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家后院是唐朝(蜗牛)-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愔发行这种钱票只是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每张钱票的背后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一张对一张,他不会烂印这种钞票。最起码的良心他还是有的。
佟玉的钻机小组在李愔回益州的第二天就到了益州城,李愔让他们先去给政务学院。军事学院以及医学院打井去了,最后在到王府这里打井。
趁着这个时间李愔回了一趟现代。购买了一百部数码相机和三十台彩色照片打印机,这通行证的事情不能耽搁了,以后不只是研究院,李愔的所有产业都将施行通行证,身份卡制度,一来是增强管理,二来是避免一些细作混入各个产业中。
而且李愔准备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唐朝户籍制度宽松,人口普查只是到户。每户有多少人其实并不清楚,成都府的人口表面上是一百七十万,其实只是户的数量估算出来的,而且现代社会黑户尚且这么多何况是唐朝,人口普查以后,李愔将改制成都府的户籍制度,学习当代的户口管理,印制身份证,这样对各行各业都将有益处。也将有利于总体的管理。
为此,李愔专门把上官仪等一众官员召集起来,把现代户籍管理的经验和他们研究了一下,并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时间进行人口普查和户籍改革。至于身份证的印制将由盛唐商会负责,在统计了户籍以后,会给每个有户口的人颁发下去。
“如今大唐的户籍只统计到每户。而每户中有多少人却不是十分清楚,接下来的你们进行普查的时候。一定要把每户多少人查清楚,这对以后分田。赋税都十分重要,切不可马虎了。”李愔厉声说道,平日他可以嘻嘻哈哈的开玩笑,但是面对正事,李愔绝对是一丝不苟。
众人点了点头,窦贤德道:“殿下,那奴婢们怎么算?”
“奴婢们也统计,依旧记录入奴籍。”李愔并不打算取消奴婢制度。
基本的事情李愔已经交代清楚,散了会,李愔差人把数码相机和打印机运到了桃园,他在桃园呆了几天专门训练出了二十奴婢,然后让他们开始制作通行证和身份卡。
“头抬高一点,不要眯着眼睛,向左来一点。”
一张蓝色的方布前秦怀玉正听着李愔的指挥不断调整姿势,李愔则是手中拿着相机,他的后面围拢了不少人,这些人都是前来办理通行证和身份卡的人。
“好了!”按下快门,李愔喊了一声。
这间屋子是专门用来照相打印照片的,今天李愔刚打算回去就被秦怀玉撞个正着,得知李愔是来办理通行证的,他非要拉着李愔给他弄一个。
把照片打印出来,李愔把秦怀玉的头像贴在一张巴掌大的硬质卡片上,然后在下面写上秦怀玉的名字,职位,职能,接着拿过一个塑料套用塑封机塑封起来交给了他。
秦怀玉全程都在看着,如同见鬼了一样,接过身份卡,秦怀玉瞅着头像看了半天,感慨道:“殿下,这是什么东西?画的和我一模一样。”
他这话说出,研究院的人都笑了起来,他们早就懂了相机的原理,因此是见怪不怪了。
李愔不理会他,对佟玉道:“所有进出的桃园的人都这样给他们办一张身份卡,一些重要的地方进出就额外办理通行证。”
“是,殿下。”他虽然学习过了相机的原理,但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相机,心理还是非常震撼的,有了这个照片外人是休想浑水摸鱼了。
秦怀玉插嘴道:“还有我们军营的。”
“少不了你的。”李愔站起来打算回去,问他:“你回不回去?”
“不了,我还准备下午踢足球去。”秦怀玉憨笑道,有这五千号人,他可是不愁没人玩了。
除了身份卡的事情,李愔对佟玉道:“还有,你让钻机小组去盛唐商会找你父亲报道,盐井的事情也该开始了。”
“好的,下午我就让他们过去。”佟年也来过桃园催过他几次,儿子现在有了出息,佟年也是非常高兴,但工作归工作,他还是把佟玉臭骂了一顿。
这四川是井盐大省,而这自贡则是四川主要的井盐产地,几乎到处是井盐矿,但此时这个地区还不被人们熟知,佟年派人去看过了,那里现在还是一片荒地,没有什么居民,正是大开发的好时候,他相信只要盐井打出来以后,那里会迅速发展起来,而益州的水泥主干道也将向那里延伸,只是这个就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了,毕竟修路也是个长期工程。
李愔回到王府的时候,王府的压水井已经装好了,一共打了三个,北院两个,南院一个,足够王府使用了。
家丁们围在压水井边,荣达正有模有样的打着水,周围的人都是啧啧称赞,这压水井比正常的水井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荣达,打水井的人呢?”李愔下了马来道。
正在一心打水的荣达闻言立刻从人堆里挤了出来,“打井的人被王妃叫去南边的新王府了。
李愔点了点头,自从首肯新王府的建设,崔莺莺对新王府的建设很伤心,这个王府只有三千平米,崔莺莺一直嫌弃太小,按她意思李愔怎么说也是一个皇子,现在又是一个藩王,住在这样的王府里有失威严。
虽然知道新王府已经动工了,但是李愔还没有去过,今天正好去看看施工的情况怎么样了,这个新王府可是李愔请现代的设计院设计规划的,绝对是精心策划,包括各种管道的预埋都提前设计好了,电灯,空调,插座的预留口全部都有,他运来的八台移动电站四台给了桃园,一台给了军事学院,一台给了政务学院,一台给了医学院,还剩下一台就是留给王府的,这没电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去新王府前,李愔顺道溜去了苏沫儿的院子,苏沫儿告诉他崔莺莺让人给她打了口井,李愔心想这妮子想的还真周到。
“想没想我!”问完水井的事情,李愔又不老实起来,手在苏沫儿身上乱动。
苏沫儿横了李愔一眼道:“殿下还是去办正事去吧,大白天的让人见了还不笑话。”,和崔莺莺一样,苏沫儿口气中带着一丝管家婆的口气。
李愔占了便宜,这才离开院子去了新王府,正如崔莺莺说的那样,新王府几乎就挨着百花潭,占据着一坊之地。
这时候新王府正打着地基,一切都是刚刚开始,木料刚刚运进来,木匠正在制作各种各种构建,这些木材都是从大唐各地运来的,所以益州的繁华并不是单向的,不是李愔一直在赚其他地方的钱,而是双赢,益州也同时从其他地方购买大量的东西,建设,造船的木材,香水用的香料,煤,铁矿石都有,虽然益州也有这些矿石,但仅凭李愔自己开采是不够,而且这些东西是多多益善,他可不嫌多。
建设的工地上还比较空旷,李愔一眼就看到了崔莺莺,她指挥着钻机小组在一个地方打井,她旁边站着一个人正拿着图纸。
李愔走了过去,见到李愔,崔莺莺脸上露出了笑容,远远的就冲着李愔招着手。
“殿下,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崔莺莺指着钻机说道。
李愔笑道:“那是自然,这可是来自罗安国的高科技商品,打了几个了?”
“已经打了两个了,还有十个。”崔莺莺道。
李愔一愣:“这么多!”
崔莺莺解释道:“殿下,这个王府可不小,等王府建成以后,王府中的人肯定要增加,到时候肯定得用的水也不少。”
顿了顿,崔莺莺道:“这新王府还有不少单独的院子呢!若是以后殿下纳妾,这些院子得有单独的水井吧?”,崔莺莺颇有意味地望了李愔一眼……
第一百七十八章硬实力
李愔设计的图纸上的确是有不少单独的院子的,但那是客房,绝不是为了娶小妾准备的,李愔真是比窦娥还冤。
“这是为了客人准备的房间,若是岳父母来益州,这些院子不就有用了吗?你小脑袋里想的是什么?”李愔敲了一下崔莺莺的脑袋。
“哎呦!”李愔手上的力道不小,崔莺莺轻叫了一声,嘟起了嘴。
负责建设的王府的人是杨立,如今他彻底成了建筑头子,无论是盛唐商会的工坊基地还是桃园的建设,现在又是新王府,俗话说久病成医,这建筑的活干多了,杨立也成了专业建筑人士,对各种建设项目手到擒来。
李愔敲了下崔莺莺,杨立只在一侧偷笑,他手上拿着李愔给他的图纸,正是设计院的设计图,在这张图纸上的总平面图上标注着内河,花园,山石,演武场,书房,健身房,娱乐室,厨房等字样,总体来说新王府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五十米是办公区域,包括议政的正殿,两侧是管家和账房的办公区以及侍卫们的营房,从此以后李愔王府中的取消护院这个称呼,全部改为王府侍卫,这样也显得正规一些,这前半部分用李愔的理解来说就相当于物业管理处,只是规模大了一些而已。
而后面三百五十米的距离内则是王府内院,里面各种设施都很齐全,娱乐,健身,吃喝一应俱全,后院分东西两院,家丁。婢女,或是以后艺妓们都住在西院。占了五十乘五十的面积,其他广大的面积都是李愔和崔莺莺的专属范围。这个范围内河流,花园占了不少面积,甚至还有专门的道路,不可谓不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大概什么时候能完工?”杨立正偷着乐的时候李愔问道。
杨立正色道:“明年六月份保证可以完成。”
李愔想了一下,明年六月份正是天气热的时候,那个时候搬过来正合适,道:“这就行,还有注意培养匠人们的专业技艺,这个建筑队本王可是交给你了。你得给本王带出来,以后益州的建设本王可就交给你了。”
李愔提到这个,杨立激动道:“殿下放心!”,如今的杨立虽说还挂着奴婢的名字,可是吃喝用度和一般的贵族无异,因此对这份差事很是珍惜。
又在工地现场转了转,李愔计算着需要购买的东西,这王府中还有一些材料需要从现代购买,比如花砖。草皮,钉子,油漆,以后还有果树花卉。但观赏的树木就不必了,唐朝的千年老树随处都是,挖几颗就行了。
一切都在正常进行中。打完了水井,李愔和崔莺莺一同回了王府。
王府的事情毕竟只是李愔私人的事情。他更多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了红薯和花生的收获上,这些天。他和金大谦都是奔波于各县的田间指导奴婢干活,而益州的百姓见了丰收的红薯也都一个个羡慕的不得了,后悔当初没有相信李愔的话。
正在农庄大丰收的时候,荣达再一次到了长安,不过这回他不是来表演魔术的,而是负责把红薯送给李世民的。
此时的李世民正在早朝,听说李愔又送来了好东西,高兴地对群臣说道:“愔儿真是孝顺,每次有好东西都不会忘了朕。”,言语间甚是得意。
下面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一个紫袍大臣出列道:“六皇子之孝仁真是让臣感动,想到臣的那个逆子,臣真是感到汗颜,皇上,能否让臣的次子李晦前往益州作为六皇子的家臣,跟随六皇子学习。”
此人一说话,满堂寂静,这人不是别人,却是河间王李孝恭,李孝恭是李渊的从侄,和李世民也算是半个亲兄弟,是正宗的李氏皇族,他这样说那就是对李愔的认同了,而且还让自己的儿子去做李愔的家臣,虽说是次子,但也代表李孝恭非常看好李愔。
闻言,李世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笑道:“这有何不可?朕去一封书信给愔儿即可,但是到了益州李晦的生杀大权可就握在愔儿的手上了,你不担心?”
李孝恭道:“陛下,与其让臣这个逆子终日游手好闲,倒不如让他去益州见见世面,臣听说现在的益州是日新月异,新的东西层出不穷,他能学点真本事,臣死也瞑目了。”
李孝恭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一生育有两子,长子李崇义,次子李晦,这个长子李崇义倒是才华横溢让他十分满意,只是这个次子李晦让他一点也不省心,和当年的李愔是蛇鼠一窝,曾经也算是李愔的狐朋狗友之一,只是后来李愔去襄州,而李晦回了河间郡,两人自此分开。
李孝恭一生戎马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目光自是极其敏锐,他担心自己死后,这个次子不会有什么好的出路,于是在衡量了一段时间以后决定把李晦送到益州,一来李愔和李晦相熟,二来,两人都是李氏皇族,而李愔身边缺的就是本宗族的人,而第三个则是李孝恭的一种直觉,他总觉以李愔目前的作为,肯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嗯,既然你有这个心思,朕明日就去一封信给愔儿,让李晦带到益州。”李孝恭是开国老臣,又是皇族,无论是当年的李渊,还是如今的李世民对他都十分亲待,这个小要求自然不会拒绝。
“谢皇上!”李孝恭咳嗽了几声退下。
李世民微皱了一下眉头,心想这李孝恭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心中不禁有些伤感。
想起李愔的礼品,他又道:“早朝时间结束了,如果诸位爱卿没有其他事情,不如和朕一同看看六皇子又送来了什么东西?”
“是,陛下!”朝臣们应道。
不一会儿,荣达端着一锅冒着热气的红薯进了大殿,这是李愔交代的,让他提前煮出来一些,可以让人随时品尝,只是他在外面等了一会儿,这红薯已经没有刚出来那么热乎了。
把红薯放下,荣达道:“贱奴荣达,参加皇上!”
李世民说了声免礼,接着站起来走到了荣达的面前,望着锅里面红色的东西问道:“这又是什么?”
“启禀陛下,这叫红薯,味道甘甜十分美味。”荣达不是夸大其词,比起煮土豆,这煮红薯可好吃了不少。
李世民弯下腰从锅里拿出一个红薯,这红薯还温乎乎的,显然是刚刚煮出来,他道:“这个怎么吃?”
“只要把表面的皮去掉就可以直接吃。”荣达指了指红薯上的外皮。
李世民点了点头,撕下红薯皮刚想尝一口,这时李承乾突然道:“父皇不可,还是让宦官试吃一下吧。”
李恪道:“六郎还会谋害父皇不成,父皇不用宦官,儿臣为你试吃。”,说罢,李恪走过去拿起锅中的红薯连皮也没剥就咬了一口。
瞬间,李恪瞪大了眼睛,越嚼越快,吃完一口又吃了下一口,口中道:“父皇,此物真的非常美味。”
一个红薯吃完,李恪又去摸下一个,李世民摇了摇头,轻轻咬了一口细细咀嚼,表情和李恪无异,“嗯,正如恪儿所说,甚是美味,无忌,玄龄,文本都过来尝尝。”
李世民这样说,几人都是从锅里拿起红薯有样学样的吃了起来,顿时,三人都是竖起了拇指,只觉平日吃的那些美味黯然褪色。
锅中还剩下一些,李世民又分给其他的朝臣,让他们也尝尝,只是红薯太少,朝臣太多,后来不得不几个人分一个红薯,那些没分到的大臣都是眼馋不已。
崔绍只是吃了一小块,仍旧意犹未尽,不过他不担心,这样的好东西,李愔自是不会少了他这个老丈人的,一些大臣心知这一点,都上前开玩笑,让崔绍到时候不要吃独食,也分一些给他们,崔绍欣然应允。
一锅红薯被吃了个干净,众人都是纷纷议论,李世民问荣达道:“这红薯如此美味一定很稀少吧。”
“陛下,这红薯和土豆一样都是高产量的东西,今年益州一共收了一百二十万石的红薯,并不算稀奇。”荣达老老实实地回答。
“一百二十万石!”
“老臣的耳朵没听错吧!”
“胡说八道吧,这是!”
“……”
朝堂上立刻炸了锅,一百二十万石的粮食足够二十万军队吃一年零三个月,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
李世民动容道,“你没记错,是一百二十万石?”
“贱奴万不敢撒谎,这是殿下亲口说的,而且这只是四万亩地的收成。”荣达恭恭敬敬地说道。
李世民闻言更加兴奋,来回踱着步子,口中念道:“真是天佑我大唐,有了愔儿镇守成都府,大唐何患无粮,现在诸位爱卿该明白朕的良苦用心了吧,只有愔儿能让成都府成为大唐的天府之地。”
这么多年朝臣们还没见过李世民这么高兴过,李承乾和李泰神色晦暗,李愔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他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长孙无忌和五姓七望的官员突然感到很无力,李愔太能折腾了,而且每次折腾都是在狠狠抽了他们脸,而这正是李愔展示给他们看的,这就叫硬实力。
第一百七十九章渐变的形势
(感谢hien涵,方块=搬砖的打赏,上午突然停电,稿子全没了,哭死!
“长孙阁老,你倒是说句话啊?”
众臣品尝过红薯都是赞不绝口,大部分朝臣都是对李愔不乏赞美之词,李世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太极殿。
望着一脸焦急的卢进,长孙无忌恼道:“你让我说什么?让皇上逼迫李愔把红薯这种东西也给我们种植?”
“是啊,长孙阁老你难道就一点也不心动吗?四万亩地就可以生产一百二十万石的,我们卢氏的土地何止百万亩。”卢进劝说道。
卢进这么说长孙无忌越是着恼,他明白这些士族的心思,只是他更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上次逼迫李愔的事情已经让李世民对他有些疏远,长孙皇后也劝他不要再和这些门阀士族搅在一起,这话从长孙皇后口中说出和从李世民口中说出没什么两样。
“卢大夫,我劝你一句还是不要再瞎折腾了,如果以前皇上对李愔还有些疑虑,现在对他已经是彻底相信了,你没看见皇上的表情吗?就是击溃颉利的时候他也没这么高兴过。”长孙无忌一边走一边说道。
卢进还是有些不甘心,这么多好东西他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心里就和猫抓一样难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有!”长孙无忌蹦出来一个字。
卢进喜道:“还请长孙阁老明示。”
“不要再去招惹李愔,他想给的自然会给,他不想给的。你强要也要不到,明白了吗?”
李愔征兵的事情朝堂这边已经知道了。以前他想用戍边把李愔束缚住,没想到这反而成就了李愔公然招募军队的借口。如今的李愔有兵又有粮,而那种名震长安的弓箭和横刀,他不相信李愔只是生产了几把送过来当贡品,说不定益州的军队已经装备,面对一个有兵又有粮,深得皇上信任,还十分听话的藩王,长孙无忌突然感到深深的无力,如今谁还能逼李愔呢?
“这…长孙阁老!”卢进呆在原地。而长孙无忌则是摇着头离开。
另一边,崔绍和李恪并肩同行,他们的身边环绕着不少大臣,大都是说着恭维的话,李恪和崔绍不时笑脸相迎,礼貌的回敬。
“六郎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啊!”身边的大臣都离去,李恪感慨道:“我这个当哥哥有时候都不忍不住嫉妒他了。”
崔绍点了点头:“谁说不是呢!当年我还曾因为莺莺的婚事着恼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确实感到这真是崔家之幸。”
“呵呵。那时的六郎恶名满长安,崔侍中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这回皇叔把李晦送去益州倒是让我有些意想不到。”李恪道。
“河间王一向精明,这李晦和李愔当年又是挚友。他不过是为了李晦谋个出路而已,说起来,我崔氏一族也去了七个子弟。他们一开始去益州都是颇为不愿意,现在倒是来信一个个对益州充满赞美之词。大有要在益州终老的意思了。”崔绍说完不禁笑了起来。
李恪向往道:“我也是听说益州不仅是新的商品层出不穷,而且这各种政策也是大异于大唐其他地方。那些商人提起益州都是神往不已,哪天我也去益州看看,看看这六郎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这样说着两人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东宫,李承乾狠狠把茶杯摔在地上,“李愔,李愔,所有人都在说李愔,他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太子,还知不知道我才是太子,我才是大唐的储君!”
阿史那兰挥了挥手让婢女都离开,望着李承乾低声叹了口气,只有她明白李承乾心中的痛苦,以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他寄予太多的希望,以至于对他的管教达到了苛刻的程度,李承乾犯一点小错就会被大臣严厉的指责,但他是一个太子也是一个人,物极必反,这样的严苛管教下李承乾才开始叛逆,用这些乖张的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
而这个时候,脚疾又让他变成了瘸子,一种自卑的心理油然而生,他开始疑神疑鬼,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而这时候李恪和李泰也向太子位发起了冲击,这让李承乾不得不拼命做出反击,对任何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都提防起来。
阿史那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李承乾并不蠢笨,反而很聪慧,于是她利用李承乾对自己的感情慢慢地改变李承乾,让他潜心治学,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李承乾的这种改变让李世民也很高兴,对待李承乾比以前好了很多。
“殿下不要生气,应该高兴才是!”阿史那兰劝道。
“高兴,我如何高兴的起来,你是没有看到父皇的眼神,好像只有李愔是他的儿子一样,我才是他的长子啊!”李承乾颓然坐下,眼睛隐隐闪动着一丝泪花,“从小到大父皇都是最喜欢我的,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想让他注意到我,难道我做的有错吗?”
阿史那兰走到李承乾的面前,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不知为何看到李承乾这个样子,她心中也是一痛,她道:“殿下,正因为是这样你才不能乱了分寸,记住你是大唐的太子,未来的皇上,只要没有犯下大的错误那个皇位就是你的,李愔就是再得到皇上的喜爱,他也不可能当得了太子,忘了我和你说的吗?皇上喜欢什么你就去做什么,如今皇上很欣赏李愔,你也要去欣赏李愔,不要去惹皇上不高心,只要那个位子还是你的。
李承乾颓然道,“只是我不甘心啊!”
“如今李愔的左右逢源,殿下也应该和他好好相处,你们是兄弟,虽说以前有些不愉快,但毕竟可以化解,依照现在的形式,若是殿下日后登基,恐怕也少了要依靠李愔,至少不要得罪他,因为从个方面看,李愔并有争储之意。”阿史那兰沉吟着说道。
闻言,李承乾点了点头,显然内心深处也认同了阿史那兰的想法。
李世民下了朝以后,荣达把从益州运来的红薯送进了太极宫,李世民心情愉悦,下令御膳房把红薯都煮出来分给各宫的嫔妃和皇子公主。
这种新型的食品又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又送了一批红薯给李恪和崔绍,李愔也没忘记以前几个损友,办完了这些事情,荣达去了报社找了王峥,让他正式把红薯的事情在商报上刊登出来。
第一百八十章李晦的震撼
(谢谢hien涵,or。。的打赏,pingming888的月票)
“家臣?”
李愔手中拿着一封李世民的亲笔书写的信件,信里面李世民解释了李晦来益州的前因后果,他的而下面坐着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青年,这个青年面容英俊,身材挺拔,浑身带着一股英气。
“六郎你这是什么表情?怎么见到我一点也不高兴?”李晦大咧咧坐在椅子上,不满李愔对他露出狐疑的表情,以前在长安的时候,李愔和他如同手足一般亲密,两人间也没有太多的礼仪拘束,因此见到李愔,李晦还是和以前一样,直呼李愔六郎,毕竟算起来,李晦还是李愔的堂兄。
李愔痛苦地揉了揉眉头,在李愔的记忆里,他对这个李晦的印象的确蛮深刻,因为同为皇族两人的关系相对来说比程怀亮等人还亲近,只是这个二世祖到了益州能干什么?他又不能和以前一样终日和李晦这个家伙鬼混。
“高兴,怎么会不高兴。”李愔挤出一个和善的微笑,李世民还真会给他找麻烦,他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伺候这个家伙,李愔心想得给这个家伙找点事情做才是,否则以李晦的性格非得每天缠着他不可,而且这李晦的脸皮厚度又是异于常人,他又不能真像李孝恭说的那样用鞭子抽他,那他的光辉形象不是全没了,最后恐怕还得落个不仁不孝的骂名。
李晦一会儿看看李愔,一会儿打量着外面。见到漂亮的婢女眼睛就直,就差流下哈喇子了。“六郎,王府中的婢女长得都不错呀。老实交代已经玩了几个了?”
李愔正在思考该给李晦安排个什么职务的时候,李晦的一句话让他差点把嘴里的茶全喷出来。
“你以为我是你呀,终日盯着女人的屁股,一点出息也没有。”李愔开始揭李晦的短。
李晦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父亲说六郎浪子回头,我还不信,没想到竟是真事。想当年哪个婢女能逃得过你的手掌!”
“我那是洗心革面,否则你父亲也不会把你扔到这,既然是我的家臣,就得给你找点事情做,说吧,你具体想干什么?盛唐商会,军队,和官府,你自己挑。我也懒得给你选。”李愔道。
李晦嬉皮着脸,道:“六郎,你怎么也让我在益州玩个几天吧,这车马劳顿的。我都快累散架了。”
“这个可以,但我也得给你提前安排事情,快选。否则让你看城门去。”李愔威胁道。
李晦妥协,“我选。我选还不行吗?”,他和李愔熟归熟。但他现在怎么说也是李愔的家臣,不能太随意,说不定李愔真能抽他鞭子,“军队!”
和李愔想的一样,李晦果然选择了军队,李孝恭征战一生,李晦自小就受到父亲影响,以前也曾说过以后要进入军队的话,只是李愔知道这个家伙的斤两,就是布袋里塞麦秆,整一个草包。
既然这样就简单了,李愔打定主意要把他扔进军事学院,“那行,过两天你去军事学院报道,以后就在那里学习吧。”
“军事学院?那是什么地方?”李晦问道。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李愔让金大谦备了两匹马,带着李晦直接去了军事学院,如今的军事学院和刚刚成立的时候已经大大不同了,来来往往的学员都是穿着统一的制服,这种制服的颜色是天蓝色,李愔并没有改变衣服的样式,校服还是唐朝那种圆领长衫,只是在衣服的胸口位置都绣着学员的名字和编号。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李愔和朱由之的规划下,军事学院越来越正规化,朱由之阅读了大量的近代军事知识以后,在大众课程的基础上又细化了陆军,海军,后勤,侦查等专业,致力于培养专业的人才,而以前五百名学员也增加到了一千名。
除了教学方面,学院的设施和制度也同样得到了完善,李愔从现代又搞来不少训练器材添置在学院中,而对学员的管理也达到军事化管理,和桃园的军队极为相似,准时吃饭,准时休息,走路的时候两人成行,三人成队。
衣食住行方面,学院都有各自的部门负责,一律免费,这也让前来学习的学员们松了口气。
“殿下!”见到李愔,学院门口两个侍卫向李愔行了一个军礼,这让李晦一阵莫名其妙,不明白这个姿势代表什么。
回敬了一个军礼,李愔带着李晦进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