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汉(荣誉)-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昭见林斌又在皱眉,知道是嫌赵军声音小,忍不住喝:“像个男人说话。大声点!”

赵军僵硬地抬起头,大声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林斌以前训练军队的方式很铁血、很残酷,现在这种铁血、残酷的练兵方式仍在继续。一支从死人堆里爬起来的军队,他们被注入一条近乎于野蛮的思想,‘活着是为了杀死敌人’,谁是敌人,如果是现代的话,林斌会说‘国家的敌人就是你们的敌人’,现在他能说的只有一句,‘民族的敌人’。口号很苍白、很空洞,士兵们不知道什么是民族,他们有了自己的理解方式……

嫡系会说:“大人的敌人便是我们的敌人!”

先秦的战士茫然道:“服从军令杀人便是。”

部众很骄傲的吼:“杀死‘王’的敌人!”

仆从和奴隶没有发言权,可能只敢悄悄憧憬:“杀人换取身份!”

在这个年代里,如果有人想要对士兵普及教育,教导知识或认字,那个人的脑袋绝对是发烧了。不是说越无知越好控制还是什么,只是那样做的话只会分散士兵的注意力,不但加进一些不属于士兵应该有的思想,还让士兵减少训练生存技能的时间,士兵之所以能在战场活下去依靠的不是知识,而是身体素质、操练的武技。

或许又该说错了?但是错在哪里呢。现代之所以对文化素质要求高,因为那是热兵器的时代,士兵需要有文化基础,容易理解一些军事战术以及对军械进行保养、操作高科技的武器。

冷兵器的年代,缺乏有效、快速的通讯手段,作为战争主力的士兵一旦有了自己的思想,那将是灾难性。虽然残酷,但却是事实,这个年代的士兵以其说是人,不如说是刀,没有自己思想,绝对服从军令的刀!

当然,林斌一直都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不是没有在进行教育,高级将领就是他传授的对象,而对于事实而言,他也只要对将领进行教导就够了,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等相对和平的时候,再来谈教育才现实。

“事实上,我不喜欢唠叨。”

“末将明白。”

“但是有时候不唠叨几句不行。”

“末将以为,驻守广牧之守将事关重大。大人讲明厉害关系,张贺、赵军知晓广牧乃战略要地,必拼死固守。”

林斌命蒙昭退下,转头看向林度步和林博尔。

这两名总是以‘王的仆人’自居的狼军副统领将各自率领五千骑军协同张贺、赵军防御广牧,驻扎的地方是广牧后方三十里处的沙海附近,被安排在那里也是顺带监视沙海。

“尊敬的主人,我们不会让您失望。”

林斌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还是很欣赏林度步和林博尔。但他也明白一件事实,草原上的人们有服从强者的天性,是一群可以很忠心的人,亦是一群随时可能背叛的人,想要让这些人尊敬和服从只有一直不断的获得胜利。

“去吧。”

林度步和林博尔行五体投地之礼,随后无声地退出大帐。

在接下来的十余天,可谓是风平浪静,而吕炎和张骞的‘商量’也终于结束。

吕炎用黄河北岸的地皮从汉国那里敲诈到了比想象中还要多的军械。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汉国表现的很慷慨,同意马上交付军械,军械将由一万骑兵护送,在一个月内送抵乌梁素。

“不是慷慨……”吕炎阴着脸,“汉国打的主意是让我们在前面攻杀,他们在后方接手攻下的土地。”

林斌不是白痴,当然知道这一点,但却不能明明白白的说出去。

“张骞说,那一万骑兵是天子调遣过来在大人麾下听用的军队,带兵的统领名字叫韩安国,是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帐下的一名智将,现任北地都尉。听闻乃是汉国太尉之亲信。”

说到田汀直蠖哉馕蝗蘸笫治蘸汗ū娜瞬⒉荒吧疤锿‘很有意思。”

吕炎露出不屑表情,“乃一贪财好色小人罢了。”

“不!”林斌既然已经接管了先秦的控制,蒙昭安排在汉国朝中的大臣名单自然是有了,“长安传回来的消息,是田汀婉加そㄒ樘熳硬晃丫档氖乱恕L熳右榈鞅本锿‘劝说北军和禁卫皆不可派,抽调了边军过来,说是我们也都出于边军,有袍泽情谊,必然不会抗拒。”

蒙昭疑惑问:“大人是同意让汉军在帐下听用?”

吕炎则是毫不掩饰的露出了郁闷的表情。

“韩安国可以来,一万骑军不能进来。”

“如此可有分别?”

林斌笑而不答。

吕炎恍然,“大人是要制造假象,引得窦氏门阀集团对付田汀锿‘为占据主动必先动手对付窦氏门阀集团的‘鹰犬’公孙门阀和苏氏门阀,借田汀执蚧髁郊颐欧В看思粕鹾茫》堑绱耍灰锿‘一动,汉国皇帝的老母王娡也必然要动,到那时,汉国便无闲暇来关注我等。”

“……”

林斌突然觉得吕炎想太多了。林斌这么做只是想推当今天子刘彻一把,用手段加快历史的进程,减少汉国内部的消耗,被吕炎这么一解释,单纯的动机却是一个天大的阴谋。林斌暗暗想,“以后阴暗的事情让吕炎去干!”

“招集十部的都统、副都统;五军在的统领、副统领。”

第一次进行招集,那些人不敢来得慢,匆匆忙忙放下手边的事情赶了过来。

林斌扫视那些端正坐好的人,用着非常严肃的语气,首次将自己的打算,以及日后十部五军要走的路公布出来。

听了宏伟的征服之路的人们,他们彼此面面相觑,就是不敢窃窃私语,怕犯了严格要求的纪律。

“尊敬的王,我一定能在秋天到来之前赶到西域,完成您托付的使命。”

林斌眼神扫视过去……

十部的都统、副都统站起来,他们用着同样的口吻,表示一定不辜负信任。

身穿军服的统领、副统领亦站起来,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凶光,一幅兴奋得无法自拔表情,齐喝:“为您征服!”

林斌转头看向西边,仿佛能够看穿帐篷,看到遍地烽烟的西域各大城墙上插满属于自己的军旗。

“先联合他们干掉匈奴的主力,再干掉他们,占据整个西域!”

近阶段时间的战争准备,不都是为了这些吗?

第一百七十七章 挥军东顾

沙海无边,劲风一吹,风沙笼罩大地,视野变得灰黄,被带起的枯草飘动着扭曲的舞蹈,它翻滚着粘在黑色的战袍上,年轻的战士伸手拉起了面罩,那双露在外面的眼睛眯成了细线,他缓缓地趴向地面,慢慢地,身躯被沙土掩盖,不一会儿失去了踪影。

沙尘暴,恐怖的大自然力量,漫天的劲风黄沙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用灰黄色掩盖起来。

远看沙海之内,风呼啸着成了龙卷,沙土被风力一带,盘旋着拔地而起。它开始还是很小圈的沙土在不断旋转,随着时间和风眼的加大,一条不断扭曲着翻滚的龙卷咆哮而起,它怒吼出声,随着气流不断移动,所过之处所有东西皆被风力卷起,接连不断的碰撞让原本就不结实的石块撞成碎片。

细细瞧去,一只被卷起的灰狼胡乱舞动四只爪子,它不断的翻滚,在即将被卷进风眼的时候,四肢被撕扯着断裂,身躯爆出一串血花,随后整个身体被搅得碎裂,没有了肉体包裹的骨架迅速崩裂,全身的骨头化成了围在风眼旁边旋转的杂物中的一部份。

一只穿着黑色靴子的大脚踏及沙面,陷进去之时又快速的拔出来,随后又有一只大脚踏在相同的位置,迈步前进的军队不断重复相同的节奏,第五十只大脚走过之后,没有人再踏及的沙面瞬间又变成了光滑的原样。

视野往上拉……

一队五十名黑旗军的步兵队踩着同样的步伐,他们身上没有穿戴甲胄,亦没有携带太多的兵器,全然是一副斥候的打扮。领头的队率止步,整个队伍随即跟着停止前进,他们按照军令拉上面罩,随后全部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酷热、沙尘,地平线上一边是青草绿地、一边是看不到尽头的沙荒,绝对的落差在这里并不显得特别,它就是漠南。

滚烫的沙粒钻进了衣服里面,就好像被丢进蚂蚁堆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然而半趴在地上的斥候却没有一个人‘哼’半句。

“小九呢?”

“风起龙卷,该是被掩埋了?”

老河脸色黯然了一下,随即强自振作,“散开,各自进入位置警戒!”,他将要返身爬下凹地,忽地扭头盯着前方呼啸的龙卷看,那是一片被笼罩起来的天地,属于斥候的直觉在告诉他:那片尘雾后面好像有什么东西?

另一个方向与之漫天飞舞的黄沙不同,这里是一片祥和的青草、白云。那些被派出来警戒的斥候深挖坑,将自己藏了进去,上面简单的覆盖伪装物。藏在类似于散兵坑的斥候从伪装物的缝隙观察前方,草地上偶尔会有野生动物群奔过,动物奔跑而过时地面会震动,坑里对地面震动很敏感,很容易让人错以为是敌军来袭时大队骑兵在驰骋。

忽然响起的鹰啸,一个黑点从天际俯冲而下,划出一个漂亮的拱形幅度重新拔起。苍鹰拍翅欲寻找一个所在享用捉捕到的草原黄鼠,它选择的是西北方向,翅膀煽出第一个节奏的时候鹰啸声再一次响彻,它看到前方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东西,动物的本能使得它想要避开危险,调转方向时爪子上的黄鼠挣脱开去,苍鹰也不管猎物了,拍翅远走。

黄鼠‘吱吱喳喳’地在半空翻滚,它掉落在一块松软的草堆上,侥幸不死的小东西胡乱刨爬着,竟是原地陷了下去,它落在了一个铁盔上发出了‘当啷’声响,一只手伸来将它抓住,还没来得及‘吱吱’脖子发出了骨碎声,小脑袋无力地垂落下去。

瘦小的中年人,他扯断黄鼠的脑袋,头昂向上,干燥的嘴唇因为有了黄鼠的血液变得湿润,那不断上下抖动的喉结发出了‘咕噜’声。

‘啪’一声不该出现的杂音,畅饮的中年人眼瞳收缩,甩开手掌中即将被剥皮的黄鼠,眼神锐利地扫视四周。他看见的是一只中箭躺在草地上大雁,随后也看见了远处的十余个牧民打扮的骑士。轻微的木质摩擦声,装着冒着寒芒的弩箭的弩机被抬了起来,他压低呼吸的频率,眼睛死死盯住还在不断前进的牧民。

平坦的草地,数十个松软草堆微微向上浮高了一些,看去就好像是一堆堆被风吹着缠在一起的杂草。草堆的缝隙,三棱箭头对准已经靠近,即将要下马捡取猎物的牧民。

那个下马捡取猎物的牧民脸上没有打到猎物时的喜悦,那只伸出去要捡取猎物的手掌长满长期握刀才会结成的老茧。

十三个牧民装扮不一,显得非常沉默。他们在马背上解下水袋,喝水期间眼睛还不忘扫视周围,那一双双不断转悠的眼睛扫视到微微凸起的杂草堆时渐渐眯成了细线,“先秦人的斥候隐藏手段!”互相用眼神示意,在同一时间收起水袋,就要调头……

‘嗖——’

一枝带着杂草的三棱弩箭划破空气,它尖锐地欢唱,钻进了一个牧民的背心。

抛洒出去还未落下的血花,它总是在惨叫声响起之前最先落地,中箭的牧民瞪大眼睛看着透体而过,插在草皮上不断颤动的弩箭,发出了迟来的惨叫……

‘嗖嗖嗖——嗖嗖——’

接连不断响起的破空声带起的是悦耳的惨叫,中箭的牧民相续扑跌落马。

五十个微微凸起的杂草堆被掀开,身穿黑色战袍的斥候相续从坑里爬出来,他们径直走向被射死的尸体旁边,收回弩箭亦检查尸体。

“是匈奴人的侦骑。”中年队率站起来,“有侦骑来探路,匈奴人的大军离这里也不会远了!”

没有二话,五十名斥候分成了两队,一队策马向本部飞驰,另一队奔跑向不远处的坡上。

这名队率看着燃起的狼烟,抽出了自己的斥候刀,他转头注视西北方向,心里默念:“战争要来了!”,随后带着部下往东侧方向赶。

分布的警戒线上,相距五里皆是燃起了代表发现大规模敌军的狼烟,驻守广牧的黑旗军开始行动起来。

※※※

身为草原霸主的匈奴注定不愿永远沉默,他们是在西线陷入了胶着战兵力吃紧,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会在多次被挑衅后还会无动于衷。

“汉军来了!”

到处流传汉国百万大军进攻河朔的消息,传言中,汉国的士兵作战极其凶狠,只要是匈奴人的部落被攻破,老人、成年男人必定全部被杀死,女人和孩子被掳去成为奴隶。

传言在流传的同时,四处的匈奴部落果然遭受接二连三的袭击,好几支打着‘汉’旗的军队在匈奴的传统统治范围进行杀戮,这几股‘汉军’不恋战,目的只是为了杀人和破坏。

没有遭遇过这种情况的匈奴人,他们恐慌地不断向正在攻伐西域的单于王庭求救,每一个部落求救的理由都相同,“汉军来了!”这是匈奴当局所了解的信息。

军臣单于听到汉军攻入河朔的消息后,第一个反应是发笑,开始重复的、不厌其烦的说:“假的!都是假的!汉国人胆小,不敢进入草原。”至于是谁,撑犁孤涂(军臣单于的名字)猜不出来,他在决定进攻西域后就将东方的事情交给了依稚斜管理。

匈奴的贵族阶层相信军臣单于的话,按照他们的设想,汉国现在应该是被南方的袭扰搅得焦头烂额,哪里还有能力进入草原啊!

当休屠部、楼烦部的残兵真情流露的哭诉时,匈奴的贵族们听得呆了,原来是真的,河朔已经半部被攻占,白羊部更是被灭族。他们详细讯问,这才知道来的是一支打着‘汉’旗的军队,那支军队不承认自己是汉国的军队,但是却以汉军自称。

军臣单于不笑了,他紧急召回了在前线的依稚斜,大发雷霆的问:“那都是怎么回事!?”

依稚斜也是处于茫然的状态,依稚斜根本想不到他交过手的那股杂兵会在一年内快速崛起,成为一个可以威胁到匈奴的势力。

必须说明的是,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太慢了,慢的相距两三千里都需要半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知晓,留在东方的匈奴贵族不是没有传递过相关的情报,但大部份都只是被随意的一瞄,当成是一支新近崛起的部族,不被当成威胁。

没人能说清楚,这更加让匈奴的贵族阶层感到恐慌。

河朔是个很重要的战略要地,河朔没了,不但意味着匈奴失去威胁汉国最强有力的地理位置,对匈奴来说拥有重大意义的龙城和狼居胥山的屏障也失去了。

军臣单于大发雷霆之余召开了传统的贵族聚会。

萨满们装神弄鬼的在一堆杂石块前面一阵鸡飞狗跳,大萨满用着阴森恐怖的口吻:“来了,突然降临的魔鬼,祂将带领百万大军从东方追过来!大匈奴要流血了,流很多血……”说着,大萨满光荣而又艰巨的昏了过去。

乱七八糟的预言总是有人会去相信,与西域联军处于僵持阶段的战争干脆一停,最后还让西域联军的统帅猎娇靡察觉出了一点端倪,正在全力打探东方发生了什么事。

猎娇靡是乌孙的精神领袖,乌孙在西域算‘大国’,现在拥有多个附属国,是这对抵抗匈奴入侵的三大主力国家之一。

乌孙早期也是匈奴奴役的对象,只是在军臣单于上位后时局发生了改变,西域各国逐渐强盛,使得匈奴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这才有这次攻伐西域的事情。

那一次传统聚会由于情报不足,匈奴的贵族没能谈出一个结果,最后做出了保守的策略:一方面继续和西域联军对峙;另一方面进行分兵,回军东顾。

不得不说,匈奴在军臣单于的领导下,虽然还保持草原霸主的地位,但实力比之冒顿单于时期显得太弱小了。匈奴冒顿单于时期的总兵力达到七十万,现在军臣单于麾下只有不到三十五万军队。

那却也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此时此刻!

依稚斜胯坐在高大的战马上,他的坐骑不属于河曲马种,是在西域抢到的乌孙战马(西极马)。在火红色战马的承托下,再有浑身与众不同的铠甲装扮,依稚斜看去显得威武不凡。

“派出去的侦骑只回来了三股?”

“是的,右谷蠡王。”

依稚斜看向右当户,“没有探清楚汉军有多少人吗?”他的眼睛阴戾,不断甩动的马鞭发出‘啪啦——啪啦——’的破空声。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依稚斜去了解很多东西,他觉得林斌的崛起过程就是一个传奇,一个令人羡慕到发狂的传奇!

右当户莫纳梨是一名非常粗暴的壮实男人,他是单于庭中暗中效忠依稚斜的领军统领之一,此次甘愿率领五万骑兵在依稚斜帐下听用,也让依稚斜回军东顾的兵力达到八万。

“汉军外围把守严密,地段除了沙海就是被控制住,侦骑无法进去。”

“该死的!广牧为什么会被汉军占去了!?那帮牧养凶兽的野人没有动静么!!!”

时代的限制性,依稚斜帐下虽然不缺有领军才能部下,但是没有人告诉他情报有多么重要。

事实上,除了林斌的势力外,这个时代的各国对情报都不是很重视,只有在遇见突发事件、或是想要对付某个势力时才会主动去探查。

右当户露出狰狞的表情:“那个叫林斌的人是一个强大的敌人!”

依稚斜不否认右当户的话,他明白自己要对付的将是一名怎么样的敌人。依稚斜把林斌的崛起过程当作是一个传奇,自然不会掉以轻心。

后面一名穿着汉服的中年人策马而来……

依稚斜对来人似乎十分看重,亲自拍马迎了过去。

来人是一个没有胡须,说话嗓音奇怪的中年人,依稚斜称呼那个人叫:中行说!

中行说对汉国的怨念不必再进行叙述,他对这次‘汉军’主动招惹匈奴的事情感到很开心,匈奴西进不是他愿意看见的事情。

“这次有军师你帮助我,对付起汉军来就容易多了?”

中行说谦虚了几句,用着满是怨念的语气:“听说那个林斌与汉国有仇,是被汉国的大臣赶了出来,我们何不从另一方面下手,不着急去与林斌作战?”

两人贴耳低声细语的摸样看上去非常怪异……

不一会,依稚斜向右当户交代:“先在北河驻扎,等查清楚汉军的虚实再行动!”

双方采取都是按兵不动、大量派出斥候(侦骑)探查对方的策略。

自此,斥候与侦骑之间的较量正式展开了。

事情出乎林斌的预料,前方狼烟不断,军报不断被传回,在接到有近十万匈奴大军到来,他马上紧急命令豹骑和狼骑向广牧方向开拔。

豹骑和狼骑开拔;虎骑则是按照军令前往广牧西北方向的乌加河(黄河支流)驻扎,目的是在侧面对匈奴军队施加压力。

将近六天的斥候战,黑旗军斥候营在与匈奴依稚斜麾下的作战中损失惨重,一直到豹骑到了广牧,豹骑中大量精锐的游骑兵加入了斥候与侦骑之间的较量,黑旗军的压力才降低。

“绝对精锐的侦骑?”

林斌在后方听见斥候战,双方的阵亡率时,他能想象出来,依稚斜是带着自己的精锐部队过来了,这一战将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场战争!

第一百七十八章 未知的岔道

林斌缓缓放下手中的信件,他扫视帐内诸将,用着让人玩味的语气:“依稚斜要求在前线与我见面。”

两军已经进行了十二天的斥候战,一方是匈奴的精锐、一方是从死人堆里爬起来的士兵,双方都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斥候在各军种中是最宝贵的兵种,一名好的斥候能起到的作用有时候比一千名士兵都要来的重要,好的斥候不是训练就可以锻炼出来的尖刀士兵,笼统的讲,那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急智。

“送信的人叫吕河。”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了初步民族观念的将军们稍微一愣,随即毫不掩饰的露出杀意。按照他们的理解,吕河身为华夏的后裔却去帮助胡虏,那就是叛徒。

毫无疑问,初步形成的民族观念总是非常狭义,这点绝对无法改变,以目前的情况而言,将领们所理解的民族观念谈不上正确,但这正是林斌所愿意看见的结果。

林斌吃掉蒙昭部和吕炎部后就一直在寻找吕河部,由于吕河部已经被游牧民族同化,采取的是游动放牧的生活习惯,林斌派人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现在吕河替依稚斜送信,答案已经很明显,吕河是和依稚斜合兵在一起了。

蒙昭已经去了前线,留在本部的吕炎和原先秦的军官听到送信人是吕河时,他们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但手却握成了拳状,那是一种正在忍耐的愤怒。先秦与匈奴常年作战,吕河身为先秦的后裔却倒向了匈奴,这让他们感觉帐内袍泽看来的眼神里好像带着嘲笑和不屑。

身为上位者,林斌需要懂得什么叫作制衡,好的制衡方案可以减少内耗,他把黑旗军的统领之位给了蒙昭,把虎军的统领之位给了吕炎,这就是制衡的一部份。但是出于观察方面的考虑,林斌一直把吕炎留在视线之内,虎军的指挥权下放到五位嫡系的副统领手里,哪一天吕炎被林斌接受了,才能进入军队。

“吕河是先秦的耻辱,炎若在战场遇得,必要斩其头颅!”

像是宣言一般,原先秦的将领皆是说出了一样的话。

安静的大帐,帐帘被撩开的声音尤其惹人瞩目。

草根子走了进来,他抱拳:“警戒的游骑兵抓到了近百名汉国商旅打扮的人,他们宣称是进过千里跋涉,特意来见大人。带队的是一名年芳双八之女子,她自称姓刘、名陵,有要事参上,为大人送来富贵荣华。”

草根子踏步向前,从怀中掏出一个长形状的密盒,恭敬递上。

密盒被拉开,里面躺着一片黄金薄片,上面雕刻字体,密密麻麻的一堆。

“黄金当竹简用,有意思。”

林斌看了起来,第一排题字写的是‘淮南王刘安向将军问好’,他一直挂在脸上的淡淡笑意不见,沉着脸往下读。他自然知道刘陵是谁,刘陵是淮南王刘安的女儿,贵为大汉翁主却是汉武时期最有名也是最为高贵的交际花。

信笺上的字体虽多,但都是在奉承林斌的善战和显赫声名,说一些不关痛痒的废话,满篇用词华丽的篇章没有半点实质上的内容。

吕炎“呵呵呵”笑着,“刘安其父刘长因意图谋反,被汉国孝文帝刘恒废爵流放,于前往蜀郡途中自行绝食而死。两岁后,孝文帝刘恒时常想起自杀的弟弟,感念其亲情心生愧疚之感,下诏将刘长四个年仅七八岁的儿子都封了侯。于后,孝文帝刘恒再次下诏,将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和庐江),分别封给弟弟的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刘安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出任淮南王。”

毫不掩饰的嘲笑语气,像是在讲述一段荒唐的故事,意图谋反本是万死之罪,汉国的天子只看亲情不顾国家大义,显然是为国家的不稳定埋下了祸根。

“刘安此人学富五车、颇具文采,平素好读书鼓琴、广置宾客;此人又老谋深算、野心勃勃,绞尽脑汁要把当今天子刘彻拉下皇帝位,自己取而代之。今次写信予大人,差来亲女、遣来亲信,想来是要与大人来个里应外合,共谋汉国江山。”

林斌弹弹手上的金箔,发出脆脆的声响,他索性将金箔传递下去,让帐中的将领们都瞧瞧里面写的是什么。

嫡系将领见多不怪,那些从部众依靠军功被提拔起来的将领却是感动莫名。

这个时代里有两个可以称上是枭雄的人物,其一便是匈奴人依稚斜,另一个就是淮南王刘安了。依稚斜不必讲,以他匈奴人的身份注定是林斌的死敌;而对于林斌来说,刘安就不好定义了。

“若利用妥当,刘安便是大人手中的一枚棋子,可为大人分担汉国的威胁。”

林斌觉得吕炎说话太露骨了,不过这也没什么,至少吕炎没有再开口闭口就劝导“杀回汉国,取汉而代之”。林斌是知道历史上的淮南王刘安造反,而吕炎则是用自己的理解来判断,这又让林斌看到吕炎的另一面,至少说明吕炎并非只会耍阴谋,还是比较了解全局观。

林斌深深地看一眼吕炎,“这些事情都暂时放下,我们目前要应付的是匈奴人的威胁。”

帐内诸将自然应:“喏!”

吕炎嘴角勾起,小声道:“由炎去接待刘陵等人,可好?”

林斌定定地看着吕炎,像是要看透吕炎在想什么,他知道由吕炎去接待的话,肯定又要搞出一些什么,但仍旧笑说:“去吧。”

吕炎霍地站起来走出大帐。

由于军制的改革,五军设有随军参谋一职,算是区别掉汉国军队内的随军长史,是为了严格划分权限才被创建起来的职位,目前担当随军参谋的人选大多是那些在作战中身体残缺的军官,这也被理解成林斌设立这种制度是在为麾下的军人着想,很是感动。

“末将以为匈奴人之所以按兵不动乃是因为长途跋涉而来,此前我军因改编而无法主动出战,击远道而来疲兵,实在可惜。待匈奴人恢复元气,必然要有大战。以末将之见,匈奴军队驻扎北河,邀会之余让出北新平野,必是要以北新为战场,进行正战。”

林斌之所以说这一战会打得很辛苦,那是因为军队刚刚改编,各军团的协同作战没有磨合;这一次面对的也不是乌合之众一般的部落军队,而是常年征战的匈奴精锐,不得不谨慎对待。

整编后的虎军、豹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两个军团的整个大框架是以原嫡系的精锐为核心,担任军队中枢的指挥官和中层的军官,从以前的仆从军选拔士兵作为基层军官,所以这一阶段应付依稚斜麾下的精锐骑兵虽说不落下风,但也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导致的结果是以步卒为主力的黑旗军在匈奴游骑的袭扰下损失很大。

战争本来就是要死人,这点毫无疑问,所以林斌对前线传回作战屡屡失利的消息并没有太大的负担,只要能保住广牧不丢,匈奴人就进不来,等待神策军休整完毕,真正的战争才算开始。

“在匈奴后方袭扰的甲贺等将领有传回信息吗?”

林鹰恭敬答:“尚未。”

“噢……”的拉长一个尾音,林斌一段沉默之后,“告诉依稚斜,我同意三天后和他在两军阵前见面。”

两天后神策军就该整合完毕。

林斌以前的战术可以称之为诡道,以这样的战术手段虽然可以击败匈奴人,但却无法让匈奴人感到畏惧,毕竟匈奴人和其它草原部落不同。

“在出征之前,我要听到执法司将心怀叵测的人全部抓起来的消息。”

执法司的司长陈米慢悠悠的站起来,他只是抱拳点头没有出声,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很冷。

十部虽然有了明确的制度,以前部落的头人也大多不是被削权就是被砍掉脑袋,但是部众多了,清理掉一些,还是会隐藏部份人。这次要与之作战的是匈奴,以前归附的人多少会有些想法,不得不防。

林斌又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历史完全被改变了。匈奴挥军东顾在原本的历史上没有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