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不能全部买下来,可捡身世可怜、买一送二的那种,赵兴还是买下了不少孩子,这要是搁上一世,这么大批量地拐卖儿童,赵兴非得被枪毙了不可!一路走走停停,赵兴的原本二百多人的队伍越来越大,等到进入廮陶县时,一个骑兵后面竟然跟着两三个孩子!
赵兴为了保证买下来的孩子不会夭折于自己手中,特意将孩子们按照男女分组,一个男孩两个女孩跟在一个骑兵后面,孩子们今后就由这个士卒负责到底,赵兴给每名士卒都发放了抚养孩子的财物,要求士卒将来保证安全地将孩子们带回上党。
进到廮陶县城,赵兴直奔郡守府而去,想好好看一看,把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的巨鹿搞成如今这副模样的上任郡守到底是怎么一副德性!依着赵兴的脾气,要是真被自己遇见了,捉住一刀杀了可能很大。
可惜,也许是赵兴喜欢杀郡守的绝世凶名已经闹得天下皆知了,原来的巨鹿郡守早在半月之前朝廷的公文下来之后,便举家带着几年来搜刮的财富,一口气跑回洛阳去当京官了,压根没想给赵兴杀第三个郡守的机会!
这个前任巨鹿郡守急急忙忙地跑路,最重要地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怕赵兴看到如同被人用舌头舔过一般干净的府库之后,会当场把自己给撕了!赵兴是武人出身,耍起横来就没有道理好讲。根本不会听他解释说:“哥们,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上上任郡守走得时候,府库里也是这么干净!这几年收上来的税赋大部分都交给朝廷了,还有一小部分郡守府的一班兄弟们过日子花了,俺自己也没有捞着多少哇!”
别说前任巨鹿太守跑路了,连带着不少原来郡守衙门的官吏和各县的官吏也跟着跑路了!大家纷纷将官印封存之后,挂于大堂横梁之上,十分潇洒地跟赵兴来了一个不辞而别!都知道“赵剃头”不是好相与的主,一个弄不好,直接掉脑袋。
没看见赵兴走哪里,哪里就不安宁吗?先是中牟县令被赵兴搞得逃走,然后是安阳县尉被人砍了头,更不要提上党太守张杨和河内太守袁遗,还有被撵得无家可归的西河郡守,活生生地例子摆在前面,这些平素祸害乡里惯了的大小官吏那个不是闻赵兴而色变?
在整个廮陶县城里转了半天,赵兴也没有揪出几个官吏,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本来赵兴心里还算计着找几个曾经刮地三尺,将巨鹿搞的连天都比别处高三尺的贪官污吏,好好来一番杀鸡儆猴,顺便也收买一下人心,现在看样子是没戏了。正在郁闷之中,却听一个下属前来报告,说是在郡守府里发现了一位官吏打扮的文士,正抱着巨鹿郡守的大印,等着赵兴前去交接呢!
第三卷 黄巾乱世 第一二六章 郡府良吏李子宪
听闻手下士卒的禀报,赵兴心头不由得好奇,暗想还真有胆大不怕自己的人呢!于是赵兴在手下士卒的带领之下,一路来到了郡守府一处官吏办公的房间里面,看到了一位正跪坐于几案之后的中年文士,满脸严肃地盯着自己。
“敢问来人可是新任太守、平东将军赵国昌?”中年文士不卑不吭地问道。
“在下正是赵兴,不知先生如何称呼?”赵兴见对方不像一般的宵小官吏,言语之中少了轻佻,多了几分郑重。
“在下郡守府前任主簿李孚,拜见郡守大人!”中年文士规规矩矩地以下官的礼仪向赵兴行礼。
“不知先生表字如何称谓?”赵兴客气地请教道。
“不才表字子宪,今候将军到此,特奉上巨鹿太守印信!”李孚说完,将几案之上的一个红布包着的物事向赵兴递上。
“他人听闻上党赵兴来此,皆挂印而走,为何子宪独坐厅堂,等吾前来?”赵兴没有着急去接官印,而是好奇地问李孚为何没有逃走。
“他人逃走,皆因心中有愧,孚虽不才,但自问上可对苍天,下可对黎民,为何要走?”李孚满脸傲气地说道。
“如此说来,子宪也是清正廉明之人,为何却与众人沆瀣一气,同流合污?”赵兴问到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正因众人皆浊,更需良吏守护百姓,孚任主簿之时,掌管一郡文书,无权过问政事,只得独善其身,苦熬度日!”李孚也不恼怒,据实答道。
“巨鹿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官府昏聩,群情激奋,如热油待沸,不知子孚先生以何教我?”赵兴又问道。
“无以为教,只劝将军也学上任郡守,早早挂印而去,或许可保得项上人头!”李孚无可奈何地苦笑一声,忧心忡忡地说道。
“大胆李孚!竟敢对将军不敬!”赵兴身旁的一名亲兵“噌”地一声拔出武器,就要惩罚口出不敬之言的李孚。
“不要伤了子宪,让他说下去!”赵兴却是听得心中大惊,李孚分明是嗅到了什么味道,感觉到了巨鹿的危险,这才出言相劝。
“吾在巨鹿日久,熟悉本地风土人情,但有一丝风吹草动,也休想瞒过吾眼,这巨鹿旬月之间必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将军初来乍到,只怕还来不及有所作为,就得远遁他乡!”李孚一脸诚恳地说道,丝毫不像是在开玩笑。
“先生言语恳切,暗中所指可是那太平道将要聚众造反,祸乱天下?”赵兴打开天窗说亮话。
“人皆言将军专断善谋,胸有丘壑,今日一见,果然言不虚传!”李孚听赵兴说出了太平道的事情,也不惊慌,只是顺手替赵兴戴上了一顶帽子。
“兴以为太平举事必败无疑,但上党百姓却要被裹挟着遭受一场无妄之灾,苦无良策,既然子宪先生熟悉本郡情形,还请继续留任,我请先生为郡府功曹,掌管郡内人事,挑选能吏,安置饥民,疏散太平道众,防患于未然!”赵兴向李孚发出了邀请。
“螳臂挡车,谈何容易!既然将军一意而行,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孚敢不从耶!”李孚倒是没有跟赵兴假惺惺地客套一番,只是信心有些不足。
“子宪莫慌,你只需如此即可!”赵兴走近李孚身边,探头低声耳语了几句,分明是交待了一番。
“如此当真可行?会否对将军不利?”李孚听完赵兴的耳语,不由得紧皱眉头,有些犹豫地问道。
“如果能减轻一些百姓心头怒火,就是将这郡守府一把火烧了又有何妨?反正到时你我尽皆不在府中!”赵兴无所谓地说道。
“将军的想法真是天马星空,让人匪夷所思!”李孚赞叹着说道。
赵兴和李孚心里都明白事到如今,巨鹿的情形已经是病入膏肓,任谁来也只是看着野火燎原,百姓揭竿而起,所以也就没想着费心去治理郡县,反倒是想着如何引导愤怒的百姓向周围郡县席卷而去,给巨鹿少留下一些伤害和疮疤。
赵兴对袁术现在十分恼火,想来想去,只有祸水西引这招最合适。袁术在广平也是一个刮地三尺的主,治下百姓的生活比起巨鹿来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把巨鹿的流民和义军迅速引向广平,那袁术到时候能不能跑回洛阳只能看命了。
刚才赵兴教给李孚的办法就是,假如哪一天太平道众聚众起事,那他就让出府衙,让老百姓冲进来好好发泄一通,把能抢能搬能用的东西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也一把火烧了。到时候黄巾义军发现巨鹿穷地养不起几十万人,自然就会将目光瞄向紧挨着的广平,到时候袁术就该倒霉了!
两人正在交谈之中,门外士卒报告:“启禀军长,关副军长和赵师长率领兄弟们进入廮陶县城了!”
“哦!来得正好,子宪先生随我前去迎接两位兄弟!”说完话,赵兴起身前去城门口迎接关羽和赵云。
等赵兴和李孚来到城门口时,提前赶到的田丰已经开始帮忙安置关羽和赵云手下的士卒。看着满脸风尘仆仆的关羽和赵云,以及他们身后的士卒,赵兴心中十分感动。自己这一路人马,未曾折损一人,路遇张郃时,也是心照不宣地比划了两下,轻轻松松地就到了巨鹿。关羽和赵云这一路肯定是冲破重重阻挠,费了很大一番功夫才到达的,毕竟他们要冒充自己,吸引广平郡兵主力。
“大哥、四弟,一路辛苦了!”赵兴向前几步,热情地向关羽和赵云打着招呼。
“看来国昌一路还算顺利,不然也不会晚走两日,却提前到达!”关羽笑着说道。
“三哥,你交给我们的二百五十名轻骑和五百名步卒,在广平城下和靠近平乡时,分别与郡兵拼杀两次,其中轻骑亡十二人,步卒亡二十三人,重伤四十余人,轻伤不算……”赵云向赵兴报告战损情况。
“全凭元皓先生良策和各位兄弟上下用命,才保得两营人马周全,为我等今后在巨鹿立足留下实力!”赵兴由衷地感慨道。
“走!今日为大家接风,我随行还带着几坛上好的长河大曲,今晚不醉不归!”赵兴也不管黄巾起义是哪天了,兄弟们几个在巨鹿相逢,先喝顿酒再说!
史书记载:“兴平中,本郡人民饥困。孚为诸生,当种薤,欲以成计。有从索者,亦不与一茎,亦不自食,故时人谓能行意。后为吏。”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得出,李孚这人有原则,对老百姓有同情心,是个可以团结和招纳地好筒子!
第三卷 黄巾乱世 第一二七章 难得一见老爷兵
当日夜里,赵兴将手下轻骑和步卒两营人马安置于郡守府周围,将沿途买回来的七、八百孩童也安置到城中几个大户的府中。因为是郡守大人的命令,又有兵丁护送,几家有钱人也不敢吭声,只得腾出一些房屋,让孩子们暂住。
赵兴手中有了近千兵马,心里总算是踏实一些,可望着空空荡荡的府库,赵兴又有砍人的冲动。幸好离开上党时,贾诩已经将情况估计到最坏,让他带着一批分量足够的黄金上路。赵兴有了这些财物对付着,勉强可以挺到黄巾起义爆发。
第二日一大早,赵兴便将田丰和李孚招到议事厅,给了二人一些黄金,让他们赶紧到周围集镇上去收购和囤积粮草,以备来日之需。接到任务之后,田丰、李孚每人带着五十名仍然扮成家丁模样的士卒,离开了郡守府。
赵兴又派人唤来关羽和赵云,带着两百骑兵,一同前往城西郊的郡兵营前去视察。剩余士卒则是留在城里,熟悉廮陶县城的地形和防御情况,开始维修和堆筑一些防御性地工事。此次追随赵兴前来巨鹿的步兵营副统领王路(字文舒),是去年初从上党郡兵中脱颖而出的中层将领,一直在关羽和徐晃手下共事,如今得以重用,成为留守城中士卒的负责人。
赵兴一行人走了不到半个时辰,来到城西一处人迹稀少的营寨,营门口也无人把守,营内更听不到士卒训练或者嬉闹的声音,彷佛一座空营。关羽和赵云都习惯了上党大小兵营里面热火朝天地景象,初次见到这种“锅不响、瓢不碰”的诡异场面,二人不免面面相觑,露出不解神色。
进得营里,又往里面走了一段之后,这才听到主帅大帐里人声嘈杂地不知正忙些什么。赵云向前急走几步,一枪挑起大帐布幔,冲里面大喝一声:“新任平东将军、巨鹿郡守赵大人前来视察营地,尔等快快上前迎接!”
一群正在赌钱的郡兵听闻新任郡守来了,赶紧七手八脚地将主帅大帐收拾一番,然后盔歪甲斜地跑进旁边几个营帐,将还在呼呼大睡的其余士卒都喊了起来,在几个小头目的呵斥下,列成一队,扭七趔八地站在了赵兴的面前。
赵兴和关羽、赵云已经在主帅大帐的空地上等候了一炷香地时间,几个人对于各郡郡兵的糜烂和散漫早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但巨鹿郡兵的表现与之前曾经接触过的上党郡兵、河内郡兵、西河郡兵相比较,相差的却不是一星半点,更不用与现如今的卧虎精兵比较。
赵兴身后的二百轻骑,鲜衣怒马、气势森严,个个端坐马上,手中紧握着三尺多长的马刀,和赵兴面前的老爷兵们对比之下,高下立见。骑兵营的士卒们心中自豪,本来就挺得鼓鼓地胸膛,一个个又刻意向外多出几分,望着面前的郡兵,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蔑表情。
“你们当中,谁是头领?”赵兴沉声问道。
“禀报将军,小人吕翔,职务军侯,暂为士卒中职务最高!”一个年纪约摸二十多岁的青年头领站出来答道。
听对面的头目自称为吕翔,赵兴感觉记忆之中模模糊糊有些印象,便努力地回忆一番,似乎记得当年曹操进攻新野时,有个叫吕翔的家伙死在了张飞的长矛之下,于是不太肯定地问道:“你可是有个兄长也在军中?”
“启禀将军,小的吕旷,为吕翔兄,现在军中为屯长”一个比吕翔稍长几岁的汉子从郡兵之中走了出来,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看着面前两兄弟,赵兴心里一乐,觉得今日来郡兵营一看还真有收获。吕旷、吕翔两弟兄虽然是三流的将领,后来分别被张飞和赵云轻松宰掉了,可在目前巨鹿缺兵少将的情况下,将就着也能用一用,于是赵兴动了收服俩人的念头。
“你二人谁能告诉我,现如今巨鹿全郡有兵几何?各营校尉和军司马何在?”赵兴问两人。
“启禀将军,巨鹿全郡原有郡兵五千人,这几年因为郡守大人克扣军饷,缺衣少粮,大家纷纷逃往别处,现如今剩下得只有眼前这六百多人,各营校尉、军司马均已投效他郡,别处无兵驻守!”吕翔回答。
“那你俩兄弟为何仍在?”赵兴又问。
“人皆言: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小的俩兄弟自幼混迹军旅之中,身无他长,只能呆在军中讨生活,虽然辛苦一些,但总好过四处流落……”吕旷很老实地将他们哥俩的处境说了出来。
“其余不愿走的士卒,可是这个想法?”赵兴再问。
“其余士卒,皆为本地人,现如今在家中无事可做,顶着郡兵的名头,一年到头多少还能分得些许粮食和饷银,总好过家中颗粒无收!”吕翔说道。
“大家想不想和他们一样?”赵兴指了指身后两百轻骑,对六百多郡兵问道“他们是吾从上党带来的士卒,个个家中有田地,每月有饷银,每顿吃饱饭,人人配有铠甲、兵器!”
郡兵们早就看到了对面那二百整齐排列、目中无人的骑兵,也十分眼馋人家的马匹和装备,被赵兴这么一问,一个个有些心虚地答道:“当然想!谁又不是生下来就愿意当孬兵!”
“对,我们又不是生下来就想做孬兵!”大家互相壮着胆子气嘴八舌地说道。
“既然大家不愿意做孬兵,想领饷银、想吃饱饭,那你们就得听我——平东将军赵兴的命令!”赵兴忽然提高了嗓门,大声呵斥道。
“所有人听令,从今日起,吾任命关将军为巨鹿都尉,吕翔、吕旷分别为左军司马和右军司马,重整戈矛,训练备战,不得懈怠,否则一律军法从事!”赵兴对着所有郡兵下了命令。
“谨遵将军号令!”六百多郡兵齐声喊道。
随后赵兴将关羽与二百轻骑留在郡兵大营,只带着赵云返回郡守府。
田丰和李孚的办事效率果然很高,虽然巨鹿如今百姓受了灾荒,可仍然有不少富户急于出售积攒多年地粮食,想尽快离开如同休眠火山般随时将会爆发的巨鹿。
如今已是二月中旬,留给赵兴做准备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天了……
据史料记载:吕翔:东平人;袁尚麾下大将;吕旷之弟;袁绍死后追随袁尚;后又投降袁谭;投降曹操后;封列侯;后引兵五千与吕旷一起进攻新野时;中徐庶计;死于张飞矛下。吕旷:东平人;袁尚麾下大将,吕翔之兄,袁绍死后追随袁尚,后又投降袁谭,投降曹操后,封列侯,后引兵五千与吕翔一起进攻新野时;中徐庶计;被赵云三回合刺死。
第三卷 黄巾乱世 第一二八章 莫道西行路漫漫
当赵兴带着关羽、赵云,即将在冀州巨鹿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动荡时,寒风肆虐地北方迎来了一群衣甲鲜明的大汉骑兵。
只见这一路骑兵人数约有两千,每名骑士都是一人双马,甚至是一人三马。每匹马的身上或是骑人,或是驮着粮草兵甲,一路风尘仆仆地从西河郡渡过黄河,穿过了左匈奴部落和河西羌胡部落的领地,直奔现如今已经被鲜卑人实际占据的五原郡而来。
不用说,这一路大汉骑兵正是由张辽和郭嘉带队的卧虎精骑了。当日与赵兴在上党一别,张辽等待两营重骑和两营轻骑都携带上卧虎装备研究院专门为其打造的新式骑兵装备和后勤供给之后,便一路向西北而来。他们的第一个作战目标是在四月天气暖和之前,收复被鲜卑人占据的五原郡,之后就是云中郡、朔方郡……
有读者要问了,以这支区区不过两千的骑兵,张辽和郭嘉就敢跑到北面耀武扬威,捅鲜卑人地**,是否有些过于儿戏?
实际情况是:鲜卑人马虽然众多,但因为除夕前后遭受了重创,之前又遭受过雪灾,檀石槐的儿子和连在鲜卑部落联盟中的地位直线下降,从东到西的鲜卑部落陷入内讧之中,正在为争夺大头领的位置而准备大打出手,根本无暇也无力来对付突然闯进来的大汉骑兵。
更何况,现如今武装到牙齿地大汉骑兵,虽然只有区区两千人,只要张辽不急功冒进,绝对是一支比历史上曹操麾下虎豹骑还凶猛数倍的超级强兵!让我们看看赵兴为他的王牌部队都准备了些什么变态装备吧!
两营重甲铁骑,人数一千,每名骑士配备三匹好马,穿戴新式钢材制作的板甲和全罩面地头盔,手持长达两丈的骑士长枪。座下用来冲锋作战的马匹,清一色从鲜卑人手中抢来的蒙古马,耐力超强,穿戴着同样是坚硬无比的钢甲,人马配合,一旦发动冲锋之后,就像一座座移动的钢铁堡垒,绝对可以以一当十,将上万兵马不放在眼中。按照历史,这样的具装甲骑,还要等到大隋朝国富兵强之时,才可能大规模地出现,赵兴却让其提前了好几百年。
两营轻甲骑兵,人数也是一千,每名骑士配备了两匹战马,穿戴着可以防护身体重要部位的轻甲,人人手持本不应该在这个时代和空间出现地苏格兰长弓,射程达到了惊人的三百米!腰间还挂着赵兴精心设计的长达一米二的马刀,专门用来在马上劈砍敌人。这样的轻骑兵,因为配备了高桥马鞍和双面马镫,完全可以一边向前跑,一边背转身向后放箭。这种把戏可是当年成吉思汗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惯用的招式,当然也被赵兴毫不客气地教给了自己的轻骑兵。
临行之前,赵兴将最后的杀手锏——马蹄铁,为所有战马进行了装配,这对于延长战马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北地寒冷,赵兴还给每名骑士准备了大家根本没有见过的牛皮外壳、内衬纯羊毛的睡袋。至于用来御寒的顶级烧酒、急救包等物品,也是一应俱全……
试想一下,某一天,一个鲜卑部落被一支百十号人的汉人骑兵突然前来袭扰,于是鲜卑人气急败坏地聚集人马进行驱赶,他们一边追一边被汉人放出的冷箭射杀,偏偏自己的弓箭还够不着。于是鲜卑人更加生气,发誓一定要追上去杀了这群小股的汉军!追啊追啊,来到了一处两边高,中间平的地方,忽然看见前面的敌人换成了一道黑乎乎地,由钢铁怪兽组成的铁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支队伍,除了带的粮草有些少之外,其他的物资足够支撑一段时间。对于粮草,赵兴走时也专门交代过——“兄弟们此去,不是跟鲜卑人拉家常的,大家不必客气,大军过处,凡是能吃能用的,尽可洗掠一空,反正我是不会再派人给你们补给,你们自己看着办!”
“禀报将军,大军明日即可抵达河阴!”派出去的探马向骑在马上的张辽报告。
“全体听令,就地安营,今日稍事休息,明日开始,我们去捅鲜卑人的**!”张辽兴奋地大声说道。
“哈哈哈……”士卒们都被张辽的豪爽和粗鲁而感染地纷纷发出了笑声,随后人马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各自占据有利地形和警戒位置,开始安营扎寨。
不到半个时辰,中军大帐和军师的帐篷相继被树了起来。各营的偏将,如重骑二营的胡车儿、轻骑一营的麴义、轻骑二营的郭常子,也纷纷在本营所在位置扎下营帐(张辽自领重骑一营)。
郭嘉与张辽拿着卧虎军事制图组年前已经制作完毕的朔北山川地形图,仔细研究着明日第一仗的打法。
“河阴的鲜卑人,根据情报显示有大小三个部落,分别是贺拔氏、叱吕氏、莫那娄氏。其中实力最强的是贺拔氏,人数大约七千,其余两个部落人数分别在三千左右。这三个部落呈‘品’字形占据河阴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之地,互为依靠,已有近百年历史,属于中部鲜卑大部落其中一个分支……”郭嘉仔细地向几位武将介绍着敌情。
“我以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明日就拿距离我们最近的贺拔氏开刀,一战灭之,令另外两个部落不寒而栗,不及施救!”张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张将军此计可行,我们明日如此排兵布阵,必可全歼贺拔氏!”郭嘉对具体的作战计划进行了部署和分工,众将纷纷点头称是……
部署完第二日作战计划的郭嘉返回了自己营帐,正准备钻进睡袋之中睡个囫囵觉,忽然发现自己的睡袋里面露出一缕长长的青丝,不由得心中大惊,差点喊人进来。
“嘻嘻,吓着了吧!”赵雨一张宜嗔宜喜地脸从睡袋之中露了出来。“呆子,不许多想,人家只是帮你暖一暖睡袋,怕你一下子钻进去时身子禁不住寒气!”
郭嘉忽然想起了当日与赵兴道别时,赵兴别有用意的那句话——“我有至宝送与你,日后便知!”原来赵兴口中的至宝便是郭嘉的心上人赵雨!
“小雨,你是如何混进军中,跟到这里来的?”郭嘉有些感动还有些担心地问道。
“我可是经兴哥特批,随北征大军同行的!”赵雨一脸自豪地说道,“这次我随军同行,与男子一样上马作战!兴哥激励我做花木兰般的女子!”
“好你个赵国昌,连女子都不放过!”郭嘉嘟嘟囔囔地抱怨着。
“不许说兴哥坏话!要说也只能我说!”赵雨不依地说道,“还不是兴哥看你身体单薄,专门嘱托我,让我一路照顾你……”
“唔,这个……晚上,你睡哪里?”郭嘉有些支支吾吾地问道。
“睡你帐中!不过你也莫想美事,我亦带着睡袋!”赵雨一脸得意之色,丝毫不在乎什么男女有别。
漆黑的夜里,朔北的阴风呼呼地刮着,郭嘉帐中传来了一对男女互诉衷肠的轻声低语,真可谓:莫道西行路漫漫,常有浓情挡风寒……
第三卷 黄巾乱世 第一二九章 不破云中誓不还
第二日一大早,各营兵马吃过粮草,将随行的物品装备尽数收进赵兴命名的“前运袋”中,大军便意气风发地向着河阴奔去,丝毫不为二月寒风所阻挡。
中午时分,大军距离贺拔部落还剩下不到三十里之地时,停了下来。
前面是个小土丘,正好挡住视野,由于天气寒冷,贺拔部落警戒的探马只是在方圆二十里之内活动,还没有发现三十里外的大批骑兵。
“郭常子,命你率一百轻骑,前去诱敌!切记不可冒进,深入敌腹!”
“胡车儿,命你率重骑二营做好迎战准备,与重骑一营左右配合,重创来攻之敌!”
“麴义,命你率轻骑一营做好追敌准备!”
张辽有条不紊地下达着作战命令,脸上看不见丝毫少年人的青涩和稚嫩。加入卧虎庄一年多来,张辽已经被几位拜把子哥哥硬生生地催熟不少。有关羽、徐晃、赵兴这几个牛人做榜样和表率,想不成熟都不行啊!
郭常子带着一百名轻骑兵,绕过土丘,向远处依稀可见的毡房和帐篷急袭而去。
一百人在人烟稀少的大草原上如同一滴水融进大海,一粒沙掉进沙漠,并不能引起多大动静。直到这一小撮汉军距离贺拔部落十里之地时,负责警卫的鲜卑人才发现了异常。
鲜卑游骑立即射出了专门用来报警的响箭。
“敌袭!”……“敌袭!”一个个毡房和帐篷内传出了鲜卑男子焦急的呼喊声,不多时,很多鲜卑青壮冲出了毡房和帐篷,拿着武器,纷纷骑上马匹,准备作战。
看到来犯的敌人只有区区一百人,鲜卑人紧绷的神经不由得放松许多。
“贺拔桑吉!这一百汉人交给你们了,莫要放走一个!” 贺拔部落的头领对着自己旗下的一个百夫长下命令。
“族长,你就放心吧,这一百汉人还不够咱们的勇士塞牙缝!闲了一个冬天,孩儿们终于可以提前活动活动筋骨啦!”被人称作贺拔桑吉的百夫长开心地说道。“孩儿们,走,让我们把前面这群小羊羔全捉回来,给族长下酒!”
“哦……哦!”两百多鲜卑青壮骑着马,嘴里发出兴奋地吼叫声,迅速向郭常子的小队包抄过来。
“调转马头,后队变前队!”郭常子看着不断接近的鲜卑人,冷静地下了命令。想当年郭常子还是“塞外一阵风”的时候,就敢带着手下百十号兄弟去抢鲜卑人,如今“鸟枪换炮”的他,对于如何与鲜卑人作战,更是信心满满!
看着鲜卑人已经来到己方弓箭射程之内,郭常子果断地下达了攻击命令“上箭!射!”
“咻、咻、咻……”一轮箭雨整齐地飞向正迎面而来的贺拔桑吉。
“啊!”“啊!”一阵揪心的惨叫声响起,中箭的鲜卑人纷纷落马。
“走!”郭常子发出了撤退的命令,随后,一百轻骑从容不迫地沿着来时的道路急撤,始终与追击的鲜卑人保持着一箭之地。当然这一箭之地的距离是用苏格兰长弓的射程来衡量的。
追了一段路程的贺拔桑吉发现了问题——对方分明是想采用这种边跑边向后射箭的方法,把自己这两百多人给生生耗光!
“停止追击,全体撤退!”贺拔桑吉果断地下达回撤命令。
然而,贺拔桑吉这边刚刚向后撤退,前面逃跑的汉人又一次掉转马头,竟然反过头追击起鲜卑人来!
远远地看着的贺拔部落族长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如果不派出大批人马围追堵截,贺拔桑吉前出的那两百多人很有可能被汉人给活活地耗死!
“全体人马出击,将这群汉人给我撕碎!”气急败坏地贺拔部落族长大声命令还在看热闹的族人上马作战。
“老大,鲜卑人全部出动啦!这次咱们可算是捅着马蜂窝了!”已经停止追击,肆无忌惮地停留在远处,明显摆出挑衅姿态的一百汉军骑兵中,一位骑兵连长向郭常子兴奋地说道。
“嘿嘿,就怕他不来!这下重骑营的兄弟们有的忙了!”郭常子一副轻松的表情,“弟兄们!保持与鲜卑人地距离,千万不要掉队,我们的任务是把这群鲜卑人吸引到出发前的小土丘之下!”郭常子大声对着手下喊道。
“鲜卑人来啦,兄弟们,我们撤!”随后一百轻骑又重复着刚才那一套把戏,只把追击的贺拔族人气得哇哇乱叫!
眼看着汉人十分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