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汉(荣誉)-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表现得极其荣幸的模样。

“这么说石堰已经被围两天,在两天的时间里只有羯族人挥兵攻打了一次,先秦军队和氐族人一直按兵不动,其它时间都只是待着没有动静?”

“嗳!都是呆着不动,小的从先秦营地潜伏的时候,先秦的士卒看到小的也只是追了一段距离就没有追了。”

“哦!?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追了一段距离就没有追吗?”

“小的好像听见有人喊‘吕炎首领有令,放其离去’先秦兵就没有再追了。”

林斌觉得这有意思极了,先秦军队在上次也只是静静地看并不发动进攻,这次又来个围城不攻,连发现有人突围求援都不追捕,可见先秦军队是含有其它目的才来,并不是来打仗。至于是什么目的都心知肚明了。

“氐族人呢?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举动?”

辽四很认真的回想一下,略有些紧张地答:“小的不知道什么是特别的举动。”

林斌再次宽慰几句,直白的问:“氐族人有没有发兵攻打石堰,他们的营地驻扎在什么方向?”

“这个小的知道,氐族人的宿营是和先秦军队挨在一块,好像只有先秦军队出兵摆在石堰城前的时候,氐族人才会派兵出营,其它时间先秦军队不动,氐族人也没有动。”

“噢……”

林斌再问一些关于先秦、羯、氐联军宿营方位,让辽四下去召唤其他军官过来。他等辽四出去,就好像公孙宏脸上长着一朵花那般,似笑非笑地看着公孙宏,“那个吕炎就是先秦军队的首领?”

公孙宏苦笑,“三部首领之一,其他两部乃由蒙昭、吕河统帅。”

“那个蒙昭是什么来头?蒙恬的后裔?”

“非是如此,蒙昭姓蒙,但绝非蒙恬将军后裔,蒙恬一脉在胡亥当政时便断了,他与吕炎相同,母族皆是氐族人。”

林斌还是笑,就因为血统的关系氐族人才会显得与先秦军队那么和睦,先秦遗民能够在河朔附近生存恐怕也是仰仗氐族人良多,不然以先秦当时残留在河朔的人口根本就无法立足。

“先秦为什么分为三部?”

“大人将麾下随战仆从家属分为十部又立五军,如何还问秦军为何分为三部呢?”

“那么三部的首领谁是先秦军队的最高统帅?”

“并无最高统帅,三位首领自管一部,遇事则相商决定,视赞同人数多寡决议。”

“没有最高统帅?这样早晚要分裂啊……”

林斌问完再一次乐呵呵的发笑,看的公孙宏心脏跳动的速度加快,总觉得林斌好像知道了一些什么,就是在等着看自己笑话。

公孙宏的脸忍不住再次抽了一下,他觉得林斌实在太可怕了,这才多久啊?只不过一年的时间而已,林斌从最先开始那个除了指挥军队之外似乎什么都不懂的莽夫,到现在指挥作战能力成熟无比,看待事务的眼光更是变得毒辣非常,虽然对政治还有些陌生,但是他相信再给林斌更多的时间,林斌恐怕也很快会学到政治怎么玩弄。

先秦内部的确是因为分成三部又没有最高统帅而酿下了祸根,三部先秦遗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事方式也开始产生了变化,有人已经淡忘自己是先秦子民的事实,快要被异族同化,有些则是不放弃养精蓄锐择待时机重夺江山的梦想,更有想偷安一直这么生存下去的人存在。

由于三部谁也没有办法约束谁,想法日渐差异,已经到了快要分离的惨淡局面,公孙宏不是唯一一个出外寻找解决方法的先秦遗民,他归属吕炎这一部,两外两部也有各自派人出来,其中有一个到匈奴那边去了,另一个则是混进了汉国的高官阶层。

公孙宏不知道另外两个人有什么想法,但是明摆着都是要妥协放弃复国努力,打算融入异族或是融入汉国,他也不知道那两个人的名字,只知道如果让他们得逞的话,大秦就真的要没了。他会遭遇林斌纯属是一个意外,更没有想到过林斌可以从一个逃亡者奋斗到如今拥有三十万部众,掌握六万控弦之士的首领。

公孙宏对林斌的印象是什么?老实说,他还真的看不透林斌,从一开始就没有看透,他只知道林斌与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不同,全身上下都好像是一种复杂到极点的迷。他之所以宣扬林斌是皇陵古将的用意也十分简单,并不是期望林斌能干出一点什么事情,而是单纯的想用林斌去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不让自己显得太过引人瞩目,然而事情的发展谁都没有意料到,不但汉境内的庶民听到这个传言信以为真,就是远在河朔的先秦遗民听了都觉得真的是皇陵古将出世,这个是他所没有想到过的结果。

后来公孙宏发现林斌对大秦有很好的印象,更是对大秦军歌朗朗上口,多次毫不避讳地在汉军、异族前面吼出了让他有无限归属感的战号。可能也就是那时他才决定帮助林斌,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在一旁冷嘲热讽,他也逐渐成了林斌的左右手,被林斌所重用。

千万不要问公孙宏是怎么和先秦遗民进行联系,一支能够生存下来的军队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就是在不久前,公孙宏从吕炎那里得知蒙昭部、吕河部先后派人混进虎豹骑军的事情,这让公孙宏感到无比紧张,这也才多次露出破绽让林斌察觉到,就在公孙宏想要揪出混入虎豹骑军的人时,他接到命令率军出战乌桓联军,一直拖到现在也还没有发现混进来的到底是谁,他本想继续瞒下去,清除掉混进来的人才向林斌开诚布公的谈一谈,而似乎林斌现在已经什么都知道了。

“大人……,宏、宏……有一事相告。”

林斌还是那副乐呵呵地模样,说出了让公孙宏雾煞煞的话,“甲贺可比你老实多了。”

甲贺还是那副死人脸,听到这句话只是稍微点点头就没了动静。

公孙宏看向甲贺,根本没明白林斌为什么要这么说。

林斌招呼两人坐下,石破天惊逗秋雨一般的说:“意外吗?甲贺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那两个人其中一个,他属于蒙昭部,这事早在重新回到汉境的时候,他就对我说了。倒是你,我还以为你要一直隐瞒下去呢。”

公孙宏脑袋一嗡,甚是有些目瞪口呆,他也终于明白林斌为什么一回到汉境就开始重用甲贺,并且甲贺为什么好像一直在监视自己了,原来还有这层关系在里面。他醒悟过来,难怪林斌会想到联合草原部落,又一听围攻石堰的有先秦军队就马上露出一副轻松的模样,敢情是早就知道其中的猫腻了。

“你们两个人都是我的左右臂膀,不需要互相猜忌,我既然敢重用你们,就是对先秦遗民有好感。但是记住一条,好感归好感,一旦有华夏人想要投靠异族,比如要融合进匈奴的吕河,这种人必需除掉!”

公孙宏和甲贺对视一眼,大概明白林斌讲的又是那一套“民族观念”,公孙宏的表情有些尴尬,甲贺还是那幅永远不会变色的死人脸。

“现在嘛,等军官们过来,就可以商讨怎么来解石堰之围了。还是那句话,既然他们来了,那就不用再回去了,除了能融合进虎豹骑军的,其他就当肥料为河西的耕地做贡献吧!”

“大人,宏想知道另一个在虎豹骑军的先秦人是谁。”

“问那么多做什么?”

“呃……”

第一百四十六章 情何以堪

天微微亮,阵阵的号角声从军营响了起来,苍凉的号角声在天将拂晓时显得尤其大声,引得荒原之上野兽咆哮回应,高昂的马嘶声也渐渐响彻了天空,不明就理的汉军探头相顾,一见关隘下的军营有拔营的迹象,虎豹骑军和随战仆从的战士更是鱼贯从帐篷钻出来,顷刻之间到处皆是梳洗准备用食的将士,赶忙跑到城楼报告,李椒亦被惊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他慌慌张张随便合上衣物就往外跑,瞧见了一幕繁忙地备战姿态。

“这……林贤弟如何需要紧张至斯?来人!快快备马!”

李椒心里奇怪林斌没有做任何通知就要离开,这显得很不正常也少了应有的礼数,他下意识以为林斌肯定是遇到麻烦,为了进一步增加两人的交情,亦为了明白发生什么事,若是异族再次来攻也好先做准备,他连梳洗都顾不得就策马出了关隘。他心里辗转,觉得应该不是异族来攻,毕竟都快要到了牲畜繁殖的季节了,草原部落哪有那个闲工夫不顾牲畜的繁殖发兵外出?

李椒想了许多大概明白是西河出了问题,不然虎豹骑军不会有这么大的举动,手中的马鞭子挥打的节奏加快,到了军营辕门前却被拦了下来。

“李太守,烦请下马。我家大人有交代,您来了就直接领到中军大帐,请跟我来。”

李椒表面上不做声色,心内却稍微有点不悦,既然知道会来为什么不派人先知会一声?他下马跟在一名紫衣将后面向内走去,一路所见,虎豹骑军的将士虽然显得一场繁忙但却井然有序,虎豹骑军的将士脸上没有明显的焦虑表情,还在轻松边做事边谈笑,可见应该不是发生什么大事。待他看见异族人打扮的骑兵在兴奋地欢笑谈论时,稍微懂得一些阿尔泰系语言的他禁不住心里发毛,敢情虎豹骑军又要率领随战仆从去对付哪个游牧民族了?

“你们家大人这是……?”

紫衣将就是陈汐,他笑嘻嘻答:“没事儿,石堰城被先秦、羯、氐联军给围住了,我家大人正要带兵过去解围呢。”

“啊?”李椒发怵,“可知道先秦、羯、氐联军来了多少骑兵?”

陈汐摇头,而后默不作声继续引路,他是知道来了多少骑兵,但觉得还是由自家大人来说比较好。

没一会,两人就看见林斌在一个大帐前为绝影洗涮身上的鬃毛,一幅从容不迫的模样,这让李椒怀疑石堰是不是真的被围了,毕竟石堰可是有公主和翁主在,一旦城破那可不是开玩笑,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脑袋分家呢。

林斌见李椒来了,他将手中的刷子递给草根子“哈哈”大笑迎上去,招呼道:“李兄,早啊!”

李椒绷着脸,“石堰被围,贤弟如何还有心思大笑?”

公主和翁主齐同被围,这事若是传到长安去,让皇家知道了多少要担待一些不是。或许是李椒关心则乱,他竟是没有发现军营里的士卒数量减少了许多,单单把注意力专注在林斌身上了,忽略了林斌视为左右臂膀公孙宏和甲贺不在场的事实。

汉国驻军关隘有个明文规定,那便是入夜不得打开城门,就算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也得等到天明城门大开,放行之后才能进入。林斌自觉西河的事情也和汉军没多大关系,再则李椒自己都忙不过来了,哪有闲工夫去帮别人。林斌和诸将一个合计,部署了作战计划,在昨晚深夜的时候,公孙宏、甲贺、霜,三人已经各领五千骑兵先行出发,林度步和林博尔则是各自带着两千骑兵去寻找留在后方缓慢前进的随战仆从家属,林斌本部留到现在纯粹是由于休整的需要,至于他为什么让陈汐侯在军营辕门等待李椒,这纯粹是猜测李椒看见虎豹骑军有动静回来相问。

李椒见林斌还在笑,心急道:“贤弟啊!不可如此儿戏,若公主和翁主受到惊吓,朝臣以此大做文章,出言诟病,贤弟前程忧矣!”

前程?林斌现在就是想要前程都没有机会了,一旦让汉国反应过来,知道林斌在边境成立了部族,麾下有三十万部众,更有六万控弦之士,还蛊惑边塞庶民向西河迁移,还不知道天子和朝臣们会怎么想。目前林斌就好像是一个在悬崖边上踏错一步就会掉下悬崖的人,许许多多的事情让他无法控制地越来越脱离向汉国靠拢的轨道,若不是还有南宫公主刘婧在旁,他会走向哪里,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林斌没有接李椒的话,而是笑道:“我就要离开这里了,边市的事情你也已经知道,可不可为仔细斟酌,若觉得可以做,派人来与我联系吧。”

李椒愣了愣神,他真的不明白林斌到底在想什么,事情都到了目前这个阶段了还不忘边市的事情。他是传统的门阀子弟,知道如果没有中央政权的许可谁都无法在边境开设边市,还真不明白林斌为什么那么有把握中央政权会同意一支没有归属的军队自行开设边市,要知道当今天子可是三审五令的交代过边塞的商贾,不可以将铜铁等物资送入草原,怎么会允许林斌私自去开什么边市呢?对此他觉得很没有信心。

“军情紧急,为兄只有一言,若天子派遣持节使者来寻贤弟,贤弟必要以礼待之,此事关乎贤弟之前程,莫要失了礼节,得罪持节使者事小,伤了天子脸面便不妥了。”

这时,陈汐走过去在林斌耳边轻语几句,林斌含笑点头,复尔向李椒说:“再过几天可能有一支大的族群从雁门前面的草原路过,那时不要当成敌军攻击了,呵呵。”

李椒隐约知道虎豹骑军掳了很多草原人,就是不知道明确的数目,现在也误会了林斌的意思,打着包票,“贤弟且放心便是,若遇的了,为兄必会在雁门郡寻得一处安置。”

“嗯?”林斌愕然,“安置什么?他们只是路过,目的地是西河,将会和在我麾下服役的随战仆从共同寻找一个地方放牧。”

李椒以为自己听错了,问了几次总算明白林斌想干什么,气得跳脚:“贤弟要自己安置?可知道如此做会有甚子结果!?你、你……如此是陷自己于不义啊!情何以堪,如此情何以堪!我大汉从未有过如此先例,贤弟应该将俘获荒蛮之人交予边塞郡官,由百官接手寻得一处安置,此乃常例!!”

林斌知道李椒会这么反应纯属正常,他不想在这里浪费口水,继续交谈几句就要以军务繁忙的借口搪塞过去,不料李椒就是不放手追着问林斌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林斌无法对李椒说明,他就是要趁汉国的封赏还没下来的时候,尽力准备好一切,随战仆从的安置势在必行,如果让汉国接管了家属,随战仆从不暴动就怪了。再则那些家属也是林斌手中控制随战仆从最有力的筹码,不管是真的要组建部族或是暂时性的牵制,林斌都不可能把随战仆从的家属交给汉国官员去安置,计划已经部署完毕,还不知道汉国的反应之前,他只会拼命的扩张实力来自保,不过因为什么而去放弃。

“李兄不必着急,等持节使者来了我自然会说清楚。现在公主和翁主都被围困在石堰,我这不是在率军正要过去解救嘛。”

一讲到石堰李椒就没有办法在拉着林斌不放了。

李椒是汉国的一郡太守,有必要保护汉国的利益,现在他觉得边境最大的威胁已经不再是游牧民族而是眼前这个做事不按常理,一想到要做什么就强硬做下去的人!他越想眼神就变得越冷,再联想起林斌的所作所为,觉得有必要向家族里提个醒,别一个不小心被林斌拉下阴沟陪葬,至于出手阻止什么的,轮不到李椒去做。

等待军队集结完毕,林斌出于谨慎还是留下陈汐接应将要从雁门路过的队伍,毕竟说他没有察觉到李椒的心里转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也不想向李椒解释什么,因为多说根本没有用,一切还是要等待事情的发展才有新的定论。

李椒就这么站在城楼上看着林斌率领近三万骑兵向西边前进,扫视到书写‘虎豹’的战旗时,他眼瞳一缩,双拳也握紧,忧心忡忡自言自语:“此人若有歹心起兵攻伐汉国,北疆数郡两月内必然不保!”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的契机

林斌现在是骑虎难下,他从感情上来说绝不喜欢与汉国为难,问题是一种强烈的自保意识在作祟,总觉得在门阀世家的施压下,汉国朝廷绝对不会让自己好过,这就演变成了如今这般尴尬的模样,想退退不得,只有硬着脑壳一直前进,直到审判来临。

三十万部众、六万乃至于更多的控弦之士,这些不止是代表数量那么简单,每种心态的人来看都会有一种意义。简单的来说,当今天子如果知道林斌麾下有那么多的部众和可战之士,第一个想法绝对会是“会不会威胁到汉国的安全,他招拢那么多部众和战士是想造反?”,然后才会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拉拢拥有三十万部众、六万控弦之士的林斌呢?”。

很早林斌就已经意识到虎豹骑军处于一个关键的阶段,稍有不慎就将烟消云散,他做了两手准备,其一是疯狂的扩张自己的实力;其二便是尽可能地收买汉国的重臣,以其不至于那么被动。疯狂扩张是好处也是坏处,好处便是实力强大的情况下汉国在处置虎豹骑军之前要先想清楚会有什么后果;坏处是强硬的姿态会让虎豹骑军与汉国越离越远,甚至产生一种敌意。

林斌乘坐绝影快速奔驰,他已经做好了种种准备,刚刚更是用一种明显的姿态来告诉李椒“我想要的有很多,汉国能给我,我就向汉国靠拢,汉国不能给我,我将自立”。林斌在冒险,不过这没什么关系,一路走来他都是在生死一线间挣扎,不在乎多冒这么一次险,反正无论再怎么做都避免不了被猜忌,何不最大限度的争取好处,如果汉国聪明的话,绝不会逼反自己,只会给出足够的价码来拉拢。

至于堤防不提防,林斌无所谓,他弄到了目前这个局面也无法再去控制,想改善关系就要妥协,但是他真的能放开一切进行妥协?答案很明确:要是能的话,早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他就妥协了,不会弄到如今这个死局。

“还有多远会进入西河地界?”

“回大人!再有二十里就将进入河西地界,绕过前方的陡坡,向左前方急行军两刻钟就可看见石堰方向的树林。”

林斌“嗯”了一声就没了下文,他转头向后方看去,三万余麾下将士成三个方阵行军,每一个方阵前方都有一名持旗的彪悍骑士,将士的人数多了,荒野之上皆是人影。他或许应该感慨一声什么,然后再豪情壮志的大声呼喝,但他更多的是沉默。

短短一年啊,从最开始的五十人发展到如今的军容实在太不容易了,只要是个人从感情上就无法放弃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基业,何况林斌有自己的打算,他还要领着自己的军队一直向西呢,怎么可能放弃!

“传我号令:全军加速前进!”

苍凉的号角声飕飕被吹响,三万骑兵浩浩荡荡地加快了速度,不断有军官驰骋而来报告行军的情况、将士们的士气,新的军令被传达后虎豹骑军终于露出阴森的牙齿、锋利的爪子,在林斌的驱使下嗷嗷吼叫着扑向杀斗场,很是斗志昂扬的模样。

“想那么多做什么?这几天一直想东想西,看官们似乎很不满意?干紧儿大杀四方,引诱公主和翁主来个3P增加人气才是正理!”

按照林斌的计划,公孙宏现在应该已经和吕炎联系上,只要吕炎那方谈妥了,氐族那边自然也就没了威胁,只剩下一个羯族别想蹦跶起来。他现在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应该用什么身份来和吕炎沟通,吞并先秦有没有可能,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把先秦给吞了。

一刻钟的急行军,林斌考虑到战马耐力,将士体力的问题命令全军停止前进,抓紧时间休息。同时他又派遣联络官前往公孙宏部、甲贺部联系,按照两部所回报的情况判定需不需要打上一仗。

“如果顺利的话,做一番姿态就可以继续开拔,到时按照部署随站仆从需要转向西北方向,在离石堰三十里的平野上宿营等待家属。”

事实往往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林斌得到回报,公孙宏是与吕炎联系上了,吕炎要求与自己一见,但就是在这时草原方向来了新的军队,而且还是匈奴的军队!

“朔方!我们还是低估匈奴人的智慧了!”林斌知道匈奴会有动静,就是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匈奴的军队会跑过来凑热闹,“吹号,全军全速赶往石堰!”

新的势力加入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林斌不知道先秦、羯族、氐族会怎么看待扑上来的匈奴军队,虎豹骑军唯一能做的就是打破先前的部署,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石堰备战!

“让公孙宏部、甲贺部放弃埋伏向主力靠拢!”

林斌大手一挥,苍凉的号角声急促地响彻草原的天空,虎豹骑军和随站仆从似乎察觉到了主将的急切,军官们频繁地呼喝将士加快速度。

一番急促的赶路,林斌终于能看见石堰城的城墙,同时他也看到了先秦、羯族、氐族的军队,和回报的情报有所差错的是,羯族人并不是自成一阵而是和先秦、氐族的军队摆在了一起。他观察出这个结果的时候松了口气,着足以说明匈奴人不是受到先秦、羯族、氐族的邀请过来,而是自发性的往汉境赶。

在靠近了石堰,林斌仔细观察石堰的城墙,墙面上没有出现任何破损,城墙之下的尸体数量也只有几百,这证实了的确只是被攻了一次,他想:“果然不是为了作战才来,那羯族人发动那一次进攻是为了什么?”

先秦、羯族、氐族,这三部联军在看到虎豹骑军和随站仆从出现时吹响了军号,整个军阵调转方向正面向林斌这边移动,由于地形的关系,联军的军阵出现多次扭曲,林斌压制住挥军而攻的欲望,向下传达军令,命令陈汐、霜各自领一万骑兵脱阵而出,利用地形的优势摆在左右两翼,成了一个鹤翼阵型,这有利于应付突发的战事。

“匈奴的军队离这里有多远?”

“回大人,据先秦军队回馈的信息,匈奴离此处还有三十六里。按照先秦斥候的探查,匈奴的行军速度并不快,再有两个时辰才会来到这里!”

林斌径直在马背上张开地图仔细观察起来,西河的地形地势并不复杂,而恰恰就是这样的地形匈奴人还要再两个时辰才会来到这里,这说明什么呢?他只是微微一想就得到了答案:匈奴人是拖家带口在往汉境赶,看样子不是来打仗的?

“知道匈奴领军的主将是谁吗?”

“卑下这就前往先秦军队详问!”

林斌看着部曲调转马头直直奔驰向迎上来的三部联军,心里苦笑,“这都怎么一回事啊?乱糟糟的!”

没时间让林斌去理清楚复杂的头绪,只听两阵号角从远方传来,随即出现了两支打着‘虎豹’旌旗的骑兵出现,林斌本阵也响起号角回应,命令公孙宏部、甲贺直接融入主力。

三部联军中的羯族首领在看到本阵的左右两边出现虎豹骑军的军队时吓了一跳,而吕炎和氐族人的首领西北狼则好像是早已经知道了一般不为所动,这让羯族人首领一阵纳闷。

而在这时,林斌终于看到前往先秦军队寻问匈奴人首领的部曲归来……

“大人,先秦的联络官说,匈奴的首领名叫阿胡儿!”

林斌听得愣了一下,“阿胡儿?这名字怎么有点熟悉?”他一拍额头,“阿胡儿不就是赵信么!那个被军臣单于杀了父亲抢了母亲的……的什么部首领来着?”

林斌想不起阿胡儿部落的名字,但却牢牢记得汉国正是因为阿胡儿全族投靠汉国,这才让汉国对草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是因为阿胡儿的存在,汉国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后依借他对草原部落的熟悉,在第一作战阶段取得了优势。

“将要投靠汉国的匈奴部落一头撞进了虎豹骑军的势力范围,这下有意思了!”

一个新的想法在林斌的脑袋里面产生,他觉得或许吞掉阿胡儿的部落会让局势的发展改变方向,立时虎豹骑军的存在就多加了一个新的筹码!

吕炎招呼西北狼向前,羯族人首领虽然不情愿,但唯恐被出卖也就跟着向前……

林斌看到三部联军的首领没有随带骑兵就出来,更加肯定他们不是来作战的,现在也是时候弄清楚他们千里迢迢来到河西,围困石堰逼迫自己领军过来是想干什么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情势

事到如今,林斌只有领着霜和陈汐共同策马向前,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近已经可以看见前方三人的打扮。林斌一眼就认出吕炎,吕炎竖着板簪,身上战袍为黑,套着传统的秦式甲胄,右腰间别着一把大约六十五厘米的斩剑,甲胄左右胸间各自有着一条白色的柳缎。

斩剑与步战战剑不同,秦式战剑只开一面锋刃,另一面加宽厚度可以在骑战时用左手拖出,这是为了增加拖拉的杀伤力。柳缎自然就是区别军衔的饰品,以吕炎的柳缎来辨识,他大概是属于前将军一职的军衔,在柳缎上面的图案则是分辨军功衔,远远看去,依稀可以认为那是一个有着一把戈矛和一块小盾的大上造军功衔。

林斌对吕炎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秦军功可以父传子、子传孙,甲胄也是一代一代往下传,这说明吕炎的祖上也是秦军将领,还是地位在秦军系统中比较靠前的将领。他仔细回想一下,秦军似乎没有姓吕比较出名的将军,猜测应该是胡亥时代升迁的武将?

在吕炎左右两边的人也可以一眼就认出归属,左边的骑士除了装束之外与汉人的样貌特征没有太大的区别,右边那个骑士则是具有深目、高鼻、多须的特征,样貌与后世的高加索人种很相似。

林斌有读过一些历史桥段,按照中华民族历史的解释,氐族和羌族是同一族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才分为两个族群。氐族和羌族在秦末时期,同时举族迁移到了河套地带,羌族继续朝西北方向前进到了高原地带生存,部份羌族留在了西海(青海)附近放牧,羌族则是留在黄河区域执行了半游牧半农耕的‘君长制度’,两族也正式脱离了一族同源的关系,从此自称氐和羌,鉴于一族同源的说法,氐族和羌族在目前为止关系依然十分亲密。

目前氐族和先秦遗民有着通婚的关系存在,最明显的就是先秦三部之中就有两部的首领是先秦与氐族混血,由此两方势力的政治体系已经基本快要融合。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氐族的‘君长制度’明显就是从先秦那里学来的,所谓的君长制度也就是氐族的一种半华夏化的社会体系,建立了明确的等级制度,以服装来分辨高贵,唯一比较不同的是,氐族增加了一个新的分辨方法,那便是等级越高贵的人,他就越喜欢骑乘白色的马匹,这造成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华夏人见到的大部分氐族人都是骑乘白马。

林斌讶异的猜测出了一个纳闷的事情,历史上的先秦移民可能真的被氐族同化了,以至在后来的‘五胡十六国’时期,氐族就分别建立了几个以‘秦’为国名的国家,最有的当属苻健在进据长安后于永和七年(公元351)称天王,建立国号为‘秦’的国家,也就是‘五胡十六国’期间的前秦。

当然,先前那些都是林斌个人的胡乱猜测,至于事实是什么样和目前没有任何关系。他勒住缰绳目光炯炯地扫视那个具有白种人特征的人,凡知道一点点五胡乱华历史的都应该清楚羯族人的残暴,历史上在南方苟延残喘的东晋数百万人口就是因为接纳了在北方战败国家被灭的羯族,以至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原本已经渐渐恢复国力的东晋在羯族起兵祸乱时,数百万东晋人被不到两万的人口羯族屠杀近百万,东晋直接崩溃,被慕容氏的燕国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