让国家富强为己任,不要总想着一些歪门邪道。”。
李世民趁机教训朝臣,并提醒他们不要胡思乱想,同时他心里却在想着敲诈李愔一批盔甲,他装备不起军队,但他的直属禁卫军总能装备一些,一万人的装备李愔拿不出来,两三千套他总能有吧,到时候这些士兵往太极宫一站,他脸上也有面子不是?
“是,陛下!”群臣躬身应道。
接收了这批战马和白羊,李世民率领百官回到了太极殿,他就是准备趁着今日宣布对李愔的封赏,同时商议如何处理吐谷浑的事情。
“松州大捷,六皇子俘获了吐谷浑汗国的可汗慕容伏允和慕容顺,现在该如何处置二人,你们都说一说。”李世民坐下说道。
这十五天不少大臣都在思索这个问题,就等着李世民问,魏征道:“陛下,吐谷浑国土千里,这一败虽是损兵折将,但是实力犹在,慕容伏允被囚禁在松州回不去,他的儿子尊王一定会趁机登上汗位,而一直挑唆吐谷浑与大唐对立的天柱王也逃脱了,据说他是一直支持尊王的,尊王也对他十分新任以为难免不会再次寇边。”
“陛下,魏征说的有理,不如趁着尊王汗位不稳趁机攻之,扶持一位亲近大唐的吐谷浑王子登上汗位。”长孙无忌说道。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但是该扶持谁呢?当年慕容伏允也是臣服大唐,后来不还是变了卦。”
“父皇,儿臣倒是有一个人选。”李泰这时候说道。
“说说看!”
“这人就是被俘的慕容顺。”李泰望着李世民,“这个慕容顺先是在前隋做了质子,后来又是在长安做了质子,几年前才回到吐谷浑,但回去之后他的太子之位却是被尊王抢去了,因此心中不服已久,如果让他回去,他必会和尊王抢夺王位,那时候我们可以派兵助他,一旦成功,慕容顺必会对大唐心生感激,而且他身上也留着一半汉人的血脉,对大唐也有些感情。”
李世民听了频频点头,看来李泰在这个问题上是下了不少功夫,他夸赞道:“不错,的确是一个良策。”
李承乾也不甘落后,这个方法他已经想到了,没想到让李泰抢先一步,他道:“父皇当把慕容顺留在长安为质,并让他写一道手谕,废掉尊王的太子之位,让慕容顺继承汗位,这样慕容顺就可以名正言顺回去了。”
“嗯,不错!”李世民露出赞赏的目光,李承乾是越来越上进了,这让他很满意,“众位爱卿还有其他想法吗?”
房玄龄道:“太子和魏王思虑的已经很周全了,老臣也是这样的想法!”
见其他人都没有异议,李世民道:“那就这样办吧,明日便让李愔差人把二人押解来长安。”
顿了顿,李世民话音一转,道:“六皇子立此奇功,震慑吐谷浑,朕有意把他的二字王改回一字王,并把巴州,隆州,通州,合州,渝州,泸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