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远征)-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里的赞成派、反对派还要进行一轮接着一轮的辩论,然后还要投票决议……民主国家就是这样,办一件事往往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下不来,而我们显然是等不了几个月的时间的……我们有耐心等,苏军可没那个耐心等啊!

现在就去国内调吗?似乎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营长!”就在我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发呆的时候,赵敬平走上前来对我说道:“难民的迁徒工作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难民我们也把他们分散到三十几个村庄里头,自给自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嗯!”我点了点头,好在有赵敬平这个能干的参谋做助手,否则这些事不让我头疼才怪。

“补给方面怎么样?”

“因为大多数的百姓已经迁徒,所以补给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兵员呢?”我又问:“被打散的游击队回来多少?”

“一共有一千两百余人!”

“有那么多?”对这个数字我不禁感到惊讶。

“营长!”赵敬平苦笑一声回答道:“这些并不全是希杰奥的游击队……而是我们这几次接连打败了苏军,现在又占据了希杰奥山谷……于是各路游击队纷纷来投奔了……”

“唔!”我点了点头:“一定要注意筛选……不能让苏军的间谍混进来,在素质方面也要精中取精!”

“是!”赵敬平挺身应着。

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山谷摆在我的面前……虽然因为之前的修路准备使其无论是在装备还是在后勤方面都得到飞速的提高,但我却不确定它是否能顶得住敌人的进攻,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敌人……是拥有大量现代化装备的苏联军队!

第六十二章山口

ps:今天又前进一名了,兄弟们的票票很给力,昨天的月票是士兵头一次在一天之内拿到一百张……鸡冻了好久!

“这次会议……是召集同志们来谈谈山谷的防御问题!”

在补给和百姓迁徒的问题上告一段落后我马上就组织了一次会议……并不是我想这么赶,而是不赶不行……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知道苏军大慨每隔一到两个月就能够积累足够的弹药进行一次全面扫荡或是清剿。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肯定会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原因是我们可是苏军的大仇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苏军完全有可能一反常态的只是积蓄一小部份弹药就对专门针对我们山谷进行清剿。

到时我们如果没有准备的话怎么办呢?等别人来救吗?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游击队方面向来就不团结,看着我们被苏军围攻只怕躲还来不及,就算那些接受我们援助的游击队想救……却又没能力救。美军基地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虽然跟我们是盟友、有共同的利益,但长期以来一直是他们打败仗我们打胜仗……这难免会让美国佬心生嫉妒恨不得看我们狠狠地惨败一次,好让他们在阿富汗游击队面前也有些面子。

当然,我相信史密斯也会做做样子,毕竟我们现在也算有些私交,而且见到同盟被围却什么都不干也不成,但做样子就是做样子,不可能会对希杰奥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所以我从一开始就不抱这个希望。

“首先……”我说:“我们先来了解下希杰奥山谷以前的防守。”

说着我就朝阿杜扎伊扬了扬头。

阿杜扎伊也许是不常参加类似我们这样的会议。所以有些紧张的站起来。说道:“希杰奥的防守……这都是佩素尔安排的!我……我知道的不多!”

“就说说你们是怎么打的吧!”我问:“把战斗前的兵力分布以及战斗开始时是怎么运动的说一下就可以了!”

“这个我知道!”阿杜扎伊点点头:“我们一开始是这样的,一千多名游击队分成三个部份,其中两个部份大慨三百多人,分布在山谷的两头驻守在山口附近,另一个部份位于山谷中间,有五百多人……佩素尔听说苏军会从山谷的北侧进攻,于是就把这五百多人里的三百多从调到北方,没想到苏军却是从南侧进攻并且直接以空降兵空投至山谷中间把我们包围了!”

“哦!”闻言我很快就明白了……佩素尔是把防守重点放在山谷里相对狭窄的地方。也就是阿杜扎伊所说的“山口”。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这些山口毫无疑问的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而且山口两边往往就是难以逾越的崇山峻岭,再加上这山谷里还有十五个山口之多……于是苏军如果还是按照常规方法进攻的话,那么很显然就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千辛万苦的攻下了一个山口,却发现游击队根本就没有多大的伤亡……他们留下一大堆的地雷后就撤往另一个山口了。苏联军队要面临的就是针对另一个山口的进攻……

十五个山口,平均一个山口打两天也要打个十五天才能打到山谷中间……山谷有两头,苏军可以从两头同时进攻。

而苏军的后勤补给又不足以撑起十五天的全面清剿,而且位于中间的游击队主力还可以机动……要么增援两头防守山口的游击队,要么通过山路绕出去袭击苏军的补给线等等。

这种防御方式的确可行……但这种可行也只是针对游击队或是阿富汗政府军而言。因为这些部队是没有空军的,更没有什么空降兵……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佩素尔根本就没考虑到对方如果有空降兵的话该怎么办,再加上又被苏军来了个调虎离山……于是就着了道了,苏军空降兵往山谷中间一个伞降……就把佩素尔的指挥中心给围住了,整个游击队就完全失去了重心和抵抗能力。

“苏联的空降兵不好对付!”教导员皱着眉头说道:“希杰奥山谷易守难攻是不错,可是对苏联空降兵来说同样也是……他们只需要利用伞降出其不意的占领山谷中的任意一点,就会把我们给分成几段而变得首尾不能呼应……而这山谷足足有五十公里长,我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防守山谷内的每一个制高点或是险要之地……”

教导员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空降兵的优点就是从天上跳下来的……他不受任何线性障碍的影响,就算我们在山谷的两端筑了保垒建起了铜墙铁壁……他们也可以轻松的越过这些障碍直接占领山谷内的要地……如果我们的兵多得用不完那也好解决,每个制高地或是要地都构筑好完备的工事,准备好足够的兵力……空降兵下来一个就灭一个。

但现实却是……我们总共只有两千多人,希杰奥山谷却有五十余公里,那大大小小的制高地是数也数不过来……

于是会议室里很快就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干部们个个都皱着眉头抽着烟,霎时空气中就充满了一股浓浓的烟味。

“要我说……”刀疤看了看周围,说道:“这有什么好想的,苏联鬼子空降兵厉害……那咱们就加强防空装备呗!反正苏联鬼子大多时候都是用直升机空降……咱们也有办法把他们给打下来!”

“说的倒是容易!”赵敬平反驳道:“先不说咱们的防空装备严重不足,就算有足够的防空装备……你又知道苏联鬼子的直升机是从哪个方向进入阵地的?你有办法把这条五十公里长的山谷用防空火力给围上一圈?就算有这么多装备也没那么多人,就算有那么多人也没那么多子弹!”

赵敬平这话的意思我也明白……这说的就是防空火力永远也跟不上敌人的节骤,原因是战机是在天上飞的,随时都可以改变方向,而且速度很快。而防空火力呢?像高射机枪或是小口径防空火炮之类的玩意……这些东西在地面上都是重装备了,如果要机动的话是不可能赶上敌人的飞机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防空武器一般来说都是秘密潜伏……也就是经过十分周密的伪装,而且必须得布设在敌机有可能经过的路上,否则敌机不往这飞隐藏得再好也是白搭。

但在阿富汗这地方……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山,想要隐藏很困难,想要快速机动就更不可能,大批量的装备又不现实……所以仅仅用防空武器来阻止苏军的空降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

“对付空降兵的方法其实就只有一个!”我说。

“哦!”我这话立时就把干部们的眼光都吸引了过来。

“山口!”我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

“山口?”众人闻言不由大惑不解。

“同志们看……希杰奥山谷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山口,整个山谷共有十五个山口,这就把山谷分成了十四截,每一截就像一段‘香肠’,而连接这些‘香肠’的就是山口……山谷内的制高地有很多,我们守不过来……但如果守山口呢?我们可以在山口两侧的制高点修筑坚固的工事……这个工事包括防空、防炮及反步兵工事,并存储弹药可以坚守……山口地形的险要,就决定了只要两侧山谷还有一个活人,这个活人手里还有武器还有弹药……那么苏军就别想从山口经过,于是就会被自然的切割成几个部份!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山口都守死的话……那么苏军空降兵一下来就是被我们给包围了!”

“哦!”听到这里战士们不由恍然大悟……这么一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进攻那些空投到我们内部的空降兵,而是等他们来进攻我们!

这一转变说起来虽然有些微不足道……不就是攻守易主吗?兵力以及装备的差距都没变。

但这一转变在阿富汗山区却是非同小可……我们以前打越战的时候,那是攻守双方的兵力以二比一就差不多平手……但在阿富汗的山区,因为其地形崎岖难行而且基本上没什么掩护……所以攻守双方三比一能打平手就算不错了。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如果在山口两侧的高地上布下一个连,那么苏军能用一个营的兵力拿下就不错了。

“这么说……”赵敬平看着地图说道:“我们这就是要把力量分散到每个节点上去了?”

“对!”我点了点头:“根据我们以往与苏军战斗的经验……苏军用在我们这个方向上的兵力不会太多,就像上次一样……苏军总共才在希杰奥方向投入三千人。是苏军兵力不足吗?他们的兵力的确不足,但相当于总人数有十万的苏军来说,再多投个一千、两千也算不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原因是喀布尔到希杰奥的补给困难,他们再多投一点部队……他们很有可能会超出他们后勤运力的上限,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完全有能力守住这个希杰奥山谷!”

第六十三章棱线工事

既然在战略上已经把防御重点定在了山口,那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发展山口的防御就是了。

对于这一点又是我们这些中**人的强项了……

我说这话也许有些大言不惭……咱们是中**人嘛,对阿富汗的气候地质什么的,不可能会有多少了解吧,就算在这打仗打了几个月有些了解……那也不可能会比阿富汗人更了解吧!

但是构筑工事这个东西……对地形的了解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知道该怎么构筑才能更好的发挥各种武器的性能,知道这工事怎么弄才能更好的防炮、防空、反步兵……

要知道咱们都是打过仗的,不仅打过仗还挖过猫耳洞的,不仅挖过猫耳洞还是在越南那种潮湿松垮的泥土上构筑过工事的。

从地质这方面来说,在阿富汗构筑工事会比在越南简单的多……原因是越南过于潮湿,那土虽然好挖但没两下就垮了,特别是在雨季,有时挖好一个战壕根本就没用,下个两天的大雨里头就全是水,而且也塌得不成样子根本就没用。

阿富汗这方面就好太多了……虽然挖工事比较困难,原因是土太硬……这是由长期的干旱造成的,试想……一片土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没有雨水的滋润那会是个样子。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修建起来的战壕反而更夯实、更耐用,构筑起的坑道也会更牢固、可靠……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不用考虑排水了,更不用担心坑道里会被雨水给灌满了或者因此而倒塌了。

当然。考虑到我们所构筑的坑道必须得防空、防炮。所以必须得用原木支撑着……这要是在别的地方还真做不到。阿富汗的山……那是光秃秃的几十里都看不到一棵树……但希杰奥山谷却不同,这山谷里有河,有河就方便灌溉,方便灌溉就会有大片的植物,所以那森林也是这里一片那里一堆的,砍了就可以用上。

甚至还可以说这里的树木特别的结实……这同样也是跟阿富汗燥热的天气有关……我们小学语文课本有过一篇课文,说的就是树木的年轮,如果有一年是干旱。那么那一年的年轮就会特别的窄,如果那一年的年轮特别宽,就说明该年的雨水特别充足。

但是……如果年年都是干旱呢?

结果就是这树长得慢,每一年的年轮都窄,也就是密度大枝干特别结实……别看它只有小腿粗的一根,却得用斧子猛劈好几下才会断,拿在手里也是沉甸甸的。这用于构筑坑道工事就是上好的原料了……坑道的特点就是要求结实。

再加上战士们在越南时就有许多构筑坑道的经验,于是这会儿就可以大显身手了……拿着斧子手把手的教那些游击队队员构筑a型工事、t型工事……还有什么侧射火力、倒打火力等等。

这其中比较麻烦的就是防空、防炮……

防炮方面还好……我们在越南战场上构筑的工事也是可以防炮的,首先要考虑下敌人的火炮大慨是从哪个方向打来的,然后再在其反斜面或是炮火的死角里构筑工事。这样敌方的火炮就很难威胁到我们的工事了。

但问题是阿富汗战场跟越南战场不一样……越南战场上咱们是跟越鬼子拉开一条防线打,越军炮火只可能来自一个方向。阿富汗却并非如此了……阿富汗战场的特点是游击队利用山区打游击。而苏军却占领了主要城市和交通线……而苏军的火炮射程又很远,动不动就几十公里,所以炮弹有可能来自任何方向。苏军要做的就是将火炮沿着公路开到一片开阔地上然后计算好诸元就可以了。

当然,实际作战时也不是这么简单,阿富汗山多,而且平均海拔高达一千米……动不动就会有座三、五千米的高地……要是有这样一座高地挡在前头苏军炮兵也就无计可施了。尤其是我们所在的地方还是一个山谷……旁边可以说到处都是高山,所以苏军炮火能找到间隙打进来的机会是很小很小的,除非他们是在某个高地上找到了开阔地居高临下的往下打……这种可能还真有,因为阿富汗许多公路都是沿着高地上山下山的。

这些却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正所谓防范于未然,既然我们不知道苏军的炮火会来自哪个方向,那么就得假设苏军的炮火会来自任何方向……否则的话,开战时再想改变就来不及了。

然而真的会有能够防御来自任何方向的炮弹的工事吗?

还真有……那就是把工事修筑在山脊上……山脊这个地方比较特殊,也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棱线位置。

棱线当然是一座高地重要的军事要地,不管是哪一方夺取了这个要地就可以占据很大的优势……步兵在这里一伸脑袋就能打着敌人,一缩脑袋就从敌人的视线里消失了,说夸张点就是个自己能打得着敌人敌人却打不着我们的地。

实际上棱线的作用不仅仅如此……棱线这地方可以说是一座高地的天然分水岭,也就是两边都是斜向下的……这就像一把立着的刀锋,它的面积相对于一座高地来说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于是炮弹能命中这里的机率也很小。

试想……要是一批火炮瞄准位于棱线上的工事打出一片炮弹,如果这片炮弹是以这个工事为圆心散开的话,那么至少会有一半的炮弹会因为打高了而直接越过工事。

这一点在防空方面同样也成立,从直升机上射出的子弹、导弹以及投下的炸弹……在同样的精度下对棱线工事的伤害首先就是减半。

于是不用想了,就是在棱线上构筑工事。

防空方面的麻烦就不用说也知道了……来自苏军的直升机上的火力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死角,而且精度还要比远程火炮高得多,这就使我们只有一种方法来抵御,那就是往深里挖……用厚厚的土层来抵挡有可能遭受到的打击。

第六十四章假目标

ps:三更奉上!再来点票票……

当然,我们构筑工事的工作常常都是在晚上干……

这不仅仅是出于保密的原因……在晚上干不容易被苏军的侦察机侦察到,我可不想这仗还没开始打就让苏军知道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是防御重点了。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白天实在太热,在这时候干活无疑会成倍的消耗体力。反之在晚上干活就轻松多了,天黑看不见就打灯、打手电呗……晚上比较冷就多穿点衣服……其实活干上一阵子很快一身汗了,所以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一点。

但是我很快就发现这样行不通……原因是希杰奥山谷的土地很硬,硬得扎铁锹下去也就只有几个白点,一个不小心还有可能让那有弹性的硬土给反弹回来砸到自己。

这也许是由希杰奥山谷的自然环境形成的……我注意到希杰奥山谷以外的地方基本没什么土,要么就是石头要么就是黄沙……只有这个山谷例外。

我想……希杰奥之所以会有土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这个山谷有条河,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这在我们不缺水的世界里也许感受不是很深,但在沙漠地区却是刻骨铭心。

有了水于是就有了植物,有了植物才会留得住尘土……阿富汗的空气中有大量的尘土,一阵风过来脸上就是一层了,于是渐渐的,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希杰奥山谷的尘土就越积越多。最终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一样……在这谷地里有一大片完整的土地。

可以想像。这些土地都是经过风吹来尘土一年一年的积累。然后又一年一年的踩踏渐渐形成的……而且还长年没有雨水滋润,会这么坚硬这么有韧性也就不奇怪了。

这对于工事的坚固性当然是好的,但问题是这也会直接导致我们的进度太慢……我们在越南挖个单人猫耳洞只要几十分钟,在这里却要几个小时……眼看几天就这么过去了,工事却还是只有一个雏形……如果不是因为山谷附近本身就有许多天然石洞可以利用,那么我这个防守计划几乎就是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

“营长,这样下去可不行!”这几天一直都在带领战士抓紧时间构筑工事的刀疤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他看到我走上来。就把手中的铁锹往地上一插,给我递上了一根烟:“照这个进度……至少还得有一个半月才能整出点名堂来!”

“嗯!”我点了点头,接过烟顺手就点燃了:“苏联鬼子可不会给我们这么长的时间!”

想了想,我就说道:“要不……白天也干吧!”

“白天干?”刀疤闻言有点意外:“那保密工作怎么办?”

“保密工作继续啊!”

“这……”刀疤有点摸不着头脑……白天干就没法保密了不是?

“你就不会用用你的脑子?”我有点没好气的说道:“咱们挖的可是坑道……晚上咱们可以干明面上的活,白天就干地底下的活……挖出的土先放在里头存着,等到晚上再往外面运,明白了?”

“哦!”闻言刀疤不由恍然大悟,接着就呵呵笑道:“俺一个乡下人,哪会想那么多啊?这些事有营长考虑就好了!”

我苦笑着摇了摇头:“还有……咱们可以折腾一些假目标!”

“假目标?”

“我看那些老百姓现在也挺空闲的!”我说:“现在不是农忙的时候,他们好像都没啥事做!”

“对!”刀疤回答:“他们许多人都要求跟咱们一块干。但都被我们拒绝了,一方面是为了保密。另一方面吧……干这种体力活的还是得当兵的好使,百姓大多都是老人、女人和小孩,上来挤成一堆反倒碍事!”

“嗯!”我点了点头,刀疤的考虑当然是有道理的……构筑坑道这样的事并不是人手多就可以,这有点像打隧道,几个人进去后其它人就没活干了。更何况要是这百姓里头混着几个阿富汗政府军派来的间谍……那上来转个一圈就什么秘密都没有了。

“不需要让他们来干活!”我说:“但是可以让他们在谷地的高地上动一动,随便修几个火力点,或者整一条战壕,要不就建一个碉堡群……对,就建一个碉堡群……直升机那玩意特别看到碉堡群就眼红,就会像苍蝇见到屎一样的围上来,然后……”

我往四周看了看,就指着几个制高点对刀疤说道:“在这几个地方弄几个工事……架上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防空火炮,往上往下打都可以打的……明白吗?”

“明白!”刀疤朝我一挺身。

于是这一招很快就被运用到整个山谷的防御里了,至于这了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防空火炮的不足吧……这些其实都是小问题,我只是给拉纳少校打了个电话就解决了。

先不说巴基斯坦政府跟中国之间的友谊,也不说中国援助过巴基斯坦多少武器装备……更为重要的是,阿富汗战争的局势会直接给巴基斯坦的安全造成影响,几乎就可以说是唇亡齿寒,所以不管是为公为私巴基斯坦都有理由为我们提供帮助。

还有一点就是……我特别要求巴基斯坦为我们提供的是中国的高射机枪和防空火炮,这并不是说我喜欢国货……在战场打仗的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保命,在保命的基础上再想赢得胜利……其实这两点有时并不冲突,因为打击敌人赢得胜利往往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所以……从这一点出发,不管是哪国的武器,只要好用、只要能帮助我们达到目的……那身为战士的我们就有理由选择。

我会选择中国的高射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的原因……则是出于长远考虑。

因为目前这种状况……美式装备不一定能适应阿富汗战场,现在就连美军都从中国购买武器装备游击队了,苏式装备又很难购买,于是主流肯定是中式装备。

再说了……我们往后从中国运来的装备和弹药也都是中式的,那我们现在不用中式装备能行么?弹药不通用怎么办?装备零件不通用怎么办?维修人员不会维修怎么办?

拉纳少校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就把这件事应承下来……

本来的话,他做为一名少校是没有权力答应这件事的,毕竟我们要上百挺高射机枪,上百门小口径防空火炮……希杰奥山谷一共有十五个节点,这十五个节点把整个希杰奥分成十四个小山谷,每个山谷分配七、八挺高射机枪七、八门火炮一点都不嫌多……于是也就要这个数了。

这对于巴基斯坦这个穷国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但拉纳还是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当我奇怪的问着:“拉纳少校,你……都不用跟上级报告一下、商量一下再做决定的吗?”

“当然是要的!”拉纳少校回答:“但是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上级会答应的!”

“唔!”

“因为你们是中国人!”拉纳少校很有信心的说道:“你们在我们巴基斯坦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们,现在先不说这场战争也关系到巴基斯坦的安全,就算不关我们的事……我们也理所当然要为你们提供帮助!杨营长放心……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尽快把这些装备送到!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们说!”

闻言我心下不由一阵感动……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在这异国他乡能够得到这样的帮助,能得到这样的尊敬,得到这样无私的帮助……都是件值得称道的事。

这时我脑海里不由回忆起在再代的时候……巴基斯坦在为中国地震提供救灾帐篷时,不仅是动用了军用帐篷,更是通知中国方面不需要为巴方救援人员提供食物,因为他们已经自带食物了。

这就是巴铁之所以会被称为巴铁的原因……这种感情,早已超出那种国与国的交往只有利益这个定义的范畴了。

果然,巴基斯坦政府的动作快得连我都感到吃惊……当天晚上他们就把这一百挺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防空炮装备好了,这些装备都是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运来的(注:巴基斯坦首都原在卡拉奇,也就是主角刚进入巴基斯坦的港口,但因为卡拉奇在海边……巴基斯坦主要的敌人印度又拥有航母等在海军上比巴基斯坦强大,于是迁都伊斯兰堡)。

原因是他们在巴阿边境上并没有这么多的库存……拉纳少校的意思是,如果会紧急的话他们的边防军完全可以把正在装备的高机等撤下来给我们送来,但现在我们的情况并不紧急,所以巴基斯坦政府就从伊斯兰堡的库存里挑选了一批送来,而且每一挺机枪和小口径高炮都是检验过的。

然后还附送子弹和炮弹……全都一口气的运送到巴阿边境的边防军手里,再分成几批送入中转站转入希杰奥山谷。

第六十五章放长线钓大鱼

高射机枪和小口径火炮没过多久就运到了希杰奥山谷……当然,这些玩意都是被分解后运过来的。

高射机枪分解起来就比较方便,因为它的设计本来就是可以让步兵分解了用骡马运输的。但运送小口径高炮就相对比较麻烦了……高炮这玩意,虽说是小口径的但却有两千多公斤……我军这时代用的是65式37毫米的双管式高射炮,是个长6米宽将近2米有四个轮子的大家伙,平时都是用汽车牵引着在公路上跑的,这拆卸起来就十分不方便。而且这么拆开运到山谷我们也装不来……二连的确是学过各种武器的操作,但这防空炮的拆卸却没学过。

但是这不拆又不行……咱们的运输线全是山路,这些山路没有一条是超过两米的,就算有一条超过两米的山路……可谁敢把这玩意往那到处都是悬崖峭壁的山路上拉啊!

好在巴基斯坦军方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他们不但帮我们拆好了,更是暗中派了几名军工来为我们演示整个装配过程和注意事项,我手下的这些战士也不笨……他们都是习惯于将手中武器装装拆拆的人,枪炮之类的拆装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所以很快就学会了。

这些东西到了之后,接下来就是为它们弄些工事……这工事绝不会是几个简单的沙袋垒起的一个机枪堡或是高炮阵地……开玩笑,咱们辛辛苦苦的把这些装备折腾进来可不是为了让苏联军队的火炮和直升机炸的。

我们都是在战场上混过来的人,所以很清楚这些工事的作用……就比如说那德什卡式高射机枪。不但可以打直升机。那端平了对着步兵扫射也同样是一种很强悍的武器。那37毫米的高炮就更不用说了……它不只是可以打步兵还可以打装甲车甚至是轻型坦克。

所以在构筑它们的工事时我们也是下了苦心的……做法是为每一挺机枪和防空火炮都挖一个坑道,一个用于隐藏的坑道……平时的话这些装备都藏在坑道里,这样不但隐密而且还安全……在外头看不见也炸不着。作战时就把这些东西往外一推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