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汉(荣誉)-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很久。

从现在看起来,当今天子在政治的斗争中是输了,天子只顾着抢权,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虎豹骑军身上来,导致虎豹骑军被人算计。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件事情里没有赢家,汉国失去了快速崛起的机会。

林斌终于能用肉眼看见历史名将李广,只见李广有着刀削一般的国字脸,双眼炯炯有神,不像现在的许多人那般满脸髯胡,只是有着一个卷起来的八字胡,下巴的山羊胡子也卷了起来,配合华美精致打造的甲胄显出一幅威武姿态。

李广擅射,为了表达没有敌意铁臂弓被留在了后方,他也在打量林斌,显然对林斌的年轻感到惊讶。

两人没有磨刀霍霍的姿态,都是温和的笑着,像是心意相通一般,双双抱拳……

“护汉侯!”

林斌呆了一下,“护汉侯?什么东西?”随即反应过来,多想无用,不去思考这些:“卫尉大人!”

李广眼睛很好使,他看到林斌呆了一下,随即马上恢复常态,还以为是遇事不惊,根本不知道林斌不在乎封侯。李广戎马半生,有着飞将军的美称,但就是没有封侯,一直引为憾事。他奋斗的目标就是封侯,现在称呼比自己年轻的林斌为‘护汉侯’心里颇为有些不是滋味。

张骞也在观察林斌,听到李广提前把天子的封赏念出来心里有些不悦。这个‘护汉侯’的爵名可是大有深意,听上去像是一个杂号不假,但是却含有深意,一方面是肯定林斌为汉国做的一切,另一方面则是告诉林斌不要辜负‘护汉’这两个字。

总的说来,天子封这个名字的侯爵位含有的意义很重要,毕竟带有‘汉’这个字的爵位在有汉以来根本没有出现,当初为了设立‘护汉侯’这个爵位,天子与朝中重臣可是经过无数次交锋,毕竟‘护汉侯’的品阶只是次于‘关内侯’,不管是从意义上还是实际权位来讲,为了奖赏一个人而新立爵位,这个奖赏在许许多多的眼里实在是太过丰厚了。

正是因为封赏太过丰厚,窦氏门阀集团才会肯定林斌必是天子要培养起来对付自己的势力,这才也不顾后果的想要铲除。

林斌对政治太过陌生,被算计无可厚非,他现在正等着李广继续往下说呢。

※※※

张骞拍马上前,他双手捧着圣旨,一脸肃然。

林斌瞧见一名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年拍马出来,再看这名少年手里捧着的东西,心下了然,这应该就是传诏臣使了。

张骞目不转睛地看着林斌,满是严肃:“天子传诏:林斌下马接旨!”

洪亮的声音传得很远,那个‘旨’仿佛还在苍天草原下回荡,李广率先下马表示对皇权的尊重,随后汉军骑士皆是下马,他们恭敬抱拳而立。虎豹骑军的将士们当然也听见了,他们齐齐看着自家大人,心情略有些紧张,现在可谓是生死之地,若是自家大人拒绝接旨,大战必定会爆发。

张骞高高捧起诏书,静静地看着还是立于战马之上的林斌,再次大喝:“天子传诏!”

北军方向早已经下马抱拳,就是刘婧也得不顾满地泥泞福拜于地,她见林斌还是立于马上,露出焦急的表情,不断在心里呐喊:“下马呀,服软便没事了。”

拒绝接旨可是一项大罪,当然,如果林斌不承认自己是汉国的一员,这就不存在什么罪过,到时等待战争就是了。

林斌心里泛苦,他要顾及军心士气,更加要观察随战仆从的反应。

在发生了那么多事情后,虎豹骑军的将士普遍认为汉国已经做出恩将仇报的坏事,对汉军的敌意很浓烈,难以想象接受那根本不知道写什么东西的圣旨后会发生什么事。随战仆从就不必多说了,他们跟林斌来是要自成一族,才不是归附汉国,若是看见林斌仗都没打呢就向别人服软,他们又会怎么想?

林斌内心急速辗转,他刚刚已经从李广那里知道天子封自己为护汉侯,圣旨应该是封赏的机率比较大,但是根据他从电视上了解来想,上位者总是喜欢‘胡萝卜加大棒’齐上,圣旨内必然会有责斥的话,一个不小心引发麾下将士的怒火,那时他就算是能压下去,虎豹骑军的军心也必然尽失,军心一失想要挽回就难了,他不得不考虑。

“我想问一个问题!”

张骞久在帝皇身旁,见的人也都是一些王公贵族,自有一股子尊贵气势,听闻林斌的话,只是点头。

林斌抬起手来,他指指自己,然后指向身后的虎豹骑军,“敢问这位臣使,我们是汉人吗?”

虎豹骑军见到自家大人没有下马齐齐松了口气,再听到自家大人这么问汉国皇帝的臣使,心里颇为解气,有些个忍不住心想“要用的时候随意差遣,不用了就喊叛逆,如此君臣,如何叫人卖命”。

张骞万般没有想到林斌会问这么一句话,一时间被问住了,竟是没办法回答。

抱拳而立的李广却是明白那句问话的意思,联想虎豹骑军所受到的待遇,心里也替林斌感到不值。勇救公主于危难之中,舍命立身保得边塞数郡安宁,林斌做的哪件事情对不起汉国了?换来的是天子利用完即弃,南宫公主设计欲要缴械锁拿,门阀欲至于死地,谁会服气!

内地多有传颂林斌威名,很多边军更是把林斌视为榜样,不但盛传林斌善战,亦传颂林斌千里护送公主回汉之忠义美名,直到不久前一万破二十五万异族联军的胜利消息传回内地,一时间林斌之名家喻户晓。现在就是这么一位忠勇的良将被逼得无路可退了,传出去叫人会怎么想?

林斌现在立于生死之地吼一嗓子:“汉国承认我们是自己人么!?”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楚和无奈。

张骞既是天子臣使,所代表的就是天子的威严,他思量良久,谨慎而答:“君本为代郡戍卒,后又尽忠职守为汉国拼死百战,如何不是汉人?”

林斌不说话了,他笑,大笑,狂笑……

“好啊!好一个代郡戍卒!好一个为汉国拼死百战!我在代郡拼死作战换来的是公孙熬嫉恨,派出去执行必死的任务!为汉国拼死百战换来是刀斧手藏于殿内欲斧钺及体、刀剑加身,汉国待我不薄!待我不薄啊!!!”

谁都看得出来,林斌现在可谓是怨气滔天,一幅受了委屈无处申告的可怜人摸样,张骞、李广,以及在场汉军皆是听得脸色黯然,心情复杂无比。

刘婧泪流不止,五味杂陈,她看到林斌狂笑摸样心就好像是被刀子挖那般,瓦凉瓦凉的阵痛。

现在或许只有一人看出林斌这是在故作姿态、博取同情,那个人就是刘奕翠,不是说刘奕翠心思灵敏智商极高,而是她身处事外,冷静看待事情的发展。她心里暗赞:“好计谋!”

林斌继续狂笑就是不下马,看到汉军将士的同情表情,再看麾下将士的神态,他知道自己做对了。

华夏民族是一个同情心极强的民族,无论在什么时刻,只要同情起一个人来总是会忘记那人做过一些什么,下意识的想要维护,林斌现在做这些无非就是想让所有人觉得是汉国亏待,这才会发生后面的这些事情。只要到达目的,虎豹骑军欲攻击城楼,杀了五百禁卫的事情就将被遗忘,他也站在了有利的位置。

处于生死之地,稍微一步差错就将万劫不复,容不得林斌不小心谨慎的对待,他现在可谓是想破了脑袋在争取优势,为顺利脱离汉国的控制又不被汉国报复在努力,只要占住理,汉国有什么脸面派兵来攻?

张骞立刻降低了姿态,他安慰道:“将军苦楚吾等皆知,今番前来,乃封赏将军,以表显赫之功,此一也!随行之中尚有好酒千坛,钱帛无计,乃皆为犒赏虎豹骑军忠贞之将士也!”

李广亦出声:“林将军,此前之事非乃今上薄凉,乃宵小作梗,将军若觉委屈,何不上告,今上必为将军摘取宵小首级以慰将军。”

林斌听出了一点端倪,皇帝果然还是坚持要让自己到长安去!他也不笑了,向李广抱拳,但还是不做表态。

这时,一个声音很不和谐的蹦出来……

王恢早就想跳出来了,只是一直被刘婧派人严加看管苦无机会,见到情势被林斌引导向对虎豹骑军有利的方向发展,再也顾不得刘婧的警告和北军精骑的看管,吼一嗓子“圣使何在?王恢有紧急事务禀告!”,等待吸引人所有人的注意力,他向刘婧一个鞠躬,趁监视自己的北军不注意翻上战马,急急策马而出。

刘婧心里暗恨王恢挑拨,若不是想留下王恢向林斌解释清楚早就动手杀人,她见王恢策马而出,狠狠地盯视复杂看守的两名北军精骑一眼,怒喝:“还愣着作甚!放箭!”,等王恢离得远了却补了一句“别射死他。”

王恢听到“放箭”两字浑身一个战栗,不要命地驱动战马,他没有听见刘婧后面的话,还以为是自己命好或者是军精骑射艺不精,竟让自己有惊无险地逃过了一劫。他来到张骞这边,狼狈不堪地翻落下马,直喘粗气……

张骞、李广两人面面相觑,他们讶异公主为什么会命令北军朝王恢射箭,这会看见公主率领十余骑追上来,一幅要王恢命的架势,心里了然,“便是此人从中挑拨,方有石堰之乱!”

王恢见刘婧亲自追来吓得心惊胆寒,他回到长安有窦老太太为首的窦氏门阀集团和诸多门阀世家庇护非但不会死还有可能升官,现在这地方可没什么人会保护他,看向林斌,急急大吼“林……林大人啊,可想知晓何人欲加害于你?”

林斌虽然不知道眼前这家伙是谁,但却是被一句话吸引了,看到刘婧亲自带人追杀,心里也好奇这是为什么,“你是谁?”

王恢被问得一呆,为了保命只得如实相告:“我便是那率领禁卫先到石堰的王恢,若将军欲知谁人要加害于你,还请先护我,我必将前后始末相告,立时将军可得天大好处!”

林斌双眼一眯,事实还需要王恢来说吗?他仔细权衡,觉得留下王恢或许会达到很好的效果,王恢不敢得罪窦氏门阀集团,但是如果王恢能跳出来将公孙门阀和苏氏门阀的险恶用心说出来,那时虎豹骑军就将全面占有舆论优势,这不但是给汉国皇帝一个台阶下,还能打击敌对的门阀势力,有许多好处为什么不做?他决定先保王恢不死,“你过来!”

王恢心下一松,依言走过去,没想靠近了就是被林斌赏一脚丫子,惨叫这扑倒在地上,脑袋还犯晕呢只感觉有人把自己架起来,等反应过来时,自己已经被两名强壮的军士牢牢架住,气急败坏:“将军怎可出尔反尔!”

林斌根本不想理他,示意亲兵捆绑起来。

张骞不得不出声,“将军这是作甚!?”而似乎,被一连串的事情这么一搅,他好像忘记自己还没有念圣旨这么一回事了。

林斌是个坦白人,“很明显,我是在抓人,抓的还是一个可以让公孙门阀和苏氏门阀,可能还有更多门阀家主脑袋落地的人!”

张骞无语,他觉得世人对林斌的评价一点都不假,这人也太直白和木纳了。

林斌淡淡笑说:“卫尉大人,臣使阁下,我将这个人交给你们,不求有所补偿,只愿你们能秉公处理将王恢交送廷尉属,立时一切定可真相大白。”

李广含笑点头,他认为林斌这么做很知情达理,所以也就应承下来。心里觉得正是这个理儿,王恢偷鸡不着蚀把米,为了自保肯定要挑出几个人来当替罪羊,窦氏门阀集团不敢得罪,不代表东窗事发了不会捅出几个小门阀。他现在开始相信自己次子李椒说的话了,林斌果然是看似粗鲁,像极做事鲁莽,其实大部份时间都是在扮猪吃虎,狡猾着呢!一下子就抓住了足以扭转整个局势的关键,只要王恢起作用,到时候真相大白,那就不是虎豹骑军对不起汉国,而是汉国在某些门阀的操作下对不起虎豹骑军!

刘婧追上来之际看见王恢被林斌一脚丫子踹过去扑了个吃狗屎,她回想起和林斌相处的事儿下意识想笑,到了嘴边变成了苦涩的呢喃声“性格还是与之前无异,只是人事已非……”,等靠近了只有默默无声地看着林斌,只盼林斌能够了解她的心思,知道她在尽力补救错过。

林斌很是出人意料的对刘婧微笑了一下,这让刘婧惊喜异常,但是他笑完不再理会刘婧,而是转头看向张骞和李广,心里也在计算随战仆从的家属到底撤后多远了,不知道到了指定的位置没有。

磨了半天的嘴皮子,天早已经暗了下来,林斌成功的将话题引到了是不是该同情虎豹骑军的遭遇这件事情上来,现在两军已经没有交战的可能,他心态也完全放松了下来,刚刚才会下意识的对刘婧笑。

“天色已晚,在下还有诸多军务处理,先行告退!”

张骞和李广听得一呆……

张骞最先反应过来,急急道:“将军还未接旨!”

林斌正策马调头呢,闻言回头“天晚了,明天念吧!”绝影调头完毕,“不管你们信不信,我绝对没有与汉国为敌的想法。”只听林斌“驾”的一声呼喝,策马就走。他根本没想接什么圣旨,在这磨时间不就是为了达到撤离的条件嘛,估计这会随战仆从的家属和牲畜都到了广阎草原地带,是时候率领垫后拖延汉军时间的军队离开了。

刘婧原本都在窃喜林斌愿意理她了,还希望林斌能开口说几句话,没想到林斌一个微笑就要走,急得想出声挽回又拉不下面子,只能看向张骞,“留住斌君!”

张骞当然想留啊,但他已经喊了,林斌来一句“天晚”策马走人,他有什么办法?

李广瞧瞧天色,对林斌先硬后软的态度很赞赏,以为是要服软了,心情极度放松,无所谓说:“明早便明早,急何甚?”

张骞琢磨了一会,奇怪问:“他为何临行前言道:绝无与汉国为敌之心?”

李广好像意识到一点什么,张大嘴巴看着在收缩战线的虎豹骑军……

刘婧听过林斌无数次讲不想与汉国为敌,不觉得有什么。

阵阵苍凉的号角声响了起来,虎豹骑军本部缓缓退后,两翼的随战仆从战线收缩,近三万骑军在号角声中结成了一个防御姿态的方圆阵开始后撤。

林斌留在了最后面,他忽地跳下战马,伸手捧起泥土,不顾泥土湿润肮脏,闻闻土香味,“希望今生还有机会能堂堂正正的踏入汉国的疆土……”说着将泥土塞进怀里。

甲贺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知道自家大人的全部计划,只能叹息默默地看,自言自语:“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只是大人一怒,先秦吕炎部恐要尸横遍野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传承永久

无数是非功与过都不能被当作自相残杀的理由,林斌能击败汉军那又怎么样,只不过是让原本伤痕累累的民族加上一道不可磨灭的创伤,击败了这一次还会有另外一支汉军前来,难道再打一次,不断不断的一直进行循环,直至无数民族的儿郎倒在不应该倒下的地方?

无论母族如何不公正的对待为守护民族尊严而战的战士,而选择在这个伤痕累累的民族身上多加一道创伤,都不会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有那股子狠劲不如去对外征战获取荣誉。

能够避免向同族挥刀,林斌就算是受大的委屈都得忍。或许有些自虐,但林斌的想法就是那么的简单,憋屈,不甘,怨念……种种的种种,不能因为当权者的不公正而挥刀指向母族。

当然,该报复的人还是需要报复,就像林斌所说的那样,某些人会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公孙门阀和苏氏门阀在接下来所将遭受的将是虎豹骑军猛烈的打击,作为第一波打击,已经有十三股骑兵分为六个方向先行出发,这些骑军的目标是公孙门阀和苏氏门阀在边塞数郡培养起来的商贾。第二波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汉国境内多的是持勇斗狠的游侠,只要虎豹骑军舍得花钱,公孙门阀和苏氏门阀就别想好过。第三波?这不是现在说了就有用的方案,只要林斌还活着,这两个门阀永远别想好过。

清除公孙门阀和苏氏门阀在边郡商人能够达到两个效果,其一就是用血与火震慑那些还想对虎豹骑军意图不轨的门阀世家;其二有点无耻,那便是在既打击两个门阀的财力来源又能够获得必要的物资。

如果觉得事情就那么简单的话就小瞧林斌的智商了,无论是打击还是报复,只不过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真正要做的是掩盖一次难度颇大的军事行动,十三股骑军真正的任务是引导向西河前进的汉国庶民前来与虎豹骑军本部会合。

可以肯定一点,虎豹骑军对公孙门阀和苏氏门阀的打击将会被人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会有多少人察觉虎豹骑军的真正意图,等察觉过来虎豹骑军也不在汉境了。

民族人口结构将影响接下来‘十部五军’的进行,林斌这么做也是属于无可奈何,如果不冒险进行这一次军事行动,原本计划好的方案就将出现漏洞,所以这个风险必需冒。

如果想完成以上的目标那么虎豹骑军必定不能离汉境太远,先前林斌有一个错误的认知,他一直把强盛起来的西汉版图认为是现在汉国的领土,直至在雁门郡看到李椒的绝密军事地图才知道现在的汉国领土其实并不大。

林斌先前所看的地图都不完全,与现在的军事地图一样,那些地图一般都只是标出某个郡的区域,并不是完整的疆域图,这是封建王朝的常例,毕竟疆域图是严格被保密的东西,用意是以防有人意图不轨。

现在的汉国南边存在闽越、南越、西瓯、夜郎、滇驼,无数个没有立国的蛮荒民族;东边比想象中的还要麻烦。早在周武王灭商时,商纣王的叔叔箕子逃到朝鲜,击败当地土著的各部落首领,当上了朝鲜国王,这是古朝鲜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随后公元前194年,汉初时期,燕国贵族卫满反汉,聚众东逃到朝鲜,推翻箕子第四十代孙,建立卫氏朝鲜,这是古朝鲜历史上的第二个政权。不过这并不是说东边就这么一个卫氏朝鲜政权,还有高骊、满饰、凫臾、索家、天鄙等等乱七八糟的小族盘踞,当然,还有所谓的三韩,也就是部落联盟形态的马韩、辰韩和弁韩。

林斌在知道这些事情后唯一的反应就是感到咂舌,天知道刘彻是怎么征服周边无数个大小国家、部落才奠定了后世中国坚决认为那是神圣不可分割的广阔领土。

现代的人们总是说刘彻是个败家子,要知道如果没有刘彻的极力扩张汉国只不过是一个限制在狭小区域内的中原政权,将近五十年的征战人们只看见刘彻‘穷兵黜武’的一面,在后世所谓儒家大师的解释下,刘彻为民族所作的伟大功绩被扭曲,被选择淡忘,这么一位华夏历史上的伟大汉君主成了只会败家的二世祖。

如果洪荒年代有起兵征战就是穷兵极武的说法,华夏民族现在或许应该还是黄河源头的一支小部落,不会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不会有那么多辉煌的年代出现,更加不会有华夏民族、中华民族、什么什么民族的名称出现!也许……只是也许,早个几千年出现‘穷兵极武’这个说法的话,应该是其它崛起的民族来喊我们是蛮子……

前人所做之事不是被用来亵渎,后人所看的是片面的资料,应该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来研究,任何人,无论他是所谓的历史学家还是什么,谁都没有资格去定论对、错、功、过。

※※※

这一撤压力瞬间缓解,来到西河最靠近澜水附近的桢林,林斌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同时派出斥候寻找部众。

桢林相距西河原首府平定不过三十里路程,是西河附近唯一一座占地比较大的森林地带,正是因为如此才得了桢林这个称呼。

按照林斌的设想,整支队伍需要在桢林停留二到三天,先期整合新来的随战仆从家属,将其简单进行分类,初步完成‘十部五军’中‘十部’的结构,然后再继续向河朔方向前进,行军百里到达虎泽下游、曾山靠东八十里处进行宿营,准备对先秦吕炎部、吕河部进行攻伐。

林斌已经决定在牲畜繁殖之前对先秦三部中的其中两部发动吞并战争,这将是一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战争。他对部下的说法是要让吕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铲除向匈奴靠拢的吕河部,吕炎既然敢做就要有被报复的心理准备,攻伐吕河的理由就有点牵强了。

其实这些军事行动的真正作战目标还一样是为了先秦部的人口,先秦的制造兵器技术,只要是先秦的东西,全要!

“我需要你回到蒙昭部一趟,不必要求蒙昭起兵相助,让他做好迁移的准备即可。”

先秦三部有吕炎部、蒙昭部、吕河部,其中吕炎和蒙昭都有二份之一氐族人的血统,相对于吕炎念念不忘想要恢复强秦的荣光,蒙昭的想法则是现实很多。

这一位姓蒙的先秦一部首领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所想要的是保留先秦的血脉安稳的生活下去,在林斌还没有来到汉朝时,他就已经在向汉国靠拢,在汉国安插了许多人也就是所谓的间谍,最为出色的间谍已经混上高位,一直在向蒙昭传回汉国内部的信息。

从汉国对待虎豹骑军的不公正事件上蒙昭意识到自己就是归汉也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虎豹骑军为汉国做了那么多,得到了什么?得到的是朝中重臣时时刻刻喊着虎豹骑军是威胁。好嘛,这么一支为汉国流血战斗的军队都是威胁,作为前朝的遗民汉国朝中重臣会喊什么?大概会喊“斩草不除根”之类的话,很痛快的把主动归附的先秦遗民全部‘咔嚓’了。

甲贺静静地听林斌继续交代,他似乎觉得林斌又成熟了一些,懂得什么叫‘当断则断’,很果决地知道事不可为而选择抽身而退。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虎豹骑军还真没有必要去和国力强大的汉国过不去,争取时间发展才是王道。

等林斌交代完,甲贺非常突然的问:“大人,日后汉国是否乃是敌人?”

林斌愕然,“敌人?为什么说汉国是敌人?”

帐内原本还在低声探讨的众将全部静了下来,此时此刻他们也是觉得脑袋很混乱,不知道该怎么定义汉国是敌是友,现在见甲贺终于问了,哪能不停下来专心倾听。

古人讲求的是敌友分明,不存在模糊的定位,甲贺会这么问纯属正常。

林斌见甲贺包括众将都迷惑地看着自己,知道不把话说清楚会造成不良影响,索性也就趁现在没什么大事让他们围过来。

“唔……你们觉得什么的人才是敌人?”

“……?”

“挑战我们权威的人?挥刀指向我们的人?又或是对我们有威胁的人?”

众将毫不犹豫:“皆是!”

林斌早明白这个时候的民族意识很薄弱,和这群将领谈什么民族大义,他们根本听不懂。

“你们当中谁认为汉国是我们的敌人?”

瞬间全部将领都向前一步,用行动来告诉林斌,他们的确是把汉国当成了敌人。

林斌再一次愕然,发展到这一步没有什么意外,毕竟汉国的所作所为太让人心寒了,他唯一没想到的是众将对汉国的敌意会那么强烈,好像恨不得起兵攻汉。他想或许应该自我反省一下,是什么让局势演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甲贺抱拳:“大人言道‘可杀不可辱’,汉国非但不感恩我等拼死作战之功,反而多次欺凌,若非大人急智,我等如今恐早成荒芜无人掩埋之骸骨,可一不可再,实乃欺人太甚!”

众将也都是一脸愤然,恐怕也是忍耐很久了。

陈汐亦出列,“若汉军追来,该何以作计?”

林斌内心苦涩无比,想微笑,露出来却不由自主的成了苦笑。嫡系将领都是这样的想法,他要是没有什么表示的话,众将嘴上虽然不会说什么,心里恐怕会非常失望。嫡系都这样,难以想象那些非嫡系会是怎么样的想法。

“现在的忍耐是为了壮大自身的实力。在没有实力之前,不要让怒火蒙蔽了你们的眼睛。你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尽力约束部下,在草原驰骋,去征伐、去厮杀,用你们手中的战刀砍出一条属于我们的路。”

林斌深呼吸一口气,“若是汉军尾随追来,视人数而定,低于五百来报,千人驱逐,万众吹号备战。”

“诺!”众将露出笑容,像是商量好了一般:“惟大人之命是从!壮大己身,待有来日,必为大人攻下汉国,打下大大的疆土!”

林斌苦笑,“好了好了,干自己的事情去。”他看向甲贺,转身走了几步。

甲贺当然是迈步跟上。

林斌知道甲贺为什么挑起刚刚的话题,无非是麾下将领多有怨气,他们不敢对林斌发牢骚只有向甲贺吐苦水了,甲贺刚刚提出来也算是创造一个机会让林斌安慰一下麾下的将领,找一个发泄口罢了。没看见那群将领吼几嗓子开始生龙活虎的做事?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当然,化解麾下将领对汉国的敌意不能急,只能用时间去磨,林斌现在想知道的是蒙昭的想法。

“蒙昭首领有一言托贺告知大人:若虎豹骑军归汉,蒙昭部绝无可能成为‘十部’之一;若大人志在逐鹿中原、攻伐汉国,蒙昭部只愿留在河朔,不参与对汉国的战争;大人若挥军西向,行历来无人敢做之千古伟业,蒙昭部愿为大人前驱!”

林斌觉得蒙昭部很有意思,看局势看得很透彻,知道发兵攻打汉国根本不可行,毕竟现在汉国国力鼎盛,别看汉国被匈奴等游牧民族压制,匈奴等游牧民族也就敢在汉国边塞撒野,根本不敢深入汉境,而因为汉国缺少战马也无法在草原作战,这才造成汉军弱势的原因。汉国目前有数十万披甲之士,虽然无法出塞作战,但若是有谁敢深入汉境,恐怕永远别想再走出来。

有了吕炎部的前例,林斌还没有亲自见到蒙昭之前不会百分百相信任何承诺,他现在就好像回到了先前为生存而战的那段时间,唯一不同的是,他真的变成熟了。

“事后原吕炎部、吕河部的族人会划到蒙昭部,蒙昭部也将改名为‘先秦部’地位只在‘虎豹’之下。”

甲贺恭敬抱拳,复道:“贺以为汉国天子所赐之名如今已不再适合,大人是否除去‘虎豹’之名,易名其它?”

林斌原本是取名叫‘虎豹骑’,取自曹公的最强骑军,后来被汉国皇帝拿来形容林斌麾下的骑军作战时,如虎一般的刚猛、如豹一般的敏捷,形容能打硬仗又速度极快,算是钦赐的名字,这也就定义下来了。‘虎豹骑军’以前是荣耀的一种代表,现在时过境迁,既然要与汉国切割,甲贺当然认为不合适再用这么个名字,相信麾下的将领也都是这个想法,只不过是由甲贺提出来罢了。

林斌倒是觉得无所谓,不就是一个名字嘛,用什么不是用,而且虎豹骑军这个称呼也习惯了(呃,是读者习惯了,不好改),笑了笑不说话。

甲贺无奈,再次抱拳,转身而走,他要去完成林斌的托付,随行的还有比较机灵的陈汐、左铒、燕戈。

顷刻之间,五百豹骑精锐集结完毕,在林斌的目送中驰骋着没入夜幕消失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