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远征)-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样生存下来似乎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苏军的下一步就是步兵占领!

这个步兵就不再是苏军的特种兵了,而是训练比普通兵种要强一些与特种兵又有些距离的伞兵……苏军也许是尝到了特种兵在阿富汗作战的甜头,所以现在动不动就是用特种兵或是准特种兵!

不过话说回来了……苏军的普通兵种事实上也很难胜任阿富汗的战斗任务,先不说这时的阿富汗到处都是雪层行走十分困难吧,在海拔三千米的地方而且还是在陡峭的山区里作战只怕几天下来就会把普通士兵给累得趴下了!

紧接着就是士气低落,然后就是战斗力极剧下降出现逃兵,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还有可能出现哗变……

但是特种兵或是准特种兵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本身就对体能有很高的要求,不仅战斗力强,而且能够很快的适应恶劣环境下作战任务,甚至在遭到敌人偷袭又无法及时得到增援时还能独挡一面。

所以就不用多想了……有什么重要任务就让特种兵上吧,尤其是针对希杰奥山谷这样的重要目标!

于是在阿尔法将山区里的迫炮阵地拔得差不多的时候……苏军伞兵紧接着又出现了,用直升机搭载着一队队的占领山区里各个制高点然后在直升机的运输和帮助下构筑工事……伞兵的素质虽然没有阿尔法部队那么好。但优点就是人数多。用于完成这个占领任务还真是恰到好处。

这也就使得我们在01号山谷两侧还没被苏军发现的迫炮阵地失去了作用……周围到处都是苏联鬼子。只要一开炮就会被苏军发现……那有也就跟没有一样!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黑夜的时候把迫炮阵地里的装备和人员给撤了回来……迫炮阵地里的炮弹肯定是撤不回来了,这也是我军弹药损耗速度很快的原因……每个迫炮阵地都需要存储相当数量的炮弹,但这些炮弹在迫炮阵地被苏军攻陷之后也就化为了乌有,甚至还有可能被苏军所利用……毕竟我们用的迫击炮也都是仿制苏联的,那炮弹只要口径相同就都可以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要在01号山谷两侧实行新的防御措施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在苏军做出这些动作之后,01号山谷事实上已经失守了……因为只要任何一支部队进入01号山谷……都会遭受到两侧苏军火力的夹击,另外还得加上头顶上苏军空中力量的打击!

甚至苏军还学聪明了……也知道“围点打援”这一招……围着驻守在一号山口的游击队不打。依旧还像以前一样试探性攻击消耗守军的弹药,另一方面又等着我们主力部队去增援……

我当然是不会这么傻的,去增援也就意味着掉入苏军精心设下的陷阱,更何况一号山口的游击队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增援,一号山口早就挖好了地道……只待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从地道躲过苏军的监视然后隐入两侧的山区里去就可以了。

当然,在走之前他们会用定时炸弹引爆弹药库并且炸毁一号山口的工事以不会被苏军利用!

我相信这些战术都是越南顾问团给苏军提的建议……这使我又有一种回到越南战场上的感觉,而且现在我要面对的,还是越南顾问团的战斗经验以及苏军现代化装备这两种强大的威胁!

我得承认这对我的压力的确很大……苏军的现代化装备就已经够让我头疼的了,现在还要加上越南顾问团的头脑……这直接使得现在的苏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蚕食着希杰奥山谷……而且这仅仅只是山谷的一个方向,南面也在上演着同样的一幕!

不过要说我们没活路吧……这个倒还真有。苏军的攻势只在两头,也就是山谷的南、北两个出口。而对于山谷两侧的山区基本没有封锁……我们完全可以分散到两侧的山区里去打游击!

但是这也就是苏军这次进攻厉害的地方……他们要的是希杰奥山谷,至于我们人是不是跑掉,这并不是他们的战略目标!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只要希杰奥山谷落到苏军的手中,那么我们这个74部队也就失去大半的战斗力了……防空火炮带得走吗?高射机枪带得走吗?能带多少弹药呢?往后还不是只有被苏军直升机四处追杀的命……

而且我还相信……苏军之所以会把两侧放开而不封锁……苏军要封锁的话也很容易,空投一大片的地雷,再在两侧稍远一点制高点上布置兵力也就可以了,这样虽然没办法将我们封死……原因是希杰奥山谷全长五十余公里,而且地形相当复杂,再加上游击队熟悉地形……所以想要把我们完全封死在里头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样做的话至少可以给我们主力部队造成相当大的伤亡,同时也可以给我们再增加一层压力!

苏军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

实际上没有这么做才是更聪明的一种做法……因为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围三厥一”……给我们一条生路,于是就不会有“困兽斗”的顽强抵抗!

对此我是感受最深的一个……来自苏联方面的压力的确是少了,但内部的压力却多了许多:

一部份游击队队员纷纷质疑……苏军这次进攻这么凌厉,而且我们又没有很好的方法阻挡苏军的攻势,那为什么不分散到山区里去打游击呢?游击战才是阿富汗游击队的长处不是?阿富汗游击队熟悉地形不是?至于希杰奥山谷……我们完全可以等苏军的这个风头过掉再打回来嘛!

我得承认这种想法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如果真这样做的话,那就是中了苏军的计了……我们动作再快能快得过苏军的直升机吗?到时咱们这么一轰而散……那苏军需要考虑的只是先消灭谁、再消灭谁的问题!最后也许会有一些游击队能跑掉……但也已经是元气大伤完全就没有能力再对苏军构成什么威胁了!

从这一方面来说……苏军“围三厥一”的战术已经起到了作用,因为它事实上已经对我们部队的士气和团结造成了打击,在抵抗决心上当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打击,只是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这时我们平时对阿富汗那些基层指挥官教育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们就有给那些指挥官讲过“围三厥一”这种战术,甚至还用我在越南战场以及之前在希杰奥山谷对被围的苏军这些战例进行讲解……

于是现在苏军一用这战术……基层干部很快就明白了……这是苏军用的诡计,目的是想让我们内部意见出现分歧而且丧失抵抗的决心!

然后基层干部接着又会用他们的想法去影响他们的部下……千万不要小看这种影响,这种影响是一个面的,而且还不是从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如果只是从我嘴里说出来,就会有相当一部份游击队队员觉得……这不过就是我为了稳定军心而说的谎言罢了!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绝大多数的基层干部都这么说,而且这些基层干部还都是阿富汗人……一个人也许会骗他们,那总不可能这么多人合起来骗他们吧!更何况这些人中还有许多是与他们同生共死的、深得他们信任的连长、排长等!

于是军心很快就稳定了下来……游击队队员要么就是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就算是不明白的也因为信任基层军官所以愿意相信他们说的话!

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部队都十分重视基层干部培养的原因……基层干部这东西,平时看起来好像官不大,任由别人呼来喝去的让他干嘛就干嘛……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就是高级军官与士兵的联系纽带,他们就是影响士气或是军心所向的决定因素!

我很幸运自己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把基层军官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种掌握并不是实质上的掌握,而是人心所向的那种掌握,比如阿普丘、比如阿勒德、比如瓦杜德等等……他们就是那种我相信不管碰到什么事都会坚定的站在我一边支持我们的基层军官,我就是通过他们才把整个游击队控制在手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就是这段时间我在希杰奥山谷推行教育和改革的成果……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点麻烦,但是这个麻烦过后……就造就了希杰奥山谷里这支与其它任何一支游击队都不一样的部队!

我想,这也是苏军非得把我们除之而后快的原因之一!

第一百二十九章大型迫炮阵地

二号山谷的防御措施改进得十分顺利……

因为我们知道苏军在占领了01、014号山谷后,首当其冲的就是02、013号山谷……所以我们先把力量集中在02、013号山谷的防御改进上。

当然,其它山谷的防御也在同时进行,只是在碰到诸如炮兵观察员不足、通讯设备不足的情况的时候,我们会优先考虑接下来要面对战斗的两个山谷。

于是很快的……二号山谷两侧的三十余个迫炮阵地就互相联系在一起。当然,这种联系完全是依靠迫炮阵地之间数据的观测和通讯而进行的一种希望能达到预期的协同作战,这其中肯定会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比如通讯是不是顺畅,数据是不是正确……我们甚至都无法进行试射……原因是这些迫炮阵地相对于苏军来说还是隐秘的,试射的结果就会把这些迫炮阵地暴露在苏军的侦察之下,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得不偿失!

不过好在我并没有打算依赖这种防御,所以这些不足也还是可以忍受的!

苏军很快就朝二号山口发起了进攻……苏军的一切战术都没有变,还是几十架直升机在两侧山区绕来绕去寻找战机,山口处的苏军则频繁的发起试控性进攻……看起来一切都是老样子!

“营长!”赵敬平看着这情景就在旁边问道:“苏军的战术一点都没变,他们会不会是……没有收到情报?”

“不!”我摇了摇头,说道:“他们收到了……战术也有了变化!”

“唔!”闻言赵敬平不由一愣。

“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直升机编队有些不一样?”我说:“以前……他们的编队都是比较平均的。每两架米24配三架米8编成一组。这样正好就可以对一个小型迫炮阵地发起进攻!可是现在……”

“哦!”赵敬平被我这么一提醒也很快就看出了问题:“现在大多是两架米24配一架米8。但却有两组是配五架米8的……”

“没错!”我说:“虽然区别不是很大,但可以看出他们这已经是在为进攻大型迫炮阵地做准备了……很明显,那两组搭配五架米8的编队就是进攻的主力,而其它的则是辅助攻击或是提供掩护的……”

“营长说的对!”赵敬平点头说道:“我想……苏军很有可能会以其它小组编队压制我周边迫炮阵地的火力支援,然后再凭借着空中优势以及兵力优势迅速抢攻我大型迫炮阵地……这代表苏联鬼子已经上当了!营长……咱们动手吧!”

“嗯!”我点了点头。

“动手!”赵敬平很快就通过步话机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霎时02号山谷两侧的山区里各个迫炮阵地就炸成一片……这一轮炮弹全都是砸向朝2号山口发起试探性进攻的苏军的,因为它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难,而且这其中相当一部份迫击炮还用的还是三发同时落地的打法……这方法是闯王带着一帮子中国迫击炮射手教给游击队员的……因为这方法在游击战中十分有效,打个三发同时落地就躲起来。敌人直升机也拿我们也没办法,于是所有游击队迫炮手几乎就是发疯的似的要学!

但这一招并不是想学就能学得会的……它需要能迅速的计算出炮弹打到目标的时间,以前不同装药量打到目标的时间差,然后再根据这些时间差来计算,最终才能达到三发同时落地的目的。

所以许多游击队队员都没能学精……不过我也随他们去了,反正这一仗的主力又不是他们,管他们那些炮是不是同时落地!

只是因为这同时发难的迫击炮比较多,霎时就有几十发炮弹在苏军的试探部队上空炸开了,倒是炸了个苏军一个措手不及当即就有了伤亡……要知道我们之前出于不敢暴露迫炮阵地的原因,实在顶不住了才放出一、两个迫击炮来支援一下。哪里会像现在一样三十几门同时开炮。

这倒是把那些苏军给吓了一跳,就连那些直升机也不例外……面对着这突然暴露在他们面前的几十个目标手足无措不知道打哪个好了!

我的想法是……反正这些迫击炮阵地要么就是一个个被直升机找到并清除。要么就是因为苏军伞兵的占领而无法发挥作用,那么还不如一次性出来让打个够!

只不过这里面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设下的陷阱只能是一个……设陷阱的部队必须得是二连的特工连,用其它部队的话……我担心就算是成功了也没有办法把苏军的阿尔法部队给解决掉!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特工连,所以陷阱当然就只有一个……那凭什么苏军就会选择有陷阱的这个迫炮阵地进攻呢?

但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困难……因为战场上很快就响起了高射机枪的枪声和小口径防空火炮的炮声……这些东西虽然对米24构成不了太大的威胁,但对米8却足以造成致命的伤害,特别是那种悬停在空中准备把步兵往下放的米8!

于是……哪个才是大型迫炮阵地就不用说了吧……拥有防空火力的地方肯定跑不了了,何况这些防空火力不仅可以打直升机,还是对付步兵的大杀器!

很快两个直升机的大编队就被我军的防空火力给吸引了过去……这时我就知道赵敬平说的没错了,苏军并没有马上朝目标发起进攻,而是在用米24压制我防空火力的同时,其它直升机在空中侦察了下目标周边可以为其提供火力掩护的迫炮阵地……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就是以目标为圆心,然后以各口径迫击炮的射程为半径划一个圆,在这个圆以内的迫击炮就是可以提供支援的迫击炮……

于是很快的,小编队直升机分头飞向了这些迫击炮……它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以火力压制这些迫击炮,使它们无法对主要目标提供增援!

只是……真正的增援其实并不是那些迫击炮!

第一百三十章伏击

苏军的进攻比我想像的要谨慎得多……他们在几个直升机小队压制住周边迫炮阵地之后,并没有马上就朝大型迫炮阵地发起进攻,更确切的说……是他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把全部主力投放进去!

我想……这也许是因为苏军在以往的战斗中被我设计过太多次了吧,以致于打到现在他们都开始小心翼翼的了。就像现在这样……两个直升机大编队总共十架米8,那至少都是有一百人的。

十架米8真实搭载能力其实是三百人……苏军要用这么多的直升机来搭载这一百人其实是有他们的道理,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搭载人数少了直升机的重量也就更轻,携带的弹药也会更多……像飞机这样的玩意,特别是战斗机,它们的重量往往都是要“斤斤计较”的。

另一方面……就是出于保护步兵考虑……这如果是普通的步兵那还无所谓,搭载的人数多就意味着战斗力强,直升机把他们往下一放就可以不管他们的死活了……打死了几个收回来的时候空间自然也就宽了。

但现在苏军参加作战的可是阿尔法特种部队……我虽然不知道阿尔法是怎么训练出来的,但毫无疑问的他们肯定是苏军的一笔财富,每个人的牺牲和受伤都会是苏军的一种损失,于是出于更好的保护特种兵的角度考虑……就必须考虑到直升机多了,能为特种兵提供火力掩护的强度和方向也更多。同时……就算有几架直升机在战斗中被击毁,也不至于会出现直升机没有空间收回特种兵的情况,而且作战也十分灵活,步兵以十人为单位想往哪放就往哪放……

就像现在这样,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之下,两架米8一左一右的靠近我军大型迫炮阵地,然后在几分钟之内就各把十名步兵给放了下去……这也是搭载步兵少的另一个好处,索降步兵速度快……要知道直升机在空中悬停把步兵往下放的时候,这段时间是最容易成为敌人防空装备的目标的。

但是……如果步兵训练有素,整个索降过程只需要几分钟……那么敌人的防空装备也许连瞄准都还来不及就再次失去目标了!

“只有二十个人……”赵敬平不由皱了皱眉头。

很显然的……这二十个人只是一种火力侦察。或者也可以说是苏军的一种尝试……他们想看看在强大的空中力量的协同下。二十名特战队员有没有办法把这个大型迫炮阵地攻下。

我只是笑了笑……如果苏军能凭着区区二十人把我们这个迫炮阵地拿下来的话……那我也别混了!

不过苏军这么打还真有点道理……那十架米8再加上四架米24,用机枪火箭炮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照着那迫炮阵地一阵乱打……只打得迫炮阵地到处都是雪粉和硝烟,几乎就没有可以露脸的人了……而这时如果二十名特战队员再往前一冲,凭着高度的空步协同和强悍的战斗力。还真有可能把这个迫炮阵地给冲下来!

但是……

这一套是办军进攻迫炮地的老战术了。区别只是现在直升机的数量多了许多……所以对此我早有准备。方法就是在雪地里挖上一些隐秘的单兵工事……构筑这些隐秘的单兵工事并不困难,原因是现在是雪天,只需要在普通的散兵坑上头搭上一个盖。然后等着大雪把那个盖子铺满也就可以了。

直升机火力是强,观察角度也不受限制,但在天上往下一看那就是白花花的一片,还真难发现这样的一个工事,而且因为有这个雪地的背景,打枪时冒的烟都是白色的……直升机还是很难发现,再加上互相之间又十分分散,于是直升机也拿这样的工事没什么好办法!

就在苏军那二十名特战队员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互相掩护着交替往迫炮阵地前进的时候,这种隐秘工事就发挥作用了……随着“哒哒哒”的一阵枪响,那二十名特战队员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立时就倒下了好几个,一时直升机编队就有点乱了起来……

乱的不是特战队……他们毕竟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平时训练时就没少训练这样的突发事件,所以他们在第一时间就为停下了进攻的脚步接着把伤者拖下去施救。

乱的是空中的直升机……他们急着寻找地面那些朝特战队员射击的火力点,可是绕来绕去都找不到……原因是那些火力点这时已经停止射击了,这就是我们的战术……打几枪起作用后就隐藏起来,尽量不要暴露自己,也只有这样在敌人的空中力量之下才会有生命力!

于是这就给苏军一个难题……用小部队显然是没有办法把这迫炮阵地给拿下了,同时……他们的火力侦察似乎也发现了点问题,那就是还有这种隐秘单兵工事的存在!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就是……要么是撤退,要么就是把主力部队派下去拿下这个大型迫炮阵地!

苏军会做什么选择呢?

这一点是我无法估计的……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不可能会未卜先知确定苏军将领是什么样的打算!

但是我相信……苏军选择进攻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之前在01号山谷打得太顺利了,所以相信这个大型山谷也不过如此。另一方面……凡事都有第一次,这一次可以选择不进攻,那下一次再碰到这个大型迫炮阵地呢?一直都选择不进攻的话,那苏军干脆就撤军算了!

所以无论是从哪方面考虑……苏军将领都有理由让阿尔法部队去试一下,更何况……苏军将领还相信有他们这么强大的空中力量掩护,再加上阿尔法部队超强的战斗力……会出什么问题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

果然不出我所料……紧接着那就有六架米8动了起来……六架米8差不多了,这两个大编队的直升机群总共十架米8,之前就机降过两架,现在又飞上去六架……也就是总共上去了八架……剩下的两架二十人,应该是做为苏军的预备队!

这六架米8又分为两个方向……左边三架、右边三架的飞上前去增援自己的部队……接着我就看到那些米8上很快就滑下了一个个特种队员……于是我也就放心了,到了现在……我们的计划差不多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看刀疤他们怎么表演了!

阿尔法部队很快就朝迫炮阵地展开了攻势……应该说阿尔法部队打得还是相当出色的,每个十人组上头都有一架米8与其配合,为他们提供远程火力,而阿尔法部队的任务……似乎就是一边前进一边发现目标,然后再为直升机指引目标……

这种打法似乎十分有效……另一方面直升机也可以把侦察到的情况向地面部队报告,这样互相交流紧密联系之后,这空中力量与地面部队就形成了一个整体,达到了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这样的一个效果!

于是很快的……几个隐秘工事就在苏军空步一体的打击下补摧毁了,阿尔法部队也在迅速朝前跃进,准备发现并摧毁下一个目标……

战事看起来进行得很顺利……阿尔法部队本身战斗力就强,再加上现在人数又多……总兵力达到八十人,再配合上强大的空中力量,于是两个方向的部队就势如破竹的直指我迫炮阵地,一左一右的形成了钳形攻势……

眼看苏军就要攻击迫炮阵地的时候……空中突然打来了一发发迫击炮炮弹……

当然,这些炮弹不是步兵杀伤弹,而是烟雾弹……几乎与此同时,迫炮阵地上也甩下了成排成排的烟雾弹……因为阵地居高临下,而且风向也是向着苏军的,所以这些烟雾弹还是很快就发挥了作用……一阵风过后整个阵地只在一眨眼之间就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不过其实原本就是白茫茫的一片,只不过之前是因为满山的大雪,而这一会儿则是因为烟雾!

我想……这时的苏军应该已经知道我们打的是什么主意了,他们的直升机已经开始紧急呼叫阿尔法部队撤出烟雾区域离开战场……

很明显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直升机无法下降接回阿尔法部队,即便是用绳梯也不行,因为飞行员不知道爬上绳梯的到底是自己人还是敌人,同时直升机视线被烟雾所挡……也就意味着他们与地面部队失去了联系,这对苏军才是真正致命的!

但是……现在才知道这些却已经太迟了,烟雾里很快就传来了一阵阵枪声、呼叫声和惨叫声……那里头发生了什么事就不用说了,我们特工连的部队可是在雪地里潜伏了整整一夜,而且在苏军直升机朝我军阵地胡乱扫射的时候……就算有人被流弹击中也受命不许出声不许自救!

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击(二)

烟雾里头很快就乱成了一团……

我承认阿尔法部队是支优秀的特战部队,也不怀疑他们的战斗力,当然也知道他们有受过各种突发状况的训练……这其中也包括夜战!

但是……我相信阿尔法部队更侧重于与直升机、坦克以及各种高新装备的配合和使用,这其实也是现代特种部队的趋势。能熟练掌握这些高新装备并将它们结合到战斗中去当然是好的……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也必然会使阿尔法部队绝大多数都是在目标明确、情报清晰的情况下战斗的……高新装备决定他们能够掌握详细的情报嘛!

所以……他们其实对这种情况不明的,而且还是硬碰硬的战斗并没有多少经验……阿尔法部队训练出来的目的是针对国内恐怖分子的,所以他们其实更擅长城市反恐战!

而我手下的这支特工连呢……他们却是从越南战场走出来的,而且还不只一次跟凶狠的越南人拼过刺刀打过肉搏战,也见识过甚至还与越南人互相用过“渗透战”……

这一场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一种“渗透战”……烟雾中能见度很低,战友之间往往很难识别,等识别出来的时候往往对方都已经开枪或是刺刀已经插在胸口上了……于是经验就很重要,而在这一点上……我军的特工连可以说是占尽了上风,更何况我们特工连还是用一百多人去地付阿尔法部队的八十人!

于是战局发展到这里的时候基本已经是尘埃落定了……烟雾里打得乱成一团,半空中的直升机就在头顶上绕来绕去空有满身的武器却半点办法都没有!就连那两架搭载着预备队的米8直升机对此也毫无办法……

这不增援吧……在空中也是干瞪眼,把人放下去增援吧……倒头来只怕越打越乱甚至连自己这二十人都会陷进去!

经过一番考虑后……那两架直升机很快就飞到烟雾较少的区域把预备队往下放……

这个决定显然是正确的……因为这时地面部队绝对比空中力量更好用。首先是地面部队更容易识别敌我。其次是地面部队的火力没有那么大的穿透力。尤其是特战部队使用的ak74,其小口径子弹在击中人体后基本就是裂开形成开花弹留在人体内,因此就不会穿透目标给己方部队造成二次杀伤!

所以……预备队放下后就可以为烟雾中混战成一团或者也可以说在烟雾中被残杀的阿尔法部队提供一个安全撤离点!

预备队要做的就是做好战斗准备仔细识别敌我……看到跑来的是敌人就开枪!

然而这一点我也想到了,而且还为这一刻做了两个准备……

首先最好用的当然还是迫击炮……苏军预备队是在烟雾稀薄的地方机降,这为的是不让我军混水摸鱼,但这同时也把他们自身暴露在我军炮兵观察员的视线中……于是很自然的,这些炮兵观察员就朝所有还没有被苏军直升机火力压制住的迫炮阵地发去了坐标,接着很快就有一发接着一发的炮弹炸向预备队所在位置……虽然有些炸偏了。但并不着急,有炮兵观察员为他们修正呢!

其次就是那些预备队很惊讶的发现……在烟雾中所有跑向他们这个安全点的人穿的军装都是一样的……其实并不一样,我们特工连穿的军装是用的苏军军装改造成的,而且左肩上还缠着一根白色的毛巾以供识别敌我……但这些区别在这白色的烟雾中很难分辩,这让预备队一时无所适从,在看到面前那些跑上前来的人也不知道是开枪好还是不开枪好……

下一秒预备队很快就意识到他们在这里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他们这二十人还会陷入危险中……于是当机立断的就开始撤退!

然而这时的撤退也已经太迟了……因为炮兵观察员已经紧紧地盯上了他们,这也就代表着迫击炮的炮弹就会一路追着他们炸。

另一方面……就是烟雾中闯出来的一队兵跟在他们身后一路追着跑……谁也分不清楚这批兵到底是苏联人还是中国人,应该说这时两批人都已经混在一起了……苏军也许真不知道身边有敌人,因为他们会想……如果身边的人是敌人的话。只怕早就开枪了。然而中**人却混在其中一声不吭的跟着跑……只有在跑近的时候才突然朝预备队打上一梭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