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越战的血(远征)-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联的问题?”我有些不解。
“对,就是苏联的问题。”张司令回答道:“之前你们没有这样搞一下我们还不知道,原来苏联已经陷入到这种困境里了。你们先进公司与苏联方面打的交道比较多。说说这方面吧!”
“哦!”闻言我就明白了。
这主要是因为中苏之间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原因,再加上这时代信息比较封闭而我们又集中精力在越鬼子身上。所以对苏联方面的了解还是极为有限的。
“这么说吧。”想了想我就回答道:“苏联之所以会陷入这种困境当然跟他们发动的战争有关,美国对苏联的封锁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就是其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不合理?”
“对!”我说:“如果只是短期的局部战争的话,或者说是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之间的战争的话,那么经济结构还不是那么重要。比如英阿的马岛战争,还有我们与越南之间的战争,但如果是两个大国之间发动的全面战争或是代理战争,那经济结构就是武器装备之外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了。”
闻言张司令不由点了点头:“就像小日本侵略我们的时候的时候一样,他们只需要用海军把我们海岸线一围……咱们绝大多数的外援都中断了,而那时我国的工业又十分薄弱,于是只能凭着大刀、长矛去对付日本鬼子的机枪坦克。”
“就是这个理。”我说:“苏联现在的情况与我们那时有些类似,只不过没那么严重而已。其重工业十分发达,他们有大量的工厂可以制造飞机、大炮、坦克,但是轻工业却十分薄弱。这样的经济结构如果是打短期战争的话那还好,时间一长百姓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于是就有现在苏联的这种状况,一方面飞机卖不出去,另一方面急需生活用品。所以我们才能用那些盆盆罐罐的东西换了飞机过来。”
“嗯!”张司令点了点头,随后就笑道:“这只怕是苏联鬼子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他们原本还以为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控制住阿富汗,更没想到我们会把越南战争有意拖下去……现在会出现这种状况也是他自作自受。”
张司令说的没错,苏联人其实不笨,他们如果知道自己要打的是两场这么旷日持久打了几年还没有任何结束的希望的战争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会想到自己内部的经济是不是会受得了。他们错就错在对这两场战争都做了错误的估计,于是就陷入一个泥潭不可自拔。
“但是这么一来……”随后张司令就有些担心道:“咱们如果恢复贸易的话,会不会给苏联鬼子喘息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资本延长他所支持的战争。”
张司令的考虑当然是有道理的。我们给苏联输送去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实际上就是缓解了苏联的国内压力嘛。这也就代表着苏联参与的阿富汗及越南战争会坚持更久了。仗打得越久对我们就越不利嘛。
但这只是传统的思维。
“当然是会的!”我回答道:“但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我们需要?”闻言张司令不由一愣:“怎么会是我们需要的呢?”
见此我就知道虽然张司令对于战场的谋略、部队的改革甚至经济的发展都有其独道的一面。但在国际战略上却显得十分陌生。
不过这也不奇怪,老一辈革命家面对的要么就是反侵略战争要么就是内战,唯一一次走出国门的就是抗美援朝,所以他们没有多少机会面对这种国际间的博奕,会陌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我回答道:“一方面,我们是在美苏中间四两拔千金,要是苏联过早崩溃了,那我们也就是失去了这个可以平衡美国佬的东西了。”
“哦!”闻言张司令不由点了点头:“所以我们与苏联进行贸易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我接着说道:“只有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咱们才可以从苏联那赚更多的钱……”
张司令闻言不由半张个嘴巴,良久才点头道:“对对,你看我这脑袋……”
说着就不由自嘲的笑了起来。
很明显的是,这仗打下去不仅仅在军事上不断有美国等西方国家援助,也不只是可以推动部队的改革,更是因为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有利……只有这仗继续往下打,苏联经济结构的失衡才会继续恶化,也只有这样,苏联才会继续贱卖重工业产品而高价收购轻工业产品,而这恰恰是我国需要的。
想到这里我不由苦笑了一声:都说美国是个发战争财的国家。没想到我们其实也在战争中赚了一笔,这一笔单从钱方面来说也许要比美国要少得多。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却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苏联陷入这种困境也是给我们提了个醒。”我说:“今天苏联会因为经济结构不平衡而陷入困境,明天就很有可能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也就是说,往后我们的经济发展一定要尽量避免这种错误,否则将来有一天很有可能也会受制于人。”
“对!”张司令笑道:“英雄所见略同,这也是我想说的。也就是说……往后我们这个改革开放,要农业和工业都要重视,在工业里轻重工业都要抓。否则再有哪个国家像小日本一样把咱们海岸线一围,咱们又将陷入一次苦战!”
其实对于这一点我却并不担心,原因是我很清楚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工业会全面发展甚至还发展成全球工业最全面的一个国家……也就是轻工业一个都不放过,重工业一样发展。以至于全球各地都在使用“中国制造”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所以,在网上当我看到有人发的贴子“美国要是打中国中国能坚持多久”时我就想笑,看到里头有人说只要美国航母把中国海岸线一围中国就崩溃了就更是让我乐得不行。
中国所有的工业都齐全农业又能自给自足,那围着还有意义吗?要是把中国给围上了……那首先就是美国、英国等大量进口“中国制造”的国家因为得不到轻工业产品而物价上涨。
接着就是发达国家得重开轻工业工厂,这不说得花多少钱,要知道这些工厂可是附加值低赚的钱少而且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发达国家那些被养肥的百姓还能吃这种苦吗?
要说中国有什么损失吧……那还真有,这损失就是因为外贸给断了做出口生意的工厂得关门。
美国真要围就围个几十年吧,它围它的咱们生活咱们的……反正啥都能自个生产,唯一的短板能源问题也在巴基斯坦那解决了,最后看谁能熬得住。
从张司令那回到营部的时候都已经是半夜了,但赵敬平与教导员等几个干部却是神情紧张又带着些兴奋的等着我。
“怎么了?”我问:“都不睡觉了?”
“营长,先说说什么情况吧!”教导员问道:“上级有什么指示?”
“唔!”听着教导员这话我就明白了。他们也不笨。知道张司令找我为的就是飞机的事。这是在担心上级会因此处分我们还是干什么呢。
“唉!”我有意叹了口气,说道:“咱们是不是弄得太大了?”
“我就说嘛!”赵敬平有些懊恼的说道:“这枪打出头鸟,咱们赚个几百万不就好了吗?这一下就赚了几亿!”
“唉!”教导员也摇着头说道:“早知道咱们就该买一些推土机,慢慢来。”
“营长。”倒还是警卫员小刘看出了点不对劲,他迟疑着问着我:“那上级……是怎么个说法?”
我这才忍不住笑出声来,指着他们笑道:“看看你们这样子,都跟丢了宝贝似的……”
众人这才明白上了我的当了,个个都对着我又是苦笑又是翻白眼的。
“说真的。”教导员还是有些不放心:“上级真没干涉我们这样做生意?”
“没有!”我回答:“还表扬我们为国家做贡献呢。说是……解了航空公司的燃眉之急,创造了就业机会,解决了大批复员军人的生活问题。”
“哦!”众干部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同志们!”教导员接着说道:“我是这么想的,上级这么信任我们,那我们就不应该只为自己着想。这要是以前的话,咱们先进公司赚来的钱只够解决与合成营相关的复员的军人的生活问题。现在,咱们赚了这么多的钱,可不能脑袋发热只顾着自个啊!”
“对!”赵敬平回答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顾天下,咱们现在也得为其它人想想了。”
……
闻言我不由暗自点头。
有句话叫“共患难容易。同享福却困难”,这话表面上看似乎很难理解。但细想之下却又十分有道理。
共患难很多时候是形势所逼不得不患难与共,要是不同舟共济的话每个人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于是不得不共患难。但是一旦苦尽甘来之后,却会出现各种分配不均等问题,于是各种矛盾就出现了。
但现在我们这帮战友却是不仅能共患难也能同享福,是真正的“有福同享、有难同担”。
“对了营长!”赵敬平说道:“就在您去开会的时候,我们接到杨先进的电话,又有两架飞机成功交货了。”
“哦!”我点了点头,难怪他们刚才那么紧张。
“要不……我们往后把福利范围扩大?”教导员说:“也就是把合成营的福利扩大到其它部队去!”
“这只怕不行!”我摇了摇头:“如果把福利扩大的话,那咱们扩大到哪些部队呢?咱们一个合成营还是小部队,而且是咱们自己建立的公司有这些福利是正常的,但如果没有理由的扩大到其它部队……就会出现一些矛盾,比如别的部队就不甘心,凭什么同样是当兵的福利却这么悬殊,凭什么他们就可以特殊化等等,这不是给咱们裁员政策和军队改革添堵吗?”
“这倒也是。”众人不由纷纷表示赞同。
“那这该咋办?”接着众干部不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大眼瞪小眼的。
见此我不由觉得好笑,以前是赚没钱花,现在是有钱也不知道怎么花了。
不过这也不奇怪,战士们个个都省习惯的人,平时经手的不过就是十几、几十的津贴,了不起就是活捉一名越鬼子奖一台彩电的时候换个几百元都觉得手心发烫,哪里会有面对几亿人民币的理财手段。
“其实也简单!”我说:“咱们可以不用在福利上下功夫嘛,只要让先进公司扩大经营也就可以了。公司一扩大这需要的人手就多,咱们如果还像以前一样优先聘请复员军人,那实际上也就是为其它部队的创造工作岗位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对对,这个办法好!”我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战士们的认同。
“有这么多钱,咱们每个地方都开一家分公司。”
“招的人要不要按部队番号招?”
“那感情好,这一来又成一支部队了!”
……
听着战士们说的话我不由摇了摇头,战士们打仗也许行,但在做生意方面还是欠缺经验,所以说出的话都让人觉得不现实。
我所希望的,是这公司的扩张得慢慢来,既使有资金也不能急。
很明显的是,不管有多少资金,如果不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话,那用不了多久就是坐吃山空了。
反之,如果扩大的这些分公司本身就能盈利,那么这个雪球就会越滚越大,就会形成一种赚更多的钱开更多的公司,更多的公司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消化掉社会上宠大的无业游民群体,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第六十八章职业学校
“营长!”第二天杨先进就给我打了个电话:“两架飞机的购款已经到帐了,三亿八千万,这下咱们可赚大了!不过最后一架飞机的交易出了点问题……”
“什么问题?”
“苏联方面列了个清单,让我们按清单送货。”杨先进说:“里头大多都是罐头、压缩饼干之类的东西。这要不要送?”
“哦!”闻言我就明白了。
要知道苏联鬼子这时可是在两个方向上打仗,他们一方面要支援越南,另一方面又在阿富汗投入大批军队,同时还要为阿富汗政府军提供补给,于是类似罐头、压缩饼干之类便于运输的东西就成了紧缺的战争物质。
杨先进之所以会这么问,那也是考虑到这一点……要是咱们送上去的东西间接的变成支援苏联鬼子打仗了,那这罪名可不轻。
“送,当然要送!”我回答道:“不仅要送……而且还可以给他们优惠一点!”
“还优惠?”杨先进闻言不由有些大惑不解,原本他以为最后一架飞机的交易就这么搅黄了呢,没想到事实还是这样的。
“对!”我说:“给他们打个九折吧!”
我没有多解释,杨先进也没有多问,这也许是杨先进当兵时带来的好习惯。
他所不知道的是,这时的我们实际上是希望苏联撑得越久越好的,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这也就意味着他跟美国之间的对抗也越久嘛,鹬蚌相争光渔翁得利的道理谁都懂的,但这个问题一放到国际上就有许多人看不清道不明了。
主要的原因。我想这里面隔了一层私人感情和大众认知度的问题在里头。比如我们这个行为。从国际角度考虑那很明显就是对我们国家有利的。但私人感情上看那苏联鬼子可是敌人哪,大众认知上甚至还有可能把这行为当作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把战略物质送给敌人支持他们打仗呢!
而且这事真要这么说的话还真说不清,毕竟我们这时还真在跟越南打仗,而越南又是苏联在北后支持的。于是这一闹起来的话,还很有可能会有人指责这种做法是为敌人提供补给,甚至还会被控诉为为敌人买子弹杀自己人。
所以这国家制度到底是民主好还是**好,这还真是不能一慨而论而要看实际情况的。
比如这要是民主制度的话,之前所述的这些问题很快就会像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正反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相争个你死我活的最后什么也做不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湾民主化之后台湾军队的变化……民主化了嘛,人民手里有了权利,而那些当兵的又是人民的孩子,于是乎,训练稍重一点就会被人民就不爽了、就投诉了。
时间一长,军队的各种指标就一降再降,到现代台湾男兵的体能标准都没有我们女兵的标准高,投弹训练用地瓜代替,最后甚至出现气温超过多少多少度就不出操。当兵的感冒发烧了连长还被要求领着去看的地步。
这就直接导致了台湾人去当兵就像是过夏令营一样,教官是胆战心惊的生怕把某个兵整出点问题来被投诉。因为担心手下的兵缺水甚至还叫起了“喝水喝水三百cc”的口号,这口号一度成为网络热搜。
想了想,我又给杨先进打了个电话。
“你这样做。”我说:“安排几个懂俄语的或是机灵的人在莫斯科设一个办事处,别的地方比如重工业密集区附近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看情况增设,专门接洽苏联方面的生意或是调查商业情报。另一方面,在我们这边也相应的设一个办事处,以配合他们的工作。”
“是!”杨先进应了声:“还是营长想得周到,这往后做起买卖来就方便多了。”
这是很明显的,我们现在这种贸易模式只能用“原始”来形容,比如这一次,万一送的货已经在路上而苏联方面又提出要求呢?那咱们就是返回也不是不返回也不是。但如果两头都建一个专门的办事处,那边谈好了这边再发货,这一来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了,效率也提高了。
至于这办事处的费用嘛……咱们这四架飞机交易下来初步估计可以赚六亿多呢,有钱自然好办事。
然而对苏联方面的贸易我却是不怎么操心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我相信杨先进的能力,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这是抢了第一块蛋糕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就算以后赚不了钱了也很容易就抽身而退。最重要的,还是我清楚的知道一点……苏联只要没有停止战争这种工业的窘境就无法扭转,也就无法改变这种高价买入轻工业产品低价卖出重工业产品的形势。
所以,我现在更操心的就是手里头六亿多的资金如何回馈社会。
之前虽然跟干部们商量过了,那就是在对苏扩大贸易继续赚钱的同时,也要利用苏联这个轻工业消费国扩大先进公司的经营范围。
我的想法并不是自己建工厂生产东西,而是继续当初先进批发公司创建时的初衷,也就是在厂家与卖家之间充当一个中间人的关系……要知道这时我国实际上不缺工厂,甚至可以说只要我们有需求,工厂就会一家跟着一家的建起来。
这道理很简单,比如先进公司在某地长期收购罐头,一开始也许供不应求。但这世上没人是傻瓜,手里有点资金的人一看这罐头厂这么赚钱,没说的,干吧……于是没过多久这罐头厂就会像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甚至这还可以带动当地的农业,比如我们需要水果罐头。这就会直接刺激当地农民大量种植果树。
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可以利用这一点以及手里的资金对各地经济实行一种调控。
当然。这种市场行为也有可能会导致亏损,比如一段时期内我们在某地购买水果罐头,万一苏联方面突然不需要了或是需求量少了,这就直接导致大量的工厂关门甚至果农亏损。但这些就不是我考虑也不是我能考虑的了……这就是市场,有赚钱的时候当然也会亏损的时候。
但就算是存在这样的亏损整体还是向上发展的,我能考虑的就是这个整体。
然而这其中却会有许多问题:就算我们先进公司准备好了,百姓准备好了吗?
简单的说,就是当我们分公司一家一家的办起来的时候。对各地都有大量的商品需求的时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工厂建设、工人就业甚至是农民种植等等就业问题。
而这时代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执行计划经济,所以百姓绝大多数都是与就业形势脱节的……工厂很有可能因为没有技术而只是胡乱搭建起来的危房,工人进入工厂后却不知道该怎么使用机器,农民在种植水果的时候只是跟风胡乱栽种。
这所有的问题都会导致一方面是我们先进公司对商品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够或者充斥着大量不合格产品。
很明显,这就造成了两头都不满意的现像……我们没有购买进足够多足够好的商品无法完成苏联那边的订单,而工厂却因为没有得到更多的利润而发展缓慢或者倒闭,表现在工人和农民身上的,就是他们付出了劳动和汗水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还有可能亏损。
当然,这个问题随着时间往后推移自然而然的也会解决……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初甚至到现代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问题。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因为做这些可以赚钱,那么因为人竞争和逐利的天性,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就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强的。
问题就是我不希望这一幕再次重演,或者也可以说我希望这个转变的过程能够更快一些……这个过程是没法跳过去的,毕竟百姓的素质不可能一步登天,今天什么都不懂明天就什么都会了。
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这个过程更短一些、更缓和一些。毫无疑问,这可以让许多投资者、工人、农民避免了流汗又流泪甚至想不开的情况,这同时对总体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那就是建立起一些与之相配套的培训学校,就像我们现代时社会上大量的职业学校一样……这些学校可以很好的面对工厂里所需要的工人甚至是农民进行培训,这么一来就可以使他们少走许多弯路,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少走许多弯路。
可是这要说不难的话,其实也很让人头疼。
这个让人头疼的并不是指钱方面,咱们赚了这几亿之后捐资办一些学校也是应该的:一来嘛,这些兴办起来的学校耗资并不大,要知道这时可是万元户都是“稀有动物”的时代,而且办一所学校也不需要很大的规模。二来嘛,这捐资办校对我们先进公司也是个很好的广告,社会上一听这学校那学校都是先进公司捐的,咱们这形像立马就高大上了。
问题就是……如果这些学校由我们来办的话,那就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手续问题、文凭问题、教师问题、教学质量问题、宣传问题等等,这些可不是我们先进公司能一家一家跑下来或是承担得起的。
要怎么解决呢?
正在我头疼的时候,突然想起之前有个经济学家叫什么……周贵旺的找过我,而且还留下了个电话号码。
想到这里我当即在办公室里的抽屉里乱翻一阵,谢天谢地……这电话号码还在。
于是举起电话就要拔,但一想现在可是半夜了,那一头会有人吗?会不会吵着别人?!
这时又依稀记起周贵旺曾经说过,不管什么时候,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给他打电话。
管他呢!想到这里我当即就把号码拔了下去。
“喂,请问你找谁?”电话那头响起了陌生的声音。
“请问,周贵旺在吗?”我问。
“他休息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回答:“你明天再打来吧!”
“哦!”我应了声。
正要挂上电话就听那头说:“你是杨营长吗?”
“你是……”
“真是杨营长啊!”电话那头又惊又喜的说道:“我是李旺生啊!”
“哦!”我依稀记得周贵旺来的时候还带着个跟班的,应该是叫李旺生。
“嗨,你看看我。”李旺生接着说道:“你怎么不早说是杨营长呢,我马上去叫周副部长。您等会儿啊!”
说着还没等我回话他就一溜烟的跑掉了。
过了一会儿就听到电话那头说道:“喂,杨营长吗?总算等到你电话了,我就说你怎么都没声音了呢!”
“这不是……都没什么事吗?”我说:“所以也就不敢打扰您!”
“嗨,说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周贵旺回答道:“你知不知道……之前跟你谈了一席话可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咱们现在就是一步一步按你说的做的,还别说,真是越做就越觉得你说的那些真是太对了,简直就跟实验过似的,这都不知道为我们省下多少时间少走多少弯路了。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我早就想再找你谈谈,可是每次找你的时候,你不是去这打仗就是去那打仗了,都碰不上呢,你能打电话来真是太好了!”
听到这话我就稍稍放心了些,毕竟我刚才关于职业学校这个点子是要花钱的,不只是要花钱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见效还不是那么快的,所以想要说服对方做这事还真不容易,不过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难。
“杨营长,是有什么想法么?”周贵旺说道:“你等等啊……”
说着就朝另一头叫道:“小李,赶快准备纸笔!”
闻言我不由有些哭笑不得,这怎么都把我说的话当作宝贝了。
不过其实也可以算是宝贝,原因很简单……咱是过来人嘛,所说的这些事那还真像周贵旺说的那样,就像实验过的一样。其实不是实验过,而是真实的发生过了。
第六十九章永暑礁
“是这样的!”我在电话里对着周贵旺说:“您也是知道的,这时期我国的经济正面临着一个机遇期。”
“营长说的是与苏联的贸易吧!”周贵旺问。
“应该说不只是中苏贸易!”我说:“我们国家已经对外封闭好多久了,现在跟周边各个国家都有贸易往来,这显然会刺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对!”周贵旺赞同道:“不过中苏贸易更为明显,前几时我还听说了用罐头换飞机的事情,我也吓了一跳……听说是什么,先进批发公司做的项目,这可是带了个好头啊!”
“唔。”听起来周贵旺好像并不知道这事其实是我做的。
不过这也不奇怪,知道先进公司跟我们合成营的有联系的并不多,而且这时代又是信息较为封闭的时代,所以自然就传得慢也传不远了。
“我的意思是。”我接着说道:“这的确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经济,当然也会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但百姓似乎还没有准备好这种就业。换句话说,一方面是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另一方面是社会上大量无业游民,这本来是好事。但这些无业游民在进入工厂之后大多无法进行工作,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技术和知识。这一来就会导致工厂凑和着用人,于是就会导致商品质量大范围的下降,工人工作效率低下等种种一系列的问题。”
“营长说得对!”周贵旺同意道:“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一些端倪了,这主要是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与百姓素质提高过慢之间的矛盾……这经济发展是说来就来,一开放就有各种技术各种资金一涌而入。其速度相对来说要快。尤其是受苏联这种轻重工业的价差影响后。另一方面。百姓素质提高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像你之间告诉过我的,要发展就必须狠抓教育,因为只有教育才能为各行各业提供大量的各型人材。但教育这东西可是百年大计啊……”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我说。
被周贵旺这么一说我就记起以前还真跟他说过这话,不过那说的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这的确重要,但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折中方案?”闻言周贵旺不由一愣。
“对!”我说:“其实我们国家并不是没有人材。咱们有十几亿人口,各种人材都有,只是这些人材相对十几亿人来说太少太少了。所以我的意思是,利用这些人材开办一些职业学校,专门用于培训社会上的无业游民,并适当的为其提供工作岗位……要知道无业游民中大多数是希望找到工作的,所以我相信他们会很愿意进行这种培训。”
这一点就勿庸置疑了,要知道这时是接连几次的大规模裁军,再加上之前的知青返城直接导致了社会上大量的无业人员。
这些无业人员都要解决吃饭问题,想吃饭就都得就业。而这时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或者也可以说能够上岗的人相对较少,于是就出现了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抢一个就业岗位的问题。
于是。如果一听说这职业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哪里还会不愿意学习的道理,哪怕这有可能要多花他们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这个办法不错!”电话另一头的周贵旺想了想后就回答道:“我们之前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只不过却是用技术组下乡的方式展开。但现在想起来,这种方式所能达到的效果十分有限,一方面我们不知道哪些人是需要培训的,只能组织村民进行集中式学习。另一方面时间短,村民能学到的东西十分有限。还有就是无法与村民进行适时指导,村民真正有问题的时候找不到人问。现在被你这么一说,如果能办一所这样的学校……那这些问题大多都可以解决了!”
被周贵旺这么一说我觉得还真是,看来他们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做出一些努力了,只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