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远征)-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别小看这些越军特工,以为他们只是越军特工的一小部份。往往就是这样的一小部份,才是越军特工中最重要的部份,否则他们凭什么能用粮食储备?

“一排长、二排长……”这时就听到通讯员小刘朝我们叫道:“各排长到连部开会,上级有新指示!”

“是!”我们几个人应了声,起身就朝连部走去。

到了连部,连长正和指导员看着电报,彼此之间还在讨论着什么,似乎这电报还有点让人不好理解。

果然,等我们三人坐好后,罗连长就对指导员说:“还是你先念念吧!”

“也好!”指导员随后拿着电报走到我们面前说道:“同志们,这是上级刚刚下达的命令。师部命令我们……在攻占了每一个地域或城镇后,应迅速调整部置,依托要点,组织防御,搞好协同,规定好联络信号记号,预防越军特工的反扑和偷袭。”

这一段话没什么问题……这似乎是更像套话,比如那什么依托要点、组织防御之类的……如果要等到这命令来时我们才做,只怕早也没命了。

接着指导员就话锋一转,接着念道:“同时,还要组织小分队分片包干,采取集中对小股,小股对分散,包围对固守,搜歼对潜伏,潜伏对偷袭的办法,用打、炸、烧等手段,将潜藏在我阵地周围的越军特工剿灭!”

“啥?”听着这话我和刀疤等人不由就愣了。

奇怪之处并不在于要怎么着对付越军特工,上级这命令其实我已经在做了,就是分块包干。奇怪的是这命令里强调了“打、炸、烧”……之前还让我们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爱护越南的一草一木的,这使得我们对躲藏在丛林里的越军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是吗?既然要爱护越南的一草一木,又要歼灭躲在里头的越军特工,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拉着部队进丛林……这是什么结果就不用说了,咱们爱护了越南的一草一木,却要付出鲜血和生命,而越南特工正是利用这些草草木木来打仗的……有这么扯蛋的吗?

“指导员!”我还有些不信的问道:“这命令……是不是说咱们可以打、炸、烧了?我没听错吧!”

指导员没有说话,事实上我想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这跟他之前强调的似乎是矛盾的。

“同志们!”罗连长站出来替指导员解了围,他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是要的,但是……这些是对越南老百姓才适用,对付敌人,我们就应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在我军的占领区内基本没有敌军主力,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敌人肯定是散了,化整为零分散到丛林里与我们打游击了!这是敌情的重大变化,我们有必要采取新战法,从对付敌人的正规战转变到对付敌人的游击战,这是战术的重要转变。”

“罗连长说得对!”指导员接着说道:“从战场全局来看,我军已把分散的敌人大范围的包围起来了,它就一张区大的网,把敌人统统都圈在这张巨网中。但是……敌人已经分散了,我们也要根据敌情的改变而改变,也要把这张大网化整为零,变成很多小型网,才能套住狡猾的鱼!也就是说,在战术上我们必须以游击战来对付敌人的游击战……”

我得承认罗连长和指导员的口才都很好,吧啦吧啦的说那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嘛:放手去对付丛林里越军特工。

很明显,上级这是要拿越军特工开刀了,上级终于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坚壁清野

第一百一十六章坚壁清野

我们把这次行动称作“坚壁清野”,这是什么意思就用不着多说了。

不过是什么意思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采取的是什么样的行动。

村庄依旧封锁,一方面是为了不让躲在丛林里的越军特工得到食物补给,另一方面,则是不让饿肚子下山找食物的越军特工有可乘之机。

对于村庄之外的丛林……就像我们之前对村庄进行分块包干那样,对丛林也进行了类似的分片。

我们连分配到的任务,是沿着那丁、路克、郎勒方向实施搜索。三个方向,正好由我们三个排各沿一条互相间隔不远的路线前进,在崎岖曲折的山路上搜索前进,连部就跟在后面适时与我们保持联系并与其它连队保持联系。

二排按照顺序自然就排到路克这个方向。

我的安排是在山路的左边放二班,右边换三班,自己则带着一班沿着山路往前走。各部分互相间隔在可视范围内,依靠对讲机进行联系。

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兵力分散让越军不好设伏,试想如果我们把所有兵都堆在中间沿着山路前进,那越鬼子只需要十来个人埋伏在路旁然后来个砍头截尾斩中间……在自动步枪的火力下,我们不到十分钟就全军覆没了。

但是这样分成三个部份前进,越军就无法有效的埋伏。至少,他们要埋伏我们的话,就需要比我们多两倍的人形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我们此次行军的目的是搜索。

搜索什么?

搜索的是藏在丛林里的越军特工。既然是搜索越军特工就不可能只在山路上搜索不是?而且这也只是第一步。

为什么唯独要把一班放在中间沿山路前进呢?

原因很简单。陈依依和读书人都是在战场上打过来的,万一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而吴志军在这一点上显然就差多了。

沿着山路前进的任务显然是比较轻松的,为了不把两旁的队伍拉到后面,我甚至还安排了两名战士在前头用探雷器一边探雷一边前进……

“排长!”看我这样安排吴志军就有些意见了,他迟疑着说道:“我们……这么走是不是慢了点?这要什么时候才走到路克村啊?”

我举起望远镜分别朝左右望了望,漫不经心的反问:“你这是在搜索呢?还是去路克村?”

我这么一说吴志军就没话了。

这时突然走在前头拿着探雷器的战士突然停住了脚步,然后回过头来面带异色的说道:“排……排长。有地雷!”

“退后!”这是我下的第一个命令,然后就朝着对讲机叫道:“二班、三班,报告情况!”

“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陈依依回答:“不过发现敌人潜伏的痕迹,时间在十分钟左右,人数大慨有七人……”

“嗯!”我下令:“继续前进,保持警惕!”

这时我又不得不佩服了下陈依依的本领,就连敌人刚走十分钟她都能判断得出来。

“排长,怎么办?”吴志军随后问了声:“我们没带工兵……不会排雷!”

我白了吴志军一眼,随手就拉燃一枚手榴弹往发现地雷的位置一丢……轰的一声,当我们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那枚地雷也已经不是问题了。

“继续前进!”

我有些不敢相信吴志军在原部队是个连长,也许。他们还没有从和平世界里走出来,又或者这就是有打过仗和没打过仗的兵的区别,总之他们不知道用简单、直接的方法解决问题。

然则我所担心的却并不仅仅只是这枚地雷。因为我很清楚地雷这东西是埋下后就可以不管的。

但是……越鬼子为什么还要潜伏在路旁呢?而且还有七人之多……应该说不只七人,我想在读书人那个方向也有潜伏,只是读书人没有发现罢了。

所以……左边也有人潜伏,右边也有人潜伏,再加上山路中央有一枚地雷……这代表着什么?

不用说也知道,这本来是一个伏击圈,越鬼子本来有一支十余人的部队分别埋伏在山路两侧,只等着我们踩响了地雷后两面夹击……

也许有人会说,越鬼子只有十余人,他们怎么敢埋伏我军一个排呢?

战场并不是简单的加减运算,战场更讲究的是战术和火力配置,特别是在这个各种自动步枪横行的时代……在这战场上就发生过一个连队的解放军因为盲目冲锋而在五名越南民兵的自动步枪下死伤惨重的情况。

所以,只要越军两面互相配合得好,时机掌握得好……凭着十几个人完全可以以不对称的伤亡比例打赢这场仗。

他们为什么撤退呢?因为他们发现我们分成三路走……于是乎,他们的埋伏瞬间就失去了作用。

他们会就此放弃吗?我相信不会。

原因是什么?

这是一种感觉,我感觉越军并没有把我们这支部队当一回事,他们会以为我们沿着山路排成一路纵队走,并为此设下了埋伏……这就是他们小瞧我们的证据。

他们会怎么做呢?

召集更多的人吗?这种情况似乎不可能,更多的人就代表要消耗更多的粮食,这对于缺少粮食的他们来说有点无法想像。而且还很有可能因为目标太大而暴露,这就有背于游击战的宗旨了。

那么……他们也许会以我军左翼或右翼为目标再来一次伏击,虽然不能将我们全歼,却可以取得一次小胜之后迅速撤退……

想到这里,我当即在对讲机里下令道:“一班跑步前进,二班、三班随后跟上!各单位做好战斗准备!”

“是!”

“是!”

……

气氛在我下令的那一刻就紧张了起来。

吴志军也许根本就不明白,刚才我还否定了他加快速度的建议,现在马上就命令部队加快速度并做好战斗准备……但在这时我也来不急向他解释什么,当然也不需要解释,他更需要的是看和学习。

为什么要加快速度呢?如果越鬼子正在前头不远处布置伏击阵地,而且还错误的估计了我军的行军速度,那加快速度之后会发生什么?

没错,在他们布置好之前就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所以有准备和没准备只是相对而言的,越鬼子以为自己是只正在捕蝉的螳螂,谁又会想到那螳螂摇身一变……马上就成了黄雀。

果然,就在我们才拐过两个弯转过一个山坳的时候,就看见一队越军正匆匆忙忙的由右往左自我们面前的穿过山路,他们也许是想由两路汇成一路伏击我军左翼,只是没想到我们会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于是顿时就慌了手脚转身组织防线……

然而这时的我哪里还会给他们机会,只喊一声:“打!”

战士们早在我的命令下做好了准备,这时一接到我命令哪里还敢怠慢,几把冲锋枪同时开火,那子弹就像雨点般的朝越军倾泻而去……越鬼子在我们面前几乎是一字排开毫无掩护可言,而且相互之间的距离只有区区十几米,于是只一轮弹雨过后就七倒八歪的躺在了地上。

我的注意力却不在眼前这部份的越军身上,因为我知道他们只是越军的一部份,同时也相信手下的这些战士能对付得了他们。

我趴在一块石头上举起了步枪透过狙击镜观察着左边的丛林……很明显的是,这些越军由右往左走,就意味着他们的友军在左面。

看不到人,丛林里头光线比外面要暗得多,而且到处都是树,这使得我很难发现躲藏在里头的越军。

应该说,在这样的地形上是不适合用狙击枪的,丛林里交错的树木会使狙击枪远射程的优点变得毫无用处,狙击镜也会因为树木的遮挡失去作用。

然而……我却并不担心这一点,因为越军人少我军人多,我似乎只需要锁定他们,然后等着陈依依所带领的二班的出现就可以了。

“二班注意!”我朝对讲机叫道:“敌人在你们正前方约一百米处,朝敌侧后靠近!”

“是!”

“三班注意!敌人在山路左侧,包抄他们的后路!”

“是!”

下完命令后我再次举起狙击枪等着,我倒想看看他们还能忍到什么时候。

当陈依依等人踩断枯枝的脚步声出现在丛林中时,那些越军终于忍不住了……

“砰!”的一声,一名越军还没从枯叶里探出脑袋就被我一枪打倒。

其实我早就注意到了那堆枯叶,它并不像其它地方一样自然平整,而是呈不规则的形状稍稍突起……我一直不开枪,只是因为无法确定他的位置。然而他只需要轻轻一动……那枯叶堆就会像骨牌一样起了连锁反应,于是我就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这时越军才发觉他们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动,就要等着被我军包围;动,就要冒着被狙击手狙杀的危险。

第一百一十七章路克村

士兵发现一个诡异的现像,上传了章节后,第一章的订阅总是比最后一章的少。经过编辑提醒后才知道这叫“漏订”,不能过于密集的在同一时间更。所以先更两章,第三更在九点半。

感谢各位书友的订阅和支持!

※※※※※※※※※※※※※※※※※※※※※※※※※※※※※※※

第一百一十七章路克村

“砰!”一发子弹呼啸而出。

这次的目标是一只手,握枪的右手。它的主人因为要面对侧后包抄的陈依依,必须要换一个方向握枪,只是他没有注意到的是……他所隐身的那棵树本来已是勉强让其藏身,他一举枪瞄准……就露出了手肘。

很快我就听到了那名越军绝望的惨叫,这惨叫甚至还带着一点哭腔……在战场上混过的人都知道,一个兵如果如果右手中枪那意味着什么,这甚至比直接要了他的命还难受。

当然,如果是左撇子的话那就该另当别论了。

“砰!”又是一发子弹从我的枪膛射出。

这发子弹的目标是一支枪,一支露出半截的ak47……也许这名越军并不觉得有谁会把枪做为目标,但是他错了……

应该说越军个个都隐藏得很好,这使我不得不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这不?随着“铿”的一声子弹击中了越军的ak47后,那钢铁相撞的巨大惯性就将它的主人带得一个越趄……于是这名越军就暴露在我的面前。

“砰!”这发子弹就毫不费力的将暴露在我面前的越军撂倒。

狙击枪在丛林里或许很难发挥它远射程的优点,但精度高在任何时候似乎都是有用的。比如刚才……如果我手里拿的是ak47的话。我相信自己没办法打中一截露出的枪管。

接下来越军就开始逃跑了……

越军最终还是没有忍住。事实上任谁都知道。这样下去呆在原地就只有等死,于是随着一声大叫……剩下的几名越军就像兔子一样从潜伏地窜出,接着再拼了命似的朝丛林深处跑去。

“哒哒哒……”这时候响起的就是战士们手中的冲锋枪。

这些枪声有一班的,也有二班的,那子弹就像是在丛林中刮起了一阵狂风暴雨似的,只打得那些草木东倒西歪、木屑横飞。

当然,与这些草木一起倒下去的还有那些越军……

我没有开枪,因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狙击枪起不了什么作用。

子弹是高速旋转着飞行的。在这过程中随便碰到一根藤条、小枝甚至是叶子都有可能改变它的飞行方向,所以一发子弹在丛林中准确的命中目标的慨率很小,这无关枪法准不准。

为什么冲锋枪又可以呢?

一是由于ak47的穿透力,二是因为ak子弹的量。

穿透力强就使它可以击穿小树、小枝,子弹的量大……就意味着不管子弹怎么偏离方向,还是有很大的慨率能击中目标,甚至很多时候,往往就是因为那些子弹偏离了方向才击中目标。

也正是因为ak47的这个特点,所以才使得它在越战中完胜美国的m16。

m16的特点是精度高、射程远,缺点是穿透力不足……这优缺点在空旷的野外也许能占部份优势。然而在丛林里就很悲催了……穿透力不足就意味着它无法击穿小树,同时树木也会让精度和射程发挥不了作用。再加上m16难于保养、以及枪托是玻璃纤维不适合近战等缺点,使得它在越南战场上是一个完败的结局。

当然,m16与我手中的狙击枪还是有区别的,否则的话我也就干脆用ak47算了。

战斗在十几分钟后就结束了,不过才八名越军……他们在我军的几面包围之下很快就一个个倒下,一个也没跑掉。

不过这些越军也算种,一个投降的都没有,就连那个被我击中右手的越军也拉响手榴弹自杀了。

“排长!”这时小山东递上了步话机。

“什么情况?”我刚接过步话机,里头就传来了连长的询问声。

“遇到越军小股部队的阻击!”我说:“不过已经消灭了,我军没有伤亡!”

“打得好!”步话机里传来连长的赞许声:“继续前进!记住,遇到敌人大部队不要硬顶,等待增援!”

“是!”我应了声,就朝身后的部队挥了挥手继续前进。

这种搜索,与我之前所说的在丛林与越鬼子作战不一样。

首先,这整个行动都是有计划、有次序的,排与排之间、连与连之间、甚至是营与营之间都相隔不远能够互相支援。

就比如说我们连,各排都适时向连部报告自己的方位和情况,一旦有哪支部队遭遇敌军的阻击……当然,像我刚才那样遇到的那样十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小部队,就没必要再要求增援了。遇到越军大部队,我们得到的命令是不要硬冲硬打,而是拖住敌人、与敌人保持接触等待支援。

接着就是附近的两个排很快就会从侧翼对越军进行包抄,甚至如果越军兵力、火力不弱的话,附近的连队也会赶来支援。

这种战术在第一天就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也许是越鬼子并不知道我军改变了战法,所以就像往常一样设下埋伏等着我军搜索部队……其结果可想而知,一开打越鬼子似乎是占了上风,有备打不备不是?而且越军火力很足,一阵枪响过后我军就会倒下好几个人。但是……听到了枪声和接敌的报告后,我军其它部队就像是蚂蚁一样从四面八方赶往接敌位置……

这时的越军也许会意识到了危险想要迅速摆脱我军,但是一旦暴露后想要脱离包围圈又谈何容易。

遇到越军大部队的是五连三排。

三排首先按照命令“缠”着敌人……这种缠指的并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他们在发现遇袭后的第一时间就撤退,于是伤亡并不是很大。在敌人准备逃离时又紧紧的跟了上去,时刻与越军保持接触。

接着闻声赶来的一排和二排也投入了战斗……这时胜利的天平就向我军方向倾斜了,接着在四连赶到之后……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整场战斗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我军伤亡十五人,越军二十八人当场被击毙,一人被俘,四人逃跑……之所以还会有四人逃跑,是因为我军对地形不熟让越军钻了空子。

我也是事后从连长的宣传那才得知了这些战果。

其实我觉得这伤亡比例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从这一仗,我似乎感觉到了部队的改变……

刚上战场上时我根本就感觉不到其它部队的存在,这并不是说其它部队就真的不存在了,那是一种感觉……就像打群架时,身边明明有朋友在,但心里却清楚他们不会帮忙,所以还是感到势单力孤。

初时我军的部队也是这样的感觉,这也不是说其它部队不够勇敢或是贪生怕死,而是我们打我们的,他们打他们的,各不相干。说白了就是相互之间没有配合、没有默契,人虽多但却像是一盘散沙。

但是现在……我分明就感觉到了一排、二排,一连、三连甚至是其它营……而且也很清楚,一旦自己遭遇到越军大部队阻击,我军的这些部队很快就会在上级的统一指挥下赶来增援。整支部队就像是一台机器,一台梳理丛林的机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我认为这就是战场的作用!

战场就是最好的学校,在这里没有人可以偷懒,也不敢偷懒,因为偷懒就意味着要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于是,所有的人包括战士、包括指挥员,都在拼着命的学习、适应、应用……所以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部队的素质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这种进步也许是在后方几年的时间都没法达到的。

当然,这进步也是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匆匆打扫了下战场后,部队就再次走上了搜索的道路。这一路上就风平浪静,三个多小时后就来到了路克。

路克是一个小村,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水的源头,据说这村子附近有几条小溪自山而下汇集到一起形成一条河,所以才有路克这个村名。

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名字,原本也应该是个很淳朴的乡村,可是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在经过这个村子时却三番五次的减员,原因是时不时会在路上踩响地雷……如果说一次、两次那还不奇怪,可是如果有八次、十次……而且诡异的是那些地雷大多都埋在山路中央,该村村民却一个都没有被炸伤,这就不得不让人起疑了。

我把手一挥,陈依依和读书人就分别带着一个班的战士端着枪从左右两翼朝村庄包抄了上去。而我则举着狙击枪为他们提供远程掩护,狙击枪的优势在这时候就能体现出来了,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我在这高处甚至还可以通过对讲机实时为他们提供一条最佳路线。

吴志军的三班也做好了战斗准备,随时都可以提供增援。

但这一切似乎都是没有必要的,没有枪声,也没有爆炸声,不过一会儿对讲机里就传来了陈依依和读书人的报告:“一切正常!”

这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我相信越南村民个个都“训练有素”,他们不会这么容易就让我们给看穿的。

第一百一十八章回村

第一百一十八章回村

端着枪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了乡村,就看到了或蹲或站的男男女女……男的一般是老人和小孩,女的大多面有菜色、姿色一般,不像现代传说的那样说什么越南女人个个都是美女。

当我走进村子时,我发现这些越南人中有许多人都讶异的看着我手中的狙击步枪,随即就互相交换了下眼神闪过一丝恨意……他们这个动作虽然不是很明显,而且也掩饰得很好,但还是被我看在了眼里。

很明显,这些越南村民不只是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枪,而且还知道这种枪中**人是没有的,如果会出现在中**人手里,那就意味着这是从越军狙击手手里抢去的。

因此他们才会又是惊讶又是憎恨,由此我也知道他们的军事知识是如此丰富……当然,我也并不能以此就说他们是越军特工,事实是……越军这几十年都在打仗,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普通老百姓在茶余话后聊的都是战争,甚至还有许多人就是在战争中长大的。

所以,他们会有丰富的军事知识也不足为奇。

“乡亲们!”当我朝这些越南百姓喊出越南话的时候,就更是让那些越南百姓吃惊了。

“乡亲们!”我说:“你们不要害怕……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中**人是讲纪律的部队。虽然,我们正在与你们的军队打仗,但绝不会伤害无辜百姓,请你们放心。如果你们知道越军特工的情况。希望你们能告诉我们。也请你们与中**队合作。转告越南军队早日投降,我们中**人宽待俘虏!”

我当然知道这些目露凶光的老百姓不会告诉我们情况,更清楚他们不会去动员越南军人投降。我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让他们放松警惕,这时的他们也许会想:“嘿,来了个中国菜鸟,还以为三言两语就能让我们叛国的!”

果然,我话音刚落就有一个越南妇女说道:“同志,如果我报告军队的行踪。有没有奖励?”

“哦?你想要什么奖励?”我问。

“我们好多天都没吃东西了,可不可以……”

“没问题!”我点了点头,不顾陈依依的一双怒目,随手就从背包里抽出几块压缩饼干递了过去。

可那越南妇女竟然不接……

我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朝身后的战士们招了招手,战士们就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上来,你一根我一块的把压缩饼干堆在我手上。

我把压缩饼干和罐头全都堆在那妇女的面前,就像一座小山一样,这时越南妇女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她一边迫不及待的抓起压缩饼干撕开包装袋张嘴就咬,一边指着西面的一片丛林说道:“在那……我早上看到有十几个军人往那走了!”

“哦。好!”我装作满意的点了点头,对那越南妇女又感谢了一番。一挥手就带着战士们往丛林跑去。

“排长……”还没跑几步陈依依就从后头跟了上来,有些不满的说道:“你还真信了那越南女人的话?”

“为什么不信?”我反问道:“她难道不知道给假情况我回来会找她算帐的吗?”

“那……”陈依依有些不可思议的望着我:“那越南人有几个是怕死的?”

“是啊,排长!”读书人也在一旁边劝:“那些越南人个个都饿得皮包骨似的,只怕恨不得死了就解脱了!再说了……咱们有纪律,能拿那些越南老百姓怎么样?人家就看准了这一点了呢!”

“好了好了,废话少说!”我有些不耐烦的应道:“你们只管听我命令就是,哪来那么多的名堂!”

“是!”

“是!”

……

陈依依和读书人心不甘情不愿的应了声,只有吴志军没有说话……但我却知道他没说话并不代表他会赞同我的做法。事实上,我相信他之所以不说话是觉得他这个没有经验的新兵还没有说话的份。

其实他们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会不知道,只是他们太不了解我了,我又怎么会是那种轻易就相信别人的人?特别是这个“别人”还是我潜在的敌人!

丛林离我们不远,不到几分钟我们一行人就钻了进去……再跑了一会儿,我回过头来往后看了看,见村庄已经被参差不齐的树木遮得严严实实,于是当即下令道:“停止前进!”

“排长,怎么了?有情况?”读书人傻傻的问着我。

“当然有情况!”我说:“做好准备回村!”

“啥?回村?”读书人一愣之后,很快就哦了一声,接着苦笑道:“原来排长这是……在骗那些越南人哪!”

“嘿嘿……”吴志军这下就得意了:“我早就知道排长有主意的!”

陈依依这时也明白过来,有些恼怒的说道:“骗那些越南人就好了,怎么连我们也骗?”

我瞪了陈依依一眼,说道:“谁让你们这么傻的?再说了……如果连你都骗不了,那还能骗得了那些越南人?”

陈依依当然明白我这话里的意思,那就在说她连那些越南老百姓都不如了,不由把我恨得咬牙切齿的。

我不由在心里暗笑,我是你的排长……你还能拿我怎么样?可是没想到这得意劲还没完大腿处就一阵剧痛……陈依依乘别人没注意,竟假装在我身旁观察敌人,偷偷地捏了我大腿一把,只痛得我直抽凉气却不敢声张……

他娘的!这要是给别人知道,我这排长还怎么当得下去啊?这苦水只得往自己肚子里吞。

定了定神,瞪了陈依依一眼后,就下令道:“一班跟我来,二、三班待命!”

“是!”

……

为什么要叫一班呢?

一班大多都是没上过战场的“老兵”,我相信这种对付越南老百姓或者是几个越军特工的任务难度和强度都不大,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