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越战的血(远征)-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令,是北线有情况吗?”我问。
这其实并不难猜,南线的战事就像张司令说的那样,稳定只是时间问题……要知道中国人口多军队也多……这好处就是不用担心没有充足的优秀的狙击手或是特种兵……人口基数大嘛,几百万的军队,就算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挑出来的战士都足够组建这些部队了。
既然南线不会有问题……那能够让张司令这么烦恼的就只会是北线了。
“嗯!”张司令点了点头,证明我的猜想是正确的:“苏联军队在阿富汗的进展要比我们想像的要顺利得多,也快得多……仅仅只有几个星期的时间,他们就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而且他们在阿富汗基本就没有碰到有组织的抵抗势力……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这么看来……阿富汗的局势只怕不容乐观!”
原来只是这事……听着张司令的话我反倒松了下口气……刚才看张司令的脸色我以为苏联有什么大动作呢,没想到只是占领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而已。
想想觉得张司令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如果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事十分顺利,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腾出手来把矛头指向我们了,所以我们当然是希望阿富汗坚持抵抗得越厉害越好,谁想到阿富汗的政府军会那么不经打……几乎没有抵抗的就把苏联军队给放了进来。
不过这其实也不能说是阿富汗政府军不经打,而应该是不知道怎么打……阿富汗军队里充斥着苏联军事顾问,甚至就连新总理都是苏联的傀儡……这让政府军怎么打嘛!一方面跟苏联军队打的确是以卵击石,另一方面军队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于是乎苏联占领阿富汗的时间基本就是苏联军队的行军时间。
“司令!”我说:“我认为北线的局势并不会像看起来那么悲观……就像你说过的,苏联在阿富汗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在阿富汗的军政甚至是民间都有渗透和控制,再加上苏联军队装备先进而且还是有备打不备,那在初期当然会占很大的优势……”
“这些我也是知道的!”张司令点头说道:“占领一个国家容易,这往往只要拳头够硬军队够强大就可以了,但是统治和管理起来却难……各地百姓会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外国的入侵,更何况阿富还是部落势立割据的国家,对苏联入侵的反抗肯定不会弱。但是……上星期苏联在蒙古搞了一次军演,很明显就是针对我们的!”
“唔!”一听这话我就不由皱了皱眉头……难道现在局势的发展跟历史不一样了?
不过想了想又觉得不对……
首先这演习是演习,但并不代表就真打。
其次……苏联政府也没有想到将来阿富汗会变成一个泥潭……事实上他们从一开始发动战争时就没有想到,阿富汗不就一个小国嘛,而且武器装备还是那么弱后的,而且军政两界还大多是受他们控制的,那打起来还不就三两下解决的事。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苏联才敢在惹了中国的同时又大举入侵阿富汗。
不过战争这样的事……特别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那是必须得慎之又慎的。
苏联政府当然也是这样,所以在入侵阿富汗之前他们也不敢把战事想得太过美好,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但是……现在这么一打,事实上就是势如破足,事实上就是不费吹灰之力……于是苏联这一颗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于是自信心就开始膨胀了,于是就想着是不是可以腾出手来对中国动手了……
“虽然也有许多同志认为苏联在这种形势下不会入侵我国!”张司令说:“但战争这种东西是说不准的……就比如说苏联在发动阿富汗战争之前,谁也没想到苏联会用这么激烈的手段!所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和准备,否则在战争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就会被打得个措手不及!”
“嗯!”我点了点头,虽然我明知道张司令担心的这个战争不会发生,却又明白张司令说的话有道理。
“你先回去休息下!”张司令说:“然后做些准备,明天跟我一起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
“是!”我应了声。
重要的会议?而且就在明天?……张司令这么急着叫我回来,不会就是为了让我赶上这次会议吧!
第两百二十八章会议(二)
也许是因为我的确是需要时间休息,也许是因为心里想着明天要参加的重要会议,又或许是因为心里觉得对不起张帆……
所以这一晚,我明知道李丽就在她宿舍里等着我,但我还是没有走出宿舍半步。
不过说实话……对于明天的“重要会议”我并没有放在心上,原因是我并不认为它有多重要。
会议的内容会是什么呢?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就是关于怎么对付苏联有可能的入侵嘛!
但做为一个现代人的我,明知道这事不会发生……自然就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所以我甚至连去参加的**都没有。现在之所以要去……那只是为了执行张司令的命令而已。
想想有时也觉得知道历史并不是什么好事,就比如说现在……就算我知道苏联不会入侵中国又有什么用呢?说出来也没人相信!这反而会使我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局势完全不关心,于是也就无法融合到张司令等高层领导的忧虑中去。
但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的……这次会议并不像我想像的那么简单!
第二天很快就到了,让我意外的是张司令直接让我坐上他的吉普车……话说我也有配吉普车有自己的司机和警卫员,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这样做。
后来才知道这其实就是目的……也就是去参加会议的人包括带的警卫员、司机都必须是能信得过的人,张司令对我手下的警卫员和司机会没什么了解,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我一个人去。
这么一来我马上就感觉到这气氛有点不一样了。接着几辆吉普车就直朝北京方向开去……开会还要跑那么远。而且还是去北京开会……这又是我没想到的。我还以为就是在基地里开个普通的会议呢!
吉普车一路飞驰,几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京西宾馆。
这时的宾馆颇有一番战时的味道,但这一切都是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进行的。从外表看,坐落在北京复兴门外大街中段南侧的这幢大楼,因为这几年首都高层建筑群的拔地而起,多少显得有些低矮和古旧,外面也没有多少士兵,也就是几个穿着军装负责接待的女兵和一些荷枪实弹站岗的哨兵。
但是进了大门走到里面……才发现里头那种让人心中一紧的气氛……这种气氛来自那些站在过道或是门口负责指引的穿着黑色礼服的人。他们看起来像是宾馆里的工作人员,但从他们的眼神和站姿我很容易就看出他们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这些才是真正负责宾馆安全的人。
我和张司令很快就在一名女兵的带领下走进了会议室……这个会议室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豪华,也就是一排排的桌子一排排的凳子,桌子上分别都贴有人名并放着一个茶杯……
因为我的名字没有在张司令旁边……这是正常的,张司令是司令级别的,而我只是一个营长,座位自然不大可能在一起的。
事实上……我随便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参加会议的人大多都有些岁数了……我没法从军装上看出他们的官大不大,原因是这时代没有军衔……从这一点来说这还是个好事,否则别人一看到我不过就是个少校或中校。那只怕嘴巴早就歪到一边去了。
“同志们!”会议很快就开始了,一名军官模样的人在主席台上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去年11月25号的时候。我们石油战线发生了一起惨祸……‘渤海二号’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大风浪中倾覆。这次事故一共造成了72人死亡,直接损失数千万元……”
这件事我也是有听说过的……这是在和平世界里的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我身在这个时代自然就有所耳闻,只不过因为我大多时间都在一线打仗,更关心的是战事和自己的性命,所以并没把这事太放在心上而已。
据说就为了这件事……直接责任人当场就被抓进牢里,负有领导责任的干部也都受到了纪律处分。
“这件事本来跟军队没什么关系!”军官继续说:“但是……对这件事总结出来的教训是什么大家知道吗?报纸上说了……就是某些领导者用军队指挥打仗的那一套指导经济建设。‘那一套’是什么?指的就是五大三粗的指挥员一挥手枪,大喊:上……于是伤亡就出来了!总结成两个字,就是蛮干!”
“哦!”听到这我就有些明白了……这是要对军队进行改革。
果然,接着军官就继续说道:“当然,报纸说的不一定对!我们军队中还是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指挥员的。但是……在自卫反击战中我们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这迫使我们必须得进行改革并狠抓军队建设,否则我们的军队就很有可能跟不上时代,无法担负起保家卫国这个重要的任务!这是我们第一个要讨论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军官喝了一口茶后继续往下说:“同志们也都知道……南线越南方面战事不断,北线苏联方面也对我们虎视耽耽……这也是我们必须加快改革步伐的原因。有句话叫防范于未然……同志们应该想想,如果苏联从北线对我军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以我军在自卫反击战中的表现,是否有能力抵挡住敌人的进攻,或者说要怎么才能挡住敌人的进攻!”
“轰”的一声,会场很快就乱了起来,各军官们互相交头接耳的,也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些什么。
“我来说几句!”一名军官站起来说道:“我觉得……我们要坚持二十一字方针,也就是‘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打人民战争,打歼灭战’。考虑到敌我力量对比仍然是敌强我弱,敌进攻我防御,敌主动我被动,如果排开一条线分兵把守,或是处处设防,那么战线就会拉得太长,敌人到处都可以突破,突破了就会处处告急。所以……只有大胆地、主动地、有计划地、彻底地诱敌深入,把敌人放进来打,才有理有利,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使敌人拉长战线,兵力分散,后方空虚,在后勤上背上沉重的包袱,便于我们审时度势,有把握地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和地点歼灭敌人!”
这军官的话音刚落,就“哗”的响起了一片掌声。
又一名军官站起来说道:“我同意黄司令的观点……我的考虑是在北线按三条战线部署:第一线边防部队……边防部队主要起警戒和通风报信的作用,等敌人进来后则留在敌后打游击;第二线组织守备部队坚守;第三线用一定数量的野战部队坚守,这是我们的主力,守着我军要地使敌人无法长驱直入。这样在第三线与敌人长期反复争夺中大量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同时又在一线二线组织游击战打击其补给线挫其锐气……时间一长,就能把敌人拖死!”
下面又是一片掌声。
这些话说的好像的确有道理……而且还给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想了想就明白了……打小日本的时候好像就是这样打的嘛!
“张司令……”这时有人问着张司令:“你有什么看法?”
“唔!”张司令想了想,就说:“我没什么看法……不过,我今天带来一个人,我也想听听他有什么看法……杨营长!”
“到!”我应了声站起身来。
“说说你的看法吧!”张司令说。
“啥?我?”我张大个嘴巴半天也合不拢,对这方面我可是半点准备也没有。
第两百二十九章会议(三)
“我来介绍下!”张司令抓着话筒说:“这位是杨学锋同志……关于他的事迹我就不多说了,前英雄二连的连长,就是上过报纸上过电视的英雄二连……杨学锋同志现在是合成营的营长。我想补充的是……杨营长是我们军区改革的急先锋,他有许多观点和思想都很特别也很新颖,但又十分符合我军改革的需要,所以……我想请他来代表我发表下看法!”
“哗”一片掌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接着一个女兵走上前来把话筒递到了我手里。
“这个……”接过话筒的时候我承认自己有些紧张,因为到这时我已经知道这个会议在坐的都师长、军长、司令这个级数的,这里头只怕团长都少的吧……所以这气场的确就有点不一样,就感觉自己就是个异类似的。
“各位首长好!”我说:“我是个粗人……除了会打打仗外说不来什么大道理……”
“你就说嘛!”张司令笑道:“咱们今天说的就是打仗,不是说什么大道理的!坐在这里的全都是当过兵的,都喜欢爽快……你就别婆婆妈妈的!”
“我说老张啊!”坐在张司令旁的军官插嘴道:“人家才说一句呢,就让你打断了,你这样人家就更说不出来了!”
“哄!”的一声,会场里的干部全都笑了出来了。
也不知怎么的,被这一笑我就感觉到轻松了许多,又想咱好歹也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敌人的枪炮都不怕……在这开个会还怯场了?
于是就挺起胸膛说道:“各位首长。我的想法是这样……诱敌深入不是不行。这的确很有可能打成持久战。但我却并不认为我们会在持久战里占到便宜!”
我这话一说出口会场里就起了一阵议论声。
“说说为什么?”一名军官问。
“我们以前用持久战的时候,打的是小日本!”我说:“日本是个资源奇缺的国家,而且还是个小国,他们的资源耗不起,也拖不起……所以用持久战打小日本是对的。但我们现在面对的是苏联,苏联是个大国,而且资源丰富人口充足,而且无论经济还是军事都比我国发达得多。完全有能力打一场持久战!”
几名军官频频点头,小声说道:“有点道理,对手不一样了,当年咱们打小日本都打了八年……现在的苏联可比小日本强大得多,这打起持久战来还不得打几十年了?到时只怕敌人没垮,我们自己就先垮掉了!”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要知道这时候的苏联可是能跟美国一较长短,而且还是苏联攻美国守的,同时事实也证明……苏联在越南与阿富汗两个战场间接与直接参与战争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了十年。
当然,如果中国再加进去跟苏联打持久战的话……苏联也许就坚持不了十年了。但苏联不是傻子,如果跟中国这个大国已经展开了持久战。在阿富汗方向的投入自然就会减少了。
“反而是我们中国的情况不怎么适合打持久战……”我接着说:“首先持久战打的就是综合国力,比的就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显然不如苏联。
其次……我相信如果苏联要进攻我国的话,我国就不只是两面受敌,而应该是三面受敌……”
“还有一面是海上!”被称为黄司令的干部表示赞同。
“是的!”我说:“当年小日本进攻我国的时候,就是用海军封锁我国沿海,使其它国家对我国的援助基本处于中断状态,现在苏联如果要进攻我国而且苏联的海军显然也比我军强大……那么他们当然会用海军封锁我国海上交通并进攻我沿海城市,而我国政治、经济、工业……全集中在北方及沿海一带……那如果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就无疑于把自己的经济命脉和重要基础都交到敌人手中了!相反苏联却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于是战事很有可能就发展成苏联越打越强而我们却越打越苦越打越弱的局面!”
“哄”的一声,我话音刚落会场马上就乱了起来,人人都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着我刚才说的那一番话。
过了一会儿,张司令就点头说道:“现在形势不一样了,如果我们再用诱敌深入……那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其一,敌迅速占领我战略要地,不利于我维系民族信心和士气;
其二,轻易致敌占领沿海城市及政治工业中心……将极大削弱和瘫痪我国战争资源和潜力,不利于持久战,甚至这些资源还会为敌所有,使我军陷入更大的被动。
其三,我军退居腹地作战,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将更加明显,增大了战局迅速恶化的危险!”
“张司令!”黄司令表示反对:“要知道现在的局面就是敌强我弱,如果我们不诱敌深入不放弃北方及沿海……难道还跟苏联军队决一死战?这样的结果只会让苏联军队用最快的速度歼灭我有生力量,到时北方和沿海还是不得不放弃!”
应该说这名军官的分析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事实摆在我们眼前,苏联无论是装备、兵力还是素质都强过我们很多,那么如果坚守的话……其结果就是部队一支支被歼灭,最后那政治中心或是经济命脉还是得放弃!
“黄司令说得对!”也有军官赞同黄司令道:“杨营长分析的的确有道理……诱敌深入会给我国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会使我国经济倒退几十年……但是打仗从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与其把所有的兵力投到边境让敌人吃掉,还不如保存有生力量与敌人周旋……我们军队有打持久战的传统,跟小日本打了八年,再加上打国民党都有十一年,抗美援朝打的也是持久战……这才是我们的长处!我们就跟敌人比毅力,拼精神!”
于是会场内又是一片争论声,有些赞同诱敌深入,有些人反对……那是争得不可开交!
其实我是知道的……军官们虽然知道诱敌深入有诸多缺点但还在坚持使用,一部份原因是没有更好的战略所以不得以而为之,另一部份原因……则是因为这个战略是我军的传统,而且还是经过实践检验在过去的战场上一次又一次以弱胜强打败对手的。
“杨营长!”黄司令问:“如果你觉得诱敌深入不行……那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这么一说我就有些为难了,不过好在我是一个现代人,知道的事情要比这些干部要多得多……更重要的是我知道的一些事情还是经过反复论证是正确并开始实施的。
于是我就说道:“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能否在被敌人封锁住海岸线的情况下还能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打小日本的时候,全世界有那么多反法西斯国家支持我们,但是他们的支援偏偏就因为海岸线被日军封锁而无法运到我们手里……这其中我们的确是开辟了一条的中缅公路,但运输量却少得可怜,而且很容易就被敌人的空中力量封锁。以前小日本可以这样做,现在的苏联可以这样做,以后我们任何一个敌人都可以这样做……所以,从长远考虑,我们必须开辟一条相对较为安全、可靠、运输量大而且不易被封锁的通道!”
“这个通道已经有了!”张司令说:“就是中巴公路……你说的没错,我们之前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赶在去年刚刚把这条公路完成!”
“哦!”我点了点头。
其实我说的也就是中巴公路,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国,修这么一条公路通往巴基斯坦,然后巴基斯坦的另一头就是印度洋……于是敌国想要封锁起来就十分困难了。
当然,公路是远远不够的……它的运输量完全不能满足一支几百万军队的作战需求,所以到现代时才要建铁路,建石油管道。
“有这么一条通道就好办多了!”我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现在中苏的情况,是苏联突袭,我军防守……突袭的好处就是在战略上居于主动地位,其兵力及军事技术都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并能较好的展开。从我方来说……虽然有反侵略的准备,但我军的指挥系统、通信设施、交通枢纽等,将不可避免的受到破坏和损失,这时候敌强我弱的形势是很明显的。但防御也有防御的优势,在防御中……我们可以用一小部份部队牵制住大量的敌,让敌人难以朝前推进或者前进速度缓慢……也就是以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等手段制止敌人长驱直入,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以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比如全民动员、扩充部队,工厂搬迁等,与此同时在后方再大力开辟运输通道,这样我们才有条件有基础与敌人进行持久战!”
众干部闻言不由都沉默了,这个方法明显要比诱敌深入或是坚守都要好!
第两百三十章会议(四)
其实我对苏联这个假想敌并不是很感兴趣,原因就不用多说了……我明知道苏联不会入侵我国嘛,那假想起来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不过既然会议室里的干部一个个都争的面红耳赤的……那我这个小小的营长也就只能配合着了。
接下来争论焦点,还是集中在怎么打上……虽然说我也提出了一个方案,而且这个方案也得到了大多数干部的认可,但可想而知的是……一旦战争这么打起来,我国的北方和沿海地带还是不可避免的要被敌人进攻而遭受到损失。
所以,大家都在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法,一种能够尽量减少损失的方法。
可是这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大可能……战争嘛!损失是必然的,特别是假想敌还是如此强大的苏联,那如果真打起来想要没有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似乎还是有可能的……
我很快就想到了一点,于是就对正争得面红耳赤的张司令和黄司令说道:“司令……我们其实可以做些事,让苏联脱不开身……”
“说说看……”张司令和黄司令马上就停下了争吵饶有兴趣的朝我望来。
“我是这样想的……”我说:“最好的战场就是在国外……也就是说这仗如果能在外面打,而不会烧到我们国家,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你这不是废话吗?”张司令说:“要是能在国外打……谁还不愿意这么干?”
“你的意思是说……”黄司令满而疑惑的说道:“反过来打到苏联或是蒙古去?这只怕不大可能吧……先不说敌强我弱,地形上我们也不熟啊!”
“不!”我说:“我指的是阿富汗!”
“阿富汗?”张司令和黄司令不约而同的向我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如果站在苏联的角度上来看……”我说:“他们一方面要支援越南的战场,另一方面又要在阿富汗用兵……这已经是等同于两面开战了!当然……以苏联的实力在越南和阿富汗两面用兵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这时的苏联也难免会考虑……这时候该不该对中国再开战线!”
“说得对!”张司令说:“中国可不是阿富汗那样的一个小国。也不像阿富汗那样军政界都被苏联渗透!”
“现在苏联之所以对我国蠢蠢欲动!”我说:“完全是因为在阿富法的战事进行得太顺利。使苏联以为用不了多久或是多少代价就可以完全把阿富汗控制住了,但是……如果我们打破苏联对阿富汗的控制……”
“哦!”闻言张司令和黄司令不由频频点头。
“如果我们能让苏联在阿富汗陷入泥墰……那苏联根本就抽不出身来对付我们!”黄司令不由赞赏的朝我点了点头,说道:“好主意!”
“张司令!”接着黄司令又不无羡慕的对张司令说道:“你手下这个兵可不简单啊……他可不只是会打仗,这都涉及到国际上的大战略了!”
“嗨!”张司令装作不在乎的样子说道:“那什么国际上的大战略……说到底还不是跟打仗差不多?”
不过张司令话虽是这么说,我却看得出来他眼里隐隐有些得意之色。
于是这个方案很快就被提上了议题。
对于这个方案……那是基本没人反对,因为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如果真能因为援助阿富汗而把苏联给缠住而无暇顾及中国,那几乎就可以说是用一块钱赢回了一个无价之宝了。
但问题很快也就接踵而出……
“如果派兵进入阿富汗只怕不行!”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毕竟我们还没有跟苏联完全扯破脸。现在还处在敏感期,这样做会过于刺激苏联,也让苏联找到了口实!”
“在武器装备上进行援助倒没有问题!毕竟我们对巴基斯坦有军售关系,巴基斯坦又是阿富汗的邻国,所以我军装备流入阿富汗也很正常!”
“这个人员嘛……就只能以军事顾问团的形式去增援了!”
“对,军事顾问团没问题!苏联自己都有往越南派军事顾问团嘛!前几时听说还被我们抓了几个俘虏!”
“喏!”张司令朝我扬了扬头:“就是杨营长抓的!”
众人一听就哄的一声笑了起来,黄司令冲着我说道:“小杨啊……这叫不巧不成书,这样的好事都能让你给撞上了!”
“我那也只是……运气!”我说。
“抓得好啊!”一名干部拍着我的肩膀:“咱们可是把这两个俘虏的身份照片各种资料都留下了,而且放回去时还在国际上做了大量的宣传,这也为我们往阿富汗派遣军事顾问团打下了基础……苏联这下是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吞了!”
“只是……这顾问团的人数不能太多!”
“所以一定得是精兵。否则就起不了什么作用!”
“不但要精兵,还必须各兵种都齐备……因为这军事顾问团是要给阿富汗各兵种提意见甚至帮助其部队的组建及训练的!”
……
说着说着……会议室里的干部们就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到我身上来。
“唔?!”我很快就明白干部们这目光的意思。赶忙解释道:“各位首长……我,我这合成营可不行,我们人数太多,哪有顾问团会派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去的!”
“合成营有上千人吗?”黄司令问。
“三个步兵连就将近七百人了,再加上迫炮连、炮兵营、坦克连……”
“人数太多可以精减嘛!”黄司令说:“这样,总人数四百人……”
“四百人?”我说:“还要这么多个兵种,这是不是太少了?”
“如果是军事顾问团的话……”张司令说:“四百人都太多了,但是我们可以先进入巴基斯坦,然后再从巴基斯坦转入阿富汗……这样苏联也无话可说!”
“好主意!”黄司令说:“如果是这样……那人数多一点也没关系!”
“尽量控制在五百人左右吧!人多了行动起来也不方便!”
“就五百人!”
……
站在一旁的我听着就是一愣一愣的……张、黄两人这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决定了我的命运,我似乎根本就没有反对的空间……
不过说实话,我的确也没有反对的空间……当兵的嘛,就得服从命令!
第三百三十一章会议(五)
会议整整进行了五天才结束……
在此之前,我敢说从来都不认为有什么会能开个五天……但现在才知道还真有,甚至就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五天还不够……这五天我们基本就是在京西宾馆里吃了睡,睡醒了就开会……而且这开会还不只是在会议室里的,回到客房里也是几个一群的争来争去。
但就算这样许多事也仅仅只是定下一个初步方案,要最终拍板还得掌握更多的信息和更多论证之后。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就是针对我国未来有可能的危机和我军将来的发展方向的。
这危机就不用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