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陪同徐晃镇守箕关的副将分别是:军师陈宫,副将臧霸、赵虎、邓茂、程远志。这个组合也同样经过了精心搭配,如今赵兴手下可用之将,跟人才济济的朝廷联军相比实在是少的可怜,那怕是副将,也是精打细算地进行配备,丝毫不敢大手大脚。
陈宫虽然在智谋上不是最出色的一个,可陈宫从来都不惧生死,有他和徐晃两人钉在箕关之上,卧虎军的士气和斗志就不会降低,绝对可以战至最后一人而不后撤半步。
臧霸昔日在平周城下,差点被李进武率领的一千重甲骑兵踩成肉饼,算是死过一回的人。自从他被神医华佗救过来之后,就已经感悟了生死之道,即使再次直面死亡,也可以笑着去面对。而这次坚守箕关,不啻于再一次与死神对峙,所以赵兴才将臧霸专门从龙骑军中调到箕关上来。
赵虎的经历十分丰富,最初是赵家庄一个“刺头”,敢于带头打死为富不仁的地主恶霸黄仁。之后赵虎成为先锋军中的一名士卒,一步步走到了卧虎讲武堂。后来担任了暗影华东地区行动队的队长,在情报工作方面屡建奇功。这一次赵兴将这个族弟调给徐晃听用,就是专门用来对付城外朝廷联军各种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同时,以赵虎的身手和经验,带军打仗一样是把好手。
邓茂和程远志二人,与壶关之上的刘石和黄龙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出身黄巾乱民,被赵云带到了并州,当时作为万人队的头目,曾经在并州部队攻打丁原控制下的郡县,后来被徐晃收进卧虎军,逐渐成为两个主力团的团长。
凡是出身黄巾乱民的将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大汉王朝十分厌恶,对于举旗造反的事情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支持。赵兴现在跟朝廷对着干,正好符合二人的心意,让他们守关,也是再好不过。
前文里曾经说过,赵兴为了解决流民的出路,重新修筑了箕关和壶关。这两道雄关在构筑时采取的方法和工艺如出一辙,就连铸铁的关门重量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箕关较之壶关要更加宽些,至于关墙的高度和关上的防御设计也是毫无二致。
赵兴为徐晃配备的预备役部队人数要多于赵云,共计是六千人。这些预备役队员都经过练兵大将高顺的**,可以熟练地操作大型兵器,如:床弩、投石车、轰天雷……,也会使用弓弩等常规兵器,虽然战斗力无法与卧虎军相比,但在危急关头绝对可以坚持一段时间。
由于箕关距离卧虎城较近,后勤装备补给十分便利,伤兵也可以得到及时救治,徐晃只要坚守不出,还真不是容易啃下来的一块硬骨头。
明天,袁术就要做那第一条啃骨头的恶狗,不知道会不会如同前几日在东线上碰了满鼻灰的袁绍,也被卧虎军磕掉几颗牙呢?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二三章 臧宣高对阵纪灵
第二日清晨,袁术按照事先议定好的部署,带着两万丹阳精兵挺进箕关,在箕关之前二里处停了下来。其他各路人马的统领则带着亲兵卫队也来到了袁术的中军之后,大家要亲眼目睹一下把守箕关的卧虎军战力水平,好为接下来的大战提供参考。
“纪将军,此战只为试探守关士卒底细,切记不可死战,一旦事不可为,则要迅速回撤!”袁术最后向爱将纪灵交待道。
“主公放心,灵这就去关下叫阵!”提着一柄三尖两刃刀的纪灵,杀气腾腾地带着一万攻城的士卒,又向箕关靠近了近一里地。
按照惯例,大军攻城之前,首先是要喊话,然后激将单挑,在消耗掉对方一定的士气之后,才是密匝匝地士卒上前攻城。喊话的目的是宣扬己方威势,申明己方师出有名,吓唬对方士兵,扰乱对方军心;斗将的目的则是展示己方实力,进一步打击对方的军心士气。
纪灵拍马向前走了一小段之后,对着箕关之上的守军喊道:“并州赵兴,不尊法度,倒行逆施,天子震怒,朝廷颁下谕令,人人得而诛之!如今卢太尉率领二十万大军陈兵关前,箕关破灭只在旦夕之间,尔等何必为虎作伥,枉送性命?”
徐晃见关下来了一员将领喊话,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于是拿起超大号的扩音喇叭冲着关下袁军士卒喊道:“镇北将军忠君体国,爱兵爱民,为大汉牧守北地十余年,功高盖世,不想却被朝中宵小诬陷暗害,如今只得自保。尔等远离江南故土,只为北上手足相残,岂不令人耻笑!箕关乃天下铁关,岂是尔等血肉之躯可破?不如早日返回故土,以免抛尸异乡,独留父母妻儿家中孤苦无依!”
从言语上来看,徐晃的喊话丝毫不比纪灵的水平低。实际上,徐晃反复强调丹阳兵北渡长江、黄河前来并州打仗,纯粹就是给人当枪使,死了都不能回故乡,正好说中了袁术手下士卒的痛处。
纪灵见徐晃喊个没完,赶紧出声制止徐晃继续下去。“城上守军听着,吾乃扬州牧袁公路帐下大将,素闻并州多勇士,谁敢出城与吾比斗一番!”
听到纪灵在关下叫阵,臧霸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启禀徐军长,臧某不才,愿下关与纪灵一战!”
“臧将军小心,纪灵此人刀法纯熟,曾与关军长力战数十回合而不败,武力过人,不可轻视之!”徐晃同意了臧霸的请战,专门做了一番叮嘱。
在关上数千弓弩手的注视下,臧霸骑着一匹枣红马,头戴虎头盔,身着锁子甲,提着一杆乌龙枪,缓缓出了箕关铁门。
“泰山臧霸在此,纪将军不妨放马过来,某来领教一番!”臧霸拱手向纪灵行了一礼,缓缓举起手中乌龙枪。
纪灵看见箕关之内出来一位面色沉稳、手提黑枪的将领,端得是气势不凡,于是不敢大意,也拱手抱拳回礼道:“青州纪灵前来讨教了!”纪灵说罢,提起三尖两刃刀便冲臧霸而来。
两人接招之前,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他们的背景资料,也算是打得热闹,看个明白吧。
纪灵,青州人,字伏义,袁术手下大将。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曾在平乡与关羽大战二十多个来回,不分胜负。后来差点中了关羽的拖刀计,被关羽一刀劈下了马头。
臧霸,泰山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又名奴寇,字宣高。史载臧霸追随曹操之后,多有战功,数次讨伐孙权,吴国名将韩当,亦曾是其手下败将。曹丕即王位时,迁臧霸为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都督青州诸军事。
评书里面说臧霸是个“懒泼将军”,他本来有一身好本事,枪法出众,但是从吕布手下转投曹操后只肯拿俸禄,从不干事情,张辽想提拔重用他,他也不肯。曹操最看不顺眼的一文一武,文的是“外国忠臣”徐庶徐元直,武的就是“懒泼将军”臧霸臧宣高。赤壁大战时,臧霸和徐庶两人去西凉防备马腾韩遂,从此不见影踪。
如此看来,这臧霸与纪灵之间的较量,应该是半斤八两。场上打斗在一起的两人,不久之后便证实了这个结果。
纪灵的刀法果然纯熟凶悍,招招都取臧霸的要害而来,而臧霸的枪法也不赖,总能四两拨千斤地化解掉纪灵凶猛的攻击。两人交上手之后,刀来枪往地打了三十多个回合,依然不分胜负。
袁术见臧霸武力不输于纪灵,这么缠斗下去也难以分出结果,于是鸣金召回了纪灵,双方第一回合的斗将算是打了个平手。
后面观战的卢植、曹操、孙坚等人纷纷将臧霸的武力与自己手下大将相比较,结果各自都欣喜地觉得,虽然臧霸武艺不俗,但与自己帐下张飞、高览、夏侯惇、夏侯渊、孙策、黄忠相比,还是要略输一筹。
斗将结束的袁术,命令手下士卒发起登城战斗,近万丹阳兵于是呐喊着向箕关冲锋过来。城上的徐晃看到臧霸返回关内之后,立即吩咐长弓手备战。守在城头左右的两个长弓团士卒纷纷搭弓上箭,开始校准射击方向和角度。
看到抬着云梯的丹阳兵,已经快要进入长弓兵的射程之内,徐晃立即下令士卒进行无差别攒射。袁军士兵向前冲锋,关上箭矢向下飞射,刚好有一个时间差,如果控制得精妙,则可以恰巧让弓箭在穿透力量降低之前,正面射中攻城的士卒。
经过多年训练的卧虎弓兵,自然熟练地掌握了首轮射击的提前量,只在一两个呼吸之间,一千长弓兵便将第一轮箭雨浇向了关下的袁军士卒。
因为徐晃下达的命令是攒射,所以不等一轮箭雨落下之后,射技娴熟的卧虎弓兵纷纷搭箭开始第二轮射击,目标自然是冲在最前面的袁军步卒。
关下中箭的士兵纷纷倒地,越向箕关靠拢则死亡人数越多,等第一拨攻关的数千丹阳士卒冒着箭雨来到箕关之下时,伤亡已经达到七成。在箭雨中存活下来的丹阳兵,开始借助云梯向箕关攀爬,这时关上的短弩手开始发威,疾速如雨的弩箭从城头直射下来,不仅准性高,而且杀伤力大,直接将爬到半空的袁军士兵全部射了下去。
袁术见守关的卧虎军箭矢犀利,非己方士卒所能躲避和抵抗,赶紧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将尚未出发的第二拨和第三拨攻城士卒撤回了本阵。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二四章 老鼠拉龟的局面
一场攻防战就这么不冷不热地结束,除了箕关之下近两千或是死去或者仍然活着,但也离死不远的丹阳士兵,在向世人证明此处刚刚经历过一场流血冲突以外,一些人似乎已经淡忘了刚刚发生的事情,至于死去的士卒,只要是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时候呢?
袁术觉得今天很没有面子,纪灵没能将臧霸斩于箕关之下,打头阵的士卒也没有登上箕关的城头。不过他还不是过于固执,及时听从了诸葛瑾的建议,将后面准备攻城的士卒给拦了下来。按照箕关守军展示出来的战力,就算将这两拨士卒都投上去,估计也就只能摸到箕关的城头,然后再被关上士卒毫不留情地斩杀。
卢植、曹操、孙坚、张飞、黄忠等观战的将领,心里对箕关守军的战力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评估。从关上士卒表现出来的冷静、狠辣、以及井然有序来看,这个攻关战绝对不好打。忧心忡忡的联军将领们各自揣着心事返回营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商议。
箕关之上的卧虎军战士们,静静地看着远处袁军拔营向后退去,没有人欢呼或者喜悦,大家明白,旷日持久的一场大战,如今才刚刚开始而已。
关下中箭的士卒,有一些刚才还在凄厉地呼叫,如今已经渐渐地没有了声息。不过,还是有数百丹阳兵捂着流血不止的伤口,或是爬着,或是搀扶着想离开眼前这块血染的土地。
箕关城门在袁军撤离后不久再次升起,从里面出来了一队抬着担架的预备役队员,他们开始检查城下中箭伤亡的袁军士兵,只要还有气息的,便被人抬进了关内,那里有一大批医馆的郎中们已经等候着,但愿他们妙手回春,可以挽救更多生命垂危者的性命。
至于关下已经渐渐冷却的残躯,则被预备役队员们全部抬上了一种外形特殊的黑色马车中,这些马车会直接将敌军士兵的尸体拉到较远的一处焚烧场,在那里进行集中的焚烧,做法与壶关一样。
卢植帐内,副帅宗员、先锋高览、张飞、韩猛,偏将魏延、孙观、傅肜、朱灵等人皆在,大家脸色凝重地听着主帅卢太尉的分析。
“箕关高大坚固,主墙为花岗岩石垒砌而成,关门乃精钢所铸,关上守军箭矢锋利,粮草武备充盈,吾方如果一味强攻,不仅士卒伤亡会十分惨重,而且必会旷日持久,时间一旦进入隆冬,则联军势衰,讨赵行动只怕无果而终。”卢植有些忧郁地说道。
“太尉大人,如果仅凭北军一家承受攻城损失,则势必过于惨重。若是发动各路联军轮流攻城,局面尚可维持。久攻之下,箕关守军疲惫不堪,士卒伤亡亦会增加,此时若发动强攻,当可下箕关。”张飞开口说道。
“益德所言有理。然各路联军人数虽众,真心肯为朝廷出力的又有几人?既然箕关难攻,我们何必将主力投放于此?”卢植点头说道。
“太尉大人的意思是吾方将兵力投入西线?”小将魏延问道。
“文长所问正合吾意。吾决心将中路大军的主力调往河东郡,与西路皇甫嵩大军汇合,先攻上郡,然后取道西河郡,直接插入并州腹地,如此一来,则不必攻打箕关,拿下上党之后,箕关自破。”卢植最终确定了主攻上郡的策略,这与赵兴战前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
曹军营中,曹操正与手下将领讨论攻打箕关需要付出多少士卒伤亡的话题。
“依公达之见,若想拿下箕关,中路大军至少需要付出六万士卒的伤亡?”曹操有些难以置信地问荀攸。
“确是如此,这六万士卒还需是北军或者泰山兵一般的精锐,如果换做荆州兵或者豫州兵,即使伤亡十万人,未必能够拿下箕关!”荀攸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肯定的回答曹操。
“公达可曾听说过赵国昌昔日灭张角时,使用过一种名为‘轰天雷’的秘密武器?”程昱提醒荀攸。
“仲德兄如此一说,倒是提醒了我。这么算下来,只怕付出六万士卒的性命,也不见得能够拿下箕关!”荀攸有些沉重地说道。
“早知赵国昌不简单,如今看来何止不简单,简直是近乎妖孽一般的存在。这箕关被其修建的如同铁打的一般,只要关上守军粮草充足,箭矢齐备,何人能破?”曹操咬牙切齿地狠声说道。
“如今看来,卢太尉只怕要率主力前往河东与皇甫嵩汇合了。”戏志才提醒众人。
“如今这副老鼠拉龟的局面,也只好绕道河东,从上郡和西河进入并州了。”夏侯惇说了一句话,顿时引得大家苦笑不得。按照夏侯惇的说法,如果将箕关和赵兴比成是一只乌龟,那联军岂不是成了鼠辈?
吴军营中,孙坚正饶有兴致地和儿子孙策以及小将周瑜在推演着攻打箕关的过程。
扮演吴军主帅的孙策,已经连续输给扮演箕关主将的父亲孙坚三次,于是有些赌气地说道:“依照父亲这般守城,没有十万大军牺牲,如何破得箕关!”
“伯符莫要气馁,如果将你和州牧大人对调,只怕州牧大人也得输你三次。”一旁的周瑜笑着安慰好友孙策。
“公瑾此言有理,换成吾儿来守箕关,乃父说不定付出十万大军的性命,未必可以攻破箕关。”孙坚对自己的大儿子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器重,也笑着安慰孙策。
“这个赵国昌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然筑得如此害人的雄关,真是千年不烂的一只铁王八!”孙策有些郁闷地感叹。
“或许不用多久,伯符便可在沙场之上一睹赵国昌的真容了。”周瑜意有所指地说道。
“公瑾的意思是?”孙策有些不解地问道。
“公瑾的意思是不日之后,我们只怕要随卢太尉前往河东与西路大军汇合,此次讨赵作战的主战场,只怕是要落在上郡境内了。”孙坚说道。
“听说赵国昌一杆霸王枪横扫天下,这次吾倒是要领教一二!”孙策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荆州军大营内,李严和黄忠在探讨并州士卒所用弓弩的性能问题。
“汉升,依你之言,城上并州守军的长弓,比之卢太尉麾下射声营的弓箭还要厉害许多?”李严有些惊讶地问黄忠。
“确实如此,以吾之推测,城头守军所用的长弓,射程至少比射声营的制式大弓远处五成;而贴身近战所用的强弩,射速极快,疑似为连弩,居高临下地对登城士卒进行射击,几乎无人可避。”黄忠毫不隐瞒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唉,如此看来,州牧大人这潭浑水趟的只怕有些不妙啊!”李严感慨地说道。
“如为自保,还是尽量不要招惹镇北军团为妙。”黄忠一脸苦笑地说道。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二五章 赵剃头挂帅西征
说完了陷入胶着状态的并州东线和南线战事,再来看看大兵云集的西线情况。
在大战尚未开始之前,赵兴分别将壶关和箕关丢给了赵云和徐晃,随后整合手下其余各路兵马,亲自挂帅前往西河郡,将大本营设在了离石城南方五十里的中阳县。
中阳县位于黄河以东八十里,南方七十里外便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通天山,这里正好处在上郡、西河、上党三地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将前线指挥部设在背靠离石,前有通天山,左有黄河,右有汾水的位置,真是再合适不过。
除去驻守壶关、箕关的一万二千人,张辽和郭嘉统帅的两万机动兵力。赵兴手中目前可用的兵力只剩下六万八千人。具体为:卧虎军四千人,先锋军一万四千人,飞虎军一万人,苍狼军一万人,熊罴军一万人,雄武军一万人,定远军一万人。驻守北方四郡的任务,目前完全交给了黄轩族和南匈奴部落。
经过反复的沙盘推演,镇北军团必须暂时舍弃上郡南部的高奴、定阳、雕阴、漆垣等地,将兵力回撤和聚集在便于骑兵作战的肤施南部,奢延河南岸一带,将拳头攥紧,等待时机与皇甫嵩进行决战,这样方有获胜的机会。只是放弃上郡南部的大片地域,却不是一件让人很容易割舍的事情。
上郡在屯田都尉、太守枣祗的七年的治理和经营之下,如今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土地比较肥沃的南部区域,成为并州继上党之后又一块产粮的地区,不仅盛产小麦、大豆、高粱和小米,家畜养殖业也很发达。当初被赵兴从冀州迁移过来的大量流民,以及曾经投效黄巾军的乱民,都被安置在上郡境内。而上郡原来的“老居民”,河西羌胡则被赵兴集体迁往了河套地区。
当日廮陶城破之时,赵兴曾经有些残忍地用轰天雷炸死了两千人,剩下的近五万黄巾乱民,则被赵兴在右耳上侧割出了一道豁口(见二三八章),以罪民的名义解送到了上郡。后来张梁、张宝兄弟占据的南皮城和乐平城相继告破,城内的七、八万黄巾罪民也享受了类似的待遇,先后又被解送到上郡。
这些人原来都是些敢于杀官造反的狠角色,当时慑于镇北将军的凶名,害怕被赵兴送上天,这才安分守己地在上郡居住了下来。后来赵兴任命枣祗为上郡太守,大力推广农业增产计划,使得老百姓渐渐地温饱起来,再然后又渐渐地富足起来。
如今的上郡,已经成为和上党一样,坚决拥护赵兴统治的一个郡,只要赵兴在这里振臂一呼,右耳上有一道疤痕的“豁耳兵”们绝对会跟着赵兴一起造反。
只是,如此彪悍的民风之下,若是让老百姓放弃即将成熟的庄稼,舍家别业地前往并州腹地,只怕也是难以做到。
为了动员这批百姓服服帖帖地暂时迁移到黄河以东的西河郡,许久不曾出山的并州“赵剃头”,只好再次扮演恶人的角色,亲往上郡南部发动群众了。
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在飞虎军、苍狼军两万骑兵的护卫下,赵兴一路跨过黄河,巡视完上郡治所肤施之后,飞扬跋扈地一路向南,经过高奴、雕阴之后,最终抵达了紧挨着左冯翊的漆垣。赵兴所过之处,百姓夹道相迎,高呼万岁,直接无视了大汉朝廷律令。
赵兴这么高调地巡视上郡南部,既有稳定民心的用意,也是想亲自前往第一线,向西路联军示威。赵兴的意思很明白,你们不是要来征讨我吗?我还真不怕,现在就在你们眼皮子底下晃悠,有本事来抓我啊!
可能是见不得赵兴过于嚣张,也或许是赵兴弄巧成拙,这一次皇甫嵩接到赵兴前往漆垣的消息后,压根没跟他客气,立即大军拔营,奔着赵兴就来啦!
唉,这事整地,难不成真要凭两万骑兵跟西路十五万联军火拼?结果当然不是这样简单。停留在漆垣一带的赵兴,接到暗影关于西路联军起兵的情报后,立即开始动员当地百姓向北转移。
赵兴每过一处,便会对当地的“豁耳兵”们喊话:“当日吾将尔等迁往上郡,可曾亏待?如今朝廷大军前来报复,吾将在肤施一带与其决战,尔等若不是蓄意资敌,且随吾向北而行,待来日大胜朝廷鹰犬之后,再返此地!”
镇北将军这话说地明白,道理也很透彻。当初是人家救了大家的性命,而且给了大家土地,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如今朝廷的鹰犬要来报复了,谁不跟着镇北将军走,留下来的分明就是想帮助敌人!忠于赵兴的“豁耳兵”们立即四处动员和帮助百姓搬家,除了房屋以外,其他的粮食、家畜、财物统统带走。
为了确保内迁百姓的安全,赵兴带着两万骑兵断后,渐渐地与皇甫嵩追击而来的先头部队越来越近,等到走到高奴时,两军相距已经不到二十里路。
为了给西路联军一个下马威,赵兴命令两万骑兵停下了脚步,他要在高奴城外,狠狠地打击一下敢于一路追击而来的董卓前部。
带兵追击赵兴的是镇西将军董卓麾下的郭汜和李傕二人,各自统领着两万骑兵,自以为兵强马壮,只要抓到了赵兴便是大功一件,熟不知跑得越快,死得也就越快。
“大哥、奉先,郭汜和李傕二人就留给你们了,此战只为立威,吓退了追兵之后,切勿恋战,即刻北上随吾而来。”赵兴也不跟关羽和吕布啰嗦,简单交待几句,便带着亲卫继续向北动员百姓内迁,留下了飞虎军和苍狼军在高奴等着郭汜和李傕。
看着赵兴的身影渐渐远去,吕布有些意气风发地转头问关羽:“老关,你有多久没动手砍人了?”
“自从关平和你家闺女在少年班前闹完事,吾便北上离石,到如今已经七年不曾与人动手了。”关羽捋着下颚上留出的三寸胡须,有些恍然地回答吕布。
“对了,你一提关平这小子,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来。如今关平已经十六岁了,什么时候迎娶我家闺女过门?总是让他俩这么眉来眼去的也不是个办法,咱们这做爹的是不是也该多操点心?”大战在即,吕布居然有闲心跟关羽扯起家常来。
关羽见吕布说的也有道理,两个孩子如今也已到了婚嫁的年纪,总是腻歪在一起,难免会传出一些风言风语来,对于高居军长之位的吕布和自己来说,也不光彩,还不如早点成亲,于是说道:“好,就依奉孝所言,此次击退朝廷联军之后,便为俩人筹办婚礼。”
“好,咱就砍下李傕和郭汜的两颗狗头来,给孩子做贺礼!”吕布豪气干云地说道,彷佛李傕和郭汜就是两头待宰的羔羊一般,而送两颗人头做贺礼这种事情,也就吕布能想的出来。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二六章 磨剑八年重甲骑
因为赵兴对历史进程的干预,董卓没有机会入主洛阳,太子辨也没有被其害死,所以李傕和郭汜便继续在董卓麾下当差,基本上没有机会祸乱长安。
李傕和郭汜二人,作为董卓手下排名一二的老将(原本排名二、三,吕布排第一的。),这次各自率领着两万西凉骑兵前来讨赵,心里都揣着要立首功的念头,所以追击起赵兴来分外的卖力。
李傕,字稚然,凉州北地郡人,是董卓手下排名第一的凉州系心腹大将,统领董卓的西凉精锐部队“飞熊军”。历史记载中,他在董卓死后听从谋士贾诩之策,攻入当时的都城长安,掌控朝中大权,祸乱关中。此后李傕与同僚郭汜反目,自相残杀,后来曹操派裴茂率领关中诸将段煨等人诛杀李傕,并夷其三族。
郭汜又名郭多,凉州张掖人。史载董卓被杀后,郭汜归无所依,于是采用贾诩之谋,伙同李傕、张济、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将攻向长安,击败吕布,杀死王允等人,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几年后,郭汜被部将伍习杀死。
西路讨赵大军在皇甫嵩的指挥下,从左冯翊的高陵出发,一路毫无阻碍地攻占了上郡漆垣、雕阴,正在向高奴方向前进。皇甫嵩见赵兴只顾着带走民众,并不与己方缠斗,于是命令董卓麾下西凉骑兵前出追击。董卓接到皇甫嵩的军令之后,便派出李傕统领两万“飞熊军”,郭汜统领两万“飞狼军”,沿着赵兴撤退的路线一路尾随到了高奴。
提起董卓麾下这“飞熊军”与“飞狼军”来,还真有一段故事。七年前,吕布率领六千飞虎军轻骑兵千里奔袭,一口气打到了榆中,活捉了边章这才罢手。当时董卓听闻此事之后,心里十分惊骇,于是立即找来李儒和几位将领商议。
诸将一致认为镇西将军府当效仿并州赵兴的做法,也成立几支由精锐组成的骑兵部队,作为西凉军的王牌。于是董卓命令手下李傕与郭汜各自抽调军中精锐,分别组成了“飞熊军”与“飞狼军”,从这两个名称上来看,多少都带着镇北军团“飞虎军”、“熊罴军”以及“苍狼军”的影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双方的精锐王牌骑兵部队,从未进行过正面对决,究竟谁才更有“野兽风范”,还真得过招之后才能下结论。赵兴让吕布和关羽各自统领一万骑兵,对决李傕和郭汜各自统领的两万骑兵,也算是八斤八两。
关、吕二人的勇武自然远胜李、郭二人,可李、郭二人手下骑兵数量又远多关、吕二人,这场仗便牵动了各方神经,成为东、南、西三线相继开战之后,第一场大规模的沙场对决。
对于飞虎军,大家已经十分熟悉了,军长相继由赵云、张辽和吕布担任过,军中的骨干和卧虎军中的骨干一样,皆出自于卧虎庄,可谓赵兴手下又一王牌部队。卧虎军为盾,飞虎军为矛,两军在镇北军团中的地位,至今仍然难以撼动。
对于苍狼军,从成军之初,便隐藏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很少听闻有什么惊人的战绩。此军的士卒,主要是赵云从南匈奴部落中挑选出来的四千青壮,加上十万黄巾乱民中挑选出来的暴民组成。曾经跟随赵云远赴漠北征战半年,将鲜卑人杀的纷纷逃往贝加尔湖一带。因为事后刻意没有向外界宣扬,人们也就不知苍狼军的具体战力如何了。
这一次关羽统帅苍狼军,吕布统帅飞虎军,没有采取以往的一些战术狙击李傕和郭汜。比如放风筝这种行之有效的战术,这次就没有办法采用。因为放风筝需要很长的纵深,而目前这条纵深线上全是向西河郡内迁的并州百姓,反倒是李傕和郭汜可以向南方回撤,因为他们目前驻足的土地属于并州。
既然要采取正面对决的战法,基本上也就没有了多少花里胡哨的手段可以使用。除了招呼士兵们将手中的斩马刀擦拭的更加铮亮之外,很久没有消息的重甲黑骑,这一次终于要露出他们隐藏了近十年的牙齿,在西路联军的面前展示什么叫做力量。
飞虎军重骑师,编制两千五百人,一人四马,师长麴义。苍狼军重骑师,编制两千五百人,一人四马,师长郭常子。
经过不断的更新换代,如今赵兴手下这两支骑兵军中的“战斗机”——重骑师,全部使用的是经过改良了马种的高头大马,既有短距离的冲刺爆发力,又有长时间的忍耐力,与当年第一代重骑师相比,战斗力提升了将近五成。
入选重骑师的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