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明君-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玄打量着柳奕几眼,此人对于九幽局势竟会了解的如此透彻,不得不说是一个难得的人才,顿了顿,刘玄笑道“那以柳兄之言,是主张攘外必先安内之策了?”
“刘兄妙言,攘外必先安内,只有稳定了国家的局势,方可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如若内部紊乱,就算把目光转向他国,也只是徒劳之功罢了。”柳奕双目一亮,像是找到了知己一般赞道。
刘玄含笑点头,按照柳奕之言,似乎并没有什么破绽,但是却有一点,如若在内部紊乱之际,外敌入侵却不顾,而自相残杀,实则才是不智之举,可能周边四国就是等着他九幽造反呢。
目光转向蓝袍男子,道“莫兄觉得柳兄之言可对?”
“小生觉得,柳兄之言不无道理,依我之见,九幽诸侯众多,长年在外护国安邦,只要‘九都’不乱,诸侯则不乱,所以,柳兄说的内乱之势,实则夸张之言。”莫殊沉吟了一瞬说道。
听得此话,柳奕一怔,忙辩道“莫兄怎可说是夸张之言,诸侯势力庞大,早已超越皇室,看似九幽安定,实则就差一个契机了。”
刘玄心中暗暗称奇不已,这柳奕见解毒辣,竟能看的如此深远,以刘玄学过的历史中,这看似和平的九幽,其实才是最可怕,所有诸侯都在等待着一个契机,一个造反的契机。
一旁,刘婧看到刘玄惊异之色,再次望向柳奕稍显俊秀不屈的面容时,心中荡起了一片涟漪,柳奕为人却很是刚正,关乎国家大事,举止洒脱有度,刘婧对他顿时升起了欣赏之色。
刘玄看了眼天色,站起身道“二位都有雄才大略,祝你们高中状元,我想朝廷一定会需要像二位这样的人才的,天色不早了,我们就先回去了,告辞。”
说完刘玄便拉着刘婧准备离开。
“额,还未请教,小姐芳名?”看到刘玄要走,柳奕神情一怔,连忙起身大胆的拱手问道。
刘玄一愣,还未说话,刘婧面色一红,娇声道“小女子刘清,柳公子,我们有缘再见。”
让刘玄意外的是,他这个三姐何曾这般羞涩过,莫不是看上了柳奕?
“刘清。。。”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柳奕依然在回味着刘婧的话语,心中一片舒畅。
“都走了,柳兄莫不是看上那位漂亮的小姐了吧。”莫殊看着柳奕的迷恋之色,不由得失笑道“怪不得柳兄方才这般豪言不拘,是想表现一下啊。”
“非也,我观刘兄也是同道中人,是一个可交之人,方才话语也是我心中所想,并不算的上是虚与表现。”柳奕回过神来笑道。
“柳兄是胸有大志之人,如若会试不利,尽可找我,我帮你谋得出路。”莫殊目光转了转,淡笑道。
“多谢莫兄抬爱了,到了现在,我可知,九幽国的东洲一带,有一莫家,不知莫兄可来自东州?”柳奕看了一眼莫殊笑道。
莫殊神情一顿,坦然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莫家自然也是效忠九幽皇室的,柳兄此话似有偏见。”
“莫兄言重了,不管莫兄是哪里人,小生看中的是莫兄的人品,绝不是富贵,如若朝廷无望,我柳奕也不会那般迂腐的。”柳奕淡淡一笑,举起酒碗道“干!”
莫殊心中大喜,这柳奕着实是他所见过拥有大才之人,这一趟来京都算是来对了。
。。。
走在回去的路上,刘玄面色沉静,柳奕的一番畅谈,让他茅塞顿开,当今局势就如他所言一般,看似一片祥和,实则暗流涌动,京都有宰相李德掌控,边境四国不安,内部却是诸侯林立,大有造反之势。
科举之后就是诸侯来朝,到了那时候,想必就能看出谁有造反之心了。
现在刘玄已经算是一个光杆司令了,没有多大的实权,唯一值得依靠的就是已经被调往北州的武安平了。
武家从不参与国事,有仗就打,没仗就休息,也是因此,先皇对他特别信任,而也是这种性格,让得朝廷内的众多官僚也不会没事找事撩他的麻烦。
这一点,刘玄心中清楚,可是先皇去世了,武家就会成为某些权势的眼中钉,且现在武安平只身在外,手握二十万将士的兵权,光就是这一点,也让刘玄心中安定一些。
“六弟,我们下次还出来吗?”这时,刘婧的话语传入耳中。
刘玄回过神来,看着刘婧喜悦的神情,眉间一挑道“莫不是三姐看上了那个柳奕了吧。”
刘玄从小便和刘婧熟悉,她的性格,刘玄自然知道。
方才透出芳名的时候,刘玄就发现了,刘婧是真的看上了那个柳奕了。
“哪,哪有。。。”被刘玄直接点破,刘婧神色一变,娇嫩的面容上闪过一片羞红之色,嗔怪的瞪了一眼刘玄道“六弟可不要随便乱说哦。”
“恩,我不会告诉别人的。”刘玄淡笑一声,故意曲解道。
“你。。。”刘婧气极,她说的意思是不要随便说看上了人家,现在刘玄却是默认她看上了柳奕,还一副会保守秘密的模样。
“你要是没有看上人家,怎会这般想着下次还要出来,也罢,既然你没看上人家,那么以后我也就不出来了,你一个人出来吧。”刘玄正色道。
“那可不行,人家是女孩子,一个人出来,多不好意思。。。”刘婧连忙辩解道“我的意思是,人家一个女孩子出来,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你可得负责保护的。”
“。。。”刘玄苦笑一声,这妮子还真是一点都不会撒谎,有什么事情都会表现在脸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刘婧是对那个柳奕有意了,而柳奕似乎也对他这个三姐有情。
如果柳奕真是那番大才之人,刘玄并不介意他们相处,这样反而百利无害,天作之合。
。。。
第十章 月色伊人
回到皇宫,刘玄和刘婧告别后便来到了清月宫。
这几日武清月的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刘玄每天都会来看她一次,也因此让得清月宫相比于长春宫活跃了很多。
宫内甚至有传言,皇上已经冷落了皇后,相当于把皇后打入了冷宫。
对于这一点,刘玄不置可否,这个皇后实在太嚣张了,他才不会没事找事的去搭理她,她在怎么闹能上天吗。
而相比于李悦莲,武清月倒是温柔贤淑了很多。
清月宫内,刘玄坐于大厅内,餐桌上摆满了饭菜点心和水果,武清月一身华贵宫服,面露甜美笑容的坐于一侧伺候着。
“皇上,您真的放弃选妃了?”一旁,武清月咬了咬银牙,轻声问道。
这个消息让得武清月有些不可思议,古往今来,哪有舍得不选妃的皇帝,还有哪个男人不好色的。
如果皇上真的放弃了选妃,那今后后宫内也就只有她和皇后两个女人了,想到此处,武清月面色有些羞红,谁都知道,皇上的后宫佳丽三千,往往能得到宠幸的妃子们不足百分之一,有的甚至一辈子都得不到皇上的宠幸也是常有之事,终日在这冷清的皇宫内孤独致死。
但是现在眼前的皇上却是放弃了选妃,也就是说,今后可能就只有她和皇后两个人了,虽然心中是一百个愿意,但是她实在想不明白,皇上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放弃选妃不好吗?”刘玄微微一怔,反问道。
有时候女人就是这样,男人做了她们心中喜欢的事情,却觉得这不合常理,不做她们喜欢的事情,却心中苦闷,黯然神伤。。。
“不,臣妾没有责问的意思,只是。。。”听到刘玄话语,武清月面色一变,忙解释道。
“我知道爱妃的意思,放弃选妃并非以后就不娶妃子了,以后遇到中意的女子。。。额。”刘玄话到一半忽然打住,这话说出来是不是有些不妥。。。
武清月当然听明白了刘玄的话语,到头来还是看着刘玄喜好的,想到此处,她的心中又有些失落起来,皇帝一向如此,纵然皇上以后在选妃,她又能说什么呢。。。
“皇后驾到!”而就在这时,院外传来太监的高喊。
刘玄神情一愣,望向院外,李悦莲一身大红宫装的走了进来。
“臣妾给皇上请安。”到了殿内,李悦莲面容含笑,欠身道。
“皇后前来有什么事吗?”刘玄看着前方的俏丽女子,如果不是了解她的性格,刘玄还真的是很喜欢皇后这般大美女的。
“臣妾一来是看望清月妹妹的,上一次是臣妾不好,打了武妹妹,臣妾心里很过意不去,所以特来送上燕窝补品,好让妹妹不计前嫌,原谅臣妾以往的鲁莽之事。”李悦莲美目流转,缓缓开口道。
说完此话,只见跟随她的侍女太监们端着大小不等的精致木盒纷纷摆放在了宫内,想必里面都是一些珍贵的补品了。
“这二来,臣妾听说皇上放弃了选妃,这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没有先例,臣妾也很不解,特来询问一二。”李悦莲面色平静,这话说出来没有一丝怯懦倒显得不卑不吭且有一些质问的样子。
前面来看望武清月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这第二个问题,恐怕也是李德也想不明白特来旁敲侧击的吧。
毕竟如果连皇帝都只有两个老婆了,那他们那些大臣们却有三妻四妾,这要是传了出去,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让那些大臣以大不敬之罪人头落地,老婆比皇帝多,岂不是造反之举。
刘玄想了想,笑道“难道朕只有皇后和爱妃两个人,你不高兴吗?”
“臣妾自然欢喜,只是。。。”李悦莲一怔犹豫道。
“皇后欢喜便好,理由就是这么简单,今后朕就只有两个妃子了,这样还能给九幽国省下一大笔银子,何乐不为?”刘玄淡笑一声道。
李悦莲语塞,这根本不是她了解的那个刘玄会说的话,看着刘玄洒脱不拘的神情,恍惚间,她有种看不透他的错觉,近来刘玄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和以往的行为举止大为不同了。
她也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同,有时候做事不经大脑,有时候又很有决断专权之举,这放弃选妃之事,看似荒唐,她看不出来有何目的,但是现在至少可以否定,刘玄并不是那种可以用美色左右的人物。
想到此处,李悦莲的目光转向一旁一直低头乖巧侧坐的武清月,心中莫名的升起一丝妒忌,她的美貌并不亚于武清月,为何皇上却偏偏如此疼爱她,心中不由得冒起一丝酸意。
临近黄昏,这李悦莲来了足有两个时辰了,让刘玄郁闷的是,她似乎并没有想要走意思。
一副刘玄不走,她也不走的架势。
“时间不早了,爱妃注意身体,早点休息吧,朕要回去了。”看了眼天色,刘玄起身说道。
武清月连忙起身,面色略有不舍,但她身体还未康复,挽留之言自然只能咽到心中,道“恭送皇上。”
李悦莲同样起身“妹妹早点休息,臣妾也要和皇上一起回去了。”
刘玄一怔,看了一眼李悦莲,心中腹诽了一句,大步走出了宫殿,李悦莲连忙跟了上去。
今夜月色极好,月光挥洒而下,照在了长廊,印出了前方的两道身影。
刘玄此刻略显尴尬,空气中隐隐间飘荡着淡淡的少女清香,一旁的李悦莲也没有说话,静静的跟在他的身边。
想起当初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刘玄就很怕李悦莲,从来不会主动和李悦莲说话,而李悦莲也不会主动和他说话,有时候刘玄犯了小错误,比如整夜不归的时候,李悦莲就会默默的在太子东宫的正殿内静坐一夜,等到刘玄回来,便是一顿大骂,好生严厉。
而那时的刘玄竟然没有反口一句,想到此处,心中不免有些好笑,有这样的一个母老虎一般的妻子,刘玄不怕才怪。
到了长春宫的门口,刘玄停了下来,目光平静的望向李悦莲,月光的映衬下,李悦莲身形曼妙,容貌端庄,安静的时候,仿若仙女一般,让得刘玄有些失神,“皇后也早点睡吧。”
“臣妾告退。”李悦莲微低着脑袋,微咬了咬红唇,心中似是在挣扎着什么,面色犹豫了一瞬,最终还是把挽留的话语咽了下去,沉静的说出一句后,便带着太监侍女们进入了宫殿。
刘玄望着远去的背影,轻吐了口气,转身离开。
。。。
第十一章 李公公
养心殿内,刘玄坐于书桌前,目光望着立于一旁的庄公公。
“小庄子,你会功夫?”这个秘密他也是今日方才知道,而且庄公公挑选的出宫侍卫似乎并不是一般人,武功底子都很不错。
“回皇上,奴才是有点三脚猫的功夫,先皇在世时,奴才的师傅李公公教过一些。”小庄子恭敬的说道“李公公在当年可是公认的大内第一高手,对先皇忠心耿耿,先皇也很信任师傅,直到先皇去世后,李公公便主动隐退守陵去了。”
“哦?”李公公的名声他也知道一些,当年和先皇算是形影不离,是先皇身边的大红人,掌管皇宫所有太监,为人也很低调亲和,深得先皇信任。
但是刘玄也知道,太监也有独断专权的例子,左右皇权,在历史上也时有发生,所以太监是不能参政的规定也就因此而来。
这李公公在先皇去世后便主动退隐,让得他的徒弟小庄子当了太监总管,虽然表面上看去仁义低调,实则暗中也算是把控了徒弟这根线了。
他倒是没想到,这李公公竟然是一个功力高深之人,想了想,刘玄道“明天带我去皇陵。”
“是,皇上。”小庄子一愣,躬身回道。
第二天一早,上了早朝。
近来京都文人齐聚,热闹非凡,为了会试,大臣们也在关注着,希望能从中选出有用之才。
而科举之后就是一年一度的诸侯来朝,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大事件,诸位大臣也在准备着迎接事宜,最是积极的就是宰相李德了。
李德主管九都大半权势,外面的各路诸侯最为在意的也是李德的势力,互相牵制,想来,刘玄能如此安逸,多半的功劳还算是李德的势力呢,毕竟一旦有诸侯生了造反之心,李德一本奏折呈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就可以理所应当的上演了。
。。。
散朝之后,刘玄身穿便服,在小庄子的指引下,向着皇宫东外驾车而去。
皇陵在皇宫东面三十里外,占地百里之广,常年有重兵把守,到了中午时分,马车方才赶到。
到了皇陵大门前,刘玄下车,门口数名将领立时躬身跪下,直呼万岁。
刘玄目光转向皇陵内,古树林立,茂密深幽,跨步向里走去,此地葬的都是历朝历代的皇室贵族,当然也有前朝的皇帝,里面每隔几里地便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矗立其中。
继续向里走去,大约半个时辰后,穿过一片竹林,一座布满鲜花的陵墓显现眼前,中间立有一石碑…………宣德皇帝刘宣之墓。
远处有一座小瓦房,此刻,一道身影从中走出,看到刘玄和小庄子二人,面色大惊,忙躬身小跑而来。
“老奴不知皇上驾到,诚惶诚恐,罪该万死!”跑到近前,半旬老者身穿素衣匍匐在地,声音略显沙哑。
他就是先皇身边的李公公了。
刘玄打量了他几眼道“李公公一直在此守候先皇,何罪之有,快快起身吧。”
“谢皇上。”李公公恭敬的说了一句,缓缓爬了起来,露出那张略显沧桑的面容。
李公公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走路间步伐沉稳,身形矫健,呼吸均匀有力,很明显是有着深厚的功力护体,着实让刘玄心中暗赞不已。
跟着李公公走到陵墓前,刘玄跪于墓碑前,神色有些复杂,内心中对这个先皇并没有多少印象,在刘玄还不是太子的时候,他很少见过先皇,直到大皇子出征大罗受伤病逝,他这个皇家唯一男性血脉才被重视起来。
但是当年的刘玄并不被任何人看好,没有皇家威仪,胆小如鼠,且不务正业,为人善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怕老婆。
以刘玄的个性,还未穿越之前,他的志向极为朴实,安安稳稳的当一个安乐王爷,有吃有喝,再有几个小夫人,他就心满意足了,天下让他大哥当就行了,他才不会管那些所谓的国家大事呢。
也幸好就他一个小皇子了,如若在多几个皇子,以他的无能样子,可能一辈子也轮不到他这个六皇子当太子的。
先皇去世后,刘玄被迫登上了皇位。
家有泼辣皇后管着,朝上还有宰相李德掌权,外面还有诸侯暗中觊觎,周边又有四国虎视。
现在就差一把火了,如若他一个不剩,可能下一刻就会让得九幽诸侯揭竿而起,瓜分天下,吞并四列。
现在他不在是以前的那个无能小皇子了,看着眼前的墓碑,神情复杂,既然占有了您儿子的身体,他就必然会做出一些事情来让您老人家沾沾光。
连磕了三个响头,刘玄站起身,李公公连忙迎了上来道“皇上这般诚恳,先皇在天有灵,一定会庇护九幽昌盛繁荣。”
刘玄淡笑一声道“李公公是先皇身边的红人,朕来此除了祭奠先皇之外,也是特来看看李公公的。”
“皇上这可折煞老奴了,老奴何德何能让皇上这般惦记。”李公公面色一怔,连忙说道。
“如今九幽内乱在即,诸侯并起,四国扰境,每思及此,朕心甚忧,我这个皇帝不过是一个花架子罢了。”刘玄不置可否的笑道。
“皇上可不能这般说,恕老奴直言,整个天下,莫非王土,纵然诸侯有造反之心,那还是皇上的天下,皇上的子民,怎能是花架子。”李公公恭敬的回道“如若皇上不嫌弃,烦用得上老奴的地方,老奴定当万死不辞。”
“李公公自从先皇去世后便不问世事,隶属中立姿态,现在朕唯一觉得能信得过的人,李公公便是其中之一了。”刘玄也不绕弯子的直接说道。
“能得到皇上这般赞誉,老奴死不足惜了。”李公公浑浊的双眼中闪过一丝朦胧,弯着腰,声音有些颤抖“可是老奴服侍先皇多年,在朝中并没有丝毫的势力,恐怕有失皇上期望了。”
刘玄定了定目光,道“不知李公公当年的功夫能排上几名?”
一听此话,李公公神情一顿,不知刘玄此话何意,犹豫了一瞬,还是回道“老奴的功夫现在已不足当年十分之一,若论深浅,当年京都能和老奴比肩的应该就属武安平武将军了。”
武安平,现在已经四十有余,没想到当年竟能和大内第一高手李公公比肩,着实不简单。
沉吟了一瞬,刘玄道“那么,不知李公公可否训练出一批向您当年那般的杀手?”
此话一出,李公公和小庄子神情一惊。
。。。
第十二章 会试
“皇上怎会想到突然需要杀手了?”皇陵前,李公公回过神来,躬身问道。
“当然是为了暗杀。”刘玄平静的说道,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科学的绝世高手,武功高强,可飞天遁地,杀人于无形。
在刘玄的记忆中,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杀手组织,但是让他奇怪的是,唯独他们九幽却没有类似的杀手集团。
在历代番邦之战中,杀手集团的作用非常之大,几个每一个帝国都有这样的黑暗历史,只是为了帝国的名声,皇族基本上是不会明面上和杀手组织交好的,而杀手集团在这个世界也不会明面上的叫杀手集团,一旦帝国霸业大成,杀手组织便会被扫尽或者清除。
而如果帝国发生战争,杀手组织就会悄然出现在世界上。
刘玄当然不会相信,他们九幽会没有这样的杀手组织。
只见李公公犹豫了一瞬道“既然皇上有此抱负,老奴有一封书信也可以交于皇上了。”
“书信?”刘玄一怔。
“先皇去世前吩咐老奴,如果皇上不堪大任,也就算了,若是皇上有惊鸿之志,便可交给皇上。”李公公一边从怀中贴身拿出一张书信一边道“这封信上是一份名单,也就是足可比肩老奴武功的暗影杀手,也是先皇为皇上准备的最后一份遗产。”
刘玄心中一震,接过书信,打开之后,其上赫然写着密麻小字,细数之下,足有五十有余。
李公公躬身道“这是当年,先皇特意为皇上准备的杀手,从未使用过,由老奴监管,秘密培训,从皇上出生起便一直培养着,到了现在足有二十年了,都是和皇上一般年纪。”
。。。
等到刘玄回来,已近傍晚,养心殿内,刘玄躺在龙榻之上,神色有些恍惚。
回想起李公公的话语,当年先皇秘密收养了数百名无父无母的婴儿,交于李公公,在那些婴儿三岁时,便开始了严酷无比的秘密培训,除了基本的识文写字之外,所有的时间全部用在了暗杀训练上,等他们长大后,只剩下了50名合格的杀手。
他们被分散于九幽各地,成为了一个普通的百姓或者江湖人物,或者某个大户人家的家丁。
而这些人从出生起的唯一使命就是为皇上服务,一生只得听从皇上一人,如若皇上无能,只要朝廷能保皇上平安颐养天年,杀手们便没有了任何作用,也无需在让皇上知晓。
而若是皇上有大的抱负,并有启用之心,五十名杀手随时回京待命。
这五十人,全部是九幽内数一数二的一流高手,没有皇上的命令,绝不显露实力,也绝不会暴露身份。
再次从怀中拿出那张书信,看着上面的名单,这上面的名字都是从来没有在世界上有过任何名气的名字,他也并不认识这些人,但是听李公公所说,这上面的人,全部认识皇上一人。
如若他遇到这上面的人,无论是何种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他们是绝对站在皇上这边的。
“小庄子,你知道这上面的名单吗?”刘玄扫了眼一旁的庄公公问道。
“奴才也是第一次听说,也从来不知道师傅说过此事,这名单,奴才可不能看,现在只有皇上您和师傅两个人知道这名单了。”庄公公神情一震,连忙低头恭敬道。
他就算再大的胆子,这名单他也是不敢看的,这可是机密文件了,除了皇上和师傅李公公之外,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太监,能忠心伺候在皇上身边,能像师傅那样老了安享晚年,对于小庄子来说就心满意足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他心里清楚什么事该知道什么事不该知道。
刘玄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现在手上有了这名单,李公公也已经悄然发出了信号,不出一月,五十名杀手会全部汇聚到京都来,而他只需要记住上面所有人的名字,到时候见到后,自会知道谁是他可用之人。
贴身收好书信,刘玄向着卧室走去,有了这名单,他就等着一个月后了。
。。。
数天后,从九幽各地而来的书生才子们终于迎来了京都会试,数万才子齐聚一堂,好不壮观。
学子考试的地方叫贡院,考试时间为两个时辰,一篇论文,这两个时辰决定着考生们十年寒窗的命运走向。
考试题目每次都有不同,而这次的题目就是论天下大势,可以说,稍有不慎可能就要得罪朝廷的题目。
到了中午,考试结束,每个房间内的学子出来后,表情各异,有满心欢喜,有颓然丧气,有平静淡然,也有捶胸顿足。
数万学子考完之后就等着三日后的揭榜了。
卷子收到之后便会送到翰林院,上百名翰林学士集体批改,张正是当初李德推荐主考官,此事大堂内,张正立于正座之上,看着大堂内上百名翰林学士批阅着试卷。
“张大人,这痛批国策之人,可过否?”这时,一名中年翰林学士躬身问道。
“妄议国策,实为大不敬,怎可批过?”位首,张正端起的清茶一顿,回道。
一听此话,那名翰林学士,点了点头,无奈之下,把手中的试卷放到了未过一边。
“张大人,这痛批诸侯群立,位高震主之言,可过否?”有一名翰林学士起身道。
“如今皇上贤明之君,诸侯莫敢不从,哪有震主之说,一派胡言,不过。”张正清了清嗓子道。
想了想,张正道“凡是有对九幽不利,或者说我朝不当之言者,一律不过,此次考试宗旨是天下大势,不是非议国政,那些狂妄自大之徒,如此狂言,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都不精通之人,留知何用?”
众翰林学士,纷纷点头,有的暗自叹气,默然不语。
这数万张试卷,根本没有人在乎那区区一张试卷,且这次的考题过于擦边,不懂官场之道的才子们自然会说出那般狂言妄语,这也导致了落榜之名在所难免了。
这就是古代科举制的本质,漏洞百出,并不能真正的达到选才用人之效,不知道像这样的科举制,埋没了多少忠肝义胆。
。。。
第十三章 殿试 上
会试之后便是殿试。
翰林院从数万才子中选出一千多名合格之人,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最终选出状元榜眼和探花。
太和殿占地三千平米,此时,刘玄坐于皇座之上,两边百官林立,中间足有两百多学子低着脑袋,躬身站在大殿中间。
刘玄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些才子们,今天一大早,一千多合格的学子们全部立于殿外等候,等到皇帝上了早朝后,每两百人一批依次进入。
这是第一批。
刘玄看着手中的合格者名单,这翰林院的效率着实很高,方才两天时间便从中挑出了一千多名合格者。
“九幽之才,朕来考你们,何为治国?”想了想,刘玄淡声开口道。
听到皇上问话,台下众学子纷纷一震,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皇上,方才和他们一般年纪,心中大惊之下,显得甚为小心谨慎。
“皇上,小生认为,治国当以礼为先。”这时,一名长相颇为俊秀才子走出一步开口道“不修礼仪,廉耻不立。民不知,法不能正也。无法不可为治也,不知礼仪,不可以行法也。”
刘玄眉间一挑,打量了此人一眼,这个人说的倒是颇为有道理,“那么,当如何让百姓知法知礼呢?”
“当以布教施化,年长者当以表率,无礼者当以惩戒,小生以为,当以教育为本,若能广施学堂,让九幽子民识字学礼,当可为治国之本。”那名学子面色肃然,字字铿锵有力,说的颇为认真笃定。
刘玄心中一悦,没想到封建的九幽帝国,也有这般长远目光之人,教育为本,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沿袭的体制,世界各国都遵从的治国根本。
“你叫什么?”刘玄开口问道。
“小生姓孔名礼。”孔礼心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