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州境内,先找比较容易潜入的糜家下手,至于寻找太史慈、魏延和徐庶的任务,只能慢慢暗中打听,一时半会也急不得。

赵虎一行人来到沛国郡的符离县时,看到一队官兵正押送着一位面涂白色垩(è)泥的囚犯迎面而来,而那位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囚犯毫无惧色,竟然一路放声高歌,吟诵着一些嫉恶如仇的诗句,说不出的慷慨豪迈。

赵虎本来就是个敢于杀官造反地猛人,经过培训之后长了许多心眼,一看此人举止便不由得想起赵兴收服典韦的故事来,顿时使个眼色,让手下队员向沿路的百姓打听囚车之中关押的是何人。

不多时,手下队员来报:“车中之人不知名姓,只因闯入附近一户富人家中,一剑刺死了户主。这个白垩敷面的壮士杀人之后正欲离开,不幸被闻讯而来的大批官差包围,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听附近百姓说被杀之人时常仗势欺人、祸害乡里,被人杀了真是活该。官差对此人进行了严酷的殴打,但这人骨头很硬,始终不肯说出自己姓甚名谁,是哪里人士。如今官差要带着此人前往沛国郡治所在相县,听候郡相(和太守同级)发落。”

赵虎一听此人是个嫉恶如仇的好汉,立即动了搭救之心,于是赶紧追着不远处的囚车队伍,尾随着出了符离县城,来到一处荒郊野地里。赵虎指挥手下几名队员抄近路赶到官兵前方,搬了几块巨石拦住了囚车的道路,等到几十个官兵被堵在路中,骂骂咧咧地开始挪动石块时,赵虎让手下队员齐声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人人拖着从路边折下的树枝,弄出了许多尘土,好像从远处来了许多造反的黄巾贼。

几十官兵一听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当时就吓得一阵哆嗦,待看到远处尘土四起,人声嘈杂之后,慌忙丢下囚车四散着逃命去了。这些官兵不过是沛国郡内的兵油子,与朝廷的中央军和并州的精锐相比,毫无斗志和战意,一看到有大批的黄巾造反,自然是溜之大吉,反正走脱杀人恶徒的责任也怪不到他们头上,一股脑推给造反的黄巾妖孽就行了。

关在囚车中的白面侠士惊愕地看着官兵们弃自己不顾,四散着逃向了远处,然后数十个流民打扮的人围了上来,当中一个头领模样的青年,捡起地上官兵遗失的朴刀,一刀劈开了关押自己的木质囚笼。

“这位好汉,在下冀州赵虎,平素最见不得官府不分皂白地抓人,略施小计,吓退了官兵。你速速离开此地,寻个偏远地方藏匿起来!”赵虎一边说话,一边解开了白面汉子被绑缚着的手臂。

“多谢义士救命之恩!吾观赵兄武艺不凡,刀法精湛,倒像是个惯于阵前杀敌的军伍,为何一副流民扮相?”被揭开绳索的白面汉子疑惑地问道。

赵虎没有回答白脸汉子的问题,反问道:“壮士既然敢于独身闯入富家杀人,为何白垩敷面,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唉,此事说来话长,只因家中尚有老母,不愿让人看出真面目,怕事情败露之后,拖累家母。”白脸汉子有些沮丧地说道。

“既然有高母在堂,为何又行如此胆大妄为之事?”赵虎又问。

“吾有一友,因与被某杀掉的豪门恶霸结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下,求吾为其报仇雪恨。吾听后亦觉愤慨,故欣然前往,欲为民除害,谁想得手之后被闻讯赶来的官兵堵在屋中,力敌不过,成了笼中囚犯。”

“不知壮士尊姓大名?今日一别,山高水长,日后万一相见,也好有份交情!”赵虎说出一个让人难以拒绝的理由。

那白面汉子见赵虎不愿透露太多自己的事情,也不多问。可人家已经自报了性命,现在开口问自己的名姓,于情于理都不应拒绝,于是干脆地说道:“在下颍川徐庶。”

“啥,你叫徐庶?!”一脸诧异地赵虎瞪大眼睛看着面前之人,心里头涌起阵阵波涛……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二七九章 溜进东海吃大户

赵虎有些惊讶地看着面前用白色垩泥敷面的徐庶,心中感慨万千。他这个小队之所以在颍川附近转悠了一阵子,就是想打听徐庶的下落,可惜无果,没有想到竟然在符离偶然之中遇到了。

“常听我家主公言道:‘颍川阳翟有少侠,字元直,好击剑,行侠仗义,以仁侠之名而闻乡里’,今日得遇壮士,果真如此!”赵虎开始瞎白呼,其实赵兴也就在他出行前交待过一次,并没有经常评论徐庶,倒是屡次提到一位名叫“猪哥”的家伙。

“不知你家主公为何人?”徐庶不免心中好奇,想自己不过一普通人家后人,并未举孝廉,赵虎乃冀州人,竟然也能知晓自己的事情和表字。

“吾家主公名震北地,人称‘并州小霸王’……”赵虎刚刚说个开头,正要大力卖弄一番时,却被徐庶打断。

“你家主公可是镇北将军赵国昌?”徐庶有些激动地问赵虎。

“正是!”赵虎一脸自豪地回答。

“原来赵兄竟是镇北将军的家将,徐某有礼了!”徐庶抱拳向赵虎行了个大礼。

“徐壮士不必客气,我家主公酷爱结交天下侠义之辈,为武学大师童渊之徒,一身功夫神鬼难测。临行前曾特意交待于吾,倘若遇到颍川徐元直,诚邀其往上党一聚,共商抚平天下之计!”赵虎这次倒是实话实说,将赵兴“共商抚平天下之计”原原本本交待了出来。

徐庶有些犹豫地说道:“庶已有打算,此间事了,欲投荆州名士司马徽为徒,学习救国救民之术,恐难北行……”

赵虎一听徐庶要去南方求学,赶紧接着说道:“元直兄有所不知,并州太行书院有大学士张俭、蔡邕等人授徒,名士邴原、管宁坐馆,更有各类新式书籍千余册,免费供天下士人前往阅览,只比南方强,不比荆州差!”

徐庶听赵虎说得肯定,又闻张俭、蔡邕、邴原、管宁等人在并州,于是心中意动,但还是难以取舍。

赵虎一旁看得分明,赶紧再加上重重的一道砝码:“天下人皆尊文鄙武,唯镇北将军崇文尚武,麾下多文武之士,各展所长。似元直兄这般弃武从文,未免过于偏执,何不文武双修,更显高绝?”

这下徐庶彻底被赵虎说动了,弃武从文与文武双修相比较,自然是允文允武之人更符合自己的心意,谁不想做像赵兴那般“文可惊雷、武能安邦”的名将?

“好,既然赵兄如此热忱,徐某若再推三阻四,倒显得小家子气了!吾这就回家拜别老母,不日前往上党求学!”徐庶终于定下决心。

“元直兄如今冒犯官府,若被有心人发现,岂不害了令堂?不如留下亲笔书信一封,吾派人持信亲往阳翟,护送令堂前往上党,今后徐兄在上党母子团聚,却好过远隔千里,思虑不安!”赵虎怕徐庶万一回家一趟,改变了主意,于是诚恳地建议徐庶直接逃往上党,其他事情则由他一手包办。

徐庶一听赵虎说得有理,也不推辞,当即在赵虎提供的新式纸张上留书一封,便辞了赵虎向北而行。

辞行前赵虎给徐庶提供了一套文士衣服,一些盘缠和一柄防身用的短匕,建议徐庶恢复本来面貌,改变说话腔调,先过黄河抵达河内郡,然后经由箕关进入上党,切莫从冀州魏郡穿越,从壶关进入并州。

难得赵虎这么细心,他也是怕徐庶经过冀州时万一被袁绍的人截住,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

告别了徐庶,赵虎派出五人拿着徐庶的留信返身向西而行,前往颍川阳翟接送徐母前往上党,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二十五人继续向徐州进发。

赵虎走了没有多远,便看到上千官兵急吼吼地朝着大路而来,急忙带人躲进路边树丛之中,原来竟是逃回去的官兵带着大队人马前来捉拿黄巾反贼。等到让过了这队官兵,赵虎便取道彭城国,准备自彭城进入东海郡,那里可是有一户富得流油地人家等着他们去吃大户呢!

官兵们自然捉拿不到黄巾反贼,至于恢复了本来容貌的徐庶和另外五名机警的队员,更是不可能引起大队官兵的注意,赵虎并不担心他们的安全。

一行人经过半个月的赶路,终于抵达了东海郡的朐县(今连云港西南)。此地有一富户,家主名为糜竺(字子仲),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赵虎这次来就是要跟糜竺搭上线,想办法将糜家小姐拐带到上党去,今后让糜家投效并州。

进入朐县之后,赵虎立即命令手下队员开始四处刺探情报,打听糜家的消息,而赵虎则换了一身走南闯北,来往经商的打扮,带着几本上党印制的新式书籍前往糜府求见。

以糜家在当地的身份和地位,想与之拉关系、做生意的人肯定踩断了门槛。尽管如今黄巾祸乱尚未全息,但已经有不少南方和北方的商人前来朐县,意图大量购买糜家囤储的粮食。而赵兴看中的也正是糜家善于经营垦殖的这一优势,准备来个强强联合。

赵虎来到糜府之后,给看门的下人暗中塞上不少好处,委托其将一个长方形的木匣转交家主,并留下了自己的名姓和落脚地点。

回到客栈的赵虎,连夜听了队员们打探到的各路消息,然后对众人的下一步行动做了安排,这才匆匆睡下,静待糜家人上门邀请自己过府面谈。

不巧的是,糜竺前不久往下邳拜会新任徐州牧陶谦(字恭祖),所以赵虎等了五天之后,才接到了返回朐县的糜竺邀请。

当时糜竺返家之后,让府中各路管事汇报工作,有一管事便将门人呈上的木匣递了上来。糜竺初始并未上心,打开木匣见是几本书册,便随手翻了几下,顿时脸色大变。只因他看到木匣之内盛放的五本书籍一模一样,皆为《论语》,糜竺作为商界高手,嗅觉何其敏锐,立即发现了其中的关键。

一本书册的价格,糜竺自然知晓。木匣之中的五本书册明显是同批制作,而且非人手工誊写,似乎是某种可以大量复制的方法。如果将天下书籍采取这种办法大批量的印制,这将会是多大一笔买卖?

于是糜竺立即找来门人,问清了缘由之后,亲自前往客栈迎接赵虎过府详谈。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二八零章 将军是想娶你妹

赵虎还算沉得住气,尽管连续等了糜竺五天,但仍然不急不躁。利用这五天的时间,他手下的队员已经进一步摸清了糜府的外围情况,只等着赵虎亲往糜府将内部情况探查清楚之后,为下一步的动作做好准备。

这天下午,正在屋内擦拭着虎牙匕首的赵虎听闻手下随从禀报,说客栈里来了一伙富人,指名道姓要见他。赵虎于是收起利刃,起身下楼相见。

“鄙人糜竺,见过赵兄!”一位年届三十,外貌雍容大方,敦厚文雅的汉子向赵虎见礼。

“在下冀州赵虎,见过糜家主!”赵虎客气地回礼。

“今日得见赵兄送来之物,十分惊奇,还请过府一叙!”糜竺邀请赵虎过府详谈。

“求之不得,愿往糜府一叙。”赵虎也不推辞,答应了糜竺的邀请,随后坐进糜家的马车之中,与糜竺同乘一车,进了糜府。

宾客分席落座之后,下人们摆上茶水和一些点心,糜竺与赵虎的正式对话开始。

糜竺指着茶几之上的木匣说道:“吾观此五册《论语》,貌似出于一种印制器物之下,对否?”

“糜家主所言有理,此五册书籍与赵某府库之中千万册《论语》,皆出自同一版本!”赵虎开门见山,向糜竺不大不小地透了个底,号称自家府库之中有很多印制好的《论语》。

“不知赵兄送上《论语》,所为者何?”糜竺装作不解地问赵虎。

赵虎也不着急,反问糜竺:“不知糜家主以为此书价值几何?”

“金银有值,书册无价。”糜竺很实在地回答道。

赵虎慢悠悠地又问:“如若天下诸子百家,皆可成册,出于吾手,可抵亿万资财呼?”

“若赵兄所言属实,只凭制书贩售一项,赵兄便可富倾天下!”糜竺还是很实在地回答。

“今奉吾家主公之命,愿与糜家共享其中好处,糜家主以为如何!”赵虎丢出了重磅炸弹。

糜竺在赵虎丢出的巨大诱惑面前,脸色依然平静,气息平稳地回答:“窃闻天下无白食之事,不知你家主公为谁?与糜家相交所图者为何?”

赵虎对于糜竺的镇定和冷静十分赞赏,也不再卖关子,直言不讳地说道:“吾家主公乃并州赵国昌。”

“可是名震北地的镇北将军?”糜竺这次面露惊讶之色,实在没有想到赵虎的后台如此硬实。对于赵兴,只要是世家大族和经商之人,谁不知其人其事,尤其是经商之人,对于并州特产长河大曲和各种稀奇古怪的物事,那都是耳熟能详。

“正是!”赵虎一脸自豪地答道。

“镇北将军派赵兄不远千里来见糜某,吾甚感荣幸,不知将军府有何事交予糜家筹办?”糜竺知道了赵虎的特使身份之后,愈发的客气,婉言再问赵兴有什么意图。

“我家主公常言东海朐县糜家世代经商,精于理财,若与糜家交好,则可使并州所产尽贩天下,互利双赢。”赵虎又开始打着赵兴的旗号胡诌。

“糜某鲁钝,还请赵兄明示!”糜竺听明白了赵兴拉糜家合伙的意愿,但不清楚具体的合作方式,所以请赵虎把话往明白了说。

“镇北将军府在青徐兖豫四州之地,仅向糜家提供大量书册,以供贩售;糜家按照书册价格,为并州收集粮食药材以及矿产。”赵虎向糜竺解释。

“不知可否加上长河大曲?”糜竺听了心中大动,试探着问。

“只要糜家能为并州大量提供粮食,长河大曲可以不限量提供!”赵虎给糜竺吃了一颗定心丸。

“并州远离徐州千里之遥,如今黄巾余孽犹在,青徐之地并不太平,如何保证两地商路畅通?”糜竺问了一个很关键地问题。

“此事将军已有安排,并不急于一时,赵某今番此来,主要是与糜家达成共识,具体商贸往来,则有后续精于理财之人与糜家主详谈。”赵虎提醒糜竺,这次来就是投石问路,并不需要马上开始做生意。

眼看着大笔发财的生意摆在面前,赵兴却不急于展开合作,这对善于捕捉商机的糜竺而言,不异于馋猫闻到了梁上竹篮中的鱼腥气,却够不着鱼儿一般抓心挠肝。于是一向镇定的糜竺终于不再镇定,着急地问道:“不知如何才能与并州达成协议?”

也不怪糜竺着急,虽然他家资亿万,可都是祖辈依靠种植畜牧辛辛苦苦地积攒起来的。常言道:“坐吃山空易,白手起家难。”,如今天下乱象纷呈,糜家依靠种植畜牧为主的生意受到了很大影响,只能勉力维持。如果能跟并州搭上线,独家经营长河大曲和售书,则糜家在他糜竺手中不但不会败落,还会因此而更加兴旺。

古人对于能否维持家业十分看中,导致家道中落的家主也因此而被世人所唾骂。这一次糜竺备下厚礼前往下邳拜见信任州牧陶谦,就是想找个安稳一点的靠山,盘活糜家的生意。如今赵兴送来一个天大的机会,如何不教糜竺心动着急?

看到糜竺终于坐不住了,赵虎也就不再绕圈子,讲出了赵兴的条件:“镇北将军听闻糜家有女待字闺中,温婉贤淑,意纳之。”

听完赵虎的条件,糜竺一时犹豫不已,紧皱眉头深入沉思。

糜竺的确有个妹妹,叫做糜贞,如今年方十五,长得美貌多姿,平时活泼动人,深受糜竺和糜芳两位哥哥的喜爱,全家人当成掌上明珠一般捧着。如今镇北将军提出要纳糜贞过门,可糜家人谁也没有见过赵兴,对于赵兴的高矮胖瘦根本就不知道,万一是个风烛残年的干巴老头,岂不是害了妹妹一辈子的幸福?

见糜竺低头不语,赵虎又开始增加砝码:“糜家主勿忧,我家主公年方十八,貌胜潘安、文比贾谊、武追霸王,乃当世第一人杰,手下雄兵十万,文武幕僚过百,家资胜过大汉府库,为人温雅有度,令妹若能嫁入将军府,来日贵不可言!”

被赵虎一番天花乱坠地吹嘘,赵兴的形象霎时在糜竺心目中高大具体了许多,于是糜竺开口说道:“赵兄稍待几日,此事待吾问过小妹之后,再予答复。”

“家主言之有理,吾便在客栈之中恭候佳音。另外,这里有吾家主公昔日所做诗词,被张俭大学士之女,我家三主母收录其中。还有一副名士邴原为主公所绘影像图,与真人有七、八分相似,还请转交令妹,以供参详。”赵虎将另外一副内中盛放着名为《太行风》的诗词集和一副图画的木匣交给了糜竺,然后起身告辞,离开糜府。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二八一章 带着糜贞去东莱

待赵虎离开之后,糜竺打开木匣,先是翻阅了《太行风》,拜读了赵兴的诗词作品,然后打开一副三尺见方的黑白图画,只见画面上一位手提长枪的青年男子,正英姿飒爽骑马奔驰于无边大漠之中,身后跟随着一群同样骑着骏马,杀气腾腾的将军,整幅画作恣睢汪洋,动感十足,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看画的人彷佛也来到了无边的原野之中。

自古长兄为父,作为家主的糜竺,完全可以不征求糜贞的意见而将妹妹许配给别人。但因为心中过于疼爱这个妹妹,不想让妹妹嫁人之后,整日以泪洗面,所以糜竺在赵虎面前表现出犹豫的神情。如今看到赵兴的诗作和画图,为了糜家,也为了妹妹的终身幸福,糜竺坚定了联姻的决心。

糜竺于是步入后堂,来见自己的小妹糜贞。

“妹子,为兄前往下邳途中偶尔得一诗词集,略观之下,颇感雅致,故赠于你观赏。”糜竺耍个滑头,没有直接说谈婚论嫁的事,反倒是将画有赵兴的图页夹在书册《太行风》之中,一起递给了妹妹,想试探一下自己妹子的反应。

糜竺的妹妹糜贞自幼跟着二兄糜芳一起学文识字,对于诗词歌赋都有所涉猎,也算是当地有名的小才女。糜贞听哥哥说要送书给自己,自然欢喜地接住,然后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糜贞先后看了“赵兴”的诗词作品《满江红》、《将进酒》、《水调歌头》、《江城子》、《雨霖铃》,被诗词中或是慷慨激昂,或是委婉含蓄的描述所倾倒,一时之间表现出如痴如醉的神情,等到她翻到夹有赵兴图像的夹页之后,自然顺手取出打开观赏一番。

只见这副灵动飘逸的图像上方,题着“观镇北将军赵率众北巡有感,炳根矩。”整幅图画意气风发,充满青春活力和飞扬不羁的少年情怀,尤其是当中那位策马奔腾的男子,让人过目难忘,心生爱慕。

一旁观测妹妹神色的糜竺,看到糜贞痴痴地捧着图画看了很久,目光在画有赵兴的位置凝滞许久,顿时心中了然,于是开口说道:“今日为兄前来,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要与妹妹相商。”

听哥哥说有要事相商,糜贞这才恋恋不舍地将图画收起,复又夹进书页之中,然后抬头望向长兄糜竺。“不知兄长口中要紧之事,具体为何?”糜贞问道。

于是糜竺将家族目前的困境告诉了妹妹,然后将有人愿意出力帮助糜家渡过难关的事情也说了出来,只是隐去这个人叫做赵兴,最后糜竺又说人家帮助糜家也不是毫无条件,指名道姓要让糜贞嫁过去,形成两家联姻才行。

听懂了哥哥话中意思的糜贞,有些哀婉地说道:“一切全凭哥哥做主,为了糜家,小妹无怨无悔……”

看到妹妹有些伤心的神色,糜竺不愿再吓唬她,于是说道:“那指明要迎娶的你,妹子方才已经见过了。”

才思敏捷的糜贞略一思索,立即颊飞红云,捂着小脸冲自己的长兄娇嗔道:“这本劳什子书册还是还于你罢了,哥哥方才分明是戏耍于吾!”

看到妹子转忧为喜,糜竺心头大慰,笑着说道:“为兄只怕妹子不肯答应,故先看看你的反应。既然妹子不喜欢那赵国昌送来的定情物,我这就拿着这本定情信物,去客栈回绝了信使。”糜竺说完话,伸手做出想要从妹妹手中取回《太行风》的动作。

糜贞一看,嗖地一下将手背于身后,脸上的红晕更浓了几分,无限娇羞地说道:“哥哥今日真是恼人,人家何时说过不肯的话来!”

糜竺仍然不肯放过糜贞,故意刁难着妹妹:“那妹子你到底是愿意嫁于赵国昌,还是不愿意呢?赵府的使者还在客栈等着回话呢!”

被自己哥哥逼得没有办法的糜贞,只好硬着头皮,用低若蚊鸣的声音说道:“若是嫁于赵国昌,妹妹愿意,别人则休谈。”

得了准信的糜竺于是大笑着出去,第二日中午请赵虎过府赴宴。筵席之中,糜竺将自己兄弟糜芳和妹子糜贞都请到前堂,向赵虎一一作了介绍。赵虎亲眼见了糜贞,看到糜家妹子果真美貌动人,这才放下心来。于是宾主尽欢,席间定下归期,而糜家妹子自然是要跟随赵虎前往并州成婚。

为了表示对此次联姻的重视,糜竺特意委派自己的弟弟糜芳带队,带着上百人的家族好手和一批颇为丰厚的资财,亲自护送妹妹前往上党完婚。当然,糜竺也有自己的考量,这上百人的车队去时带着嫁妆,回来时赵兴怎么也不能让娘家人空着手呀!

赵虎一开始还担心带着如此众多的糜家人上路,会不会过于招摇,但一封来自上党的密报则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反倒是坚定了赵虎大摇大摆带人回并州的决心。

原来镇北军团飞虎军西出凉州,千里奔袭大破造反羌人的战报上奏朝廷之后,被朝廷转发各州以示表彰,使得天下各州郡的大小官吏对于并州睚眦必报的手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今来往各州的上党商团,打着镇北将军府的旗号,各地贼匪和官家都不敢欺负,生怕惹怒了“赵剃头”,半夜里被人割了头去,黄巾“三将军”和“黑山四部”的下场,如今已是人人皆知。赵虎只要明目张胆地打着赵兴的旗号,返回上党时应该无人敢打主意。

于是赵虎便要求糜竺特意做了几面大大的旗帜,上面绣着“镇北将军赵”五个大字,飞扬跋扈地打了出来,带着糜家一百多家兵和上百车的嫁妆,浩浩荡荡地出了朐县,一路逶迤向北,沿着沂水来到了琅琊国。

琅琊国的北面便是北海国,国相(同太守)乃是名士孔融,如今正被青州黄巾围困。新任的庐江太守、平南将军孙坚,奉朱儁之命,带着一万多士卒,从豫州转战徐州,荡平了徐州境内的黄巾余孽之后,如今已北上青州,准备救援被围困了多时的北海国都据县。兖州牧曹操也派出夏侯俩兄弟,统兵两万平复了平原郡和济南国的黄巾祸乱,击杀了贼头韩忠,如今只剩下卜己残部在齐国和乐安国一带苟延残喘。

因为北海境内有黄巾阻道,赵虎不敢托大,只得令车队折向西行,进入兖州牧曹操治下的泰山郡,在嬴县城内稍事休整。而他本人则带着五名暗影队员潜入北海,准备从北海国穿行而过,前往青州最东边的东莱郡黄县,寻找猛人太史子义。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二八二章 偶遇诸葛揍祢衡

却说赵虎与暗影小队分为两路,一路带着糜家送亲的车队,从琅邪的开阳县向西而行,进入泰山郡后朝着汇合地点嬴县进发,而赵虎则带着五名暗影队员继续向北,准备穿过琅邪国的开阳、阳都、莒县、诸县、东武,然后进入北海国高密。

途经开阳时,赵虎遇到了一族正在迁移的人家,和他正好相向而行,看样子是要向南而去。由于着急赶往东莱,所以赵虎便和这族搬迁的人家擦身而过,并没有太在意。如果事后有人告诉他,与他失之交臂的这家搬迁的士人,正是琅邪的诸葛家,里面有个十岁的男童名字叫做诸葛亮,赵虎一定后悔的连肠子都能变青了。

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曾担任过西汉司隶校尉,相当于现在北京和天津合在一起的直辖市一把手,后来带着族人定居于琅琊开阳。诸葛一家虽然是复姓,但却是地道的汉人出身,和慕容、拓跋等鲜卑后人的复姓有所不同,与欧阳、东方等复姓类似。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字君贡),曾经担任过东汉末年的泰山郡丞,相当于地级市的市长。诸葛亮三岁丧父,八岁丧母,如今和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一起由叔父诸葛玄抚养。

这一次诸葛家有近半的族人向外迁移,却是因为生活日益困窘的诸葛玄接受了当朝太傅袁隗的邀请,准备前往荆州南阳郡担任新任太守袁术的副手,即上任南阳郡丞一职。诸葛玄去富足的南阳上任,自然不会丢下哥哥弥留之际委托于己的三个侄子不管,所以一起准备带着去南阳。而留在琅邪看家的诸葛族人中,有一个孩子名叫诸葛诞,是诸葛亮的堂弟。

人们习惯于称诸葛家出了“一龙一虎一狗”,分别指的是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诞。这里诸葛诞被称之为狗,并不是贬义,而是说他坚守在琅邪老家,像狗一样忠诚地看护着家族。历史上诸葛诞和夏侯玄、邓飏、田畴被称为四聪,可见其才智亦不凡,后来在魏国为官时曾官拜征东大将军,也是牛人一个。

缓缓而行的人群中,十岁的诸葛亮牵着五岁的弟弟诸葛均,跟在十七岁的诸葛瑾身后,亦步亦趋地走着,脸上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哥哥,听人说南阳太守袁术是依靠其叔父在朝中的地位才得以上任的,此人为镇北将军所不容,从广平郡落荒而逃,今后叔父投效于他,恐难久长……”诸葛亮似乎在自言自语,又好像在跟着前面沉声赶路的诸葛瑾聊天。

“如今天下纷乱,各地州牧忙着巩固势力,各自称雄,袁家一门四世三公,威望享誉四海,门下士人千万,他日若生变故,不可小觑。”诸葛瑾跟自己这位聪慧睿智的弟弟谈论着天下大事。

“南阳郡紧邻司隶地区,地处四通八达之地,若是经营得当,不输于一州之地,以叔父之才能,当可大展才华。”小诸葛亮又说道。

“听人言袁术心胸狭窄,难以容人,若是与荆州牧刘表起了龌龊,难免让手下之人难做,叔父这郡丞之位,只怕是做不久长啊!”诸葛瑾彷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有些忧郁地说道。

“荆州之地,丰饶肥沃,水网密布,地广民稠,倒是个好地方,比起镇北将军占据的并州而言,真可谓天壤之别。若是天下陷入诸侯争霸、四分五裂之局面,我若为荆州牧,必固守荆襄之地,沿江而上可取蜀中;顺流而下,可据江南。如此,则天下一半尽归吾手,定鼎天下亦非难事……”小诸葛亮又开始在哪里幻想着天下形势。

“你们两兄弟,还是好好读书求学才是,这天下大事也是你等黄口小儿谈论的?”从后面赶上来的诸葛玄正好听到了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对话,于是狠狠地给了诸葛亮一个爆栗子,半是恚怒、半是怜爱地斥责着两个志向远大的侄子。

“叔父,你这爆栗子如今愈发的炉火纯青,我额头上的肿块两三天内是难以消弭了。”诸葛亮苦着脸跟自己叔父诉苦,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